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2024-04-07

小学生七彩桥作文(精选16篇)

篇1: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转眼到了王母娘娘的5000岁大寿,安排迎接各地神仙的大臣可急坏了。为什么呢?——以往分派在人间的各路神仙来天庭,都是乘电梯上来的,这一上一下,虽然要不下几十次,但也并不麻烦,因为电梯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起的早的神仙可以早点上来。可这电梯早不坏,晚不坏,偏偏这时候“罢工”了。天庭的修理工早就来看过了,但他说这电梯不花两三天是修不好的,可明天就是王母娘娘的大寿了,这可推延不得啊!

这个大臣可是急坏了,一个人的脑筋不够用,他就找来了天庭中的一部分官员商议此事,想让大家帮他想个好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没有与好办法相称的办法。这可怎么办呢?大臣的眉毛都快皱得不见了,他急得在大家面前直跺脚。

这时,太白金星听闻此事,匆匆赶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个手掌大小的盒子,举着盒子对大家说:“这是22世纪我的一个人类朋友送给我的,希望能派上点用场。”

大臣将信将疑地接过盒子打开,里面除了两面镜子以外,什么也没有,他问太白金星:“这东西怎么用啊?”

太白金星摸摸后脑勺,说:“我也不太清楚,你看下说明吧!”说话间,拿出一本印着“说明书”三个字的小本子递给那个大臣。

大臣翻开说明书,在第一页就看见了镜子的用法:把其中一面镜子对着太阳,另一面镜子对着第一面镜子。大臣马上照着说明书上的步骤做起来,他让一个官员拿着一面镜子对着太阳,自己则拿着镜子对着哪个官员手中的镜子。慢慢地,在两面镜子之间出现了一座七彩桥,这座桥有七种颜色,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桥开始渐渐延长,向人间伸去。这位大臣眼见着七彩桥伸向了地面,忙给各个神仙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该如何上天。不大一会儿,神仙们就陆续上来了。

从此,神仙们上天不再需要不厌其烦地等电梯,而是攀着七彩桥上去……

篇2: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大雨过后,太阳直射天空。这时,出现了一座彩色的桥,它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漂亮极了!那是太阳公公的新衣服。在天空的映照下,真是精美无比,直射到地面上。

远处的几个小朋友发现了七彩桥,赶紧像七彩桥走近了几步,可是七彩桥也走了几步……我正出神地望着七彩桥,惊叹着大自然的杰作……

突然,七彩桥越来越短,越来越来淡,渐渐的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赶紧跑回去问妈妈。

篇3: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近年来, 学校以“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提出“三学会”办学愿景:“学会做事, 稳固生存之本;学会学习, 培植发展之根;学会做人, 培育成才之源”。全方位追求“七彩童年, 幸福家园”特色办学路子, 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叶天底等乡贤“经世致用”的济世精神和自强弘毅的创新精神, 坚持正确育人方向, 坚持教、学、做合一, 实施“小班个性化教育”, 着力培养“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能力。

以“培养农家孩子探究精神”为目的, 科学规划校园环境, 创造性地建立“树德科学植物园”, 使校园成为探究科学的大课堂。挖掘地域资源, 依托“天底纪念室”的德育基地, 建设“三栏”“四廊”, 即书画专栏、作文专栏、好书推介专栏和名人乡贤长廊、民俗风情长廊、美德格言长廊和科普长廊, 根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区域的人文精神”和“朴实醇厚的乡土民情”。积极培育特色社团, 如“龙岩山写作社”“杨柳书画社”“天底之星讲解团”等特色社团, 扎实开展活动,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

篇4:架构生活与数学的七彩桥

一、从生活中“找”数学,构建生活数学之桥的雏形

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去超市里面调查各种商品的价钱,看看有什么了现。学生们经过调查,发现商品的价钱都是两位小数,像5.00、34.50、35.95、0.30……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有的小数点前面只有“0”,有的却还有其它的数字;有的小数点后面只有两个“0”。带着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格外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细心倾听、讨论交流中了解了小数各方面的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很好。

观察、调查、发现……不一样的方式,却会有一样的结果:经过老师们的引导,学生们会认识到,数学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构建的是生活数学之桥的雏形。

二、于情境中“学”数学,浇铸生活数学之桥的框架

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构建的是生活数学之橋的雏形,只是一个开始,要让这座桥经久耐用,还要有牢固的框架,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就是一个浇铸生活数学之桥的好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而来,有“得”而归。

比如,《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原型。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带来树叶、蝴蝶、蜻蜓的图片、各式房屋图片等,在上课时,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去观察这些物和图,找出它们共同的地方。学生们经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树叶的纹理、蝴蝶、蜻蜓、一些房屋的设计都是对称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根据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很快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生活的情趣、生活的多彩,可以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更多的“活水”,学生学起数学来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三、在生活中“用”数学,让数学之车在生活之路上驰骋

“学”终究是为了“用”,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如果没有用武之地,渐渐地就会把学习数学的兴趣消磨殆尽。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比如,我在教学了《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后,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猴发生了争吵,原来,它们是为了怎样围篱笆而吵起来的,小兔要把篱笆围成长方形,小猴却坚持要围成三角形,同学们,你们支持谁呢?为什么?

