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案例

2024-05-09

非煤矿山案例(精选6篇)

篇1:非煤矿山案例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节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2005年3月31日喀啦沁旗金峰萤石矿老洞积水淹没巷道,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

一、基本情况

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为集体企业,隶属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经委。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火工产品证,无矿长安全资格证。

日伪时期,探明该矿并进行开采,取名为哑巴沟萤石矿。解放后,该矿区被内蒙古四监狱接管,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春华萤石矿”,并一直开采到1986年。之后,四监狱把采矿权移交给原大西沟乡经委,并于1991年申请办理了《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

2001年9月,大西沟乡、上瓦房乡、王爷府镇合并后,该矿由现在的王爷府镇政府接管。

该矿现有职工28名(均为当地农民工)。该矿从2004年1月开始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修复原四监狱开拓的哑巴沟竖井和斜井,并于2004年8月22日从455米标高掘进运输巷道,截止到事故发生前共掘进了260多米巷道。

二、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该矿三中段以上的一支脉与三号脉采空区间的岩体突然垮落,落入三中段以下的积满水的采空区内,造成采空区水面急剧上升,快速涌入运输巷内,致使运输全部淹没,运输巷内的作业人员或被淹溺而死或被冲击物砸死。

(二)间接原因

1、进行运输巷施工前,企业没做设计,没有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2、2003年9月30日变更矿区范围(从0.1657平方公里扩大到0.987平方公里)和2005年1月20日变更企业名称并扩大生产能力(从0.20万吨/年扩大到0.50万吨/年)两次变更采矿许可证,都没有按办理变更手续的规定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和落实安全措施;

3、该矿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该矿区内采矿秩序混乱。在金峰萤石矿取得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还有9家个体矿主非法开采;

5、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和赤峰市对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的布臵,于2004年10月份制定了《喀喇沁旗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旗安监局和国土资源局开展非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 “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可是有关部门没有对该矿的采空区认真调查和落实防范措施。

(三)事故性质

此起事故为: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案例二:2009年6月3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书记沟铁矿四号井罐笼坠井,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

2009年6月3日上午8时20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内蒙古大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书记沟铁矿四号井发生一起罐笼坠井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一、事故经过

今年以来,在检查中发现四号井提升钢丝绳磨损严重,接近报废标准,且罐笼防坠装臵的抓捕器楔块起不到应有作用,急需更换,液压系统也存在问题等,为此四号井向公司提出检修计划,四号井的检修计划公司批准后,四号井决定从采矿队抽调9人配合机修队的8名工作人员完成此次检修工作。6月1日下午四号井副经理周福元组织参加检修工作的有关人员(包括机修队长张正茂、采矿队长张金宏)共8人专门召开了会议,并学习了相关内容。6月2日早7点30分,四号井机修队召开班前会后,8点钟开始更换钢丝绳,众人先将旧钢丝绳取下,带上新钢丝绳,通过井架上的天轮,最后在绞车的滚筒上固定两根钢丝绳头,同时安排薛培等人对取下的楔形钢丝绳连接装臵拆开后进行清洗,检查其是否有裂纹等。因更换罐笼和箕斗钢丝绳需拆下旧绳再通过天轮最后缠到滚筒上,工作量较大,直到晚上近9点钟才开始安装两块钢丝绳尾端连接罐笼和箕斗的楔块连接器,在采矿队工人的帮助下,维修工张根成、薛培、陈立斌等人先把连接箕斗的钢丝绳楔形连接器组装好,又组装连接罐笼的楔形钢丝绳连接器,薛培、陈立斌将在检修时起拆卸连接器内桃形环作用的顶丝拧紧后,众人将安装好的连接器慢慢地分别与箕斗和罐笼连接在一起,全部连接好后已接近6月3日凌晨1点左右,在副经理周福元和队长张正茂的指挥下,撤去了在井口上支撑罐笼和箕斗的几根工字钢和旧钢轨,并进行了两趟空载试运行,以调整钢丝绳到达1220m水平的位臵,之后维修人员回家休息。在6月3日早晨7点多大夜班下班后,工人用安装完毕的罐笼向地面运送了两趟人员。6月3日早上8点钟上班后,第一趟往井下送了13人,空罐上来,第二趟又往下送了13人,罐笼上来时乘了1名工人,罐笼停到井口后,有几名工人将一辆平板车推进罐笼里(这辆平板车平时放入罐笼内主要是用于平衡箕斗提升矿石时减少启动电流的,车底板上焊着一些矿车轮轱以增加重量),车上放着两块破碎机侧板,一个打眼用的枪头,三根2米长的1.5寸钢管,之后陆续有7名工人进入罐笼内准备入井。罐笼内 工人放下安全罐帘后,信号工还没打铃,罐笼却自行向下滑落了一下,信号工以为是卷扬工开动了绞车,便急忙打停车铃以等待一下其他下井人员,与此同时采矿队队长朱金宏到井口签到,也准备下井,看到罐笼动了一下,再看连接罐笼的钢丝绳头和主绳(用三道铁丝捆绑在一起)之间发生滑动,就赶快大喊“不得了啦!快往下跳”。罐笼内的工人听到喊声,第一个从罐帘下间隙钻出来的是刘敏,紧接着又有两名工人钻出来,当第四个工人钟代金向外钻时罐笼顶部已下降到地表面约30公分左右,他两手抓住井口的道轨上,这时下降的罐帘把他身后的灯带挂住,朱金宏见状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和后背一下子把他拽上来,这时听到钢丝绳“啪”响了一下,罐笼里的三人来不及逃生便随罐笼急速掉入297m深的井底,此时大约早上8点20分。从第一个人往出走到坠罐前后仅几秒钟的时间,井口的人惊呆了,急忙向公司报告。大中公司闻讯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在随后赶到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制定了救援方案,并成立了相应的救援组、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大中公司先后有20余人深入井下救援,在巴彦淖尔市矿山救护队的帮助下晚上十点多钟将3名遇难者救出井口,确认均已死亡,经遇难者家属同意死者由应急救援车送往乌前旗医院。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在更换钢丝绳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缺乏对楔形钢丝绳连接装臵构造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楔形钢丝绳连接装臵顶丝的功能与作用不理解,错误地认为拧的越紧越安全,导致在检修时起拆卸桃形环作用的顶丝将把刚刚放入新钢丝绳的桃形环顶住,不能使环内的钢丝绳子与楔形槽紧密接触,造成桃形环内的新钢丝绳未能卡紧,失去了桃形环应有的作用。同时,按照《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单绳提升,钢丝绳与提升容器之间用桃形环连接时,钢丝绳由桃形环上平直的一侧穿入,用不少于5个绳卡与首绳卡紧”,而实际情况是尾绳与首绳的连接只拧了三道铁丝代替绳卡。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四号井管理人员明知罐笼防坠装臵的配件已磨损不能发挥作用,此次检修因配件未购臵回来又不能修复,在刚刚更换钢丝绳后防坠装臵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严禁乘人等)便直接提升人员和物料,最终导致钢丝绳脱落后罐笼坠落井底造成三名工人遇难事故的发生。

