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自我激励

2024-04-07

才女自我激励(通用9篇)

篇1:才女自我激励

旅行的意义:一个人大本科女生大学四年的故事

很抱歉7月在尼泊尔收到COS约稿的邮件,就答应下来一定完成任务。月底从西藏回来,又开始每天编程完成暑期作业,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写下些文字。这对我来说着实是个很好的机会。毕业前夕,院里的老师推荐我参加一个学校的毕业生活动,相关部门要求我把自己四年的经历和成果写成博客,一直到评选期结束。可是我没有想到这篇博文一时间被许多外校甚至海外的中国学生分享,虽然听到鼓励的声音会很开心,但我很遗憾太多人曲解了我的意图。我MSN的名字一度是outlier,是因为我并非传统思维和体制下长出的种子,我厌恶成功学,并不完全崇尚读书,更对现存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下的单一评价标准深感无奈。况且学习本不是我的强项,申请的结果也不算出众。在我认识的同届毕业生中,就不乏同时拿到哈佛,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全奖的大牛。所以我更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如何在努力的同时不丧失生之为人的尊严,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放弃心底真正的渴望,在面朝一个兵荒马乱的世界,被现实打击的灰头土脸的同时,还能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再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侯瑀,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四年来取得过一个还不错的GPA和排名,得过一些奖,参加过很多社团和文艺活动,有过几份投行的实习,发表过论文,学习交流的经历包括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2010年底申请了8所学校,被录取的有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我的申请经历有很多偶然性,但我还是想把一些可以推广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是我对自己四年的一个纪念。

一. 象牙塔内的春天

统计学院号称人大四大疯人院之首,因为是纯理科学院,在人大这个人文社科学校也颇显另类。大一入校就听到一句戏言:好女不嫁新闻男,好男不娶统计女。开学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每天早晨7点之前,知行1楼10层东面的几个房间就几乎人去屋空,07统计的女生们除了早早去占座就是去自习室晨读念英语。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下,我也不敢懈怠。因为从小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就连高考复习都是在天大和南大的自习室度过的,我很快就熟悉了人大的环境,习惯了除了上课和练琴之外都泡在自习室,除了一遍一遍地做数学题之外也提早开始托福和GRE的准备。

很多人批评中国大学的老师水平和道德都良莠不齐,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厌恶政治理论课,而我从来不。因为我认为无论如何,那些老师比我们年长二十岁以上,就算不是才富五车,也比我们多出很多的人生经验,他们总会有一些思想会启迪我们,哪怕只是一句话,也是值得的,也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因为从小爱好音乐和播音主持,我在大一刚入学就加入了学生会文艺部,主持院内几乎所有的文艺演出,担任声乐比赛领唱,参加声乐比赛等。但投入最多的还是辩论赛,人大的辩论圈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江湖,充斥涌动的才华与思想肆意碰撞的背后,是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和完全忘我的比赛准备。每天一两点回到寝室,室友已经睡熟了,早上出去读书,大家都还没起床,一个星期也见不到室友几面。回头想想,却正是那一段魔鬼般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利用时间。

统计学是一门有自己根基的学科,我一直把它当作一门哲学来学,从不认为他只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统计学的哲学理念正符合我的人生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个随机事件,而结果也是以某一概率存在,后验的经验会以更大的概率让我们接近真理,但是永远无法确认我们已经抵达,因为一个美丽的假设比不上纷繁复杂但眼见为实的证据,一个逻辑缜密的演绎也必须伴随能充分归纳现实的模型。

然而学习与学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考试分数只是服从一定分布的随机抽样,并不能作为评价知识的标准。为了想要提早开始学术研究,我在大二上学期找到了德高望重的易丹辉老师,而在此之前她既没有教过我一门课也没有听过我的名字。还记得当我提出想要跟随她做学术的请求后,她非常直白地告诉我,本科生水平太低,什么都做不了。我只沮丧了几秒钟就对她说,“我是最好的学生,如果我不行,别人也不行。我可以先从旁听博士生讨论班,做最简单的数据整理开始。”现在想想,那样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些幼稚,但也正是那种志气和魄力赢得了第一个机会。在那之后,我很快有了自己的项目,在大二就登上全国学术会议的奖台,在众多教授和博士生之间报告了自己的论文。除了自己的争取,我非常感谢各位统计学院的老师们对我无私的帮助。现在还记得吕晓玲老师竟然同意我每周翘她的课去参加易老师的讨论班。第一次向她请教人生问题,她请我吃中饭,在听完我的梦想后,她抬起头问我,“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还有张波院长在我做学术报告的时候默默聆听的眼神,以及毕业的时候知道我没有继续深造统计学,痛心地说,“可惜了,但是你喜欢就好。”我真的非常感动。