学生们根据刚学的“三角形有稳定性”这一知识,阐明了自己的理由。接着,老师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运用三形的稳定性的例子:自行车、脚手架、支撑空调的架子……让学生认识到:只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数学就处处有用。

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架构了生活与数学的七彩桥。只要我们培养学生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乐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数学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5:“闲不住”的七彩桥作文

20xx年,我早已是一位著名桥梁设计师,并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座桥,叫七彩桥,因为它弯弯的桥身就像一个美丽的彩虹,所以因此而得名。桥身上下分别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每一种颜色都让人赏心悦目。桥分两层,上层是人行道,下层才是汽车行驶道。

这座桥桥面两侧有冰雕刻成的栏杆,这种冰雕永远也溶化不了,比金刚石强硬。在太阳的照射下银光闪烁,如闪闪发光的钻石;太阳西去,则如熠熠生辉的夜明珠。灯也非常别致,都是用水晶做成的,童话中的人物应有尽有:游动自如的神龙、飞天凤凰由天而下,被簇拥着的.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翩翩起舞的蝴蝶盘旋在桥的上空……让人流连往返。

七彩桥不但迷人,更重要的是它闲不住,每时每刻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人行道的每个栏板上都有一个音乐按钮,只要你轻轻按下歌曲的拼音,就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让人神清气爽。因为行人不断,所以七彩桥的音乐声也不断,可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音乐桥。

汽车行驶道上有许多自动感应器,超速时它会用磁铁杆将车吸住;尾气排放超标时会弹出红色暗道,修整后再行驶;醉酒驾车时会自动报警,由交警处理……因为一切防患于未然,所以也是一座让人放心的安全桥。

在它的桥肚子里面,还有有很多像章鱼触手一样的机器手,救生快艇。要是航道上发生事故,它会凭借声音自动感应,然后用长长的机器手指挥船只,让船安全通过;桥上还安装有电子眼,要是发现桥上的行人或轮船上的人掉到河里,它就用机器手打开自动快艇,让无人驾驶快艇去把落水的人救上岸。

偶尔空闲的时候,它会自动清理河面,用长长的机器手把水面上的杂物打扫干净。

篇6:《七彩桥》教学反思

在教学《七彩桥》一课时当问道如果你到了七彩桥上你会看到什么或做些什么?

孩子们争先恐后,想法奇特,说的很有深化色彩,有的说我要到七彩桥上去见常娥,摸一摸兔子的毛,有的说我要在夏天给太阳图上些蓝色,让它不再那么火热,在冬天给太阳图上些红色,让他给地球带来更多的温暖,让人民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里,有的说我要在七彩桥上放许多鸟食,让飞倦的鸟雁到那里休息,然后带我到各地旅行……

在孩子们的头脑里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在课文的启发下,孩子们会大胆的去想象,说出他们各种奇妙的`想法,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开阔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语文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是枯燥无味的,孩子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本本,让他们每学完一篇课文,让他们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或搜集一些有关课文中描写的诗句是他们很爱做的事。

篇7:七彩桥作

红色,是重新飘扬在灾区的五星红旗,是强大祖国与灾区人民的心心相印;是昼夜等候在医院、救护站前的人们奉献的热血,是一个个装满善款的捐款箱,是世界人民抗震救灾的热情。

绿色,是灾区人民的希望。看,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伴着强烈的余震,克服险阻的道路,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第一时间出现在那片废墟上,搜索灾民,转移群众,打通道路;看,各类救灾物资迅速云集四川,并通过绿色通道,昼夜兼程,源源不断地运送灾区,分发到灾民手中。

橙色,是救援队伍坚定不移的信念。为了灾区,许多人不顾余震危险、不顾年事已高、不顾连续作战几天几夜,甚至不管自己的亲人身在汶川何处,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救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看到他们那跳动的橙色。

黄色,是志愿者的黄丝带。灾区需要的帐篷、粮食、矿泉水,他们掏钱买,有车的免费运送,没车的肩挑背驮;深入灾区后,他们帮助寻找失散的亲人,给予心理疏导,给孩子们讲故事,陪孩子们做游戏,努力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白色,是圣洁高尚的天使。在那片废墟上,只要有伤者出现,他们都会拎着简单的救治器械跑去救治。他们常常顾不上休息,顾不得危险,坚守临时岗位,只想把多一点点的时间留给伤者。因为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

蓝色,是灾区人民暂时的家园。那一顶顶临时搭建的帐篷,虽然简陋,那可是我们用爱为灾区人民撑起的一片天。在蓝天下,在全国的支持下,灾区人民不再悲伤、哀怨,而是擦干眼泪,甩开膀子,重建家园。中国人,从不屈服!

