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专题教学设计

2024-04-11

狼专题教学设计(共8篇)

篇1:狼专题教学设计

总第7、8课时

课题:专题《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狼的知识、运用有关知识形成对狼的认识;

2、通过阅读、探讨、研究等方法解读课文;

3、认识狼的狡猾和屠夫的机智。教学重点:认识狼的狡猾和屠夫的机智。教学难点:《狼》的寓意。

教学方法:阅读、合作、探究、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讲述,激趣引读

1、故事讲述:教师呈现“狼”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读过、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谁能给同学们讲一个呢?(狼外婆、狼与东郭先生等)听了以后,谁能说说“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2、激趣引读

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出示所搜集到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1)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奔豕突

狼狈为奸、狼号鬼哭、狼烟四起、狼狈不堪

(2)谚语和歇后语:

狼吃狼——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狼借猪娃——还不了(比喻有去无回); 狼头上长角——装样(羊); 狼装羊肥——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居心不良; 狼头上挂竹笋——装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 狼窝里养孩子——性命难保; 狼不吃死孩子——活人惯的; 狼啃青草——装洋(羊); 狼吃鬼——没影儿;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猎娃——还不了; 狼狗打架——两头害怕。

2、学生简介蒲松龄和《 聊斋志异》,相关资料如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于是他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属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找出在音、形上有疑难的字词。

窘(jiǒng)瞑(míng)尻(kāo)眈(dān)

2、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对课文进行翻译,弄明课文的意思,并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5、学生交流翻译困难处,再师生共同解决。

6、理清文章脉络。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第一部分:故事部分。第二部分:议论部分。故事部分可分为: 第一层:遇狼。(开端)第二层:惧狼。(发展)第三层:御狼。(发展)第四层:毙狼。(高潮、结局)

四、精读感悟

(投影思考题,小组讨论交流再展示)

1、屠人发现狼跟踪自己之初为什么不呼救?(荒野,日暮,四周无人。)

2、投骨的办法好不好?(缓兵之计,只能如此。)

3、什么时候屠户有了一线转机?(奔倚积薪之下)

4、什么地方是高潮:(并杀两狼)

5、结局怎样?(同前)

6、你认为这篇课文中的狼怎样?你对这两只狼有什么看法?(是同情还是憎恶?)

7、这篇课文也可以说是一篇寓言,你能说文章的寓意吗?

(前面说故事,最后一段是寓意,形式上是寓言;内容也有劝谕性,叫人们警惕坏人。)

8、课文最后一段说的仍是狼。如果把“狼”“禽兽”都改成“坏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总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这样看来,他们的欺骗手段毕竟有限,只是给人们增添笑料而已。)

五、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这篇课文内容。

2、预习《母狼的智慧》 板书设计:

蒲松龄

第一层:遇狼。(开端)第二层:惧狼。(发展)第三层:御狼。(发展)第四层:毙狼。(高潮、结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有关知识形成对狼的正确认识;

2、形成对狼的多元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母狼的智慧》一文中作者对狼的感情。教学难点:对狼的多元理解和认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狼》有关内容。

1、学生用白话文复述课文内容;

2、说说作者对狼的评价以及你的阅读感受。

二、学习《母狼的智慧》。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黠(xiá)寐(mèi)篝(gōu)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后明确:老猎人讲述狼的故事。

3、本文写了狼的几个故事?重点写了哪个故事?为什么详写这个故事?

4、课文为什么一再强调猎人是老猎人?

5、老猎人是怎样评价母狼的?你认为他评价的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6、《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三、对比拓展

请你比较《狼》与《母狼的智慧》,两文都写了狼的智慧,都写了对狼的评价,两文有什么不同?

四、课外延伸

学生阅读《参考资料》,了解有关狼的知识。讨论这些文字是否带有情感倾向?

五、小小辩论赛

(一)公布辩题

正方:人类应该猎狼 反方:人类应该护狼

提示: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并不要紧,恐龙早已绝迹,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与对方进行辩论。

(二)辩论开始

第一阶段:双方主辩手对各方的观点进行陈述,时间各3分钟。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每位参辩队员,均可自由发言,时间10分钟。第三阶段:双方辩手进行总结性发言,时间各3分钟。第四阶段:辩论主持人作评论,并宣布辩论结果。

(三)教师总结

(可让学生自由谈论经过辩论后得到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就今天课上所探讨的问题继续展开讨论,并选取一个角度,从各种参考书和网络上进一步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课本第108页给出了五道参考题,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道,也可以自拟主题。

教学反思:

篇2:狼专题教学设计

1、能从多种角度来看狼,能对狼有客观、科学的了解。

2、能分析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特点,并说出狼给人的启示。

教学过程:

课前循环播放狼的图片,背景音乐齐秦的《北方的狼》 导语:

一、专题研究中狼的形象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展示课前制作的ppt)“狼之形象面面观”研究参考选题: 狼的百科

中国古代诗词之狼形象 中西方谚语之狼形象 狼仇恨和狼崇拜现象探源

二、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 课内《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课外《野狼》——聂还贵

(一)阅读《母狼的智慧》认真思考: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母狼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来说说。

