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2024-04-30

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精选10篇)

篇1: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司马徽(?—2),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学生,受到世人的敬重。

篇2: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若真鄙儒;不知时变。”

【解释】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明事理

【近义词】因循守旧、不识时变、率由卓章

【反义词】不主故常、因势利导、见风使舵

【年代】古代

篇3:“老鼠”的歇后语故事

书箱的主人原来是个文学爱好者。写了满满一箱的文稿却仍是一贫如洗。一气之下便下了海, 将这满满一箱的文稿遗弃。一只老鼠正好掉了进去, 牙齿有些发痒, 就啃起文稿来。这一咬一嚼, 就品出些味道来, 懂得些世态炎凉、人情世故, 成了高智商老鼠。比如它从咬文嚼字中得知:贪官露面, 人人喊打。从此, 它要过街之时, 就尾随贪官之后, 让贪官当挡箭牌, 自己则溜之大吉。

老鼠爬秤钩——自称自

这只老鼠在一个贪官家里不仅养得肥肥的, 而且沾上了贪官的贪婪和野心。居然想创造一项最肥大老鼠的世界纪录, 它每天拼命地吃着贪官享用不完的香肠。每隔几天, 就要爬到贪官家里用来称金子的秤上称一称重量, 看看又长了多少斤。就在这只老鼠已经增长到3斤8两时, 却不料贪官倒了台, 老鼠没有了香肠吃, 又瘦了下来。于是, 它又钻到了另一个贪官家里, 不仅又寻找到了香肠, 而且又找到了一杆能称金子和自己的秤。它天天爬到秤钩上, 自己称自己。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篇4:老鼠阿壮的故事

老鼠阿壮最喜欢踢足球和击剑了,他妈妈得了怪病,必须要用阿龙山的阿龙果才能治好,阿壮不怕路途险恶,带起宝剑和足球出发了······

经过千辛万苦,阿壮终于到达了阿龙山底,突然出现了几个老鼠强盗,其中一个为首的大叫:“东西留下,你,走开!”阿壮也是练过武功的,拼了命要跟他们决斗,只见阿壮来了个“横扫千军”,刀光一闪,除了强盗头目跳开,其余强盗全部倒地,强盗头目也出招了,跟阿壮斗了几个回合,突然暗器从袖子中甩出,阿壮虽然跳开,但太让人猝不及防,他的右臂被割破了,包袱从右臂上掉下来,足球滚出,阿壮心生一计,狠命的把足球踢向强盗头目,强盗头目终于死了。

此时此刻,阿壮累了,走了几米路,发现了一张大大的床和一辆自行车,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躺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他抬头一看,哇,阿龙山这么高啊,看到旁边的自行车,不管什么抢劫偷盗了,在地上放了一百元老鼠币,骑着自行车就上山,摘到阿龙果,在半山腰时,只见一只大猫在路中间,躺在那张床上,怪不得床这么大,原来是猫的,原来猫看见一百元老鼠币,还发现自行车不见了,就知道老鼠要上山,就专门在半山腰等候,啊,好恶毒的猫啊,阿壮最起码武功境界达到六层,使用易容术,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猫不喜欢的臭虫,躲过了猫的追击。

回到家后,他给妈妈吃了阿龙果,并有了好转,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至于那只在半山腰等待阿壮的猫,气急败坏,走路眼睛不看地,结果不小心踩空,掉下了悬崖。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附属小学六(6)班

篇5: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自古以来, 形容人不识字常说“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这条成语在特定意义上几乎成了文盲的代名词。它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 汝辈挽得两石力弓, 不如识一丁字。”现在通行的各种规模、类型的汉语词典, 可以说都毫无例外地收入了这条成语。这些工具书在注明此成语的出处时一般都明确指出:“丁”与“个”字形相近, “丁”即“个”之误。这种认识, 早在宋代就有人已经提出过, 如洪迈在《容斋俗考》里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 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 乃‘个’字, 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 传写误焉。”同代而略先于洪迈的学者孔平仲在《续世说》中也有同样的看法。由此看来, 目前各种版本的汉语成语词典连同其他一些辞书在内都不过是沿用了一种旧说罢了。然而, 一个值得追问并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便是, 洪迈等人及其后代的随从者持论是否正确?就此略陈管见如下:

首先, 我们通过“丁”与“个”的演变简史, 看一看这两个字的形体是否相近, 在哪种字体上相近。据文献记载, “丁”字在商代的甲骨文里是经常出现的, 一般都写成一个方口的形状, 也有偶尔写成扁方形的, 或近似于秃钉形的。金文里的丁字多数写成未填实的椭圆形或秃钉形, 也有少量写成未填实的三角形或方框形。实际上, 不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中的丁字, 其形态都是现实生活中钉子的形象化反映。而“个”字在现存的甲骨文与金文中, 还没有见到它的形体, 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小篆里的“丁”字具象性就不明显了, 它的上部是一个“人”字, 下边是居中的一竖。而小篆里的“个”字, 其上部“人”字的撇和捺相接后带有弧度下垂, 下部一竖居中。在篆书里这两个字的字形虽然有些相近, 但它们的上部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上部两笔相接后向两边撇开, 一个是上部两笔相接后先向两边撇开, 然后接着两笔斜势下垂。这里值得提出的是, 篆书的“丁”字与楷书简化字“个”, 字形几乎相同。正由于此, 不熟悉篆书的人容易混淆。但这毕竟是在两种不同的字体里出现的一种偶然的巧合。两个字在隶书与楷书两体之间各自的形态都较接近, 这里的隶书从略, 只举后者。“丁”字发展到楷书, 模样又有了新的变化, 是把小篆上部的“人”字拉平, 变成一长横, 这就成了现在的“丁”字。而“个”字发展到楷书, 它的上部变成了扁平的“人”字, 下部仍保留一竖不变。以上就是两个字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变化的轮廓。