二. “揠苗助长”的机会

在为研究生做助教的时候,去耶鲁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为了实习一次一次去面试的时候,常常有人惊讶,有人好奇,有人觉得我很幸运。是的,得到机会固然幸运,但机会常常需要“揠苗助长”,从不会主动降临。记得在中金面试的时候,一个MD拿着我的简历问,为什么你这么能折腾。我说我喜欢这个词,不折腾不成活。

大二暑假人大第一次开设小学期,统计学院邀请的教授与易老师的研究方向相近。当时认为与国外老师多交流能对我的出国申请有帮助,就主动对老师说愿意去接这位美国的教授,没想到易老师在跟这位教授交流的时候对我的才能赞赏有加,直接推荐我做了助教。谁知这门全校公开课主要面对研究生和博士生,选课的人中我是年级最低的,怎么可能做别人的助教!但我珍惜这个契机,马上答应了下来,在短短的几天之间看了好几本英文教材,自学纵向数据分析的统计学知识和SAS编程。因为同时还在准备GRE考试,每天几乎住在访问学者办公室,甚至把提琴也带来,吃外卖之后在明德的楼梯间练琴。

面对机会,我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或质疑自己而说不。大二的秋天曾接到一个陌生短信,说再过几天就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想邀我一起参加,还说是想找一个统计学院的学生,但苦于不认识,于是在网上搜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单搜到了我。当时距离比赛不过3天,而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地球上有这样一个比赛,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大三暑假人大举办两年一届的国际统计论坛,聚集了中国和美国几百位最顶尖的统计学家、院士和教授。院里的领导希望我担任欢迎晚宴的双语主持人。我一下慌了神,虽然有丰富的主持经验,但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英文。但是就算内心怎么纠结,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说可以。两次数学建模比赛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国际晚宴结束后,不仅很多美国教授主动与我交流夸赞我的英文流利,还有一位宾夕法尼亚的教授握着副校长的手说,希望我能申请宾大统计系。虽然只是一句客套话,但我依然感激那些意外的肯定。

这种争取机会的心态,在出国申请的时候尤为重要。2010年3月,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位普林斯顿金融系的教授主页,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并且觉得他的一门课程对希望转专业申请金融数学方向的我来说大有裨益。于是我从普林的中国留学生那里要来这门课的课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并自己编程完成了所有作业。巧合的是,在暑假到来之前突然从一位清华好友那里得知他要来清华讲暑期课程,而且正是我自学的那一门。这对

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他还是当时的招生委员会主席。我埋伏在清华的教室里,趁课间的时候走上去做自我介绍,并问了许多之前积攒的问题。几天课程后和老师成了很好的朋友,现在还记得当我递上自己完成的一沓project数据和轻松讨论他最新研究方向时他脸上惊讶的表情。夏天过后,我每周都会给许多暑假认识的美国教授写邮件,告诉他们我最新的进展,比如又找到了新的实习,新学期的GPA又得了4.0等等。11月到耶鲁做访问学者的期间,我只身闯荡哈佛,普林斯顿等学校,争取面试机会,与招生委员面谈。在此之前做好充足的research,先联系各个学校的在读中国学生询问他们招生小秘和教授历年关心的问题。比如普林的招生小秘喜欢问当下的金融热点,我就把几个月来每天记录的财经新闻整理成要点,并用英文流利表述我对美国欧洲和亚洲金融趋势的看法。还记得在耶鲁面试的时候,前一天得了重感冒,嗓子哑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闷在酒店喝了一整天的药水。转天带着非常微弱而难听的声音见一位相当tough的老师时,她听说我在飞机上感冒了,竟然骄傲地收回刚握过的手说:“哎呀!那我不应该和你握手哦。”但是半小时过后,她满面笑容地伸出手说,等你来耶鲁。我就知道我几乎已经拿到了offer。

