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背景材料

2024-05-17

青岛市背景材料(精选8篇)

篇1:青岛市背景材料

青岛市背景材料

1、概况

青岛市市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城市化率为66%。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2011年GDP为6600亿元,居全国第12位。

2、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与2005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000亿、4000亿和5000亿元的台阶,2010年达到5666亿元,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继突破200亿、300亿和400亿元,2010年达到452亿元,年均增长21%。“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21亿元,年均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2010年达到11450亿元,年均增长21.7%。

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66%,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2%,提高32个百分点;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青岛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6亿吨、1200万标箱。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资超过2000 亿元,年均增长34%。海底隧道、海湾大桥主体贯通,青兰、青新高速等竣工通车,铁路青岛客运北站和青荣、海青铁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制订出台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45个过亿元项目开工建设。董家口港区建设全面启动,华能通用码头等项目具备简易投产条件。

3、青岛市“十二五”规划蓝图

“十二五”时期,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城镇化率提高到75%左右;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均达到40%。

“十二五”时期,全市计划投资400亿元,规划建设29个重点港口项目;前湾港区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地位更加突出,董家口港区吞吐能力初具规模,国际航运交易中心投入使用;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27个、达到95个,港口通过能力、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3亿吨和1385万标准箱。预计到2015年,青岛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达到4.5亿吨和1600万标箱,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26%和33%,青岛东北亚物流枢纽和国际航 运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4、相关规划情况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规划的61条试点方案中,青岛占了29条,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为发展蓝色经济,青岛市提出了“优化提升一产,发展壮大二产,突破发展三产”的具体要求,并成立了专门的蓝色经济办公室和3个专家委员会,提出把青岛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总体布局的思路。到2020年,青岛的目标则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

“一带、五区、多支撑点”即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蓝色经济聚集带。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的多点支撑。

(2)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情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2012年1月10日青岛市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中,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进行深入讨论并原则性 通过。西海岸经济新区含青岛开发区、胶南市等约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在未来10年内将再造一个创新开放的新青岛。

西海岸经济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

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目标是:着眼建设国家级经济新区,积极推进新区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新区在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率先突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入全国新区第一方阵,打造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国际航运枢纽、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家高端海洋产业发展领航区和青岛现代化国际新城,支撑青岛发展成为“国际湾区都市”。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以新区北部城区和董家口港城带动全域发展的城市框架,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一流的幸福宜居新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董家口临港产业区是西海岸经济新区主要的经济功能区,发展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物流、贸易和港航服务业,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铁等重化工业,培育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产业,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3)董家口港城规划情况

2011年12月16日,《青岛董家口港城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中的新港城分为港区、产业区、城区三大核心区域,港区主要靠近海岸线,并向产业区延伸,城区则进一步向内陆延伸。港城涉及“五镇一区”,面积600多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董家口港城将基本建立高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港航服务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交易体系基本成型,聚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的优势产业,成为青岛乃至山东半岛的新经济增长极。同时,以建设保税物流园区为依托,构筑起港区矿石、石化、煤炭三大交易平台,建设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到2020年,董家口港口通过能力将达到3亿吨,人口达到5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70亿元,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化港城,完成国际化的现代港口产业体系,形成青岛南部新城。

董家口港区规划泊位112个,设计吞吐能力3.7亿吨。作为新近开发的港区,董家口港区打造以物流交易为主要特色的第四代港口,主要体现在船舶大型化,泊位深水化;港口业务物流化,服务高端化,增值化;港口管理信息化;低碳生态化;港城发展一体化。

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将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 内领先的国家级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和国家级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各产业的发展规模分别为:石化产业将形成1500万吨/年炼油工程和200万/年规模的乙烯工程,并建设相应的深加工装置和下游重点项目,形成较为完善的石化产业链;冶金产业将形成1200万吨/年规模的钢铁工程,并发展钢材深加工,延伸钢铁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则将在海洋工程装备、造修船、港口机械、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10个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并形成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和各种基础件产品链。