2、虽然四号井已检查发现了防坠装臵的楔块已磨损不能起防坠作用,也曾两次列出了采购计划并标注急用材料上报公司供应部要求采购,供应部也安排了采购员进行采购,但由于采购程序复杂,工作人员至事发时未将配件购臵回 来,导致发生事故时防坠器没有起到防坠作用。

3、这次检修工作,虽然制定了检修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等也上报公司批准,要求“所有检修项目检修完毕必须进行空载和负荷试运行……”但罐笼钢丝绳更换后维修人员反复做了几趟空载运行,以调节卷筒上的钢丝绳,没有荷载运行试验,同时更换钢丝绳安全技术措施,没有详细制定试运行期间的具体要求和审批验收办法,钢丝绳更换后仅做了简单的空载试运行便投入正常使用,导致钢丝绳更换后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

4、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不到位,致使维修人员安全意识低,安全操作技能差,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安全设施设备构造及原理、拆卸与安装技术要求等,导致在更换钢丝绳过程中,错误地理解顶丝的作用,埋下了事故隐患。

5、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信号工明知罐笼人货混装是违反操作规程,但未能及时制止,导致罐笼既放材料、又乘人,在事故情况下影响了人员及时逃生,同时材料的存放也加重了罐笼的荷载,加剧了事故的后果。

6、安全管理不到位,公司管理人员频繁变动,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到任上岗前未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重点岗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岗位操作资格证便从事特种作业(如信号工、绞车工等)。

7、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贯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存 在漏洞。大中公司不足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发生2起事故,造成4人死亡,暴露出在执行规章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三、事故防范措施

(一)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结合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特殊岗位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使职工真正掌握实质性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对全公司涉及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的人员依法进行安全培训,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三)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特别是严禁罐笼人货混装,严格生产中的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加大安全投入,今后凡是涉及到安全设施、设备的购买一刻也不能迟缓,在未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冒险作业。

(五)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全面消除事故隐患。

(六)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台帐,杜绝漏查、漏记。

(七)检修工作要详细制定检修方案,相关人员要严格审核。

(八)严格遵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堵塞安全生产漏洞。

案例三:2007年1月16日包头市东河区壕赖沟铁矿透水,造成29人死亡的事故。

2007年1月16日22时左右,包头市东河区壕赖沟铁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20万元。

