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1号文件

2022-08-01

第一篇:山西省政府1号文件

山西348号文件

晋建建字[2001]348号

各市(地)建委(建设局),省直各有关委、办、厅、局,各大中型建设施工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大依据建设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山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各部门,各单位不得再另行制定与本细则相违背的条款,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建设厅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山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范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肉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简称"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实施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

本细则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委托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其职责:

(一)受理工程项目报建;

(二)审查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资格和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及委托协议;

(三)审查招标文件;

(四)监督工程开、评、定标;

(五)工程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备案;

(六)工程合同备案;

(七)评标专家库的管理;

(八)依法查处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省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市(地)、县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监督。

第四条 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按《山西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将省管工程的部分委托市(地)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提出与招标工程实际要求不符的过高的资质等级要求和其他要求。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第七条 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应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严格程序、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八条 凡从事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均须依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及本细则对招标投标工作负责并承担相关责任。

第九条 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依法接受监督。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部门依法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查处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章 招 标

第十条 工程施工招标(以下简称招标)由招标人依法组织实施。

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己经履行审批手续;

(二)工程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三)有满足施工招标需要的设计文件及其他技术资料;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功能是:

(一)收集、存贮和发布招标投标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企业信息、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科技和人才信息、分包信息等,为建设工程交易各方提供信息服务;

(二)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包括开标、评标、定标等,提供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场所;

(三)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设立的服务"窗口"提供便利条件。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上述招标工程应当进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中心进行招标投标。

第十二条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其他工程可以实行邀请招标。

第十三条 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二)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且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

(三)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招标人日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的法人;

(二)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

(三)有专门的施工招标组织机构;

(四)有与工程规模、复杂程度相适应并具有同类招标经验、熟悉有关招标法律法规的工程技术、概预算及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第十五条 本细则招标人是指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六条 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的5个工作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报送下列材料: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各项批准文件;

(二)本细则第十四条所列条件的证明材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名单、职称证书或者执业资格证书及其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招标人不具备自行办理施工招标条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责令招标人停止自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

第十七条 招标代理机构受业主委托按委托协议范围行使招标人权利和义务,从事下列招标投标活动:

(一)代理招标申请;

(二)编制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

(三)发布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函;

(四)投标人资格预审;

(五)组织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

(六)编制工程标底;

(七)组织开、评、定标;

(八)编制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

(九)草拟工程合同。

招标代理与委托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平等、自愿的原则。招标人有权自主选择招标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或强制具有自行招标资格的单位接受代理。

第十八条 招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通过国家或省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有形建筑市场交易中心等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第十九条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3个以上符合资格条件的施工企业发出投标邀请书。

投标邀请书应当载明本细则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

第二十条 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工程的需要,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预审。实行资格预审的招标工程,招标人应当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和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办法。

资格预审文件一般应当包括资格预审申请书格式、申请人须知,以及需要投标申请人提供的企业资质、业绩、技术装备、财务状况和拟派出的项目经理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等证明材料。

第二十一条 经资格预审后,招标人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

在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过多时,可以由招标人从中选择不少于7家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工程的特点和需要,自行或者委托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须知,包括工程概况、招标范围、资格审查条件、工程资金来源或者落实情况(含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标段划分、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现场踏勘和答疑安排;

(二)招标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文件;

(三)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

(四)投标函的格式及附录;

(五)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六)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发出的同时,将招标文件报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10个工作日以内发现招标文件有违反法律、法规内容,应当责令招标人改正。

第二十四条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并同时报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五条 招标人设有标底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招标文件规定的计价方法和要求编制标底,并在开标前保密。

一个招标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

第二十六条 招标人对于发出的招标文件可以酌收工本费。其中的设计文件,招标人可以酌收押金。对于开标后将设计文件退还的,招标人应当退还押金。

第三章 投 标

第二十七条 施工招标的投标人是响应施工招标,参与投标竞争的施工企业。

投标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并在工程业绩、技术能力、项目经理资格条件、财务状况等方面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有需要澄清的,应 当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提出。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以及法律、 法规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第三十条 投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函;

(二)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

(三)投标报价;

(四)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一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以采用投标保函或者投标保证金的方式。投标保证金可以使用支票、银行汇票等,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最高不得超过50万元。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函或者是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招标人。

第三十二条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向投标人出具标明签收人和签收时间的凭证,并妥善保存投标文件。在开标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开启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为无效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第三十三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并应当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送达、签收和保管。

