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2024-04-09

写颐和园导游词作文(共14篇)

篇1:写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尊敬的游客我们现在来的是------颐和园。

看!我们现在来到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你们猜一猜这条长廊分成了多少间?对,就是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游客们都呆住了。

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看你们是不是看到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请问那座三层建筑叫什么?错,是佛香阁,那底下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什么?对,就是排云殿。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殿。

看!昆明湖------游船、画舫在湖面上轻轻的划过,好像都不忍心把昆明湖给荡起波浪,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游人走过这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那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呢?不知道就再给一个提示,叫座桥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有 十七个桥洞,对,就是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甚至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接下来的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篇2:写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大家好!我是赵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今天的旅游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我们今天主要到美丽的颐和园去游玩,希望大家保持城市卫生,不要破坏它的美丽。

现在我们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它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彩画,两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种花凋谢了,另一种花又开了。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了吗?那是排云殿,曾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是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大家在此好好享受一下昆明湖的美丽吧!

请大家放开视野,有没有看到昆明湖中有个小岛,小岛四周一片葱郁,走过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自由快乐的玩耍,我们踏上的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篇3:《写导游词》教学

一、情境导入,反馈资料收集单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几天,全国各地的老师来到桂林参加活动,同学们推荐了特别值得游览的桂林景点,填写了资料收集单,真好!

(点击课件,出示“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师:我对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57位同学一共推荐了11个景点。(指课件,引导学生看表格)排第一的是———

生:(齐)象鼻山。

师:我们班有———

生:26。

师:26位同学推荐了它。漓江排在了第二位,有———

生:9。

师:9位同学推荐了漓江。

师:今天,我们要为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板书:写导游词)

【反思】课前有准备,课上有反馈并不鲜见,但把来自学生的具体数据整理成表格的形式是一个细节,一个对学生学习成果予以关注与认可的细节。同时,这些数据与景点排名的直观出示,让学生在课前谈话的基础上一下子进入了课堂,进入了一种参与的状态,并形成一种对自己推荐景点能进一步亮相的期待。

二、欣赏对比,了解导游词的特点

师:导游词该怎么写呢?我们来先听一听导游的讲解好吗?

(播放赵州 桥的导游 讲解: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赵州桥。我们先来欣赏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龙,一条条栩栩如生!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你看———这两条龙,相互缠绕,嘴里吐着水花;这一幅是飞龙在天,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双龙戏珠。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尾巴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这是隋朝龙的特点。有没有觉得,这些龙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接下来自由参观,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师:介绍的是哪儿?

生:(齐)赵州桥。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 课文———(课件出示三年级上册封面和《赵州桥》课文)

生:(齐)赵州桥。

师:还记得吗?课文中是这样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出示语段)刚才视频里,导游是这样讲解的。(出示语段) 导游词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个问题。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两个。

(师出示,生齐读。)

1.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师:课文片段和导游词就在你们的桌上。好,你们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吧!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反思】听一听,看一看,现场感受导游词的特点,再回顾已经学习的课文片段,此次比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能力,关注的是语言表达的形式,目标指向明确。同样也是基于学生实情,本次学习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助于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相互启发、完善,培养合作学习中的倾听、表达能力。学生在与同伴的比较、归纳中求同存异,逐步形成“讨论”的成果。

师:我们先来交流相同点。

生1:我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的相同点就是它们描写赵州桥的句子。

生2: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觉得课文和导游词都细细地把景点的主要地方说清楚,介绍它们的细节。

师:这是介绍景点的什么呢?

生3:介绍景点的这几条龙。

生4:具体写了龙的图案。

师:概括地说,谁能说?

生5:是景点的特点。

师:是风景点的特点,也就是说介绍了什么?

生6:景点的样子。

师:我们用一个词说,看到了景点的什么?

生7:是外貌。

师:人我们一般说外貌,景点我们说什么呢?

生8:说外形。

师:说外形也可以,但不是很恰当。我们去游览,首先看到景点的什么?