从丁与个嬗变的历史轨迹得知, 篆书的“丁”字与楷书的“个”字仅仅是在两种不同的书体之间存在着大部分的相同点。退一步说, 即使作为同一种书体的“丁”与“个”客观上也存在着大部分相同之处, 它也只是对于知识浅薄或粗心人潜伏着易于弄混甚至弄错的可能性, 而不能轻率地以此断定“个”会讹为“丁”。尽管古代文献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因文字的形音相同或相近致误的例子并非个别。再说, 自简便实用的楷书出现, 尤其是到魏晋时代定型化以后, 汉代盛行的隶书就已经逐渐地让位, 包括篆书在内一般只是作为装饰性文字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 不少是镌刻在牌匾和印章上。那么, 在楷行书体早已完全成熟的时代,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大部头断代史重要著作《旧唐书》, 既不可能采用篆体书写, 也不会篆楷两种字体交相为用。这样, 至少在该成语的出处里“个”就不会讹为“丁”。

其次, 由历代名人使用这一成语时无意中达成的共识看, 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参照, 如:宋代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 隔床鼾鼻正陶然。”明代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金吾之堂, 口皆乳臭;诰敕之馆, 目不识丁。”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 都是富厚之家, 目不识丁, 也顶个读书的虚名。”清代郑燮《淮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或仅守厥家, 不失温饱, 而目不识丁。”清代平步青《霞外捃屑》第七卷:“要录文府之属, 巨细大小, 见于《梁录》、《隋志》者, 亦数十家。而云古无类书, 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说起大众来, 界限宽泛的很, 其中包括着各式各样的人, 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 由我看来, 其实也并不如读书人所推想的那么愚蠢。”可以看出, 不同时代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等, 对于这条成语本身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丁”字笔画简单, 只有两笔, 易认、易记、易写, 连“丁”字也不识, 便纯属一字不识的大老粗了。由以上数例还能看出, 这一成语已被不同时代特别是古代的文化名人广泛采用, 可见除洪迈等个别人之外还不曾引起过多数古人的怀疑。历史证明, 正常情况下, 多数人的意见或做法是值得信赖的。当然, 持肯定或否定抑或是怀疑意见的人多少, 不能作为衡量、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事实本身才是最可靠的。可是今天成语出处的手稿已经无从见到了, 现在只能根据有关情况进行考察分析, 然后做出某种合理的推测。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考察与分析, 我们不难得出初步结论:“丁”没有错。成语应该是:“目不识丁”或“不识一丁”, 而不是“目不识个”或“不识一个”。

参考文献

高明《古文字类编》, 中华书局, 1980

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汉语成语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78

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80

古今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古今汉语成语词典》,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篇6:老鼠和树叶的故事

天边射出一缕金光来。正在树下忙碌的鼠太太停下手中的活儿,指着树枝惊奇地问鼠先生:“那是什么?”

“噢!是一片金色的树叶!”鼠先生抬头看了看答道。可是树叶都是绿色的,这片怎么是金色的呢?他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好美的树叶啊!这一定是我们今年冬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它会带给我们温暖的!”鼠太太高兴地说。

鼠先生赞同,于是他们决定把这片树叶带回洞中。

鼠先生把树叶放进一个盒子里,摆在洞口的阳台上,以便每天出门时都可以摸一摸那个盒子。

不久之后,冬天来了,厚厚的雪花铺满了大地。可鼠先生和鼠太太并不担心,因为他们储备的粮食已经堆满了整个仓库。现在,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坐在火炉旁,给自己的七个孩子讲笨猫的故事。

有一天,最小的鼠宝宝突然想起了那片奇怪的树叶。“树……树叶!”他叫道,“我们好久没有看那片树叶了。”

“对呀!我们怎么忘了它呢?”鼠爸爸惋惜地说,“它一定被大雪埋住了!”

鼠太太安慰说:“别担心,我们把它拿回来就行了。”

“对!我去拿。”鼠爸爸答应下来,七个鼠宝宝也争着要去。鼠爸爸撑起一把小花伞,带着七个缩成一团的鼠宝宝,爬到阳台上小心翼翼地挖出了那个沾满白雪的盒子。鼠太太双手捧起盒子放在火炉上将冰雪融化掉,又取出一个小果皮,拭掉上面的水,然后虔诚地打开盒子。忽然,她的脸色变了,惊讶地说:“这……这怎么回事?”

鼠先生和七个鼠宝宝凑过来一看,啊!金色的树叶已经不再发光了,变成了一片普通的枯叶。

“唉!这可怎么办呢?”鼠先生说着伸出手拿起了那片树叶。“噢!它是温暖的!”鼠先生大声叫道。大家凑过来一摸,果真是一片温暖的叶子!于是,他们又高兴地将叶子放到了仓库里,想起来时便去摸一摸。

很快,大家盼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可金色的树叶已经变得不再温暖了,谁能想象得到,它曾经是一片既温暖又会发光的神奇的树叶呢?

