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诉工作的意见

2024-04-23

应诉工作的意见(共8篇)

篇1:应诉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几年,我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限期履行的比例一直较高。由于行政机关一般是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行政首长对案件的审理以及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有些行政违法现象重复发生。为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现对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行政复议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度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也是行政机关依法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有效实施行政救济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对加强行政系统的层级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及时化解行政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行政首长要把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无论本机关作为行政复议机关还是作为被申请人,行政首长都应亲自听取汇报、研究案情、审查把关,对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有重大影响行政复议案件,要亲自督办和处理。对行政机关确有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该撤销的坚决撤销,该纠正的坚决纠正,决不搞官官相护;要研究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提高案件的审理质量,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要认真研究行政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解决行政争议的新机制,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承担。对于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案件,由政府法制部门领导集体讨论,向政府领导汇报案情,提出意见,行政复议决定书由政府主要领导审签;对维持的行政复议案件,报政府分管领导审签;其他的行政复议文书,由政府法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审签。

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法制工作机构承担。行政复议决定应经本部门领导集体研究决定,行政复议决定书由行政首长审签;其他行政复议文书,由分管负责人审签。对社会关注或有重大影响以及疑难行政复议案件,行政首长应亲自听取申请人的诉求,必要时召集和主持听证会。

以政府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承办。对于一般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答复书由政府法制部门集体研究,报政府秘书长审签(县级人民政府报分管领导审签);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答复书,报政府主要领导审签。

以政府工作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分管负责人要认真研究行政复议申请书,听取有关行政执法情况的汇报,研究起草答复书。行政首长和授权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应召集办公会集体讨论案情,审签行政复议答复书。具体行政行为被复议机关变更的,行政首长要按行政复议决定抓好落实,及时向复议机关反馈落实情况。

二、切实加强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

行政诉讼是法律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救济制度,也是防止和制约行政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监督制度。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执行生效的法院判决,是维护法律尊严,接受司法监督的体现,也是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行政首长要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亲自研究案情,积极出庭应诉,逐步建立我省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一般应当出庭应诉,确因特殊事由无法出庭的,分管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以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一般行政诉讼案件,分管负责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出庭应诉;重大复杂行政诉讼、集团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因特殊事由无法出庭的,必须委托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以市、州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重大复杂行政诉讼、集团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或分管负责人一般应出庭应诉。以省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省长决定出庭应诉的参加人。

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依法律法规规章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委托机关行政首长和被委托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出庭应诉;委托机关的行政首长因特殊事由不能出庭的,分管负责人应出庭应诉。

三、建立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联系制度

政府对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和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关系密切,加强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的联系,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制度,有利于及时协商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与法院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共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年一次,由政府法制部门商请人民法院共同召集。联席会议主要通报行政诉讼情况,剖析典型案件,分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执行与适用法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应编发会议纪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应当出席联席会议,会后应对本地区和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抓好落实。

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与人民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及时了解阶段性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和已结典型案件审理情况,着重分析审理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的主要问题,向人民法院通报行政复议等政府法制工作情况和行政执法动态。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与法院之间不定期地组织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方面的研讨会,定期交换统计资料、典型的裁判文书、文件汇编等,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实行资源互通与共享。

庭审旁听制度。对人民法院进行公开审判的行政案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每年应当选择1—3起典型案件,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到法庭旁听,并可在法庭宣判后,组织有关人员与法院的审判人员对案件进行交流讨论,从中总结行政执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四、健全和完善错案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个案分析和案情通报制度。行政机关对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都应当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依法行政工作中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对依法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履行的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要深刻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专题分析报告,报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复议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对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提出整改建议。行政机关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建议书,要认真研究整改,并于30日内将整改情况专题报告复议机关。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中典型违法案件,应在所属单位予以通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各类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印发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进行警示教育,防止同类错案重复发生。

建立执法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各地、各部门每年要结合工作总结,对本地、本部门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总结行政执法中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措施。

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相结合,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应与政府法制及监察、人事等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把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履行的数量,作为衡量执法水平的量化指标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直接责任人员,应当责令其写出深刻检查,并记录在案,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通过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方式追究相应的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我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若干意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把行政复议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情况纳入行政首长的目标考核范围,强化行政首长在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中的责任。要把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作为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充实行政复议人员。要通过对错案的剖析,举一反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纠正违法执法、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先行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各级政府法制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本意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篇2:应诉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6〕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的要求,保障行政诉讼法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消极对待行政应诉、干预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到位、行政应诉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还较为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于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尊重人民法院依法登记立案,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监督,不得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名义,以开协调会、发文件或者口头要求等任何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对依法应当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不判决行政机关败诉。

