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2024-05-17

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通用8篇)

篇1: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浅谈如何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从现状来看,相当一些地区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教师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教学手段相当陈旧,农村教师必须切实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够使农村基础教育真正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繁荣,人民富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最终靠的是教育。历史在变革,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应有相适应的步伐,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教育的现状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甚至有些地方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极大地阻碍了教育向前发展,应急时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一、转变教育思想

我们先看一看不同时代对教育的两种误解:(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本意是鼓舞教育向前发展的,曾经在过去不久的年代,有人这样解读:农村的条件落后,生活很苦,要想过好日子,只有送子女读书,考上学校,分个工作,捞个本本。(2)今天却有人这样认为:当今好多中专甚至大学毕业生都不分配工作,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提前找事做一样生活。这是明显的“读书无用论”。这两种解读都误解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振兴整个民族事业。作为农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上述对教育的误解所造成的误导,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面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有的放矢做好教育正面宣传,要让广大受教育者都参与进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具有滞后性原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出成果不像砌砖墙建高楼大厦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往往需要很多人长期的付出。农村教师要实现“经师”向“人师”转变,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关键是要都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如何做人的道理,将来如何立足于社会,如何生存。农村教师应当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农村基础教育,着眼于世界和未来。

二、培养目标观念

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是一群纯真的孩子们,这群孩子将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我们培养目标的问题。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教育事业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夯实农村教育,我们要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用新的理念办好农村教育。变培养“知识型”人才为培养“学习型”人才,教学生学会学习,会用已获得的知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

三、转变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农村孩子,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接受的新鲜事物多,大脑中待开发处女地无比宽广,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富于变化教学方法,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现在,仍然有许多教师还是“光棍”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进课堂,然后独霸课堂,滔滔不绝,不想方设法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培养人才的要求。

关于教学方法,关键还是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材施教。准确把握《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2)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要用精练的语言讲解知识要点,切中要害;用精心选择的练习题目给学生进行练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转化为能力;讲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讲解,一边练习,既激发了学

生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3)教法丰富。教学方法要丰富、生趣、多变,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农村老师要善于运用教具,还要善于自制特色教具,优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4)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富有爱心,富有信心,富有恒心,富有志向,富有毅力。

不讲究教学方法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良好教学方法的教师不是成功的教师。总之,作为农村教师,一定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整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农村教学面临一次深刻的改革。农村教师除了把握好课堂主战场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认真搞好课堂上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举行一些有益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农村教师要设法多方筹措资金,使教学手段不断先进,努力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大自然、人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用课件通过图片和声音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不管是在课堂内外,都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内外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实现农村基础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新的理念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基础教育新局面。

篇2: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观念正在渗透到农家院落,农村婚丧喜庆事宜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愈演愈烈,将逐步发展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农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有效遏制奢侈浪费、盲目攀比之风,切实推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攀比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一)婚丧喜庆事宜收礼名目繁多,宴请面广。以前仅仅是在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然而现在随礼名目越来越多,借订婚、结婚、添小孩、生日、乔迁、升迁、升学、开店、参军和丧事等事宜而举办的相互宴请活动也开始兴起,有的相互攀比,宴席举办的档次越来越高,宴请人员的范围越来越广,熟悉的请,不熟悉的也请,具有明显的敛财性质,加重了群众负担。

(二)宴席档次越来越高,铺张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主事方即使浪费也不愿“受人以柄”,有些父母给子女操办婚事比阔气、讲排场,认为结婚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一定要办得体 的反映,为此在送礼时主动提高礼金标准;有的农户认为平时对自己有照顾、有帮助、甚至有恩的人,在对方家中有事时,通过送礼表示,导致礼金越抬越高,群众负担越过越重。

二、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受陈规陋习的影响所致。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当做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一种表现。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由来已久,特别是婚丧嫁娶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以世俗的眼光看,它是人生最大的礼仪,结婚当日男女双方要邀请众亲朋好友,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能摒弃从而竞相效仿。同时,受迷信思想的影响,在丧葬中大搞迷信,请道士做法术,“兴师动众”、巨资建坟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攀比心理所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部分人思想理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相互攀比,虚荣心作怪,婚丧嫁娶总想讲排场,搞得热热闹闹,以显示自己的身价和地位,有的家庭的确经济比较困难,无力大操大办,家中无钱,宁肯借钱、贷款也要赶上潮流。他们说:“我们实在不愿花这么多钱,可是现在大操大办已成风,没人敢破这个先例。”但碍于情面,还是到处借钱铺底请客,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

