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4-04-10

《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共14篇)

篇1:《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2)对词语的理解。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师可以搜集或制作颐和园的导游示意图。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并说一说理由;也可以创设带领学生到颐和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谈谈最想在哪里摄影留念并说明理由。在开放式的互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还可以选择一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美读,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2)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本文文脉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再组织讨论交流。“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旅游示意图,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为完成课后安排的小练笔引路。

(3)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可以重点从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

如,写长廊的部分,用具体翔实的数据来表现长廊“长”“间数多”的特点;写佛香阁时,“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又可以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黄、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万寿山景观的壮丽。又如,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意味无穷,颇具匠心。

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思路,如,创设“小导游”带领“游客”游玩的情境,将自读感悟、探究作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诵读积累等整合到这一模拟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

3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可以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摘抄。

4本课的生字中,“耸、堤、柱、栽、狮”等字要注意指导读准字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殿、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5课后小练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颐和园》的写法,理清顺序,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描写;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一次游览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路线、游览观察、搜集有关资料,再记下自己的游览活动,并适当展示交流。教学片段:品味语言,感悟“滑”字

生:“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认为句子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船”的“划”字。

师:你很爱动脑筋。请大家结合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了一会儿,陆续举手发言)

生:我也觉得用错了,这个“滑”字应用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如“滑冰”。船在水上行走,应该用立刀旁的“划”字。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书上的“滑”字没有错。游船、画舫是专为人们用来观赏湖面上的景物的。因为湖面上和万寿山、十七孔桥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水上行驶,倒像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只有这样,游人才能尽情地欣赏。因此,这里的“滑”字展现了昆明湖“美”的特点。

生:如果用立刀旁的“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划船”的“划”好得多。

生:(最先提出质疑的学生)我明白了,虽然用“划船”的“划”也可以,但用“滑”字就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让我们欣赏书中的插图,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吧。(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4期,山东省莒县第一实验小学,齐兆生)

五、相关链接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分布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重重庭院、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起居生活。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 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篇2:《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埇桥区蒿沟乡高滩小学

史海川

【教学目标】:

1、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谈话引课】: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颐和园吗?想不想去那旅游?今天我们将乘坐健康快车直达颐和园。一起去领略那儿的山光水色。(板书课题:颐和园)

【课文欣赏】:请大家边看录像,边听课文朗读。看看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地方?

师用简笔画画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浏览顺序)

【文章学习】:屏幕向我们展示了颐和园的美丽动人,作者又是怎样用文字来表现这种美丽的呢?

1、学习长廊段(第2自然段)

⑴找出写长廊的段落自由读一读,想想写了长廊的什么特点? ⑵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长廊的长、美的?(找出读一读)⑶让我们再从屏幕上欣赏欣赏这金花彩画、五彩缤纷的长廊。(课件展示图片)⑷长廊这样的长、这样的美,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它。(齐读该段)

2、学习万寿山段: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又有些什么雄伟的建筑呢?(学习第3自然段)

⑴学生默读写万寿山段落,找出写了哪些主要建筑。(佛香阁、排云殿)

⑵师简笔画出“佛香阁”和“排云殿”

⑶“佛香阁”有什么特点?(雄伟、高)你是从哪知道的?(耸立)可否找词替换?(矗立)

“排云殿”又有什么特点?(大)你从哪体会到的?(一排排)⑷从屏幕上看图领略建筑物的雄伟壮观。

3、学习写昆明湖段:佛香阁那么雄伟壮观,那我们登上它,看看能领略到什么美景。

⑴指名学生请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简单说说理由。⑵出示佳句,品析:

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两个比喻的连用,体现了昆明湖的静、绿。(板书:静、绿)齐读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区别:滑过:“滑”体现了湖的平静如镜和游客不忍心破坏湖的平静。

划过:

对游船、画舫的动态描写,实际上是为了反衬出昆明湖的静态美。

4、昆明湖是这么静,这么绿,让我们再走近些看看水面上的湖周围有哪些景物?

