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2024-04-21

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共10篇)

篇1: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 及相关工作的对接落实情况报告

根据《中共黔西县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制定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实施方案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县党办发〔2012〕15号)要求,为进一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以下简称国发2号文件),4月6日,我办召开主任办公会,专题学习研究国发2号文件。并结合我办实际和自身工作职责,就国发2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中提出的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等等各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及其他一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逐项进行研究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学习贯彻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掀起学习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热潮。国发2号文件下发后,我办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全办干部职工大会等方式,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并要求全办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办形成学习国发2号文件的良好氛围,实现学习层面全覆盖。二是集中反复学习,坚持统筹安排,层层落实。既做到认真学、反复学、多次学,又做到人人参加、个个都思考、处处都讨论,实现学习全覆盖。以此加深对国发2号文件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全办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为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结合实际,通过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高执行力。把自身建设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路和能力,提高机构编制部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决策、服务各项改革能力,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在深入学习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在为黔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党委政府和编委当好参谋助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剖析症结,寻求对策,提出改进措施。

二、相关对接情况

由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我办在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扶贫开发、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以及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均无需上级支持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在今后工作中,我办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促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任务,我们既要把握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贯彻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要研究和落实好事关黔西发展的微观要求,解决好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本级

篇2: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以下简称2号文件)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传达学习,并将国发„2012‟2号文件转发至各乡(镇)、办事处、部门,要求组织学习,通过市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等重要会议认真组织重点研读并专题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

一是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刻领会2号文件对都匀市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立足一个“快”字,全面拟定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尽快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库建设。

二是成立贯彻落实2号文件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将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将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明确牵头领导和完成时限,以保证贯彻工作全方位推进。

三是对2号文件涉及都匀市的项目,如都匀经凯里至黔江铁路等,迅速组建项目班子,先行汇报并尽快完善和抓紧前期工作,及时上报,尽早落地开工建设。

四是围绕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等,进一步补充完善规划或抓紧做规划,并形成一批项目单子,按程序综合推进。

五是根据2号文件提及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范围,结合都匀市实际,拟定项目单子,按“能快则快”的原则抓紧推进。为有效推进项目尽快落地,根据项目需要,各专项工作组及项目组要责任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六是市有关部门及时对口向省、州有关部门作汇报,加大跑上力度,争取得到更多资金、政策扶持。

七是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2号文件精神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编制了都匀市贯彻落实《意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75个,项目总投资3612663.7万元,其中:都匀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投资13099万元;产业发展项目47个,投资2380995万元;社会发展民生项目65个,投资769746万元;农林水利项目10个,投资23731万元;农村交通项目16个,投资 4731万元;其他项目33个,投资420361.7万元。

(二)根据省、州要求,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结合都匀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及时对《都匀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修编,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完善 “十二五”项目规划。

(三)编制了省、州推进实施《黔中经济区规划》重大项目,项目62个,总投资3336749万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4个,投资64000万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2个,投资139000万元;新型城镇化项目12个,投资798999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8个,投资2299000万元;农业与生态环境项目5个,投资32000万元;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1个,投资3750万元。

(四)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目前,都匀市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共22项31个,项目涉及市公安局业务用房、天保工程、廉租房配 套基础设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农村学前教育推荐工程、空白乡镇邮政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乡镇兽医站、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农村公路、户用沼气、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平省水库灌溉工程、市节能减排监察大队能力建设项目、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城区排水(雨水)工程、水利工程水毁修复项目、卫生监督所、卫生院项目等,下达项目计划投资22971.6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392.64万元,省预算投资7028.95万元,州配套投资2698.09万元,市配套2734.2万元,其他投资117.79万元。

(五)已上报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3项,总投资794445.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投资545860万元,地方配套248585.9万元。项目类别为:社会发展类项目46项、农、林、水利项目20项、交通项目42项、城市建设项目3项、政法项目2项。

(六)认真做好我市项目储备工作,召开全市项目储备工作会议,对全市项目储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各关部门按照全市“十二五”及国发2号文件规划的要求,提出本行业、本部门“十二五”储备项目计划,已汇总储备项目1917个,总投资达2658亿元。市级财政从2013年起拟安排每年3000万元经费保障项目前期工作。

二、推进项目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省、州重点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整体推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领导协调机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都匀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领导重视、严格督办

