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

2024-04-25

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精选8篇)

篇1: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

你我相见恨晚

-------记我的大三勤工助学之路

庆幸于我大三参加了助学,它让我感受到大学里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后悔于为什么没有早点加入这个大家庭,这样我就可以早早找到我的指路明灯,就不用在黑暗中一直苦苦搜寻。是勤工助学让我内心归于平静,才找到自己心中的声音,去开拓未来的生命之路。

生活中的阳光——勤工助学

它,像裂缝中的一抹阳光,照亮了我的大学时光。

当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当我在擦拭灰尘的时候,当我在粘贴标签的时候,在无数个心静如水的瞬间,脑海中时常回响的是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并且也脚踏实地践行了。做这份工作,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和生活,相反,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勤工助学,是它给我启迪,让我内心归于平静,忘却这大学都避免不了的喧嚣;是它令我感悟,让我找到生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引我踏上这学习的康庄大道;是它让我清醒,时刻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勤工助学,不仅仅是做好份内的工作,它更是一种生活经历,一次实践,一种历练。在图书馆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学会的是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是工作同时不能放松学习,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父母挑起家庭重担的艰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就愈发重要。

生命中的人——驻足的亲友和匆匆的过客

我仰起头,看到了温暖的笑,感受到了阳光般的呵护。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所以,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那天妈妈打电话来说爸爸的手受伤了,但是却不让告诉我,听完之后眼泪就很不争气的掉下来,特别害怕他们会离开自己。原来,人生会有很多意外,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珍惜这一刻的人和事,珍惜眼前的亲人和朋友。不要等到幸福的金马车从身边驶过,你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哦,原来我见过它”。

生病的时候朋友的关心,舍友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包容,陌生同学的友谊之手,无一不让我感动。生命中的很多人,他们只是匆匆过客,他们来过却不曾带走什么,留下的是温馨和感动。阳光下,我嘴角上扬,眼光流转。我想,这就是幸福。

依旧记得高中的时候,每次考砸的时候,哭;每次学不进去状态不好的时候,哭;每次遇到一丁点难事,哭。哭带给我的是什么,只能是错过,在你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时候,你错过了时间,错过了生活中的小幸福,错过了太多的美好,以至于还未回味过来,时间就已匆匆流驶。是啊,我们的一生都在马不停蹄的错过,你错过的东西别人才会得到。而你,同样会得到别人错过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

学习中的收获——记我学习的日子

时光穿梭到教室,迎着朝阳,我凝视着溢满阳光的桌椅,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我仿佛看见,一个女孩子踮起脚尖,拿起画笔,提起油彩盒,轻轻松松完成生命中的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摇头,微笑,转身坐下,埋头投入到知识的怀抱。

大学生活是可以很充实的,只要你不迷恋游戏,辗转繁华。早睡早起,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一个点也是进步。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是死读书,书呆子,是不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生活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除了专业课的知识,我看了很多小说,包括历史的和人物传记还有各种各样的杂志报纸。

不太喜欢看太过华丽的辞藻,总觉得那样的文章泛着空洞的光,也不太喜欢那些矫情的个人小情小调的抒发。喜欢宏伟的历史小说,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建功立业的人,他们是何等的胆识和智谋,读史可以明鉴,读史使人明志,每当捧起史书,感觉身临其中,感到和他们一道起起伏伏,那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心灵的升华和情感的熏陶。

挫折中的崛起——写给难过时的自己

3月,没有阳光,天阴沉沉的,漫天的雪花像柳絮。2013年,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阴天寒冷,也许这是我的大三生活的写照,同样那么地难捱。22点,从图书馆出来的那一刻,我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飘来飘去最终却落地、融化。是啊,为什么我们用生命描绘的图画,却最终免不了被涂抹的结局?想想我今天考砸的那门课程,还有上课不争气的脑袋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还有各种各样的论文、作业甚至于人生抉择,我不断发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的累?