⑴女生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边听边找景物:堤岸、垂柳、小岛、十七孔桥

师简笔画出小岛和十七孔桥。

⑵指名学生读写十七孔桥的句子,说说十七孔桥的特点是什么?(狮子多)

⑶从屏幕上感受夕阳中十七孔桥的诗意美。

师述:浩淼烟波中,十七孔桥宛若飞虹,横卧在昆明湖上。【文章脉络】:

1、(对照板书)课文2~5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颐和园内三大标志性的景点的美,作者按照浏览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把三大景点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课文1、6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想: 这两个自然段起了什么作用?(总起、总结。前后照应)

3、那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就是:总——分――总 【视野拓展】: 师:的确,颐和园是那么的美,那么多美,它的美丽让我们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老师请来了凌英导游,她将带着我们继续欣赏颐和园的美景。(观看导游录像,老师控制时间)【课文小结】:

1、现在你觉得颐和园怎么样?(美不胜收、……)

师:不错,颐和园不但山美,水美,建筑也美。它不愧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不愧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力象征,我们因为祖国有它而骄傲而自豪!【作业超市】:

1、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

2、选择颐和园内的一处景物向好友介绍介绍;

3、把这篇文章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4、想像一下,再过十年,颐和园将会有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世界友人面前。【教学反思】

在上本节课时,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去展开教学。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转变了学习方式,教学的过程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孩子们体会到了长廊的美后,便引导他们进行各具特色的朗读,表达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但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从不同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所读出美的感受是不同的。3、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景:

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中把学生带入“情境场”,看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你有什么体会,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

篇3:《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中国园林最初的形式是殷商时期的“囿”, 作为中国园林最初的模式, 其内容、形式非常简单, 除了夯土筑台、挖沼养鱼外, 都是朴素的自然景象。最初的中国园林洋溢着纯粹供人打猎娱乐的草莽丛林气息。

西方园林的早期类型主要应是圣林、园圃或场圃和天堂园。圣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7世纪以前的埃及, 天堂园则是古波斯的园林类型, 它们与古希腊的园林一起融合成西方古典园林的要素。在古埃及, 人们所有的表现性艺术都带有几何形状的原型;在古波斯, 天堂园是典型的“四分式园林”的形制;在古希腊, 受其数理美学的影响, 园林也是几何规则式的。

2 中国园林发展的城市背景

中国中世纪的城市方正规整, 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权的产物。《周礼·考工记》中写道:“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这种城市布局一直是中国整个封建时期都城的基本模式。而在这种封建专制下的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 窒息着一切生机, 使得文人雅士总想逃逸到自然中过一种“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这便是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产生的初动力。

3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具体比较

3.1 凡尔赛宫苑———改造自然

路易十四选择的凡尔赛, 其实并不适宜建造宫苑。这里本是一片适合狩猎的沼泽地, 被人形容成“无景、无水、无树, 最荒凉的不毛之地”。路易十四就是想在非常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建造出世界上最辉煌的宫苑, 以此证明国家的强盛和军权的伟大。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在进行总体设计时, 为追求恢弘气派的风格, 他用直尺与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而不是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着手考虑, 这就导致建设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前期的场地平整工作。

西方古典园林重视建筑物甚于重视山水, 在西方古典园林中, 建筑物是主体, 而山水仅作陪衬, 不是建筑物的样式、风格服从山水自然境界, 而是山水花木要经修整以服从于建筑物主题, 所以园林只是建筑体的扩大或延伸, 连山水花木也仿佛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3.2 颐和园———顺应自然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 (1750年) 。是清代唯一一座整体规划并一次性连续施工建成的大型皇家园林。昆明湖的前身———西湖, 从元、明以来已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宽广的西湖是布置景物的最好基础。全园面积286.67hm2, 其中陆地面积仅有1/4, 水面积之大在北京诸园中仅有。

4 影响造园风格差异的原因

4.1 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产生的内向心态、重农抑商、华夷尊卑的思想和地缘状况, 使中国相对独立于世界, 安定而有节奏的田园生活培养了人们对自然的深切感情。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 三面濒海, 境内河流连接各地, 诺鲁兹和普瓦图走廊使人们畅行无阻, 比利牛斯山脉宽阔的山谷是移民和入侵者的阳关大道, 法国门户四开。在十几个世纪的历史中, 各行省因经济和地理的原因, 往往充当着王国的真正主宰, 国王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基督教会是维系社会的牢固结构。

4.2 自然美学的影响

中国历来更注重人文科学, 科学家在中国出的少, 而且成为科学家的人必定先是文人, 这从客观上决定了中国自清末之后落后挨打的局面, 也使中国人产生了与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欧洲人秉承了埃及希腊的传统, 欣赏几何之美, 甚至算出了黄金分割的尺度, 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引下欧洲形成了规则式园林, 也同样使欧洲人更具理性, 在欧洲人眼中美是可以计算的, 是有规则的。而中国的美讲求意境。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 因此产生了理性审美和非理性审美, 具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差异。

