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2024-04-26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共8篇)

篇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第一课时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1-2: 例题

1、“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位置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方法以及平移后图形的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用手势和箭头表示。

二、新授

1、出示例题1 提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先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生2: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 9 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 9 格。

3、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先数一数,再与同学交流。

(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看对应点之间平移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

4、讨论:把金鱼图再向右平移4格,你会画吗?试一试看。怎么画才不会画错?(先确定关键点的位置,再用线段连接。教师指导)

5、讨论:怎样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 共同小结(把一个图形„„平移几格)

三、练习

1、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 3 格后的图形。你是怎样画的? 与同学交流。(出示操作题教师要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

2、练一练:

1、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10 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另一个三角形平移多少格得到红色三角形?(先让学生数一数,再指名回答。)

2、仔细观察

(1)房子图向()平移了()格。(2)汽车图向()平移了()格。(3)蘑菇图向()平移了()格。(先让学生数一数,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3-4: 例题

2、“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位置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重点: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将一个图形按照要求旋转。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说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旋转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例题2情境挂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是绕着一个点旋转。)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揭示课题并板书

2、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 师生共同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3、说说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旋转了多少度? 转杆打开是绕点 O顺时针旋转 90°,转杆关闭是绕点 O逆时针旋转 90°。

4、练一练:1 1)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多少度?从9:00到12:00呢?从6:00到什么时刻,分针旋转90°?

(2)()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师: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让学生完成后汇报,并用手势演示旋转的方向和度数。

(3)转盘、钟面、台秤上指针的旋转分别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教学例3: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吗?

1、提问:“绕点A旋转”是什么意思? “逆时针旋转”是什么意思

2、你能将三角形在方格纸上逆时针旋转90°吗?

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你会画吗?试试看。

3、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方格纸够画吗?

4、让学生说说旋转时的想法,小组讨论:要画出旋转后的图,怎样画又快又准?(所有的边都绕点O旋转90°,标出关键点,再画出图形)

5、练一练:2 画出长方形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要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认识轴对称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5-6 例题4 “试一试” “练一练”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并且会画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从第 113 页剪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哪些是轴 对称图形?

2、教师补充出示几幅图,提问:“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出示几个轴对称图形和几个非轴对称的)

巡视学生分类情况,为什么这样分?

指着其中一个轴对称图形(如,蝴蝶),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操作)

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 根据学生回答用点划线画出对称轴并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谈话: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展示折法和画法

2、提问: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称轴时应该怎么画? 提问: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指着黑板上画的长方形,它能够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吗?(生:不能。)

3、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 组织小组交流,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适当指导。(指名量出黑板上长方形的边,取中点,画对称轴)

说明: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对称轴可以延伸到图形外。

4、试一试

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你能折一折、画一画吗?

请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有不同的折法吗?请试一试,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5、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6、出示例5:把下面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你是怎样画的?与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画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三、练一练

1、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巡视,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画法。

师:其中哪个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

2、你能把右边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困生,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3、拓展练习: 剪下第 115 页的图形,折一折,数数它们各有多少条对称轴,你能发现什么?提问:每个图形各画了几条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

四、小结

这节课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第八册P7-9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3、让学生经历正多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画出水平、竖直移动后的图形。能正确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后的图形。能画出平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正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画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册、方格纸、硬币一枚。

练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几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哪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

3、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完成第7页第1、2、3题。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2、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怎么转?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平移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4、第4、6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教师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5、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其中第3图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误认为绕着五角星的中心旋转),要适时引导学生辨别。

6、电灯图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到达现在实线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怎样平移两次到达现在实线的位置?要先让学生填写,再指名回答。

7、第10--12题。

这几道有点难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给予适当的帮助。其中第11题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怎么旋转(巡视指导,每组均有两种转法。)

8、第8题和第13题。

让学生课外完成,下一节评选出若干个好作业,给于适当奖励。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篇2: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是指漫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托举的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2.通过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影响,懂得不管物体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里都会产生浮力。

3.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4.通过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这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通过阅读《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体会这个故事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水槽、测力计、一些常见的物体、天平、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A4

纸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浮力

1.出示一个水槽,教师在水槽里依次放入橡皮、白纸、塑料小尺、小木块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

2.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浮力

3.出示课本32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4.学生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的作用。

活动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1.教师引导:物体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图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相关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目的: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水槽、一块底面积比较大的橡皮等。

实验方法:先测出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再测一测这块橡皮放入水中受到的拉力,比较一下两次测得的拉力的大小。

3.交流讨论: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怎样变化?