三、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被诉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要提高答辩举证工作质量,做到答辩形式规范、说理充分,提供证据全面、准确、及时,不得拒绝或者无正当理由迟延答辩举证。

四、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要带头履行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经人民法院依法传唤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其委托的工作人员不得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五、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被诉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人员要熟悉法律规定、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配合人民法院查明案情。要积极协助人民法院依法开展调解工作,促进案结事了,不得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要严格遵守法庭纪律,自觉维护司法权威。

六、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被诉行政机关要依法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除原行政行为因程序违法或者法律适用问题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的情形外,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机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补偿损失的判决,要积极履行义务。

七、明确行政应诉工作职责分工。要强化被诉行政行为承办机关或者机构的行政应诉责任,同时发挥法制工作机构或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在行政应诉工作中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行政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应当共同做好原行政行为的应诉举证工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一个机关实施。

八、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力量,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确保行政应诉工作力量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要切实保障行政应诉工作经费、装备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要建立行政应诉培训制度,每年开展一到两次集中培训、旁听庭审和案例研讨等活动,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执法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行政应诉能力。

九、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行政机关要不断规范行政行为,认真研究落实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努力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十、强化行政应诉工作监督管理。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考核,将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以及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要严格落实行政应诉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行政机关干预、阻碍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也不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

篇3:加强税务应诉工作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在税款征收过程中,涉税纠纷不可避免。税务行政诉讼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手段。

税务行政应诉是指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税务机关依法参加诉讼的活动。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原告是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税务直接行政相对人。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即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主体是行使国家税务管理职权的税务机关,不是税务机关的具体工作人员。这是因为税务人员实施的具体税务行为是基于其职权履行公务的职务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他代表的税务机关承担。一般情况下由税务机关法制工作机构人员作为应诉主体(税务机关)的代表。

二、做好税务行政应诉工作的意义

(一)促进依法治税实现

依法治税不仅要求征纳双方依法征纳税,更要求纳税人以法律手段解决征纳过程中发生的税务纠纷。现实中的税务行政诉讼便是法律在税收这一领域中产生的法治效应。税务行政诉讼不仅能提高纳税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还能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

(二)完善税法宣传体系

“一份公正的判决及其有效执行对当事人之于法律信仰的提高要远比几堂普法教育来得近于功效”,这句话从侧面说明税务行政诉讼对税法宣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的税收宣传体系应该包括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情况及双方的胜诉、败诉情况。

(三)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通过参与税务行政诉讼,可以强化税务机关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责任追究,严格限制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促进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依法行政,确保税收的公平与公正, 促进征纳和谐。

(四)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司法程序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税务行政诉讼的存在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正确使用,根本上是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税务机关认真应诉,既是对法律和司法的尊重,更是对征纳平等的遵守。

三、强化税务行政应诉工作的建议

(一)选好应诉人员

《税务行政应诉工作规程(试行)》规定,税务机关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由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一至二名代理人进行诉讼。诉讼代理人可以是税务人员,也可以是律师或其他人员。就税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法定代表人要主持全局工作,出庭应诉的可能的性不是很大。由于税收业务和行政诉讼程序都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单独委托律师或税务干部作为代理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律师和税务干部结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清两者主次分工,让他们密切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搞好应诉工作。

(二) 深入案情研判

要细致查看原告起诉状副本,明确原告基本情况、起诉时间、起诉事实理由及其诉讼请求等,看能否从法院案件管辖权、诉讼时效、复议前置等方面提出异议。要查阅相关案卷,询问有关人员,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要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执法行为进行检查,重点看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文书开具、等有无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并尽最大可能采取补救措施。要有效组织相关科室、具体执法人员和律师,对照原告起诉状,查明对案件争议的重点、焦点。要敢于正视问题,对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确有违法或不正当的,不能避而不谈。要通过深入讨论分析,理清答辩思路和确定答辩难点。

