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诗歌

2024-04-13

断章诗歌(共15篇)

篇1:断章诗歌

你笑了

羞涩得像朵含苞的花

可你竟不承认

雪亮的眸子中

还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原来你刚刚泣泪了

看——

春天来了

何必再思念菊花?

清梦的岁月

焕发着自然之光

只留下一丝清苦的哀叹

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哪?

——昙花一现的美丽

只是忏悔的青春罢了!

小心着

我轻轻的回忆

细细的品味

哪怕是一丝轻轻的风

一束暖暖的光

也会把你吓走

——呵!童年

纯美的回忆呀!

又是一串微

那是风的杰作

却不失水的性格

燕鸣中

你又一次趋于平静

依然是那么的美

——梦的水波

蓝蓝的天上

有着静寂的色彩

如梦如幻的祥云

自由自在

如梦般七彩的仙桥

时有时无

梦呵

——童年

一丝明光

顺着清晨微起的雾丝

走进牵牛花房

香茗儿诱得竹椅儿吱呀作响

柔柔的`风儿牵动丝丝烟雾

翠竹林里一片音响

梦中人儿

抖落了发黄的卷章

动听的

不是那一首首歌

而是那一句句赞语

真诚的朋友

何不用心回味呢?

——哽住了

那是委屈的眼泪

那是不甘屈服的眼泪

擦干眼泪

拂拂微尘的衣袖

依然风雨兼程向前走

风儿

我容你吹乱我的发

不容你吹乱我的心

只但愿——

那一丝丝轻风

将沉睡的人儿吹醒

篇2:断章诗歌

既然要走,就不再彷徨

把自己慷慨地交给远方

为自由而高唱

管他什么水尽山穷

管他什么惊涛骇浪

就算所有的.梦终会沧桑

也要去闯一番年少轻狂

苦,又有何妨

大不了朱颜辞镜老

大不了忠骨埋他乡

纵然爱是一次辛苦流浪

也要去追一回地老天荒

山花烂漫时节

就醉一场风花雪月

就悟一回儿女情长

如果相爱,就爱到辉煌

如果不爱,也不要悲伤

分别又会怎样

不要叹息美眷如花

不要叹息世事无常

多年后,你我依旧一样

所有的花依旧如约绽放

花香里的重逢

我依然是黑发翩翩

篇3: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一曰境界高。所谓境界,即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比如思想境界、艺术境界,等等。近代学者、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宋代词人的词句写的三种境界比较有代表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是第三境界。大凡有诗歌创作实践的人,对以上三种境界都会有切身的感受。开始作诗,创作欲望高,又担心自己写不好,信心和希望若有若无,几分痴迷,几分迷茫,的确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觉。进入状态后,总想着把诗写得更美一点,更纯粹一点,说是对语言的锤炼,实则是磨砺思想或者说是折磨思想的一个过程。得不到好句子,常常是连觉都睡不好,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想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甚或不断发现的过程;而发现,每每在不经意中巧遇新鲜的东西,这时候,你就会激动起来,眼睛一亮,豪情万丈,你可能会旁若无人地唱上一段什么歌,甚至手舞足蹈起来,说得严重一点,有那么一点神经质,这就应了哪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都离不开两个东西,即人品与作品。也就是说,境界是作者的人格特质与品格高下的重现,同时也是作品品格高下的展示。

二曰感怀深。有一句老话叫“诗言志”,志,即源于心怀的感动。触景生情,感怀弥深。艾青的名篇《礁石》即可证明这一点。从诗人所讴歌的“礁石”的形象上,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崇尚的饱经磨难而又坚贞不屈的伟大气质与精神。只要感怀深,哪怕语言朴素一点,形象简略一点,也仍然能使人不能忘怀。感怀是心灵的到达,一切矫揉造作,搔首弄姿,只能使人生厌,使人反胃。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名篇《神曲》中有一句诗说:“他是诗人,不是写诗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诗人难道不是写诗的人?从字面上讲,诗人不就是写诗的人吗?但丁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这里,前一个“诗人”的“诗”字是指真正的诗,而后一个“诗”字则只是形式意义上的诗。“诗人”,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体验感触,不写自己真实的心灵颤动以外的东西。