(三)补偿心理所致。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遇有婚丧喜庆之事,亲朋好友随个份子,由于人情风越刮越盛,人情债越积越多,一些人认为原来送出去的礼金太多,遇事不操办自己会吃亏,有的人不惜刻意在生活中“制造”各种值得庆贺之事,以达到收回礼金的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向个人

不跟风宴请,用积极健康文明的方式代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二是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及文明办理红白事等事项写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村规、民约、家风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纠正农村群众攀比心理、“面子”观念,自觉抵制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等铺张浪费现象。三是要把遏制农村铺张浪费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内容,运用宣传教育、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安全卫生的消费习惯,通过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努力,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党员干部带头,做好表率。鼓励农村党员、村干部、富裕户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县相关规定,在操办婚丧事宜时,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自觉带头控制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提倡吃农家菜、喝“自酿酒”,减少邀请对象和范围,不搞隆重仪式,不设豪华宴席,不用豪华车队,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抬高礼金,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不借机敛财,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教育单位和本系统干部以及身边的人不要大操大办,做文明守纪的模范。

篇3: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转变观念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转变,教学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传统体育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要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在教学中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各项素质存在差异, 他们的运动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社会能力各不相同。如何通过体育来增进学生的健康, 并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成为体育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第一, 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充分利用30分钟的基本教学时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以人为本, 提高体育课课堂质量的目的。

第二, 不断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完善体育课课程实施的制度, 整合课内外、校内外资源, 为体育课课程提供内容、形式、方法上的有利支持, 使体育课课程融入学生课余生活, 成为伴随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 优化体育课课程, 构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层次、有活力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具有阳光性的教学内容体系。要选取中学生能够运用的、难度适宜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有意义的、具有终身性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改变对传统的体育考核与评价体系。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指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取得成绩的检验和评价, 考核包括平时和定期, 平时的考核重在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和努力程度等,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建立课内、课外评价的机制, 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标准以学生学习前后提高的程度, 采用相对评价标准, 这样对鼓励身体条件差的学生有明显的效果, 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第四, 提高体育课堂中学生的活跃度, 只有在愉快的情境中, 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新体育课课程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关系, 强调愉快、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不能将体育课等同于军事训练课, 体育课堂需要纪律, 但不能以此来强制学生学习。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 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 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五个新目标: (1) 增强体能, 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表现出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新课改发展的思路、理念是科学的。体育课应该做到体育的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统一, 让课堂里充满积极乐观的体育精神。要符合当前的体育课课程理念,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敢于创新改变思路; (2) 把爱心贯穿于体育教学中; (3) 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 (4) 分层次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

孔子曰:“学, 然后知不足, 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省;知困, 然后能自强。”既然已经知道不足之处, 就应该深刻反省, 勇于面对困难, 进行积极探索, 以适应体育课改革的新思路,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篇4:如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刍议

【关 键 词】 传统教育;班主任;转变;教育

班主任教育转化学生应少一些公式化的空洞说教,多一份活泼而又实在的指导;少一些例行公事的敷衍,多一份真诚自然的交流。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灵活艺术化处理各种问题。