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补充或者修改的内容无效。

第三十四条 两个以上施工企业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承担招标工程的相应资质条件。相同专业的施工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施工企业的业务许可承揽工程。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第三十五条 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投标人不得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申标。

第三十六条 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申标无效,在全省范围取消其半年投标资格,并视情节轻重,降低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企业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开标、评标、定标

第三十七条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第三十八条 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开标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由投标人的代表和监督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工期、质量等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九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评标定标办法应在招标文件中载明。评分各因素的分值分配以及评分细则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后、开标前宣布,一经宣布,任何人无权变动。

第四十条 在开标时,投标文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无效投标文件,不得进入评标:

(一)投标文件末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予以密封的;

(二)投标文件中的投标函末加盖投标人及法定代表人印章的,或者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无合法、有效的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代理人印章的;

(三)投标文件的关键内容字迹模糊、无法辩认的;

(四)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保函或者投标保证金的;

(五)组成联合体投标的,投标文件末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 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评标活动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第四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与任何投标人或者与招标结果有利害关系人进行私下接触,不得收受投标人、中介人、其它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它好处。

第四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和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前款所称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是指评标委员会成员以外的因参与评标监督工作或者事务性工作而知悉有关评标情况的所有人员。

评标委员会成员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给予警告,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没收受的财物,对有违法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为五人以上单数。评标委员会申受聘专家不得少于2/3,受聘专家必须由招标人在开标前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家名册或者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相关工程的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确定评标专家,一般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性要求特别高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胜任的,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评标委员会设负责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人由评标委员会成员产生或者由招标人确定。评标委员会负责人与评标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同等的表决权。

第四十五条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书的送达时间、地点和密封要求。招标人应当拒收逾期送达和不符合密封要求的投标书。

第四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地评审和比较。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应当合理,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不得妨碍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第四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并熟悉以下内容:

(一)招标的目标;

(二)招标项目的范围和性质;

(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和商务 条款;

(四)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评标方法和在评标 过程中考虑的相关因素;

(五)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方式要求投标 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以书面方式进行并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投标文件中的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不一致的,以大写金额为准;总价金额与单价金额不一致的,以单价金额为准,但单价金额小数点有明显错误的除外;对不同文字文本投标文件的解释发生异议的,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四十九条 投标书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审查,审查内容如下:

(一)投标书是否加盖投标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是否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了有关资料。

(二)投标书中有无违法和不正当竞争等内容。

(三)投标人是否对招标文件中的主要条款做出实质性响应。

第五十条 投标人拒不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说明或者补正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第五十一条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以他人的名义投标、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申标或者以其他弄虚作假的方式投标的,该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五十二条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用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五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应当审查每一投标文件是否对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未能在实质上响应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五十四条 设有标底的,开标后,必须当众公布标底。

第五十五条 标底可以按下列方法确定:

(一)合成法。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与暂定标底价加权合成后作为合成标底。权数为暂定标底价/有效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6/

4、5/

5、4/

6、3/7,具体比例当场随机确定。

(二)平均法。投标人的报价(不含最高和最低报价)算术平均后,作为标底。投标人在七家以上的,可采用这种方法。

第五十六条 评标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综合因素评标法。由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投标人及项目经理业绩、标书质量、答辨等进行综合评价。

(二)两段式评标法。评标委员会对所有投标人的技术标函评定后,按得分高低排出先后顺序向招标人推荐前三名为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根据合格中标候选人最低的投标报价(不低于成本价)确定申标人。

(三)不设标底评标法。以投标人技术标函作为评标的依据。其投标报价只作为评标的参考,不计分。

(四)对专业性较强,不确定因素多的工程项目,宜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或费率招标。

(五)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投标文件能够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人中,评审出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但投标价格低于其企业成本的除外。

第五十七条 综合因素评标中的各类因素分值按下列比例确定:

(一)投标报价占35%;

(二)施工组织设计占30%;

(三)投标人承诺、业绩占15%;

(四)项目经理业绩占15%;

(五)标书质量及答辩占5%.