2、假如你是老猎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两只小狼,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二)阅读《野狼》,整体感知:

1、认真默读选文,完成填空: 我认为,这是一只的狼,因为。(从原文中寻找依据)

2、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设想一下当时狼被我打中时的心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超过60字,写在选文空白处。)

3、结合课堂学习及下列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材料三: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笼,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福克兰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小结:狼的特点凶残,食肉,它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因为饥饿生病被逼无奈,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没有狼,食物链必然裂断,目前许多地方的狼已经灭绝,这个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寄语:

善待生灵,和谐共存

篇3:狼专题教学设计

作为《狼图腾》这部影片的声音设计,对这部影片自始至终有着创作激情。因为很难得可以有机会参与这种发人深省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立意的影片创作。因为“如何用声音元素去真实地还原大自然”,是这次创作的根本。需要根据之前的创作经验去积累和总结一定的艺术创作手法,加以应用。所以可以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艰苦创作,这部影片整体的声音风格贴近原著,贴近剧本和导演,更实现了笔者和笔者的团队的创作初衷——真实又不失丰富感;每一个细微的声音元素的创作都只属于这片草原、这部影片。

整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大草原,只有大概10%的戏是发生在有人的地方,场景相对比较单一。那么“如何表现没有人的空旷和草原的美”则成为声音设计的重点。尽量利用一切艺术创作手段避免声音元素的循环和重复,最终让观众听起来每个场景都有它的“声音情绪性”——这种情绪性由不同细微新鲜的声音元素区别开来,听起来不乏真实、自然,更重要的是听感丰富有层次。这种真实的“情绪感”在整个影片的声音设计上有个反差点,即是人在小镇中(人和人)和大自然中(人和动物)的不同声音元素表现。实际上,我们极力做到的是在声音上让一切人物,动物,自然,每一个都是主角儿。这再次印证了《狼图腾》这部影片的声音设计主旨——创作只属于这部影片的声音!

一创作交流、沟通、考验、信任

剧本创作初期,与导演沟通交流,初步创立声音设计观念。吃透剧本是笔者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由此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才能更好地跟导演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更为默契。阿诺导演是一个很尊重剧本的人,这点很令人敬佩。这部影片同他之前拍摄的《虎兄虎弟》、《熊的故事》等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影片中动物是第一视角,而《狼图腾》这部影片中,人和动物都是第一视角,要表现人和动物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比较难拍的,所以在声音上也要配合这种剧情需要。

样片阶段,作为声音设计,笔者会在第一次观看样片之后对整片以“场”为单位,一场一场地写出声音设计阐述,完成大概的声音设计图。具体内容涉及很多,比如:精细到某场戏中鸟叫声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牛和羊,或者这场戏干脆就要安静,那么要用什么声音来突出声音的安静感?这都会很具体地出现在最初的声音设计单中。此后,便会和导演和所有声音团队制作人员一起开声音讨论会,反复与导演沟通交流,以求更大的突破。其实最初得到导演的信任是很难的。在整个后期制作开始之前,导演要求所有的后期部门——包括3D、剪辑、调色、特技以及声音制作部门一起完成一部7分钟长的宣传短片,这是在戛纳等欧洲电影节播放的版本。导演将此定义为对各个部门之间的一次磨合,很多精彩的镜头都呈现在这7分钟内,从声音上来说,对白、效果、环境、音乐全部元素都有,是一个完整的短片,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因为阿诺导演毕竟是一位国际性知名导演,他合作过的都是包括好莱坞在内的最好的制作团队,因此他会从全球电影制作标准的角度来评断优劣。然而,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导演对于短片的声音很满意,最终还是比较顺利地通过了“磨合”,取得了导演对于我们中国电影声音制作团队的信任。

在确立影片大概声音设计风格之后,我们就要对导演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戏开始展开制作了。我们所做的第一场戏就是——狼马大战。工作周期为一周,各个部门分工明细,导演听完会对他观念中对于声音的一些想法或理解给描述出来,他的要求不会是很具体描述声音形态的表达。比如他会说某场戏应该是白色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某场戏需要特别温暖的感觉。那么如何运用声音元素去描绘这样的“白色”和“温暖”,就是笔者从开始直至到影片声音全部完成的那一刻一直都在努力追求营造的。

二同期声音

成片中同期对白所占的比例很少,大概是在5%左右。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现场的录音条件比较恶劣。这可能与你想象的不一样,你也许会觉得草原上特别安静,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首先拍摄季节风特别大,尤其是草原上没有任何遮挡物,附近公路上汽车开过的声音会传递得特别远,这都是潜在噪声。另一原因就是拍摄期间,运用的camera比较多,各个景别取景导致话筒杆下不去,而且无线话筒的效果也非常不好。原因在于,内蒙古地下分布着许多矿藏,会产生很多磁场,从而对无线话筒的信号传输造成干扰,所以95%的对白几乎都是后期ADR。

