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2024-04-08

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精选8篇)

篇1: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3月21日中班(16时~24时),玉皇山煤矿由当班值班长柏兴金安排该班作业任务。当班井下共安排4个作业地点且均分布在第三水平。当班共有作业人员17人。其中:北大巷岩掘工作面3人,南大巷石门岩掘工作面3人,南大巷煤掘工作面3人,北1上山煤掘工作面4人;一水平车场暗斜井绞车司机1人,挂钩工1人;二水平暗斜井绞车司机1人(推车挂钩由各工作面人员兼负);井下值班长1人。北1上山煤掘工作面4人分别是大工柏化国、柏南生,小工黄付清、曾庆亮;南大巷煤掘工作面3人分别是大工柏南乐、柏共产,小工邓付国。

3月21日15时40分左右,中班井下作业人员接受生产任务后陆续到达作业地点。柏化国带领本工作面人员在北1上山煤掘工作面打眼放炮后,约16时30分,安排小工曾庆亮到二水平上部车场先将材料车下放到第三水平(工作面需要支护材料)然后再调空矿车到工作面装煤,自已则与柏南生、黄付清在三水平井底车场等待;这时,南大巷煤掘工作面的采煤大工柏共产也来到二水平车场放空矿车到三水平本工作面装煤矸。16时48分,曾庆亮和柏共产协商一趟下放1个装满树木的材料车和1个空矿车,曾在前边推材料车,柏在后边推矿车,曾将材料车和矿车连好钩后,看到柏共产提着钢丝绳大钩也在连钩,误认为已连好钩,于是继续埋头推材料车往下放,等材料车越过变坡点,曾庆亮发现钢丝绳大钩未连好,材料车和矿车飞速向三水平井底车场跑去,将坐在井底车场的柏化国、柏南生撞倒在地。

坐在离事故地点稍远并靠拐弯处休息的小工黄付清看到该情况,立即跑到井下其他工作地点叫来柏兴金、王国来、周兴国等人员进行抢救,柏兴金迅速安排人员向地面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自已则察看被撞人员的伤情。发现柏化国倒在三水平车场距暗斜井井底落位点左邦3.7m处的位置,其左肋骨处被撞伤,左大腿打断;柏南生倒在三水平车场距暗斜井井底落位点右邦3.5m处的位置,其右腿打断。柏兴金等人用风筒布将伤员伤口简单包扎后用毛柴垫在矿车内将2名负伤人员运出井口。出井以后,先已到达矿部地面等待的永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对2名伤员进行简单施救,但柏化国因内脏伤势太重于17时50分死亡,柏南生则随救护车送往中医院进行治疗。

篇2: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11月18号夜班东九轨道下山-550车场迎头共出勤l0人,工区安排当班钉道,其中姚汪钦迎头吊风筒,搞文明生产(清理车场内的浮矸)。跟班队长褚某在上山上口,其余8人在迎头钉道。大约5时30分,姚汪钦顺着轨道下山爬到上口,遇见跟班队长褚某,褚安排姚汪钦去开绞车松一个钩头车要跟下去,姚说:“我无证,不能开。”褚说:“帮忙松一钩。”然后褚挂钩头,姚开车往下松,褚上钩头车跟下去。由于姚汪钦对绞车性能不熟悉,造成矿车下行100米时开始放飞车。矿车飞速下行400米处掉道,将蹬在钩头车上的褚某甩下。此时姚发现钢丝绳松,就跑下去,在距下口有70米处,发现褚某趴在水沟旁,头部右侧严重受伤。

这时,迎头人听见外面有响声,并看到风筒有吹出岩尘。当班班长王琦安排验收员陈西海到外边看看,怎么回事。陈走到下山下口发现有歪倒的车皮,同时见上方有人晃灯,并听到上边有人喊:“出事了。”陈立即赶到迎头喊人过来。大家用锚杆穿风筒做成简易担架,往上抬人。陈并及时向矿调度及工区汇报工伤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值班医生及救护队员下井,同时汇报有关矿领导及公司调度室、安监局,伤者约7:OO升井,立即送往公司职工医院抢救,经多方尽力抢救无效,于中午11时左右死亡。