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小,这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橡皮在空气中以及水中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5.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测得的数据。教师小结: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较大,放入水中再用测力计测量,会发现橡皮受到的拉力比较小。这说明橡皮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这同时也说明,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换句话说,物体不管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活动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1.教师引导: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沉浮状态?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作出推测。

推测一: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是不一样的,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下去,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预测二: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不一样,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体积越小,越容易沉入水里。

3.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我们先来验证推测一的说法。

4.出示课本33页第1个实验,学生仔细读一读,了解这个实验的材料、方法与要求等。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说一说实验结论,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质量大的物体容易下沉,质量小的物体容易上浮。

7.验证预测二的说法。

出示课本33页的第2个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次实验的问题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全班交流,分享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也不一样,通常来说,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上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8.全班交流: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呢?

预设:一般来讲,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质量,二是体积。

活动四: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1.我们刚刚探究了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两个因素——质量和体积,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请大家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看谁承载的硬币最多。

2.出示课本34页上面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

3.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4.各小组开始活动,运用本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5.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说一说本小组在A4纸上放了多少硬币?

6.评选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采访优胜小组成员,请他们说一说自己采用什么方法,让A4纸承载这么多的硬币?

预设一:将白纸折成一张纸船的形状,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预设二:将白纸折叠成长方体的形状,把接触水面的面积折得更大一些,这样白纸受到的浮力更大,就可以承载更多的硬币。

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我们动手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要想一想我们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活动五:《曹冲称象》中的科学道理

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小时候就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那么,《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包含什么科学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4页《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想一想,《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包含的科学道理。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道理。

预设: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运用的是水的浮力的原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灵活运用了浮力的原理。在其他条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大象的重量和船上石头的重量是一样的。大象又高又大,不可以用称称量,不过石头是一块一块的,可以称出它们的重量。

活动六:课堂总结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曹冲聪明地利用了浮力的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也说明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教学过程】

11.浮力

浮力概念

沉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影响

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体积比较大的物体浮,体积比较小的物体沉

纸船中放硬币的数量与纸船的体积及放置技巧有关

《曹冲称象》

篇3: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一、读中求悟

学生的感悟不是仅仅对文字的感知和对知识的掌握,它包括对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法及其渗透的情感、韵味的领悟。学生的感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指导和激励孩子去领悟语言文字中的隐性知识。

1.初读的感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在充分朗读的过程中明白语言文字大概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执教《番茄太阳》第二课时刚开始,我就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1—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明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读课文,从语言文字的信息中找到答案。通过交流,反馈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在初读阶段,不管是对词语的掌握,对重点部分的理解,还是对全文的把握,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此时,教师应寻找到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切入口(可以是一个引导性的大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细读的体会。学生经过初读的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使之明理、得法。在细读体会的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等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程度,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这个时候我们要耐心等待,把话语权交给孩子,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故事读完了,谁来说一说,明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文中找到了哪些相关的语言信息?

学生交流:

(1)我从“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看出明明很漂亮。(2)我从“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看出明明很聪明。(3)我从“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看出明明很爱笑。(4)我从“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看出她很有爱心。

……

3.精读的领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调动积累去思考,去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强力束缚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拉到我们的教案流程上来,应该允许不同的认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晰目标,巧妙理答,在允许孩子自由发展的过程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二、读写结合

1.读写结合点的恰当把握。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正不断地得到重视与强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适时地安排了读写结合的训练。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不少教师对读写结合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空有形式。过于追求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教学的具体方法已经完全简单化,把握不住读和写的隐性结合,是单纯的两个部分,为写而写,到最后,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写是为了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教师实现了怎样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结合我们所用教辅用书后的题目“请回家对着爸爸、妈妈笑一笑,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对方的表情、语言、动作写下来,一定很有趣哦。”让孩子运用这节课强化学习的“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去表现人物的性和特点”这样的方法去写。这一环节不仅突破了我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孩子自己通过文中的语言信息去了解明明的性格特点,而且强化了孩子“怎样生动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在学习的同时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还解决了练习,可谓“一举三得”。