风光。(师板书:风光)生9:概括地说就是它的

师:给她掌声。不同的事物,概括的时候我们给它的称呼是不一样的。人物我们一般说外貌,动物我们往往说外形 , 如果是景 点我们就 说是———(生:风光)。这是你们发现的相同点。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和大家的交流,慢慢就弄懂了,明白了。

【反思】四年级的孩子思维还是比较直观的,他们能发现共同的内容所指,但却还不能直接提炼成一个“概括的词”。这的确有难度。这个环节中,就“风光”一词前后请了8个孩子,能明显感受到学生 在教师的 提示、期待下 一直在不 停地思考 、搜索,同时注意了教师提供的线索,因此他们一直在接近,一点点地接近———不是接近答案,而是接近“语感”。在几轮的比较、判断、再选择 中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用耐心、用信任让孩子经历了一次“探 究学习”,这不正是经历“过程”吗?其时,台下教师在听到第3、第4个仍有些不着边际的回答时都已经开始坐不住了,似乎觉得这样问也太没水平了,如此启而不发何必再苦苦等待呢?“语文是慢的艺术”大家都知道,可是在课堂上,在公开课上真的能做到吗?如果心里装着孩子,其实是能做到的。

师:接下来交流不同的地方,谁先说?

生:我认为导游词和课文不同的地方是: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

师:导游词有开场白,是对游客进 行———(生齐 :欢迎)。(板书:欢迎)

生:导游词还有导游和游客的互动。

师:欢迎是互动的一种方式。(板书:互动)导游和游客互动交流有很多地方,我们找一找好不好?哪些地方有互动,找得出来吗?

生:互动应该是“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师在课件上现场画出)

生:还有,“对,是龙”。

师:(边画边说)先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再说“对,是龙”,这也是互动交流。

生:“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

师:(画出) 这也在互动。还有吗?

生:还有这一句:“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尾巴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

师:前面导游先问了,然后又自己答了,这也是互动。

生:“接下来自由参观,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师板书:提示)

师:跟游客互动交流的时候,导游会跟游客打招呼欢迎;有的时候还会提示;有的时候,用一些问题引导游客们参观、游览。是不是这样?(生:是。)我们到了一处景点,导游除了给我们介绍景点的风光之外,还会跟我们说些什么?

生:还会跟我们说景点的故事、传说。

生:导游还会介绍景点的历史。

师:介绍历史知识,讲一讲传说,说一说故事,是不是这样?(板书:故事……)

师:通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比课文和导游词,结合我们的旅游经验,我们发现,导游词的内容可以写景点的风光,也可以介绍有关景点的故事和传说,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等等。我们还明白了导游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跟游客的互动交流,要对游客有礼貌地欢迎,要引导他们参观游览,有的时候还要提示一些注意事项。

【反思】“找不同”相对而言可说之处就多了,但有了前面“风光”一词的体验与学习,这一轮学生在回答时明显会自己先提炼概括了“互动”“欢迎”“提示”等,导游词的语体特点全在学生的视野之中了,师生对话明显流畅。这岂不印证了前面“磨刀不误砍柴工”之举?

再看“找互动”一处,学生找,教师现场利用课件的简单功能直接画出,很自然,又体现了动态的生成。这一画,也让学生更明确了导游词的“互动”这一显著特点是辐射全文,几乎时时有。然而这一点已经不用老师强调了,学生已一目了然。这一举措,是在指导写作 ,可又没有 指导的痕迹,一切皆来自学生自己的发现。

三、情境融入,自主选择内容学写导游词

师:明白了导游词的特点,现在写,有底气了吗?(生: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为自己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师:(课件出示两位学生的收集单)这就是你们的课前资料收集单。这两位同学不仅资料收集整理得好,而且书写漂亮、干净、整洁。给他们鼓鼓掌!(掌声) 还有这些同学(课件出示一列姓名),他们收集的景点风光很吸引我;这些同学 (课件出示一列姓名)收集的故事传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这4位同学(课件出示一列姓名)整理的其他方面的资料让我很感兴趣。资料收集得好,写导游词就方便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写导游词。我们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好吗?

生:好。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想既写风光,又写传说可不可以?”我们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写两个方面。

(生写导游词,师课堂巡视指导。在学生写了两分多钟后,面向听课老师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桂林风光片,并配上轻柔的音乐。)

【反思】展示学生的优秀收集单,通过又一张统计表,呈现学生的名字,这与上课伊始的数据相呼应,与课堂生成“风光”“传说”等项目也是不谋而合。对学情的了解、对课堂的预设均是有出处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欣赏,是为台下听课老师安排的。音乐既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背景,让思绪随音乐静静流淌,又让观课教师能在静静的欣赏中等待学生们慢慢写作,可谓一举两得。