这一天,鼠先生和鼠太太去野外散步,谈论着那片金色的树叶。不知不觉中,他们又走到了那棵树下。这时,奇怪的景象发生了,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一圈金色的光环,美丽极了。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是阳光!”鼠先生激动地说。

“是啊!阳光才是真正温暖的源泉,这些树叶吸收着阳光的温暖,反射着太阳的金光。如果没有阳光,它们只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去年的那片树叶,是太阳送给我们的礼物。”鼠太太也由衷地说。

篇7: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就西方经典力学在晚清的传播而言,《时务通考》之“重学”是典型的融合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经典力学知识为一体的重要载体.《时务通考》之“重学”参考了当时已有的西方力学的大量书刊,汇集了大部分当时传入的西方力学知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其中汇集了力学译著《重学》(1859)中的大部分知识.《重学》是晚清较早,也是最系统传入西方经典力学的译著,由于其知识的难度、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当时人们的接受能力,很少有其他书籍涉及其中的内容,而《时务通考》重新解读并再现了《重学》的大部分内容.同时它不是节录已有译著内容,而是将已有译著内容糅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重新编排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时务通考》对于理解晚清力学的传播与接受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但目前仅有个别文章[1,2]提及此书,对其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将分析《时务通考》的力学内容,知识体系,叙述方式,并通过对比研究说明《时务通考》的传播的力学知识的特点.以此来理解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力学的接受方式、理解程度,以及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特征.

1《时务通考》概述

《时务通考》(31卷24册)杞庐主人编,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897~1901),点石斋石印.从杞庐主人的自序和扉页上可知,由于“有见于泰西之政治,时时隐合三古以来垂治之遗意,其学术更能夺造化之功.”于是“爰时取其法而行之,以辅政教之所不逮”.同时“时务典籍,又为经济之一大端”“士人讲求经济,必赖实学有用之书”“而通汇之书缺焉.”因此,“纠合同志”、“延聘名儒”、“贯穿群言,合为一书,曰《时务通考》.”“共分三十一门,都凡三百万言.广搜博彩,考据精详,雠校尤极精致,三阅寒暑,……成书尤为不易.”而且“耗费不资”.

《时务通考》包括天算、地舆、公法、约章、使臣、税则、钱币、礼制、兵政、律例、工政、铁路、矿物、电报、邮政、农桑、商务、教务、学校、管制、议院、史学、算学、化学、电学、化学、重学、声学、光学、测绘、医学,共31科.每一科为一卷,每卷体例不尽相同,有的有“原始”、“总论”、正文三部分;也有的只有“总论”、正文;还有的只有正文.“原始”讲述该学科的简单历史;总论,概述该学科的特征、分支、主要概念等,如“地舆总”、“约章总”等;正文部分的内容不分章节,没有序号,以知识点为标题,然后对知识点进行解释、说明.以“卷一”—“天算”为例,其内容包括“原始”、“名义”、“仪器”、“测算”、“七曜”、“诸星”、“交食”、“气朔”几部分.《时务通考》整体内容以叙述为主,没有插图,即使是自然科学也没有公式.本文分析《时务通考》[3]的“重学”部分.

2《时务通考》中的力学知识

2.1《时务通考》中的力学知识

《时务通考》卷二十六为“重学”,分为“重学上”和“重学下”两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当时已有的编译著作,如《重学浅说》、《重学》、《格物入门》、《格物测算》等,也有少部分内容来源于明清时期的著作.

重学上包括:原始、力类、器类、重类;重学下包括:定类、动类、质类、曲线.

重学上之“原始”,主要介绍了力学发展简史和力学的学科分类.在力学发展简史中介绍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等人的贡献,还分别介绍了“重学力原始”、“气质重学原始”、“流质重学原始”等.力学分为“动静两支”,即静重学和动重学.动重学、静重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李善兰与艾约瑟翻译的《重学》“序”.“气质重学”、“流质重学”两部分主要来源于《重学》和《格物入门》,也有部分来源于《格物测算》.虽然这里指出“重学分”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但是其自身的内容安排不是这种分类体系.

“器类”主要介绍了各种机械:简器、繁器及其原理,简器与繁器之间的关系,器类助力能省力不能生力的原理,同时还介绍了火轮机、水轮机等机器,涉及机器的功、功率、效率,还涉及了摩擦力、水平仪等知识及其应用等.

“力类”介绍了力的种类、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各种名称的力:其内容包括“物力有三”(交感、吸引、驱散)、计力之法(用功和功率衡量力之大小)、用力有法(人畜有别)、马力、实力、抵力;并力分力、吸力(万有引力)及其大小、地力之率(重力加速度)、离中毗中之力(离心力、向心力)、长加力(恒力)、面阻力(摩擦力)、击力、凸力(弹力)、力(弹力)、全凸力(完全弹性力)、H凸力(非完全弹性力)、凸力率(弹性系数)等.

“重类”介绍了与“重”相关的概念:包括本重(比重);重之径(重力线)、重心的测量方法、各种形状的物体的重心求法,还包括两个质点的重心的求法;涉及了与重心相关的稳定问题;以及“体积相等轻重不等之率”(浮力)等.

“重学下”之“定类”介绍了部分平衡问题:刚体,刚体的平衡(定于一点、定于两点,刚体定于一面、定于两面),刚体的稳定平衡、非稳定平衡,桥环相定之理,屋梁相定之理,斜面上物体的平衡等.