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项目推进会,将重点项目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包保领导和责任单位,实行包保领导一包到底。倒排工期,明确开工时限和投资目标进度,对项目实行“一周一调度”和月分析制度。制定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暨省、州、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问效问责办法(试行)》和《督查工作制度》,做好督查跟踪问效问责工作,各包保领导定期督查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投资任务的完成。

(三)制定工作计划及措施。

及时制定下发了《2012年都匀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将全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项目。为切实抓好项目工作落实,相继出台了《都匀市固定资产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协调工作机制》、《都匀市固定资产和重大项目建设并联审批工作机制》、《都匀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前期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及《都匀市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办法》。为确保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认真执行一项工程、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四)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市重大项目办及时下发了《关于督促上报2012年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信息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和项目单位明确项目信息员,按要求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五)切实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工程质量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一查项目审批,看是否符合建设程序;二查资金管理,看有无违纪违法行为;三查项目管理,看工程手续是否完备;四查工程质量,看有无偷工减料行为;五查建设进度,看有无“胡子”工程问题;六查制度建立,看工程廉政廉洁情况;七查征拆兑付,看有无损民坑民行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大、特殊问题及时报请领导小组召开项目协调会,专题研究解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目前,全市2012年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共23项,总投资为765456万元,2012年投资目标293199万元。其中:省重点项目8项,投资目标149649万元;州重点项目15项,投资目标143550万元。截止2012年9月底,我市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到位资金24229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37338万元,为目标的80.95%。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5748万元,为目标的117.44%;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590万元,为目标的41.51%。预计年内可超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都匀市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共22项31个,下达项目计划投资22971.6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392.64万元,省预算投资7028.95万元,州配套投资2698.09万元,市配套2734.2万元,其他投资117.79万元。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节能减排监察大队能力建设项目2个为设备购置项目外,其余29个基本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19个,开工率为65.52%,累计完成投资1843.50 万元,为计划的8.11%。全部项目能按中央要求实现“四个完毕”。三、十六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民生办的指导下,在市实施民生工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努力下,我市实施的2012年十六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截止11月中旬,十六件民生实事累计到位资金 万元,占投资计划%,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计划的%。主要情况如下:

第一件:对全市1.2093万因灾缺粮的农村低保对象和3.41万缺乏自救、互救能力的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冬春口粮救助。10月底口粮救助已全部发改完毕。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民政局)

第二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都匀市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从30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从1400元提高到1540元。已完成,目前,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民政局)

第三件: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60周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未就业居民应保尽保120800人。目前完成了116922人参保,占任务数的96.79%。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占总投资 %。(市人社局)

第四件: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75%,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目前,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补助资金到位率 %。院费报 销率达%,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人社局)

第五件: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搬迁580人任务。工程已于8月开工建设,130户已全面动工,其中:主体在建80户,基础在建50户,累计完成投资590万元,占总投资84.77%。

第五件:新建农村敬老院1所。新建王司中心敬老院床位200张,已完成土地测绘工作。累计完成投资590万元,占总投资84.77%。(市民政局)

第六件: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1950平方米,其中:都匀市摆忙中心完小750平方米,都匀市甘塘邦水中心校1200平方米。新建都匀市坝固镇中心幼儿园。目前,都匀市摆忙中心完小主体完工,都匀市甘塘邦水中心校一层施工。累计完成投资175万元,占总投资74.78%。坝固镇中心幼儿园已竣工验收,累计完成投资382万元,占总投资100.00%。(市教育局)

第七件:提高村医收入水平,政策性补助月平均增加417元,已为在职村医 名,月平均增加补助417元。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卫生局)

第八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573户。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0套,经济适用住房594套。城市棚户区改造300户。林业棚户区改造9户。2012年竣工城镇保障性住房8029套。目前,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户。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套,经济适用住房 套。城市棚户区改造 户。林业棚户区改造 户。2012年竣工城镇保障性住房 套。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住建局)

第九件:以受旱严重地区、边远缺水山区和农村学校为重点,新增解 决1.5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解决农村 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占任务数的 %。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水利局)

第十件:建设通村油路26.3公里。已完成,其中:都匀市大窝凼至黄丰3.3公里,坝固至羊列10公里,坝固至明英1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75万元,占总投资74.78%。(市交通局)

第十一件: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通组公路120千米。目前已完成90千米,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占总投资 %。(市财政局)