三后期再增色

1. 寻找粗犷美的音色——台词多元异域化、ADR

上文讲现场录音条件恶劣,绝大多数同期声无法使用,整个影片的声音又要求真实而朴实,所以ADR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在终混时对于音色的控制,更基本的在于最初的选角和录制。由于此片有汉语、蒙语和东北话等不同类型语言的出现,所以笔者也与配音导演程寅先生亲赴内蒙选配音演员。

女主角是外蒙古籍演员,蒙语说得与内蒙地域不一样,汉语基本不会说。但是导演创作严谨,要求蒙语口音一定要是标准内蒙口音,但同时导演又喜欢演员本身音色的“粗犷的美”。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极为挑战的要求,为了寻找一样的音色——保持粗犷美,内蒙标准口音,同时汉语讲得不能太过标准。我们经过几轮配音演员试音,终于选定了理想的音色。但这个声音前几个要求都满足,唯独不标准的汉语这点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口音轻了听起来不明显,重了听起来会笑场!导致我们每一句话都录了很多种方案,然后找来蒙族汉族很多人来听,最终挑选其中反响最自然的那一条。所以一个好的声音音色是需要经过精雕细琢的!

2. 编织寂静而美妙的氛围——环境声的设计

整个后期制作阶段我们用了8天的时间亲赴大草原外景地录制这部影片所需要的环境声效果声资料。原因只有一个:我们需要只属于这部电影的声音(内蒙的人声、风声、鸟声、牛羊马群、草原脚步声等),为的是更为真实地还原草原声场,给观众更好更真实的融入感。

去过草原的人可能知道,草原上要么是一片死寂,要么就是一种声音没完没了。比如虫叫声,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音调。听起来很恼人、聒噪。但是在电影中却不能用这种元素来表现。所谓“先入为主”效应即是:你传达给观众什么听觉信息,听众便会联想所在。让听众融入大草原大自然的同时,还要做到听感上的真实、丰富有层次,还要有趣,这是很难的一点。所以要绞尽脑汁去想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和排列风声、草声、虫鸣、鸟鸣以及牛羊群等这些声音元素。比如,牛和羊群等动物叫声有时是有情绪的,应该何时叫,叫声长短,叫多大声,叫声的密度等问题都需要设计和考量。合理地安排有限的声音元素使每一个场景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剧情的需要适度地添加一些虚幻的声音元素以增加影片神秘感。很多人会觉得枪战、科幻、追车等类别的戏声音比较难做,但实际上最自然、真实的东西是更难的,对制作者的经验、水平以及对声音的驾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3. 狼的语言,从未有过的挑战——效果声的设计

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最特殊的声音元素就是“狼”的一切声音。在以往的影片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狼的声音,无外乎就是在远处的一声狼嚎,而这部影片是对狼的一种全接触。用不同声音元素去表达狼的喜怒哀乐!制作期间,我们以各种方式去揣摩狼的声音,比如:拿其他野兽的声音或叫声做声音合成,甚至团队中有伙伴专门去学狼的嚎叫或喘息,更有趣的是片中多处小狼发出的部分声音是我们采集录制自己养的宠物小狗的声音。

此片中有一场重场戏——狼王之死。捕狼的人为了要寻获一张完整的狼皮,他们不用猎枪打,而是用吉普车去追狼,直至狼跑不动而活活累死……很残忍。对于声音的设计也是轻重有别。这只狼一开始跑得强壮有力,到最后跑不动停下来的时候会发出一种很不常见的喘气声。那如何才能录到一只濒死的狼的喘息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动物保护的角度不会真地让一只狼累死。另外也不能完全用人模仿的声音,因为动物的发声位置和人完全不同,所以这里需要对人与兽的声音进行声学上的处理、合成,使得听起来就是一只濒死的、带有感情的狼发出的声音。可以说这个喘息声是从声音制作开始到最终混录之前都一直在揣摩修改的声音,有时觉得这个声音OK了,然后放下去做其他声音,等其他事情做完之后再返回来继续调整。精心雕琢这个我们想要真实传达给听众的喘息声。

还有一点,我们想要直接传达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小狼跟大狼交流时,从第一次发出的呜咽声到真正像成年狼一般嚎叫的整个声音变化过程。小狼的声音素材可以录到的非常少,因为小狼平时是不会叫的,只有驯狼师通过模仿大狼的声音来引诱它时才会跟着叫一两声,但驯狼师一停,小狼也马上停止叫声。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挑战。我们也是经历了像上文提及的多种方式采集小狼的声音元素。

在狼袭击羊群的一场戏中,我们需要一种声音来表现狼的顽强与力量。这就是多只狼爪子挠墙皮的声音,这个音色是我们很想要强调和渲染的点,于是找了很多我们觉得可以代表爪子锋利的声音和Foley部门奇思妙想做出来的声音进行合成再加工,最终的效果貌似还不错!