四、自评互评,交流修改导游词

师:写好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下面有一张评价清单,你可以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自己评一评,在自评一栏里打打钩。

(生自评)

师:自评好了,小组每两个同学互相交换,给对方评一评,在互评一栏里打打钩。

(生互评)

【反思】作品一旦出炉,就开始等待读者。通常学生会把这个光荣 的任务交 给老师———等老师评价吧。这堂课把这项责任交给了学生,一张评价清单将课中学习探讨所得凝练其中,简洁明了,学生一一对照即可自行判断,操作性强。在此基础上,再向前多走一步———互评,习作要求再次呈现,再次印证,让学生还能习得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一评,评出自己的分辨与见解,评出更明确的习作标准;这一评,评出一个真相———要写好其实是有章可循的,评出一条底线———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就达成了。

师:(选择一生的投影出示) 我们来看看他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他评一评,并给他提提修改意见。我们先听他读一读。

生: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悦池,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桂林山水甲天下之 一的5A级景点———漓江。它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到阳朔,一水相连,贯穿南北。千百年来,漓江的百里画卷,江水清澈,奇洞美石,绿树环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今天由我带领你们的旅程到此结束。你们一定觉得我的讲解很精彩吧,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常来这山美水美的小城市哦!谢谢大家!

师:有点小导游的味道。那我们来评一评,他重点介绍了什么?

生:我认为他重点介绍了漓江的风光。

师:风光重点介绍,他把内容讲清楚了吗?

生:我认为,他没有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师:主要内容讲清楚了,可同学觉得还不够具体,是不是?好,我们再来看他的互动交流,哪儿体现了?

生:我觉得他的开场白体现了互动交流。

生:还有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体现了。

师:最后也有,是不是?那么对他的导游词,你还有什么修改建议吗?

生:我给他提一点修改建议:多了“一定”。

师:有点重复了,用词要丰富一点。他的建议,你接受吗?

生:接受。

生:你为什么马上写了“各位游客下次再来”?

师:游客还意犹未尽呢。我们来看,这个地方漏字了,是不是?看来写导游词不仅要关注导游词的特点,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对不对?很好,谢谢你,掌声!我们再请一位同学。

生:大家好!想认识桂林的风光吗?那就和我一同走进象鼻山吧!……

师:他给自己三个钩全打上了,你们同意吗?

生:我不太同意,因为他没有讲什么传说故事,我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师:他介绍的也是象鼻山的风光,你觉得如果加上传说故事就更好了,是不是?(生:是。)好,你接受吗?(生:接受。)

师:有没有介绍象鼻山的,觉得自己讲得比他还好的?请你吧!(生上台)正好,臧老师26号也到桂林的景点走了走,(取出手机,出示自己的照片) 给你配上 图 ,现在,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游客了,请你为我们讲解一下。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李清芷。现在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它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于象鼻山像一只大象,在江边畅饮,所以被称为象鼻山。来,我们上船吧,小心一点,别滑倒了。大家先听我朗诵诗歌,猜猜我说的是哪首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好,猜吧!对了,是《河水月洞影》。大家小心下船,别掉入水中。大家注意一下,不要到水边玩,不要乱画。请自由活动吧!(台下掌声)

师:你看,老师们都给你鼓掌了。谢谢你的导游!相信下课之后,老师们迫不及待都要到象鼻山游玩一番了。

【反思】这个环节在习作指导课上并不新鲜,但本课的新意在于充分预设———象鼻山,这个课前调查位居第一的景点。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应备生活。当学生绘声绘色地当导游介绍景点时,照片上的老师,这位游客正在 景点前拍 照留念呢!这是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身临其境。当教师顺势在学生座位上一坐,成了学生中的一员,更确切地说是游客中的一员,舞台属于小导游,属于小作者。这样的“让”,让出了课堂 上师生的 和谐 ,让出了学习的本真———学生才是这个舞台的中心。

五、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导游词写得好,讲得又出色,相信老师们都被大家吸引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秀美。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桂林就接待了122.38万的游客,多吗?(生:多。)我相信以后,说不定在座的同学中就有人成为优秀的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桂林。到六年级,我们还有一项口语交际活动:担任旅游大使。到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设计的游览线路介绍风景名胜,相信你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下课。

【反思】总结总是要有的,延伸也经常象征性地要带上。这堂课的延伸线很长,要到六年级,从小导游到旅游大使,预示着今天的学习是基础,是准备,后面还会有更多精彩等着孩子们去上演。