三曰情操美。情操是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对真、善、美、圣的寻求,对纯情的执著,对正义与正直的坚持,对罪恶的愤怒,对生命的喜悦,对亡故的哀伤,对国家民族复兴的企愿,对众生忧患的悲悯……莫非优美之情操。”而那些以诅咒自己文化的优良传统为荣,狂妄的自我膨胀,沉沧于迷幻药之类的东西而沾沾自喜还以为值得大写特写等等,无疑为情操之卑劣。我们在评判诗歌的时候,必须做到爱憎分明。

四曰语言精。一首诗,是由语言构成的;语言,是由一个一个的字连缀的。语言精,就是要善待每一个字,选好每一个字,用好每一个字。就像我们欣赏建筑之美,不能忽视每一块砖所起到的作用一样,我们要让每一个字找到应有的位置。语言精,就是要准确、凝炼、有新鲜感、有跳跃性。古人常提到“诗眼”这两个字,现在我们把它称之为“警句”。诗人田间说:“警句是诗的眼睛,明亮发光。”臧克家说:“诗要有警句,如果把诗中的每一个字比作砖瓦,那么,警句就是梁柱。”所以,在诗篇中创造出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警句,有助于提高诗的品味,提高诗的感染力。现在有些诗歌中,通篇都是对琐屑、无聊和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东拼西凑,鸡零狗碎的。而且,这些诗中的描述不是去揭示日常生活的真相,而是对之摆出一种洋洋得意、津津乐道的姿态,仿佛他们已经看透了生活,看破了红尘。这绝不是一种新的艺术创建,而是一种传统的劣根的生活态度的回潮和反弹,它借一种无聊的话语,在伸张一种卑鄙的趣味,一种粗蛮的生活态度。这无疑是不可取的。

五曰形象活。有一个谜语,谜面是这样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四季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个谜语的谜面就是一首诗或者说具备了诗的某些特征,它容易使人记忆,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借助了形象来说话,很容易刺激人的听觉,随之实现听觉到视觉的转换。山、水、花、鸟、人,还有色彩,还有声音,还有人的走动,这些形象的自然切入,叫人耳目一新。所谓“诗中有画”,其实也就是要求有具体的形象感,使人读后栩栩如生,若有一幅画面浮现眼前。如果把创作诗歌比作制作豆腐的话,形象就好比制作豆腐时所用的石膏。如果没有石膏,豆腐就会散架,不管你将那豆腐块切得多么碎小,石膏都含在豆腐里,哪怕你肉眼看不见。可以这么说,你不会使用形象,你就没有完成诗歌创作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你硬着头皮写下去,必定会打乱仗。中国自古有“赋、比、兴”三种写诗的方法,叙物以言情,索物以托情,触物以起情。汉字本身就是最有形象感的文字,它所具备的结构之美,是任何拼音文字所不能达到的,要说诗歌的形象美,汉字就给了我们天生的姿态。无论欣赏诗歌,还是诗歌创作,我们都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带着一份好心情。

六曰结构紧。新诗以分行排列为外观特征,它的结构与传统诗最大的不同在于增加了排列美这一要素。从一个字到整篇排列,或整齐谐和,板块醒目;或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根据诗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取向,你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视觉美,在未通读正文的情况下,给你一种文字的排列所独有的美感。你可以眯着眼看,或者用眼睛就那么扫视一下,这种形体美,会刺激你的阅读兴趣。诗如何分行,每行以多少字为宜,并没有一定之规。散文中有“形散神不散”之说,书法中有“形断意不断”之说,诗的分行与之相通:形断意不断,意断形相连。

七曰音韵畅。所谓音韵,即诗歌的音乐性,就是指诗歌在形式和语言所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音韵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正象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诗歌也只有在吟唱、朗诵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抒情的、审美的艺术效果。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音乐性是诗歌先天的素质。就新诗而言,尽管它打破了传统诗那种一定的韵式,并不等于不要音韵感,事实上,音韵美正是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重要分水岭。现在音韵的运用又有了新的分野和新的认识,不过,无韵的自由诗仍然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才行,它以感情起伏为节奏,而在形式上,则消失了韵脚。至于有的人不懂韵而排斥押韵,那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

八曰风味醇。风味是一首诗能否具有魅力的主要决定因素。风味醇,就是风味醇郁。醇,有许多的近义词,醇厚、醇美、醇香、醇正。也就是说,风味,你不仅可以品,可以闻,还可以听,可以看,可以悟,可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对某些作品风味的肯定,也就是对这些作品的作者的人格的肯定。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判断,很少出现偏差。