篇3: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在目前的社会生产中, 很多的生产加工单位以及工厂对煤炭的要求逐步增加, 对机械化的水平也提出重要的要求。机电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设备, 对生产环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煤矿的开采中, 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煤矿开采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煤矿机电事故成为制约煤矿生产的关键因素, 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对运输设备造成损害, 而且煤矿机电事故的频发, 也导致煤矿煤尘污染和瓦斯爆炸的危险, 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矿井的坍塌, 直接影响到当前的环境问题。所以, 加强对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生产, 从而促进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1 机电一体化采矿的优越性

在中国, 传统的煤矿企业采煤生产处于薄弱的环节, 其采煤的作业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煤矿的产量少以及成品收益差等诸多的问题, 这种手工采矿的模式延长了煤矿企业的作业周期, 增加了现场的作业难度, 严重制约了煤矿产业的发展, 影响了其经济效益水平。在引入机电设备和技术后, 明显地促进了煤矿产业的升级, 优化了产业结构。新型的采矿模式具有众多的优点, 提高了采矿的效率和产量, 而且新技术的开发有效地提高采矿业的开采量和安全性。

2 煤矿机电运输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煤矿企业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风险较高的行业, 对于其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煤炭机电运输为采矿作业提供了很多的有力条件, 同时也使机电运输承担了很大的事故风险。而且煤矿企业的开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煤矿企业的机电事故频发, 既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也使机电设备受到一定的损害。目前的煤矿机电运输故障包括机械事故和电气事故两种, 具体的原因要进行如下的分析。

2.1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和文化程度较低

在煤矿开采行业, 需要特种作业人员才能进行专业的施工。煤矿行业片面地追求利益, 忽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很多的特种作业人员缺乏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煤矿作业中粗心大意, 不遵循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 导致许多的违规指挥和违规生产, 为煤矿开采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1]。

同时, 在煤矿企业中存在一种文化差异情况, 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的特种作业技术, 而且掌握程度很低。根据实际的煤矿工程调查统计, 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很多都是由于操作人员对机电操作的技术知识掌握不足, 操作不熟练。特别是采挖一线的电机司机人员不稳定, 经常以知识和技术不足的农民代替专业的技术人员, 文化基础较差, 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不积极学习业务技术知识, 在机电运输的操作中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就可想而知。

2.2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安全基础薄弱安全制度不严

煤矿机电运输是一个安全威胁高的工作, 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严重的漏洞。很多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设施的考核不严, 电机运输的安全标准不明确, 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流于形式, 在用人制度的改革之后, 操作人员时常出现超负荷工作, 很多企业都违背了8 h工作制的原则。

同时,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不全, 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制, 造成工作出现问题, 无人担责的情况较多。有些煤矿企业, 即使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 但只是摆设, 没有进行严格的执行和考核, 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掩埋事故责任或是相互推脱在, 甚至直接不追究责任, 操作人员没有得到实际的教育, 防范措施不到位, 导致事故的悲剧不断重演。

2.3 煤矿机电设备老化设备的选型也不合理

在煤矿建设中, 煤矿设备的投入是个大工程, 而且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在设备的成套购入中, 资金缺口巨大, 很多的企业投入不足, 致使设备的更新速度很慢, 出现严重的设备老化现象。而且, 中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 其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较为薄弱, 在原材料和加工制造的能力较低, 而且一些电子、液压以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与煤矿企业不相匹配, 导致煤炭行业的整体装备都较弱, 为后期的设备维修工作带来麻烦。

中国目前煤矿的选型存在不合理之处, 特别是中国目前的煤矿生产设备存在品种少、水平低以及质量差的问题, 没有引入高新技术, 而且设备的使用与地质条件不适合, 需要很长的磨合期, 导致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

2.4 煤矿设备的检修存在很大的缺陷

如今, 很多的煤矿企业引入了采煤机、运输机以及支架等先进的设备, 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使采掘技术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是, 长期的运行操作失误对设备的损害较为严重, 造成检修工作量巨大。而且, 现在的煤矿人员并不全部是专业的采煤人员, 其整体的素质不高, 对于陈旧设备的维修不具备专业的技能, 只能采取坏哪里修哪里的维修方案, 对于年检维护工作更无法完成。在相关资料的统计下,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大半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和检修不合理引起的。因而要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视, 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2]。

3 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综合对策

目前, 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而且煤矿技术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因而对设备的配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是煤矿行业重要的生产工具, 所以, 要加强对特种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和管理, 从而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率, 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3.1 在煤矿企业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

