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2024-04-11

初中数学目录大全(精选6篇)

篇1: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七年级(上)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1.2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活动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数学活动

七年级(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5.4平移数学活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平面直角坐标系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2.2 三角形的外角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阅读与思考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7.4 课题学习镶嵌数学活动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数学活动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水位升高还是降低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阅读与思考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数学活动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数学活动

八年级(上)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数学活动第十二章 轴对称12.1 轴对称12.2 作轴对称图形12.3 等腰三角形数学活动第十三章 实数13.1平方根13.2 立方根13.3 实数

数学活动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14.1 变量与函数14.2 一次函数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数学活动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15.2 乘法公式15.3 整式的除法数学活动

八年级(下)第十六章 分式16.1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16.3 分式方程数学活动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17.1 反比例函数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数学活动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活动第十九章 四边形19.1平行四边形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19.4 课题学习重心数学活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数学活动

九年级(上)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数学活动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实验与探究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数学活动第二十三章 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阅读与思考旋转对称性数学活动第二十四章 圆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阅读与思考圆周率Π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数学活动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阅读与思考概率与中奖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实验与探究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数学活动

九年级(下)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数学活动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数学活动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28.2 解直角三角形数学活动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数学活动

篇2: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三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角

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形形状的包

装纸盒

七年级(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5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6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与思考 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7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阅读与思考 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8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9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计算机华统计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0

八年级(上)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2 做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2.3 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索 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根号二不是有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14.2 一次函数

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 杨辉三角 15.3 整式的除法 15.4 因式分解

观察与猜想 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5八年级(下)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

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九年级(上)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一次方程

22.2降次——接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23.2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圆 24.1圆

24.2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4.3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Π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九年级(下)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7.1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究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图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解直角三角形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投影 29.2三视图

篇3: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新目标英语课本的目录 (catalogue) , 在每册教材中占一个单元的篇幅, 里面包括标题 (title) , 话题 (topic) , 功能 (functions) , 语言结构 (structures) , 语言目标 (target language) , 词汇 (vocabulary) , 巩固 (recycling) 和学习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 等项目。笔者根据自己曾在中学七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并总结反思后认为, 在完成所有单元的教学后, 利用目录引导学生复习, 能起到提纲挈领、把握教材脉络、规整复习主线的作用。

现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为例, 选取几个案例分析和教学体会与各位同仁共享。

【例析一】穿针引线法

利用标题 (title) , 从整体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回忆每单元需要用到的重点单词、句型和时态语法。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回忆, 写出12个单元的标题;然后小组讨论, 大家集思广益补充自己前面默写的标题;接着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老师通过提示内容或每个单元的内在逻辑性引导学生按目录顺序逐个理出12个单元的标题。

【评析】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与态度的不同, 再加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主动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看似简单的一个要求, 学生完成起来并不容易。每个单元的标题就是本单元知识点的浓缩, 该单元的句子、对话和文章基本围绕题目展开。这样做的好处是:标题集中呈现, 利于学生直观学习内容。

【例析二】母子互动法

利用语言目标 (target language) , 带动词汇复习。这些语言目标句子蕴含着要复习的词汇, 或者通过这些句子的询问, 引出要复习的词汇, 句子和词汇好比母子, 密不可分, 词不离句, 句带动词, 由此引出彼, 由彼又会联想到此。如在1.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I sometimes go to the beach.2.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never.等句子中, 我们可以复习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等频度副词的意义、用法和使用的时态环境;通过对问句How often do you…?的不同回答, 复习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等表达次数的词汇;通过这一单元语言目标的回顾联想起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habit等关于饮食、健康的词汇。

【评析】举例说明是最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例句, 并让学生仿句和自主造句是重温词汇、巩固词汇的有效途径, 词不离句, 句带动词, 在句中赋予单词生命, 使学生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记忆单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 增强参与热情, 还能激发学困生的表达欲望, 增强自信。

【例析三】千里寻亲法

利用语言功能 (functions) , 整合语言功能相近的单元, 进行归类和区分的比较复习。如第三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中用进行时态结构be+v-ing表将来的计划与第十单元I’m going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中用将来时态结构be going to谈论未来的理想;第六单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谈论比较级与第十二单元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谈论最高级;第四单元Howdo you get to school?中关于how的提问与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关于how much/how many的提问;第五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中情态动词can表邀请的用法与第十一单元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情态动词could表礼貌的请求及征询允诺的用法;第八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和第九单元When was he born?中疑问词when和how long引导的对时间的不同提问方式, 以及过去时态的运用等。