“动类”主要介绍与“运动”相关的问题,涉及了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包括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物之动有三纲,动理第一纲、第二纲、第三纲),并说明牛顿三定律可测验知之;阻碍物体运动之力(动有三阻:地球之吸力、风气之阻力、与物相磨之力)、使物体运动之力(生动之力:定质重、流质重、定质凸力、流质动力、流质涨力、人畜能力);运动相对性原理(被物所载借其动力之证);动量的大小(测量动力)等.“动类”还介绍了刚体转动(滚动之理、动体绕定轴之理)、达朗贝尔原理(以静重学亦可推令物平动之力);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分速合速之说)、速度、即时速度(速率谓之限数)、匀加速运动与加速度(渐加速、速与时比例不变);涉及碰撞问题(包括正碰、斜碰)、功(求定质重当程之功和实程之功)、质阻率(转动惯量)、击力与平凸力(弹力)等.

“质类”主要涉及与“质”相关的问题:流体力学知识,包括液体的重力、压力、阻力、液体的流速、液体表面张力、浮力定律(物入流质减重之理)、潮汐,测潮之法等;气体的压力、压强、大气压、大气压的用途、气压计原理及其用途、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及其原理、热功当量等;也包括了质点、质点组、定质、流质的定义及其区别等知识.

“曲线”包括做曲线运动的问题:抛体运动和钟摆.

2.2《时务通考》中各类知识所占比例

《时务通考》各部分知识点所占比例及其所占篇幅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器类”和“质类”两部分知识点所占比例和篇幅最大,“力类”和“动类”次之,然后是“曲类”,除“原始”之外,“重类”所占比例最小.但是从表1也看到,“重类”中知识点所占比例比篇幅所占的比例差别最大,前者比后者所占比例高41%,而“原始”中篇幅所占的比例比知识点所占的比例高4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每一个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所占篇幅长短不一.“重类”知识点划分较细,但是每一个知识点的介绍大多很简短,而“原始”的知识点少,但是每一个知识点篇幅较长.

《时务通考》之“重学”包括了当时传入的绝大部分力学知识.从现在的知识结构来看,涉及的知识不仅有中等水平的力学内容,也有高等力学内容.涉及的力学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在当时汇编丛书中是少有的.

3《时务通考》中力学知识的组织形式

《时务通考》虽然内容主要来源于当时的编译著作,但是其知识体系却与参考著作完全不同.在《时务通考》之“重学”中,叙述的方式是将各个部分力学知识分解为若干知识点,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知识点,同时将各知识点并列,形式上没有章节、序号,具体情况以“器类”为例说明.“器类”即机械类知识,机械部分的知识在明清时期已经传入,晚清进一步对其原理及其应用部分的知识进行传播.这部分力学知识在晚清传播最充分,也最广泛,在晚清受到广泛重视,凡涉及力学的著作几乎无一例外的、或多或少地都要涉及这部分知识,但大多只涉及机械部分.《时务通考》之“器类”不仅涉及了机械,同时还涉及了机器的功、功率等,以及一些常用器具的基本原理.《时务通考》的“器类”将机械、机器的知识分解为117个知识点,分别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解释、说明,具体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容如表2 (序号是本文作者所加).

表2中的知识点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1类1-73是关于简单机械、复合机械;第2类76-100是关于机器的牵引力、摩擦力、机器的功、功率、效率等;第3类100-117涉及与“器”相关的气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知识,及其应用这些知识的器具.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点分解得很细,如杠杆,分为杠杆的种类(3种)、杠杆力的计算方法、人体中的杠杆等;如滑轮涉及了滑轮和滑轮组的用途(“动静滑轮之用”、“连滑车之用”),滑轮、滑轮组省力的原理(静滑车不能省力、滑车费力之故、连滑车省力),滑轮和滑轮组重力的计算方法(求单滑车之重力、求3种连滑车之重力),还比较了滑轮和轮轴(滑车不如轮轴)异同.可以看出这些知识点较全面地反映了该部分知识的核心内容.另外这部分内容还涉及一些常用器具的用途、简单原理,如“测鹤颈称之用”、“水橐龠之用”、“水橐龠抵重加大之法”等.

为说明《时务通考》之“重学”对力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叙述方式的特点,我们以“力类”中关于“摩擦力”的知识为例说来明.关于摩擦力的介绍,其内容基本来源于《重学》.在《重学》[4]中摩擦力的内容分为两卷介绍,一为卷七“论面阻力”,一为卷十五“论动面阻力”.卷十四论“器动”也涉及了摩擦力的内容.《时务通考》将上述内容整合、提炼,分解为6个知识点,说明了与摩擦力相关的主要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面阻力有二:凡重物行于质面有阻滞力,为面所生,命为面阻力.面阻力有二,其方向与抵力对面,在切线上.

三等面阻力:一相磨阻力,二滚动阻力,三转动阻力.(有举例)

面阻力大小之故:面阻力大小,一由于本面质性,一由于重体质性;一由于面之光糙,一由于体质轻重.

面阻力之限:面阻力自无渐多,恒有阻重之能.至斜面下时,阻力已满定率,不能更增以相阻耳.

面阻力与他力异之故:无动势此力不生,动势愈大此力愈生.

减面阻力之法:以油拭之……

这里讲到了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动势;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面之光糙,体质轻重;摩擦力的方向:与抵力对面,在切线上;摩擦力的种类(相摩、滚动和转动);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限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还给出了几种物质的摩擦系数.除了没有计算摩擦力的定量公式,关于摩擦力的内容可以说很完整.

注:橐龠,古代冶炼用的古风器具

“面阻力有二”没有展开叙述,《重学》中一是指摩擦力,另一个是指压力.就现在的知识背景而言已经不做如此区别了.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编者对摩擦力的理解准确,概括精炼,较全面地概括了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内容.