2.重视写字指导。“读写结合”顾名思义,要学生去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笔即时练字时”,写之前,就要提出相关要求,规范好“双姿”的同时,提出“笔画规范,有轻有重,四方留白,整齐匀称”四个要求,不放松写字良好习惯的培养。

3.注重评价。丁有宽老师说: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指点自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可以从指导学生互评互改开始。评价的时候可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根据写作要求展开互评。在学生有了互评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着力于引导学生自评自改,修改后在班上或小组里交流。

读和写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抓住它们之间的隐性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篇4: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篇5: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明白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3.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通过实验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5.懂得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摩擦力,了解生活中增加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弹簧测力计、木块、有关实验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摩擦力

1.出示工人推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工人推箱子吃力吗?为什么非常吃力?

工人推箱子非常吃力,一方面是箱子的重量,另一方面是箱子和地面有摩擦力。

2.除了箱子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现象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摩擦现象,并说一说是什么和什么之间产生了摩擦。

3.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图中什么和什么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现象?

预设:

图1,小女孩的身体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

图2,箱子和地面存在摩擦。

图3,运动员的身体和水之间存在摩擦。

图4,气球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

4.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5.学生仔细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测量摩擦力

1.摩擦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去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2.出示课本30页上面的一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0刻度处,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对物体的拉力大小,它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意思,懂得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学生试着利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量1到2个物体与课桌之间的摩擦力。

活动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测。

预测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预测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接触面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面积越小,摩擦力越小。

预测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重量有关,物体本身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2.出示课本30页的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本次实验的方法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全班交流。

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预测: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实验材料: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桌面、塑料垫板、砂纸等。

实验方法:将小木块分别放在桌面、塑料垫板、砂纸上,用弹簧测力计拖动小木块,分别测量出小木块与桌面、塑料垫板、砂纸之间的摩擦力。

实验要领:本次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物体本身与桌面、塑料垫板、砂纸之间接触面的大小,改变的量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本次实验每一种情况,做三次实验,然后取平均值。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出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交流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刚刚这个实验我们仅仅验证了预测一的说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实验,验证预测二和预测三的说法是否准确。

学生分小组继续实验,验证预测二和预测三的说法。

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通过刚刚的实验,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仅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和物体本身的重量有关系。

5.小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物体本身的重量都有关系。

活动四: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1.物体在水中运动也有阻力,这个阻力来自于物体本身与水之间的摩擦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小液体的阻力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31页上面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实验方法及要求。

实验目的:探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实验预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实验方法:在一个塑料瓶里装大半瓶洗洁精,用等重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模型,将这些模型同时放入塑料瓶,仔细观察,比较它们下沉的速度。

实验要领:

塑料瓶里放的是洗洁精,这样做出来的效果会好一些。

这些不同形状的模型是用等重的橡皮泥做出来的。

3.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要求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现象,并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4.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形状有关系,水滴形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因此,我们要减小液体的阻力,就尽量的把物体的形状设计成流线状。

5.出示有关流线体的知识。

流线体通常指的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与水滴相似的形体。

具有流线体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潜水艇、轮船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6.流线型的运用。

出示大海中的鲸鱼和海豚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鲸鱼和海豚的外形,认识到它们的外形是流线体,这样的体型有利于减少海水的阻力。

7.交流讨论:如何减小飞机、火箭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呢?

飞机、火箭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要想减小飞机、火箭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可以把飞机火箭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这样受到的阻力最小。

活动五:生活中的摩擦力

1.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过在有些地方,人们想要增加摩擦力,而有些地方却需要减小摩擦力。

2.出示课本31页下面的5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情境中,是要减小摩擦力,还是要增加摩擦力,为什么?

预设:

图1,给自行车车轴上润滑油是为了减小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这样骑车更省力一些。

图2,加深轮胎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轮胎打滑,出现安全事故。

图3,运动员在手上涂抹镁粉,是为了增加手与杆子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掌因为出汗而打滑。

图4,冰壶比赛中刷冰,是为了把地面刷得更光滑,减小冰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冰壶滑得更远。

图5,给轮胎套防滑链,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轮胎因为地面结冰而打滑。

3.除了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增加摩擦或者减小摩擦力的呢?