(三) 做好出庭准备

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提交答辩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材料,并提交答辩状。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材料包括:能证明违法事实存在的证据材料;做出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能证明税务稽查(检查)办案程序合法的资料。答辩状要符合法定格式,要在充分分析起诉状的前提下,针对起诉状提出的问题,详细阐明税务案件中执法主体的主张和理由,并根据事实、证据,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充分论述执法主体具体税务行为的合法性,驳斥原告主张、揭示对方的错误,请求人民法院维护税务机关的正确税务处理决定。要制定辩论提纲,进行模拟演练。在准备阶段,可以制作一份辩论提纲。提纲要详细描述案情,全面索引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法律法规解释,具体到条文款项,客观论述税务机关执法的事实证据、理由、运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执法程序的合法性等,同时要找准对方事实、证据、依据等方面存在的的错误或瑕疵,加以反驳。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进行模拟法庭应诉。

(四) 谨慎出庭应诉

在审理阶段,要注意礼节形象,既要据理力争,又要有礼有节,做到不卑不亢。要积极协助法庭查明事实,全面客观回答法庭询问。要积极进行法庭辩论,做到攻防兼备。“攻”要针对对方提出的事实、证据、引用法律具体条款等问题,迅速准确的提出我方异议,要排列主次、逐条反驳、步步进逼、稳扎稳打。“防”要针对原告的要求和提问,运用有力的事实证据予以还击,点破对方引用法律的随意性或片面性,要善于运用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法、归纳法等证明论题的真实性。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在税款征收过程中, 涉税纠纷不可避免。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 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涉税纠纷的越来越多。如何应对税务行政诉讼现已成为各级税务行政执法机关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需要税务机关从选好应诉人员、深入案情研判、做好出庭准备和谨慎出庭应诉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税务,行政诉讼,应诉,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2年版

[2]马林.《税收法制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出版社, 1999年版

篇4:早有主动应诉的想法

现在回头看来,河北苏科瑞总经理吴广利也认为当时自己准备不足。泰莱在后来的第二次诉讼中同时使用联邦法院和“337调查”两种手段,目的明确,就是要争夺市场:他们在起诉中国企业的同时,也给这些企业的客户发律师函,指出他们使用的产品涉嫌侵权。“很多客户迫于压力,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吴广利说,虽然苏科瑞当时自筹资金应诉,解决了钱的问题,但打官司带来的声誉损失,还是使海外销售受到了相当影响,泰莱带走了大批客户。

2005年进入美国市场之初,安立军预测到市场有可能会有这样的风险,因此做了大量的法律方面的工作。

董海峰告诉记者,在产品进军美国市场之前,他就给安立军不少法律上的建议。安立军还聘请了在美国有125年历史的律师事务所Fish&Richardson(以下简称F&R)做自己的法律顾问,帮助产品做“不侵权”的法律评估,即:根据泰莱在网站和专利局公开的专利,先对产品做出“不侵权”的法律意见之后,再进入美国市场。这样的评估每次耗资20多万人民币,但是安立军认为,“这样的评估就是投资。只有进行这样的投资,才会避免以后可能的风险。”

安立军告诉记者,花巨资请美国的律所做顾问,有两个好处:1、帮公司完善了进入美国市场所需要的法律(尤其专利方面的)手续,避免B出现法律诉讼,避免恶意的惩罚性的行为;2、为将来胜诉打下了大量的有效的法律基础。

安立军说,“最主要是认识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你抢人家的地盘,人家肯定会打你。他打你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知识产权诉讼。律师费不可避免,未雨绸缪就是投资,亡羊补牢就是费用。”

2006年12月,捷康公司成立,工厂也开始投产。次年春天,正当合伙人都沉浸于第一次产出的喜悦中的时候,安立军心理已经酝酿了带动捷康后来飞跃的这次应诉计划。

他告诉记者,“我早就有想主动加入,并且想主动(抢先)获取主动权的意识或想法。”

尽管早有与泰莱打一场官司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时候,安立军仍旧感觉到“很震惊,也很兴奋”。他说,很震惊是因为觉得泰莱发起这个诉讼,就意味着大面积的法律战开始了,也意味着凡是涉案的公司都逃不过大笔的律师费,除非放弃这个市场;很兴奋,是因为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点:大面积封杀,谁能拿到通行证,就有可能获得销售和市场上的特别的机会和权益。

三个月的周密论证

即便安立军已下定决心,他还是带领他的团队并聘请美国,中国的律师团,反复讨论权衡了三个月。如果主动参加调查,那就必然要面临一笔高昂的律师费用,这也是泰莱公司瞅准的中国企业的一大弱点。但倘若不应诉,后果对捷康公司同样不利。因为,如果三家中国生产企业全部胜诉,美国市场将只允许胜诉企业的产品进入,捷康公司就将失去美国市场。