不过《时务通考》之“重学”在一些问题的理解上也有差错.如在关于“并力分力之名”中有如下叙述:

“二力合一者,谓之并力;一力分二者,谓之分力.一力分二者以船海验之,二力合一者以星宿验之.”在“以星宿验之”中有:“二力合一之理最妙.星宿之旋行,周而复始,无此则几无可解,有此则推演有据.夫各行星之运动莫不均由二力所致.若其力单施,一仅使之前行,一仅使之下坠.惟二力相合,则不独一直前行,亦不独一直下坠,只可从中循斜线而行.缘其方向时刻改易,于是变成弯线周而复始.月之绕地,地之绕日及一切行星之运动皆系二力合一所致.其下坠之力吸力也,其前行之力由于造物之处,而人不能深究其蕴也.”

这段引文是摘自《格物入门》,其中“其下坠之力吸力也,其前行之力由于造物之处,而人不能深究其蕴也.”的叙述显然是错误的.《格物入门》是1866年出版,到1898年《时务通考》出版时已经历了三十多年,依然延续了这种错误.

还有一些叙述不够准确之处,如“测月吸力之法:按成方倒比之理可算也.”这里按哪一个物理量的“成方倒比之理”不明确.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再赘述.

4《时务通考》之“重学”的特点及评价

晚清汇编丛书的力学体系不一,虽然有些丛书的力学部分也分“静重学”、“动重学”,但其中的知识体系不完整,也有的名不副实.《时务通考》“贯穿群言,合为一书”,不论体系上还是叙述方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体系上没有参照任意一部编译著作,而是有自己对力学的理解,自成体系.其方法似乎是根据字面或是更表层的意思把与机械、机器相关的内容叫做“器类”;把各种与“力”相关的内容叫做“力类”;把与“重”相关的叫做“重类”;把与平衡相关的叫“定类”,把与曲线相关的内容叫做“曲类”.这种分类方法也有可能受到《奇器图说》的影响.《奇器图说》将“力艺”分为“四解”:“重解”、“器解”、“力解”和“动解”[5].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编者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如“重类”不仅包括重心,还涉及了比重、物体在液体中视重发生变化,即浮力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重”有内在的关系.而“质类”不仅涉及了流质、气质等相关内容,也涉及了质点的内容,这里大概是从“质”的译名或是其他的相关性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归为一类的.

其次,《时务通考》之“重学”的很多内容来源于《重学》、《格物入门》和《格物测算》,但是却剔除了上述书中所有繁杂的证明、计算过程,只保留了其中的概念及相关内容,而且把各部分知识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化解了难点.就当时中国人的接受能力和所具有的数学知识水平而言,也许正是这种处理方式降低了《重学》的难度,使得《重学》中涉及复杂计算、冗长证明的知识的基本内容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被掌握.

但是,如果从掌握力学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理解力学知识体系的角度上看,这种分类体系还是有缺陷的.它以知识点为编排内容的主要方式,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必要的说明,对于某些知识而言客观上在消解了力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无章可循,如“碰撞问题”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变形,主要由“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各种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情况,但是在《时务通考》的这部分内容中没有介绍这一知识点,而是反复列举一些实际问题,使得整个内容凌乱,而且也不能知其所以然.类似的问题在《时务通考》中比较突出,具体情况需另撰文探讨*,不在此赘述.

尽管如此,与当时其他一些汇编丛书相比,《时务通考》不论从知识体系上,还是内容的丰富程度、知识的深度上比同时期的格致丛书还是更胜一筹.如《续西学大成》[6]之《重学》尽管其版权页上注明了“各省学堂通行书籍”,但是5部分内容(“重学数理”、“重学探原”、“静重学”、“动重学”、“重学器说”)中有3部分(“重学数理”、“静重学”、“重学器说”)来源于《重学浅说》,重复内容多,体系混乱.

《时务通考》是在编者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体系重新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总结,这一过程凝结了编者对原著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原著知识的条理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务通考》还介绍了转动惯量的概念、达朗贝尔原理,这些内容是晚清力学传播的薄弱环节.除《重学》之外,少有论述者.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在《重学》中不是以明确的定理、定律的形式表述,《时务通考》的作者能从繁杂的证明与计算中将这些重要的力学知识以清晰的条理再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重学》的理解.

从我们对《时务通考》中力学部分内容的研究来看,该书在序言中所说的“延聘名儒”,“广搜博采,考据精详,雠校尤极精致”绝非空言,该书并不像有人声称的那样是“荒谬”的“射利”之书:“无怪去年风会偶开,而《西学通考》、《时务通考》种种荒谬射利之书盈天下也.”[7]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对于《时务通考》这样的丛书,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摘要: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探讨了《时务通考》传播的力学知识、体系及叙述方式.认为《时务通考》传播的力学知识比较全面、有一定深度,其知识体系和叙述方式能够适应当时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但是这种分类体系部分地遮蔽了西方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利于力学原理的掌握.

关键词:《时务通考》,重学,力学,传播

参考文献

[1]章清.晚清西学“汇编”与本土回应.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48-57

[2]王振铎.近现代中西方学术思想的立交桥——纪念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史学月刊,1998,(1):37-45

[3]杞庐主人编.时务通考.点石斋石印,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897-1901)

[4]李善兰笔述,艾约瑟口译.重学.上海:美华书馆,同治六年(1867)

[5]张柏春,田淼等.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校注(下篇).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2

[6]孙家鼐编.续西学大成.上海飞鸿阁书林,光绪丁酉(1897)

篇8:两只坏老鼠的故事

(开心果)

从前,有一座很美丽的洋娃娃房子;红砖配着白窗户,挂着真正的印花棉布窗帘,有前门,还有烟囱。

这座房子属于两个洋娃娃,露欣答和简,至少是属于露欣答的,但是她从来不叫饭菜。

简是厨师,但是她从不做饭,因为饭菜都是做好买来的,装在满是刨木花的盒子里。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ery beautiful doll’s-house; it was red brick with white windows, and it had real muslin curtains and a front door and a chimney.