然后,我的自卑,我的自尊,我的笨,我内心的矛盾,我的死脑筋,我的钻牛角尖,一瞬间都涌入脑海,我狠狠地在操场上奔跑,想把一切都抛在脑后,却愈发凸显,直到我气喘吁吁地停下,一瞬间瘫倒在地上,大脑一片空白,我才明白,原来,当你认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什么都不会去考虑;当你真正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挡不住你,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所以,不要叹息于你现在所面临的挫折,要记住,姗姗来迟的是那抹希望;要相信,未来一定是崭新的;哪怕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也要坚守住那份坚毅。

于是,学不会的东西我一遍遍去学,看不懂的教材重复的看,每天跨越一小步,坚持下来就是一大步。于是,我学会了坚持不懈,懂得了万事忍耐,更会在遇到难题时迎难而上。相信希望就在下一秒,并不断为之拼搏。

不论是遇到挫折、学习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烦心事,我总会记住这句话:

Sometimes you have to forget what’s gone.Appreciate what still remains.And look forward to what’s coming next.

篇2: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

珍珠,只有经历河蚌的囚困,才能够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宝剑,只有接受烈火的锤炼,才能够铸就出其锃亮的刀锋;

雏鹰,只有接受风雨的洗礼,才能够展翅高飞,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我们大学生,只有不断将自己投入到社会中去生活、去实践,才能从一点一滴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从而不辜负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

为了家庭,为了梦想,我选择了勤工助学。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它更是一次自我尝试的机会,一个锻炼自我的舞台,让我感受到了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果实,用奋斗创造财富的那份自豪与喜悦。

在勤工助学中我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充分去锻炼各种能力,才能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开拓自己进而超越自我。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事分大小,但无轻重,每件事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地完成。

我的勤工助学岗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帮助老师处理、整理一些资料文件,以及取杂志,标号并上架和每天整理报纸等工作。记得有一次,为了取报纸我上课迟到了,原因是报纸必须是每一天都要按时上架,我下午又是满课。后来跟老师交流之后,才觉得问题在于自己。从那次以后,当遇见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就给老师说。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学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学到了很多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到现在还能清晰的回忆起第一天工作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犹豫,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参加勤工助学,犹豫的是这里是图书馆,在工作当中面对的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当我们面对每一位读者时,我们管理员都要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接待他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对于有点害羞的我来说多少有点难为情。就这样,我可以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似开始了工作,轻易都不敢说话,生怕别人看见我。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心里面一下觉得很委屈。但一想到老师们的友好热情,学长耐心地教我工作,我也就释怀了。所以第二天我还是高高兴兴地去上岗了,以后的日子也是一样。我几乎没有请过假,风雨无阻。像难为情、不好意思之类的幼稚的想法也没有了,慢慢的我知道自己变得成熟了。

这以后的工作中,我不但很顺利地完成了我的任务,还学会了用微笑来面对所有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也能真切的感觉到,大家是很友好的。在图书馆里我认识了好多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忙碌但快乐的。图书馆里面的老师们对学生都很照顾,这样让我们轻松了很多,真的很感谢他们,感谢这个有爱的集体。通过一年来的工作锻炼,我敢说每个参与其中的同学都收获了许多。尽管每个人的收获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家通过锻炼都成长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都成功了。我想,这应该就是学校为我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目的之一吧!

在这里,我感受着生活,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一天天长大,并在马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下慢慢地懂事。如今,在勤工助学岗位上的点点滴滴,已成为我生活中重要而又精彩的一部分,没有太多的遗憾,却添了一些对勤工助学的新感悟:

勤勉自强。每一个愿意加入勤工助学的同学都是了不起的,因为我们有一颗勤勉自强的心。我们不愿意在电脑前蹉跎我们的岁月,在无聊中打发我们的时光,在失意中错失我们的年华,而选择加入报刊室磨练自己,服务他人。无论以后走到哪里,我们都会以勤勉自强的人生态度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工作负责。在工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细事,尤其是在这样每天都要面对全校师生的报刊室。为了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对工作负责的责任心。因为负责,所以我们的工作总能让老师和同学们满意。

学以致用。在报刊阅览室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处理具体的事务。这既利于对我们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处理好报

刊室的工作。报刊室的工作让我们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所长,学以致用,让自身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年来的工作时间让我有了这些感悟:勤勉自强、工作负责、学以致用,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却是我对勤工助学的真实感悟。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出发,去完成我未完成的梦想。

篇3:音乐感受与鉴赏之我见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搞) 》中对“感受与鉴赏”作了如下表述:“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道:“感受”乃接受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影响和体会;“鉴赏”乃鉴别、评定和欣赏, 是指鉴别并确定事物的优劣和真伪并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感受与鉴赏作为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 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我们既要在感受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 又要在鉴赏中使精神得到升华, 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音乐教育根本意义所在。本文通过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 并结合音乐新课程改革, 对“音乐感受与鉴赏”谈谈几点体会:

一、音乐感受鉴赏中的审美判断能力

托尔斯泰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音乐的本身就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通过音乐学习,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丰富自己的情感, 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如感受鉴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 在那神圣, 庄严和雄壮的旋律之中, 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 无论何时何地都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敬畏与仰望。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学生的一生发展层面上看: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一个人能够感受音乐, 并不代表能够高水平的判断音乐, 因为只要一个健全的人, 对音乐都有感受, 但这些感受可能比较肤浅。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使每一个学生的审美得到发展。

二、感受与鉴赏的标准

一部音乐作品, 要判断它的艺术标准和艺术价值, 就必须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这是衡量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基础。一位高中老师的在古典与流行, 历史与当今的音乐教学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课题:《周杰伦和舒伯特的音乐比较》:从1、歌曲本身的角度。2、演唱方法、风格上比较。3、对两人的评价上比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讨论, 最后总结到至于周杰伦的作品是否能如舒伯特的作品那样, 到现在还是那样的受欢迎, 那就留给时间去见证吧!如果离开了鉴赏的标准, 庸俗不堪的音乐或是些“狂歌”等一些艺术性差的音乐, 往往会使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误以为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 学生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

三、感受与鉴赏在审美中的辨证关系

感受与鉴赏的解释说明了音乐欣赏中审美心理结构的特征, 我们知道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理解。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属于感受过程, 审美理解属于鉴赏过程。有了鉴赏就能更好的对音乐作品感受: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 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感受上升到鉴赏才能培养审美情感, 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说道:“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四、音乐感受鉴赏中的误区

在高中新课改的进程中, 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可惜繁华落进之后, 只抓住了教改的壳, 往往是作秀, 遭到了很多批判。我们的音乐教育者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1、误区一、重视觉感受, 轻听觉鉴赏

音乐欣赏的基础是欣赏者的感知, 欣赏者的注意力应集中在通过听觉建立起来的感知上: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和声等。如:在介绍影视音乐时, 将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片段作为多媒体的课件进行教学。精彩打斗画面大大吸引了学生的视觉, 视觉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绚烂的音乐之美。这样视觉受到了冲击, 听觉大大削弱, 变成了主次不分, 忽视了音乐作为声音艺术的表现力与艺术性的鉴赏。

2、误区二、感受鉴赏作品祥略不分

在音乐欣赏鉴赏教学中, 对乐曲的乐曲时代背景、作者, 以及乐曲这种纯知识性或理论性的介绍要尽量删繁就简。我国的中小学生, 毕竟音乐知识了解甚少, 对音乐的理解只能处在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和肤浅的认识上。教师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提示, 欣赏教学则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感受鉴赏的能力了。一般来讲, 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会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涟漪, 它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感化、受到教育和鼓舞, 能引起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社会意识的导向性思维。比如我们在了解了香港、澳门回归而产生的《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中, 就潜移默化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形式因素如:这部作品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这些介绍让学生能更好的对作品感受与鉴赏。

音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 更是一生的教育,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 以利于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的王国中感受与鉴赏, 用音乐打开想像的闸门, 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这也是许多音乐教育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四卷本, 第263页。

[1]《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篇4: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管理之我见

【关键词】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

一、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大学生除了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职业素养等,而图书馆勤工俭学是训练这种技能的最好场所。例如,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必须学习中图法才能完成图书馆的图书上架排架工作,而这是只有在图书馆才能得到深化学习和锻炼的技能;在电子阅览室、采编室和技术组工作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专用软件的使用和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如计算机系统的重装、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以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同时图书馆需要与读者交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教育部门为支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每年享受助学贷款学生的比例和金额都不断增加,但还有一定数量贫困学生由于经济问题严重影响学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高校也不断提供更多的岗位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通过政策规定,勤工俭学学生一般优先考虑贫困学生,勤工俭学每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报酬,虽然不多,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压力,帮助他们安心学习。同时,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能接触大量的书籍,他们可以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有机会阅读大量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支持了学生学业的完成。

3.弥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保证开馆时间和服务质量。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图书资料的数量、品种也不断增加,图书的排架、借还、信息登录等工作量都大量增加,但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增加的很慢,有的高校学生和图书数量甚至翻了几番,但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一直保持不变,这样造成图书馆人手严重短缺,为了保证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服务质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早上8∶30到晚上9∶30,周末正常开放;期刊、报纸三天内上架,勤工俭学学生的加入使开放时间能够得到保证,满足了在校师生对于图书馆使用时间上的需求。