一、事故经过

2007年1月16日23:00时许,矿值班员刘建军,在7号井巡查时,接到矿另一值班员高建国从值班室打来的电话说,1号斜井的操刚从井下上来汇报,井下有事,让刘建军回到值班室。刘建军回到值班室问操刚井下情况,操刚说1号斜井出了一股水。刘建军就打电话给1号竖井负责人王静,告诉他1号斜井出水了,把人撤上来。同时又打电话给值班副矿长张树存汇报了情况。张树存让刘建军到井口查看,刘建军到1号斜井后,又问操刚井下究竟是什么情况,用不用下井看一看,操刚说人已撤上来了,不用下去了,电也已停了。随后刘建军又给张树存打电话汇报了情况,张树存又让刘建军和当晚另一值班员邬冬到1号竖井看一看(这时王静也给刘建军打来电话说,1号竖井水抽不完,刘建军让王静赶快把人撤上来。),刘建军和邬冬去1号竖井走到半路遇到1号竖井承包人蒋垂学,三人乘车到1号竖井,时间大约 是23时30分左右,刘建军让赶快往上撤人,此时卷扬机已提不上来了。邬冬又给张树存打电话说,井下巷道被水淹了,赶快给公司打电话吧。随后,刘建军和邬冬又赶到2号竖井(在赶往2号竖井的中间,高建国给刘建军打来电话说,3号竖井也被水淹了。),工人们也说井被淹了。于是刘建军和邬冬回到矿部,将情况向超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曹十虎作了汇报。此时的时间大约是1月16日23时40分左右,1、2、3号竖井井下巷道全部被泥浆和水淹没,井下人员无法撤出,35名矿工被困井下。值班副矿长张树存大约在23时40分赶到1号竖井,让在现场的刘超(刘玉智之子)通知超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玉智。17日4时,张树存安排3号斜井负责人徐尚林开始打平巷,施救井下遇险矿工。

事故发生后,包头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时赶赴现场,启动包头市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组成事故抢险救援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等事故抢险救援机构,制定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国家和自治区领导对事故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华建敏秘书长亲自过问营救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迅速调集救援设备等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杨晶也分别对事故的抢险救援等作出明确批示,提出具体要求。17日上午,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副主席赵双连、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党委书记莫建成、包头市市长呼尔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安监局、监察厅、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17日下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及有关司局负责人赶到事故现场,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指导。国家救援中心紧急调运特种高速钻机等专用设备,用直升机运抵事故现场。中国黄金总公司包头鑫达矿业公司、内蒙古武警总队、电力集团公司、神华集团、中煤大地公司、杨圪塄煤矿救护大队、核工业总公司二0八地质队、包钢(集团)公司及公安、消防等单位的2000多人参加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18日上午11:00时左右,中国黄金总公司包头鑫达矿业公司,通过采取开掘3号斜井联络巷、清排淤泥和抽水等措施,成功解救出6名被困矿工。

20日凌晨,被淹各井再次出现了泥浆突涌,将3号竖井的130多米运输平巷和3号斜井100多米巷道被淤泥淤满,2号竖井水面上涨了16米,而且泥水愈抽愈多,计划利用俯角专用钻机打孔的位臵也已全部被淹,清淤工作无法进行,地表塌陷区面积由3600平方米扩大到7000平方米,塌陷深度由20米增加到30米,且有继续扩大趋势,救援方案均难以实施。

26日,经各方专家论证,井下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事故 抢险救援指挥部决定停止抢险救援工作。至此,29名矿工在事故中遇难。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由于地下采掘活动致使采空区顶板应力平衡遭到破坏,引发采空区顶板的岩层移动。在冒落、导水裂隙、地层压力、静水压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矿体顶板垮落,使第四系的水、泥砂涌入矿井。事故调查技术组分析认定,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方既未执行开发利用方案,也未按照采矿设计(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为该矿设计的采矿方法为上行采矿,大量放矿后,采用废石充填或低标号水泥尾砂胶结充填)进行采矿,造成矿井透水。

(二)间接原因

1、企业管理混乱、以包代管。一是该矿业公司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手册》等规章制度,但没有落实到位。二是企业管理与承包作业队工作分离,以包代管。三是企业领导层和采矿队伍不稳定,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四是企业领导人安全生产意识差,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进行整改。五是实际持大股投资人控制企业决策。六是矿业公司没有统一组织过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培训中介机构不落实教学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 包头市华学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培训管理不严,不落实教学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在对壕赖沟铁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时,没有按培训大纲规定的课时完成教学课时数;壕赖沟铁矿安全监察科长孙会良,只是报了个名,没有参加培训学习,考试时由别人代考,也取得了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3.包头市、包头市东河区政府相关部门疏于管理、监管不到位

包头市国土资源局监管部门对企业既不执行开发利用方案,也不按照采矿设计的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进行开采的问题,疏于监管;对企业申请延续采矿权没有在法定时限内给予批复。