正是因为这些足够折腾的经历,所以到最后结果对我来说已经没那么重要。很多人喜欢我在杨澜节目上说过的那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在哪里读书,读什么专业更加重要。”其实招生和录取本来就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很主观的过程。既然我们这些从传统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痛恨用分数(如GPA,G/T)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那就同样不应该去为几个招生委员会老头老太太的主观判断而失神,更不要把常青藤的标签作为自己找到自信的依据。你喜欢什么,关心什么,懂得多少,又愿意为了什么而甘之如饴地付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 走出象牙塔

所谓大学,对于我来说认识自己是第一位,认识这个世界第二位,做学问只在第三位。在高考之后,我对自己的大学去向没有任何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希望在北京。现实证明北京真的给了我太多东西,可以说,我从这座城市学到的,要比在大学里学到的还要多。

我的高中班级叫合唱班,一个班就是一个合唱团,每个人都会乐器,大家都疯狂地热爱着音乐。来北京之后,我每个周末除了到中央音乐学院上提琴课,还必听一场音乐会,如果没有就看一场电影。四年来,去过了北京几乎所有主要的演出剧院,国家大剧院就去了29次,交响乐,演唱会,话剧看了上百场。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看演出在中山音乐堂见到小提琴大师克莱默,就连观众席中都有好几个小提琴大腕,于是我激动万分地跑

去要签名。我喜欢孟京辉,跟着看了他所有的话剧。我敬仰Bob Dylan,他演出前半个小时把内场票送给了一个地铁里的流浪歌手,然后自己买了最便宜的票开心地坐在最后排。

大四即将毕业之际,我除了和别人一样狂欢地庆祝毕业季,每天还要穿梭在国贸和学校之间,穿越整个北京城去实习,光前后的四五轮面试就持续了一个月。北京聚集着几乎所有领域最顶尖的公司,当然也包括金融机构。在北京,我认识了太多优秀的人,就连一次很晚的时候与同事在国贸的酒吧迎接归国好友,都会遇到马云这样的人坐在旁边。他们每一个都是一种可能性,让我一次次更新着自己的视野,也更敢想敢做。犹记得在奥运村偷偷挤在运动员中拍摄普京,和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面试聊天,同清华数理基科班的大牛一起听民谣Live,为30多位美国和欧洲的商学院面试官做交互传译,和自己最喜欢的小提琴演奏家一起吃夜宵,认识乐评人和发烧友,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也只有北京能给我这样多的机会。

从小家人教育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山川之壮丽河流之秀美,更在于你可以观察到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可以有多么不同。这次去的尼泊尔,是我去过的第11个国家,却是第一个非发达国家。一天停好几十次电,一辆吉普车坐10个人,晚上睡觉会被蚂蚁咬,蚊子叮,热得眼睁睁看着天花板难以入眠。在等回拉萨的飞机时,我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尼泊尔好破,再也不来了。我心里很想对他说,要是为了享受,怎么不去法国小镇呢。我们愿意远行,正是为了去见那些自己的生活里难得一见的人和事。在西藏,我跟随藏族人去看天葬,才明白生命原来是怎么一回事。尽管被震撼地说不出话,流不出泪,但人类本该是食物链里平常的一环,从无中来,到无中去。藏族人索次说,活着时候又没做什么好事大事,死了当然应该回归自然,把自己的身体贡献回去。再回头想想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狭隘。我平时很不喜欢别人提及“精英”,“优秀”,“成功”这样的字眼,就是因为我认为这些字眼没有意义。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永远是相对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成长环境足够幸运,就算无关钱和权利,父母的悉心照顾和教育方式本身也列为其一。要知道就在我因为被某所学校拒绝伤心欲绝的时候,世界上有些人根本说不出自己国家最好的大学叫什么名字;在我忙着打包到美国的行李的时候,世界上有些人竟然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护照!

四. 孤独星球

轰轰烈烈的毕业季,我放弃了准备了好几个月的CFA考试,只是因为想多点时间和四年的同学在一起,不愿错过每一次旅行,游戏,歌唱甚至胡闹,酒醉和流泪。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远远比追求个人前途命运更加重要。我尊敬所有平凡的人,他们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失去另一些可能因此成为代价的东西。每个人从生到死,就像一颗孤单旋转的星球,在时间的纵轴上,个体的荣枯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你与身边的自然,人和物产生联系,付出爱,让别人感到开心和幸福,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时候,生命才产生其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渐渐了解金融领域后,我确定这不会成为我毕生的职业。此刻的选择,也只是漫漫长路上的一个驿站。