四超强包围感和真实感,带来全新艺术创作新高度—Atmos全景声

这部影片的全景声版本刚刚完成时,得到了导演的高度认可,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因为Atmos制式的魅力给整部影片的声音赋予了更为真实的环境感和包容感。这次全景声版本的混录,笔者更注重声场的建立,让声音听起来更加立体真实。实现最初的创作目标,就是让观众感觉犹如身在草原般欣赏影片,更直接地感受到这部影片表现的人与大自然、动物与大自然以及人和动物之间的种种关系。除了包容感外,充分利用Atmos声相定位精准,移动灵活自由的优势制造错乱感。比如说有一个苍蝇的声音元素,很恼人、乏味。草原上经常有苍蝇肆虐的时候,因此想要给观众营造苍蝇在耳边四处乱飞的听感,Atmos让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这种感觉。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詹姆斯·霍纳的音乐具有了更好的声场空间效果,听感更为恢宏包容。

笔者参与制作的《一九四二》应该是中国第一部Atmos制式的影片。在笔者发表的有关Atmos创作应用的文章中也涉及一点笔者的主要论点:笔者认为安静时刻的单一声源最能体现和发挥Atmos的优势,也最能让听众感觉到多组扬声器营造的声场空间的直接听感感受。反倒是战争这种声压级很大的场面是不太容易感受到Atmos的多环绕优势。因为人在听声音的时候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电影声音元素有主次之分,观众在听到“主角”声音时往往会忽略掉次要的声音元素。就像刚才的举例,除了表现苍蝇的声音以外。还有一些远远的雷声、风声以及尘土的声音元素被发送至Atmos顶置扬声器中,观众无法细致听到每一种细小的元素,但是它会通过一种感觉去传达,就是无比优越的现场感和包容感。

五开启全新创作工作模式

篇4:《狼》教学实录

有一部国产动画,已经播出五百多集了,它的名字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同学们对里面的,灰太狼、红太狼有什么印象?

(灰太狼:贪婪、阴险、狡诈、爱搞发明,总是失败,但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幽默、乐观、爱老婆、聪明、心理素质强;怕老婆、容易被喜羊羊捉弄、粗心大意而有时太过谨慎、骄傲……)

(红太狼:暴躁、野蛮、虚荣,贪婪、疯狂,爱臭美;有善良的一面,爱灰太狼、漂亮、厉害、指挥若定……)

其实《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翻版了最古老的故事,狼和小羊,同学们小学学过,对里面的狼有什么印象?

(阴险、狡诈、善于伪装,但不管狼怎样花言巧语,它凶残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还有一个古老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那里面的狼呢?

(忘恩负义、贪婪无耻、狡诈残暴……)

同学们发现了,狼在我们的文化中成了一种象征符号——贪婪、狡诈、凶恶,有一系列的成语为证,谁想起来了?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引狼入室,豺狼当道,鬼哭狼嚎,杯盘 狼藉,狼吞虎咽,狼烟四起,狼狈不堪,如狼似虎,声名狼藉,豺狼虎豹,狼奔鼠窜,前怕狼,后怕虎……)

那么,狡猾的狼遇到了杀猪的屠户,会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蒲松龄的《狼》,打开课本第93页。

三读文章,准·顺·雅

正文计入标点是245个字儿,不算标点正好200个,不长,我们正常语速300字左右,读熟练了,一分钟一遍,一分钟又一遍,学文言文啊,秘诀就一个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们就读起来,要求就一个——把字音读准确。现在你有三个老师可以请教,一个姓书,全名:书下注释;一个姓同,全名:同桌那位;一个姓查,全名:查查字典。

一读·准

读准字音

检验一下:前两段谁来读一下?有没有字音方面的错误?

读第三段。麦场cháng(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压谷物)。

读第四段。少时shǎo(不大一会儿);露尻尾lù(显露、表现);

读第五段。顷刻qǐng(极短的时间);哉zāi (表感叹的语气)。

读准节奏

齐读全文。除了音准确外,节奏得对,来一起看看这几处。

第二段:

(1)一狼得∕骨止

(2)一狼∕得骨止

(3)一狼得骨∕止

扣住“骨止”不是一个词,得在骨后断句。“一狼得骨”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第二段: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扣住“前狼”不能断开,看成一个“意义单位”。“而”是后面那句话的转折。

第四段: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扣住“犬坐”是像狗一样,不是一条狗(注释15)

第五段: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扣住“变诈”“几何”是一个词,不可分开。

二读·顺

音,节奏都对了,齐读全文。

在准确的基础上,我们还得读顺畅,想顺畅就一个字——译,两字——翻译,你得明白意思啊,不明白,咋顺畅啊!依据《狼》一文的身材比例,老师量身定做了一个方法——“耽耽注释法”,啥意思?一段一段,死死盯住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基本可以疏通文章。

第一段,第3、4、5一共三个注释,谁来翻译?完成后问:有一个通假字:止(只)有剩骨非常好!同学们和文言文有缘啊!

第二段,就一个注释,齐读:6并驱如故——骨头没了,两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后半句没问题了,前边老师问两个地方就行了:

(1)请翻译“投以骨”。

两招:一是调;二是补。

调前面,变为“以骨投”;再补充“以骨投(之)”。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这是个倒装句,也是个省略句。

这种用法,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成语中仍然可以找到,比如说“嗤之以鼻”,它的语序应该是“以鼻嗤之”,再如:持之以恒、报之一笑、问道于盲、重于泰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运筹帷幄等。

(2)原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给两个答案,哪个对?