It belonged to two Dolls called Lucinda and Jane; at least it belonged to Lucinda, but she never ordered meals.

Jane was the Cook;but she never did any cooking, because the dinner had been bought ready-made, in a box full of shavings.

有两只红色龙虾、一根火腿、一条鱼、一个布丁,还有一些梨子和橙子。

这些东西都不能从盘子上取下来,可是漂亮极了。

一天早晨,露欣答和简坐在玩具婴儿车里被带出去散步。幼儿室里没有人,很安静。没多久,壁炉附近的一个角落里就传来扭打、抓挠的声音,那个地方的壁脚板下面有一个洞。

汤姆大拇探一下头,又缩了回去。汤姆大拇是只老鼠。

There were two red lobsters and a ham, a fish, a pudding,and some pears and oranges.

They would not come off the plates, but they were extremely beautiful.

One morning Lucinda and Jane had gone out for a drive in the doll’s perambulator. There was no one in the nursery, and it was very quiet.Presently there was a little scuffling,scratching noise in a corner near the fireplace, where there was a hole under the skirting-board.

Tom Thumb put out his head for a moment, and then popped it in again. Tom Thumb was a mouse.

过了一下,亨卡忙卡,他媳妇儿,也把头探出来,她看到幼儿室里没有人,就大着胆子走到炭箱子下面铺的油布上面。

洋娃娃的房子在壁炉另一侧。汤姆大拇和亨卡忙卡小心翼翼地穿过壁炉前的地毯。他们推推前门——没上锁。

A minute afterwards,Hunca Munca, his wife,put her head out ,too; and when she saw that there was no one in the nursery, she ventured out on the oilcloth under the coalbox.

篇9:不识时务的老鼠-寓言故事

梁启超(1873- 1929)一生创办和主编了11份报纸,在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中,利用报刊及其独具风格的政论文章宣传政治主张、制造社会舆论是梁启超几十年政治和办报生涯中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在其27年的办报生涯中仅发表的政论文章就累计1000多万字。[2]

梁启超也在长期的办报生涯中创立和发展了一种政论文体———“报章文体”或“新文体”,时人推崇梁文,因此也被成为“时务文体”,因为梁启超正是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开创这一新文体,并在以后的办报生涯中逐渐完善。

二、《时务报》:以政论为核心的时事政治性期刊

彼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这一海外“小国”, 震惊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得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发起“开启民智,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5年在京沪创立强学会、《万国公报》、强学书局等,企图以办学会、办报刊号召国民变法图存。维新运动的高涨引发顽固守旧派的敌视和不安,1896年1月,光绪帝在慈禧和守旧大臣的压制下,下令关闭强学会,查封维新派报刊《中外纪闻》和《强学报》。

此时,汪康年正在上海受张之洞委托,与黄遵宪等人筹办《时务报》,在《中外纪闻》中初显头角的梁启超正处于“流浪于萧寺中者数月”[3]的境地,于是给汪康年去信表示支持和希望参与《时务报》的创办,受到汪康年的邀请,1896年4月底,梁启超欣然离京赴沪。

1896年6月22日,《时务报》在《申报》上连续三天刊登告白:“本馆拟专发明政学要理及翻译各国报章,卷末并附新书”,即将“择日开张”。《时务报》以“启民智、开风气、助变法”为宗旨,最终创刊于1896年8月9日,至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版69册,名为报纸,实为每隔十天出版的旬刊(按农历算:逢每月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出版),封面除中文名外,还署英文报名“The Chinese Progress”,每册30页,大约3万字,采用石版连史纸印刷,书本样式。

每册卷首发政论一两篇,约三四千字,自第五十五册设“论说”一栏;报的最后部分附印国内外新规章程或新译书文。第2期将“域外报译”分为“西文报译”、“东文报译”、“法文报译”等,占到每册的1/2篇幅。

三、梁启超《时务报》政论风格

虽然译报占据报纸很大比例,但“阅报者仍注意前数页, 而后载西事均不甚留意”[4],真正让《时务报》名扬全国的是其每册前数页必登的政论文章。

整体上《时务报》的政论,以“时务”为要义,内容多针砭时弊,大谈政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梁启超《变法通议》最为系统全面,兴学校、开议院、改科举是根本举措;介绍西学,关心国际形势,介绍他国改革经验教训,比如《波兰灭亡记》,梁文尤其推崇日本明治维新的借鉴意义,认为日本是落后国家变革成功的榜样;倡导女子解放,兴女学,戒缠足,破除旧俗;发展近代工商业,与西方进行“商战”;传播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君主立宪制度。

在当时举国民心思变的形势下,《时务报》依靠这些呼吁变法、指陈时弊的政论文一举成为维新变法舆论的领头羊, 为维新人士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平台,使得维新思想能够快速传播。其中尤以梁启超的政论文影响最大,“时务报的精华是梁启超写的文章。”[5]据统计69册一共刊登政论文133篇[6],其中梁启超发表的政论文章就达59篇[7],约十万多字, 占该篇政论总数的近一半。其余主笔惟有汪康年的政论文页颇有影响,不过由于汪康年负责报刊管理和销售,撰文并不多,且基本没有超出梁启超的论证范围,其他几位主笔也大都是补充、发展梁启超的观点,或者以梁文为中心展开。