如果说诗歌评判是诗歌创作的准备的话,那么,诗歌创作则是对诗歌评判的重构与完善。诗歌创作有无规律可循?这其实是一个不便回答的问题。每一位诗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排出表面的繁复,笔者以为,吸收传统,借鉴现代,让诗歌返璞归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从题目入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往往容易忽略题目的重要性,或以清一色的名词作题;或写出的题目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等等,这些题目都很难调动人们阅读的兴趣。当然,这并不是说,别人写过的题目就不能再写了,如果能出新,也未尚不可;如果是炒现饭,那就有点煞风景了。有一个说法,题目要当诗来写,或者干脆说,题目,是诗的一半。有了好题目,你就会激动不已,你就会按捺不住,你就会以一种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这首诗的创作中去。比如《花朵的方向》。花朵有方向吗?从语法的角度讲,似乎是一个病句。花朵有色彩,花朵有香味,花朵哪里有什么方向?不,花朵有方向,它的方向是向上的,因为光合作用,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这个题目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花朵有根,植根大地;花朵向上,有太阳、有天空,更有诗人的目光。又比如《停在记忆上的云》。记忆是保持在脑海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一朵云,停在了记忆上,它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状态?或许每个人回答都不一样,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就叫人沉默。从题目入手,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有一个题目突然从心里冒出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灵感吧;二是有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再考虑围绕这个形象作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三是有了某样一种氛围,暂定一个题目,然后边写诗边修改题目。强调题目的重要性并灵活地运用于诗歌创作,常常会使读者在阅读的阻碍中获得发现的惊喜。

用形象说话。一首诗有没有生命力,在于它有没有形象。形象能给人色彩感、画面感、动态感。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有许多美好的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你说记忆深刻也好,你说刻骨铭心也好,形象的穿透力,常常会使我们惊讶不已。我们的记忆,因为有形象来帮忙,才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支点。来看《火焰》。火焰很平常,大家都见过。可要写特殊的火焰,第一朵火焰,人类的第一朵火焰,燧木取火,这属于历史知识的范畴了,我们谁都没有能力去讲述这段历史,而我们感兴趣的是那第一朵火焰像“试翅的黑蝴蝶”。黑蝴蝶,便是我们要捕捉和描绘的形象。第一朵火焰叩响天空/烧毁了一片森林/回响的空旷里/飘满试翅的黑蝴蝶/纷纷扬扬/是一些故事的种子/认识了火焰/其实就是掌握了光明/太阳的微笑/曾是红色的狡黠/使我们的祖先/学会了思考和拼搏/作为火焰的映衬/黑夜与寒冷目光炯炯/像一对谪仙/从另一侧面为我们指点生活/还有饥饿/把我们每个人都培养成/火焰的捍卫者。这首《火焰》,除了黑蝴蝶,还有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形象,天空、森林、种子、太阳,还有“红色的狡黠”,黑夜与寒冷也拟人化了,可以“目光炯炯”,像一对受了处罚下界到人间的神仙,为我们指点迷津。用形象说话,代替了我们口舌的笨拙,同时又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一个舞蹈的空间。

靠语言造型。写诗,对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句子通顺、语法规范的层面上,而是要洗炼、独到、本质、纯粹。用语言造型,是对一首诗的整体关照。选择什么样的词语,准确地说,是选择什么样的字,在字的组合中结构什么样的形象,折射出什么样的思想,语言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字的重复,一个字的变化,都是很有讲究的。现以《小孩与桌子》为例: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子上/桌子未笑/小孩哭了/妈妈拿过木尺/连连敲打桌子/桌子未哭/小孩笑了。全体只有两段、八句,记述的事情也很简单: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头上,疼得哭起来;妈妈用善良的、欺骗的手段用木尺敲打了几下桌子,小孩不哭了。小孩的头撞在了桌子上,可见小孩还小,一、两岁吧,只有桌子那么高。这是诗中的暗示。关键是字的变化,使这首诗在童趣中多了一些机警,桌子未笑/小孩哭了/……桌子未哭/小孩笑了。无非是将“笑”与“哭”换了一下位置,效果就出来了。自然,桌子既不会哭,也不会笑,可小孩由哭变笑,这首诗也就完成了。另有一首《门》:我想把门关上/然后坐在谛听里/细品你不期的脚步/与叩门的声响/我又想把门打开/好让你梦幻般的眼睛/和我灼热的心/来一次自然的碰撞/到底是打开/还是关上/我来不及想/却又想了一个晚上。这首诗写了一种等待,等待谁?诗中没有说出来。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把那种“等待”写得有了味道。不知道是把门打开好,还是关上好,接着又说“来不及想,却又想了一个晚上”。来不及想,时间那么短;一个晚上,时间又那么长,门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这其中有太多的暗示。诗的语言,不能容忍多出一个废字。长思考,短文字,这样才有了语言的张力。