5、董家口港城开发管理模式

董家口港城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重点是董家口港区和临港产业区。

港区的开发由青岛市管理,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代表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港区实施统一领导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招商宣传,青岛市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目前,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主要由青岛市港航管理局为主要班底,青岛市港航管理局作为港口行业主管部门,对港区开发有重要影响力。同时,青岛市成立了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投集团”),与指挥部合署办公,作为海域和土地一级开发商,重点进行港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参与码头的开发。临港产业区的开发由胶南市管理,胶南市成立了董家口 深水港和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办公室,负责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规划及项目引进、管理工作。

目前,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已经加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董家口港城的开发管理模式将面临重大转变,港投集团将与指挥部分离,指挥部将被港区管委取代。2012年1月29日,青岛市张新起代市长主持召开董家口港区岸线利用专题会,会议明确,青岛港集团具有优先开发董家口码头的权利,其他港口企业可单独开发或与青岛港集团合资开发;港投集团在参与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拓展进行港城的开发建设。

篇2:青岛市背景材料

即墨岙山中学

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在突破传统模式,确立新的课堂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农村示范初中、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总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及即墨市规范化学校,即墨市管理优秀级学校、即墨市先进党支部、即墨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即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即墨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即墨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多次在青岛市和即墨市级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现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

一个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优秀的带头人和团结协作、与时俱进、乐于奉献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我校非常注重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领导干部坚持勤奋自学,学好教育政策法规、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教学指挥系统,积极开展领导干部评教活动,实现“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领导作风,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家型干部队伍,带领广大教职工积极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学校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突出位臵,喊响“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口号。深化“做学生良师益友,创教育服务名牌”主题教育,以“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为主题对全校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魂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以良好的师德,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争创佳绩。

3、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创新能力。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必须建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全员学习,构建起“学校—级部—备课组—个人”四级全员学习网络,造就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我们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即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材料汇编》、《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三个校本培训课程,全体教师达到人手一本《校本培训材料汇编》,坚持间周一次的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并做好学习笔记。同时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着眼于“终身学习”、“全程学习”,致

力于“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成。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课改过程学习;坚持结合大家的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通过全员学习,使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四个转型,即: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从被动型向创新型转化、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成为一专多能的学者型教师。

4、实施“八一”工程和“五一”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使教师掌握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我们注重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每学期坚持在教师中实施“八个一”工程,即每学期每个教师制定一份个人学习发展计划,读一本教育名著、借阅一套教学刊物、写一本学习笔记、写一本教后反思录、上一节优质公开课、参与一项专题研究、写一篇教研论文。学校每学期实施“五个一”制度,即举办一次课改开放周活动、举办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举行一次教研论文评选活动、召开一次校本培训座谈会、组织一次交流研讨会,主动为教师创设培训研究机会和平台。学校还启动了名师工程,选择部分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学习和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龙头作用,我校注重深化教学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措施,创设浓郁的研究氛围,使全校上下形成“教育要兴,科研先行”的共识。

1、加强领导,完善教研网络。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领导,完善了教研网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级部教导主任为成员的教研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实施“教研工作一把手工程”。按学科建立健全校级教研组。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干负责一个教研组。各级部按学科成立备课组,由各教研组长领导,每组设一名备课组长,建立起领导小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了上下畅通的教学研究指挥系统。同时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严格执行课时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加强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扎实推进新课改实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注重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扎实推进新课改实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重视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方式。在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学校应成为有活力的学习化组织,教师应在各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最有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重视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方式,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请教专家,与同事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交流协作,互相启发,互相吸取经验,通过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2)抓好研讨的“三点”。将研讨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的教育方法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

3、发挥“两组”作用,搞好小组活动。学校各教研组和各级部备课组定期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信息,运用到教学研究中,跟上时代步伐。学校每单周一次集体活动,各教研组每双周一次研究例会。各备课组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和一人一课活动。集体备课前确立集体备课的教材和内容,教师写出自己的教案;集体备课时确立一名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分析,其他教师做补充意见,进行讨论和修改,从而确定出最佳教学方案进行授课;授课时任课教师都要参加观摩,之后进行评课。各备课组选拔出一名课改成效好的教师参加校级优质课评选。

4、坚持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创新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的“三课”活动。学校每学期坚持开展“三课”活动,并推选参加市级优秀课评选。对在市级以上优秀课评选中获奖的教师在年终个人教育教学效益量化考核中奖励一定的分值。各教研组还坚持开展说课比赛,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范围的听课、评课比赛,要求所有教师全部参加,做好听课记录,人人写出评课案,学校统一检查并交流。