教学评析

如何深入学生写作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写呢?浙江臧学华老师执教的《写导游词》一课,“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为学生写 搭建“支架”,让学生亲历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知道了写什么,明白了怎么写,完成了自己的这一篇习作,体会到了习作成功的喜悦。

一、取材:活用“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写一篇作文,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写导游词”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本组教材,围绕“我国的世界遗产”安排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本次习作内容是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学生生活在世界遗产———桂林,臧老师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精心设计了“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很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1. 我推荐游览的一处桂林景点是 (填景点名称)。

2. 我重点收集了:(选择一项在括号里打“√”)

景点风光( )

景点知识( )

景点故事、传说( )

3. 我能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成 100 字左右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

这份资料收集单,于老师而言,可以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于学生而言,可以聚焦内容,为课堂习作打基础。

课前,学生完成这份资料收集单的过程,就是取材的过程。课始,教师展示桂林资料收集统计表,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要求学生面对来自全国参加活动的老师推荐最值得游览的景点。57个同学推荐了11个景点,26位同学推荐了象鼻山,排在第一。动笔前,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再现景点推荐统计,聚焦了习作内容,增强了习作的对象意识,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期待。

二、构思:巧用“课文与导游词的对比”

怎么写,是学生写一篇作文最头疼的事情。教学生怎么写,何尝不是教师习作指导中最伤脑筋的问题呢?事情往往是这样,因为伤脑筋,我们就特别重视,因为特别重视,我们总是想方设法找亮点,找新意,结果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为了让学生了解导游词的特点,明确怎么写,臧老师在这节课上教得巧。

第一步:播放景点视频,欣赏导游讲解。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直观感知导游词的特点。

第二步:出示课文描写,出示导游讲解。课文描写是已知,导游词是新知,对比出示,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渗透文体意识。

第三步:出示学习任务,展开小组探究。导游词与课文的描写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教师不讲,让学生在比较中去发现,去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比导游词和课文描写,结合旅游经验,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导游词的特点,明白了怎么写导游词:可以写景点的风光,可以写相关的故事、传说、历史知识等等;导游词最大的特点是与游客的互动交流,要有礼貌地欢迎,要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三、加工:妙用“导游词习作评价清单”

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点俗,但说得在理。从某种角度上看,作后指导更重要。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问题会统统显露出来,这时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实效性。臧老师非常智慧地运用习作评价清单,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习作上实实在在的进步。

这份评价清单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修正,效果非常好。

习作是学生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不要以教师的过度讲解代替 学生的写 作实践 ,应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给学生留下写作实践的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写作困难处适时搭建“脚手架”。于学生掌握怎么写的规律来说,最好的支架应该具备三个特征:易于学生发现,易于学生理解,易于学生迁移。这节课上,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扎实。简单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反复揣摩和运用时机的反复考量。臧老师做的,老师们也经常在做。不同的是他做得灵活,做得巧妙。可见,方法不必追求新颖,用对了地方,也会产生奇迹。

篇4:学写导游词

老师:说起长城、故宫、颐和园、秦兵马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而这一切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今天我们就来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地方,写一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好吗?

小丫:好啊!我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国家的一个小主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介绍给每一个游客,让他们对我们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就称为“导游词”。那你们知道导游词包括哪几个部分吗?

毛豆:导游词一般包括开场白、景点总述、景点分述、结束语四个部分。

老师:看来你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那开场白一般要介绍什么呢?

小丫:这个我知道。我经常和爸爸妈妈去旅游,导游一开始经常会先向游客问好,然后进行自我介绍,再说说欢迎词,最后说明浏览的目的。

老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小丫:比如我们去永定土楼时,导游的开场白的是这样的:“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永定客家土楼。我是土楼风情旅行社的导游,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行了。”

老师:看来你对开场白的写法已经了如指掌了,那景点总述这一部分又主要写什么呢?

毛豆:景点总述一般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记得我们去福建永定土楼旅游时,导游在车上就先给我们总体介绍了这一景点。

老师:那他(她)是怎么说的?

毛豆:她说,“永定客家土楼是福建土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永定土楼视察,极大地增强了永定客家土楼的知名度。永定土楼有博大精深的土楼文化和神奇美丽的土楼建筑。一路上,将由我这个客家妹子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都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老师:说得好!对景点做了总体介绍之后,就得对景点进行分述,这也是导游词最重要的一部分,那这一部分怎么写更好呢?