4.学生列举生活中减小摩擦力或者增加摩擦力的例子。

预设:

增加摩擦力有绳子上面有花纹;矿泉水瓶盖子上有竖直的花纹;在皮带传送中,拉紧皮带,并在皮带上上皮带蜡。

减小摩擦力有旱冰鞋底下装有圆轮,是在相同条件下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上油;磁悬浮列车;拉杆箱下面装上轮子;儿童滑梯的表面非常光滑。

活动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学会了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了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懂得了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根据实际需要减小或者增加摩擦力。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进一步了解摩擦力。

【板书设计】

10.摩擦力

研究与测量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减小液体阻力:

流线状的物体

阻力小

篇6: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咱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请听游戏规则:男女快速记忆PK赛:男生记上面的数字,女生记下面的数字,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好了)

(出示第一轮课件出示数字,很快消失)提问:男生的数字是什么?女生呢?举手回答。看来男生和女生记忆力都不错,第二轮比赛增加难度:(出示第二轮数字,学生数秒时间观察,然后消失)提问:男生?女生呢?

(预设男生记不住,女生记住了)

提问:男生有记住的吗?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男生你想说什么?(男生数字无规律,女生的有规律)

小结:同学们真会观察,看来有规律的事物便于我们记忆。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还有很多.咱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找规律。

二、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过渡:请看,每年到了国庆节,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总喜欢装扮一番。(出示例题图)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场景。提问:那么盆花、彩灯、彩旗这些物体的排列有着怎样的规律,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再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等1分钟)圈好了吗?然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物体的排列都有着怎样的规律?开始吧。(全班交流)好,说好的同学请坐正。请三位同学来汇报一下,每人说一个?(投影展示学生圈的)

预设:我是这样圈的,彩旗每4个一组,它是按照红红黄黄的规律排的。

我是这样圈的,彩灯每4个一组,它是按照红紫绿紫的规律排的。

我是这样圈的,盆花每3个一组,它是按照蓝黄红的规律排的。

师:嗯,大家听明白了吗?那有一位同学,它的彩旗是这样圈的,我们来看,你 有什么想法?

预设:相间的两份都是不一样的颜色。

他画的都是一份红一份黄的。

师:哦,我们看,第一组两个什么颜色?(红)第二组?(黄)第三组?(红)第四组?(黄)„„同学们,这是一种红色和黄色在间隔排列,而我们在圈的时候,每一组都要完全相同,所以两个一圈,怎么样?(不可以)应该——四个一圈,明白了吗?

提问: 好,我们接着来看,刚才我们在圈盆花的时候,是几个一组的?(每3个)这样下去盆花的第四组会依次是什么花呢?彩灯是每几个一组?(4个)那它的第10组会依次是什么呢?彩旗也是每4个一组的,它的第100组会依次是什么呢?看不到,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每一组物体的数量相同,颜色相同,排的顺序也相同,像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现象叫作周期现象。(板书、齐读)

三、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简单的周期。1.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提问:咱们还是从盆花开始研究,按盆花的摆放规律,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我想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生猜:红花、黄花、蓝花)嗯,三种花都猜到了,那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花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学习单上,写好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交流。(师出示活动二,学生独立尝试)全班交流:谁来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投影呈现学生的方法,引导理解不同的解决方法:(画图、列举)

①排一排:按蓝、黄、红三种颜色依次排到第19盆,确定是蓝花。(列举)②画一画:用水彩笔依次画出不同颜色的符号表示不同颜色的盆花.到第19盆是蓝花。(画图)

追问:如果盆数很多,上面这样数和画的方法方便吗?

③算一算:把每3盆看作一组,用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计算)

提问:你的这个算式是?(生说师板书)

那我们列出了这样一道算式,怎么从这道算式看出第19盆就是蓝花呢?谁再说一说。

师结合情境图再解释给大家听:有19盆花,把每3盆看作一组,就可以分为6组还余下1盆,这里商6的单位是“组”,余数1的单位是“盆”。这余下的1盆就是第19盆,也就是第7组的第1盆,它就跟每一组的第一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断定第19盆就是蓝花。

小结:同学们真是非常聪明,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方法。

2.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1)课件出示: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2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明确: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怎么想的?