5、召开教研教改经验交流会。学校在每学期期中、期末召开两次全校性的教研教改经验交流会,由教学教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在全校推广。

6、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档案,将教师的发展需求、培训过程记录、师德及教育教学考评记录、教学案例、教学计划总结、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论文、专业成长典型活动和事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育教学成果及所受的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材料整理归档,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教师反思总结,从而促进专业发展。

7、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我们建立了学生学习评价记录簿,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知识小结,自命题试卷,检测情况以及手抄报、研究性学习、小论文、探究活动等方面内容进行评价记录,还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将学生所参加的课外活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剪报等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整理存入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不断加强评价方法的研究,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民主化、评价机会的多次化、评价内容的合理化,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其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新的教育景观。

8、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教委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编写了《爱我鳌山,爱我中华》校本教材,主要介

绍鳌山的地理环境和秀丽风光,以及鳌山的先烈和杰出人物。现在正在编写第二辑《鳌山古今探究》,主要搜集鳌山自古至今的民土风情,乡俗演变及民间传说,俗语典故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作品集。

三、加强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学校积极加强科研课题研究,要求专任教师全员参与,人人都有教改专题。在积极推广我校已完成的青岛市“九五”重点科研课题《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积极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科都有教师探索出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学科特色,个人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总体看,这些模式都遵循一个原则,追求两个目的,围绕三个中心,贯穿五个环节。

一个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获取知识。两个目的: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个中心: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能力为中心。

五个环节:

1、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变成了一门能吸引学生的艺术。

2、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① 创设情感环境。形成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②创设活动环境。保证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3、引导探索真知,自己获取知识。

① 自我感知阶段。让学生自读、自问、自求,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②引导深入阶段。教师适时启发和点拔。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及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4、研究总结规律,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5、运用活化知识,完成能力迁移。

这些教学模式都坚持在学习方式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在教学技巧上坚持“寓教于乐”为主,目前,我校语文教研组还承担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进入结题阶段,参与该项研究老师的科研论文获全国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4人。

四、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我校注重加强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做到了德育工作规范化,内容系列化,方法科学化,途径多样化。坚持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为基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改进德育内容和方法,在学生中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及“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中学生”和“文明啄木鸟”活动,还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并坚持实行一月一个教育主题活动,如:3月份以学雷锋教育为主题,4月份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5月份以法制教育为主题,6月份以爱党教育为主题等。各级部积极抓好主题班会,在德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统一规定每周一下午第三节各班举行主题班会,每周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然后统一认识,统一观点。主题内容除围绕学校每月一个教育主题外,各班根据教育需要,每周自定主题,从各班的主题班会记录看,主题内容新颖、活泼,时代性较强。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全校学生文明程度大有提高,学生遵纪守法,举止文明,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健全的人格,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校风。

通过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不断提高。三年来又有13名教师被评为即墨市初中教学能手,5名教师举行了青岛市级公开课和研究课,获青岛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人,被评为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人,举行即墨市级公开课、研究课和在即墨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0余人次,共有11名教师的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全国教研论文一等奖2人,省级二等奖27人,青岛市二等奖4人,三等奖2人;即墨市德育论文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获即墨市教学论文一等奖5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8人。我校的教研教改经验在青岛市和即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介绍,受到入会者的好评。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加强新课程教学研究,努力推进课改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4年5月份青岛市新课改调研中,我校的课改经验及成果,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我们的学生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几年来中考、抽考成绩均名列即墨市农村中学前茅,在全国及省市各级各类知识竞赛中共获奖70余人次,在其他各级各类知识竞赛中,我们的同学均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在2003年即墨市中小学生场地长跑赛中,我们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去年中考我校再创佳绩,在全市重点高中招生班额压缩的情况下,又有135名同学考入重点高中,116名同学考入普通高中,总升学率达94.77%。

我校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先进学校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巩固已有的科研成果,树典型,促后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加强常规管理 深化教学改革

即墨市岙山中学

篇3:青岛市背景材料

一、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分析

(一) 指标初选与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 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筛选, 构建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 模型求解