小丫:这一部分,可以学习写景的文章,按游覽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地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老师:说得不错,重点介绍景点,这是游客最感兴趣的,要抓住最能体现这个景点特色的内容来介绍,但这一部分的内容能和写景的文章一模一样吗?

毛豆:我觉得它和写景文章是有差别的,因为介绍时还要提醒游客“大家请看……请看左边……”等。

小丫:对,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是书面语,而导游词应该比较口语化,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这样听起来才会比较亲切。

老师:是的,这也正是导游词的魅力所在。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讲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历史记录等。当然,所挑的故事应是一些主要的、有价值的资料。那结束语部分又应怎么写呢?

小丫:我想结束语是在游览结束后,对游览的内容的一个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比如我们在游完了白水洋之后,导游是这样说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游览就快结束了,能为您服务,我深感荣幸,希望您以后有机会再来永定土楼,也希望您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老师:知道了导游词的写法,那本次要写的是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你们知道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多少处吗?

毛豆:知道!课本的P85—P86就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共有29处。只是这么多景观,不知道写什么好。

老师:这个不难,只要选取你最熟悉的,你觉得最有特色的内容来写就行了。那写导游词还要注意什么,你们知道吗?

小丫:我想因为导游词是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内容,所以一定要真实、生动、有条理,而且所引用的数据、资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毛豆:写完后,还要给文章拟个题目。

篇5:写颐和园的导游词

我是菊蓝青公司的导游小妮子,今天由我小妮子带大家去颐和园参观,游玩!进颐和园之前我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大家尊守:一、不能乱扔垃圾。二、不随地吐痰。三、不能吸烟。四、不随意乱吐乱画。五、保护环境,不折断树枝。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一九九八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走进颐和园,你们一定会被迷住的!好了,我们现在我们出发吧!

好啦,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颐和园的大门前。我们先去有名的长廊看看吧!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绕过大殿来到有名的长廊。大家看:这红漆的栏杆,绿漆的柱子,很耀眼吧!大家是绝对望不到头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有七百多米长哩!而且还被分成一间一间的,一共了多少间呢?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而且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画呢!不是水墨画,而是五彩的。人物、花草、风景都画得有呢!几千副画儿呢!还没有相同的哩!再看看两旁,栽满了花木,而且种类繁多,这一种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如果大家累了可以抚在栏杆上休息,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大家会觉得神清气爽。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走完了七百多米长的长廊。知道现在到那里来了吗?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请大家抬头看,知道那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的八角宝塔型的三层建筑是什么吗?那是佛山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皇的宫殿不要误以为是佛香阁,其实那是排云殿。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上山去看看吧!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请大家往下望,看那葱郁的树丛,已经把朱红的宫墙和绿的、红的琉璃瓦屋顶给遮住了。往前面望,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看那些游船和画舫滑得真慢啊!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一点痕迹。向东看,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下山去看看吧!

亲家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下山了,来到了昆明湖,刚才的微风就是从这个昆明湖上吹去的。大家看,这个昆明湖围着的堤岸很长吧!湖中心还有个小岛呢!这堤上不光有数不清的垂柳,还有好几座各式各样的石桥呢!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十七孔桥,过了这条桥就能到小岛上去玩呢!这座桥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好了,现在我们去桥上看看吧!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桥上。知道喜观桥上的这些狮子吗?这些狮子啊就和长廊上的画儿一样各式各样,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

篇6:写颐和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蔡汶希,你们可以叫我蔡导游。我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希望我们今天玩得开心!请大家跟我走。

我们现在去的是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非常美丽,那里有花草的长廊,还有树木郁郁葱葱的万寿山。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非常有名的长廊。你们看,那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带了孩子的家长,请看管好您的孩子,别让他走丢了。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您看这些房子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请你们再看两旁的花草树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在这么舒适宜人的地方,只能留下你们的脚印,只能留下你们的微笑,千万别在墙上留下你的大名。现在你们可以自由观赏,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我们走完长廊,现在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篇7:简单写颐和园的导游词

走完长廊我们又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顶,房顶上铺着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阁。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现在大家随我来到万寿山的山顶,大家往前看,那边的一个湖便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一座桥,那桥上有十七个孔,又叫十七孔桥。那边是月波楼,有人为他写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篇8:简单写颐和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秦语桐,大家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北京著名景区――颐和园。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情况:颐和园是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迹,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的、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它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郊,占地290公顷。它是一座大型山水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走进颐和园,我们先来到苏州街参观。苏州街上有许多酒馆、首饰店、服装店等等。再往前走,我们就能看到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佛香阁。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顶覆绿琉璃瓦,飞檐翘角,鎏金宝顶,气势非凡!