包头市东河区安监局虽然也多次到超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壕赖沟铁矿进行检查,对企业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等,监管不到位;对矿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没有进行整改等,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

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主体,对所属职能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领导不力,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责任落实不到位。

案例四:2009年9月25日赤峰市温州通业建设工程有 限公司林西县大井镇小北沟银多金属探矿工程项目部由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这一不可预见因素引发,造成5人死亡的事故。

2009年9月25日,温州通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赤峰灵金矿业有限公司林西县大井镇小北沟银多金属探矿工程项目部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

一、事故经过

2009年9月25日7时30分,岩工刘波、刘永、杜清才三人入井到中段标高401.3米水平平巷进行凿岩爆破作业,10时10分左右放炮后,刘永通知井上通风,并合上井下接力风机闸通风后升井。14时30分左右,施工队长兼安全员张祥虎带领李艳军、高凤臣、史建国、孙凤义乘吊桶入井进行清碴作业,下到标高401.3米中段马头门处打了停点。16时左右,电工李健康在井口没有看到从井下向上提碴(正常情况下清碴工入井1小时后就开始往井上提碴),就到井口往井下打电话寻问情况,打了多次没人接,感觉情况异常,就告诉卷扬工刘艳丽把吊桶提上来,吊桶提上来后,发现桶内只有李艳军、高凤臣、史建国、孙凤义四个人,已经死亡,没有张祥虎,且桶内有一些水。为降低噪音便于联系,李健康关闭井上风机后与岩工唐国会乘吊桶下井寻找张祥虎,二人到标高401.3米中段马头门处时就闻到一种非常难闻的气 味,不像是炮烟味,感觉呼吸困难,立即升井,并再次进行通风。约20分钟后,二人第二次下井寻找张祥虎,在401.3米中段平巷内开了风机后查找,没有发现张祥虎,仍与上次感觉一样,发现通风状况不好,在返回到距竖井210米处将压入式风筒撕开吸了一会儿新风,短暂停留后升井。随后又和其他4人入井进入事故中段平巷内寻找,感觉巷道内仍有前两次闻到的那种气味。在18时左右,在竖井标高401.3米中段马头门处向下第一层稳盘与第二层稳盘之间找到张祥虎,已死亡。

事故发生后,自治区安监局非煤矿山处徐能火处长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市政府张利平副市长、市安监局、公安局、林西县政府及安监、公安、国土等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先后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并组织抢险救援。白音诺尔矿山救护队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救援结束后,市政府及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根据需要,事故调查组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组,对该起事故原因迅速展开调查。

二、事故原因

(一)事故原因

经专家组现场勘察,结合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调查取证情况和尸检结果,并对地质构造及特殊现象分析讨论后得出如下结论:

1、正在掘进的沿脉巷道作业面处于断层破碎带中,断层附近有二氧化碳积聚的特殊构造带,二氧化碳以高压状态赋存于地质构造带内,爆破诱导了构造带内积聚的高压二氧化碳和岩石突出。

2、综合分析推断,构造带内积聚的高压二氧化碳和岩石突出的时间应是在5名工人入井后尚未到达正在掘进的工作面期间发生。

3、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现象在金属非金属矿山极为罕见,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等对此问题在防范和处理上均未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且该工程处于地质勘探阶段。由于不能够预料到二氧化碳和岩石突出并相应采取措施,造成5名作业人员入井后窒息死亡。

第三节 防范事故的主要措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及《自治区安监局关于进一步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主体责任加大事故处理力度和深化隐患整改的通知》(内安监非煤字„2010‟267号)文件,就防范事故提出了若干措施:

1.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要求企业要设立专门安 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地下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露天矿山不少于2人,小型露天采石场不少于1人,每班必须确保有专(兼)职安全员在岗。

3.建立并严格落实地下矿山领导下井带班制度,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4.非煤矿山要设立技术总负责人,并明确技术总负责人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对矿山生产技术工作负总责,与此同时,要设立生产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地下矿山还必须配备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

5.及时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非煤矿山企业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分类见:非煤矿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分类)的,要立即停止生产,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同时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在3个月内发现2次(含2次)以上存在同一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未停产整改的非煤矿山企业,要从重处罚,性质严重的,要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篇2:非煤矿山案例