梁文不仅内容上切合时事,而且文笔极佳,文风犀利,饱含情感,气概豪放,读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颇具震撼力和煽动性,下文具体将从论证方法和文风方面详细探讨梁文的政论特点。

(一)论证方法:多种论证方法并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梁文往往一篇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据详实丰富,古今中外的例子无所不包。

如《变法通议·论学会》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援引大量中外历史,论证兴学会的重要性。首先从中国历史举例,从孔子讲学以来,“孟子从者数百,子夏西河,曾子武城,荀卿祭酒于楚、宋,史公讲业于齐、鲁,楼次子之著录九千,徐遵明之会讲逾万,鹅湖、鹿洞之盛集,东林、几、复之大观”,如此才使得“先圣之道所以不绝于地,而中国种类不至夷于蛮越”,而学会的衰落在于清代“汉学家之罪,而纪昀为之魁也”。其次从世界历史考证,西人“有一学即有一会”,有农、算、天、地、法、化学会等,因此才“学无不成,术无不精”, “用能富强甲于五洲,文治轶于三古”,而印度沦为殖民地和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源于“不知皆彼中商学会为之也”,由此得出“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的结论。

在《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中,包含多种论证方法。首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国家比作“更历千岁,瓦墁毁坏, 榱栋崩折”的“大厦”,“室中之人”有三类,或“犹然酣嬉鼾卧, 漠然无所闻见”,或“束手待毙,不思拯救”,或“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这三类人“用心不同”但都不可避免的“同归死亡”,寥寥数句便将当时形势岌岌可危的清政府以及国人和官绅阶层的不同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段运用比较论证,印度、突厥、非洲各国、波兰等国因为“守旧不变”而国土尽丧,主权尽失,而俄国自彼得大帝改革后“国势日盛,辟地数万里也”,日本受俄、德、美侵略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梳理中国百业凋敝的残酷现实, 饥荒涝灾使百姓“无所得食”,“匪患肆虐”,“工艺不兴,商务不讲”,“学校不立”致使国民眼界狭隘;吏治腐败,官员无耻; 兵员老弱,一字不识……揭示出中国“况于以一羊处群虎之间,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者乎”的残酷现实。

多种论证方法并用,有理有据,论证严密,得出主动变法,可以“保国”、“保种”、“保教”,被迫变法,只能处处受制于人,得不偿失的结论。

梁启超的文章不拘一格,生动活泼,而且都带着喷泄而出的情感,汪洋恣肆,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极具煽动性。而多种多样的论证方法更是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举例论证,古今中外的具体实例,让文章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高深的道理讲的通俗易懂,有利于向下层百姓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扩大影响力;对比论证,一正一反,于明暗之间辨明是非曲折,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也体现出梁启超满腹经纶的才华、缜密的逻辑思维、高超的文字组织能力以及放眼世界的大局观。

(二)文风:慷慨激昂,平易流畅,“笔锋常带感情”,富有 感染力

梁启超的政论文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政论传统特点,同时又在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政论家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因素,融合其中,有所突破,自求解放,创造出新的“报章文体”。

梁启超政论文的文风首要特点便是给人一种热情奔放、气概豪迈、生动活泼、雄健畅达的感觉。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梁启超的笔下都显得生气勃勃,力透纸背,豪情满怀,极富宣传鼓动性。比如梁启超在《中国之将强》中写道:“敬告我后, 及我大夫,凡百君子,吾侪小民,忍大辱,安大苦,发大愿,合大群,革大弊,兴大利,雪大耻,报大仇,定大难,造大业,成大同。”连用是十一个三字句,节奏急促,将作者希望国民知耻后进、卧薪尝胆以求报仇雪恨、强国富民的拳拳爱国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极富形象性和感染力,激扬人心,煽动性极强。

其次,梁文文风平易流畅,或骈或散,运用自如,富有新鲜的时代感。如梁启超在《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所述: “美国兵不过二万,其兵力于欧洲,不能比最小之国,而强邻眈眈,谁敢侮之。……土耳其以陆军甲天下,俄土之役,五战而土三胜焉,而卒不免于今日,若是乎国之强弱在兵,而所以强弱者不在兵,昭昭然矣。”有描写,有分析,有对比,有议论, 融合一体,相得无间。而且语句通俗,道理浅显易懂,“介乎仅为少数学者所懂的古文,及劳动者所能了解的俗语之间”[8], 即使加入美国、土耳其这样的新名词,也可以做到自然结合。

最后,梁启超的文章“笔锋常带感情”,这种感情是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斥,对列强入侵的愤恨,对国民不求进取、苟活于世的痛心,夹杂贯穿其中的是梁启超饱满深沉的爱国感情。“此固四万万人之所同也。彼犹太之种,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呜呼!夫非犹是人类也欤。”(《论不变法之害》)、“因噎而废食者必死,防弊而废事者必亡!”(《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以雪仇耻,何耻不雪!以修庶政,何政不成!”(《变法通议·论学会》)这样饱含感情的语句,比比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洋溢纸上, 才能动人心弦,诚挚感人,起到极好的宣传效果。