在煤矿机电事故中, 原因普遍是机械操作人员对技术工种的安全操作不熟练, 没有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知识。特别是一线工种的采掘人员不稳定, 更换频繁, 技能较差, 为机电运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而, 煤矿企业的生产需要高度统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 在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生产和监管, 向每个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思想, 将安全生产放在煤矿企业的工作首位。为了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 可以采用典型事故案例的解析, 邀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现场报告, 用实际的案例教育职工, 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还可以采取典型说教的方式, 使职工认识到违背安全生产的危害, 深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现代的煤矿企业中, 已经普遍实行承包生产的责任机制, 需要严格遵照行业标准规范对机电设备加强调控,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 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机电运输事故。

3.2 加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质量监管

煤矿企业的开采引入机电运输后, 极大地提高了煤矿开采的速度和效率。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采购中, 需要依据严格执行煤矿质量标准的管理要求, 在机电设备的采购上进行详细的配件差异比较, 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安全, 从而选择物美价廉的设备产品。同时, 在设备的操作上也要设定一定的质量安全操作标准, 不能盲目地操作机械设备, 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人员伤亡。避免出现一些小型企业为了个人的谋利, 在设备的制造上进行偷工减料的现象, 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检修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3 完善煤矿企业的用工制度

不同的企业因其工作性质的不同, 存在不同的用工标准, 所以每个企业基本都具有自己的用工制度, 以此来聘用符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 其机电设备操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 不能为了节约成本, 将煤矿企业的用工人员随意地更换, 或是寻找并无专业素质的人员进行替代, 出现很多的临时工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用工管理, 使用工制度形同虚设。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作为一种技术要求高的人员, 需要进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审核, 在相关的技术和素质考核之后, 通过之后再颁发证书, 才能进行聘用。

3.4 加强煤矿企业特种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技术创新

在煤矿企业中, 参与采矿的人员是机电设备操作的主体, 要求特种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知识和流程的学习, 再进行熟练的操作练习, 加强对机电故障事故防范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定期考核制度, 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 促进操作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 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组建一个高技能的专业机电设备作业队伍, 从而强化对煤矿机电运输流程的安全管理。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要求下, 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力, 可以保障机电运输设备的稳定运行。要加强对机电设备运输障碍发生率的控制, 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用一定的调控技术加强对设备事故的防范。在目前, 比较先进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在线监测技术以及自动报警技术等, 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防控中, 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加强对机电系统的发展状态的监测, 出现任何异常信号就会产生自动报警, 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及时检修。

4 结语

煤矿企业的机电安全事故频发, 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的情况下, 加强对特种操作人员的用工制度管理以及安全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煤矿企业的机电运输对各个岗位的技术性要求很强, 必须聘用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技术的人员, 制定合理的竞争机制, 组织定期的技能培训和考核。所以, 加强业余培训和重点培训的结合, 促进煤矿企业安全责任意识的建立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促进煤矿机电工作的安全长远生产。

参考文献

[1]刘慧宏.浅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9) :34.

[2]马景新.常见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浅析[J].科技与企业, 2012 (18) :189-190.

篇4: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0.引言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

1.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1.2安全制度不严

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5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据统计,17起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瓶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6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

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防治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

2.1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

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吧工作的首要位置。

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

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3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4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1)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2)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3)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

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2.5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

(1)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

(2)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3)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3.结束语

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一直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关系到煤矿所有设备与材料的运输,其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个事故中居第4位,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上述措施外,要抓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还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还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安全进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科]

【参考文献】

[1]刘绍栋.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7(11).

[2]聂爱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2007(04).

[3]刘九学模范采煤队[J].现代班组,2007(12).

[4]公衍霞.浅谈煤炭企业安全思想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2).

[5]刘永军.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6]迟恩波.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矿井火灾的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7]王占军.单片机在煤矿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2).

[8]张凤英.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安全培训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2).

[9]赵铁伟,姚东周.煤矿企业农民劳务工流失问题探讨[J].中州煤炭,2010(05).