1.采矿方法分类:空场采矿法: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维护空区暂不处理的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在采场回来过程中用充填处理空区的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用崩落围岩处理空区的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单层空场法、分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阶段空场法;充填采矿法:单层充填法、分层充填法、分段充填法、阶段充填法;崩落采矿法: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单层空场法的特点是:回采过程中暂留高度相当于矿体厚度的空区,在支护的岩石顶板下的采空区作业。适用条件:该法适用于回采水平和缓倾斜矿体,倾角不大于30。;矿体的厚度小于3—4m;矿石和顶板岩石中等稳固以上,以保证工人直接在其暴露的顶板下作业的安全;矿石的价值不高或贫矿,以利于减少留矿柱的经济损失。房柱采矿法是将阶段矿体划分为盘区,盘区由若干个矿房与间柱组成。回采过程中主要留规则矿柱支撑顶板岩石的一种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该法适用于回采矿岩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石价值不高。矿体厚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回采设备,用浅孔崩矿、电耙出矿时,矿体厚度小于6—8m;用深孔崩矿、无轨设备出矿时为8—20m。分层空场法是将矿块划分为分层.在哭矿石顶板(上向分层)或假顶(下向分层)下的采空区作业法,分层回采过程中暂留约为分层高度的空区。适用条件: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矿体厚度以薄和极薄矿脉为宜。矿体厚度较大时,平场工作量显著增大,因而技术经济效果较差。矿体倾角应为急倾斜,矿石无结块性和自燃性。分段空场法是:将矿块划为数个分段自上而下回来的方法。每个分段矿块又划为分段矿房与矿柱,分段回来过程中暂留分段矿房高度的空区,在分段巷道内钻凿深孔和出矿。分段矿房回采结束后,及时间采矿柱和处理空区。适用条件:本法适用于开采矿岩稳固的倾斜和急倾斜中厚至厚矿体。阶段空场法是将矿块划分为阶段矿房和6矿柱,回采过程中暂留阶段矿房高度的空区,在巷道内作业,自阶段出矿巷道出矿的采矿法。单层充填法的特点:矿块的回采按矿体全厚向前推进,在岩石顶板下的回采空间作业;当回采工作而推进一定距离后,除保留继续回来所需的工作空间外,其余空区用隔墙进行密闭,用充填处理空区并控制地压。

2.底部结构:它是从运输水平到拉底水平之间所包括的受矿巷道、二次破碎巷道和出矿巷道的有机配合,使矿房或矿柱采下的矿石,经过这些巷道利用矿石的自重或设备出矿,装入运输平巷的后续运矿设备中。

篇3:非煤矿山提升系统PLC保护措施

矿山提升机是一种应用在矿井生产中的大型关键性设备, 是构成矿山开采设备中的重要一环, 主要用于升降人员和设备, 是沟通井下与地表生产运输设备的关键性设备, 因此, 提高矿山提升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原有的矿山提升机虽然也采用了一些保护措施, 但是由于矿山提升机所使用的现场环境十分复杂、恶劣使得矿山提升机所采用的保护措施无法达到其预期效果, 使得矿山提升机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矿山的正常生产。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矿山提升机相结合, 提高矿山提升机保护措施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 有效地提高矿山提升机的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矿山提升机保护措施发展的重点。

1 矿山提升机的分类及组成

矿山提升机主要由机械和电气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机械部分主要是由减速器、井架和装卸机构等组成, 而电气控制部分主要由电动机、电控系统和制动部分等组成。我国对于矿山提升机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提升机的类型, 可以将其分为缠绕式提升机和摩擦式提升机两大类。矿山提升机是一种在矿山开采中应用较多的设备。

2 矿山提升机的后备保护

在矿山提升机中本身设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但是由于矿山提升机恶劣的现场使用环境以及监控方法和手段的不足导致矿山提升机中的保护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提高矿山提升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套后备保护装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后备保护主要具有:显示功能 (速度、深度等) 、保护功能 (超速保护、自动减速、减速段保护以及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等) 。

3 PLC与矿井提升机相结合提升保护措施

通过将PLC应用于矿井提升机中可以实现对于矿井提升机的控制与保护监视控制。通过使用PLC可以实现矿井提升机按照预定的力图和速度图安全的运行, 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运动。PLC在矿井提升机的监视保护功能主要有:超速监视、过卷监视、实时速度监视、过载监视等, 当监视的对象发生故障时则及时通过报警回路报警并控制抱闸停车实现对于矿井提升机的保护。

4 矿井提升机中的PLC保护控制

矿井提升机的PLC监控保护主要实现的是逻辑操作控制以及安全故障保护等两个方面的内容。PLC操作控制通过对监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输出相应的信号从而产生控制指令:如高压合闸、快开合闸、磁场合闸等, 在保护方面, PLC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判断, 最后处理为:立即抱闸、提升到位抱闸、电气制动和报警等四类。PLC的集成度、可靠性高, 在现代矿井提升机保护系统中应用较多。矿井提升机的后备保护主要实现的是对电动机、卷扬机和相关机构的检测, 从而实现对于矿井提升机的保护。