4.3 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国以家族为本位的小生产自然经济, 要求在同一空间领域内维持长期共存的安定。因此,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风俗、观念和意识被大量地保留和沿袭下来,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人口迁移、海陆贸易、战争侵略、社会动荡使法国氏族社会的传统和遗迹在进人奴隶社会后被彻底清除了, 与血缘无关的政治法律关系取代了氏族血缘关系和制度残余封建统治下的宗法伦理, 强调群体的社会性感悟, 个人、社会、国家之间以严密详细的法理约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使得中国园林与法国园林形成了非理性与理性的对立, 也影响到园林自然观的形成, 理性的头脑, 自然喜欢规则式的花园, 而中国的非理性是自然的法则, 所以中国园林会沿着自然风景式发展, 而法国走上了规则式的道路。

篇4:《颐和园》教学设计和反思

①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在公园你都看到了什么?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大公园——颐和园去游玩一下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颐和园去看一看吧。

二、整体感知

(1)看课件,听朗读,思考:作者带领我們都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板书: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习第一段。①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美丽的大公园。②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②哪些地方看出长廊的长?从哪里又看出长廊的美丽?③拓展一下,横槛上还会画些什么?④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廊的样子。⑤走在长廊上,你想说些什么呢?⑥齐读。

(4)学习第3段。①自由读,你读明白了什么?②看课件出示并欣赏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图片。③体会“耸立”和“金碧辉煌”的意思。④佛香阁和排云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⑤读。

(5)学习第4段。①自由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②出示图片欣赏昆明湖③出示句子:“昆明湖……”,体会“滑”字好在哪里?昆明湖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④此时此刻你坐在游艇上从昆明湖上经过,你心情如何?⑤读这句话体会昆明湖的静。

(6)学习第5段。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②出示图片欣赏。③出示十七孔桥的图片和石狮子的图片。④展开想象描述石狮子会有哪些姿态?⑤体会“这么多的石狮子,姿态不一……”这句话的含义。⑥读这句话。

(7)齐读第6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颐和园,游览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丽的昆明湖和美丽的十七孔桥,让我们感觉到颐和园真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讨论探究

为什么说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请结合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

四、角色体验

颐和园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请大家选择颐和园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向大家作介绍。

五、小结质疑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写一写:颐和园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请大家选择颐和园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向大家作介绍。

(2)背诵课文。板书:

教学反思:《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景色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选取本课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我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的重点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点播这美丽画卷的创造者,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人们的伟大,受到情感教育。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时,适时引导学生。

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而又不显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学习它的写法,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篇5: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逸夫小学教师:邹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地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

1、情境再现法: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以读促悟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美。

3、读、看、讲 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读写结合。

一、教学过程:

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 颐和园”,欣赏颐和园美景,说说你的感受。

二、简介颐和园

三、理清课文顺序: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作者是按怎么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A、课文一段讲什么?是什么句?点明颐和园是人————

B、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廊的“长、美”。

1、找出描写长廊的句子读一读,读后交流感受。

2、谈感受:长廊怎么样?(长、美)

(1)感受长廊的长:抓重点词句-----出示长廊图片,直观感受-----有感情朗读,读出长廊的长。

(2)感受长廊的美:画、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景点的特点】

3、再读句子,读出长廊的长和美。(齐读)

C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小结:作者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看到了山下最美的景色那就是美丽的昆明湖了。

4、感悟昆明湖的“静、绿”。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

师出示课件: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作者抓住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他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昆明湖的特点的? 前面写了昆明湖的静,这里又写了游船和画舫的动,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渗透写法,以动衬静】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滑船”应该是“划”,作者却用了滑冰的“滑”,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更突出了湖水的静】

5、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学课文感受十七孔桥的壮观。

师出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师:读着这段文字,如果有一天你到十七孔桥上去,你最想看的是什么?为什么?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我们跟随着作者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哪里的景色仅仅只有书上介绍的这几处吗?(不是)你是从课文中那一句知道的?难怪作者不由得写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七、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作文:

写什么?(审题)

确定中心:“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怎么想?(选材)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

怎么写?(组材)

1、按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重点介绍(有详有略)

3、以“总—分—总”的的构段方式,采用首尾照应的写法。

(六)小练笔要求: 结合《颐和园》一课的学习积累,结合自己最近的游览活动练习写一篇游记。

附:本课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美景说不尽

1、总-分-总

2、首尾呼应

3、移步换景

课后反思:

篇6:《颐和园》教学反思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根据提纲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扩展。