译文:

①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②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 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说明:后狼是后得到骨头的狼,不是跑后面,恰恰因为后得到骨头而跑在了前面。

第三段:注释7-13,全体起立后,完成两件事儿,一是朗读注释7-13,二是翻译第三段,别管别人是否完成,自己完成了就坐下。

就问一个问题:三个“其”都指代什么?

(1)恐前后受其敌(狼)

其 (2)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柴堆)

三个“其”解决了,再有注释,翻译完毕。

第四段,注释14到26,站起来放声读,完成就坐下。老师念一段小强同学的翻译,有十处错误,找同学找出来。“耽耽注释法”,别忘了!

过了很长时间,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长得像狗的那条狼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仍然睁着,意思悠闲得很。屠户暴躁的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趴着,想要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大腿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大概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总结,屏幕呈现十个词的意思。

1.少时:不大一会儿。

2.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3.暝:闭眼。

4.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5.暴:突然。

6.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打洞。

7.隧: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8.尻:屁股。

9.股:大腿。

10.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第五段,老师也用“耽耽注释法”顺译出来,结束。意思明白了,自己起立朗读一遍。

三读·雅

读雅,主要是读出味道来。

第一步是原文译文穿插读,体会情感;

第二步是分角色读,先找出描写屠户的心理和动作的笔墨,再找出描写狼的动作和神态的笔墨,分角色读出屠户的心理和狼的特点;

第三步是为动画配音练习朗读,将《狼》的故事制成动画,请学生为其配音。

“读准·读顺·读雅”这三读正应了这样一句话:学习文言文,千学万学一个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打开书,我们梳理一下情节,同学们请看课本前四段,每一段我们用两个字概括,其中第二个字都是狼:

( )狼→ ( )狼 → ( )狼 →( )狼

同学们的答案丰富多彩,老师借鉴课本94页第一题将这四段概括为:

( 遇)狼 → ( 惧 )狼→ ( 御 )狼→ ( 杀 )狼

通过第一题这行字我们知道这四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表达方式是(叙述),第二部分是第几段?(第五段)表达方式是:(议论)。也用两个字概括:(评狼 、议狼、说狼)。

情节结构图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1 — 4):叙述屠户杀了两只狼。

第1段:屠户遇狼,故事的开端。

第2段:屠户惧狼,故事的发展。

第3段:屠户御狼,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4段:屠户杀狼,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第二部分(第5段):议论两只狼被杀这件事。

复述访问,总结形象

我来复述。

看情节图,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是谁?屠户。请你发挥想象,从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用第一人称“我”描述屠户当时的心理。

下面是小强的示例:

【惧狼】怎么办?怎么办?对了,扔骨头吧!我不是有几块剩骨头吗?求求狼老弟放过我吧!我上有八岁的老母,下有八十岁的儿子,哎呀,错了,我被吓迷糊了,给,肉骨头,我给你,我给你,都给你,求求你了,狼老弟,放过我吧!我肉酸,不是纯粮食的,怎么总是有一只狼跟着我啊?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天哪!骨头没了,两只狼还跟着,老天啊!我死定了——

找同学说【御狼】【杀狼】,介绍“添枝加叶”复述法,之后评价,强调“文本追踪法”,引导扣住文章内容,如: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超级访问

屠户打狼成了英雄,可有人不服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事后才明白,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说他勇敢有余,智慧不足,“搜狼网刨根问底儿拦不住节目组”正在对他进行采访,咱们演练演练。

“搜狼网刨根问底儿拦不住节目组” 采访屠户。

“搜狼网刨根问底儿拦不住节目组” 采访狼。

屠之智

采访后总结,出示屏幕:

①屠惧,投以骨;(恐惧、迁就退让,抱有幻想)

②复投之;(妥协退让,仍抱有幻想)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急迫,担忧,预见性强)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主动抢占地形,机敏、勇敢、智慧)

⑤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抓住战机,果断、智慧、勇敢)

⑥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警惕性强,从容镇定,智慧周全)

⑦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出击,智慧决断)

⑧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悟出招数,聪明智慧)

不智慧,能占领柴堆这一有利地形吗?不聪明,能把握住时机,暴起刀劈狼首吗?不智慧聪明,能转头看,刀断狼股吗?真是大智大勇啊!为屠户正名:屠之智。

狼之黠

是不是对手弱,成全了屠户呢?我们看看蒲松龄笔下的狼,有一个字概括得最形象,请找出:黠。那好,看看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狼狡猾呢?