二、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工作时间不好保障。在图书馆进行勤工俭学的学生以低年级为主,高年级学生因面临实习和找工作,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在图书馆从事勤工俭学,而低年级学生课又比较多,再加上现在的学生为提高就业砝码经常要补英语,考证等事务,勤工俭学时间经常与学院、系部或学生自己临时的任务时间相冲突,给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造成了困难。

2.学生敬业爱岗精神普遍不强。勤工俭学学生一般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申请,图书馆面试后报学生处,由学生处在根据优先考虑贫困学生的原则下确定最后人选。报名时学生都积极性很高,但等真实快要熟悉图书馆工作时,大部分同学对图书馆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出现敷衍、应付、偷懒等现象,最后一部分同学选择了离开,又去应聘其他部门的勤工俭学岗位工作,这样就加大了图书馆培训学生的工作量。

3.学生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不足。多数同学只凭自己的浅显认识以为图书馆工作很清闲,只是坐在那里就行了,等实际进入图书馆后发现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需要体力,也需要技术,更需要细心和耐心。

三、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一些建议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人性化管理。勤工俭学不应妨碍学生的正常学习,应是以工助学。在安排学生工作时间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时间,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统筹安排和灵活调配来缓解或解决时间冲突的问题。

2.加强岗前教育和培训。应在学生上岗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告知其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以及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如中图法的学习,要求采編室工作的学生还应学习金盘等录入软件的使用。

3.采用以旧帮新、工作人员辅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考虑让老勤工俭学学生带新学生的方法来加快新学生的适应性。由于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帮助新学生更快地掌握处理一般问题的方法,同时工作人员应辅助新学生学习,使他们能更快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

4.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图书馆工作任务繁杂,许多学生在工作了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厌烦心理,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将他们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作为学生的实践测评;在工作期间对表现优良的学生进行表扬,在工作期满后为他们颁发荣誉奖状等。这样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工作热情,使图书馆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勤工俭学的一大基地,如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得到提高是高校图书馆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既要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又要做到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推进,使学生和图书馆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篇5: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黎明完小 罗太生

四月的春风刮遍了神州大地,在各中小学掀起一股“勤工俭学”之风,这股风在各地刮得很强劲。但“勤工俭学”究竟是利大于弊,还弊大于利?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家长认为,搞这样的活动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而另一部分人看来,“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因为“勤工俭学”可以锻炼他们的孩子动力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赞成后一种观点。的确,如今的这一代孩子的生活过多地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多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更别说为父母分担家务,他们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勤工俭学这项活动就为他们锻炼自己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当然,并不是说勤工俭学就是学生生活自理,而是说,勤工俭学是一种比日常生活自理更高要求的一个行为,若你在勤工俭学中充分而出色地表现自己,我相信你不是一个连生活自理都不会的人,不是吗?因此,勤工俭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把握好这个机会,你就能在这个舞台以及更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上展现你的能力,证明你的实力。

至于“勤工俭学影响学习成绩”这一说法我更是不敢苟同。

现在国家普通推行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地多次表示我们需要的人才不是考高分的机器人,而是具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的实践性人才。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知识竞赛,如奥林匹克等大赛中,通常是大获全胜地囊括金银奖,但真正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中又有几个是中国人呢?这样一个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很差,他们缺少动手的机会,缺少实践动手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必须按家长父母的要求,花尽量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花更大的精力复习功课,从而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进入重点中学以及进入重点本科,就这样把孩子牢牢地束缚在分数上,被分数绑住了手脚,动手能力差,而勤工俭学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利而无一害的,至于有的家长谈到时间的分配问题,其实正因为勤工俭学需要占去孩子的生活中一部分时间,这就要求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休息时间,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即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相同甚至更多的知识,这样岂不是很好?