一旦中国三家被告生产企业中有任何一家败诉,ITC就会签发普遍排除令,捷康公司也将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前期所做的很多市场投资和销售渠道建设都将付之东流。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因产品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大大降低价值。不仅如此,如果捷康公司采取消极的态度,将使众多美国客户对捷康公司的产品丧失信心。

这三个月,捷康主要围绕着国际市场未来走势、泰莱的战略以及本次诉讼对市场和法律的影响分析:第一,这是不是捷康的机会点?第二,需要多少律师费?这些律师费是否可以成为捷康的投资点?

经过仔细比较,泰莱提起的五项专利调查中,有四项与捷康完全不同。只有一项,即“463”专利,在工艺上构成“颜色接近”的相似性,也将在2009年9月到期。而且根据F&R律师的调查,泰莱公司的这项专利没有实际投产,而专利法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垄断行为,因此这项专利可做“无效化”辩护。

安立军告诉记者,“通过对工艺和专利的比较,我们的胜算应该是99%。”

另外,捷康团队也了解,假如普遍排除令发出,中国企业(包括捷康)全败,捷康也是最大的赢家。为什么呢?因为这五项专利中,最长的截止到2023年,最短的截止到2009年9月。而捷康唯一一项有侵权嫌疑的专利就是2009年9月到期。因此即使2009年4月份判决书下来,它也只能封锁捷康五个月时间,但是其它三家企业将被封锁16至20年的时间。“所以胜了是赢家,败了还是最大的赢家。”

经过三个月的分析评估,捷康的团队成员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主动介入诉讼,这将成为捷康的投资点和机会点,即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一举跃居为全球知名公司。而按常规,捷康要完成这个飞跃要花上10多年甚至更久。

律师费就当是投资

安立军坦承,当时最担心的事情,不是胜诉与否,最主要还是担心资金。

他说,捷康对法律有足够的把握,研究得比较透;市场方面也有先期准备。现在主要担心资金方面:一要确保工厂能得以正常扩产,因为这是一个新工厂;二要确保整个法律过程能有足够的资金持续下去,因为当时不知道泰莱要打几年官司。“只是说我们通过一致的努力,促使它早日结束。如果他们给我们拖上三至五年,或者五至七年,我们怎么办?所以我最担心资金。”

安立军想到的资金解决办法,是直接来自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的拓展,用市场赚来的钱来支持法律战,然后用法律上占有的主动权来拓展市场。他说,“用市场养法律,用法律促市场,这是整个公司的战略。”

“所以我们制定完这个战略,资金就得到有效的解决。用这样的策略,再从银行、股东和投资人那里借钱,再引进投资商,人家就敢放开手脚投资,因为你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在应诉后的2年里,捷康继续投入技改资金来提高生产力。而很多企业在打官司期间不敢投钱,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如何。

安立军当时预计律师费的回收时间将是2~3年。现在回头看,回收期已经可以提前为2年。

6月20日,新的投资方两面针公司在网站上公布人股公告,注资捷康4390万元,占3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为一直担心资金来源的安立军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后来他坦言,即使两面针不投资,仍会打这个官司,“只是要换种打法。”

篇5:应诉工作的意见

本案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及其非法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法律意见书

法院:

原告对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行政应诉及其委托诉讼代理出庭人员提出异议,具体宣读如下(请书记员如实记录):

当今社会环境下,很多行政工作人员不是依法办事,而是依照领导的看法办事,只有让行政负责人了解事实,了解法律,了解何谓依法行政,才能做出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决策。才能让“依法行政”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民告官却总不见官,《行政诉讼法》修订后,第三条第3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法释〔2015〕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这是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结构性安排,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实效,有利于行政争议的实质解决。但,行政负责人仍然不依法履行义务和职责,法律得不到有效落实。当法律没有尊严的时候,法律人士何来尊严?人民的权益又如何得到保障?又如何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故,原告方坚持告官要见官,被告行政机关正职或副职负责人必须履行出庭行政应诉义务,不能出庭仅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而不能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

一、请审判长释明:是否已向被告发出《传票》、《应诉通知书》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通知书》?

二、请问被告的代理人,是否提交了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行政应诉的书面说明? 被告的代理人拒绝回答或未被告提交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行政应诉的书面说明,视为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第2款“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的规定,请求法院将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三、请问被告行政机关正职、副职负责人总共多少位?提交几份书面说明?