如果说大学还有遗憾,那就是我经历的失败太少了。虽然母亲说,不一定亲身经历失败才能获得教训,但我还是期待年轻时的大风大浪胜过一帆风顺。最后请允许我向人大统计学院的所有老师,师兄师姐,同学,学弟学妹表示我由衷的感谢。他们之间的一些人,甚至以我的梦想为梦想,毫无条件地帮助我。我还记得有一次伯克利大学的统计系主任来做小型讲座,一位研究生师姐问了她转专业会不会很冒风险的问题。当时那位教授讲了一个故事,最后说“你们现在20多岁,现在不疯狂,现在不冒险,那还有什么机会呢?”不是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改变世界拯救地球,但是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认清自己内心的选择,然后跟着心的方向,去不惜代价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爱自己愿意爱的人,面对自己不怕面对的失败。就像我在毕业时为同学们写的一首歌里说的一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以前每去一个地方旅行,我都会写一篇主题名为《旅行的意义》的文章。人生也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那就让我以以此为题吧。

篇2:才女自我激励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股票有涨有落,然而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使你永涨无落。

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使肉体“贫瘠”下去,又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

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

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篇3:自我激励与管理

关键词:激励的内涵激励理论,个人分析,目标设置激励,企业管理启发

一、对于激励的大体了解和相关理论

为了在做激励个人分析的时候有一个更为清晰和完整的认识, 我想首先对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激励的知识做一个概述, 在本文中所需要的激励理论也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陈列。

(一) 激励含义, 过程, 作用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 它含有满足需要, 激发动机, 引导行为的意义, 激励具有目的性, 通过强化人们的需要或动机来引导或改变人们的行为, 他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激励的过程如图:

激励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 为组织广泛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实现组织目标,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二) 相关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

过程型激励: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

调整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 挫折理论。

在过去的生活里和现在的发展中, 我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发现了适用于自己的激励方式和个人的运用实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激励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我们只有认清自我, 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成长。

二、个人分析

在团队角色自我知觉问卷中, 我的测试结果显示, 我更有鞭策者的特质, 是的, 追求完美, 至真至善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 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实践当中, 我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 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 1960年,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开始时, 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 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 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 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 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校长又叮嘱他们, 对待这些孩子, 要像平常一样, 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一年之后, 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 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 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 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通过这个故事, 可以看到激励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激励都会与我们如影行随, 这是我们对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产生的需要, 如上述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 我会为自己设立一个个目标, 并为目标努力, 获得成功。

三、设立个人目标, 激励自我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 外来的刺激 (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 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 因此企业应把物质或精神奖励设置在团队的重要位置。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 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 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

目标对我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它把我的需要转变为动机, 让我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我在设立每个目标之前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 如下次考试保持班级前三名, 这种力量会激励我去努力, 因为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可以达到并且让我满足的, 当然,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不同时刻我们会有不同的目标, 但是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不知从何时起, 我变成了一个在公众面前做事过分紧张的人, 同学面前的一个讲话, 老师的一个提问, 讲台上的一个表演, 都能让我紧张的仿佛要窒息, 每每这个时候, 一股惭愧, 自责的心情油然而生, 于是, 在分析了各个方面的原因后, 我决定在一个学期之内改掉这个阻碍我成长的坏毛病, 为此我设定了一个量表:

这是我在多次紧张之后, 认真反思总结的原因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与我个性相似的人可能存在的情况) , 我根据每一个原因,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目标做法, 接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和改进。我的做法如下:

1、每天找机会去锻炼自己, 比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参加学校, 班级的各种比赛等, 通过当天的实践情况, 我会在每天睡觉前拿出这个量表, 首先思考今天在干什么事的时候紧张以及为什么紧张, 然后在目标做法的后面画叉号。

2、根据自己画叉号的情况, 第二天去有意识地进行改进, 并且在紧张的时候反复提醒自己, 给自己心理暗示, 然后反思总结, 画上相应的叉号或者对号。

3、当一张表都是对号的时候, 我的目标就算完成。我对此的期望很大, 因为只有达到这个目标, 我才能获得更好的成就, 这里可以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来解释, 他认为“激励力量等于目标价值乘期望值, 个体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一种期望度, 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的个体来说所具有的影响力”。最后, 我克服了自己的过分紧张, 也争取到了更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激励产生的, 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 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自我激励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引擎。当我取得自己的理想成绩的时候, 荣誉的奖励带给我精神的鼓舞, 同时, 我也会对自己进行物质奖励, 比如请自己看一场电影, 吃一顿大餐, 买一件礼物…这些足以激励我为下一个目标奋斗, 同时做好与困难斗争的准备。所以在企业或团队管理中, 我们要让成员了解到实现企业目标对他们的极大意义, 并且用物质或精神奖励去支撑他们心中一定要完成目标的信念, 让他们更具有“鞭策者”的特性。