“紧扣文章法”,依据原文作分析,可以借鉴屏幕上关于屠户所作分析。一一分析后,展示屏幕:

①缀行甚远;(紧跟着,不轻举妄动,狡猾)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不抢不争,井然有序,城府极深,狡诈多端)

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分工协作,团结应敌)

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不冒进,很有秩序,贪婪凶狠,)

⑤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不冒进,不轻举妄动,城府深,诡计多端)

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分工协作,迷惑敌人,十分狡猾)

⑦目似瞑,意暇甚;(用假象迷惑屠户,十分狡猾)

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暗渡陈仓,十分阴险,贪婪凶狠)

归纳主旨,评说启示

兵分两路,一个迷惑,一个打洞咬人家尻部,这还是狼吗?作者写狼,要议论点啥?找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改”

老师改一下,行不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不行,由狼推广到别的禽兽,更具有普遍意义。仅仅是禽兽吗?指一切像狼一样的人类的敌人,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狼在文中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

二“删”

老师删一下,行不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由“狼”到“禽兽”, 更具有普遍意义,泛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人类的敌人。“ 矣、哉、耳”讽刺了他们无论怎样狡猾都会失败,只是历史舞台上的跳梁小丑而已,最终将被人类战胜。人有他们所不具备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最后的胜利属于人类。

学了这篇文章你悟出了什么呢?请从狼的角度、屠户的角度分别想想。

先说狼的角度,从狼身上得出的启示?(自知之明;知己知彼;机不可失;聪明反被聪明误等)

再说屠户的角度,从屠户身上得出的启示?(当机立断;不抱幻想;自己救自己等)

平行拓展,延伸阅读(略)

从一篇课文到一本书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奇异体现在哪呢?

狼,狡诈多端奇;人,冷静果断奇,勇敢智慧奇。

大家忘记了一个幕后英雄——蒲松龄,没有他想象和创造,哪有这些奇啊?蒲松龄三个奇:考试经历奇;生活艰辛奇;聊斋志异奇。介绍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历程。

我们从注释知道还有两则,那两则里,狼死得也不漂亮,和砍头砍腿比,更难看,一个上吊死的,一个是牛死的,假扮牛的模样死的,大家一定非常想读,请到《聊斋志异》里找《狼三则》一文。

《聊斋志异》

鲁迅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

郭沫若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另有相关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等。

板书设计:

一读·准 狼之黠

二读·顺 狼 屠之智

三读·雅 蒲松龄 我之悟

【教学反思】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段话告诉我:好老师要循循善诱,但决不生硬灌输,即“道而弗牵”;好老师要劝勉鼓励,但决不强迫压制,即“强而弗抑”;好老师要启发引导,但决不包办代替,即“开而弗达”。这样气氛和谐融洽,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学习,主动积极,快乐自信,这样才是“君子之教”。

我知道自己难成君子,但我努力追求君子之教的高尚境界。具体到《狼》一课,我主要按照这样五个核心词进行设计的:

①理解文意 → ②积累知识 → ③提高阅读质量 → ④阅读整本书 →⑤促进和谐发展

我力求让学生“记住一点东西”,“思考一点东西”,“想象一点东西”,“阅读一点东西”。

“记住一点东西”是基础;“思考一点东西”是关键;“想象一点东西”是拓展;“阅读一点东西”是永远。

回顾最初的设想:

给师生一点快乐,给师生一点畅想,给师生一点表演,给师生一点创造;

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文本学习有止境为延伸阅读无止境。

这些设想终有纸上谈兵之嫌,还有待在“君子之教”的追求与实践中一点点地去打磨与践行!

(作者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

篇5:狼施威文言文翻译答案专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注释

1、衣被苍生:造福百姓。

2、贸贸然:莽莽撞撞地。

3、长:长处,优点。

4、竟:结束。

5、合:能

6、果腹:填饱肚子。

7、汝:你

8、合:配

译文

狐狸笑猪说:“你一个大蠢货,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上做了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就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过来,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都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一只狼突然来到,将它们全部杀了,然后吃了他们、笑着说:“这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

感悟

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谦虚低调做人。

篇6:狼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的文学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

2、反复诵读,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形象的作用。

3、学习屠户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自己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

建议以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或与狼相关的成语引入(辨狼之本性)。师:最爱平底锅的灰太狼是一只怎样的狼?(生答略)

二、组代表解读学习目标

三、生结合资料链接介绍蒲松龄及其作品。

四、课文研读

1、(活动一)一读课文,正音辨句,做到流畅自然。(1)字音:缀行 大窘 积薪 苫蔽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少时 ........ 目似暝 意暇甚 隧入 尻尾 假寐 狡黠 顷刻 .......(2)重点句子节奏

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恐 /前 后 受 其 敌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以 刀/ 劈 狼 首

一 狼/ 洞 其 中 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2、(活动二)二读课文,结合注释读译课文,掌握文意。A 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同 只 B、一词多义

意: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前: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止: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之: 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久之 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其: 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3、(活动三)课文悟读,理清情节、分析形象。

(1)从文中找出交代时间变化的词语:少时、久之、顷刻

(2)以“狼”为中心词,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屠户 遇 狼—— 惧 狼—— 御 狼—— 毙 狼——作者 议 狼(3)形象

狼:凶狠贪婪: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阴险狡诈: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屠户:忍让 反抗 机智 勇敢 细心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①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②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 “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活动四)课文理读,把握主题、写法。(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指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及恶势力。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一味退缩,只会助长敌人气焰。/要冷静,利用有利地形和条件,予以反击。

(2)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议论。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五、课外练笔:将此文改编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白话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可以适度创新。

提示:①开头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屠夫的紧张心理 ②“投以骨”时,屠夫的心理活动③屠夫看到麦场时的心理④屠夫杀狼的经过⑤两狼的动作、神态描写⑥结尾可呼应开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反衬屠夫得胜而归的喜悦心情 附

1、创新型课文描写示例

一条小路,蜿蜒的伸向远方,夕阳的余辉照得小路发黄。在通往集市的方向,来了一个挑着扁担的生物,近一看,原来是屠夫。看着扁担中剩下的骨头,屠夫不禁笑了,小声嘟哝道:“终于攒够钱了,明天女儿过生日就送她期待已久的MP3吧!”