4.1 矿井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回路

在矿井提升机中, 安全回路对于矿井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十分重要。总的来说矿井提升机的故障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故障信号报警。 (2) 事故停车报警。 (3) 紧急停车。同时为了更好地确保矿井提升机的安全, 在安全回路中采用的是双线制安全保护回路, 确保不论是在提升机或是安全回路本身发生故障时都能及时地实施安全制动。

4.2 矿井提升机故障保护的PLC实现

矿井提升机运行过程中的监视最主要的是需要实现对于行程终端的监视, 即减速段超速和过卷监视等。 (1) 过卷监视主要集中在硬过卷和软过卷两个方面, 硬过卷是对于井筒行程开关进行检测, 软过卷是控制系统根据绞车行程脉冲计算出的行程值和提升高度值进行对比, 超出即进行报警, 软、硬两种过卷监控共同实现对于矿井提升机绞车的安全保护。 (2) 在以往的钢丝绳滑动监视中依靠的是导向轮和传动控制器上所安装的测速机来实现对于钢丝绳的监视,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现今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分别对安装在主滚筒和导向轮上的轴编码器信号进行检测来实现对于钢丝绳滑动的控制。 (3) 超速监视依靠的是在等速段对矿井提升机的运行速度进行检测, 如超出最大速度15%则进行超速报警, 并及时地对矿井提升机进行制动。通过在电机中使用编码器实现对于电机的速度与位置的控制。 (4) 矿井提升机安全保护中的方向监视依靠的是方向继电器, 当对方向继电器设置一个转向时, 提升机需要按照此方向运行, 如果提升机按相反的方向运行则测速机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使安全回路动作。矿井提升机的安全保护中还有离站监视、停车监视以及速度调节器解锁监视等。

4.3 矿井提升机PLC保护系统硬件组成

矿井提升机PLC保护系统由电源模块、CPU模块、I/O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等组成, 电源模块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成24V直流电压实现对于后续模块的供电, CPU模块主要用于控制总线上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执行用户程序, 输出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将内部信号电平转换成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外部电平信号, 输入模块则相反。A/D模拟信号输入输出模块则实现将外部模拟信号 (电压、电流、速度、温度) 等转换成数字电平信号。通信模块主要实现的是与上位机的通信, 将PLC通过各类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上位机, 由上位机根据程序进行相应的逻辑运算。

4.4 矿井提升机PLC保护程序的编制

西门子PLC主要将用户程序存放于已经编制好的“软件模块”中, 其软件模块主要有:组织块 (OB) 、功能块 (FB) 、功能块 (PC) 、数据块 (DB) 等, 根据矿井提升机操作保护系统的要求, 在“软件模块”的选择上用户可以选择OB100、OB1、OB35、FC1、FC5、FC91、C92以及DB1、DB2等。其中, FC0、FC1和DB1、DB2等几个程序模块实现计数模块的脉冲计数任务, 并将计数完成后的数值存储在DB模块中, 用以实现CPU模块和计数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FC5子程序块用来对输入到PLC中的操作信号和运行状态信号等进行逻辑处理及闭锁。FC91程序模块用来对输入到PLC中的模拟量进行处理。FC92、FC93、FC94等程序模块对输入到PLC中的故障保护信号进行存储和相应的逻辑处理, 并依次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OB100为PLC上电启动组织块, 仅在系统上电启动后运行一次, 在以后的程序循环中不再执行。

5 结束语

矿井提升机是矿山的咽喉, 是连接井下与地表的重要通道, 做好对于矿井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对于保护职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矿井提升机的保护措施在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都有所不足, 将PLC与矿井提升机结合提升矿井提升机安全保护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提高矿井提升机保护措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文章在分析矿井提升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PLC在矿井提升机安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任子晖, 陈军, 等.矿井提升机性能测试方法分析与仪器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1, 5.

[2]闰广, 王公华, 等.PLC在矿井提升机信号及综合保护系统中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 2002, 3.

篇4:非煤矿山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关键词】非煤山;安全管理;对策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要用科学管理理论来指导,如果能管理得当,管理工作到位,那么矿山的安全管理效能就得到充分地发挥。矿山灾害性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构成的,因为矿山的生产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面的系统性的整体。所以,要想对矿山进行安全管理,那就要从分析非煤矿山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仔细分析,然后采取细致有序的对策,非煤矿山的事故率才会降到最低。

一、非煤矿山安全特点

非煤矿山与煤矿山相比而言,除了没有瓦斯爆炸的危险,其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空场法.地下剧烈渗水等等,它们所带来的危险比煤矿山要严重得多。另外,它还会带来铲运机、井下汽车等等事故问题,这些事故都是煤矿所没有的。