第五十八条 综合因素百分制评标中具体分值如下:

(一)投标报价 35分

1、设有标底的:

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与标底进行加权合成,作为合成标底。

当投标报价等于合成标底价或低于合成标底价2%(含2%)以内得满分。

投标报价在等于合成标底价或低于合成标底价2%(含2%)基础上每增加或减少1%(含1%),扣1分。

2、不设标底的:

投标报价(不含最高和最低报价)算术平均值做为标底,按第1条进行打分。

(二)施工组织设计 30分

1、施工方案全面完整、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0—8分

2、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合理 0—2分

3、劳动力计划安排合理 0—1分

4、材料供应安排合理 0—2分

5、关键部位施工方法明确、切实可行 0—3分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切实可行 0—4分

7、机械设备配置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 0—2分

8、工期计划合理,保证措施切实可行 0—2分

9、具有可行的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 0-2分

10、在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0—2分

11、施工现场采取环保、消防、降噪声、文明等施工技术措施 0—2分

(三)投标人承诺、资信 15分

1、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承诺 1分

2、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承诺 1分

3、投标人近三年承担过的同类型工程每项得2分,最高为 4分

4、投标人近二年市场行为规范的 2分

5、投标人近二年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结果为准) 3分

6、投标人近二年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执行情况 0—4分

(四)项目经理业绩 15分

1、项目班子配备齐全 4分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质量、材料、安全、计划、技术员、预算员等,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工程需要专业人员的有关规定,需要的每一专业人员计0.4分)

2、项目经理近三年组织承担的同类型工程 6分

(每承担过一项计3分,最高分为6分)

3、技术负责人近三年组织参与承担过的同类型工程 2分(每项计1分,最高为2分)。

4、项目经理近三年承担过的工程获安全文明工地 3分

(合格安全文明工地得2分,优良安全文明工地得3分)

(五)标书质量及答辩 5分

1、 标书内容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字迹清楚,表述明确,内容齐全 1分

2、经济技术措施切实可行 1分

3、陈述标书主要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性强 1分

4、回答提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2分

(六)本细则中的同类型工程按下列方法划分:

1、一般砖混建筑;

2、框剪结构(15层以下);

3、框剪结构(15层以上,含15层);

4、大空间、大跨度建筑(24m跨以上);

5、工业建筑与其它建筑。

第五十九条 评委在"施工组织设计"、"标书质量及答辩"两项计分时,每项得分不得低于满分的60%.

计算评委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分。评标结束后,由评标委员会写出评标报告。

评标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三)开标纪录;

(四)符合要求的投标一览表;

(五)废标情况说明;

(六)评标标准、评标方法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七)经评审的投标人排序;

(八)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和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

(九)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

第六十条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对评标结论持有异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可以书面方式阐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且不陈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的,视为同意评标结论。评标委员会应当对此作出书面说明并记录在案。

第六十一条 推荐中标候选人的办法:

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的,有效投标人在七家以上的按综合因素得分高低顺序推荐3名中标候选人、四家(含四家)以上不足七家的推荐2名中标候选人。

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有效投标人在三家(含三家)以上的,推荐2名中标候选人。

第六十二条 招标人按下列方法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在推荐的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择优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按高分直接确定中标人。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工程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标文件规定应当提交履约保证金而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提交的,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因前款规定的同样原因不能签订合同的,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三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当有效投标人都不能满足招标要求时,重新组织招标 .

第六十三条 当中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合成标底价时,合成标底价即为中标价;当中标人的投标报价低于合成标底价时,中标人的投标报价即为中标价。

第六十四条 招标人依法确定中标人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评标报告连同评标的有关材料报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备案;招标投标管埋机构自收到书面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未通知招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招标人可以向中标人发放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对中标项目经理实行押证制度。

第六十五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订立书面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招标人应当将合同送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备案。

中标人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的,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并取消其中标资格,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应当对超过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招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给中标人造成损失的,招标人应当给予赔偿。第六十六条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担保的,中标人应当提交。招标人应当同时向中标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第六十七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向中标人和末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第六十八条 本细则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九条 本细则自2001年10月1日施行。

第二篇:山西省残联召开学习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座

谈会

山西省残联9月2日消息:8月28日上午,省残联在晋中召开学习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座谈会,省残联理事会领导、机关各部室主任、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和各市残联理事长就学习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以求推动各地《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实施意见》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地出台。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郭贵仁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上半年,我省残疾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全省残疾人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5月11日,王君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残疾人工作,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5月15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发[2009]18号)。7月9日,省政府残工委召开全体会议,就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残疾人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省委18号文件全面阐述了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在对过去残疾人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目标,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残疾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文件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