①计算:你用的是计算的方法,20÷4=5(组),怎么从这个式子看出是紫色的呢?谁再来说一说?(一共5组,每组的最后一个就是紫色)用计算方法的同学举手,老师看一下。

②有用其他方法的吗?(画图、列举)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呢?(计算)计算的方法解决,更加简便。(有用画图或列举方法的吗?为什么你们不用这种方法呢?学生回答得出: 画图法太繁、分类方法不适用。)

(3)抢答:那下面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来抢答,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学生抢答,提问: 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口述,师板书:23÷4=5(组)„„ 3(盏)这里的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4)我们再来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彩旗中的数学问题。

按照彩旗排列的规律,从左边起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红色)怎么算的?(板书:26÷4=6(组)„„2(面))你是怎么看出是红旗的呢?(每一组的第二面是红旗)第28面呢?(没有余数,就看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学生抢答)

3.总结提升

小结:通过探索我们发现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我们先要找到周期规律,然后用总数去除以每组的个数,再看余数,余几就看每组中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每一组的最后一个。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一)生活中的周期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周而复始的周期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12生肖、24小时、一年四季、12个月、时针和分针的转动)(欣赏图片)师:正是这些规律的呈现,才创造了我们有序而多彩的世界。

(二)运用周期规律:

1.说一说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周期,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运用周期规律的水平。

(出示课件:下面这样的排列有周期规律吗?为什么?)提问:怎样才能看出周期规律呢?

小结:看来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至少要观察两组事物才能发现规律。2.摆一摆

同学们,你也想用△、口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出现的图形排列吗?请听要求。(课件出示)

摆好的同学跟同桌说一说,你的图形序列有着怎样的周期规律? 3.算一算

提问:(出示课件)先说一说每几个一组,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4.玩一玩

谈话:同学们,咱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这是一首儿歌,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看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淘汰他。)

(游戏规则:从左边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读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是谁,谁就会被淘汰。)

先在小组里玩一玩吧!

老师也想玩这个游戏,请4个同学一起玩。我们从左边开始,猜一猜谁会被淘汰?

真的是我被淘汰了,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是我被淘汰了呢?6个人玩呢?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在游戏中玩出了智慧。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我们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呢?

咱们再来回看课前男生的一组数字,其实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还是可以发现规律的。

一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只要换个角度思考,规律就清晰可见了。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坦普·倍尔。

篇7: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试卷

320÷16• •480÷2÷5

24×18 • •320÷4÷4

240÷5 • •28÷4

60×16 • •4×16×15

280÷40• •24×2×9

2、从不同方向看下面的物体,分别是什么样子?在方格纸上画一画。(3分)

篇8: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

研讨完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线”之后,数学组对后续课“认识平行”进行了教学研讨,课后围绕四大环节,带着问题进行了分析反思与教学建构。

一、图形归类:如何使分类更具理性化?

【教学回放】

师(屏幕呈现五幅图):观察这里的五幅图,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分好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组织集体交流。(学生用手凌空比画,言语表述不清)

师: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集体观看屏幕动画(5)号和(4)号的延长)

师(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教学效果】

此处分类只是学生的感性观察,仅仅停留在“眼、口”之上,所以在集体交流反馈时,学生对于(4)号无所争议,但对于(5)号到底如何处理争议较大,数学语言表达产生困难,缺失延长直线的操作而“口说无凭”,一些学生陷入了(5)号也是不相交的“感性直观误区”。教师虽然早有预设,进行课件延长直线的展示,明确了(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但学生仍缺乏理性体验,教学费时,暴露出“媒体替代”思维。

【评价反思】

分类能够从一系列事件中逐步抽象出部分事件的相同属性,达成对知识的高度归属与认同。分类,可以借助直观达成,但分类本身更多具备理性思考的特质。

既然在教学“认识垂线”时学生就初步形成了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经历了探究过程,所以导入部分的分类,唤起已有经验,为研究互相平行做铺垫,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分类时就能够“理性地观察思考”呢?如何让学生更有话语权和便利的表达方式,不再受替代思维之惑?既然(5)号的争议焦点就在“直线可向两端无限延长”,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有机会将思考的过程落实到笔头上呢?