篇3: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2012年全省农机工作将围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为重点, 积极探索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模式, 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力争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5.1%, 新增各类农机具15万台套, 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 全省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 重点做好推动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探索丘陵山地农机化发展模式、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我省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开展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在4月16-17日召开的全省农机工作座谈会上, 省农委副主任肖荣军对今年的农机化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全省农机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 加快我省农机化发展进程。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 争取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 要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及通过招商引资, 争取国内有实力的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落户贵州;二是要积极争取与狠抓落实相结合, 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比去年增加, 各级农机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廉洁、高效地把这项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好、落实好, 要加强监管力度,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确保阳光操作;三是要紧抓农机化生产不放松, 努力提升我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抓好春耕、“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农机化生产, 精心组织开展农机跨区机耕、机收作业, 各市州要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 主抓一至两个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四是要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上谋求更快发展。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发展力度, 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建设, 推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 整合平安农机建设、农机维修点建设的“三合一”模式;五是要强化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 努力促进农机安全发展。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度, 开展农机监理执法大检查和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肖主任最后强调今年的农机化工作机遇好, 任务重, 各级农机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和忧患意识, 扎实工作, 切实落实好农机化好政策、维护好农机系统好形象、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 为推动全省农机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各市、州农委分管农机化工作的副主任、负责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和农机化项目工作的科站长、农机办、农机装备处、农机监管处、农机推广总站、农机监理总站、山地农机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共70人参加了座谈会。

篇4: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参加此次座谈研讨会的有各地会展管理机构领导,会展业界专家、教授,以及企业精英等60余名专业人士。大家围绕“《意见》对会展业发展的意义、贯彻落实《意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商务部贯彻落实《意见》的建议”进行座谈研讨,与会人士就政策实施与管理、简政放权促进会展业市场化、落实财政税收等相关支持政策、执行标准化体系、促进会展人才建设、助推场馆建设与举办品牌展会,以及《意见》中的相关政策解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处长徐兴锋指出:首先,展览会应具备四大功能:即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其次,市场化是展览业的方向,对于市场化要明确全国清理和规范的政治方向,目前刚刚出台《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的管理办法》,原来政府办的展会逐渐由地方部门和专业展览机构承担。2013年-2014年,商务部根据全国清理规范领导小组部署对政府的展会进行清理规划,政府办展数量是559个,而2015年政府的办展数量减为400多个。各部门省市展会数目的变化都有明确记录。此外,今后政府再新办展至少要提前一年由省委、省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打报告;政府立展至少要提前六个月,向全国清理规划领导小组提出申请。

最后他谈到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建立标准体系、二是建立诚信体系、三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四是建立打击假冒伪劣体系、五是建立行业标准化体系(统计制度)、六是建立人才体系。他强调这是下一步工作中应该落实做好的。具体的工作抓手为“三个一”:确立一批重点联系的、能够在世界站得住脚的重点展会,给予有效支持;联系一批重要的展览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和出展机构,产业链上的包括一些场馆,随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和发展瓶颈;联系一批重点会展城市、国际展览城市,建议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会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对于启动“中国展会诚信建设工程”项目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要开展展会诚信建设的宣传普及,借此把展会的诚信建设作为提高中国展会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第二,制定中国展会诚信建设标准。第三,围绕这个工程推出中国展会诚信认证工作,制定认证工作程序。可用两三年时间逐步做好诚信认证工作。认证工作做好后,可以建立展会诚信体系,落实《意见》内容,提供展会方面的信用服务和产品,通过诚信认证目录或建立诚信档案的方式进行。第四,建立中国展会诚信建设網站,以便公众进行查询。第五,每年由商务部或相关部门牵头发布一次中国展会诚信建设年度报告。

袁再青建议,建立中国展会诚信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可按照《意见》规定,由商务部服贸司牵头。目前,商务部牵头的有展会建设的联席会议机制,能否在这个联席会议机制之下,成立展会诚信建设的联席会议工作小组,作为诚信建设工作协调机构。联席机制,可按照《意见》所述,将工商、税务、质监、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加入工作小组。此外,领导体系内还应有会展管理机构,包括会展办、博览局、各地商务系统、贸促会。袁再青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愿意承担诚信体系建设,包括诚信认证工作一些具体事务,研究会可以建立相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