篇8:随文练笔:架起读写之间的七彩桥

一、仿写迁移, 让文笔灵动起来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精彩语段, 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涵泳, 同时还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训练点, 引导学生仿写迁移。

《白杨》教学片断:

师:书上要求我们用上“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对我们来说, 这太容易了。我们来个“造段”怎么样?

生: (跃跃欲试) 好!

师: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杨叔叔也许是位军人, 也许是位工人, 也许是位大学生, 他响应国家号召, 来到了新疆,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边疆……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用上这两组关联词, 夸一夸杨叔叔!

(生写话, 随后交流。)

生:杨叔叔大学毕业的时候, 对校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 哪儿需要我, 我就到哪儿去。 (师插话:两个“哪儿”用上去了, 用得很准。再加上一句“现在新疆需要人, 请让我到新疆去吧!”) 杨叔叔来到新疆搞科研工作。不管条件多么艰苦,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他总是坚持搞实验,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他还把两个孩子接到新疆, 希望他们也能扎根边疆, 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好。

师:你写得好, 读得也好!光从“第二故乡”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你对这篇课文已经理解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于老师通过“造段”练习, 不仅使学生顺利完成了对两组关联词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练笔, 既有“仿”的痕迹, 又有“创”的内容, 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二、想象补白, 让文本厚重起来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课文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且也为课堂练笔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文中言而未尽之处, 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品味语言的基础上, 顺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发展的方向, 对情节展开想象补白, 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发现和构建。

《再见了, 亲人》教学片断: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 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 就应该是双方的, 但是, 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 此时此刻, 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现在, 大家分成三组, 第一组以大娘的身份, 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 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 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 好不好?

(生既惊诧, 又兴奋。)

师:现在, 咱们看志愿军是怎样对大娘说的。读读第一段, 看看分几层。

(生读, 思, 议。)

师:志愿军向大娘话别, 是分三层意思说的。首先是劝大娘别送, 再回忆了两件往事, 最后赞扬了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三层意思中, 最重要的是第二层。咱们也可以分三层意思来写。不过, 因为朝鲜人民是送行的, 又是接着志愿军的话说的, 所以, 一、三两层的意思不能和志愿军说的一样。

(生写。)

上例中, 于老师充分利用文本的“缺口”和可供“再造”的空间, 引导学生想象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向志愿军告别时说的话, 从而巧妙地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这一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使文本的内涵更加丰满, 文本所塑造的形象也更为立体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三、倾吐心语, 让情感涌动起来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充溢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营造氛围, 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 然后引导学生练笔。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师: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 回过头来再读第一自然段, 请想一想, 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

生: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个损失, 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师:对, 这是我们的国耻。同学们, 英法联军, 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 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舰, 不远万里开到中国来;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 制造枪弹, 屠杀中国人;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纸, 逼着清政府在上面签订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后都会有很多话要说, 对自己说, 对别人说, 甚至对至今还在搞霸权主义的国家说。先想一想, 然后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自由写话, 随后交流。)

生:圆明园的毁灭, 不仅来自霸权主义国家的侵略, 还来自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 让我们把祖国建设得强大起来吧!

生:圆明园的毁灭已无法挽回, 但是, 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 把祖国建设好, 让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让圆明园作为一根鞭子, 鞭策我们前进吧!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体验与理解后, 于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倾吐内心的感悟。因为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 所以此时的写话就好像给学生找到了宣泄情感的喷射口, 人人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这样的练笔, 集读写训练与情感熏陶于一体, 真正做到了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四、转换角色, 让思想流淌起来

每一篇课文, 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角度。在阅读教学中, 变换叙述角度展开练笔, 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新型玻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 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生默读课文。)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

生: (齐) 明白了!

师:不过, 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 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 (师在黑板上写下“自述”两字。) “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 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 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 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 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 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 为自己作个广告。当然, 要实事求是, 不要吹牛。

上例中, 于老师根据说明文的特点, 在学生熟读课文并明白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之后, 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写“××玻璃自述”。这一练笔形式新颖, 富有情趣, 一改以往说明文教学刻板枯燥的面孔,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锻炼了技能, 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谓一举数得。

五、还原意象, 让人物鲜活起来

课文中有些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潜心体悟词语的情味, 充分挖掘词语的意蕴, 通过练笔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 使之成为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 我突然想到, 还有一个词没有讲 (指小黑板) ——“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 在旧社会里, 一个拉黄包车的人,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 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习写,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后, 教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修改修改;然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 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 脸色蜡黄, 一双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中, 嘴唇苍白, 没有一丝血色, 脸上也布满皱纹, 一身寒酸的衣服打着大补丁, 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 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 双脚光着, 手上的皱纹很多, 但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 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三条抬头纹, 眼角也有三条皱纹, 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虽然天气很寒冷, 但是他的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 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 耳朵冻得通红。我想, 他拉车也不只一两天了。

师:好的, 这就叫“饱经风霜”。

篇9:七彩桥音乐教案优秀

播放全曲

师:你能听出这是一首几个声部的歌曲吗?