一、面对隐私——转变粗鲁教育观念

青少年是未成年人,也有其隐私权。老师翻学生的书包、看学生的日记、扭曲事实都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损伤。尤其是与异性接触的青少年,容易被老师扣上“早恋”的帽子。即使真出现青春冲动也是正常的,老师应该了解孩子这个特殊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科学而有效的方式,给孩子以宽松的关怀和引导。某一天课堂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我却发现坐在后排的一个女生在偷偷写什么东西。我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原来是一张小纸条!把它没收,展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班上男生的名字,还有几句稚气的话,真是人小鬼大!六年级的学生,正是好奇的年龄,尤其是传纸条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都喊:“老师念出来。”看着这个女生埋着头,脸涨得通红,我想了想,然后装腔作势地念:“上课要认真听讲,做个好学生。”老师并没有给她难堪,她大大地舒了一口气,通红的脸渐渐淡了,然后用感激的眼光看着老师并点了点头。这样暗示勉励她做個好学生,相信她更能把握住自己。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面对课堂——转变粗暴教育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过去,我是那样单纯地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记得有次讲课讲得兴致正高时,看到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嘴里还不时地喊着:“老师,老师。”一看心里就恼火了,可又不好发作,冷冷地瞅了他一眼,嘴里还没客气:“你等一会儿再说不行吗?”其他同学都“唰”地一致转头看他,目光全是责备,而他却一脸无辜的样子,一节课下来,他再也没有张嘴说过一句话。我的固执,使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我的粗暴,使一颗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其实在教育工作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我们首先是一名教师,然后才是一名学科教师,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处事方式。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讨论、思考、探究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面对奖状——转变奖励教育观念

每学期结束时,大部分小学班主任是把“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发给语、数总分前几名的学生,给予表彰鼓励。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弱点,也掩盖了后进生的优点、长处,班主任应透过现象看问题,分数背后抓教育的眼光和谋略。为了增强全班学生前进的力量和信心,我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奖励法。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学生作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进行表彰。然后在成绩中偏差的学生身上寻找闪光之点、可取之处及点滴进步,在班会上作为班级先进典型给予表彰鼓励。张强同学学习成绩最差,并且调皮捣蛋,有一次他拾到十元钱立马交给了班主任,这种行为就是他的闪光之点,班主任把钱还给了那位丢掉的同学。学期末评他为“拾金不昧”的学生,表彰的同时,教育全体学生:从小拾到东西要交公,不要自私地占为己有,同学之间要文明和谐地相处。李敏同学忠诚老实、沉默寡言,成绩一般,在一次放学学生下楼梯时,她看到前面一位小同学跌倒了,后面同学又拥了下来,她连忙扶起跌倒的小同学,这种行为就是她的可取之处。学期末评她为“助人为乐”的学生,表彰的同时,教育全体学生:放学下楼人多,不能你追我打,要注意上下楼的安全,要帮助小同学安全下楼,避免“踩踏事件”发生……

班主任不偏不倚,不褒不贬,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微小的点滴进步都给予鼓励,正确的一面或一点给予表彰,从而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尊心和求上的心劲,同时,在同学之间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一来,影响了拔尖生的意识,开窍了中等生的灵魂,更苏醒了后进生麻木的情感,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受到教育和鼓舞。

四、面对评语——转变说教教育观念

班上有一名学生,不是打群架就是偷东西,成绩又差,怎么教育和处罚,都没能改变他。一次学校召开了趣味运动会,他主动报了跳绳和踢毽子这两个项目,但比赛那天,他病了,上午屁股打了针,而比赛就在下午,当他看到同学们都以信任的目光注视他时,他毅然去参加了比赛,并在同年级中取得了跳绳第一、踢踺子第三的好成绩。当他回到班上,班主任为他颁发奖状和奖品时,全体同学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头一次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双眼含泪深深地鞠躬说道:“谢谢老师和同学们,没想到,我也有领奖的时候!”学期末,班主任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感谢你为咱们班又添了两块运动奖牌,同学们不但为你有非凡的运动天才而惊异,更为你那带病上场的勇气而喝彩!在学习上,老师希望你发扬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再创佳绩,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从此,他变了,不再是从前的他,这一转变说明班主任工作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说服工作,需要多掌握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并充分运用评语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先进,靳玉乐.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条件与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7(11).

[2] 蔡克勇.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J]. 求是,1999(22).

篇5: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作者:阳运礼(盘县镇老厂中学)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则。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授课的方法只会落得“老师讲得天花欲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结果。,并且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的任务。其次,教师只关注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交流方式是单一的,课堂变成讲堂,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他们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占据了学生课上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负担。

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实施教学创新,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习的主体。让教师享受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转变哪些观念呢?