为此,袁再青指出,可由商务部服贸司牵头和行业组织共同组织一个诚信认证的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对现有展会进行综合诚信评价和诚信认证,包括对于组展机构诚信情况的考核评价和认证,包括办展的名称,展览的主题,招商招展情况。第二,运营过程当中的诚信进行认证、评价、考核。第三,对参展机构诚信认证,包括展品有没有侵犯知识产权、有没有假冒伪劣。第四,是对展会服务机构,服务商搭建,或者物流、运输、设计的诚信建设问题。此外还可对采购商在参展采购过程当中诚信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可延伸到对展会环保节能问题进行考核评估认证。

袁再青提议建立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包括诚信建设的统计和调查机制、展会诚信的投诉、举报核查机制,主办、主管部门联合社会力量,对参展商、采购商不诚信、违法侵权、假冒伪劣行为进行举报。同时要有诚信奖惩机制:在奖励方面,建立认证后,可考虑授予诚信展会的认证标识、证书。采用某种显明的LOGO方式授予展会,同时发布展会诚信目录。目前,商务部已有包括支持引导的品牌展会,可以考虑把诚信认证作为支持展会申请的必要资格之一,没有进行诚信认证的不能申请一些政策的扶持、奖励。在惩罚方面,对于认证当中不诚信的展会,可以采用负面清单的办法向社会公布,对不诚信展会今后的审批,各地可以考虑从严,对违法违规的展会、机构进行责任追究。

篇5: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精神的情况汇报

2012年2月14日,保卫处组织全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精神,迅速掀起学习新高潮,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

会议认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是一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对贵州省具有跨时代、促发展的重要意义,首次指出了贵州发展面临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绘制了贵州发展篮图,指明了贵州发展的方向,是贵州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政治资源和政策机遇,同时也是贵州各地未来发展的指南。

会上,处长徐旭就学习贯彻国发„2012‟2号文件进行安排部署,一是要求认真学习、高度重视,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工作方式。牢固树立校园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学院跨越式发展和“平安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稳定。三是围绕学院即将召开的“两代会”,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为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四是结合落实《铜仁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实现以综治、维稳为主的校园安全管理取得新突破;以校园警务室建设、校园视频

监控网络建设、校内治保队伍建设为主的人防技防措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明确保卫处安全管理监督职责为核心,争取得到学院党政及各系各部门支持和理解,切实落实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目标管理,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从而进一步促进各项安全稳定工作、重点工作服务新校区建设,为力学院整体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保卫处副处长肖庭华同志在会上作讲话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国发二号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及我省 “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发展目标的精神实质,对照《意见》中提出的政策认真梳理、逐项研究、把握内涵,在当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拓展思路,寻找发展途径,用活、用足、用好政策,从我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运用政策,推动我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同时,内勤科还把国发[2012]2号文件印发到处内各科室干部职工手中,要求全处干部职工把对国发[2012]2号文件的学习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保卫处

篇6:国发2号文件的意义

当前,贵州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以下简称2号文件)发布实施,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号文件把准贵州省情“脉搏”,抓住贵州发展关键,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思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在顶层设计上对贵州省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等给予了充分认可,进一步明确贵州推进跨越发展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方法途径,为贵州发展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支持。

全面贯彻落实2号文件,是创造“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的核心保障和重要途径。“贵州速度”的核心本质是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贵州速度”的基本要求是“四大效益”的提高,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从环境建设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促进生态质量的最优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贵州速度”要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角度,“贵州速度”要力争“贵州精神”、“贵州形象”建设的突破性进展。2号文件对贵州交通、水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扶贫开发、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等重点发展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从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提出了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全文使用“加强”一词达65次、“加快”一词达53次、“推进”一词达53次、“加大”一词达41次、“大力发展”一词达17次、“扩大”一词达14次、“着力”一词达10次、“积极推进”一词达9次,还有若干“大力推进”、“继续推进”、“进一步推进”、“抓紧”等词语,充满了对贵州省“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

好又快”和“后发赶超”的希望。创造性贯彻落实2号文件精神,是实现“贵州速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2号文件极大激发和振奋了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精气神,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一定能够乘势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在“十二五”期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2号文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号文件是国务院首次出台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贵州省在全中国的战略定位。要求把贵州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同时建设成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以及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为贵州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号文件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希望贵州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在支撑西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文件明确提出,“尽快使贵州富裕起来,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促使贵州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和发展高度上,从洼地走向高地,从区域走向全国。