播放两个声部的部分,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打击乐器和节奏给二声部伴奏。

唱——第一声部

唱第一声部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着唱一唱,是否觉得声音太单薄,就像保护地球的小朋友力量不够,不够团结。

编——二声部旋律

师: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保护地球的决心,好吗?怎样让歌声更雄厚有力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起来创编“第二声部”好吗?

a.出示作曲秘诀

两声部的节奏,大体上要求一致。

两声部的旋律一般以协和的三、四、五度音程为主。

结束时,一般要找到有终止感觉的音。

b. 师生合作作曲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两组同学创编一乐句进行比赛。老师到各组分别指导创编四、五度和相同度数的音,学生创编括号里的音。

第一组

3/4

5 6 5 - | 12 3 - | 43 2 6 | 77 655 1 3 | 2 - - |

(3)2 1 - |( 67 1 -)|(21 7 )6 |(55) 655 (6 1)| 7 - - |

第二组

3/4

5 6 5. 1 | 6 7 6 - | 4 3 2 6 | 77 655 23 | 1 - - ||

(3)2 1 - |( 45 4 -)|(21 7 ) 6 |(55) 655 75 |(1 - - )||

c. 成果展示

将优秀的作品输入电脑,说一说成功之处。

唱——第二声部

a. 跟琴分组视唱。

b. 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视唱。

c. 用la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声音的高位置的演唱及声部的协调。

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

倾听全曲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群小朋友对保护地球的热情。

哼唱全曲

跟唱全曲。

学唱全曲

师: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

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

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欣赏——《送别》

1.导入

篇10:《七彩桥》教学设计

⒉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⒊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彩虹美丽奇特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课前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说一说: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彩虹有关的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3、说一说:“七彩”指哪些颜色?(介绍科普知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进行科普教育,实现学科的整合。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读不通顺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4、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记忆生字。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教师先不要范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使学生在自读中熟悉生字词。

教师的范读,可以达到正音、指导的作用。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同组同学互相评价指正。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2、师指两个小组试读课文,其他小组评价指正。

3、逐段指导朗读,各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和问题。

指导学生借助“那是用七彩的丝绸结成的桥。”感悟七彩桥给人的轻盈飘逸之感。

理解“倾泄”的意思。

引导想像站在桥上摘星星的情景,学生做一做动作。说一说:星星摘下来你想用它做什么?

4、指名配乐朗读课文第三段,其他同学想像课文描写的奇妙景观。

5、小组互相读课文,每个人都说一说在读时自己头脑中所想像的画面。

6、说一说:你见过彩虹吗?看到美丽的彩虹你想到些什么?

学生在读中欣赏、读中体会、读中评价,既欣赏了别人的朗读,又欣赏了自己的朗读,还发展了评价能力。

一系列的引导想像交流,发展了想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激发想像力。

*指导书写生字

1、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位置。

2、学生独立书写。提醒学生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并写规范。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课内延伸

1、收集描写彩虹的词语、句子或诗,摘抄下来。

2、把你看到彩虹后的奇思妙想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篇11:课文七彩桥的教案设计

一、自读自悟

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2.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二、引导读中体会

1.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3.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4.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5.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6.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7.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8.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2.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3.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4.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篇12: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大赛由五个环节组成, 分别是朗读、粉笔书写、才艺展示、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所有项目均现场评分、现场亮分。选手们和观摩者一起在紧张、兴奋中走过了整个赛程。

本次大赛有以下四个特点:规模大、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紧贴教学热点。

下面谈谈在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会场的观感。

欢歌迎高朋柳老点龙睛

3月27日上午, 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大赛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 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老师, 我想你》:“春天的花开了, 老师, 我想你, 你的恩泽如绵绵细雨, 滋润我心底。夏天的蝉叫了, 老师, 我想你, 你的教诲似清爽的风, 轻抚我耳际。穿越人生的悲欢离合, 老师, 我想你。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 老师, 我想你。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深情而真挚的演唱, 唱出了学子心中对老师的思念和热爱;最后一曲气势豪迈雄浑的《天路》让我刹那间有了不一样的情怀: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就像一条神奇的天路, 翻山越岭, 历尽艰难, 但最终能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先生致开幕词。他认为当前语文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讲得多, 花样多, 表演多, 练得少, 实效少。倡议语文课应返璞归真, 回归朴实。他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考试压力不是好办法, 批评训斥不是好办法。什么是好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为“读”, 用两个字概括为“熟读”。这不仅是个好办法、而且是个大办法。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方式, 要读得字字响亮, 要读得出神入化, 要重视背功。