篇7:《颐和园》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游记,描写的是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鉴于学生在学习中对长廊以及石狮子了解的需求,找了一些图片加以补充。这些图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了长廊,特别是长廊上的画。通过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石狮子的时候,也安排了一组石狮子的图片,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图片让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因此学生在介绍的时候也比较具体。在这课文的教学中,媒体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语言训练点的落实。

在教学中,安排了几个语言训练点。一开始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地方,并简要地说说那儿景物的特点。以及在教学时一个贯穿整课学习的填空,使学生将文本的语言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从而也使文章的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在学习十七孔桥的时候,也安排了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十七孔桥上千姿百态的石狮子,这既让学生发挥了想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十七孔桥的时候,让学生做小导游介绍石狮子。这时,教师出示给学生的一段课外描写石狮子的文章,如果出示的时候明确地告诉学生练习的要求,这对于学生在说话练习的时候会有根大的帮助。

2、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地位。学生在说话练习时,作为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话做出评价。特别是学生在介绍石狮子的时候,如果老师对于学生模仿课外一段话说的时候,教师加以点拨、鼓励,这会激起更多学生说话欲望。

篇8:《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语言的具体形象。2.通过自主学习, 体会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3.在感受颐和园美丽景色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 产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重点:1.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2.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辅助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

本课的辅助环节包括三项内容: (1) 播放图片, 导言。 (2) 板书课题。 (3) 出示学习目标。

本课的开始, 教师播放了“颐和园”的风景图片, 在老师的优美导言中, 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的颐和园, 自然引出本课板书课题后, 大屏幕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作者表达游览顺序的方法。2.细细品读词句, 感受到颐和园的景色之美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这两个学习目标是本课的两个学习重点, 都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和感悟, 也都需要教师的点拨, 在这种情况下, 逐一分析学习目标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 便于学生学习和提高。

第一个学习环节是自主感悟, 理清顺序。在出示学习目标后, 出示了第一个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思考: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我们都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从哪些句子、词语中知道的?请画出来。然后读一读,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游览时间:5分钟。”自学内容是读课文, 自学方法是默读, 达到的标准是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明确我们都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从哪些句子、词语中知道的?请画出来。然后读一读,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在第一次自学结束后, 先由学生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汇报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大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并把重点词语变换颜色。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游览顺序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比较哪种游览顺序的表达更好”的环节, 出示了一篇没有运用行为动词而是直白地说出游览地点的小习作,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通过一些行为动词来进行游览顺序的过渡连接, 不但可以让游览顺序一清二楚, 而且能让文章连贯自然, 从而体会出作者交代游览顺序的方法。

第二个自学环节是自主品读, 感受美景。本次自学是为了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表达方法而进行的, 设计的自学提示为:“细读课文:哪些地方的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画出相应句子、词语, 写出你的感受, 然后带着感受读给同桌听。 (游览时间:6分钟) 。”自学内容:读课文。自学要求:细读。达到的标准是:写出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画出相应句子、词语, 写出你的感受, 然后带着感受读给同桌听。自学结束后,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体现各处景色特点的句子、词语采用的都是什么方法, 从而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方法。如根据学生的汇报, 重点理解感受了长廊的“长”和“画美”, 突出昆明湖的静等等。其间, 在学生感受加深的基础上随即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以读促悟, 体会语言的生动和优美。

以上是先学环节和后教环节, 在此我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 重视语感的培养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 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当堂训练环节, 教师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结构, 接下来再次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再次明确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的。然后结合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了三个难易程度不等的语言训练项目, 分别是:1.像作者那样把“我”游览某地的顺序通过几句话写得清清楚楚。2.给大家介绍游览时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3.当一次导游, 领着大家游览颐和园。这三个小练笔紧扣本课要学生习得的语言形式而设计, 以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9:《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语导入: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北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使得成千上万的游客为之倾倒,今天就让老师作一回导游,循着作者的足迹,带同学们去领略颐和园的美丽风光。

2.观看颐和园的风光片,感性认识颐和园的几个主要景观。

3.说说观后感:看了颐和园那如诗如画的风光后,你想说些什么?

二、读首尾段,疑中生情

1.过渡语:多美呀!作者在游赏完后也不由自主地大加赞赏,你们看!

出示首尾句:A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B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2.质疑: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这两句话都是写颐和园美丽的,是课文的起始句和总结句。

三、整体感知,合作学习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说说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每一段是怎样过渡衔接的?

四、欣赏美景,感受自然

1.欣赏“长廊”部分。

(1)朗读训练: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想想能用哪一个字来分别概括长廊的特点?