以情感取胜。写诗,要有感情投入,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感情,诗就没有了灵魂,而感情的基础是思想。来看《瓶子在清晨碰撞》。瓶子是什么样的瓶子?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啤酒瓶子,是液体被人吸干了的空啤酒瓶子。那空瓶子在清晨碰撞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诗记下了一个真实的片段。一个收废瓶子的人在他的竹篓里装瓶子,那两只竹篓分别架在自行车后座两边。就那瓶子碰撞的声响,使诗人的内心隐隐作痛,想到了生活的艰难。诗人不知道这许多的空了的酒瓶子能卖多少钱,也许够不上一包上好的烟钱,或者等于半个月的早餐(或许每次只能吃一块钱一碗的面条)。但诗人被他那种用平静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有了写作的冲动,记录下最本质的生活。瓶子不经意的碰撞/好响/这分明是窗外的事物/正在行走的事物/行走的瓶子和人/悄悄中/带着某种液体的重量/急骤的脚步声/像砂砾一样杂乱无章/我不能很好地去倾听/城市的清晨/仿佛瓶子的破碎/撒落些什么/沿着记忆的街道/我让疲惫临风而舞/渐渐模糊的空洞里/开满失眠的灯光/我无法将瓶子进行概括/瓶子太多/而且各式各样/都有精美的包装/人们反反复复将它们搬运/用尽气力/朝着梦中的方向/瓶子在清晨碰撞/在梦的边缘碰撞/掌握瓶子的人/变得一天比一天匆忙/而瓶子在破碎前总要碰撞/我不知道它们停顿在什么地方。要想以情感取胜,必须注重生活的积累,从细微处着眼,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厚积薄发,乃是诗歌创作之精要。

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要从写短诗开始,并从中锤炼语言,塑造形象,完成情感的酵化。多写短诗,或许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摘要: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纵观诗歌的流程,异态纷呈,波澜壮阔,从旧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到新体诗和新诗(自由诗),按历史发展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本文拟就新诗的评判标准和创作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诗歌评判,诗歌创作

注释

1引自高凖《试论诗的评判标准》,载《诗刊》2001年第2期。

2同上。

3黄明山:《花朵的方向》,载《飞天》1992年第5期。

4参见黄明山《幸运的翅膀》,载《飞天》1995年第5期。

5黄明山:《火焰》,载1998年8月8日《文艺报》。

6引自《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家协会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7引自《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萃精评》,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篇4:中国现代诗歌赏析之《断章》

关键词:断章;意象;风景;朴素

作品原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赏析:

初读《断章》,被其中回环曲折的意境所吸引,一切似乎是相对而变幻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切换中,其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写意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层叠中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意世界。

诗人通过视角方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觉出发,“看风景人”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了“你”。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人”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拓展。在诗的第二节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视觉出发点是无生命的“明月”,视觉落点是静止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人的梦”。“明月”和“窗子”之间、“你”和“别人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一节的视觉画面发生在白天,第二节的两个画面又转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意象的繁复奇幻,理趣的深邃悠远,技法的精湛圆熟”,卞之琳自己说:“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一样,着重意境”,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意境”,而这种‘意境”就是“物各自然”它反对主体对客体的千扰,保持情状的某种客观性,中国诗强化了物象的演出,使其共存于万象、涌现自万象的存在和活动来解释他们自己,任其空间的延展及张力来反映情境和状态,不使其服役于一既定的人为概念。