余辉照在他脸上,才发现时间不早了,本来打算欣赏欣赏这夕阳,可惜今天无缘了,“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我吃饭呢!”屠夫长叹道,“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明天又要起早了”。说罢,加快速度往前走了。

刚走10分钟,人的第六感觉告诉他,他后面有东东跟着。于是,猛地一回头。好家伙,真可谓“屠夫一回头,吓死一群牛。”后面的两匹狼脸色煞白,跟贫血没啥区别。还好这两匹狼心理素质还可以,不然,他现在已经在抢救中了。

屠夫看是两匹狼,不由得一惊,“这条路治安这么差?都有狼了,下次一定要去法院申诉。”屠夫自言自语说。立马甩下骨头,拎着空扁担,跑的比兔子还快...屠夫跳到了一堆柴薪下,刚想喘口气,两匹狼就追上来了。“老家伙,你以为现在是什么时代,那种无聊的诱饵谁会中?”其中一匹狼说。屠夫见双拳难敌四爪,连忙下跪道:“两位狼爷爷,今天就放过我吧,我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还没有办人寿保险,要吃我的话也等我办完人寿保险再吃啊”。“切,这种话我都听出耳茧了,谁信你”。一匹狼说。屠夫见没用,立马拿起菜刀,“来呀,谁怕谁。”那两匹狼一番耳语后,其中一匹走了,另一匹坐在原地,一言不发。

大约过了三分钟,屠夫看看手表,7点半了。他可不想让老婆担心,就豁出去了,拿着菜刀冲上来,吼道“看我,降狼十八砍!”十八刀后,地上多了一条狼的尸体。

当他准备拿扁担时,不经意发现柴薪后面多了一条狼尾巴。

屠夫顿时明白了,冷笑道:“哼哼,你小子想阴我,下辈子吧!”说着一刀下去,血肉模糊。狼拼着最后的力气,从柴薪中爬出来,奄奄一息的说“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恨你,如果硬要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N年!”刚说完,又一刀下去,驾鹤归西了。

屠夫挑起空扁担,狂笑道:“狼?也不过如此。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附

2、与狼有关的故事:狼和小羊、东郭先生和狼

与狼有关的成语: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狈为奸、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与狼有关的谚语: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狼披羊皮还是狼、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

边吃屎。

与狼有关的歇后语:狼吃东郭——恩将仇报 狼头上长角——装洋(羊)

篇7:《狼》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内容带有劝喻性和 讽喻性,接近寓言体裁。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计理念 :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的精神,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寓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学生特征分析: 本文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况且书本的解释较全,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学习事半功倍。易于理解的的文章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肯定会有所得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分析狼和屠夫形象,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请学生说出有关狼的故事。

2. 进而说出狼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由狼的本性顺势导入课文。

3. 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二. 检查预习

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结合课文注释圈画易读错的字。强化记忆下列文言实词。

窘(jiǒng)

苫(shàn)

奔(bēn)眈(dān)

暝(míng)

隧(suì)

尻(kāo)寐(mâi)

黠(xiá)2.齐读课文,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译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四要素: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3.理清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四.研读探究:分析狼和屠夫的形象

(一)找出反映狼的性格特点的句子

1、“ 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凶残)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凶残贪婪)

3、狼的表现(眈眈相向)‘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夫)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愚蠢)

(二)4、请找出描写屠户心理的词:惧-----大窘-----恐------悟 找出反映了屠夫的性格特点句子

5、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投以骨(缓兵之策,体现了屠夫的勇谋)狼作铺垫)

6、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奋起反抗)

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

8、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勇敢机智且细心)

(三)9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明确: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12、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启示:

△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凶残狡猾,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做的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做人不要贪婪等。

△运用头脑、做事果断、镇静、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等 △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五. 回顾小结,课文朗诵

1、文言知识归纳: ⑴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 止增笑耳()

止露尻尾()古今词义差别

去(一狼径去)⑵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2.一狼洞其中().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其一犬坐于前().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止增笑耳().⑶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骨()⑷一词多义

以 ①以刀劈狼首()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意暇甚()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⑸一词多义

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小结:本文通过一个屠户智取两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残、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这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朗诵课文。六.拓展训练

1、请你根据意思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

2、请结合课文展开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白话文、课本剧、小品等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篇8:狼专题教学设计

文言文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来说是新接触到的知识, 对此他们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要想学好文言文, 培养学生较高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我们首先就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语感。从某种角度来讲, 培养语感便是为学好文言文营造良好氛围, 有了一个好的氛围, 学习起来才能更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