2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针对性很强的重大举措,为推动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项目、资金多方面的有力保障和强大支持。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明确对贵州省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允许贵州省开展电力直供、以质抵量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等,明确了在贵州省实施的13项试点、15项示范、10项重要规划和176项重大工程项目。从政策精神看,批准贵州省做试点示范,就是允许贵州省先行先试、先人一步、率先突破;要求贵州省做规划、实施具体的工程项目,也是对贵州省的特殊支持。这些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

2号文件更加权威地明确贵州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原则。从“引进来”看,文件明确,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文件提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这些以“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政策和措施,充分体现了让外来投资有渠道、利益有保护、经营有保障的宗旨,将进一步确保贵州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兼备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重大利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港澳及海外投资。从“走出去”看,文件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国家级出口基地和输港澳鲜活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服务外包等,鼓励具备援外资格企业积极参与援外工程项目及其他经援项目竞标。这些政策和措施,体现了支持、鼓励贵州积极参与港澳合作、国际区域合作和国际竞争精神,有利于促进贵州不断扩大“走出去”的步伐。

三、为创造性贯彻落实2号文件当好智库

贯彻落实2号文件是贵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贵州省社科院要在创造性贯彻落实2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切实发挥作为党委、政府“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突破、敢于担当,加强科研、人才、成果建设,提高研究水平,更新工作方式,拓展活动载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积极展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突出成就,深入解析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成功实践,使具有贵州特色、特质、特点的社科研究攀向更高的顶峰,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库,为推进贵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篇7: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庙堂镇中心小学

任鑫

伴随着2012年新年的钟声,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首次对贵州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的要求,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贵州全省各界掀起了一场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巨大浪潮,同时也催生出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大变革。

如今的贵州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伫立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2011年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在贵州的成功召开,充分地把贵州多彩的一面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然而,由于受到地理、交通、环境及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位居我国欠发达省份之列,且由于贵州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发展无现成的先例可循、无固定的模式可用。针对这种情况,国发2号文件特别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贵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一面,就必须要创新突破、敢想敢做。

首先,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从观念更新、观念突围入手。改变客观世界,首要的是改变主观世界。思想解放一步,创新就会发展一步;思想超越一步,创新就会超前一步。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对思想解放成果大小的检验。2号文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转”的实质,是要改变思维观念,改变路径依赖。如果不敢

想不敢干,不会想不会干,就难找到“转”的方向。“转”“赶”相承,“转”不好,“赶”也难。

其次,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政策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中央决策部署和大政方针,必须坚决贯彻和认真执行,决不能含糊;对个别行业的产业政策,符合全国的国情但超越本省发展阶段的,要按2号文件要求,做好“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文章,学会变通,敢于突破;要鼓励本着放开、搞活的精神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做验,制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政策。

再次,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就要有“闯”的勇气、“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行动。要创新,就会改变甚至否定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贵州讲“闯”、“抢”、“争”、“拼”,很大意义上就是要倡导抓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革故鼎新,创新前行。要把国发2号文件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谋实事,抓新事,干大事,努力消除束缚发展的障碍,让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越来越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常态。

第四,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就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和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突破的社会氛围,一种敢想、敢做、敢干的精神风尚。宽容失败、善待失败,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解除创新者的后顾之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应该成为越来越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共同意识。而大力创

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允许走一些弯路、出一些失误,让干事创业的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本领,则应该成为涵盖面很广的社会共同课题。

第五,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是推进创新突破的最重要动力。创新既要只争朝夕、敢于创造,又必须尊重规律,容不得浮躁浮夸,更不能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向群众和实践问计寻策。把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善于总结和推广群众的经验和创造,认识新事物、找到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让创新突破始终不离科学的方向。

最后,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有超越平凡的理想和信念。创新不易,持续创新更加可贵。只有树立超越个人的大目标、大胸怀、大境界,才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

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这项宏伟事业中,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广大的贵州人民不仅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干,更要善于突破常规、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品质。只有摒弃束缚贵州发展的一系列保守思想和落后观念,创新不息、突破不止、敢想敢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2012