在《断章》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意象画面,通过视觉转换与组合,通过时间的流动与时空的相对距离,诗歌便造就了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不同的哲理内涵诗人在第一节中创造的两个画面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通过“你”向空间辐射,与桥、风景、看风景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二诗人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速写。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而是进行了留白,。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远远地看,静静地看,“风景”在你的眼中才变得美丽而富有情致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时间里,景物依旧,空间却进一步延伸而逐渐发生改变。“看风景人”和“你”之间又形成一段令人遐想的空间距离‘看风景人”只能在楼上带着神往和多思的心境看“你”,也许看得不真切,也许只能隐约而朦胧地看你。“你”只留恋于自然界的“风景”,而“看风景人”却把“你”看成了他心中的“美丽风景”。假如“你”走下桥去看“风景”,你能更清楚地看到“风景”中的花草树木,但却无法在你心间留下永恒的美丽;假如“看风景人”下楼走到桥上看“你”,他把“你”的容貌和举止看得更真切,但也许给“看风景人”留下的是失望和叹息。因为,当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时,美感也就无从体现。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二节已经从白天过渡到夜晚一“明月”和“窗子”之间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你”早已远离“别人”的视线,拉大了空间距离可是,‘你”的形象却在“别少、的梦”中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本来“你”的心情是悠闲散荡的,可是,“你”却在无意之中惹得别人心族摇荡,梦魂牵绕对于梦境而言,“你”就是一轮璀璨的明月第一节的意韵由此获得进一步深化、丰富、就审美而言,或许惟有存在距离的“风景”,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断章》的魅力恰恰在于运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转换,审美空间的调整,丰富的意向,勾画了一副写意的中国画,没有明丽的色彩,细致的描摹,诗人以寥寥数笔,勾勒了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意蕴深远。

篇5:断章诗歌

我承认,你的笑声充满诱惑

每一次静静的回眸

都是刻骨铭心的疼痛

或风干在记忆深处的彩虹

2

至此,我以熟谙的韵律

趁着月光盛开的夜晚

为没有酒的驿站

谱一曲青衫传奇

3

九曲回肠啊,青州

阳光肆意抖落的下午

你却在石室中念念有词

兑付无法深埋的承诺

4

我承认,如果有你,

野望或许不会生冷

不再缩写为静寂与漠然,

寒风徘徊的窗外不再

铺满夜和雪的交锋

6

烫一壶酒,就着远方

一个瘦得不能再瘦的愿望

或许,伫立在竹简中

就可以找到苦苦守候的结局

7

没有走过的路是无法拴住心的

没有说过的话是无需兑现的

就如,我不能从你的词中望文生义

我知道,你追寻的不是桃花

8

可为什么轻衫总是那样的湿

思想总是那样的疼,你的梦中

犬吠注定要从柴门的意象中剥落

篇6:冷魂·断章诗歌

1

披上华丽冷酷的戏装

包裹世俗的红尘

你一个人艰难独行

只追求幸福的背影

2

笑容里盛满

清冷的月光

你静静凝视沉默不语

不惹风尘地开放

3

总让一把雨伞

独自徘徊于窗外

风把门吹开

吹进来的是思念的泪光

4

寂寞绽放

只是孤独的香味

浅浅的笑容里

藏着深不可及的痛

5

彷徨在生命的辉煌

遮住酸楚的目光

一任时光碾过

兰芳梅香消失在寒冷之中

6

在满城风雨里

听不见梅花开放的`声音

只听见骨头里

抑扬顿挫的唱词

7

你齿若瓠犀,风姿绰约

却只是时光逆流的面具

记忆锁在心里

只是隐藏了岁月阴暗的证据

8

忧伤不会为哭泣寻找理由

梅花开后还有浩荡世界

枝头仍旧是满园春色

篇7:雨后断章诗歌

从田间地头……

奔回家里

跑向屋檐

撑开雨伞……

世界浸在风雨之中

一切就这么滴灌雨意

那些小小蝼蚁缩在何方罅隙

怎样躲避这风雨交加的等待

/

夕阳破云而出

霞彩挂满天边

蜻蜓雨中翻飞

畅快无比回旋于风雨之后

那些近林晾晒在远山的背影里

门口的月季零乱不堪

我迟疑在这雨后的黄昏里

一任凉风拂弄发丝

篇8:《断章》不“断”(节选)

下面以《断章》为例看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

第一步:充分地感知想象。像朱光潜在《诗论》里写的那样,在吟读的“一顷刻中”把《断章》“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不仅如此,你还要凭感觉想象,调动人生积累进入诗的情境去体验,吟诵到“言皆出于我之口,皆出于我之心”,吟诵到你就是诗中的各种角色,有着各种情绪情感体验,生出很多联想想象,获得多种人生况味。感知想象之后,还要对感知想象的部分、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着不可穷尽的可阐释性。这一阶段是“诗无达诂”的阶段,获得的阐释越多、越具个性越好。