四、企业管理中的激励

美国企业巨子艾克卡曾经说过:“企业管理无非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员工激励的主要职能, 激励的核心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自我激励一样,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只是激励的主体变成了管理者, 而这种激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看这种激励方式是否有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事实上, 任何一个团队内部的激励方式都不是单一的, 而是需要多种激励方式的共同合作, 最终起到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热情、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不过, 多种激励措施的综合运用是建立在不同激励方式的有效利用基础之上的, 团队当中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有很多, 几种常见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法, 奖惩激励法, 尊重与关心激励法, 竞争激励法, 绩效薪金激励法等。在进行激励的同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 身先士卒, 做出表率, 公平诚信, 多种措施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增强激励效果, 实现激励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人员的管理实训中, 激励理论虽是被经常运用, 却似乎没有上升到一个专业化的程度, 因此, 我希望在未来的管企业理中, 企业管理者可在外界施加影响, 进行激励, 如, 将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 设置物质和精神奖励等, 让成员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激励, 实现自我的管理, 从而让企业或团队管理更加轻松, 成效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安东尼.唤醒心中的巨人[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4]罗永浩.我的奋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篇4:反思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的力量

这一抹汪泉便是反思,也是自我审视、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力量,她引领着我们追寻自我方向的轨迹。

反思,有时并不需要处心积虑、殚精极思;也不需要劳筋动骨,花费心血,一切一切的初衷只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生命的不甘追求。有了这样一种爱,一块顽石也能被赋予生命;有了这样一种追求,一撮泥土也能蕴涵清香……

反思,给人类注入了一缕灵动的魂。

夜阑人静,手掌的粉笔彩屑还没有完全洗净,脑子里依旧想着那个调皮的孩子回答问题时脸上异样的光彩……从一个特别而别具意义的舞台走下,回归心灵的深处。只有在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责任,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是一首柔慢而隽永的小诗。

“我今天做了什么?我今天收获了什么?在分发试卷的时候,我有没有对那些不及格的孩子露出不欢喜而沉重的表情?我今天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了吗?那个沉默的孩子是不是需要我的帮助……”这一个个的问题,犹如一道道门扉,经历过心灵反思的检验过程,逐一排解着烦躁,将世俗视线中的杂质通通洗刷干净,最后沉淀下来的是反思过后的宁静和淳朴。

面对迭起的事务和新潮,我们的心总是难以按捺,我们总是在热烈地追逐着,唯恐自己是落伍者;我们总是在翘首期盼着,唯恐自己被人嘲讽为老土。

在这样花样乱眼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难免的迷失总是成为拨不开的浓雾让我们在一片嘈杂中僵硬着行走。

我们的自我导向在哪?反思,使我们的生活情趣接近高尚;而当我们遭遇苦难时,反思则让我们体会深厚的慰藉。

有位学者甚至这样说过,反思,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会增加烦恼。何况,你若学会了反思着面对人生,渐渐地,你就会发觉人生没有什么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确实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金子一定有用完的时候,财富一定有化整为零的时刻,但反思却是永远都存在的。

回望身后的坎坷与泥泞,一道又一道,一程又一程,思索着每行一步在厚重的土地上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脚印儿。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心灵,走出桎梏的樊篱,在灵魂的高处,你终于感受到一波恬然的律动,是一轮淡泊而清朗的弯月。

一件优雅的华装丽服、一家流畅着苏格兰风笛的别样休闲馆,都抵不上这样一种沉思给我们带来的别致。

其实,空闲出时间来进行对过往的反思并非难事,我们也极容易把自己装饰成一个很善于反思的文化人。过去的年代、现代的年代像儿时的万花筒在我们的嘴边随意地放映着,只是语言的标签和品牌所透出的点点反思的味儿,承载不起来自深处的渴望,最终也掩饰不了对自己心的浮然。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浑身到处都是“回味”,唯有心灵荒如沙漠。