篇5:田庄煤矿“4.5”运输事故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12年4月5日早班,掘一工区王昭普组出勤8人,工区安排将一水平南翼充填面轨道巷的1台7.5千瓦水泵,运至3604辅面切眼。当班班长王昭普发现3607轨道巷上车场,存有一辆装有25千瓦绞车的矿车,于是违章将需要运送的水泵放入该辆矿车内,与绞车一起下放。

王昭普指挥班组成员,将矿车推至3607轨道巷变坡点附近后,到轨道巷下车场,安排把钩工孙建军发信号下放矿车。当矿车下放至变坡点以下86米时,绞车出现余绳,绞车司机陈德强意识到矿车掉道,随即停止绞车,安排在上车场附近的王镇、李继喜下去查看。两名查看人员行至3607轨道巷上车场下方50米处,看到组长王昭普从下车场方向上来。因矿车内装载的绞车处于车厢前部,致使矿车重心前移。前轮掉道后,矿车前部抵在巷道底板上,后部两轮悬空。

王昭普安排查看人员在躲避硐内,向上车场把钩人员赵子凯喊话,让绞车司机紧绳,王昭普一人违章处理掉道的矿车。

绞车司机陈德强开车拉紧钢丝绳后,刹车停电等侯处理掉道的矿车。王昭普站在巷道左帮,使用半圆木撬在矿车下方,对矿车进行复位。此时,矿车由于重心偏移,突然向左方倾倒,将王昭普挤在巷道左帮,挤伤其头部、胸部,班组其他人员立即设法抢救,并汇报调度室,组织人员救护伤者升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当班组长王昭普违章作业,使用半圆木撬动矿车复轨且单独作业,并且站位不当,违反了《3607轨道巷作业规程》中关于:“车辆掉道时,要根据现场情况,使用起道器、手拉葫芦等进行复轨,复轨时作业人员严禁站在矿车两侧;复轨作业必须由专人指挥,一人不得进行复轨作业”的规定,是造成事故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掘一工区材料员王立华,将25千瓦绞车装入矿车内入井,违反了《田庄煤矿吊装、封车、运输管理规定》中关于:“设备一律使用平板车运输,重量小于80公斤以下的设备除外”的规定。

2、运搬工区副井井口把钩工刘来君,未认真履行副井把钩工岗位职责,致使装车不符合规定的矿车入井,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3、掘一工区区长王慎周,当班安排工作不严不细,未明确安全运输要求,安全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机电技术员李伟,作为当班跟班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跟班职责,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发现制止职工违章作业行为。

4、机电提升运输管理制度和相关措施没有在现场得到落实。

5、王昭普作为组长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6、当班安监员李淑保监督不到位,没能及时发现制止现场职工的违章行为。

(三)运输设施方面存在原因:现场使用规格为15公斤的轨道;轨道铺设的质量不合格,特别是变坡点处存在轨道接头,并且间距大安装一短楔;没有使用木轨枕。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一)切实提高全矿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一矿变两矿、多矿的关键时期,始终要把安全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深入开展“六查六反六确保”反事故斗争活动,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刻查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处理好管理力量分散和“点多、面广、战线长”现场实际的矛盾。

(二)增强机电运输技术保障。对机电运输系统危机安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上消除不安全因素,为机电运输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严格审订本矿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每个环节和程序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确保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禁违章和违反程序操作。

(三)继续深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区队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岗位工的安全意识。(建立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每天调度会抽考一名管理人员;每周召开一次区长座谈会,循序渐进地提高区长的安全责任心意识和管理水平;每月开展一次职工事故案例教育,采取事故剖析、现场说法的案例教育形式,增强事故案例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继续讨论人员站位不当可能造成的危害,搜集类似事故案例汇编成册,对职工进行系统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能力。强化区队管理和职工对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按章指挥和职工按章作业的能力)。

(四)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高度重视现场过程控制,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特别是跟班人员、班组长、安监员和特殊工种的履职监督检查,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作业现场、落实到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岗位,及时、准确地处理临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开展提升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对各采区运输条件、设备及设施进行检查,在全矿范围内进行彻底整改。做到故障不消除不放行、隐患不整改不放行、安全无保障不放行,切实提高机电运输安全保障程度,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重新审查各项管理制度,凡是不适用的制度,一律精简废止;凡是下发执行的制度,一律组织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凡是违反制度规定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七)改变科室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模式。重新完善管理人员下井考核制度,突出现场管理,所到地点都要进行剖析式检查,带好《管理干部下井安全信息记录卡》和《岗位工操作检查表》,每次抽考一名岗位工。对查出问题重在梳理和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反馈到安监处,协调各科室力量,制定有效、可行的整改方案,切实保证现场的安全环境。