既然培养语感这么重要, 那么具体实施应该如何去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具体落实:

一、注重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 自古以来, 诵读便是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千百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圣陶先生说过, 文学语言的训练, 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就必须要反复诵读, 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

诵读可以分为非理解性诵读与理解性诵读。非理解性诵读即课文讲解之前的诵读。不明白意思, 通过诵读, 可以初步理顺语音, 感知课文韵味, 揣测课文内容, 为后面文意的讲解打好基础。课文讲解完, 文句疏通之后, 便转为理解性诵读。这时可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 眼、耳、口、心齐上阵, 多角度进一步感知课文, 熟悉语文。多次感受, 印象反复加强, 便为语感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长期坚持, 养成习惯, 诵读的文章多了, 语言运用的规则自然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 产生强烈的语感。

因此, 强化诵读环节, 不但能促进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更是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和基本规律。

二、传授知识

语感是小船, 知识是海洋。小船虽能在海洋上自由飘荡, 但还是需要大海将它托起, 知识便是语感驰骋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 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文言文语法规范与现代文有较大差别。所以, 我们在讲授文言文的过程中就必须时时注意传授文言文有关的语言知识。前面讲到的诵读, 那仅仅是以感性的角度去认知文言文, 而语感的培养必须有坚实的依托, 不能总是模糊的感觉, 飘忽的印象。真正要将这个感知上升到理性高度, 就应该通过多次学习, 带领学生不断地发现、总结规范化的语言知识。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要求不高, 只要求弄清文意, 朗读成诵。但这并不是说初中生就可以对文言知识概不过问。要想培养较强语感, 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营造良好氛围, 从这时起, 就应该对课文中常见的、有特点的语言、词汇、句式等进行感知、讲解、总结规律, 形成知识。一篇文章四五个常用字词, 二三个特殊句式, 日积月累, 从简到繁, 由浅入深,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积累大量文言文语言知识, 进而形成整体认知, 发现规律, 为语感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指导学法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 教师能够传授的知识只能是其中的九牛一毛。如果只知传授知识, 学生学到的将会太少太少, 而遗漏的将会很多很多,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这点讲,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 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的方法。

埃德尔·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请别人开门, 开一次是一次, 自己配制一片钥匙, 随时都可以开启文言文这一祖国文化宝库的大门。所以, 学习学法是学习的根本, 指导学法更是教育的根本。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才能在今后接受新知识时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高学习效率,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不断地在爱读、乐读的氛围中培养语感。

在指导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讲练结合:讲, 即传授技巧;练, 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理论付诸实践, 不但不会导致空对空,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修改, 更有利于学法改良, 有利于创造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 并使之在脑海里生根, 形成学习能力。

我教《狼》一文, 便注意到了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讲解课文之前, 我先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关方法。如“反复诵读”“参看注释, 分析文字”“看图示、课件”“通过上下文揣测文义”“与老师、同学讨论”等。并注重在教学中落实。文言文文句的疏通便由同学们尝试着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去解决, 最后还有不懂的采取最后一种方法, “与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完一段后, 学生们交流学习方法的运用, 说出老师所指导的学习方法自己是如何运用的, 有何发展。然后进一步, 由易到难, 继续让学生运用新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文言文。文章的学习由简到繁、由少到多, 学习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印象不断加强, 最后在学生们身上生根, 成为一种习惯, 或者一种本能。以后再接触文言文便会很自然地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直接学习, 轻松简单, 培养语感, 形成能力。

四、开展活动

语文教学培养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是能够较好应付社会生活的素质, 它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必须为生活服务。所以语文学习必须紧密联系生活, 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知行统一, 才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印象,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同样也不例外。

我在教《狼》一文时, 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 将文言文故事用白话文改编, 然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中, 不但听的学生感兴趣, 讲的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另外, 还可以安排课本剧的表演, 让学生在仔细揣摩角色的动作、神态、心理的过程中领略文章的妙处, 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这些活动的开展就让学生感觉文言文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样有着紧密关系, 并能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讲故事和表演能力, 在准备过程中加强语感。

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 手脑并用,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这样既可巩固已有的知识, 同时还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隐含于语言表象之后的深层含意, 理解更深刻、多次运用, 反复加深印象, 也就为语感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具体落实的主要途径, 同时我们在开始实施之前还必须先注意两个问题:

1.循序渐进, 不能拔苗助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规定,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求弄懂文意, 重在朗读。也就是把重点放在培养语感、增强感性认识上, 文言文字词句只做粗略了解, 不要求详细、系统、精深。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相应降低要求, 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期间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一开始就面面俱到, 将文言文教学沉迷于大量字词句的零碎讲解和分析, 势必就会让学生一接触文言文便感觉到文言文难学, 且枯燥乏味,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培养语感就更是无从谈起了。在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应该重视整体感知, 让学生有整体印象。注重朗读, 文意只要大致理解, 字词句要有轻重取舍, 不能要求面面俱到, 过分强调。每篇文章掌握重点的几个字词句, 积累多了就很可观, 想一口吃出个胖子来, 那只能是异想天开。

2.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历史专业大学生自我评价下一篇:学习新疆若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