本文对因变量及13个自变量进行假设检验, 当自变量对原始方程影响不显著时, 表明其与该多元回归方程线性关系不成立, 应把该自变量剔除, 重新建立不包含该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 逐步筛选, 最终选出有显著影响的驱动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经SPSS软件分析结果如下。

逐步回归分析中对输入的13个变量, 通过概率检验准则, 对概率<=0.05的变量进行逐一剔除, 显示概率>=0.05即进入回归模型中的变量。

数据来源:2013年青岛市统计年鉴

表3中模型3的R=0.996最接近于1, 反映模型3构建的方程拟合度最好。从模型1至模型3的调整R方上来看, 随着新变量的引入, 可解释的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逐渐增加。

表4可知, 假设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sig<0.001, 因此回归方程相关性非常显著。

注:a.预测变量: (常量) , x7;b.预测变量: (常量) , x7, x4;c.预测变量: (常量) , x7, x4, x1

注:a.预测变量: (常量) , x7;b.预测变量: (常量) , x7, x4;c.预测变量: (常量) , x7, x4, x1;d.因变量:y

注:a.因变量:y

将表5模型3的“B”列数据代入原始方程即得“最优”回归方程

(三) 结果分析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 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产值、人口因素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处于较弱位置。

其中, 人口因素的回归系数为2.379, 即该因素与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呈正相关 (如图1) , 说明人口发展对青岛市近八年建设用地扩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因素的回归系数为1.97×10-5, 说明该因素与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呈正相关 (如图2) , 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越高, 建设用地扩展越明显。

第一产业因素的回归系数为-2.883, 即该因素与近八年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呈负相关 (如图3) , 可知二者在相同年份区间内的同比增长率呈负相关发展趋势。这与青岛市十年发展以蓝色经济、大青岛发展战略不无相关。

二、对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建议

通过对青岛市八年来建设用地及其核心驱动因素的分析数据显示, 青岛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使得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使其外延式扩展与内涵式扩展同步

通过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缓解耕地与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对建设用地扩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和合理的引导, 只有依靠政策制定和合理的规划, 避免大量占用农地, 通过对新开发和旧改造两个方面来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的压力, 从而实现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性的目的, 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 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 统筹兼顾, 实现青岛市建设用地外延式和内涵式同步扩张, 走集约、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 优化产业结构, 使建设用地与产业结构转变协调发展

依据青岛市产业发展以高效产业代替低效产业的要求, 应充分利用青岛市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 发展以工、商、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依据土地价值规律, 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机制, 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对城区内的部分工厂, 可迁往城边, 依据优地优用原则, 保证土地供经济效益最好的部门使用。

(三)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住宅成为消费品进入市场, 政府应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如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交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依据青岛市自身优越的亲水性因素, 提高对交通运输, 如航海、隧道、地铁等“行”的投资, 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提高城市功能。

参考文献

[1]谈明洪, 李秀彬.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 2003 (05) .

[2]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 1997 (02) .

[3]崔功豪, 马润朝.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 1999 (02) .

篇4:青岛市背景材料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045-04

一、引言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投入的物质资本增长而更加依靠投入更多的人力因素,人口素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与推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素质与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是有效促进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周明、刘艳军等的研究揭示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赵钧研究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总结出我国人口素质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吴羡虹运用产业经济学、人口地理学有关理论分析了阜新市产业结构及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和变化调整趋势,探讨了阜新市未来产业结构变化对高层次人才学科结构变化的影响[3]。朱振凯、陆亚萍参照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在对嘉兴市就业人口素质、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及二者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近年来嘉兴就业人口素质提升明显,但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作用不明显的结论[4]。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岛市人口素质状况的分析,并利用偏离度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分析等方法,对近几年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探讨人口素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二、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评价

(一)产业结构的变动

伴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演进。这种产业调整、演进的过程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本文引入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变动过程进行定量刻画。设定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为H,则:

其中,Ii为第i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Wi为权重。为突出产业结构的比重特点,参照朱振凯、陆亚萍[4]的研究成果,且考虑到第三产业对青岛市的重要性,将一、二、三产业权重分别取1、2、5。计算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青岛市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不断向第三产业跃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由2006年的3.196升至2014年的3.496。