第二步:理性地分析概括。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类、比较、抽象、综合直至概括。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看风景,又是别人眼中的风景。“风景”通过本质归类为“可以欣赏的、可以享受的、可以回味的事物”。“爱情”只是其中一种。“看”归类为“欣赏” “感受”等。通过分解成部分、归类之后,然后把一二句综合为:一个人欣赏着、感受着、爱着,同时也被欣赏着、被感受着、被爱着,但欣赏与被欣赏、感受与被感受、爱与被爱的双方常常不能对应统一,因而生出许多美,也产生了许多遗憾。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明月”等事物为“你”装饰,“你”装饰“别人的梦”。“装饰”的本质是“美化”、奉献等。“梦”的本质是精神的、情感的、想象的、潜意识的,是超越了现实的。也就是说,这种“装饰”不仅是现实世界的,也是超越现实的。综合概括为:人,自然成为美化、奉献的对象,也美化着其他现实或超现实的事物、精神、情感。美与遗憾同时存在。

最后概括整首诗的主旨为:一个人去欣赏、去爱、去奉献,也成为被欣赏、被爱、被奉献的对象。人往往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与被欣赏,爱与被爱,奉献与接受的双方常常不能对应统一,生出许多美,也产生许多遗憾。

以目前的文学作品阅读状况来看,充分进入第一步已属难能可贵,能把这一步做好的,很多人都已有成就,如李健吾、余秋雨等;在第一步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第二步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大概要数鲁迅、钱锺书这些大家了。一些人走进第一步就走不出来,个性太强,无法进一步进入理性的层面。一些人是第一步匆匆而过,就分析概括,没有个性充分展现的过程,分析就只能是冰冷、生硬的肢解,怎能游刃有余?一些人是第一步走不进去,第二步仓促上阵,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再好的果实都品不出味来。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必定是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参与。虽然感知体验时不能让理性的分析概括过多地干预,分析概括时不能被感知体验拖累,但这两个过程一定要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完成对一个文本的完整阅读。

(选自《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本刊有改动)

[读有所思]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你是如何理解“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必定是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参与”这句话的?

篇9:现代诗歌赏析之《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作品原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赏析:

初读《断章》,被其中回环曲折的意境所吸引,一切似乎是相对而变幻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切换中,其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写意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层叠中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意世界。

诗人通过视角方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觉出发,“看风景人”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了“你”。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人”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拓展。在诗的第二节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视觉出发点是无生命的“明月”,视觉落点是静止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人的梦”。“明月”和“窗子”之间、“你”和“别人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一节的视觉画面发生在白天,第二节的两个画面又转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意象的繁复奇幻,理趣的深邃悠远,技法的精湛圆熟”,卞之琳自己说:“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一样,着重意境”,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意境”,而这种‘意境”就是“物各自然”它反对主体对客体的千扰,保持情状的某种客观性,中国诗强化了物象的演出,使其共存于万象、涌现自万象的存在和活动来解释他们自己,任其空间的延展及张力来反映情境和状态,不使其服役于一既定的人为概念。

在《断章》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意象画面,通过视觉转换与组合,通过时间的`流动与时空的相对距离,诗歌便造就了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不同的哲理内涵诗人在第一节中创造的两个画面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通过“你”向空间辐射,与桥、风景、看风景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二诗人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速写。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而是进行了留白,。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远远地看,静静地看,“风景”在你的眼中才变得美丽而富有情致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时间里,景物依旧,空间却进一步延伸而逐渐发生改变。“看风景人”和“你”之间又形成一段令人遐想的空间距离‘看风景人”只能在楼上带着神往和多思的心境看“你”,也许看得不真切,也许只能隐约而朦胧地看你。“你”只留恋于自然界的“风景”,而“看风景人”却把“你”看成了他心中的“美丽风景”。假如“你”走下桥去看“风景”,你能更清楚地看到“风景”中的花草树木,但却无法在你心间留下永恒的美丽;假如“看风景人”下楼走到桥上看“你”,他把“你”的容貌和举止看得更真切,但也许给“看风景人”留下的是失望和叹息。因为,当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时,美感也就无从体现。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二节已经从白天过渡到夜晚一“明月”和“窗子”之间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你”早已远离“别人”的视线,拉大了空间距离可是,‘你”的形象却在“别少、的梦”中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本来“你”的心情是悠闲散荡的,可是,“你”却在无意之中惹得别人心族摇荡,梦魂牵绕对于梦境而言,“你”就是一轮璀璨的明月第一节的意韵由此获得进一步深化、丰富、就审美而言,或许惟有存在距离的“风景”,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篇10:四月,高原春的断章诗歌