未书面说明的正职、副职负责人未出庭应诉违法。请求法院严格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第2款的规定将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四、请问被告方是否提供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书面说明的事实根据的相关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被告方未提交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行政应诉的书面说明,或虽提供书面说明但未提供其行政机关正职、副职负责人“不能”出庭行政应诉的事实根据的相关证据,无缘无故不出庭应诉,原告方对这种亵渎法律、藐视法庭的渎职行为表示强烈抗议!请求合议庭依法认定被告行政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没有相关的证据,并判定被告行政机关(正职、副职)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事实和理由不成立。请求法院严格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第2款的规定将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五、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的法定前提,所以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不可以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

前述《行政诉讼法》及其法释〔2015〕9号解释相关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说明出庭应诉是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法定义务,义务不可以放弃。对于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被诉行政机关正职或副职负责人未出庭的情况下,“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的法定前提,所以,在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的情况下,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行政应诉没有法律依据,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且其不出庭行政应诉就是行政渎职,是破坏法律的有效实施,是权力对法律、法庭和人民的傲慢、藐视、任性。

六、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日常工作安排应当以法定义务为上,不能与法定行政应诉出庭义务相冲突。

七、原告与被告参与诉讼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作为本案的行政负责人,更应接受公民的监督与批评,接受法律的洗礼。只有敢于接受批评才会勇于纠正错误。

3-1

义;法官若能够坚守职业良知,坚持原则,据理力争,进而“舍身护法”者,是民族之福,国家之幸,是维持一个国家稳定法制秩序的重要环节;法官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应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敬畏法度,不越雷池半步,勇于责任担当。法官要脑中有良愿,胸中有良心,手中有良行;要善用底线思维,误判案件中的一个细节、程序中的一个小瑕疵都会使人民群众难于感受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是人民司法的根,公平正义就是人民司法的魂。离开人民群众就断了根,离开公平正义就丢了魂。只有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关注民生,慎断笃行,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作为我们的工作主线,才能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依法正确履职,才能使人民司法这棵参天大树血脉不竭,营养丰沛,常新长青。司法为民,而不是司法为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否得到落实,法官有责任和有义务进行司法监督,严把法律底线,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此致

法院

3-3-

篇6:行政应诉工作规定

第二条 行政相对人因不服我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或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起应诉工作,按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 业务室负责行政应诉的管理工作。在接到人民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后当日内,向局长汇报。

第四条 由局长主持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分析案情及诉状,研究撰写答辩状事宜,并从诉讼案件的承办人中选派代理人。根据情况,也可委派律师参与诉讼。

第五条 委托代理人应根据会议拟定的答辩状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拟定答辩状提纲,交局长审阅。

第六条 根据局长审定的提纲,委托代理人应进一步向案件承办人了解情况,调阅分析案卷,在人民法院规定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届满三日前,向局长提出答辩状初稿,经局长审定批准后交付打印。

第七条 应诉前委托代理人应全面熟悉有关行政行为及法律依据,针对行政相对人的起诉理由和要求,做好应诉准备。

第八条 业务室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送交答辩状及法院要求送交的有关材料。

第九条 需要请律师的行政诉讼案件,经局长批准后由办案人员代表某地局选聘。业务室、案件承办人应积极配合律师工作,并为其工作提供便利。

第十条 委托代理人在进行行政应诉时,应做到有法有据,以法服人。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案件,按《信阳某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错案追究制度》追究有关人员的错案责任。人民法院裁定需进行行政赔偿的,按某地局《行政赔偿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对人民法院裁定不服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局长召集案审会成员、案件承办人研究上诉事宜,由办案人员起草起诉状,经局长审批后,业务室承办上诉事项。

第十三条 应诉工作形成的案卷材料由业务室归档管理。

行政执法检查抽样及样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增强本局行政执法工作透明度,便于社会及行政相对人监督,规范执法工作程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局在执法检查中,行政执法人员为查明事实、取得证据而对实物质量进行检验前的抽取样品工作。

第三条 抽取样品的执法人员应不少于两名,样品按标准规定的抽样方式抽取。生产企业应在企业检验合格后拟出厂的成品仓库的产品中抽取;经销企业应在销售现场或其仓库内抽取。