所以,此处的分类,不能简单地用“看”和“说”进行推进,而应加入“动手操作”让学生有机会“沉”下来,落实到笔头上,得到尝试将(5)号延长的机会,再在交流反馈时解释为什么这么分的标准,分两层并列投影呈现差异资源,第一层:(1)(2)(3)和(4)(5)、(1)(2)(3)(5)和(4),聚焦疑点(5)号;第二层:(4)号和(5)号没有画延长线和画了延长线,积累基本方法。通过直观的投影,让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直观的(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的图像”,达成意会和顿悟。最后让没有延长操作经历的学生再将(4)号和(5)号进行延长,产生切身的操作体验,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教学重构】

师(屏幕呈现问题):看一看下面五组直线,先独立想一想,再在纸上分一分,并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第一类:()第二类:()

并列投影第一层学生作品:第一类:(1)(2)(3)和(4)(5);第二类:(1)(2)(3)(5)和(4)。

观察思考:你同意哪一种?(停顿)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这么分。

并列投影第二层学生作品(能将(5)号和(4)号画出延长线):好在哪?

学生操作:分别延长(5)号和(4)号,又有什么结论?

屏幕: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

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二、揭示概念:如何让教学更具结构化?

通过第一环节的理性分类,在第二环节及时把平行纳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回放】

师(指着(4)号图):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如果我把这条直线叫作直线a,这条直线叫作直线b,你能像说垂直一样,说一说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独立试说、同桌互说、集体交流。(三种说法都比较顺畅)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为什么?

生:图1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所以它们互相平行。

生:图2一看就相交了,图4延长后也相交,所以它们都不互相平行。

生:图3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它们也互相平行。

【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表述方式总体比较流畅,说明前一课“认识垂线”的教学较为到位,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迁移与应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面对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时,一时用言语难以表述清楚,于是学生只能借助手势辅助,只是“都是这样斜的”的表述也不科学严谨,这表明学生对“为什么平行”的解释有障碍。

【评价反思】

1.结构化语言的思考。由于前面学过垂线的知识,学生对垂直的三句话“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牢记于心。所以有关平行的三句话,出于对学生的信任,完全采用“用结构”的方式,放手让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去寻求答案,进行自主建构与语言表达。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做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得了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这一活动板块较为成功。

2“.同一平面内”的思考。旧教材中,对平行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于在小学阶段,“同一平面”对学生较为抽象深奥,因此新教材的要求有所降低,改版为描述性概念:“‘’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用“范图”+“像这样”+“结语”,完成对平行现象的描述定义,而没有具体说明怎样的“不相交”。“像这样”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一是和范图一样在同一张纸上,即“在同一平面内”,二是永不相交,不能不这样。对于这样的描述性概念内容,立足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为什么的道理往往难以说清,不宜进行追问“为什么平行”,只需追问“是什么位置关系”或“是不是互相平行”。对于找或画平行线时,也只要追问怎么找或怎么画即可。关于同一平面的问题,到底需不需要明讲,有所争议。最后达成一致观点:如果不在教学中明示“同一平面”,则在数学表达时要用“像……一样”作引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为结语,通过类似模糊数学的方式对“同一平面”加以渗透暗示。到了初中,还将用定义性概念方式再次对平行进行深化。

鉴于此,只需对“判断”这一活动进行教学重构。

【教学重构】

快速反应: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用手势比画,是的打“√”,不是的打“×”。

一张图一张图地呈现,学生只判断,不说理。

三、寻找平行:如何使过程更具方法化?

【教学回放】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瞧,你能找出图中有几组平行的线段吗?拿出练习纸。我们比一比谁找得全。

生:长方形的两条长互相平行,两条宽也互相平行。

生:梯形的两条竖着的边互相平行。

生:平行四边形横着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生:我有补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着的边也互相平行。

生:六边形有三组平行线,分别是……分别是……我能上台说吗?(上台后)是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还有……(摸头挠耳)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

生:这一条和这一条是互相平行的。

师(追问):把最上面一条叫作第一条,它的平行线还有吗?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师:其实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这里面就藏着许多平行的例子呢?