(八)进一步规范区队薄弱人物排查管理。强化落实薄弱人物排查治理制度,完善排查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篇6: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四日

2015年1月23日11时10分,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二采区主运输巷发生1起运输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1.4万元。

一、煤矿基本情况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为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前身是原煤炭部直属统配煤矿新疆艾维尔沟煤矿。1930煤矿为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之一,企业性质为国有,证照齐全。

1930煤矿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翼的艾维尔沟矿区,向北距离乌鲁木齐市130km,行政区划隶属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管辖。矿区由S103省道至G314国道通往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等地,并有公路通往南疆铁路鱼儿沟车站,交通较为便利。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5km,北南倾向宽约1.35km,面积约4.723km,开采深度+2100m~+1800m,保有可采储量350万t。

(一)矿井开采条件

井田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缘天山峡谷地带艾维尔沟矿区中部,出露地层自下而上为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四系。矿井开采侏罗系八道湾组煤层,该组共含煤12层,主采煤层为4、5、6、7、10号煤层。其中4、5、6号煤层全矿井可采,均为自燃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0.81Mt/a,改扩建设计能力1.5Mt/a。2012年,煤矿委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

2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该矿1.5Mt/a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修改),2012年9月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新煤安监发〔2012〕179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新煤规发〔2012〕287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根据设计和批复,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根据煤矿编制的《1930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划分结果,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

(二)矿井生产系统情况

矿井生产与改扩建现为相互独立的系统。生产矿井为平硐-斜井混合开拓,生产水平标高+1930m,布置有3个下山采区,自东向西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开采下限+1800m。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进风井为1930主平硐、+1870m排水巷和三采区提升斜井,各采区分别布置独立回风井。矿井采用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六大系统”基本健全。

一采区西翼以F4-2断层为界,东翼以井田边界为界,主采煤层为4、5、6、7号煤层,其中4、5、6号煤层已经回采完毕,现正在回采7号煤层,为单翼开采,平均走向长度650m,开采范围+1930m~+1800m,布置一采两掘3个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为17323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为+1890m回风石门、+1880m轨道石门。二采区东翼以F4-2断层为界,西翼以光明沟保护煤柱为界,主要回采4、5、6号煤层,双翼开采;2014年8月17日,该采区因发火封闭。三采区为一采区的接续采区,西翼以井田边界为界,东翼以光明沟新河床保护煤柱为界,主采煤层为4、5、6号煤层,单翼开采,布置一

采三掘4个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为34211综采工作面,已安装完毕;掘进工作面为+1930m材料绕道、+1860m材料石门、+1800m运输石门。

(三)安全管理机构及持证情况 1.安全管理人员及机构设置

煤矿矿级管理人员配备6名。矿长、总支书记、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副总工程师配备3名。

管理部室设置有7个。分别为安全管理室、生产技术室、机电运输室、通风防突室、调度室、地测室、综合办公室。

生产区队设置有7个,分别为综采队、开拓队、掘进队、通风队、运输队、机电队、瓦斯抽放队。

2.证照情况

采矿许可证证件号:C***0035607,有效期至2018年7月9日;营业执照证件号:***,有效期至2016年9月5日;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件号:(新)MK安许证字〔2014〕013Y3G4,有效期至2017年2月1日。矿长安全资格证证件号:第12065020008680号,有效期至2015年3月13日。其它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均在有效期内。

全矿定员950人,其中449人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均在有效期内。

(四)井下运输系统基本情况

井下划分三个采区,1930集中运输大巷担负三个采区的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任务,由1930主平硐和二、三采区主运输巷组成。主

平硐全长850m,呈北南偏东走向,铺设2号皮带机与地面1、0号皮带机相连。二采区主运输巷全长1700m,为半圆拱形巷道,断面积12.5m,净宽4.3m,净高3.5m,呈东西走向,巷道由东向西铺设3、4号皮带机与主平硐2号皮带机相连;地面1、0号皮带机与地面煤仓相连。一采区7#上山运输巷皮带机与3号皮带机相连形成原煤运输系统;二采区运输上山皮带机与二采区主运输巷4号皮带机相连形成原煤运输系统;三采区+1800m水平运输巷皮带机与二采区运输上山皮带机相连形成原煤运输系统。二采区于2014年8月17日发火封闭后,三采区原煤运输系统中断。矿井在三采区施工了6号伪斜运输上山和运输石门与二采区主运输巷贯通,并在运输上山和运输石门安装了5、6、7、8、9号皮带机,并于2014年12月10日将二采区主运输巷4号皮带机延伸至440m,与5号皮带机相连形成三采区煤炭运输系统。