1

高原的马蹄,撕裂风雪

不断敲打寂寥的胸膛

那深入灵魂的印迹

浮动青春栉风沐雨的坚守

长醉我披星戴月的忠诚

默默对视,寂寞不褪

一寸寸铺展在士兵的眼眸

一朵朵摇曳在红柳花海

有时,声声马蹄

发不出一丁点声响

那“得得”的静默

直呛得我泪流满面

2

高原的四月,盛开在我的梦里

那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梨花

一朵又一朵,一树又一树,一山又一山

粉红的,淡黄的`,青紫的

镶嵌在绿色的记忆里

痴痴等待,依然飘舞雪花的四月

跌宕和煦的春风与暖暖的阳光

款款走进卓玛的歌声

歌声里红柳吐蕊,牧草疯长

醉了我的战马

迷失了我漫漫风雪中的等待

3

四月,春风不度

雪了一季,发酵的心事

是高原永久的伤痛

那诱人的绿色

疯长在记忆的彼此岸

那怒放的花朵

峭立在时光的栈道

4

骑在马背上

我看见雄鹰衔来了春泥

在我巡逻便道的悬崖

搭起了爱的巢穴

在暖暖的晨曦中,在青青的草场上

冬眠了一个雪季的情意

舞动久违的浪漫

在恋人温暖的怀抱

肆意消融心酸的等待

5

就是这石头缝里的春天

那抹鹅黄,拔节而歌

松动冰封的季节,以及

牦牛和羊群

声声“布谷”,吵醒了

沉睡的山川,河流,大山

冬日的心事,在清溪中

篇11:断章诗歌

断章取义的近义词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基本解释

【解释】: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详细解释

【成语】:断章取义

【发音】:duàn zhāng qǔ yì

【解释】: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典故】: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相关内容

用断章取义造句

如果你30岁时断章取义,你是没心肝

但如果你40岁时断章取义,你就是没脑袋

别断章取义地引用我的话。

而且被断章取义地引用了

而且,食物恐吓的故事时常被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有什么不好?去芜存精发现事物的本质?

汉译: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部分。或:断章取义是理解的大碍。

断章取义的只谈技术而忽略了相关的其他因素往往是错误的。

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而应为了省察和思考。

事实上,女权主义者的言论屡遭断章取义;而且,女权主义也有诸多流派,信奉不同的理念。

(二)

刚才我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其实真的是一环扣一环的,三个问题不可以断章取义,亦不可以单独抽一个出来讨论,而不去讨论其他的。

摘要人们对王国维“无我之境”的阐释往往脱离《人间词话》这一文本语境,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观念或是西方理论资源为指引灯甚至为目标,断章取义地进行生发,而忽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原文表述和总体审美取向。

文章紧密联系宏观环境下经济发展和中国邮政金融工作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前瞻性,对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与现实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资料的选取上,以国家权威部门、权威资料为基础,力求来源可靠、真实、客观,在资料处理上,坚持严谨规范、力戒断章取义。

篇12:断章(三)

《立场》:看体育新闻,“小猪施魏因斯泰格在禁区内一碰就倒,为拜仁获得了点球”。新闻报道讲究的是镜像效应,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现实,立场之于新闻报道,有时候完全是画蛇添足。看利物浦VS曼联的比赛,杰拉德打破僵局,一脚平平无奇的抽射,解说员爆出一句高分贝的喝彩:“杰队!杰队!关键时候还得看杰队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中国的Kop,这个立场可以有!

《切肤之爱》:恒大夺冠一战,郜林打进绝杀球,他脱掉衣服露出文身,右手现出一个硕大的SH,有球迷说这是“申花”的缩写。这个说法待考证,也许郜林是SHE的歌迷也未可知。安吉丽娜·朱莉曾经在左臂纹有前夫鲍伯·松顿的名字和一条龙。后来离婚了,朱莉洗掉纹身:“我以后绝不会再蠢到将男人的名字纹在身上”。所谓文身,示爱是重要职能之一,寄望于身体发肤的痛楚,许爱情以永恒,这种切肤之爱听起来有SM的重口味。