绕过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湖就是昆明湖,在它的西边有一个玉带桥,那里就是昆明湖的入水口。放眼望去,湖上静静的,只有一座白色的石桥里在水上。它全长150米,如有长虹卧波,蔚为壮观。它连着一个名叫西湖岛的小岛,岛上有龙王庙、涵虚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参观。

篇9: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我们先来到颇有名气的长廊参观一下。那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搭配啊,多美啊!这条长廊长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么独特的风景,您一定没有见过吧!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就可以看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屋顶上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真静啊!静的像一面镜子。这水真绿,绿的像一块碧玉。您一定也感受到啦它的美啦吧!那我们下山游览一番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旁围着长长地堤岸。想去那个岛上游玩吗?那就得经过这长长的石桥。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很精美的小狮子,没有哪俩只是相同的。

篇10: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我们现在参观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皇家园林,是清朝乾隆皇帝花巨资建造,送给他母亲慈喜太后的生日礼物,所以里面有很多风景名胜都是以“寿”为主题。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有名的湖畔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共分成273间,每间的柱子上都有很多五彩缤纷的画,那些画每一幅都不相同,各色各样。都刻画得极具神韵,极其精美。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山名字叫“万寿山”。在此温馨提醒一下:在爬山的时候请家长照顾和看管好孩子,以免摔跤。各位朋友请看这边!这座塔是“佛香阁”!它的塔顶用的是金色的琉璃瓦,当时这些金色的琉璃瓦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普通人只能用其他颜色的。那些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有皇家气派!来,大家往下看,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那是皇帝批阅奏章之类文件的一个行宫。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排云殿吗?还是我来告诉大家吧,因为那些宫殿多得像一层层的云雾一样,所以叫排云殿!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湖,那就是昆明湖,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昆明湖占了大半面积,湖上有一座小岛脚叫南湖岛,连接这个岛的唯一一座桥叫做十七孔桥,是一座值得品味和鉴赏的奇特建筑。

篇11: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各位!颐和园到了!我们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远近文明点的长廊了。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有23间。大家知道吗?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么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后,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请往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那里是站在高处鸟瞰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方。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排云殿。现在,大家就跟我去山上向下望望吧!”

“现在,我们在佛香阁的前面,大家向下望,有一个很大的湖,对不对?它就叫‘昆明湖’,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下面,我们就近距离的观察一下吧!”

篇12:颐和园导游词小学作文

现在我们已经到颐和园了,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帝十五年也可以说是公元1750年,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20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画草、风景,以及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万寿山脚下了,你瞧那是不是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去殿。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有270平方米,昆明湖中心有个小岛,游客们只要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这桥有十七个孔叫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一只小狮子。大家快来看,这只小狮子威风凛凛,好像在辽阔的草原上狩猎。这只狮子也很有趣,埋着头,好像在享用“美餐”。小朋友快来看,这只狮子瞪大眼睛,像不像在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啊?

颐和园处处有美丽的景色,我也不一一说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欣赏,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公共财物,游客如果有带小孩的请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丢失、走散,中午12点在十七桥集合。

篇13:颐和园导游词400字作文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四年级作文)

大家好,我是“梦想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的是北京颐和园。

现在我们要进大门了,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个长廊一共分成二百七十三间,大家可以看一下,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没有那幅画是相同的。再看长廊两旁,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出了芬芳的香气。

接着,我们来到了长廊的尽头,也是万寿山脚下。请昂头看,绿树掩映着一排排宫殿,那一排排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绿树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现在我们正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石桥,湖中心有座小岛,人们想去玩时,得走过长长的石桥,这座石桥叫十七孔桥,只要走过长长的石桥,人们总会对桥上的狮子暂不绝口,每只狮子的形态都不一样。

篇14:作文颐和园导游词600字

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园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玉泉山发源、流入西湖之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 颐和园万寿山清漪园园中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乾隆帝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

上一篇:关于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下一篇:入学生会体育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