(二)就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就业人员基本素质取决于其受教育状况,为了衡量青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本文参考胡振宇[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指数,将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权重确定为1,往上每提高一个档次权重增加4倍,往下每降低一个档次权重减少至1/4,则青岛市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指数为:

其中A1,A2,A3,A4,A5分别代表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利用2006—2014年数据对青岛市就业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对应年份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的发展趋势进行纵向比较(见表2)。

青岛市产业结构与人口素质形成的基本格局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以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居多,第二产业以中等素质就业人员为主,第三产业则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为主。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中,青岛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都伴随着上述就业人员素质结构的变迁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三)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为准确反映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本文引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J。

式中Li表示第i次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Ii为第i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J值越小,表明劳动力越能按照市场经济流向利益比较高的产业,产业结构效益就越高;J值越大,则表明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偏离越明显,产业结构效益越低。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J值很大,青岛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在近几年调整幅度很低,基本呈现“凝固化”状态。这说明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是就业劳动力并没有充分流向第三产业。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就业及生活压力较大,使得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并不能在第三产业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被迫选择在相对更加稳定的第二产业就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过大,产业结构发展与人口素质的提升协调性并不高,对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形成阻滞。

三、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变量设定

为进一步分析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对200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变量为:W:社会从业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数(万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全市生产总值;PGdp:人均生产总值。以上数据在使用前进行对数化处理。为保证时间序列是平稳的,避免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需要先进行数据平稳性的检验。

(二)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增广的DF检验,即ADF单位根检验。表4是利用Eviews软件中Unit root Test对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的结果,分别尝试了3种类型和差分的阶数。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同样的,对其他变量做ADF检验,结果见表5。

经过平稳性检验发现,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数(W),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青岛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都为二阶单整形,即

(2);(2);(2);(2);(2);(2)

因此,变量原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经过二阶差分后的数据平稳,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检验。

(三)格兰杰检验

经过平稳性检验后,结果都为一阶单整形,即I(2)。在平稳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检验,来验证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以W和之间关系为例,做假设检验,取α=0.05。

:W不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W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利用Eviews软件Granger Causality Test进行格兰杰检验,检验结果P值远大于α,接受原假设,即W不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理进行其他变量之间的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

通过检验得出,就业人口素质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不是其他因素的格兰杰原因,即除了人均GDP以外,以上变量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就业人口中高学历人数的多少并没有有效地推动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没有对GDP的增长带来直接影响,这与表3的结论相似。

(四)协整性检验

受制于时间序列选取期数的影响,并没有检验出延迟多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为进一步检验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影响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选用Engle-Granger检验,此检验方法要求所有时间序列之间都为同阶单整,上述结论已经证明变量都为I(2),因此可以进行E-G检验。其中分别代表就业人口素质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GDP、人均GDP回归后的残差。

以W与为例检验步骤如下:

(1)构造回归模型,利用Eviews中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构造出回归模型如下:

(2)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与的残差为e1,结果为一阶平稳。同理可得残差的平稳性。

残差结果表明就业人口素质对其他因素都具有长期影响。

四、政策建议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由于可提供较高的收入,诱使较高素质人才进入,并且会促使原有劳动力产生提高自我素质的愿望;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就业人口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从提高人口素质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就业人口素质提高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向互促关系,使青岛市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不断深入优化调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一,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整教育结构,加强就业引导。加快引进与青岛市产业发展契合的高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使教育结构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高素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第二,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增强人才的“根植性”。高技能人才因高薪的诱惑、寻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等原因流失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用人单位必须共同创造高技能人才扎根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建立高技能人才“一对一”服务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要求,提供精准服务。

第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支撑作用。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购买服务或培训补贴等方式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周明,刘艳军,朱忠杰.中国区域人口素质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3(19):1-6.

赵钧.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素质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吴羡虹.人口文化素质对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7(3):89-92.

朱振凯,陆亚萍.嘉兴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3 (6):162-167.

胡振宇,匡耀求,黄宁.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影响[J].热带地理,2003(6):136.