第四条 执法人员在抽取样品时,应严格按照产品标准规定的方式和数量抽取,检验及复验用的样品应同时抽取,抽样时应有行政相对人的代表在场并在抽样单上签字。

第五条 抽样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加盖本局行政公章的抽样单,抽样者和行政相对人在抽样单上共同签字。抽样单上“送样方式”一栏必须按抽样人员与行政相对人协商一致确定的方式填写。

第六条 抽样人员要对抽取的样品于抽样现场加封,封条应有抽样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共同签字认可。待封条干了后方可离开现场。检验用的样品由抽样人带回,难以携带的,由被抽单位按规定时限送达指定地点,复验用的样品存放于被检单位。

第八条 检验过的样品,除已损耗或判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出厂、销售的外,执法人员应在送达检验报告后的15日后退还样品。对于不准出厂、销售的样品,在对产(商)品作出处理意见后,和予以处理的产(商)品一并进行处理。不属违法的产(商)品,存放与被检单位的复验用样品应及时启封。

第九条 执法单位和承检单位应对样品妥善保管,如因保管不善,使样品丢失、难以检验及应退还的难以退还,其有关人员应承担样品赔偿责任。

篇7:应诉工作的意见

印发中山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规则的通知

颁布单位:

文号:中府〔2012〕76号 颁布日期:2012-07-04

执行日期:2012-07-04 时 效 性:现行有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山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七月四日中山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规则

资料整理编辑来源:胜法网

(三)拟写行政诉讼答辩状或行政复议答复书。

(四)负责行政案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五)履行其他行政应诉责任。

以市政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行政案件,应诉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将案件进展情况向市政府汇报。

资料整理编辑来源:胜法网

书后,根据本规则

资料整理编辑来源:胜法网

对人,或者作出其他配合行为,以有利于解决行政纠纷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积极配合;不能配合的,应书面答复法院并报市法制局备案。

资料整理编辑来源:胜法网

63号)及《中山市镇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中委办〔2011〕62号)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则由市法制局负责解释。

篇8:应诉工作的意见

一、我国频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的成本也都比较低, 大多属于过剩产品,因此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而且多数以被采取反倾销措施而告终。究其原因,一是我们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缺乏科技创新与领先地位,缺乏反倾销人才,应诉不力,出口企业营销战略存在问题等。二是由于对国际规则不了解,且应诉时间漫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少企业采取回避态度。据驻印度商务使馆分析指出,印度在2008年14起做出终裁的案件中,我方应诉的只有8起。更严重的是西方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政策: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二、反倾销的相关理论问题

对于出口企业来讲,主要面临的是反倾销应诉问题,由于反倾销的确认首先面临的是正常价格的确定,其次是实质损害或对新建工业的实质阻碍。

企业不应诉或应诉不积极,则应用最高税率。因此,为了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事先收集有关的情报资料,及早采取对策,积极应诉非常必要。例如,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对中国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对于未应诉的企业应用44.30%反倾销税,而积极应诉企业则争取到了9.25%的税率。

准确反映出口产品成本是应诉成功的重要保证,对于“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需要提供进口国要求的答卷内容并满足其填写要求,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可以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也可以利用反倾销会计情报系统提供“替代国”产品成本难以公允替代的理由,对进口国认定的替代国主张提出异议,提出对自身有利的替代国与替代价格主张,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利益。

三、构建反倾销会计应诉情报系统

应诉反倾销须成立反倾销组织,并建立反倾销会计情报系统,该系统包含两个子模块:国外应诉情报处理模块和国内申诉情报处理模块,本文主要介绍国外应诉模块的构建,如图1所示。

(一)同行信息收集与协商处理

收集可能共同应诉的国内外同行的情报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法。涉案企业如能群体应诉,则具备了产业代表性,起诉国不能不予以重视,往往可以抑制起诉国采取过激的制裁行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资料,或通过协商集体提价,既避免了恶性竞争,提高了收益,又可能和申诉方达成协议,或提出其他的共同主张。单个企业应诉,可能会因其出口量小,代表性不足,遭到拒绝,代之以“可获得最佳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为申诉人在其申诉书中提出的证据),作出对我不利的裁决,如美国要求的比例为60%。即使通过申请个案待遇或市场经济资格,也仅仅适用于该企业。1999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商的联合应对就取得了应诉的胜利。

本模块应收集与处理的情报包括:目标市场上我国企业所占的总份额和分别占有的份额,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生产管理的方式及其成本情况,内销额与外销额之间的比例,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建立反倾销警戒线,保持和同行的联系与协调,建立有效的行业协会等组织,避免相互降价的恶性竞争, 规避反倾销风险,并保证应诉的代表性。当然收集当前本产品系列、本行业的高新科技研发与应用情况,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情报的取得渠道主要是外资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

