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2024-05-02

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精选6篇)

篇1: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第6号

《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3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

年1月20日

篇2: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全民阅读,保障市民阅读权利,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全民阅读促进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与社会各界协同提供全民阅读服务,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

第四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全民阅读促进活动。

鼓励依法设立公益性阅读组织。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以下统称市、区政府)应当将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纳入本级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协调机制,为全民阅读设施建设和优秀出版物创作、出版和发行及各类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引导和统筹保障。

第六条 设立深圳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

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由市宣传、文化、教育、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和计生等部门以及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组织组成,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拟定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

(二)规划、协调全市性全民阅读重大活动;

(三)发布全民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和全民阅读指数;

(四)组织制定全民阅读水平测试标准;

(五)组织制定全民阅读基础书目和分类推荐书目评选办法,发布包括数字化出版物在内的全民阅读基础书目和分类推荐书目;

(六)开展其他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拟定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推动阅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三)组织和指导全民阅读活动;

(四)对全市全民阅读促进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每年发布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白皮书;

(五)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其他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区文化主管部门在市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市、区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第八条 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共图书馆、大型实体书店等阅读设施规划及相关阅读资源配置;

(二)阅读组织培育和阅读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三)重点扶持的全民阅读项目;

(四)未成年人阅读推广计划;

(五)数字化阅读服务;

(六)阅读统筹保障;

(七)其他促进全民阅读的有关内容。

第九条 制定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和全民阅读促进活动计划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实施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组织应当按照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的要求和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指导相关各级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全市全民阅读发展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前款组织的工作考核内容。

第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相关促进活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利用各种形式倡导、推广阅读;

(二)开展阅读能力辅导,举办或者参与阅读推广培训;

(三)设置未成年人阅览室或者阅读区域,提供适合未成年人的阅读资源及服务;

(四)在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内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五)推荐优秀读物。

第三章 阅读推广

第十二条 鼓励具有阅读推广专业知识和阅读推广实践经验的阅读组织和个人作为阅读推广人,为企业、学校、社区、养老院、福利院、军营等单位提供公益性阅读推广服务。

第十三条 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培训阅读推广人,为阅读推广人开展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十四条 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开展阅读活动,开设或者调整相关课程,传授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第十五条 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中小学校开展阅读水平测试,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情况报告。

第十六条 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校、公共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阅读促进活动,指导未成年人开展课外阅读。

第十七条 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指导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图书、音像制品、数字化阅读资源的`交换、捐献、赠与等活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上述活动。

第十八条 每年11月为深圳读书月。

深圳读书月活动采取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机制举办。

深圳读书月组织机构可以在读书月组织、指导、协调集中开展下列活动:

(一)评选全民阅读先进典型,推广相关经验;

(二)读书交流;

(三)阅读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

(四)其他全民阅读促进活动。

第十九条 每年4月23日为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

市、区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青团等应当在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阅读促进活动;公共图书馆、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应当开展未成年人阅读及交流活动。

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未成年人阅读促进活动。

第四章 阅读保障

第二十条 市、区政府应当将全民阅读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第二十一条 市政府可以发起成立公益性全民阅读基金。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或者捐赠全民阅读基金。

全民阅读基金用于下列活动:

(一)扶持公益性阅读组织;

(二)培训阅读推广人;

(三)实施社区阅读、未成年人阅读及特殊群体阅读服务计划;

(四)组织阅读能力测评、阅读调查及阅读研究;

(五)其他全民阅读促进活动。

第二十二条 市、区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市政府相关规定对下列全民阅读促进活动予以经费补贴:

(一)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在工业区(产业园区)、社区及非公立学校等兴建图书馆(室)、阅览室等公共阅读设施的;

(二)非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等阅读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

(三)实体书店开展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的;

(四)出版和发行盲文、大字本等针对特定对象的出版物的;

(五)研究开发数字化图书阅读新项目的;

(六)网络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等通过自身平台向市民免费提供数字化图书资源的;

(七)为有需要的新生儿家庭赠送婴幼儿读物、育儿指导用书等阅读资源的;

(八)其他需要补贴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

第二十三条 公共图书馆和各类学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将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全民阅读基础书目部分或者全部纳入采购计划。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阅读促进活动。

第二十五条 市政府应当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图书服务平台,增加数字化图书阅读资源,丰富数字化图书阅读服务内容。

第二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青少年宫等文化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提供公共阅读空间及相应阅读设施。

新建、扩建、改建住宅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配套建设公共阅读设施。

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应当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公共阅读设施。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设立图书室、阅览室、书刊架等公共阅读设施。

第二十七条 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公共阅读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障其正常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公共阅读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公共阅读设施的性质和功能或者缩小公共阅读设施的规模。

根据城市规划确需拆除现有公共阅读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的,应当遵循先建设后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科学合理选址,并按照不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重新规划和建设。

第五章 附则

篇3: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重庆的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 农村人口众多, 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就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 因此“科普条例”的出台对推进重庆市民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条例”具有许多亮点, 也有创新的思路。我曾经阅读过许多省市制订出台的“科普条例”, 但本条例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强调“科普”是公益事业, 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亮点还有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

下面, 本人就“条例”如何实施与贯彻谈几点想法:

一是“条例”颁布后要加大宣传力度, 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抓好“条例”的实施。

二是发动全民参与, 有效利用好我市的科技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我建议“条例”颁布后, 政府要号召,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协会和学术团体全面参与市民的科学普及教育活动, 提倡教授、专家走出校园和实验室去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同时我们重庆有市政府聘请的100余位科技顾问团成员, 还有政府组建的应对自然灾害专家宣讲团, 科普教育也要充分发挥这些智力资源的作用。