篇5:学习青岛市德育论坛材料的通知

各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各学校:

现把青岛市德育论坛第1期到第7期材料整理汇总。这些材料内容广泛,有德育品牌打造、科技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也包含社团活动以及魅力班会打造。材料涉及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问题,有的也是德育工作难点问题。其中有经验介绍、培训感悟,有典型材料,也有现场展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单位要组织得力人员,将论坛材料学习有计划的渗透到学校德育具体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使本单位的德育工作再上新高。局也将推出几所德育工作多元化、特色化学校。在胶南乃至青岛推广,努力打造我市优秀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未尽事宜,请与基教科联系

联系人:陈希君 联系电话:88192532

基教科 2012.12.03

附:

篇6:青岛市背景材料

青岛市建设工程前期档案材料报送办法

建设单位在报送建设工程前期时,必须按照《青岛市城建档案归档内容及要求》中第一部分工程前期及竣工文件材料的内容及排序要求,报送档案材料。并且要按照报送档案材料的内容及顺序填报<建设工程前期档案材料报送目录>,报送目录一式两份,同时须报送相应的电子版,电子版的报送形式可以报盘或发电子邮件至cajd_ywk@126.com。档案报送单位和档案接收单位办理完交接手续并盖章签字后各执一份。

建设工程竣工后形成的材料诸如:青岛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建设工程审计文件和决算书等文件材料,建设单位须及时报送市城建档案馆,并填报<建设工程前期后续档案材料报送目录>。档案报送单位和档案接收单位办理完交接手续并盖章签字后各执一份。交接手续办理完毕后,市城建档案馆按照有关规定,为建设单位颁发《山东省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

篇7:青岛市背景材料

企业名称: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章)

附件目录

(提交资料一式一份)

1、青岛市建设工程材料登记备案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注册商标复印件(原件备查);

3、代理商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合法的有效证明或授权书;

4、产品执行标准清单(企标提供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施工工艺要求;

5、省级以上有效期内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带CMA标志)以及出厂检验报告复印件(新能源产品、楼宇智能化、恒温控制阀和热表类产品提供,原件备查,),抽检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6、计量器具型式生产批准证书;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热表类产品提供,原件备查)

7、有效期内的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及检测报告(热表类产品提供,原件备查);

8、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3C认证等强制认证证书(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和强制认证的产品提供);

9、进口产品应有生产国或地区权威机构的产品质量鉴定证书以及相关的报关材料;

10、承诺书(承诺内容包括质量、保修期、保修期内外维修费用及归属问题、售后服务等内容,)(热表类和恒温控制阀产品提交原件);

1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⑴企业概况(注册资金、生产能力、检测设备等)生产经营情况,获奖情况;

篇8:青岛市背景材料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络借贷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

根据速途研究院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其中,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市场2 000亿元;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为9.22万亿元,占据主导地位;P2P网络借贷市场1 000亿元;众筹规模100亿元。

2.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

在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率方面,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用户规模为4.12亿人,渗透率为63.38%;预计2015年国内互联网金融用户将达到4.89亿人,渗透率达到71.91%。

3.互联网金融各模式发展状况

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占比最大;随着互联网用户理财理念的增强,互联网理财领域的未来空间巨大;众筹和P2P网络借贷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却凭借高收益、低门槛的优势得以迅速发展;以银行和保险为主的传统金融形态向互联网行业发力,无论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搭建还是理财产品的推广,拥有的积累让这些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中游刃有余。

(1)第三方支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示信息,截至2015年1季度,我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为269家。开展的业务类型包括网络支付(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为8万亿,同比增速50.3%。 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391%。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8 292亿元人民币。

(2)P2P网贷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为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 000万人。根据司马钱平台发布的《2015年P2P网贷分析月报(5月刊)》,截至2015年5月底, 全国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有1 900多家,5月新上线的平台为125家,问题平台总数为56家。司马钱平台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中,排名前100的平台5月平均成 交量为28 648.98万元 ,平均利率 为18.60%。

(3)众筹

根据司马钱平台发布的《2015年众筹行业分析月报(5月刊)》,截止2015年5月底,被司马钱收录的众筹平台共168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156家;奖励众筹平台73家,股权众筹平台73家,混合众筹平台14家(涵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模式,如股权式+奖励式等),近一半的平台处于无项目或项目极少的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1.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空间大

互联网金融始于普惠金融,致力于为普通民众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创新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普惠金融战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机遇。经济新常态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新经济结构、新发展方式、新金融创新及新商业模式也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日益增长的大众财富和日益多元化的大众金融需求给互联网理财带来契机;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第三方支付带来新市场;小微企业融资及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推动为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开辟新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众筹带来商业模式的革命。