二采区主运输巷采用机轨合一布置,皮带机运输煤炭,轨道辅助运输材料,三采区生产时配备平巷人车运送人员,3号皮带机长900m,4号皮带机长440m,5号皮带机长500m。4号皮带机型号为DTL100/40-2×110,带速2.2m/s。

二、事故发生前矿井的生产安排情况

矿井二采区因发火封闭无法开采;2015年1月16日,一采区17323综采面又因涌水量增大停止回采。煤矿决定尽快完成三采区运输系统调试工作,组织三采区回采作业。由于4号皮带机尾煤仓漏斗周围巷道顶帮有裂隙,从该处溢出的CO串入三采区进风巷,造成风流中CO经常超限,开拓队于2015年1月18日对煤仓漏斗附近

2的巷道顶帮进行了喷浆,喷浆时未对巷道内的设施进行包裹,造成巷道内设备、管线上覆盖大量喷浆回弹料。

1月23日8时30分,煤矿召开调度早会,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及生产区队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开拓队到二采区主运输巷煤仓漏斗处清理喷浆回弹料;运输队调整运输石门7号皮带机。会议上运输队未汇报主平硐、二采区主运输巷的皮带机调试工作。

三、事故地点概况

事故地点位于二采区主运输巷4号皮带机煤仓漏斗处,距皮带机头310m。

1.二采区煤仓漏斗下口呈不规则四方形,被喷浆料覆盖,距离皮带最小高度0.14m。

2.煤仓漏斗处巷道为半圆拱形,巷道宽4.18m,高3.18m,拱基高度2.1m。4号皮带机宽1.4m,与非行人侧巷帮间距0.3m,与北侧轨道间距0.5m,与行人侧巷帮间距2.4m。非行人侧敷设有电缆,距巷道地板高度1.6m;行人侧敷设管路,距离巷道底板高度1.8m。

3.距离煤仓漏斗以西7m范围内的电缆上附着有喷浆回弹料,电缆上有2处喷浆回弹料清理痕迹,1处距煤仓漏斗3m,长度约0.5m,一处距离煤仓漏斗5m,长度约1m。

4.二采区主运输巷4号皮带机控制开关硐室位于机头非人行侧。

四、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

1月23日9时30分,队长何伦平组织召开开拓队早班班前会,安排带班队长王宽迎带大班人员到三采区沉淀池清渣;安排班长周尚峰带领本班人员到二采区主运输巷煤仓漏斗处清理管线、皮带机架上及皮带机下残余的喷浆回弹料。

9时40分,队长肖永卫组织召开运输队早班班前会,钳工班长崔剑、电工班长林卫信、电工王宏涛、钳工张文全、工程师朱辉和当班工人15人参会。肖永卫安排电工班和钳工班当班重点工作是调整三采区运输石门7号皮带和1870运输巷打皮带扣,安排电钳工调试2~6号皮带机,检查各皮带机的减速系统、供电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等工作。

班前会后,周尚峰、彭军、托勒洪·索力坦尕孜3人推了1辆矿车入井,经过4号皮带机头径直前往作业地点。11时左右,3人到达煤仓漏斗处,周尚锋安排彭军在下帮清扫,自己和托勒洪·索力坦尕孜站在皮带上各拿着小锤子敲打非行人侧电缆上的喷浆料渣。周尚锋站在煤仓漏斗以西3.1m处,托勒洪·索力坦尕孜站在周尚峰以西约1.9m处。11时10分左右,运输队林卫信、王宏涛、崔剑等维修人员调试完1~3号皮带机到达4号皮带机头处,林卫信到开关硐室启动4号皮带机,语音报警装置报警3声后皮带机启动,随即林卫信就停止了皮带机。

皮带机启动后,站在皮带上的周尚峰和托勒洪·索力坦尕孜被拉倒,周尚峰头朝西被运行的皮带从煤仓漏斗下拉过,托勒洪·索力坦尕孜头朝西倒在皮带上,小腹即将经过煤仓漏斗时,彭军赶紧拉住他,并向二采区斜石门有人处晃灯,喊“赶快停皮带,有人!”。过了8、9秒钟皮带机停止运转,彭军把托勒洪·索力坦尕孜扶下皮