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元素。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即是

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依赖,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时,也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了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体现对学生的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过程的转变,并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时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传统的教育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关注太少。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导,但不全信老师,全班所有同学的智慧加起了一定超过老师,我们不迷信课文前人的理解,我们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所以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从正在从那“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教学过程正在由单向控制向双向和多向交流转变,教学不是传统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我们所学知识更好的再现生活。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

篇6: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拿到一本新教材,或者一本教学参考书,我们首先关心的是什么呢?有些老师先关心的是“难不难”,有多少生词,讲多少语法;也有些老师注意的是新教材的设计或环节的安排;自然,也有些老师会欣赏教学参考书中对教学过程的一些具体建议„„。可惜,有相当多的老师会漏掉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前言。别说刚拿到教材,就是上了一学期,甚至一年以后,有些老师还是不曾翻阅过一次参考书上印着的前言。其实,在我看来,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自觉的、头脑清醒的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中的课文和语法,不但要看教学参考书对每一课的说明和安排,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有关学科的教学大纲,研究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的前言,特别象当前教材有较大变动的时候。教学大纲是教师日常教学的指导纲领,应当常备手头,随时对照。

我们应当对大纲提出的学生各年级应达到的听、说、读、写能力及一些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自觉执行;至于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中的前言,是编写者的一纸“宣言”,不认真阅读,就无法了解编写着的指导思想,又怎会懂得编写者对材料取舍的依据,就不会明白编写者设计的苦心,就难以体会编写者安排某些练习的意图。埋头教书,是认真的态度,依样画葫芦,自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作法,毕竟只是被动的、消极的,难以自由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的优点,克服、弥补教材的缺点或局限性,从而真正教好新教材。要教学先要学大纲,要读参考书先要读前言,要教新教材先要明白为什么要编这套新教材。这种学习,这种研讨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准备。

教材的改革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形势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各种外语人才的迫切需要,旧教材和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传统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育方面,是重视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就外语教学而言,是重语法知识,轻实际应用;在四会技能方面,是重读写而轻听说;教学方法重讲授而轻操练;考试时轻重笔试轻口试;而在评价时,则重正确性而轻流利性。新教材突出了语言的生活化交际功能。新教材提供了全方位的、多样化的课堂操练和课后练习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有听,有说,有读,有写,通过不同方式反复使用新旧语言材料,达到初步交流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用英语交际的积极性,学生的语言也变得越来越准确、流畅与得体。课后,各种技能都有不同的练习形式,有利于落实课上的要求。所以,我们教师更新观念是教好新教材的保证。我们教师对新教材的优越性理解得越深刻,就会把新教材上得越生动活泼,越卓有成效。