(3)出示课件,指导看图(长廊图),体会长廊的“长”“美”“奇”,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长廊长、美、奇)

(4)在长廊中游赏,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画出有关语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出示句子: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6)指导朗读:是啊!一条长廊就是一幅五彩的画,一条长廊就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叫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让我们一齐来回味。(齐读整段)

2.欣赏“万寿山”部分。

过渡语:走在长廊中,饱赏那美景,让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你们接下来看。

(1)播放一段万寿山录像片。

(2)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学生互评朗读的效果。

(3)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有什么特点?

(板书:佛香阁排云殿鸟瞰颐和园大半景色)

(4)出示课件。图文对照找出各景物并重点理解“金碧辉煌”“葱郁”“掩映”的意思。

(5)师对照图着重介绍佛香阁、排云殿两大景点。(板书:雄伟壮丽)

(6)出示课件:生填空练习。

登上万寿山,站在______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_______。正前面,是_______,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_______和_______。

(7)品读:这就是万寿山,美吗?那请你们美美地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8)小结:置身于万寿山中,欣赏其美景,给人感觉如何?(启发想象,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自学“昆明湖”部分。

(1)小结学法。课件出示:A读中悟——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B赏生情——利用书本、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像及文字资料。C说中练——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同学。

(2)设疑:从万寿山下来又来到了哪里?你又看到了什么?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昆明湖、十七孔桥各有何特点,画出有关词语。

(3)出示课件,让学生图文对照,并理解“姿态不一”意思。(板书:昆明湖物多景美)

(4)齐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同学。

4.总结写法。

(1)课文描写了颐和园的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段与段之间又是如何过渡的呢?(画出过渡句)

(2)小结:全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

五、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1.复述课文内容。(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美丽的长廊让人神清气爽,雄伟壮丽的万寿山使人大开眼界,物多景美的昆明湖让人心旷神怡,置身于这美丽的大花园中,真叫人流连忘返。)

2.学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如何?请你把颐和园的美景有条理地告诉大家。

3.学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眼中的世界遗产知识。(作者单位:新余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

篇10:颐和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找出描写学生喜欢的景点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孩子们按照读、看、写感受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同时又利用课件等相关资料,增加视觉的感知和资料的补充,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学习时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又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自由读自己认为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根据学生所说,我出示了描写“长廊”的几句话,让学生说说这几句话主要写出了长廊的什么特点?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说,接着就反复朗读,希望学生能记住这样的描写方法。在教授“万寿山”、“昆明湖”时,也是让学生品读有关的语句,如: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并开展合理的想象,进行了一定的说话训练,如这么多的狮子会有哪些姿态呢?学生都能较为合理的展开想象。就这样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篇11:颐和园教学反思

在反复朗读《颐和园》这篇课文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将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与领悟文章写法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我设定的课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体会作者依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同时对学生写景类习作给予启迪。

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的教学过程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将高效课堂的理念贯穿其中,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总结学法,并根据学法分组进行协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经过数次打磨,多次修改后的设计流程还是可取的。

但是,预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教学后,我感到很受挫,课堂上没有好好地带动学生,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显得很生硬,尤其是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之后的汇报过程中,我没能好好驾驭课堂,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够。课后,砂子塘天华的伍老师,我们的语文大组长叶老师,还有我的师傅马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也仔细反思了整堂课,发现这堂课最主要的失败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案设计不够详细。作为刚上讲台的新老师来说,我应该预设课堂上学生的任何可能的回答,并且把过渡语、评价语都要设计详尽,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出现冷场的状态。而我只是准备了简案,这也是导致我的课堂与学生距离疏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将备课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慢慢提升自己。

二、语用设计比较生硬。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却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这样所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语用拓展也就脱节了,变成了画蛇添足。

三、对高效课堂理念的理解有偏差。这节课我预设的小组合作环节本来是想带动全班同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是由于我的设计偏差,反而让一部分同学在汇报环节里无事可做,游离于课堂之外。高效课堂并不是追求简单地小组合作的形式,而是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教学评价语言生硬,语调缺乏抑扬顿挫之感。这样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很遥远,也没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注重这一方面的积累。

篇12:《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一:《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言中感受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手法。在第一课时,我已带着学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了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回顾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我要求他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先自己思考景物有什特点。

接下来,我按照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顺序,分别引导学生分析景物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学习不同的自然段时,我都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景物特点,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颐和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比较突出,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一般能做到自己把握特点,对于较难把握的特点,我就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先朗读,再抓住关键词来分析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时,比喻、列数字等学生较熟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对于反衬、首尾呼应这两个学生不熟悉的方法,则采用抓住关键词“滑”和“美丽”来逐步带着学生了解写作方法,并让他们明白不同写作方法都是为突出景物特点而服务的。在总结时,我再次归纳作者的写法,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把握,作业当中的记一次游览活动,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去。