2.互联网金融“四化”趋势明显

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社交化、产业化、社会化“四化”趋势明显。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2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达12.9亿户,艾瑞咨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391%,移动金融时代全面到来;众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加强微信、自媒体等社交平台的应用以实现社交化;农业、房地产、新能源、文化、科技、现代服务业等越来越多的产业与互联网金融对接,形成“互联网金融+产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用户群体正从80后、90后主流用户群体延伸至更广泛的范围,形成互联网金融社会化趋势。

3.互联网金融将步入自时代、微时代

自媒体以其社交化的强属性已形成独特的自平台,与互联网金融的碎片化、小微化特性自然融合,产生出“自媒体+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自金融形态。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所推出的首款产品——“微粒贷”定位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具有“无抵押、无担保,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特点,这显示以服务于小微企业、创业者、普通大众为重点的微金融平台已开始发力。

4.互联网金融发展将遭遇人才紧缺

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一般产业,其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复合型特点,互联网金融产业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互联网知识、法律知识、新媒体营销经验等,还要求人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互联网金融人才将出现巨大缺口,人才紧缺将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国家层面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出台

虽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法律意识日渐提高,大众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日渐增强,但是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仍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创新,也需要监管与自律。

各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协会、联盟等行业组织在加速创立,关于促进或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制度、政策在加紧出台,为互联网金融的自律和规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12月,保监会公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月,证券业协会公布《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央行和银监会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的研究也在加速推进。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局势有望得到控制。

6.资本加速涌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自2015年年初以来,在众多利好消息的提振下, 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累积涨幅超过120%,其中中科金财涨幅近5倍,同花顺、大智慧、金针股份、信雅达涨幅均超300%,另外,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传统巨头企业纷纷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抢投互联网金融企业。众筹将成为投资的新热点,尤其是股权类众筹平台及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受到资本追捧。

二、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传统银行

“互联网+”浪潮下,青岛银行业正努力创新,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信息、创新云支付等手段为客户节省时间和成本,为小微、农业等传统信贷的薄弱环节提供克服跨地域困难、担保困难的服务,实现共生共荣。在国有银行通过互联网布局消费金融、股份制银行接连对直销银行进行升级之时,青岛银行推出了自己的直销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开辟了“互联网+农户”新模式,开启了农村金融服务新渠道,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终端全面整合互联网安全、移动终端应用、互联网企业应用、大数据运营分析等功能,以银行支付结算为核心,专为小微企业及客户提供经营管理、移动金融、支付阶段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便利快捷和普惠金融已成各银行布局“互联网+”、增加客户粘性的主要目的。但目前青岛市传统金融机构依然主要依靠线下开展业务。

2.第三方支付

截至目前,青岛市本地注册的第三方支付法人企业有5家,包括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山东网上有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百达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飞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银利企业服务有限公司。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青岛市);山东网上有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北京市、青岛市);山东飞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山东省);青岛百达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银利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青岛市)。以上企业的业务交易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扩大。

3.P2P网络贷款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5年6月末,山东省P2P网络贷款运营平台数量为254家,累计问题平台数量为156家。2015年5月山东省新增平台数量数量为36家,新增平台数量连续7个月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15年6月,网贷之家平台所收录的注册地为青岛市的P2P网络贷款企业数量为26家,累计问题平台数量3家,青岛市P2P网络贷款企业上线最早时间为2011年,2014年上线9家,2015年上线8家,扩张速度快,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0%,最低为11.91%。

4.众筹

截至2015年5月底,司马钱平台所收录的161家众筹平台中,注册地位于山东省的众筹平台数量为6家,注册地为青岛市的众筹平台数量为2家,分别为海立方、有机有利,均为奖励众筹平台。海立方为海尔集团旗下众筹平台,众筹设计领域主要为家居家电、智能硬件、互联网&移动等。有机有利为互联网+农业众筹平台,通过让消费者订制农产品, 开展土地众筹、农业众筹以及生态农产品定制。