《火炕》:新一季的《疯狂的足球》,有“火坑传球”的戏谑说词,意思就是把队友推下火坑的传球,比如直接将球回传给对方前锋。解说术语里还有“刀山传球”一说,意思就是让队友上刀山的传球,特指那些因为传球不到位,逼得接应的队友不得不放铲犯规。说起火坑我想起一段子,热恋中的女孩对男孩表白:“我爱你,其他的一切我都不在乎,你就是个火坑我也跳。”男孩回答:“向毛主席保证,我是火炕不是火坑。”这大概算是我听过最动人的爱情承诺。

《颜射》:新浪的一个标题“哲科冷血颜射”,说的是曼城绝杀热刺的那记大力射门,皮球直接从守门员的面门上方打进。 严格意义上,“颜射”是一个不雅词,它出自AV语系,源自日语里的常用汉字,这属于一种文化反哺。从技术层面,颜射多是小角度爆射,简单粗暴蛮不讲理,守门员猝不及防束手待毙,杨晨当年在法兰克福5比1大胜纽伦堡的保级大战的小角度抽射,罗本在2008年欧洲杯4比1屠杀法国队的零度角,都是“颜射”的经典。篮球圈还有“颜扣”一说,专业术语应该叫“隔人骑扣”,Dunk in your face,詹姆斯和格里芬都是此道高手:劈头盖脸君临天下,让对手饱尝胯下之辱,羞愤难当。

《尿》:蔡康永的一个访谈,为了表明自己不肤浅、不娘炮、不心灵鸡汤,他刻意使用了一个粗俗语:“我的性格,就是从来不‘尿’别人。”这个“尿”,通“鸟”,俚语常说,“老子不鸟你”。“别人以为混娱乐圈一定要张开怀抱拥抱群众,我觉得你也可以不‘尿’群众”。这个说法类似于韩寒的“既要杀戮权贵、更要杀戮群众”。足球解说里,也经常用到这个“尿”。比如“尿不到一个壶里”,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打个比方,“切尔西现在的打法改弦易辙,走美丽足球路线。相比阿扎尔、马塔、奥斯卡这三个华丽中场,兰帕德和他们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眼看着沦为一个打铁的,只好混迹到中超刨食。”这个尿字还有一解,吓尿(suī)了,意思是胆怯了、认怂了、吓得尿裤子了。以前在大学里踢比赛,遇到球风粗野的,流行一句口头禅:“你不尿(鸟)他,他就尿(suī)了”,意思就是,别人放铲你,你一定要回铲他,绝对不能躲,越躲越受伤,这就是球场上的丛林法则。

篇13:故乡断章作文

想念与庄稼打交道的日日夜夜。那凝聚着希冀的五谷,在镰刀的锋芒上唤起一种情愫。放牧父辈嘹亮的民歌,一种声音在原野上呼喊。春花的启程便是秋实的收获。故乡的泥土,沸腾着远古的图腾,如山的父爱,在收获的季节与庄稼一同收割……

一想念农活

想念农活。想念与庄稼打交道的日日夜夜。那凝聚着希冀的五谷,在镰刀的锋芒上唤起一种情愫。放牧父辈嘹亮的民歌,一种声音在原野上呼喊。春花的启程便是秋实的收获。故乡的泥土,沸腾着远古的`图腾,如山的父爱,在收获的季节与庄稼一同收割。

二炊烟袅袅

火苗舔着锅底,母亲揉着面,一世的母爱在炊烟中慢慢升起。娘的鬓发和着蜿蜒的路途,一同沉醉儿子泪水涟涟的心。

三山乡黄昏

夕阳和着牧羊人收工的调子一同坠入西山的鸟巢。娘倚在村口的槐树下,守望着岁月,守望着夕阳,守望着远方的游子。一滴泪,一丝呢喃摇曳出一方圣洁的思念。

山乡黄昏,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晚霞夕照,一段情意绵绵的绝唱。

四村口小河

清冽的河水,我生命中的甘泉。

一方池塘,一群顽皮的伙伴,河中拍打着亮丽的童年。岸上的母亲,涤荡着衣物,挥动的棒槌不时的捶打着农家的疲惫与艰辛。母亲晶莹的心空,娘的呼唤便是游子生命的宣言!

篇14:断章-100字作文

浮云半盏流年醉,一阕离愁相思泪,好梦无人睡,

寸寸断层,玉壶冰心碎,往事繁华,空叹梦醒有谁。

衣宽不悔,默起笙箫人憔悴,秋归花未归,春红笑落东流水,

何谓痴情,一朝年华似水,盼瘦物是人非。

高一:likang

篇15:断章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逊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孝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上一篇:通知与会议纪要下一篇:从此,我不再任性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