他说, 语文是什么?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通过表达交流的生存能力, 是一种发展的能力, 是一种思维的能力;其次是一种素养;最后才是一门知识。如果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把语文作为单纯的知识点, 讲来讲去, 这是舍本逐末的。柳老强调:小学语文老师素养的提高就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就是国民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 语文老师应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学好语文, 重要一点是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是良师。让学生热爱语文, 教师就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喜欢语文并乐此不疲是我们语文教育者追求的境界。

“声”悦听者耳“形”动观者心

在朗读展示环节中, 我们湖南的参赛选手李红朗读的篇目是《放风筝》, 获得朗读的最高分14.6分, 来自湖南的老师一起鼓掌欢呼!他们仅仅提前10分钟抽签选定朗读的篇目, 却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 带领现场听众一次次走进课文中的美妙境界。

朗读展示后,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曹灿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 所有的选手语音上都没有问题, 但有三个方面值得大家重视:

第一:朗读要有音乐性, 即重音清晰, 有起伏高低;

第二:要有形象性, 结合朗读的内容, 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词达意;

第三:要有行动性, 即心中明确以听者为重点, 而非朗读者自娱自乐。

点评完毕, 曹灿老师现场示范, 模仿了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一段讲话。他一上台, 全场都起立, 掌声雷动。他的表演不仅声音传神, 表情、动作更是惟妙惟肖, 真正集声、形的演绎于一体。我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 我又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真的就应该是一个话剧演员!

书写展风采汉字传文明

比赛的第二个环节:书写展示。15位选手在舞台上同时书写四个四字词语。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在个人素养中, 这也许是我最有信心的一个项目了。但看了选手们写的字, 听了专家的点评, 我觉得我在写字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平时还应该多读帖、勤练字;在板书中, 还要注意章法, 注意布局, 写得美观;有“提笔即练字”的意识。

记得柳斌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手写, 思考在其中, 理念深化在其中, 审美追求在其中。因此, 基础教育阶段应提倡重视手写, 我们可以把写字看作是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

写字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工程。如果从小把字写好, 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是很好的熏陶。写字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当你写好之后, 自己也觉得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会迁移到做别的事情的过程中。

讲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第一步就要热爱母语, 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字, 要提倡热爱母语文化;从通用语言文字的角度讲, 应提倡热爱汉语汉字。

这说明更重要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要重视写字教学。

才兼文与武艺通西和中

限时5分钟的表演是最具观赏性的环节。才艺展示不仅展现了选手的艺术人生, 更折射出教师的生活品味, 专业情操。他们有的给动画片、电影配音, 演绎得惟妙惟肖;有的裙裾飞舞, 新疆舞、朝鲜舞, 尽显民族特色;3号选手的竹笛一吹响, 几千人立即凝神静听, 整个会场沉浸在悠扬美妙的笛声中;2号福建选手陈敏经过精心编创, 将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 表演了器乐、歌曲、书法串烧《茉莉飘香》;10号选手梅花的简笔画和书法———咏梅, 双手齐飞, 左右开弓, 一气呵成, 让全场老师忍不住拍案叫绝。

各位选手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精彩纷呈的舞台展示, 更显选手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雅的生活情趣, 令所有的观摩老师眼前一亮。会场里惊叹声不断, 掌声不断。

讲台化舞台魅力显真功

选手们的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是比赛关注度最高的环节。因为作为语文教师,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水平, 是语文教师素养的综合体现。各位选手也都拿出了自己看家本领。其实每个选手都不是孤军奋战, 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 更确切地说, 这一环节也是各地语文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和汇报。

高林生老师就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整体点评并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张:教师要知道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是前提, 它决定怎么教。教师要从教材体系、文本、作者、个性研读等角度大胆取舍, 确定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教师要关注教学价值, 教值得教的内容。

最紧张的是知识素养答题环节。每一道题, 我们都和选手共同答题, 答对了我们会喜笑颜开, 答错了则面红耳赤, 这是挑战我们的知识储备, 挑战我们的口头表达, 挑战我们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这一环节, 让我知道了教师要大量阅读。

学者自有范教益留我心

激情的高林生

由于本次观赛的人特别多, 会场里老师分两批先后到餐厅就餐。在等候的这段时间里, 组委会安排了高林生老师谈读书。高林生老师的讲话激情澎湃, 幽默中透露出深刻的见地和智慧。这是智慧与激情的迸发!他,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 竟然能用自己的讲话留住会场里所有的老师!这可是在中午十二点半的时候, 在大家把自己折叠成三截塞在人堆里整整一上午且早已经饥肠辘辘的时候!大家时而眉头紧锁, 时而奋笔疾书, 时而展颜一笑, 时而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儒雅的佟乐泉