新教材是在一种全新的观念指导下,用新的结构体系编写的,如果在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显然是无法使教材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传统的语言教学法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三者的语言体系。而生活化语言交际则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交际,并获得交际能力,即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流。掌握语言能力是获得交际能力的前提,培养交际能力是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由此,我们在上新教材时,必须“改弦易辙”,走出一条新路: 首先一个问题,我们怎样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旧教材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新教材的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组织者、监控者或导演。教师经过事先的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或教具展示新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句型、词汇和语法等。尽量增加学生活动的量,采用分组、分行、分排或对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学多练。一堂课上不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是能否把全班学生发动起来,人人开口,个个投入,并且有收获。教师在踏进教室之前,有必要提醒自己一句:千万别跟学生去“抢镜头”!其次的问题是如何操练。上旧教材时因为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少,即使练了,也是机械操练多,而有实际意义的操练少,谈不上交际。新教材十分重视“有意义的生活化的交际”,要求学生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向语篇水平上的实际运用过渡。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来说或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让学生把了解到的信息写下来。正像有的专家所指出的,这类活动对学习真实的语言至关重要。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词语背出来并译成汉语是不够的,如果不能进行交际性的应用,这些词语只不过是一些死的、半生不熟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在课堂外面使用。英语新教材就为我们创设了生活化的语言情景,我们应鼓励学生在替换练习的基础上,使用已学的语言材料进行略有发挥的交际活动,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半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谈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表达实际的意义,完成信息任务的交流。如何提高一堂课的效率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更是逼得教师必须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条路。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让学生学得主动。要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强化记忆,活跃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自学、个别操练和小组活动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教师的语言要有趣,教师的手段要多样,各种手段灵活运用,穿插游戏、竞赛甚至短剧表演,把课堂气氛搞得热气腾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学生自然乐此不疲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要做到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勤反复。多信息是指在课堂上多渠道地提供外语信息源,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外语信息量;高密度是指在外语实践的内容容量大,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从多角度组织学生操练运用;快节奏是指用正常的语速进行外语教学,教学节奏明快,环节交替,练习轮换紧凑,层层相扣,从开始、发展、高潮到结束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勤反复是指知识能力要通过操练和运用获得巩固和掌握。避免单一信号刺激过长而引起的副作用。在穿插和交替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各个感官交替接受不同信号的刺激,能增强输入信号的有效性,避免疲劳和漫不经心的消极状态。单一的练习形式,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乏味。而多种多样的练习,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如何纠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错误就是学习过程中失败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有错必纠”。实际上,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错误,可能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母语的干扰;二是所学外语语言体系的形成过程。而且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后者的比例要大于前者。也就是说,学生在说与写外语时所犯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对新的语言体系了解不完整而造成的。作为教师,不应该对此表示反感,而应予以充分的理解,通过认真分析,给予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前进。在具体处理时,还要因错误的性质和出现错误的场合,即练习的性质不同而区别对待。如果练习是以强调准确性为目的的,纠错应严格些;如练习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的纠错就不妨宽容些,如果错误的出现妨碍了交际的正常进行,那么这个错误应该立即纠正,以利于交际继续进行下去,但是这个错误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仍然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那么教师就不妨“听之任之”,有些可以在过后向学生指出,对代表性的可以作些“文章”,但对于大多数这类错误,还是不提为好。千万不能给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因此还是少说为佳,不说最好。课程的改革推广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崭新舞台,让我们“闪亮登场”,携手合作,晨耕暮耘,切磋琢磨,创造新的经验,作出新的成绩。

英吉沙县第三小学

潘虹

如何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潘虹,现年33岁,大专学历。2006年11月参加工作,至今已工作7年多。在这7年里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我都是尽心尽力地去做,细细回顾这7年的教学生涯,我在一路不息的教学耕耘中得到了收获、得到了成长。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我多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我从教以来,热爱本职工作,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对人真诚、热爱学习、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重视学习,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

二、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带着神圣的使命,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勤恳工作,无私奉献,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总结如下:

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

2、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以身作则。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和学生家长接触比较多。这学期还特地到家访了四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的一些特别难的问题。

3、在关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从我所从事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情况来看又有点特殊,接触的后进生特别的多,要是不从心里爱他们,那确实是无法想像的。

4、在终身学习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自身的学识与 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再则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的快,所以我一直坚持信息技术的学习进修。

三、教育教学方面 任现职以来,我更是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正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表现积极,能认真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撰写学习心得,多次在乡里、校里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扎实工作同时能诚信做人,深受全校师生的爱戴。优秀的业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多次受到区、乡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2004年被凉州区人民政府评为“教学质量标兵”、乡“先进教师”。

四、主要教学工作业绩 从教17年来我始终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尤其是任现职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每学期我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编写教案,为学生授课一丝不苟。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多年来,所任教的毕业班教学在乡组织的检测中均居全乡榜首,多次荣获区、乡教学质量优秀奖。本人作为班主任,时刻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拨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次谈心,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面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教学方面,能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和积累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课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已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挤时间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参加各项培训,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教科研工作中,我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积极投身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校率先尝试、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取得了优秀业绩。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将上下而求索,努力做到更好,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英吉沙县第三小学

篇7: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

---记怀安乡驿城小学教师陈建民

陈建民,现年3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3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1月获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至今已工作17年。在这17年里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我都是尽心尽力地去做,细细回顾这17年的教学生涯,我在一路不息的教学耕耘中得到了收获、得到了成长。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我多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我从教以来,热爱本职工作,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对人真诚、热爱学习、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从安排,不折不扣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重视学习,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

二、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带着神圣的使命,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面旗帜的指

引下,勤恳工作,无私奉献,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总结如下:

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

2、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以身作则。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和学生家长接触比较多。这学期还特地到家访了四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的一些特别难的问题。

3、在关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从我所从事的学生思想工作的情况来看又有点特殊,接触的后进生特别的多,要是不从心里爱他们,那确实是无法想像的。