带向外走,在距煤仓漏斗十几米处看见周尚峰躺在皮带上,满头满脸都是血。彭军扶起他的头,喊他没有应声,就到二采区斜石门处喊人,并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随后彭军和赶来的运输队张文全、崔剑、林卫信等人一起将周尚峰和托勒洪·索力坦尕孜放到铺有铁板的矿车上推出井口,送往艾维尔沟职工医院进行抢救,周尚峰经抢救无效死亡。托勒洪·索力坦尕孜经检查医治后转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确诊为右小腿骨折。

五、事故性质及原因

(一)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二)直接原因

开拓队作业人员在皮带机上作业前未采取停电、闭锁、挂牌等安全措施;运输队检修人员到达4号皮带机开关硐室直接启动试运行皮带机,将站在皮带机上作业的人员拉倒在皮带上经过煤仓漏斗时受挤压致死。

(三)间接原因

1.运输队班前会工作安排不到位。班前会安排的工作量超出调度晨会汇报的工作量,未向矿领导和调度室等有关部门报告,未告知维修人员二采区主运输巷煤仓漏斗处有开拓队人员作业。

2.安全生产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开拓队安排人员在皮带机上作业,未与皮带机管理单位运输队协调落实皮带机停电、闭锁、挂牌措施。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开拓队和运输队同时在二采区主运输

巷作业,区队均无领导现场带班,安全管理室未进行监督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作业人员不执行停电挂牌、开机巡视制度等违章行为。

4.机电运输管理不到位。机电运输室未能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对井下停送电规定、井下机电运输设备检查维修相关制度的落实监督检查不力。

5.皮带机安全保护装置不全。4号皮带机延伸段未及时安装沿线急停保护装置和语音报警装置。

六、防范措施

1.认真查找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举一反三,对照安全体系文件修改完善《设备维修停送电管理制度》、《零星作业安全许可连锁制度》、《交叉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反三违考核细则》等制度。

2.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作业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各专业规定检查路线,制定检查表,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提高每周安全自检的质量和隐患整改率,重点对煤监局专家组排查的隐患和矿井挂号的隐患进行消号管理,对安全设施不全、皮带保护不全等进行严格检查,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大对“三违”的查处力度,提高“三违”成本。在全矿范围内分工种、分阶段、分层次全员全方位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广大职工思想觉悟,从源头消除“三违”。同时,从提高现场职工的素质着眼,利用安全会、班前会等学习时机,对职工进

行针对性、系统性安全培训,切实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做好职工互保联保。

4.加强“1.23”事故反思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组织全矿职工到事故现场开展警示教育,共计668人次,用血的教训惊醒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认真吸取教训,不违章作业,更不能违章指挥。并要求现场专业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认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撰写事故反思材料,找出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制定细化的防范措施。

5.树立红线意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履职责任,从“严、细、实”抓好安全工作,严格按章办事,抓住过程细节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和质量,严考核、严管理,认真践行“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理念。

6.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创建自主性员工队伍,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在全矿营造一个遵章守纪安全文化氛围。组织各区队职工对开停机操作规程、设备检修“停电、闭锁、挂牌”、交叉作业等制度进行培训及应知应会的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做业。

7.加强煤矿调度室对生产现场的协调与管控。调度早会安排工作后,各区队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的,带班队长必须向煤矿调度室汇报,需要进入其他区队管辖区域工作的,必须由调度统一安排。8.加强零星作业安全许可、交叉作业、停电工作票、动火工作票、受限空间作业工作票等工作的审批把关,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杜绝防范措施与作业内容不相符的现象发生。

9.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并作为反“三违”的一项长期工作。

10.层层签订责任书,一九三〇煤矿与作业区、各作业区与班组,班组与职工均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11.抓好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的管理,认真落实设备检修停电闭锁挂牌制度,仔细验证各单位对检修安全挂牌制度执行情况。尤其是对带式输送机的护栏、语音报警、拉绳急停开关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12.切实转变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安全岗位职责,提高安全基础管理能力,强化责任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深入现场,把工作重心放在区队生产一线,与生产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多沟通、多协调,研究问题在现场,解决处理问题在现场,切实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

七、事故反思

1.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一定要做到干一秒钟煤矿、谨慎一秒钟,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将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做严。2.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