各级残联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18号文件精神,协调各有关部门抓好当地实施意见的起草制定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要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得力的起草班子,党委、政府两办牵头,残联配合政府法制办,在充分征求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具体落实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起草、制定等相关工作。各市的实施意见要在今年年底前出台,各县的实施意见要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18号文件的规定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因为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意见相对宏观,所以市、县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针对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刚性的、具体的措施。比如,在提高困难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给予财政补贴、建立各项救助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要力求有新的突破。《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实施后,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拓展性的政策措施,要吸收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挖掘出当地残疾人工作政策措施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残疾人的收入只有健全人的一半左右,而医疗支出又是健全人的2.5倍。对残疾人怎么关心和支持都不过分,我们要带着深厚感情对残疾人高看一眼,厚爱几分,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真正使残疾人受益。

各级残联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残工委成员单位将残疾人各项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18号文件的各项政策措施。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不是常委的,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请示当地党委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联系残疾

人工作,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要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5元的标准落实康复经费,已经达到的要加大力度,没有达到的必须达到。要确保我省残疾人事业2015年和2020年阶段性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各市残联理事长就学习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制定出台本地区《贯彻落实省委18号文件实施意见》的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 会议还对山西省下半年残疾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第三篇: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的

情 况 汇 报

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委1号文件公布后,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文件精神,现将贯彻落实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1、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以会议形式,全文学习了文件精神。

2、全县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文件精神,各农口单位分别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

3、成立了宣传队。从2月20日至2月29日,由县农粮局牵头,成立3个宣传队,深入全县各圩镇进行宣讲;5月份为集中宣传月,由“三送”队员深入“三送”对象家中进行上户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7万份。

二、结合实际,周密部署,扎实开展科技入户工作。

1、加大投入,夯实了农技推广的基础。今年,我县已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目前,全县25个乡镇成立了农技推广综合站,其中有7个乡镇已建设了办公大楼,分别有培训教室和服务大厅、农技人员的办公场所,其它18个乡镇采取了租、借办公房屋的形式,设立了办公场所和咨询窗口,为我县农技推广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在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部乡镇。

2、财政统发,保障了农技人员的待遇。我县基层农技推广

1 改革完成之后,全县在岗农技人员共计240人的工资由财政统发,各项津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和其他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一样,从而落实了中央1号文件集中推广“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

3、完善机制,健全服务网络。今年,我县完善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一套完整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深受群众的欢迎。

4、重心下移,创新服务方式。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定位定向定性,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系统提出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必将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文件强调,要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基本方向;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基本要求。

为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我县采取重心下移、创新服务方式,首先,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向全县的指导员和示

2 范户发布农情、农技及农业气象信息,快速指导广大群众做好动植物防疫、农业灾害处置和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每月发送农业短信平均8000条,发送率100%,群众反映很好;其次,实行局属单位挂乡联系服务负责制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入户工作;三是发放便民服务卡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便民服务卡内容包括全县农技各专业专家联系电话、本乡镇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电话,方便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中筛选了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及主推技术。年初将便民服务卡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手册发放到农户家中,让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良种良法及栽培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是撰写工作日志,为进一步规范农技人员工作行为,局里统一印制了农技人员工作日志,工作日志主要记载进村入户指导农民搞好试验示范的情况,而且,工作日志将作为考核农技人员平时工作的依据之一。

通过以上形式,使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千家万户。

兴国县农业和粮食局 二0一二年七月

第四篇:中央1号文件(模版)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青海省新农村建设2011年实事工程安排计划的通知

各州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委各部委,政治各机关单位,各人民团体,武警青海总队: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2011年继续整合各类资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安排的原则

(一)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三) 坚持整合现有各类资金,匹配使用、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 坚持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调动一切力量共同实施实事工程,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2011年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安排计划

2011年新农村建设十四工程共安排48个项目,总投资908253万元。

(一) 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310600万元。

1、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农牧厅),计划投资210700万元。其中:农村危房改造工程67200万元,游牧民定居工程143500万元。

2、 农业综合开发(责任单位:省财政厅),计划投资36800万元。

3、 水里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省水利厅),计划投资3600万元,其中:湟水北干渠一期扶贫灌溉工程30000万元,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6000万元。

4、 设施农牧业建设(责任单位:省农牧厅),计划投资16500万元。其中设施农业工程8500万元,设施畜牧业工程8000万元。

5、 农牧业科技推广(责任单位:省农牧厅)计划投资10600万元。其中:马铃薯、玉米双膜双垄、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农牧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6000万元,动物疫病防治工程2600万元,畜禽良种工程2000万元。