三是重庆市民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活动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服务, 把实用新型技术交给农民朋友。另外, 中小学生也是教育的重点对象。要让幼小年龄就开始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四是为了配合好“健康重庆”、“和谐重庆”建设, 我们要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当前科学普及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健康教育、科学营养知识的普及。我们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营养学会在过去几年中相继发起一系列旨在增强重庆市民健康的科普教育, 先后深入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广泛开展咨询教育、科普讲座等,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五是科普教育一方面要依靠全民参与, 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重视, 要利用公共资源, 如网络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 尤其是要发挥好政府主流媒体作用, 扩大受益面、增强公众可信赖度。科普教育工作, 政府掌握的宣传机构不应收取任何费用, 鼓励新闻单位、新闻人员积极进行科普工作的宣传报道。

六是科普教育要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 要有针对性、趣味性, 还要重实效。

篇4: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全文

关键词:国民体质;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健身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继国务院2009年1月7日决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之后,2009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共和国六十华诞之日开始施行,条例的公布实施,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体质,通俗地讲就是人的身体质量。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重要性与个人、家庭、国家、民族都休戚相关。国民体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体质的总体状况,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它既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又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体,一个繁荣昌盛、强大文明的国家,一个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民族,必定热爱体育运动,注重强身健体。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依法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奠定更加雄厚的民众基础。

一、《全民健身条例》的理论研究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1年来,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饮食居住质量提高、医疗保障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新中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华健儿2310次夺得世界冠军,1195次打破世界纪录。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不够普遍,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对此,社会反响强烈,呼吁加强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

全民健身事业不仅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早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关心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全民健身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也明确提出“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去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面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群众体育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令人担忧;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开放使用率低,一些地方还存在侵占破坏现象;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等。因此,制定一部对全民健身进行全面规范的专门性法规,从法律的层面解决阻碍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非常迫切也很有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全民健身的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与全民健身事业相关的政府投入、学校体育、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在不同层次对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要求,彼此间互为补充,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条例》是在上述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全民健身行政法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在国家法规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通过参加健身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愿望,《条例》把这种愿望和追求从法规上明确为“公民权利”、“合法权益”,并予以保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和谐机制、一种财富基石,不仅与公民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发展密切联系,也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兴旺息息相关。从法规的高度对公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不仅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一项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条例》,顺民意、得民心,必将极大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

(三)《条例》对一系列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作了法规上的明确

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条例》明确了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应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居民住宅区应安排健身活动场地,还特别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关于青少年健康问题,社会十分关心,《条例》提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活动等。《条例》还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随着《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制约全民健身事业的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四)《条例》建立了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化机制

全民健身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用长效机制来保证的长远性事业。《条例》明确了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级政府都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把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计划。《条例》还对全民健身事业长效化机制的其他若干方面进行了规定。

总之,《全民健身条例》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刻领会。

三、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全民健身条例》的顺利实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更加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要把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人民群众的体质与健康等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体育工作状况的重要标准,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体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业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体育、办体育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树立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以社会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打造群体活动品牌,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实际需要。

(二)重视传统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特色项目的开展,又要注重引进符合时代特征、适合本地群众开展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努力做到每个学校、每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社区都有一项以上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从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运动。要进一步重视对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扶持,加强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并通过竞赛、奖励等手段提高各校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要进一步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动员组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要进一步积极发展社区体育,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社区特色团队建设,正常开展活动。

(三)以体育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努力优化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条件

目前各地的体育设施总量还不足、分布也不平衡,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要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真正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定,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完善布局,建立公共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的健身设施。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要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景岩.从我党与“法轮功”的斗争看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性[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2]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J].浙江人大(公报版),2008,(01).

[3]汪红.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解读[J].江淮,2008,(19).

[4]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J].内蒙古政报,2009,(03).

[5]转发市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开展,96广州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请示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6,(11).

[6]杨培,宋爱军.青海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J].青海政报,2005,(17).

篇5: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维护业主、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建筑物、构筑物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第三条

物业管理应当遵循业主自治、专业服务与依法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物业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机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或者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拟定、制定和宣传物业管理相关政策措施;

(二)依照职权制定物业服务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指导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开展物业管理相关工作;

(四)指导、监督和管理物业管理招投标活动;

(五)监督、管理专项维修资金;

(六)建立物业管理诚信档案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司法、民政、财政、环保、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工商、价格、质监、人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做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履行以下职责:

(一)指导和协助业主大会的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选举;

(二)指导和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

(三)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之间关系,调处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纠纷;

(四)协调和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交接;

(五)协调和监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

第七条

篇6: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第四十条 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陶瓷、浮法玻璃、再生铅等企业使用的燃煤(焦)窑炉,每小时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应当配备脱硫装置。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当安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应当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

排放粉尘的工业企业应当配套建设除尘设施。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的除尘设施应当实施升级改造。

第四十一条 禁止高灰分、高硫分煤炭进入市场。新建煤矿应当同步建设煤炭洗选设施,已建成的煤矿所采煤炭属于高灰分、高硫分的,应当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期限内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中的灰分、硫分达到规定的标准。

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转化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坑口发电和煤层气、煤矸石、粉煤灰、炉渣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四十三条 锅炉制造企业应当根据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相关要求,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标明相应的污染物初始排放控制要求。

第四十四条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四十五条 下列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一)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挥发性有机物原料的生产;

(二)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

(三)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挥发性有机物为原料的生产;

(四)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使用。

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和油罐车、气罐车,应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并每年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油气排放检测报告。

第四十六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记录生产工艺、设施及污染控制设备的主要操作参数、运行情况,建立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和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台账。台账的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第四十七条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修时,应当减少物料泄漏,并对已经泄漏的物料及时收集处理。

上一篇:it工作人员下一篇:高密市司法局三措并举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