以上就是我教学《颐和园》课文时突破重难点的主要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篇二:《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篇三:《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开头结尾都总述了颐和园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美和大,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景中学习,在做课件时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讲解的时候抛出了一个总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细致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呢?请同学们画出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景物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细细体会其特点。”,先自己找,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力求通过自己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解决本课的重点,最后全班汇报。

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读中品,品中悟”,所以整堂课我都力争营造优美的意境,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感悟颐和园的美。

因为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以至于有点紧张,所以讲话的时候有点语无伦次,该讲的内容没讲到,例如:在700多米、273间、17孔桥的时候要提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后来忘了。在点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紧张喊错了一个学生的名字。时间也没太把握好,最后让同学们自己来当一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个你最想向大家介绍的景点时,时间不够了,还没怎么说就下课了。

篇13:《合作》教学案例及反思

1.了解什么是合作, 知道为什么需要合作。

2.培养合作的意识, 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并能学会合作。

三、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市兼善中学的田老师, 今天很开心和大家一起上心理健康课。希望同学们多多支持和配合。下面我们一起看个视频, 看完视频老师准备了两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回答。

(一) 视频导入:视频 (15min)

1.播放《挑战不可能》——叠人塔

2.分享与感悟:教师引导:一撇一捺成就了一个人字, 而这样的一种支撑结构, 将人叠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九层高度:提问:1.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表达他们堆叠时, 你的心情或感受。2.他们挑战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1:紧张、害怕、担心、恐惧

学生回答2:彼此的信任、支持和勇气;一个具有良好分工与合作的团队。

教师引导:面对这样困难的任务, 但643名来自不同国家、普通的人却挑战成功, 因为他们的合作。在他们的合作中需要的是彼此完全的信任、齐心协力、明确地分工、各尽其能地完成这项需要合作的任务。 (老年、中年、壮汉、青年、少男、少女、儿童、幼儿)

(二) 合作的含义及重要性 (5min)

教师引导:合作是什么呢?简单来说, 合作其实就是“人们为了某个目标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它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手段。

提问:班主任老师安排小组做教室的大扫除卫生, 你怎么安排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

1.制定共同的目标:将教室变得干净整洁, 一尘不染

2.方法:合作 (明确适当的分工、各尽其能)

教师引导: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的,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一件衣服的制成、一本书的出版、一辆汽车的出产……

教师引导:从个人之间的合作到团体内部、团体之间的合作无处不在, 我们需要合作。

接下来,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禁止说话, 仔细聆听老师讲的内容。具体游戏规则如下:

(三) 小组合作 (10min)

1.游戏规则:每小组4—6人, 每人2—3张牌, 在5分钟时间内垒的层数越多者, 则获胜, 一层加一分。

活动中保持安静、可以使用肢体语言, 破坏规则减一分

2.分享与感悟: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 确定一名记录人和发言人。

(1) 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如果再次叠, 我们这组会有什么新的改变? (2) 分享成功的经验。 (3) 通过我们小组合作的游戏, 请同学们结合叠人塔的视频共同分享合作需要哪些要素?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小组合作, 给我们带来了以上这些感受和启发, 一次成功的合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悦、意想不到的收获, 刚才胜出的一组,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点小礼物, 待会儿奖励给大家。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

(四) 课堂小结 (5min)

合作:1.什么是合作?2.为什么需要合作?3.怎样合作?

信任、齐心协力、明确地分工、各尽其能……

(动作上的协调一致、精神上的信赖与支撑、心理与意志上的共同面对与坚持)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祝愿同学们在我们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学会合作、快乐合作、成功合作, 在合作中共同成长进步, 成就我们的学习与事业。最后, 为了感谢同学们与老师的愉快合作, 老师准备了一点小礼物送给大家, 刚才小组获胜的同学将获得双份, 让我们在歌声中接受老师的奖励。

(五) 教学反思

宝剑锋从磨砺出——《合作》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开始, 由一段5分钟的视频导入。这段视频是中央卫视《挑战不可能——叠人塔》。一撇一捺成就了一个人字, 而这样的一种支撑结构, 将人叠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九层高度, 通过这样的视听感受, 将本节课的主题——合作, 引出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 自己去把握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主题内容。这样,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和学习空间, 教师则起到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第二个部分主要是关于合作的含义及重要性。这个环节的设置希望让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合作, 认识到合作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能够感知到从个人之间的合作到团体内部、团体之间的合作无处不在, 我们需要合作。