于是,在对过去的思考中重新了悟:生活不相信装饰,空有的渲染并不意味着内心的富实。世间没有什么永恒的侥幸可以沾沾自喜,世间上也没有什幺永恒的不幸可以萎靡不振。想起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的一句话:“人是芦苇,然而是能思考的芦苇。”纤若芦苇的人,因为具有思考的能力而包容得下整个宇宙。思考,也由此才显现出伟大和必然。

反思本是对每一次历程的一次深刻探索,每个人能够领受到的却各不相同。有人收获盈怀,有人徒自空悲;有人赚一把汗水,有人握一手虚荣。这差别全在于我们是否肯对心灵有所承诺并付诸经历。因为追求反思的这条道路,实在是一段苦旅。需要耐得住简朴生活的考验,守得住心灵的宁静,始终而不间断地一直坚持这样一种思考过程。

我们一直在羡慕心智无限的人,我们一直在欣赏不断成长超越的人,这无关乎于能力有多高强,它从不以哗然炫外,而只是乞求思想的恩典。

用我的眼睛看我,也从别人的眼睛中看我。思想家惠特曼就大声呼吁“我不能把真我从我抛出去。”因此,我们不能做别人眼睛中的仆役。

每个人的一生,时刻都在经历对“自我”的歪曲。当别人贬低、丑化、损害“我”时,“我”愤然地声明:这不是我!当别人粉饰、抬高、吹捧“我”时,“我”看着头顶上的光圈甘之如饴,难道,“我”不应该大声疾呼:这并不是我!

希望内外都是同一个我,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无形中就把“真我”隐藏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意义所在,没有了自我审视和自我导向的动力,我们甚至连最后一丝学习长大的机会都会失去。 人生途中,走得很轻,走得很疲倦,总有一支落寞的歌萦绕在心际,无法解脱。真想找块绿荫地坐下来歇憩,真想寻一泓清泉洗净身上的前尘,在晚风中慢慢释放心中的孤寂,在落霞红艳的印染中慰藉漠野般的灵魂。

篇5: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赢在“心理”

首先是要自我激励,以“瓦伦达心态”应对考试,瓦伦达是伟大的绳索平衡家。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考试中的心态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试前的心态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二位,学习方法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三,学习知识基础在考试中的作用名列第四。因此现在比的是心理状态,心理素质。考生们要有不怕谁的心态。“我紧张,他比我更紧张。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相信自己。现在没有复习完的,都是考试不考的,因为考试的考题只有所学知识的10%,所以现在要坦然面对。还有就是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心态。天无绝人之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想想自己现在最坏的局面是什么,想好了就不用再怕了。

控制情绪保持平常心

考生考前与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情绪一时有所波动在所难免。但考生要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及时地调整情绪,把不稳定情绪调整为稳定的情绪。

特别强调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我认为不要把考试本身看得过重。考试本身就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想开了也就没什么。只要不把考试看得太重,才不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其次,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的结果,如果老是考虑考好了怎样,没考好又怎样,就往往容易分散精力,不能好好地学习和休息,影响考试时水平的发挥。其三,要搞好复习,把所学知识掌握透彻,运用熟练,

备考资料

所谓‘艺高人胆大’,有实力作保证,自然容易保持平静的心态了。其四,要注意不仅是在考试前,而且在平时也要努力保持平静心态,在激动的时候劝自己冷静下来,在心烦的时候想办法散散心,一直保持静如止水的状态,就更容易在考前保持平静。

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有些着急是难以避免的。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心理潜力。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存在轻度的考试焦虑是相当普遍的。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

坚定决心踏实地行动

有了决心就有了目标,再加上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行动,最终的胜利指日可待。决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决心给人动力,决心不强,动力就不足,进而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利于学习的情况,如不专心等。所以说高考前一定要先使自己确立极强的决心。

篇6:自我激励

一、过去不等于未来。

电影巨星席维斯史特龙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一百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 金龟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自信满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征,但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绝,当纽约所有五百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仍然秉持「过 去不等于未来」的信念,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在被拒绝了一千五百次之 后,他写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荐,也继绩被嘲笑奚落,一共被拒绝了 一千八百五十五次,终于遇到一个肯拍那个剧本的电影公司老板时,又遭到对方不准他 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坚持到底的席维斯终成闻名国际的超级巨星。

二、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全美四大推销大师之一的汤姆霍金斯,从小就背负父亲希望他当律师的期许,当他浪费 了父亲毕生的积蓄,从律师学校休学回家时,他的父亲失望得流下泪来,并说:「汤 姆,我看你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了!」