(二)市场地位与预设方案

目标市场国家是否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主要是政府间的谈判结果,企业通常没有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能力,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向本国政府和目标市场政府施加间接影响。

了解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的内容以及答卷的详细内容和填写要求,提前准备,保证将来应诉时提高答卷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我国企业曾因此损失惨重。下面主要针对进口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与否进行具体阐述。

1.进口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首先确定对方可能认定的正常价格,通常有如下三种情况:

(1)应用我国的市场价格。应用我国的市场价格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我国企业内销额占在潜在的反倾销实施国以外的第三国的销售额的比例达到5%(主要以欧美为参照系,下同)以上;国内价格是正常交易所形成的;国内售价不低于生产成本。

本模块主要是在收集上述情报的基础上确定保证该价格被采用的内销警戒线,规避对方提请反倾销时采用其他价格,重点是保证内销数量必须达到出口到第三国总量的5%,确定应该在国内市场适时增加的销售量,或减少出口量,保证国内交易的正常市场性,剔除有关联的和有补偿安排的交易。数据应该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外贸部门。

(2)应用第三国价格。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应该选用第三国价格,条件是出口到第三国的销售数量必须是除潜在反倾销实施国之外的销售数量最多的、达到一定限度的、并且第三国市场和潜在的反倾销实施国比较相似。

本模块主要是收集如下情报:在不能满足应用我国市场价格或可能被反倾销实施国否决的情况下,市场发展情况比较相似的目标市场之间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单价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调节的销售数量和价格,从而保证最有利的第三国价格的成立和例证。另外就是注意出口到所有第三国的销售数量和价格,防止弄巧成拙,提出不利于我方的第三国价格主张,如1999年的欧盟钢丝绳倾销案中我方提出抗诉,主张以印度作为替代国,结果因为对印度的钢材垄断保护了解不多,反而导致更加不利的局面。应利用网络和各国政府等披露的一些资料来随时掌握。

(3)应用结构价格。当出口国价格和第三国价格均不能或无法适用、或者售价低于成本的时候, 就应该采用结构价格,也就是通过测算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不含税收)、一定幅度的产品利润以及相关费用,确定正常价格的一种方式。

本模块主要是收集各个目标市场国家的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对一些带有主观判断的数据变动幅度等,当地的同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般行政费用和销售费用以及符合当地产品的合理利润比例,建立目标市场成本计算预测模块,事先确定结构价格可能的范围,并及时调整在目标市场的售价。

2.进口国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应该争取单个企业或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有可能,注意填写市场经济资格申请表的内容与时效性,关键是能够证明企业或行业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状态。需要提供排除政府因素和关联交易以及低于成本销售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本模块应收集本行业本企业产品定价排除政府控制、排除关联交易后的合理定价情况,针对问卷和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的要求,尽量收集有关问卷事项的情报,提供科学、客观、详尽的生产成本的数据资料,以证明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是和国际接轨, 在经营管理和法律上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预先做好填写准备。

如果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则还应该做好对方应用不同价格的情况准备,可参照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处理。

如果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失败,则应该考虑最有利的替代国方案,一是提出发展程度和我国相似的国家作为参照,不能听任对方提出替代国的主张。 二是提出有利于自身的价格尺度。首先是考虑对方提出的替代价格是否真实公允,其次是需要比较我方的成本优势和对方的成本劣势,剔除我方不存在的成本。如中美苹果汁反倾销案中,中方曾提出5点价格不合理抗诉,结果取得了有利的应诉条件。

本情报系统要求收集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的相似程度,以及国际同行们的生产成本构成情况,价格受政府干预程度,并对我国企业同类产品进行成本优势和劣势分析。

3.收集进口国优秀反倾销律师情报

这有利于将来能够快速聘请有经验有能力的律师。进口国的律师熟悉并了解该国反倾销的背景、程序,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我方进行应诉,提高应诉工作的速度、质量。聘请有经验有能力的律师, 充当我方法律顾问,提供有关反倾销咨询,这也是一个影响应诉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模块可以收集有关反倾销成功案例及有关律师情况,并进行存档备注。