第三个部分是小组合作的叠纸牌游戏, 这个的设计源于叠人塔, 让同学们将自己想象成纸牌, 进行堆叠, 活动过程中禁止讲话, 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交流。这样, 可以促进同学们在精神层次去感受合作的默契和团结协调。通过亲身的感受然后总结自己在游戏中的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经验;从自己的实际体验和叠人塔的视频中总结出合作需要的重要因素。根据同学们的小组讨论和分享, 我感觉同学们还是挺有收获的, 总结出合作的重要因素有确立共同的目标、彼此的信任、明确的分工、各尽其能等。

篇14:《散步》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我带的班级是七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5班的学生较内向,6班学生较为活跃,我准备在学校讲一节公开课,选的课题是莫怀戚的《散步》。我先在五班试讲了一节课,效果很不理想,无论是教学预设还是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存在问题,经过思考和调整,第二天在六班的课尽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我两节课的教学实录及自己的教学反思。

《散步》教学实录一

一、教学设想

《散步》是莫怀威的一篇精美散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文章用爱和责任凝结起浓浓的亲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这个单元是个讲述亲情的单元,文章不足六百字,我希望能通过课堂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珍爱亲情,真爱生命并肩负起生活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能理解并体会这一课的中心思想,主题;

能品析鉴赏语言,并从中得到体会;

能进行拓展延伸,接受情感熏陶与教育。

三、教学难点

对文段末关键语句、即文章中心的理解、把握。

四、教学准备课件、朗诵、音乐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师:课文的标题是散步,我想问问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家人散过步?家人可曾背起过你呢?那时你是什么感受?

生答:没有,很少

师:我们没有或是很少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文中的孩子却能被父亲背起,而且文中的“我”还觉得背上的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情涟漪……

板书:散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把课件上打出的字词读两遍,然后根据解释说词语。

生读。

师:不错,现在先听老师朗读课文,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屏幕上的这些问题。

散布的人有哪些?散步的季节?散步的地点?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春;田野;发生了矛盾、分歧;结果选择走大路。

师: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母亲为什么要走大路?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所以产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大路平坦好走。

师:你认为文章中的“我”、“母亲”、“妻子”、“儿子”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出相关的段落和语句。

例: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

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我”的孝顺和责任心强,“母亲”的慈爱和善解人意,“妻子”的温柔贤惠,“儿子”的乖巧懂事。在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的同时指导朗读。

师: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生:幸福、融洽、互敬互爱……

课件展示

“我”“我”的母亲

孝顺责任心强慈爱亲切善解人意

尊老爱幼爱幼

“我”的妻子儿子

温柔贤惠懂事乖巧

板书:人物的性格品质,构成一个家的图形。

课件展示

品味鉴赏本文语言的平实质朴美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四个人的次序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

(3)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分歧”“责任”用在这里,大词小用,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顺从孙子,是对孙子的怜爱。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处事的原则是“孝”。

关于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写景笔墨简省,有神韵,教师可适当引申:第四段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两处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5)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省略。

(4)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课件展示

一、平实质朴的语言美1.平实质朴;2.大词小用;3.巧用对称;二、 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拓展延伸

师:外国人对中国家庭和睦非常欣赏。作者的一位美国友人,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后曾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这位友人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说中国人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师:如今,我们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有没有丢掉呢?(学生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小结:遗弃女婴,殴打孩子的事件时有发生;虐待老人,不赡养父母在有些家庭越演越烈;夫妻争吵不休,以致反目为仇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家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说得多么好!

师: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同学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师:课后请同学们阅读研讨与练习中的短文《三代》,完成练习三。

下课铃响。

师:下课。

课后反思

在五班上完《散步》之后,我感到很沮丧。课堂很零散,分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我设置了五个教学目标,每一个都想去完成,而每一个都是草草了事。其次,我的预设导入没有把学生带进课文。在备课时我没有全面考虑,忽视了由于深圳快节奏的工作步伐,使生活在深圳的孩子们在感受亲情这块是较为缺失的,全班42位同学中,和家人一起散过步的不足5位,所以我课堂提出第一个问题就没能顺利展开。再次,课堂有二十分钟左右时间我都在带学生一起分析人物性格,完全偏离了我教学的预设目标,尽管学生多方位的努力配合我,但是教学思路的混乱,使学生完全没有思考与发挥的空间。简单的说,他们不知道老师想让他们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整堂课结束后,我发现学生没有完整的朗读课文,而我对于最后一句话的讲解也由于时间仓促而简单带过。