(二) 水电路话“四通”工程:计划投资180775万元。

1、 通路工程(责任单位:省交通厅),计划投资140000万元。

2、 通水工程(责任单位:省水利厅),计划投资26775万元。

3、 通电工程(责任单位:省发展投资公司),计划投资10000万元。

4、 通化工程(责任单位:生通讯管理局),计划投资4000万元。

(三) 农牧民教育培训工程:安排资金194875万元。

1、 农牧民技术骨干及绿色证书培训(责任单位:省农牧厅),安排资金3000万元。

2、 科技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安排资金100万元。

3、 基础教育(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安排资金191775万元。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20000万元,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5900万元,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项目2200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28000万元,免费教科书5875万元。

(四) 农牧民健康工程:计划投资76815万元。

1、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省卫生厅),计划投资12000万元。

2、 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单位:省卫生厅),安排资金7195万元。其中:卫生助残扶贫项目290万元,干预农牧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危害工程1114万元,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5791万元。

3、 基本医疗服务(责任单位:省卫生厅),安排资金55198万元。其中:落实新农合提标增补政策54000万元,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310万元,卫生对口帮扶工程852万元,卫生三下乡36万元。

4、 计划生育服务(责任单位:省人口计生委),安排资金2422万元。其中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900万元,农村牧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项目1472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项目50万元。

(五) 文化进村入户工程:计划投资2500万元。

1、 广播电视工程(责任单位:省广电局),计划投资10万元。

2、 文化进村入户工程(责任单位:省文化厅),计划安排资金2400万元。

(六) 扶贫整村推进工程:计划投资49000万元。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责任单位:省扶贫局、省发改委),计划投资49000万元。其中:扶贫整村推进工程42000万元,易地搬迁扶贫工程7000万元。

(七)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计划投资91688万元

1、 草地保护与治理工程(责任单位:省农牧厅),计划投资28500万元。其中:退牧还草工程28000万元,抗灾救灾工程500万元。

2、 林地保护与建设工程(责任单位:省林业厅),计划投资58188万元。其中:退耕还林工程3270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7700万元,“三北”防护林工程7900万元,农村造林育苗工程2000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260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318万元。

(八) 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计划投资2000万元。

三、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在总结201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专人负责,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报告,把实事工程落到实处。

(二)各部门要认真抓好项目申报工作,加大与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要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为平台,整合现有支农资金,统筹安排。

(三)在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同时,州、县争政府也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心农村建设实事工程的投入。

(四)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心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完善细化措施,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取得实效。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2月11日

第五篇:1号文件实施意见

中共金安区委 金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1]1号、皖发[2011]1号、市发[2011]1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治水安民、以水富民”理念,把水利作为全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进程中,着力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切实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主要目标。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完成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全面提升防洪能力,境内平原洼地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淠河、丰乐河堤防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到

1 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大幅度降低病险率;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全面改善灌区管理设施和条件,基本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泵站建设与更新改造;进一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依法行政、管理规范的水利管理和水生态保护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全面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

(三)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切实制定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坚持按规划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平原洼地地区要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提高农田排涝抗旱标准;丘陵山区特别是江淮分水岭乡镇要以小水库、当家塘、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灌溉泵站新建与改扩建、坡耕地综合治理为重点,切实抓好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蓄水供水能力;南部山区要加快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地质灾害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建设、水能开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按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制定“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分年实施计划和方案。确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指导地位,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

2 业、土地整治、扶贫、以工代赈、江淮分水岭等项目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项目,应服从《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奖补资金,乡镇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集中重点县建设资金、使灌区支渠以下(含支渠)主要输水渠道基本硬化。突出木南示范区、施桥示范片、孙岗示范片、城北翁墩示范片水利建设,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农田建设。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

(四)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发展工程水利。重点实施和推进淠河、丰乐河、山源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今明两年重点对丰乐河及其支流进行彻底治理,对病险水库水闸加固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50座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1年实施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2座小

(一)型、3座重点小

(二)型和3座一般小

(二)型水库,2012年计划实施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一般小

(二)型水库6座和重点小

(二)型4座,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强乡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重点乡镇所在地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五)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21万农村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2011年解决9.4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总投资4210万元,2012年计划解决7万人饮水不安

3 全问题,重点推进城北、马头等16处供水站扩建延伸,形成乡镇、村一体化供水,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基本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建立健全水质检验监测制度,保证饮用水水质达标。简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手续,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六)加速推进灌区节水灌溉续建配套工程。 积极编制好金安区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分重点实施灌区节水灌溉和续建配套工程,其中2011年,组织实施瓦西干渠(K12+000—K15+000段)渠道除险加固工程、淠杭干渠长堰、罗丝岭滑坡治理工程,2012年,组织实施瓦西干渠三岔庙支渠节水改造工程、淠河总干渠淠伍支渠渠道除险加固工程,2013年组织实施瓦西干渠(K15+000—K27+500段)除险加固工程、双河分干渠除险加固工程任务,到2015年,我区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到2020年,全部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工程任务,全面提升灌区能力,切实解决我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充分发挥灌区效益。