佟乐泉是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是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次选手们答题完毕, 他都会站起来点评。这一刻, 大家总会满怀期待, 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话语背后, 总是隐含着深深的哲理。他以沉稳的风度、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切中要害的点评征服了与会的所有老师。特别是好几次因台上的选手答不出题, 会场里很多老师都在讨论, 声音比较大。佟乐泉教授点评选手后是怎样提醒大家的呢?他说, 刚才, 选手在答题思考的时候, 我也在和旁边的评委讨论, 这是不对的, 和老师们共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台上不但没有大专家的架子, 还用批评自己的方式来提醒大家, 这就是大专家的风范!我想到了我们有时候带学生听讲座或者集会, 要求学生不讲话, 但有时候我们会自由地和其他老师说上几句悄悄话, 可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先批评自己。佟乐泉教授的慈爱、亲切、幽默、睿智、谦逊让我深深地敬佩!一个语文老师要拥有他这样的魅力, 还需要长时间的修炼。

犀利的魏南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心直口快, 点评时一针见血得似乎不近人情!她一袭黑裙, 一条飘逸的橘色的丝巾, 往台上一站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的直言不讳让我们在坐的所有老师震惊了。选手们多不容易啊, 我都佩服得不得了了!她嘴里奔涌出来的字句却似利剑, 似解剖刀, 毫不留情!

魏教授说:十五堂课中, 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媚生”现象。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和具体, 切忌笼统和虚假。“你真棒, 你真聪明。”是对人格的赞扬, 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具体的评价, 如果说:“你这个词读得真好!”就要真诚多了。还有一个普通的现象, 教师关注自己比关注学生更多。比如2号选手就过于关注自己。教师要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学生。我们总是强调, 要学生学会倾听, 老师要问问自己, 你倾听了吗?教师尊重学生, 首先要从学会倾听入手。魏教授强调, 教师要增强教态的“交互性”, 真正形成与学生的交往互动, 在交流的碰撞中进行教学。十五堂课的情感交流太冷, 没有达到教学交互的常态。

魏教授丝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十五节课都是就课文讲课文, 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没有个性, 没有整体感知, 不范读, 不书写, 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的不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不是油浮于水, 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魏南江教授还着重评点了选手们的着装、仪表、举止等。因为本届大赛特设了一项“优秀教态奖”, 奖励参赛过程中仪态出众的选手。她指出, 着装不等于穿衣, 教师的职业形象区别于其他职业,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都渗透着你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她毫不客气地点出几名选手着装的不恰当, 包括南京选手中那位穿格子衬衣的帅哥。她说, 教师的着装应该是简洁优雅的。我们的穿着分为三个区域。前区———职场道德形象;中区———休闲生活形象;后区———家里, 那是属于你的个人自由空间, 穿不穿衣由你自己决定。

教师除了要注重仪表, 还要注重体态、仪容。你的面部表情, 眼神, 语速, 所有的态势语都将影响到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素养不仅是内在的, 还在于他的表现形式———仪表、体态、仪容!

篇13: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教学目标 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彩虹有七种颜色,朗读课文。

教学措施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课时安排 1至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雨过天情,彩虹出现的录象带或课件。

学生:彩色笔和图画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自渎自悟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引导读中体会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赤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教学反思

篇14:七彩童年小学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每件事情的第一次发生,把我的童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这幅画中有辽阔而蔚蓝的天空,有雪白纯洁的云朵,有生机勃勃的绿树红花,还有耸立的高山、浩瀚的大海,当然还有那个最重要的拿着画笔的我。

第一次一个人过马路,虽然只是走过了一段小小的斑马线,却迈出了成长中的一大步。第一次一个人睡觉,让我摆脱了胆小的约束,这个独立的小空间给了我存放小秘密的地方,感觉非常奇妙而美好。第一次坐飞机,去外面旅游,我才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身临其境的站在天安门广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看着国旗缓缓升起时,我才知道爱国是怎样的一种情怀。第一次去吃牛排时,才知道西方人是不用筷子吃东西的,第一次对国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第一次上英语课,更加深了我对西方文化魅力的探索欲。第一次……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是这幅水彩画中炫丽的一笔。

现在,我渐渐明白,天空是我的梦想,云朵是我的天真与无邪,绿树红花是我那永不服输的劲,高山与大海则是我战胜的一个个困难。童年就是这样美好。这梦一般的七彩童年,更让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篇15:小学作文:七彩童年