4、在终身学习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自身的学识与 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

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再则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特别的快,所以我一直坚持信息技术的学习进修。

三、教育教学方面

任现职以来,我更是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正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表现积极,能认真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撰写学习心得,多次在乡里、校里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扎实工作同时能诚信做人,深受全校师生的爱戴。优秀的业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多次受到区、乡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2004年被凉州区人民政府评为“教学质量标兵”、乡“先进教师”。

四、主要教学工作业绩

从教17年来我始终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尤其是任现职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每学期我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编写教案,为学生授课一丝不苟。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多年来,所任教的毕业班教学在乡组织的检测中均居全乡榜首,多次荣获区、乡教学质量优秀奖。

本人作为班主任,时刻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拨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次谈心,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面对优

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教学方面,能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和积累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课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已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挤时间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参加各项培训,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科研工作中,我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积极投身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校率先尝试、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取得了优秀业绩。不断总结教改经验,使我的教学基本功和业务理论水平也有了大幅地提高和全面的发展,撰写的论文“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作业设计”在《未来导报》发表;论文“新课改中如何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在《武威广播电视报》发表。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将上下而求索,努力做到更好,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

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怀安驿城小学教师 陈建民

2010年7月23日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

---记怀安乡驿城小学教师陈建民

篇8:如何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现在一些老师的观念还很陈旧, 穿新鞋走老路事情时有发生比如:不懂“启发”的真正含义, 以为多提问即为启发。把传统的一言堂变为“满堂问”“知不知道”、“是不是啊”、“对不对啊”、“怎么样”、“好不好”、“会不会”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不绝于耳, 把整体性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 从而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课堂上表面看师生、生生在互动, 实质上是以提问为幌子, 引学生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框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互动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互动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时, 要善于运用活动、问题、情景、幽默等手段打破冷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措施, 使用合理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例如在“探究环境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中作出假设时, 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启发: (1) 冬天和夏天的食物, 哪个季节的食物易变质、发霉? (2) 雨天和干燥的天气, 哪种气候条件下的食物会先发霉 (3) 我们到超市买东西时, 会发现很多食物是密封的, 这是为什么呢?这样, 学生很容易想到在温暖、潮湿、暴露于空气的食物易发霉, 并由此作出这样的假设:霉菌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空气充足的环境中。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得出上述结论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们应如何保存好食品吗?这时, 学生很快总结出保存食品的方法:低温、干燥、密封。另外, 运用启发式教学, 设计的着眼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 例如在《合理膳食》一节的教学中设计如下: (1) 多媒体展示能体现合理膳食重要意义的材料, 以此帮助学生明白:“吃什么”、“怎样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完成“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活动, 然后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 (3) 组织学生完成“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活动, 并交流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然后讨论“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上将教学设计成一个个活动单元, 明确活动的目的、过程、关注点学生体验等等, 通过展开活动让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 反映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新课标中探究性学习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从心里认识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人体骨骼和肌肉、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等, 假如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下模型, 部分学生当时可能懂了, 但也有一些学生似懂非懂, 我的做法是在让生物科代表负责的前提下, 把教具放在教室一段时间, 让感兴趣的学生, 弄个明白。又如显微镜是较贵重的生物学仪器, 要使学生熟练地使用它, 光凭几节实验课上的练习, 学生还是不能达到熟练, 更不用说是用它来进行其他科学探究了, 这时只能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 尽量让学生多使用它,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用显微镜观察书上提到的几样东西, 学生们往往有很多想用显微镜观察东西, 我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这种探究欲望。

还有, 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标中的体现。但是, 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孤立进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才是有生命力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 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 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甚至是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这种教育显然是无效的。从教育的机制来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 它应该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的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的, 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材从几个常见的生态系统入手, 在教材书中有七幅插图, 介绍了各个生态系统。我利用电脑向学生展示了这些图片。这些图片利用电脑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们不由得大叫起来:“真好看”!这是学生们心底的感叹。大自然美丽的风景从心灵深处震撼着孩子们的心, 使他们在共享自然环境美的同时, 能积极参与环境的保护, 并在广泛的生态情景中认识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上一篇:青岛市背景材料下一篇:情感的阶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