【评析】把语法结构和功能项目相近的单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复习, 是一项较高难度的归纳复习,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这种复习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使学生易于抓住教材的主脉, 不再混淆相似的知识点, 解除学生积累的困惑, 便于教材的合理拓展, 让学生感觉学习主线简单清晰, 增强学习信心。

【例析四】由此及彼法

利用语言结构 (structures) , 总结不同的时态语法知识。例如由第三单元的语言结构be+v-ing联想到第十单元的语言结构be going to+v (原形) ;由第五单元的语言结构can+v (原形) 引出第十一单元的could+v (原形) 等。

【评析】相似的语言结构, 不同的表达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单元言简意赅的语言结构联想到另一个单元的语言结构, 从一个单元的时态联想到另一个单元的时态, 从中不断体会到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时态间的差异性及其使用的不同范围。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 扩展will引导的将来时, 为下学期语法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例析五】草船借箭法

教师围绕话题 (topic) , 确定每个单元的主题作文, 然后根据语言目标进行词语替换、改写、仿写等。比如第三单元标题 (vacation plans) , 用where, how, who, when, how long等疑问副词替换What/are you/doing (for vacation) ?中的what, 并把目标语言编成chant (如下) :

What/are you/doing (for vacation) ?

Where/are you/going?

How/are you/going there?

Who/are you/going with?

When/are you/leaving?

How long/are you/staying there?

通过让一部分学生说出这整齐押韵的问句, 另一部分学生根据即将到来的假期计划回答出来,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回答用几个适当的连接词窜起来, 这样无数篇独具特色的关于“假期计划”的完整作文就轻轻松松诞生了。

【评析】对每个单元的语言目标进行简单的翻新改造, 就可以用来为学生的写作服务。对于学困生, 把这些简单的问句回答出来, 进行适当的链接, 就能有效克服作文“说什么”“怎么说”的困难。我们每个单元所呈现的相关的短语和谚语, 积极的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借用到作文中, 给作文润色的同时, 渗透着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

篇4:初中数学目录大全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目录教学 教学应用

利用教材目录对学生展开学习方法指导,是一种“参透式”的教学形式。地理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教材目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目录构建知识体系、利用教材目录进行自学和复习,将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良好的地理学科学习方法。

一、目录教学的优势

目录是一本书的编排顺序,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与意图。教材目录及其下的内容是依课程标准制定的,反映的是新课标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目录的作用和意义,致使地理教学成为“条块分割”,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系统。笔者认为教师讲目录有利于师生把握教材重点,有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贯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讲目录使地理教学凸显出科学性、逻辑性和高效性。

1.感知性强。目录反映的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直观性,教师讲目录一是让学生直观感知教材和章节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对教材或章节的知识框架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并带着这一知识框架听课、学习。二是让学生感知地理学习方法,教师每一章节都讲一讲目录,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串联性强。教师讲教材目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如运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知识解释地球上五带的形成,运用每个温度带获取太阳热量不同理解地球上各种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这种知识内在联系可以形成“逻辑链”,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串联起来,使学生学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新颖性、兴趣性强。教师通过教目录、读目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首先目录章节标题具有概括性、简明扼要性,其次目录具有指向性、具体性,这样教师的教学活泼、扼要,可以摆脱空洞的说教,使学生把教材抽象、繁杂的知识简明化,学生采取这种学法学习地理会感受到有趣。例如:实际教学中,教师每上一新章节教材时,可以让全体学生朗读将教学的章节目录,从朗读中刺激学生,对即将展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4.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教师讲目录;运用目录教学;运用目录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录展现在我们面前,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可以从教学目录中进一步感受和吃透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目录掌握知识结构、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教目录如同“向导”,与学生的学法指导相融合,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讲目录该讲些什么

1.讲主干目录。新学期始,地理教师在教新课之前要介绍全册新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目录;总览教材学习内容、教材章节数,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本学期学习的“地理知识框架”,进行“知识骨干”思维反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讲主干中的分细节目录。在每章节教学之初,教师要对教材目录结构进行分析:每章中分几个细节单元、逐章逐节讲解目录,结合地理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要求,说明地理教材的编写思路与内容安排,教师要熟悉教材的教学思路,从而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班级实际学情,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思路,或形成学习地理模式化思路。

3.讲学习目录计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内容,同时提醒学生回忆上学期教材目录与章节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新课程的学习目标、提高成绩的措施、改进地理学习方法、如何克服困难等,同时做好学习地理新课准备(如教辅材料、地理资料、地理模型、挂图等)。