童年如一幅画卷,把我们最纯洁的心描在上面;童年像一方晴空,让我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童年似一道彩虹,里面有我们灿烂的笑容和天真的话语。在我心目中的童年,却是一场梦,一场七彩的梦。小时候,和伙伴们在一起总会有一种兴奋、愉快的心情。一起玩,会觉得难忘;一起笑会觉得有趣。而现在和伙伴们在一起,只能傻笑与发呆。我追寻小时候的我,我漫漫地想着、回忆着……记得那是假期的时候,我们几个好朋友又终于可以在一起玩了。我们玩起了平时最喜欢的游戏??捉迷藏。两个扮演捉的,其余的当藏的,如果找到藏的小朋友,就算成功。我当了藏的小朋友,于是,我就四处张望,想找个十分隐蔽的藏身之地。突然,我的目光被那个大纸箱子吸引了。于是,我就猫着腰,贼溜溜地跑到了箱子旁边,再瞧瞧四周,生怕被捉的伙伴抓住。见没人,便一股脑钻了进去。心想:哈哈!我藏得这么隐蔽,找遍地缝也找不着我!想到这里,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不禁笑出了声。不料,被她听见了,她便随着声音来找我。我听见她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心中像有千百只小虫子爬着似的,又像有一个吹着鼓鼓的气球要爆炸了似的,紧张得不得了。突然,脚步声在箱子边清晰地响起,我知道是她来了。我完蛋了,准要被她捉住。我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怕弄出声响。良久,我发现周围已经没有动静了,于是,透过箱子的缝隙发现她已经走了。“啊!”我长吁了一口气,心渐渐平静下来。但我又想,这地方不安全了,于是,我就想逃出箱子,躲到另一个地方。我起身一动,结果用力过猛,纸

箱子被我推翻了,“嘭”,弄出了很大的响声。这下惨了,我就像白棋盘上的一颗黑子这样明显了。听见声音,她立刻冲过来,发现了我。“捉住了,嘿!我找到了,你们快出来!”她这一喊,躲在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也都出来了。他们看见我的窘样,哈哈大笑起来。我却在这边沮丧到了极点。

这就是我童年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是我童年中最美的一个“梦”。

篇16:小学生七彩桥作文

一、走近孔子

古代, 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来到学堂, 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 并教读书、写字, 然后参拜孔子像, 才可以入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开笔礼”, 是极为隆重的典礼, 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小小的开笔礼, 承载着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据《中国教育史》记载,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初等小学堂必修课中, 低年级儿童就必须读《论语》。众所周知,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 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被世人称为“东方的圣经”。上世纪80年代末,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 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2011年9月, 我校新建了孔子文化广场、若水园、孔子文化长廊, 班级设置了孔子语录展示牌, 并确立了“雅润校园, 儒行天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我们还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七彩论语》, 教材中主要记载孔子语录, 内容涵盖“海浪诠释”“海浪童谣”“日积月累”“开心践行”几大板块。顾名思义, “海浪诠释”“海浪童谣”这两个板块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的, 而“日积月累”“开心践行”这两个板块内容丰富多彩, 有名言, 有故事, 有探讨, 有思考, 有练习。为了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 我们将校本课程《七彩论语》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表。期末考核评估时, 还将校本教材囊括其中, 作为学生阅读考级的一项必背指标。从半年过后的抽查结果中发现:90%的学生不但能背诵孔子说的一些话, 而且能结合具体语言或故事讲解自己对孔子的看法。

《七彩论语》如同打开孔子之门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它揭开了孔子的“神秘面纱”, 让学生真实地走近了孔子。

二、走进《七彩论语》

《论语》晦涩难懂, 小学生阅读困难。我们的校本教材《七彩论语》虽然相对比较浅显, 但没有教师的引领, 学生阅读起来仍然会感到乏味。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对《七彩论语》爱不释手呢?

1. 建立《七彩论语》知识档案袋。

《七彩论语》篇幅虽短, 但涉及面却很广。为此, 在建立知识档案袋时, 我们首先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然后教师再集中指导。主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句意”“名人卡片”“成语超市”“童谣世界”“经典名言”“精彩故事”“刨根问底”等方面, 分组合作整理、传阅、商讨《七彩论语》知识档案袋。

【案例1】《不耻下问》

[孔子语录]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海浪诠释]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

[海浪童谣]小朋友, 要注意, 有不懂, 需问清。勤于提问不羞耻, 越问脑子越聪明。

[日积月累]刨根问底、质疑问难。

[开心践行]读一读:

(1)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2) 好问的人, 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 终身为愚人。 (利希顿堡)

在学习这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收集有关“笛卡尔”“利希顿堡”的资料。当学生收集完资料后, 教师就指导他们制作“名人卡片”。再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 制成“文本句意”知识卡。然后, 仿课文意思编一首童谣或抄一首童谣, 将其放在“童谣世界”档案里。最后, 分组搜集有关“不耻下问”的成语、名言, 将其分别放在“成语超市”“经典名言”档案里。收集到的有关小故事, 可以放在“精彩故事”档案里。如果在学习时遇到疑难问题, 学生还可以写下来, 将其放在“刨根问底”档案里, 便于商讨。