汤姆只得在第二天离家出走,接着选择了推销房地产的行业。前六个月,汤姆一点业绩 也没有,身上只剩一百元,又花了这仅有的一百元参加一门加强推销技巧的研讨会,之 后,他连续八年得到全美房地产的销售冠军,开劳斯莱斯轿车,环游世界,并教导无数 业务员推销的方法。

他成功的原因为何?他说:「支持我遇到挫折也勇往直前的是一个信念:成功者绝不放 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什么路都可以选择,但就是不能选择「放弃」这条路。

篇7:缅怀先烈激励自我

此次活动,使少先队员们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同学们被刘学成等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所感动,感受到自己肩负着的重担,纷纷表示,要继承烈士的遗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争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学生。

整装待发

行进途中

向烈士献花和敬献花圈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教师发言

教师讲解

篇8:激励知识员工自我管理的策略

一、知识员工的特征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知识员工这个概念, 他认为知识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 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 而是知识和思想。”在今天, 知识员工这个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被扩展到大多数白领或者职业工作者。近年来, 知识员工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行业中, 知识型员工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知识型员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 与非知识员工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较强的流动意愿。

知识员工深知他们的专业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知识员工对专业的忠诚往往多于对企业的忠诚, 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知识员工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公司又忽视或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 就会转向其他公司, 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高度智慧的知识员工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他们不再依附于企业, 知识的力量使其在与企业的关系中处于更加对等的地位。知识员工服务于一家企业不再是他们的需要, 而是他们的一种选择。

2. 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

多数知识员工从事的是创造性劳动, 他们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 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 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知识员工容易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 注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的事业, 因此知识员工更倾向于拥有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

3. 工作复杂性。

知识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 而是在易变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技能。由于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 其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 故劳动过程难以监控。此外, 知识员工劳动考核具有复杂性。知识员工一般以团队的工作形式出现, 通过跨越个体界限以获得综合优势。因此, 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个人的绩效评估难以在团队成果中进行分割。

4. 以高层次需要为主导需求。

由于人才的个性化, 知识员工的内在需求模式出现了混合式需求。知识员工的教育水平较高, 在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 发生和沉淀的成本较大, 自然要求更多的补偿。他们不但希望在工作上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同时也渴望扮演更多角色获得其它需求的满足。知识员工的主导需要集中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要上。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对于吸引和留住知识员工能够起到保障作用, 但要真正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企业必须从自我管理方面入手。

二、知识员工的自我管理

知识员工自我管理指的是知识员工个人或工作团队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自我制定和控制工作计划, 以实现既定目标。知识员工自我管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自我时间管理。

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对时间管理的必要性。有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可以相对放大和延长个体时间。通过加强自我时间管理, 树立时间意识, 从而为企业和个体发展服务。

2. 自我知识管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知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更新阶段。自我知识管理是为了高效、优化利用知识以保证企业和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知识员工若固步自封势必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3. 自我行为管理。

人的行为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所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方式。知识员工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 有意识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自我管理是一个闭合循环的过程。它有如下几个相继的环节: (1) 自我认识是自我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自我认识, 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后, 知识员工才能正确进行定位,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容易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中, 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 (2) 在知识员工完成全面、正确的自我认识后应进行自我设计。知识员工根据工作条件和目标要求等因素设计出符合自身能力的工作方式, 以使自我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设计的作用是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3) 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知识员工应进行不断的自我协调。自我协调能够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以使自我计划免受自身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与环境中的一切促进自我计划顺利进行的积极因素, 有效整合内部与外部的各项资源。 (4) 通过自我控制来保证计划的实施。自我控制是知识员工在计划实施中根据目标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分析, 及时把握目标实施的进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 纠正执行中的偏差, 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是自我管理的保障环节, 它使得自我管理不断地沿着自我设计的轨道运行。

三、激励知识员工自我管理的对策

1. 弹性工作制。

多数知识员工从事思维性工作, 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会限制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也为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弹性工作制的实质是让知识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 使之享有更多的机会来协调工作和生活。在企业规定的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之外, 允许知识员工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地点, 把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对待特殊工作的知识员工, 领导者甚至可以只考核其工作成果, 而对工作过程不做任何限定, 避免僵硬的工作规则。事实证明, 弹性工作制功效卓著, 它能减少人才流失, 鼓舞士气, 提高生产率。