4.讲目录讨论和消化。在实际教学与复习小结中,组织学生对目录进行讨论和消化,因为目录体现了教材的知识结构、框架、骨干,所以教师依目录指导学生学习,引导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领域,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经验: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地理课程标准目标),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地理信息传播和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

三、地理教师如何讲好目录

1.通读教材目录。大致了解“知识框架”(即教材的章节与内容)。任何一册教材课本或其他任何一本新书(所谓的“新书”指未读过的书),首先是将目录通读浏览一遍,在脑海中留存、反馈记忆信息:书中“大致写什么”“多少章节的内容”总体上有“框架”印象,了解书本知识的“框架”之后,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

2.细读教材目录组成部分。教材目录中章节与内容是“部件”,能体现作者的编书意图、思路、过程、内容、容量或知识体系。

3.研读目录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从目录中制定与标记自己的学习内容与重点,实际由于学生学习地理的求知欲望、兴趣、接受与学习地理知识能力存在差异,针对这个实情更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用科学办法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两步骤:教师起引导作用,首先,开学之初指导学生看教材目录,点出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与范围、教学重难点。其次,期末与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学完本学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总领指导学生针对本册教材目录与所有本学科教材目录,特别是中考与高考必考的目录下知识点更要反复强调。如筛子起过滤作用,选取出重难点、主次,各个击破,让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同时学生地理知识的提升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也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目标之一。

4.读目录常态化。目录是书本框架、是主干知识归纳、是“向导”。目录就如“纽带与线索”,它联结了我们在读书与学习教材初期、中期、末期各个分阶段,读书与教材都是按章节来阅读与教学,各大章中分小节、大章节中有大块知识结构也分散零星知识,知识点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系,熟读目录与教材之后,就能将知识系统化、“链条化”,将感知印象转化为理智。期中与期末复习时读目录,使学生在记忆地理知识上有清晰的方向,归纳地理知识点串联起来有线索、有条理,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目录分类归纳。引导学生对中学地理教材目录分类归纳。如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目录安排是世界地理,八年级地理目录安排是中国地理,此外各地区学校还学习乡土地理。地理教材版本多样,教学内容不同,目录上有差异,如果将不同版本教材目录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教材特色。这方面而言,老教师一生教过不同版本教材,因此对教材目录安排有深厚的体会与见解。通读教材所有目录并分类归纳,会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线索与条理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技能与方法,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因此意义重大。

6.有机整合自编“目录”。有机整合目录可以将教材中相关、相联系、延伸的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复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中考总复习阶段。知识之间有相互联系。整合与自编目录有两层意思:一是将教材目录打乱次序,根据知识关联度进行串联,重新整编;二是将教材的地理知识按大块分类整合目录(也就是常用的专题复习)。如:“人口”复习目录:

1.世界人口

(1)人口几个概念、

(2)人口大洲分布状况、

2.人口分布稀疏区和稠密区(影响因素)

3.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与过少带来的问题(举例)

(2)人口问题措施(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4.印度人口、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巴西人口分布(受地开、气候、经济等因素影响)

5.中国的人口

(1)中国人口增长变化图与因素

(2)中国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

(3)人口分布不均(读图总结:东多西少,复习初一人口稀疏区和稠密区影响因素)

(4)人口问题

(5)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上述自编目录是将整个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人口”的内容进行整合、分类、罗列,对教材中同类型、同性质课题内容“自编”,教师教学复习时,如能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同类问题串联起来复习,对比异同,使教材有机整合,化繁杂为简单扼要,提升效率。

综合上述,前三点着重对目录的“读”,也就是通常说的步骤,解决读目录基本程序问题;后三点着重对目录的“用”,也就是通常说的方法,学法正确使用是“读”目录来理解消化和运用。

总而言之,教师利用好课本目录,既有利于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书越读越“薄”,又能使我们记忆地理知识,说出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默写目录内容,再用书面形式整理知识梗概,辨析易混知识,叙述学习方法和体会,在写的复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意识,提升学习能力。把握教材各章节与各单元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工,最终使教材目录成为学习知识与学习方法相融合的“结晶”。实际上,会读书的人都很看重目录,善读书的人都很善用目录。

参考文献:

[1]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第1版).

[2]当代教法学法词典.一书,1993.