(一)安全隐患之一就是非煤矿山的矿界问题

非煤矿山的矿界问题产生是因为在同一个矿区有多家矿主同时开采,尤其是那些高品位金属矿(也有是低品位金属矿),而且会在同一个矿体,很多家的都是一个地方开采非煤矿山。矿主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利益,在高品位金属矿山里容许多家同时开采,甚至在某些低品位铁矿中,在狭小的空间里同时作业。忽视安全隐患,不顾自身生命安全,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下为几种安全隐患:

矿界相邻(或相切)。甲乙两矿的错动线相互交错,形成安全隐患。甚至有的开采者把竖井安置在自己开采的错动界限内,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地方的矿点之间距离很近,达到相切的地步。在上部开采露天的同时,下部开采同一条急倾斜矿体,这样的作业存在着很大的危險。

(二)安全隐患之二就是非煤矿山的开拓系统

非煤矿山的系统一般情况下是由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压气、供水、充填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提升,通风、排水、供电系统。在两个安全出口处都要有提升的系统,而且都有保证安全的人行梯子。安全规范的标准是由提升机、电机、电控、钢绳,断绳保险装置到安全门、摇台等组成的,并且以此来提请安全的等级。

如果通风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不符合最低风速的标准,那么井下的空气质量和风速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井下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就会面临着空气呼吸的危险。所以,安全规范首要的考虑就是把多级机站和10分钟内达到主扇要符合这个标准。排水:这个系统就是防止雨水过大时,井下的水会对井下的各种设备和人员构成危胁,所以应保持排水通畅,必要时设置防水门,不受水淹。供电:矿山应确保有两个电源,如果遇到一个停电的紧急情况,那么另外一个电源应供电,而且要为井下人员的疏离制定一个紧急预案。总而言之,对矿山这个系统的安全设施要充分地重视,不断地加以检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三)安全隐患之三就是非煤矿山的开采工艺

开采工艺包括掘进和采矿的全部工艺,应逐项分析各工序可能发生的隐患。掘进过程中关键要防止爆破事故和冒顶事故,应优先选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和喷锚网支护,尽量不用导火线——火雷管起爆和木支护。

对房柱法开采的矿山,要根据矿岩条件检查矿房、矿柱尺寸是否保证作业安全·对空场法开采的矿山要根据具体条件研究空区处理方法,切不要对空区漠然视之,要研究对空区进行充填、崩落、或封闭的方案,以免形成地压危害;对各类不同方法,研究不同工艺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安全隐患之四就是非煤矿山的职工管理

从矿长到各个工种作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会对整个矿的安全产生影响,如果矿长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水平,那么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就会很差,对于那些关键工种如提升司机员、爆破工以及支护工不能仅凭工种证书,更重要看其实际的操作能力.如果能力水平不行,那么就会留下很多的人员安全隐患。

二、强化非煤矿山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想要非煤矿的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想要非煤矿山专项整治的成果更加巩固,就要根据非煤矿的特点,严格执行以下的措施。

(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矿产资源开发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下面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各行各业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矿产资源的发展要规范化,要搞好战略性的研究,要有长远的眼光来对待矿产资源的开发,出台的指施要符合科学规定,制定的开采目标要符合科学的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个根本方法就是要求用整体的眼光来观磨全局,对整个矿产的开采要全面协调,不可过度地开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谋求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开采时要符合环境卫生的要求,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坚持环保与开发下结合的原则。

(二)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矿权审批制度的完善

为了把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配置.那么就要对矿采审批制度进行完善,要求是公开、公正、公平,规范矿权市场。要想对一个新矿山进行开采,必须对采矿权进行公开招标和拍卖,挂牌,必要的时候要有协议为准,具体的程度一定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另外,要加强对探矿权的管理,对那些具有采矿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要仔细认真的排查,对那些不符合审批发放规定的单位要进行清理,对那些不符合发证审批程序的案例要坚决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采矿审批制度和有偿出让转让制度,防止矿产资源无偿流失,力争非煤矿山生产管理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保安全、保环境、保发展、保建设、增效益的大气候。

(三)对爆破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爆破员是一个特种作业人员,对他们上岗作业一定要持证作业。爆破员要想领取炸药,那就要凭爆破员工作证、特种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及矿业主采矿许可证三证齐全。爆破员在作业也要符合相关规定,把那些没有用完的剩余爆破物资收集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不得带回家中或者存放它处。同时,爆破员在作业时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爆破,如果超出相应规定范围,公安部门有权把相关的证件吊销。

总而言之,虽然非煤矿山和煤矿山和一定的区别,但它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不少于煤矿山,所以应从各个方面来加强非煤矿山的管理,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确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5:非煤矿山治理措施

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治乱、治散、治差”的工作要求,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强化行政执法为手段,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不断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推动我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整治目标

(一)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努力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全面排查非煤矿山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抓好整治工作,消除隐患。

(三)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四)建立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长效机制。