而且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使他们意识到父母辛勤供养自己不容易,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篇6: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之我见

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石头小学校

撰稿人: 符会杰

2010年4月10日

农村学校勤工俭学之我见

勤工俭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之一,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大有作为。但现阶段,勤工俭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农村中小学的勤工俭学工作近乎荒废。尽管农村的生活水平比不上城市,但农村学生的那种骄横奢侈,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却和城市学生差不多,他们鄙薄劳动,贪图享乐,拈轻怕重的观念和行为令人十分忧虑和担心。有的人认为,过去搞勤工俭学,是因为物质条件差,不搞不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还让学生们搞勤工俭学没有必要。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基础教育,我们不一定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才,但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的人,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感受艰辛,培养他们勤俭朴实的好习惯。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应该是劳动的人,只有能劳动,才会生存,只有会劳动,才能致富。鄙薄劳动,游手好闲就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渣滓。有位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没用了,眼高手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上了几年学简直就成了一个书呆子。这样的感慨发人深思,让人警醒,它反映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作为学校教育者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勤工俭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现状来看,不少的学校依旧受各种考试评价的限制,认为只要学生拥有骄人的考绩,那就是一白遮百丑,自然教师有光、学校有名。于是拼命地夯实文化考试科目的教学,从而忽视诸如劳动技术的教育和勤工俭学的开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有利可图就搞,“保本经营”就犯不着去折腾。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新时代下,作为中小学校,勤工俭学要以创收为重点转变为以育人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劳动来锻炼自己,感悟生活,认识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前有许多教师把勤工俭学狭隘地理解为就是赚钱,赚钱就是勤工俭学,缺乏正确的组织和引导,整日让学生交这个拿那个的,引起了许多家长的不满,使勤工俭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记得笔者小时候上学时,每逢周末回家,放下书包,帮助父母种地、收庄稼、栽树、去田里捉害虫等,做了很多农活。还经常挎上篮子,给牲口割草、拾柴禾、捡树叶。甚至有的女孩子从母亲那里学绣花、捺鞋底。那时觉得劳动是学习生活的调节,感觉特轻松,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身心。而现在的教育,整天把学生关在校园里,关在教室里,书本知识学得多,实践锻炼机会少。学生不仅不劳动,而且在思想上厌恶劳动,鄙视劳动。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思想离他们渐行渐远。这样懒惰成性、好逸恶劳、四体不勤的学生将来怎样为祖国做贡献?我们不敢保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才,我们至少可以把学生培养成能劳动,爱劳动的人。他们既便不能成才,至少也会凭着自己的勤劳找一份事干,也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隐患。这样,教育就失去了以育人为目的的初衷。

二、因势利导,多角度,多渠道挖掘学校教育资源,搞好勤工俭学活动。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不完全制学校,学校校舍简陋,资源匮乏,加上一些教师观念落后、狭隘。曲解了勤工俭学积极的教育意义,抓不住勤工俭学的有利契机,把可怜的一点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给白白浪费了。其实,学校教育资源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就是看你是不是能把勤工俭学找准位置,能不能用新时期的眼光给勤工俭学赋于新的内涵和生命。

作为农村中小学,我认为在勤工俭学方面有以下几点作法:一是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学校可以以少先大队为龙头开展诸如保护环境、废物回收、捡拾垃圾等活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凭借学科教学传授勤工俭学技能。比如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选订好适合的《劳动技术》教材,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一些糖

蒜、盐蛋的腌制方法、松花蛋、各种面食的制作要领以及喂猪、养鸡等实用技术,然后将劳动的成果用于学生生活的改善和参加一些饲养业的实践;通过学习花卉栽培技术,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校园,扮靓校园。三是上好劳动实践课,由老师组织学生走进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走上田间地头,走进校办实体企业,利用学生学到的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参于生产实践,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

例如前几年,我们学校许多学生乱丢纸屑,一时间校园纸屑乱飞,严重影响校园的校容校貌。尽管学校教师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反复教育警告,可收效不大。后来有人想出办法,提议开展回收废品、美化校园的活动,全校以班为单位拾废纸,每周上缴到学校,由学校教师组织评比,班上所得经费用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演出的开支。这个制度一出台,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争先恐后地抢拾废纸,有了废纸就存放在班上的纸篓子里,有的学生还提着袋子到学校垃圾堆上去拾,有的甚至还将校外的废纸收集起来交到班上,捡拾废纸的热情空前高涨。校园里干干净净,再也见不到一张废纸了。这个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大,但使学生养成了不乱丢东西,讲卫生的好习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样因势利导,我们继续开展了给学校树木剪枝、整理草坪、栽植花草、帮助食堂清洗碗筷等一系列勤工俭学活动,凡是学生力能所及的事都由学校引导、组织、实施,从中找到教育的契机,树立典型、推介表扬。通过这些活动,不但陶冶学生情操,调节身心,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且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奢侈安逸可耻。