篇5:初中数学目录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几何图形初步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5.分式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21.反比例函数

22.一元一次方程

23.旋转

24.圆

25.概率初步

26.二次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篇6:沪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六年级第一册

第一章

数的整除

第1节 整数和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 因数和倍数

1.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2节 分解素因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拓展

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 分数

第1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法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2节 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拓展

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

比和比例

第1节 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 比的基本性质 3.3 比例

第2节 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

圆和扇形

第1节 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2节 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六年级第二册

第五章

有理数

第一节 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5.2 数轴 5.3 绝对值

第2节

有理数的运算 5.4 有理数的加法 5.5 有理数的减法 5.6 有理数的乘法 5.7 有理数的除法 5.8 有理数的乘方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10 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1节 方程与方程的解 6.1 列方程 6.2 方程的解

第2节 一元一次方程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3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

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节 一次方程组 6.8 二元一次方程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第一节 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 7.1 线段的大小比较 7.2 画线段的和、差、倍 第3节 角

7.3 角的概念与表示

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

7.5 画角的和、差、倍 7.6 余角、补角

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长方体的元素

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 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第九章

整式

第1节 整式的概念 9.1 字母表示数 9.2 代数式 9.3 代数式的值 9.4 整式

第2节 整式的加减 9.5 合并同类项 9.6 整式的加减 第3节 整式的乘法 9.7 同底数幂的乘法 9.8 幂的乘方 9.9 积的乘方

9.10 整式的乘法 第4节 乘法公式 9.11平方差公式 9.12 完全平方公式 第5节 因式分解 9.13 提取公因式法 9.14 公式法 9.15 十字相乘法 9.16 分组分解法 第6节 整式的除法 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 9.18 单项式处以单项式 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十章

分式

第1节 分式 10.1 分式的意义 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 第2节 分式的运算

七年级第一册

10.3 10.4 10.5 10.6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加减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

第1节 图形的运动 11.1 图形的平移 第2节 图形的旋转 11.2 旋转

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 11.4 中心对称

第3节 图形的翻折 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 11.6 轴对称

七年级第二册

第十二章

实数

第1节 实数的概念 12.1 实数的概念 第2节 数的开方 12.2平方根和开平方 12.3 立方根和开立方 12.4 n次方根

第3节 实数的运算

12.5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 12.6 实数的运算 第4节 分数指数幂 12.7 分数指数幂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第1节 相交线

13.1 邻补角、对顶角 13.2 垂线

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第2节平行线 13.4平行线的判定 13.5平行线的性质

第十四章

三角形

第1节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14.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2节 全等三角形

14.3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4.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3节 等腰三角形 14.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4.6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4.7 等边三角形

第十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15.1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节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 15.2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

八年级第一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1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

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第2节 二次根式的运算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第2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第3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第1节 正比例函数 18.1 函数的概念 18.2 正比例函数 第2节 反比例函数 18.3 反比例函数

第3节 函数的表示法 18.4 函数的表示法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第1节 几何证明 19.1 命题和证明

19.2 证明举例

第2节 线段的垂直平分与角的平分线 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 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9.5 角的平分线 19.6 轨迹

第3节 直角三角形

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9.9 勾股定理

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

八年级第二册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

第1节 一次函数的概念 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

第2节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 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 第3节 一次函数的应用 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

第1节 整式方程 21.1 一元整式方程

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第2节 分式方程

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3节 无理方程 21.4 无理方程

第4节 二元二次方程组 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 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5节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第1节 多边形 22.1 多边形

第2节平行四边形 22.2平行四边形

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3节 梯形

22.4 梯形 22.5 等腰梯形

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第4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22.7平面向量

22.8平面向量的加法 22.9平面向量的减法

第二十三章

概率初步

第1节 事件及其发生的肯能性 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2节 事件的概率 23.3 事件的概率 23.4 概率计算举例

九年级第一册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

第1节 相似形 24.1 放缩与相似形 第2节 比例线段 24.2 比例线段

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 第3节 相似三角形 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4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 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

第二十五章

锐角的三角比

第1节 锐角的三角比 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 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 第2节 解直角三角形 25.3 解直角三角形

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第1节 二次函数的概念 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 第2节 二次函数的图像 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

26.3 二次函数y=a(x+m)2+k的图像

九年级第二册

第二十七章

圆与多边形

第1节 圆的基本性质 27.1 圆的确定

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27.3 垂径定理

第2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节 正多边形与圆 27.6 正多边形与圆

第二十八章

统计初步

第1节 统计的意义 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 28.2 统计的意义

第2节 基本的统计量

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28.5 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 28.6 统计实习

九年级拓展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第1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第2节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1.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第二章 直线与圆

第1节 圆的切线 2.1 圆的切线

上一篇: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下一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