2015年3月,青岛市中信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开始酝酿股权众筹平台,开设衷心蓝海股权众筹模块,现已拥有独立运营平台——“信蓝筹”,平台已完成“仰口矿泉高端瓶装水项目”、“青岛静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众筹项目”等4个股权众筹项目。

5.产业园区

2014年7月6日,青岛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项目占地面积130余亩,总投资4.6亿元人民币。目前产业园已与先锋金融、网信金融、中国信贷等投资方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金融产业园发展的突破口,有效整合金融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惠全市金融事业。

2014年2月10日,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2014年5月,青岛市政府向11个国家部委报送了《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首批需国家重点支持的政策事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35项创新政策获得国家部门批准或得到原则同意开展, 试验区建设重大创新政策试点“一事一报”通道打开。2015年6月23号,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2015)》。

(二)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国内先进城市,青岛市互联网发展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青岛市互联网金融长序健康发展的进程。

1.载体方面,尚无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有待 引导

青岛市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缺少标杆性企业。尽管青岛市P2P网络借贷企业近两年数量显著增多,但质量不高,尚无影响力大的企业,按照交易规模排名,只有汇盈贷一家勉强可以排入国内前100名;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少,能够开展多类型业务的只有1家;众筹平台少、项目少、成功率偏低。此外,产业园区建设也有待加强, 截至目前,青岛市只建成一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 产业园数量少,园区产业生态链不够完善。

2.信息方面,信息流通和共享有待促进

青岛市目前尚未有效整合互联网金融行业服务资源,企业及个人在进行金融服务信息查找、考察、比对和寻求互联网金融服务时,没有大而全的有效渠道可以获得精准而全面的信息。另外,青岛市互联网金融企业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没有成立协会、联盟等行业自律组织,企业间信息无渠道进行共享,呈现“信息孤岛”状态,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埋下了隐患,不利于行业协同发展。

3.政策方面,当前政策环境对青岛市互联网金 融发展已形成制约

青岛市没有互联网金融相关规范,在国家7月18日正式出台互联网监管实施意见之间,青岛处于监管缺失状态,这加剧了行业间的不公平竞争,部分企业违规经营最终出现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工商注册制度方面,青岛市P2P网络借贷企业在进行工商注册时,按现行规定其营业范围只能为咨询类,这与其实际经营范围明显不符。税制方面,青岛市第三方支付企业仍然适用营业税制, 税收成本高,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

在将青岛市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 抢抓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新机遇,可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推进国家财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突破口,坚持普惠性原则,努力营造健康持续、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助力青岛市“三创”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培育扶持行业重点企业,引导产业集 聚

建议政府加快培育扶持行业重点企业,信息化金融机构方面可选择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第三方支付方面可选择百森通,P2P网贷方面可选择汇盈贷、钱吧,众筹平台方面选择海立方、信蓝筹等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使其成长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的标杆性企业。依托青岛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推进园区配套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完善互联网金融生态链建设。

(二)着力打造“第三方互联网金融综合信息服 务平台”

依托青岛市现有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政府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搭建第三方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吸引青岛市各类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纯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等)与平台进行对接,面向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开发客户端软件(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和移动两种渠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集查询、咨询、体验、购买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三)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

1.发起设立市互联网金融协会

虽然国家已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青岛市仍有必要发起设立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并制定协会章程、自律公约等。 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担任协会主管单位,理事单位可以优先考虑重点培育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并组织协会会员签订行业自律公约以建立会员的良性约束机制。

2.出台P2P网络借贷平台备案监测办法

在设立青岛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基础上,从股东高管、合规经营、风险控制、客户权益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制定备案标准。针对风险集中度高的P2P网络借贷行业,规定拟加入协会的P2P网络借贷企业必须向协会提交备案申请。P2P网络借贷企业所提备案申请获得批准后,还需要履行信息披露等义务,按时披露平台运营数据等信息,P2P网络借贷企业终止业务时也必须向协会进行备案。

(四)加强对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政策和资 金支持

借鉴上海等地思路,协调税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采用差额税收方式,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认定。

根据青岛市财富管理新型业态工商注册试点政策,协调工商部门推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工商注册改革,允许互联网金融企业工商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使用“互联网金融”等切合其实际业务范围的描述,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工商登记予以政策支持。

上一篇:工会经费使用细则下一篇:如何转变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