4.收集可以联合的进口商情报

由于进口商与我方有共同的商业利益,他们对发起反倾销通常持反对态度,一般支持我方应诉, 同时他们也最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和相关法律,故争取进口商共同应诉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由他们出面更有利于影响当地的舆论、政治动向、 以及有关行业组织的申诉与撤诉。平时也应该保持紧密联系,充分听取他们关于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方面的建议,规避反倾销。

5.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关注海关有关数据的变化,了解出口企业的总体情况,同时,关注统计部门和外贸管理部门的数据,了解我国市场的发展情况、出口情况,国内外销售情况。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可以获得很多的帮助,甚至可以由政府出面对对方施加一定的压力,改善本行业本企业应诉的境况。因此,企业平时应该有所准备。

(三)应诉材料的情报准备与时效性控制

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应该考虑并演习应诉需要的材料与时效性控制。一定要及时完成有关答卷工作,在1999年的欧盟电子秤反倾销案件中,三家应诉企业中有一家因为提交信息的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期间而被驳回;应诉需要的材料一定要准确、 详细、不能出现经常修改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账务处理要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业务人员对可能调查的技术细节应该多做准备。

在证明自身成本构成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抗诉情报准备:

1.非同类产品抗辩情报准备。分析有关情报, 证明我方产品非反倾销发起国所指产品,重点是指出产品本质的不同。杭州的15家企业就欧盟对我国打火机反倾销进行了非同类产品抗诉,应诉成功。

2.替代国/替代价格抗辩情报准备。一是可以证明对方选择的替代国与我国的同类经济结构不同而抗辩,二是可以证明对方采用的价格不合理, 如在苹果汁倾销案中,美方采用的替代价格为印度的礼品苹果的价格,根本就不可能用于生产苹果汁,我方进行了替代价格抗辩,取得了成功。

3.比较优势抗诉情报准备。收集能证明我国产品存在他国无法比拟的优势方面的情报,从而证明成本优势,如优质的矿产资源导致的开采成本优势。

4.行业无损害抗诉情报准备。通过证明产品的低端性,市场占有的小份额性,对方行业增长良好、 我方增长有限等数据,证明我方对对方行业无损害。

5.边际成本下降抗辩情报准备。收集能够证明我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边际成本下降的合理性的情报。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综合考虑,企业还应该进行被起诉的风险分析,联合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包括供应商)和进口商,适当采取规避措施,如联合涨价、联合应诉等预案。

专业部门事先收集有关应诉的材料,随时做好应诉的准备。外贸企业应该和生产企业做好联合应诉的准备。

(四)有关反倾销会计情报处理的思考

反倾销应诉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报系统的发达程度,反倾销会计情报的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反倾销会计情报处理的意义。明确反倾销会计情报处理对于我国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方面的意义,有时也是本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认识其重要性,积极应对反倾销。

2.反倾销会计情报收集渠道的多样性。有关情报收集,可以通过对方的新闻、促销、产品说明书、 雇员(潜在)数量,也可以通过专业情报研究机构、 政府档案、互联网及数据库等多个方面来收集,甚至可以利用Google地球、GIS技术等来估算对方原材料产地面积及有关产量等情报,从而估算对方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以及其他成本。

3.反倾销会计情报处理的变量很多。由于反倾销应诉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应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方案,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结合会计知识,建立计算机模块,例如,根据目标市场的各种约束变量,建立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模型,利用计算机规划求解工具求得最优解,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4.情报的输出应尽可能精确。输出的情报可以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有机结合,电子数据可进行折叠式反映。

四、结论

将情报处理与会计工作相结合,是反倾销应诉成功的关键,但是,占领科技居高点才是真正的避免反倾销的利器,德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就很少, 原因是其产品多为稀缺产品,科技含量高,进口国通常无法生产,自然无法反倾销,因此,收集当前科技发展情报,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科技积累,才是避免反倾销的取胜之道。

摘要: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自身成本、市场份额、竞争对手成本、第三国市场价等情报是反倾销应诉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长期遭受反倾销严重危害的现状,从情报工作与反倾销会计工作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针对不同市场地位下的情报需求种类、收集方法与处理方式,并将情报工作与实际外贸相结合,构建反倾销会计应诉情报系统,充分利用反倾销会计手段,针对享有市场经济地位、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寻找最有利替代国与替代价格等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制定各种预案,从国内本企业、本行业、政府以及国外进口商、律师等多方面进行工作与协调,进行相关风险分析,并适时采取规避与应诉措施。

上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简历下一篇:四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