2. 全面薪酬管理。

全面薪酬管理较之传统的薪酬管理, 其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薪酬管理是以企业为导向, 企业薪酬体系缺乏与员工的沟通。全面薪酬管理是以员工为导向的整体性的系统薪酬设计。它是员工个人行为所导向的目标和工作动机产生的源泉。全面薪酬管理不但包括直接的货币形式和可转化为货币的其他间接形式, 并且还包括舒适的办公环境,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工作的挑战性等难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 全面薪酬管理应建立在科学、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因为知识员工会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如果他们认为报酬是公平的, 便能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反之则知识员工会减少投入, 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这将导致激励作用的消退。

3. 强化管理。

强化即通过不断改变的刺激因素, 来增强、减弱或者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管理正是管理者利用刺激物来增强知识员工某种行为以实现企业目标。奖励、升职、赞扬等都可以成为激励某种行为的刺激物。虽然强化管理包含惩罚和忽视, 但由于激励主要是为了提高知识员工自我管理的自觉意识, 如果把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惩罚相挂钩, 知识员工势必产生惧怕承担责任的心理, 这样将形成负激励的作用。管理者应把知识员工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岗位责任制应承担的责任区分开来, 并在自我管理激励过程中去除惩罚和忽视这两种方式。

4. 合理授权。

篇9:怎样自我激励

一、允许自己梦想,它是有朝一日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土壤。站在埃菲尔铁塔上、时代广场中央和在长城上漫步,这个真理更有深意,因为没有梦想任何成功都不会被创造出来。你的梦想属于你个人而不是一群人,也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只要你认可就够了。伟大思想的火花常常在我们放松的时刻燃起,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把这样的它看做胡思乱想。精心培育你的梦想,直到它成长得你的头颅再也容纳不下,那时它就会一跃而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二、根据直觉行事。学到的知识有时并不可靠,甚至危险,内心的感觉才是激励的源泉。黑暗中行走,直觉是引导你走向光明的灯笼。直觉的最初源泉是感觉和情感,也可能是头脑深处一个模糊的想法,明智的做法是聆听细微的声响、确认来源并分析收集到的原始材料。跟着直觉走是成功最容易、最短的捷径,容易是由于它能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最短是因为你不必再兜圈子——可以径直走到目的地。

三、要勇敢。恐惧可以使人失去能力,但勇敢能给我们带来激励。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它的勇气,每当你面对恐惧而又战而胜之。胜利的喜悦就会产生激励——激励你攀登新的高度,与更高大的巨人搏斗。要敢于冒险,生活既可能反复无常、异常危险,又可能令人激动富有意义。冒险并不意味鲁莽行事,而是贪图安逸、甘于现状和敢作敢为、奋发进取之间的不同。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很多机会,有的人能够抓住,有的人则与之失之交臂,敢于冒险的人有时会发现自己因为敢于冒险而陷入不利境地。可以有把握地说,稀松平常的生活适合绝大多数人,而敢于冒险的人则受到自己失败的激励,未来从他们经历的失败中成长起来。

四、不纠缠于过去,而是对新生事物充满热情。因循守旧会耗尽你的精力,清理过去经历过的肤浅之事是一种感情锻炼。清理生活中旧事会很痛苦,但这样的痛苦很快就会转化为你敢于放弃它们的动力,取得新成就的激励会督促你前进。失误、错误、失望会像魔鬼一样纠缠于你,消磨斗志的回忆很容易成为争取新未来的羁绊,所以要忘记它们。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你到目前为止走过的路,所以当回忆成为前进的障碍时,主动原谅过去的错误会使你轻装上阵,曾经浪费在纠缠于过去的精力就会找到新的用武之地。

五、消除使人感到无能为力的担心。思想会走神——有时进入恐惧和晦暗的境界,要能够控制它。这样的生活习惯可能成为你失败的原因,扼杀能够激励你前进的情感,所以要消除没有客观基础的担心。如果你的担心和忧虑没有根据,最好将其摒弃,因为如果它们不真实,带给你的只有痛苦而没有任何好处。一旦处理了使你感到无能的担心。躲藏在幻觉幕后的东西就会显露出来,新的可能性会激励、鼓舞你去奋斗,迎接新一天的曙光。

編辑袁恒雷

上一篇:GPS北斗卫星终端委托协议下一篇:写农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