(七)围绕生态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重点加强南部山区、江淮分水岭乡镇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十二五”期间,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2,坡耕地面积10000亩,2011年,重点治理丰乐源小流

4 域、荷叶塘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椿树镇瓦院墙波耕地治理续建,2012年,重点治理六舒岭综合治理工程、丰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续建工程和中店道班村坡耕地治理。大力开展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成立区水土保持委员会,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加大力度宣传新《水土保持法》,规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行为,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规定开垦范围,保护和增加植被,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预防。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加快淠河、丰乐河等河流的水环境治理。加强中小河流、库塘生态调控能力建设。加强重要水源涵养区、湿地和小水库的保护。强化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测系统和水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鼓励扶持发展小水电,2011-2012年计划对木厂发电站进行改造和增容,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八)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大力开展堤顶防汛道路改造;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高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能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区、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体系,建设整合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水资源

5 管理、水土保持和灌区信息为一体的水利信息化系统,构建覆盖区、乡、村三级的水利信息网络,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九)加强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综合利用水土资源。重点加强灌区支渠以上渠道、中小河流、重点小水库和一些重要水利工程的确权划界,充分利用好水土资源,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

三、加强水利投入和落实政策扶持

(十)大幅度增加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在前3年平均数基础上,每年安排水利建设投入与财政收入增幅同步增长,力争今后10年财政年平均水利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自2011年起,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加大水利前期工作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的同时,财政每年应安排不低于200万元前期经费投入。区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运行维护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且投入总量与增幅要有大幅度提高。多渠道建立乡镇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投入机制。区财政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维护经费给予足额补助,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足额征收水资源费、河道采砂管理费、临时滩地占用补偿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等水规费,全面开展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的征收工作,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

6 格征收、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十一)用足用活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的政策。利用财政贴息资金项目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财政对公益性中央和省水利建设贷款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

(十二)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探索设立水利投资公司,搭建水利融资平台,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建立完善收费补偿机制,实行政府补贴,通过业主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水利项目。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力度,争取全区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奖补资金不少于45%。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鼓励企业投入资金用于乡镇中心段的中小河流治理,并给予政策优惠。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四、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十三)创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健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模式,进一步落实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招标投标、建设市场、质量安全等监管措施,建立水利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水利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责任,优化水利建设环境。明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对跨乡镇的水利工程原则上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7 或委托主要受益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同一乡镇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组织,落实管护主体,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十四)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规范取水单位计量设施安装,2012年在全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用水效率监管名录。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乡镇用水全面推广节水器具,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严格执行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和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方案按取用水监管权限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加强水源保护和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区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依据,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

8 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十五)强化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等制度。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建立健全专职水政监察大队,加强河道及其堤防管理,严禁在河道内非法采砂,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道水域,严禁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一批实用先进技术。

(十六)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全面改善基层水利的管理设施和条件,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站所,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理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

(十七)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核实有效灌溉面积。结合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调查摸清我区实际有效灌溉面积和用水量。水利工程供水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

9 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按照促进节约用水、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降低农民水费支出,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促进灌溉工程良性运行。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从水闸控制的河道取水和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价格,稳步推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管、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水土保持、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将水利建设和改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建立行政领导任期水利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要把水利发展实绩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加强督查和考核,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十九)强化部门职责。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水利行业管理,担负起水利建设和改革的重任,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加强水利工程监督和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好投资计划,并及时做好计划下达工作;财政部门要根

10 据当年预算资金的安排和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调度资金,保证工程用款;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保证国家和省重点水利工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指导项目单位及时办理工程建设用地报批手续。宣传、公安、环保、交通、林业、审计、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水利建设,主动做好相关工作。

(二十) 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培养和选拔大学专科以上各类水利人才。深化水利单位内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服务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强水利实用人才培训、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十一)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工作。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对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山西省政府1号文件】相关文章:

山西省发电34号06-21

浙江省政府发文文件09-11

一号文件04-09

一号文件解读05-01

豫办201425号文件04-19

人防438号文件06-21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04-26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08-26

鄂建文85号文件04-28

成府发201144号文件04-28

上一篇:同学聚会讲话稿下一篇:如何做好家园共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