三、拓展学校勤工俭学渠道,开辟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勤工俭学的真正场所。教师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上好实践课,让实践基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流汗,让学生疲惫,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感悟有耕耘就有收获,让学生体验“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在劳动中探求事理。每所农村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开辟劳动实践基地。例如可以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荒山,种植果木、蔬菜;可以承包学

校周围的农田、茶园的采摘任务;可以组织学生参于一些校办企业的参观、实践等。

我校东边有一大片荒地,前年学校组织学生把这块地深翻了一遍,做为学校的勤工俭学实践基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然后教师利用每周的劳动实践课,带领学生在这片基地里播种、除草、浇水、施肥、收获,学生们乐此不疲,都干得热火朝天。望着他们一张张晒得红扑扑的笑脸,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的身影,我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当年的读书生活,他们一定也有了自己的劳动心得吧。从此学校不但有了自己的蔬菜来源,而且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都变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的景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实现了育人、创收双效益。

总之,科学合理地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利于陶冶学生身心,还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弥补教育经费的相对不足。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它作为辅助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紧紧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石头小学校

符会杰

篇7:我的勤工助学故事

——————

我知道如果不是真的那么经济拮据,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还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只是认认真真的读书,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还要想着如何赚钱来填补自己的经济缺口。生活虽然给了我挑战,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它,也让我懂得和学到的更多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不是梨花一枝春带雨,我不是腰缠万贯挥金如土,我的爸爸也不是李刚,我平凡,我很穷,我没有钱买很时尚的衣服,我没有时间化美美的妆,我只能素面朝天,我不能在阳光灿烂中牵着男朋友的手闲庭信步,我也不能在舟山四处旅游玩乐,我有太多太多的不能,但是,我知道在我的努力下我真的将会很富有,我的心灵是满足的,如此足矣。我来自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和父亲一起生活是以种地为主的农民,父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能多赚点钱来给我交学费,十分艰苦,弟弟是被迫辍学的。在2010年,我考入现在在读的浙江海洋学院,还记得那天弟弟打电话来说爸爸因病住院了,但是却不让告诉我,听完之后眼泪就很不争气的掉下来,特别害怕他们会离开自己。爸爸不能出去工作了,为了减轻一点父亲的负担,还有不愿看快接近50岁的父亲为我累坏了身体,我就决定自己去找一些兼职来赚自己的生活费。

经过学院老师的介绍和同学的帮助,我去给一个孩子做家教。每个星期五次,每次两个小时。这让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自己赚

生活费,终于可以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为父亲减轻一点家庭负担,又可以让父亲不用那么辛苦的工作,可以如同其他父亲一样在炎热的夏天可以稍微的喘口气睡一会午觉。

刚开始时,对于家教我还是充满热情的,同时还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我怕自己没有家教过,怕耽误了小孩。等到了家教的地方,发现家长和小孩都还是很热情的,也就打消了一部分顾虑。到了开始上课,我先问他哪些地方地方是他最需要补的,我就把他需要重点补习的先记下来,然后下次再去的时候,先做好备课,找一些资料,重点帮他提高。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到后来就有点厌倦了,因为早上比较早,冬天的时候起不来,就有一种不想去的冲动。夏天又太热,也会有不想去的时候。但是,我又转念一想,如果我不去家教,父亲不就又得忙碌了吗?那个小孩的成绩不久又要下去了吗?所以,每当我想到这些我就会赶紧起床继续我的家教生涯。去家教,每当听到小孩的成绩又有提高了,我就会很高兴,但是如果小孩的成绩下去了,我就会反思自己是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

不过,在做家教的时候,我也不会忘了好好学习。因为每个学年的奖学金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减轻家庭负担的手段。而且,我到学校里来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好好地学好知识,至有这样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家的情况。

“劳动最光荣”,还有多少大学生能记得这句话,又有多少大学生能真正做到?其实我们在干活的时候,也是一种锻炼,相当于一种慢性的体育锻炼,磨练意志,同时又能积累劳动技巧。正如马克思提出:

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都不能忽视劳动。除了在学校里我通过做家教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寒暑假在家我也会到工厂里打工来凑自己的一部分学费。这也许就是命运给我的考验吧,就是为了锻炼我,为了让我变得更加的自立自强,能让我在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展开微笑,乐观的面对。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通过勤工助学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是它让我明白了,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解决,上帝关上了所有的门,也是会为你留一扇窗的。还有在勤工期间让我懂得了如何和别人交流,增强了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责任感,也体会到了父亲的不容易,我也知道了该如何更加的孝敬我的父亲。

篇8: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

无论是绚烂多彩的古希腊神话,还是西方基督宗教文化,再到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柏拉图理念论的开创性思想,无不潜移默化地印证着哲学的智慧脚步,犹如美人姣好脖颈上的那颗颗光华珍珠,一个个穿起了哲学精神促进文化发展的闪光时刻,映衬着人类文明的美好。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创造的。他从各种动物身上摄取了善的或恶的特性,比如狮子的勇猛、狗的忠诚、马的勤劳、鹰的远见等,把这些特性糅合在一起,往每一个人的胸膛里注入属于他的那一部分,这样一来,他们便能像动物一样可以活动了。智慧女神雅典娜是普罗米修斯的朋友,她将神的具有活力的灵性吹进人们的口中,这样人类具有了“灵性”(spirit),获得了聪明和理智才成为真正的人。正是继承了神的那部分灵性(spirit),才使得人类成为从根本上区别与动物。古希腊三哲从中借鉴吸收有益部分,构造了核心哲学理论,成为后两千多年西方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

从词源角度分析,SPIRIT来自拉丁语spiritus,源自spirare呼吸,因为呼吸是生命的表现,所以spirit就是“生命的气息”;spirit在西方基督文化中,指向上帝、神、天使,代指超自然的存在 ;这个词相对肉体而言,指精神、灵魂、心灵。

自柏拉图“理念论”开始,西方哲学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上,便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源。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即聪明和理智所领悟的东西。“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到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而理念是恒一,它是永恒不变并不断自我完善的整体。

巧合的是,众所周知,我们所关注的哲学,正是这样一个对象,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最大、最高、最普遍的思考。于是,从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灵性”,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唯灵魂所见、所悟、所动的本能,为神灵所赐予。

哲学是一种精神,一种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受自己的力量的精神。哲学的这种精神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早已潜伏在我们物质对象化存在的身体内,不为我们察觉,抑或者,我们太习惯依赖它的存在,正如每日呼吸空气般自然,自然到忘记它的存在。其实,我们的生活过程中,无处不哲学! 古今中外,人们在不停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关于超自然存在的力量方面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认识。与西方所讲的“spirit”相对应,中国称为“性”。“性”是幻化天地之“道”,而作用与人身。中国古代文化瑰丽璀璨,贯穿其中的轴心内核,可以归结为“天人合一”亦可“道法自然”。“道”一字,简简数笔,勾折之间,却蕴藏着绵延不绝的思想,可意会,却莫衷一是。若东西文化作比较交流,形象言之,或可将之比喻为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吹进人类口的活力神气,这样一来,对于不懂语言情境性的西方人来说,或许深远难言的解释一下子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道”的学问,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恰恰应证了老子“学不学,欲不欲”的思想,没有刻意强调,却无师自通,无处不在,月印山河般,影射着人们的意识,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有话言,“道通天地有外形”,概念化的普遍抽象,来源并体现于现实的具体实在中,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一举一动,一行一言,处处皆学问,处处皆道理,处处皆有哲。

哲学的精神或者称“道”的精神,“灵性”的精神,以一种不特定的形式蕴藏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扮演着灵魂伴侣的角色。通过它,我们每个个体不断地反思着自己的行为,感受着人类智慧的力量。是哲学,指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航道,照亮人类科学前进的方向。在人类漫漫发展的岁月长河中,这是哲学真正存在的意义。

哲学,这位灵魂伴侣,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对象,一种稳固不替的关系,它携伴着我们成长的不同境遇而呼应呈现。

哲学,这位灵魂伴侣,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惊讶”,便会召唤出同等的交流频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勤工助学之我的感受】相关文章:

校外勤工助学04-25

勤工助学部范文05-21

高校勤工助学范文05-26

校园勤工助学范文06-03

勤工助学岗位申请07-11

勤工助学工作经验07-11

勤工助学工作感想07-11

勤工助学岗位要求07-11

勤工助学成长汇报07-11

学生勤工助学计划07-21

上一篇:第一单元音乐备课下一篇:没穿校服和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