生(举着物品,边指边说):这一条和这一条互相平行,还有这条和这条……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找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但并不高效。交流表达时的语焉不详,“这条”“那条”“还有”等的话语系统,表明学生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少困顿,没能有效经历抽象化过程,也缺少了寻找过程方法化的支撑,所以儿童化的模糊语言难以上升至清晰的数学语言。

【反思评价】

寻找平行线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交流平行线在哪,而是“你是怎么找到的”,在“认识垂线”一课中,学生已经历了寻找过程的方法化:先确定一条直线,再找与它互相垂直的直线。因此找平行线只需迁移。片段一的价值不但可以唤醒寻找垂线的方式,规范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而且也是对寻找过程方法化的再次巩固与强化:先明确以哪条线为基线,再有序寻找它的平行线,那么指认正六边形的平行线就会顺畅许多。片段二描述五线谱中互相平行的例子时,就有了方法支撑,要求“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就会更加自然。寻找身边物品中的平行线呈现出差异资源,通过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逐步规范数学语言,达成方法的结构化。

【教学重构】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你打算怎么找呢?分别能找到几组呢?先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再找给同桌看一看,说给同桌听一听。

交流引导(边指图形边说,以长方形为例):先确定它的这一条边(长),再找到它的另一条长就是它的平行线。我再确定这一条边(宽),那么这一条边(另一条宽)就是它的平行线。

学生互相评价补充。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又该怎么找呢?

提示:分别给五条直线标号1、2、3、4、5。

交流:先确定1号直线,找到2号直线是它的平行线,3号也是它的平行线,还有4号直线和5号直线都是它的平行线。

追问:所以你们有什么发现或结论?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追问:还可以怎么找?

交流:先确定2号直线,……

提问: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有没有平行的例子呢?你能找给同桌看一看吗?

同桌交流(举着物品,边指边说):先确定……找到……是它的平行线。

指名交流、补充,然后进行评价。

四、创作平行:如何使方法更具多样化?

【教学回放】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工具想办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

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绝大多数呈现的是方格纸中的横向平行线、竖向平行线,少有斜向平行线,用直尺画的不多,画出两组平行线的更少。

师(追问):还有吗?

生面面相觑……

【教学效果】

创作平行线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总是打不开,局限于应用同一种工具,如直尺或方格纸等进行操作,而且满足于画完一组平行线就停止了思考。工具单一、方法单一、结论单一,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如果横向平行与竖向平行的思维不能过渡到“斜向平行”的话,学生就难以避免“这就会造成平行线都是水平的或垂直的错误印象”。

【反思评价】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画平行线时方法与工具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路。不妨先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独立画一画,1~2分钟后,收半成品资源开展交流,进行鼓励,或给予学生言语暗示:“有同学画了一种,还在想第二种方法呢。”此时学生半成品资源的呈现,必能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多角度思考,形成头脑风暴。通过这样的过程介入,再结合足够的操作时间和空间,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放手中形成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构】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想办法画出几组平行线吗?(1~2分钟后)

过程介入:有的同学画完一种,还在想另外一种呢,而且还用了不同的工具。

投影两种半成品资源:方格纸中斜向的、使用直尺以外工具的。

提出要求:下面让我们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谁用的工具丰富。

全班通过实物投影主要交流两项内容:一是用的工具,二是同种工具不同的画法。

“认识平行”这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认识垂线”基础上的深入理解,从分类开始,有序有度拓展,重在方法的提升,依次经历了“认识平行”“寻找平行”“创作平行”的过程,对平行的理解逐步深入,思维水平也不断发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结构上的通融性和结构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重建,预设各个环节的教学推进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摘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增强发现和提出教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以“认识平行”一课为例,围绕“图形归类理性化、揭示概念结构化、寻找平行方法化、创作平行多样化”四方面进行教学问题分析与追思,可以有效探寻教学重构的路径。

关键词:问题分析,教学重构,路径驱动,平行

参考文献

上一篇:马的成语或谚语下一篇:七年级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