这样日积月累, 各小组的《七彩论语》知识档案袋就建成了。有了知识档案袋, 学生不但可以传阅, 而且在相互合作中走进了《七彩论语》的世界, 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引导学生品玩《七彩论语》。

朱文君曾这样定义“小古文”:小篇小幅、小家小作、小人小事、小清新、小好玩。她认为: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 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来学习, 让小学生获得最纯正、也最受用的文言启蒙。我们的校本教材《七彩论语》也是“小古文”,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以故事导入, 在朗读、感悟中品味《七彩论语》的内涵, 最后, 让学生穿着古代服饰练习表演。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拿起笔写一写或画一画自己心中孔子的形象。

【案例2】《欲速则不达》

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选择了齐景公“欲速则不达”的故事导入。然后,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孔子的话:“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 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当学生读懂这句话后, 我开始引导学生“品孔子”:

(1) 抓住语言引发思考。“从这句话中, 你发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孔子还说过哪些类似的话?”

(2) 运用对比方法引发思考。“你认为故事中的齐景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和他相比, 你觉得孔子有什么特点?”

(3) 创设情境, 想象说话。“假如你是孔子, 你会对齐景公说些什么?对我们同学说些什么?”

学生了解孔子之后, 再安排学生“演孔子”: (1) 表演孔子说的这一句话; (2) 演故事剧齐景公《欲速则不达》。当然, 这里的表演是一种创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 合理添加一些动作、表情或故事情节等。

最后, 让学生将自己“写孔子”“画孔子”的资料保存在“人物形象”档案袋里。

这种“读孔子”“品孔子”“演孔子”“写孔子”“画孔子”的形式, 就是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来学习《七彩论语》。学生在这种“好玩有趣”的氛围中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也认识了孔子。

三、孔子形象定位

1. 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档案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塑造典型。

鲁迅说作家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专用一个人”做模特儿;“二是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鲁迅笔下阿Q的形象, 就是从许多人身上吸取了许多相似的特点, 运用形象思维, 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 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我引导小学生感悟孔子形象, 主要采用“零星形象”拼凑法。先从学生平时建立的“人物形象”档案袋中寻找孔子的影子, 然后引导学生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档案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塑造孔子典型形象。

【案例3】

孔子形象资料卡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从这句话中, 我感受到孔子不但经常温习功课, 还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由此可知, 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此外, 我还读过这样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结合这两句话, 我认为孔子是一个“活到老, 学到老”的人。

孔子形象资料卡 (二) :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从这句话中, 我判断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人。他对待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 难怪他会成为一个大教育家。由这句话, 我想到了自己看过的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 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 他不时向人询问, 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 说他不懂礼仪, 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说:“对于不懂的事, 问个明白, 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你看, 孔子是不是很好学呀!

学生制作的这两张人物形象资料卡都是有关学习的。一张涉及学习方法, 一张涉及学习态度。为此, 在引导小学生感悟孔子形象时, 我主要采用“零星形象”拼凑法。先让学生找一找:“孔子还说过哪些有关学习方面的话?这些句子中, 有关学习方法的有哪些?有关学习态度的呢?”学生集思广益, 很快就找出许多句子, 诸如:“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 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最后,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 写一写:“在学习方面, 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滔滔不绝, 各抒己见, 一个学者、一位教育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2. 适当地整合其他生活素材, 塑造出典型形象。

刘再复认为:人类的性格可以在同一个维度上分解为正反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排列组合, 就构成了一个人物在某一个方面的性格特点。这就是所谓性格的“一元二重组合”。而多个维度上的“一元二重组合”串联、叠加起来, 就可以组成一个复杂、多面的“文学典型”。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 有时常常从其他人身上选取一些特征, 补充到要塑造的人物身上。为此, 引导小学生感悟孔子形象时, 可以抓住重点语句, 通过合理想象, 适当地整合其他生活素材, 从而塑造出孔子的典型形象。

【案例4】

我国古代有诸多怀才不遇之人。一代诗仙李白, 自负有经纬之才, 可惜唐明皇只把他当作御用文人;屈原学富五车, 却报国无门, 自投汨罗江……他们或文采武略, 精忠报国;或满腹经纶, 踌躇满志。可是他们身处逆境, 有的感到失意, 有的甚至丢掉自己的性命。孔子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面对挫折,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在引导学生感悟孔子形象时, 抓住重点词语“不知”“不愠”, 品悟孔子“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君子气度。了解孔子面对“人不知”的态度:一是大度而不埋怨;二是想办法让人理解自己;三是增加自己的才能, 从而最终得到认可。然后, 通过合理想象, 比较、整合李白、岳飞、项羽等人的生活素材, 进而塑造出孔子的典型形象:责人宽、责己严。正如孔子自己所言:“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通过这种多个维度上的“一元二重组合”串联、叠加,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孔子的“圣人风范”。

上一篇:2022年第一季度督导村卫生室总结下一篇:Modoer点评系统 2.6 0day漏洞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