课后,我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对上课环节做了调整,我舍弃了掌握生字词和分析人物性格的环节,把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人物感情和朗读结合在一起。第二天在六班上《散步》,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我通过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一种散文朗读的方法,始终贯穿在读中学,在读中品,在读中感。尽管课堂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和上堂课比较,确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散步》教学实录二

课件展示一首诗歌:《如果爱是左右手》,让学生齐声朗读诗歌。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小孩

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起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朝露

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过去

一只递给历史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一只递给金秋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齐声朗读了这首诗歌,这个单元是一个亲情单元,亲情是世间最持久永恒的情感,他流淌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唱响了每个清晨和傍晚,渲染了我们生命的四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温暖的情思走进课文,和老师一起在这淡然惬意的秋风中缓缓地迈开步伐。

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大家先不要着急翻开书,我们昨天已经布置了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老师先就课文内容提几个问题:散步的人有哪些?散步的季节?散步的地点?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春,田野。

师:很好,那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师:能不能更简简洁一些?

生:我们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很好,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不能用文中的那个词语概括。

生:分歧。

师:好,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找到发生分歧的这个自然段。全班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文章是以第几人称记叙的?

生:第一人称。

师: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一边面对年迈的母亲的选择,一边面对年幼的孩子的选择,两者只能满足其一,我会怎么想,回有怎么样的内心感受?

生:会矛盾。

师:会有怎么样的矛盾,说具体一点。

生:又想听母亲的,又想听儿子的。

师:内心会不会有挣扎?

生:会,肯定会。

师: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我”的这种矛盾和挣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

生:经过讨论明确“责任的重大”“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委屈”一词等。

师:我们请个同学来示范朗读一下,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得不错。我们刚刚了解了散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那我们来看看,母亲为什么要选择走大路?

生:因为大路平顺;因为母亲身体不好。

师:我们找到课文中写母亲身体不适的自然段。

生:第二、三自然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遍。

生读。

师:再次转换角色,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母亲年迈多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会很担心。

师: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我”的担心。

生:“熬”字,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在这句话中,除了担心还也没有别的情感在里面?面对严冬,很多老人都没有挺过去,而我的的母亲挺过来了,我感到……

生:开心,会很欣喜,会觉的幸运。

师:说得真好。会庆幸,会欣喜。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这种情感来。我们来试一试。

生齐读。

师:生命让人珍爱,让人欣喜。那么文中还有哪些景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

生找到第四、七自然段,请学生单独朗读。

师:孝顺的儿子,懂事的孩子,温顺的妻子,善解人意的母亲,这样的四个人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家庭?

生:温馨、和谐、快乐……

师:在这样优美的景色中,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一家人朝着小路走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师:请同学们一起把最后一个自然段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们怎么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文中的“我”和家人一起散步,一个小家庭为什么却说是整个世界?大家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一下,等会我们请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思考的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给学生启发和引导。

各小组代表发表看法,老师在此基础上总结明确。

师:刚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综合在一起,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我”来说,母亲、妻子、儿子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是我的整个世界;第二个方面,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已经成熟的中年人,母亲是老年人,儿子是孩子,而社会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如此,社会如此;第三,刚刚一位同学提到细胞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形象,家庭是小的世界,世界是大的家庭,每个家庭就如同社会的细胞一样,只有健康和谐的家庭细胞才能构成健康和谐的大的世界。

师:最后一句话给我们传达出来了如此丰厚的内涵,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读?

生:肯定,坚定,应该要重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文章最后一句话。

师:家人对我这么重要,我和妻子在背起母亲和孩子是是怎么样的动作?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师:我们应该怎么读,是急促还是缓慢?

生:应该慢一点。

师:我们来试一试。

生读。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再来读一遍。

师:读得真好。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去担当。大家都是从小长大的,也都是要衰老的,推己及人,尊老爱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师:我们已经在理解中初步朗读了课文,现在就让老师把课文整体朗读一遍,同学们在老师的朗读中再次去感受这份亲情与责任。

老师配乐朗读,音乐我选的是班得瑞的梦花园中的曲子。(约3分钟)

师:在这轻柔温馨的音乐中,全班同学一起来把课文从头至尾朗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课后请同学们阅读研讨与练习中的短文《三代》,完成练习三。

下课铃响。

师:下课。

上一篇:小学作文我去过的地方动物园下一篇:白驹速写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