篇8: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国发36号文件发布后,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工作的主管部门,立即把在全国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的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文件的贯彻落实。2009年10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中国(沈阳) 国际中小企业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为中小企业详细解读了国发36号文件。他指出,36号文件是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依据,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充分发挥文件的政策效应,是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重点。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介绍36号文件主要内容,扩大文件的政策影响力,帮助中小企业和有关方面全面了解文件内容,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自国发36号文件出台以来,各有关部门、各地区高度重视,全力贯彻落实,一年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全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有效帮助中小企业成长,保持了中小企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积极推动了中小企业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节能降耗,推动制度创新,努力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年来,《中国中小企业》杂志按照工信部领导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指示,按照中宣部宣传报道计划的要求,在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加强采访报道,调整栏目,积极为宣传国发36号文件和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服务。

在这一年中,本刊以“政策导读”、“要闻大事”、“特别报道”等栏目帮助中小企业全面了解文件内容,宣传报道学习贯彻落实工作的进展和经验交流;以“视线焦点”专栏策划了“小企业融资”、“世博会来了”、“自主创新中关村”、“常青的老厂房”、“APEC中小企业的盛会”等专题,集中宣传报道中小企业创业、技术创新、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以“区域经济”、“创业之路”等栏目重点宣传各地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经验交流。这些工作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小企业读者的积极反响和充分肯定。

我们将继续认真地按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加强对贯彻落实国发36号文件的经验、成绩、典型案例等方面的采访报道,充分发挥刊物的舆论作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篇9: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 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 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4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 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 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 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市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市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市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市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市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市、乡服务,帮助市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那些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应逐步交给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服务组织,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法规监督、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上,积极推动农村群团组织职能转型,使其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同时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简化登记管理程序,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社会公益、社区服务等民间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

3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规政策,加快相关立法步伐

对束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关限制性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坚持边培育、边规范,先实行备案管理,待运作规范、具备登记条件后,再逐步将它们纳入统一管理。近几年,六盘水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已阻碍了农村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培育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4 坚持城乡发展的思路

(1)统筹放活城乡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宽进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产业和行业外。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使民营经济能够充分带动城乡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2)统筹扩大城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成功率,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搞好项目谋划,搞好园区建设,搞好全程服务。不仅扩大城市的对外开发,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对外开放。大力开放市域的特色农产品,有条件的要由相关政府组织。对其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采用就近原则,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李玉凤,王广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1)

[2]吴珺,何民捷.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共同富裕[N].人民日报,2008,(11)

[3]杨秀丽,索志林.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市域经济繁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7)

篇10:国发2号文件对接情况

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学习心 得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心党委领导积极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将文件精神落实入心。要深刻领悟党的各大方针和重要决定。

《意见》指出,贫穷和落后是贵州省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省的主要任务。贵州省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发〔2012〕2号文件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意见》的出台是贵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特大喜事,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的意义。

学习《意见》大体了解了:总体要求具有重大意义,是在基本原则下的指导思想,合理的空间布局明确了战略定位突出着发展目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推进铁路建设、加大公路建设力度、促进民航和水运发展、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有助于《意见》的实施,是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的首要前提。

通过学习国发〔2012〕2号文件,自己深刻的领会到,加强领导干部作

营运管理中心养护中心

风建设、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是我们党按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提出的,我们党一贯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及科学养护工作,坚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我们不仅要从文件中、书本中、媒体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日常工作中获取经验,把所学习到的心得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公路”上台阶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在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实践中,同时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情况下,破解养护发展难题,如何全面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增强公路的服务工作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周期、降低养护成本、缓解养护作业压力、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解决公路养护中的重大问题,要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努力提高全公路养护科技服务水平,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仅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养护工作的有力保障。

贵州有着42%的森林覆盖率,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还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及其他矿产,相互形成着水煤互济的独到优势;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风情万种的民族文化,使得民生风俗相得益彰。我们要充分利用贵州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创造出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抓抢机遇、拼搏进取、推进“思想大解放、三年大变样、构建大交通、做出大贡献”为实现我省公路养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作为一名贵州公路养护者来说,看到这样的局势,我不由得心中大赞一

营运管理中心养护中心

个“好”字,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针对贵州省建设发展的扶持,政策好!贵州人民盼望已久迎接新的美好生活,机遇好!我们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人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的前沿,时机好!领会文件精神,贯彻发展深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相信我们贵州人民离小康社会将越来越近!

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营运管理中心

上一篇:致孩子成长礼的一封信下一篇:赶水镇安全社区建设安全项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