梁启超这种极富张力、气势豪放的文风与他的经历和性格是分不开的。他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聪颖好学,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堪称“神童”,因此他对于中国传统知识的掌握极为扎实,这是他政论中大量引用史实论据,保证文章论据可靠的基础。不过,1890年梁入京会试不中,同年结识康有为,开始接触和学习康的维新变法理论,接触西方思想, 由此走上改良维新道路。作为康有为的追随者,参与轰动一时的“公车上书”,创办维新派学会、学报,在这一过程中,封建顽固派对维新运动的阻扰破坏,也让他愈发认清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堕落,国民素质的低下,坚定了维新变法的决心。同时在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报刊对于舆论的巨大效用使他认为创办报刊是“中国命脉所系”、“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9]。同时,《时务报》创刊时梁启超仅23岁,正是充满热血与激情,不畏前途艰难的年纪,因此,他的文章饱含一名青年对家国的满腔热血,中西兼容,通文平易畅达,新知识、新名词的介绍通俗易懂,将报刊的舆论宣传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梁启超的弟子吴其昌后来曾撰文评介梁启超与当时一些著名政论家文风的不同,谭嗣同文“壮丽顽艳,而难通俗”, “严复之文,学汉魏诸子,精深邃密,而无巨大气魄”,章士钊文章固守桐城派风格,只有梁启超的文章,洋洋洒洒,通俗易懂,饱含情感,使人“读时则摄魄忘疾,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10]

吴其昌对其师的评价难免有溢美之嫌,但对各家的评价也算中肯。不过梁文整体而言,依然没有摆脱古文框架的束缚,文中大量充斥着“之乎者也”这类具有文言文特点的词语,因此梁启超开创的“时务文体”并非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而是一种由文言文到白话文之间的过渡文体,彻底的文体革新和文学革命则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初步提出和完成。

此外,梁文也并非十全十美,偶尔也会瑕瑜互见,为了强调某一点而走向极端,故作惊人语,为加强气势而故意堆砌辞藻,过分铺陈,使文章难免有拖沓之嫌。

四、梁启超《时务报》政论影响简析

(一)《时务报》“一时风靡海内”;梁启超“名重一时”

借助于大量谈及变法、时事的政论,尤其是梁启超的政论文章,《时务报》1896年的发行量达7000余份[11],次年增至12000余份[12],1898年为8000份[13],《时务报》一跃成为“全国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报刊。”[14]

而梁启超也因《变法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政论文名声大噪,“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15]梁启超也因此获得“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的美誉。

(二)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由思想走向实践

梁启超用其如椽大笔,在其五十多篇政论文章中,系统的提出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和变法措施,鼓吹开议院、兴民权、倡女学、开民智等,使变法真正从口头宣传走向实践。

在1895年至1898年三年内,全国建立起众多的学会和学堂。比如上海有不缠足会、农学会、中国女学会等十余家, 北京有知耻学会、通艺学堂等十余家,在浙江、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十余省份也都建立起鼓吹变法图强、破除封建旧俗的学会。[16]

《时务报》的成功也激发和促进了维新派报刊的发展,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创立仿效《时务报》的政论报刊,推动了十九世纪末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兴起,澳门《知新报》、湖南《湘报》、天津《国闻报》、桂林《广仁报》、杭州《经世报》、上海《集成报》等,都是这一时期创办的维新派政论报刊。

(三)创造“时务文体”,影响一代文风

当时的桐城派古文格式死板生硬,文字晦涩难懂,难以适应向包括中下层百姓普及维新思想、宣传西方事物的要求,因此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继承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王韬、郑观应的政论传统发展出新的政论文体,又以梁启超的政论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因此也被称为“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以议政为主要内容,以“时务”为要义,承载新内容、新思想,形式自由开放,条理清晰,语言晓畅,直抒胸臆,饱含感情,同时杂有许多新名词和俚语。用梁启超自己的话来说:“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17]

“时务文体”开创了一种大众传播的新模式,是“传播对象从精英转向大众的一个标志”,[18]在当时,它的出现,开辟了一条向国民宣传新知识、新思想的通道,在传播西学、启迪民智、宣传变法、鼓舞民心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且更是影响一代文风。之后创办的众多维新派报刊纷纷借鉴这种文体, 不仅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也奠定了政论报刊的地位, 此后,报刊的党派性和舆论宣传效果不断得到扩展。“时务文体”这种夹杂着些许白话的“新文言文”,更是为之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开了先河,起到借鉴和榜样作用。

即使在今天,“时务文体”所蕴含的创新自由、中西兼容、紧切时务、爱国爱民的风格和精神,对于今天的政论写作,在避免陷于俗套、论证偏颇、立意不显、情感乏味等方面,也极具借鉴意义。

五、结语

篇10:两只坏老鼠的故事

(龙龙)

这就是两只坏老鼠的故事——可是他们终究还不是非常非常淘气,因为汤姆大拇为他打烂的每件东西付了钱。

So that is the story of the two Bad Mice, —but they were not so very very naughty after all, because Tom Thumb paid for everything he broke.

他在壁炉前的地毯下面发现一枚弯曲的六便士,平安夜里他和亨卡忙卡塞进露欣答和简的一只长袜子里。

He found a crooked sixpence under the hearth-rug; and upon Christmas Eve, he and Hunca Munca stuffed it into one of the stockings of Lucinda and Jane.

每天一大早——谁都还没有醒来——亨卡忙卡带着簸箕和扫帚来洋娃娃的房子里扫地!

And very early every morning—before anybody is awake—Hunca Munca comes with her dust-pan and her broom to sweep the dollies` house!

上一篇:产品质保证书下一篇:拇指班长复活的怪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