(五)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三、整治重点

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为前提,改善安全条件为立足点,有效防范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地下矿山重点整治通风管理、提升运输、顶板边帮等三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重点消除一面坡和伞檐开采,消除高陡边坡,杜绝违规爆破。杜绝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从事矿山作业。

(一)通风系统

1.强制推行机械通风,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制定通风管理制度,保证机械通风系统正常使用;

2.配备通风检测仪器。所有地下矿山必须配备风机性能检测仪器和通风检测仪器,矿山主要用风工作面必须配备风质、风速检测仪器;

3.建立完整的测风测尘制度。所有用风工作面、爆破点及其周边巷道的风质、风量、风速按规程要求检测并应符合安全要求;

4.所有存在粉尘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尘降尘。

(二)提升运输系统

1.提升运输系统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提升设备设施;

3.提升装置、提升钢丝绳等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检验;

4.严密防范跑车事故。防跑车要做到一坡三挡,设有躲避硐室;防跑车的阻车器和信号设施要随时保持有效;

5.斜井提升和放矿车时,井底车场严禁作业或有人员停留;井筒内不得有人员行走;

6.提升运输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三)顶板管理

1.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采掘工作面和采空区顶板边帮管理制度;

2.爆破面及其周边顶板边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3.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要做好地压管理和监测;

4.顶板不稳固的采场要及时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顶板破碎的要做好支护;

5.加强采空区管理。制定和落实采空区管理制度和处理方案。

(四)露天矿山

1.有开采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开采;

2.强制实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高陡边坡、一面坡和伞檐违规开采;

3.除生产型材和规模很小、台阶不高的露天矿山外,强制推广使用中深孔控制爆破。杜绝掏底崩落、扩壶爆破等违规爆破作业;

4.推广液压锤二次破碎、机械化铲装作业,严禁高陡边坡和浮石下冒险作业;

5.爆破作业必须符合规程要求,爆炸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爆破工作;

6.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对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隐患;每次爆破后,必须认真清理浮石方能组织生产;

(五)尾矿库:要加大对危库、险库、病库的治理力度,重点整治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擅自利用废弃尾矿库进行生产,没有正规设计,超量排放储存尾矿、私堆乱建以及擅自违规加高坝体,无主管单位或监管单位不明确,危库未停产抢险、险库未在限定时间内消除险情、病库未按照规程要求限期整改等7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四、整治方法

(一)安排部署。整治工作采取企业自查自改与监管部门督查相结合方式,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目标和重点,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做出安排部署。督促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并落实整治方案。请各县、市(区)安监局于 月 日前将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报送州安监局矿山科。

(二)企业开展自查。各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据有关法规、规程和标准对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逐条进行全面彻底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县、市、(区)安监局。对查出的问题,企业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治理资金、期限和责任人。企业自查报告上报截止时间为 月 日。

(三)检查验收。市和县级安监部门要对企业自查和整改工作加强督查,月,各县、(区)市安监局对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州安监局对县、市(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各级安监部门和矿山企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年”的工作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开展好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二)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各县、市(区)安监局要明确任务,稳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富有实效。各县(市)安监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将整治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企业。对本地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有明确的对策措施。非煤矿山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针对本企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要对关键工艺环节、重点部位和要害岗位的隐患制定明确可行的整改方案。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是地下矿山的通风管理、提升运输、顶板边帮等三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的高陡边坡和违规爆破。凡上述环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县、市(区)安监局要一律下达整改指令,限期整改,到期不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或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整改指令应于 月 日前下达完毕,提请当地政府关闭的企业名单应于 月 日前上报相关部门。

(四)挂牌督办,重点整治。实行专项整治挂牌督办制度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凡在整治中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一律实行挂牌督办,隐患没有消除的,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各级政府向社会公布。重大隐患和重点企业,由州安监局挂牌督办。一般隐患和其他问题,由县、市(区)安监局挂牌督办。

(五)加强协调,强化执法。各地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项整治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及时协调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法治手段推进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

(六)舆论监督,信息反馈。各地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州安监局将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专项整治工作不认真,整治工作流于形式的县、市(区)和部门予以通报。县、市(区)安监部门要认真总结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向州安监局推荐典型经验和做法。

篇6:非煤矿山安全综合

2、四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3、“四不放过”是指(1)事故原因未查不放过。(2)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不放过。(4)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

4、“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5、6、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

四、1、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2、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

3、事故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和可预防性。

4、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技术的原因(2)教育的原因(3)身体和态度的原因(4)管理的原因

五、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矿山行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非煤矿山更是事故频出,而特大安全事故是连续发生不断,血的教训给我们矿山工人一次次的敲响了安全警钟!如果矿山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不好、衔接不当,发生安全事故是必然的。因为矿山施工作业的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保证矿山施工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好矿山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注重安全生产管理策划工作,计划先行。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4)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上一篇: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标准下一篇:个人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