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在矿井严厉打击人的不安全的行为。

篇7:煤矿运输事故基本情况汇报

一、事故工作面概况

2-116工作面地表位于矿井工业广场南部,井下相对位置+80水平一采区的右翼,设计储量42万吨,切巷长度100m,采高为3.8米,共布置液压支架61架,工作面目前末采已结束,顶部、煤壁均按设计要求支护到位。目前支架底座距溜子挡煤板4米,溜子距煤壁0.9米,正副两个端头三角区分别为2.5×2.5米、3.5×3.5米。

二、事故经过

2019年9月14日4点班回采二队当班出勤18人,带班队干徐赵平1人,正巷皮带司机、转载司机各1人,副巷泵站司机1人,伤者刘雷雷负责开工作溜子,清理机头浮煤,事故发生时副班组长王燕兵带领12人在机尾区段42#-59#支架段清理浮煤并对撤架通道副巷三角区刷扩支护。

9月14日约22:20分左右,采二队副队长徐赵平在转载机巷汇报完工作后返回到机头。当听到工作面喊话器呼喊开运输机时,伤者刘雷雷让副队长代其开运输机(此时伤者刘雷雷在机头煤壁侧清理浮煤),副队长命令其离开,但伤者因要拽扶横跨溜子的风管未离开并要求副队长开机,副队长随即面朝机尾解除闭锁,发出开机信号报警并启动运输机,当听到运输机内有人呼喊,立即停止运输机,发现伤者刘雷雷在运输机与转载机交叉破煤机处朝机尾方向仰面朝天躺着(运输机为侧卸式),左脚踝上方3公分左右处彻底扯断,现场立即进行处置并进行汇报,大腿部位用塑料扎带捆扎。约23点出井(此时伤者现场测量血压正常,并有意识)并送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于1:30死亡。

伤者情况:伤者刘雷雷,年龄33岁,为长期合同制职工,从事岗位为采煤副班组长,2010年参加工作,中专文化程度。

三、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1、直接原因: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典型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伤者副班组长刘雷雷违章指挥副队长开运输机、开运输机期间违章在机道拽扶风管;副队长违章无证开运输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严重习惯性违章作业。

3、重要原因:

(1)现场安全管理差,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主要作业地点无各级管理人员(矿科队带班、跟班)现场指挥。

(2)职工自保、互保意识不强,对作业现场危险因素辨识能力低。

(3)规程、措施贯彻、落实、执行不力。

(4)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效果差,培训针对性不强。

(5)班前会安排质量差,安排工作针对性不强。

四、采取措施

1、通过以上原因的的分析,管理层、技术层、监督层、操作层在各项安全管理中均有欠缺和不足。今后工作中管理层要严禁违章指挥,要做敬畏制度的带头人、要保证指挥渠道畅通,要进一步明确各管理层级责任、权利和义务、增强业务保安责任,明确哪个部门,工作做到哪个程度,杜绝都管都不管现象;技术层在技术服务、规程措施的制定执行上要切合实际,有指导性;监督层要加强安全监管力度,要敢抓、敢管、敢暴露问题、不徇私情;操作层要提高执行力,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措施进行操作,提高自保和互保意识,不能凭借经验和侥幸心理随意操作。

2、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理念,确实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基层队干、班组长管理力度。

3、进一步加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力度、狠反“三违”,规范职工操作,预防事故发生。

(1)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严格执行隐患追根溯源及隐患双追制度。

(2)对习惯性违章“零容忍”,狠反“三违”(重点查处违反《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岗位操作标准》的“三违”行为,对“图省事、图方便、图简单”有规定不遵守、有制度不执行、有规程不遵循人员,对违章作业的“大胆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盲目侥幸的“麻痹人”、急于求成的“草率人”严格打击,严厉考核),规范职工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组织秩序,树立“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理念。

(3)强化“手指口述”现场执行。要求各区队将“手指口述”工作法进行重新修编整理,并结合当前开展的“五精”管理和岗位流程化操作以及安全准入确认,在各岗位工种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工作法,从而进一步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同时要求各区队班前会抽考1-3名职工对自己的岗位作业流程、作业标准、作业风险进行完整讲诉。

4、强化副队长、班组长等关键人员的依法生产法治意识教育,严禁出现副队长(班组长)代替特殊工种进行上岗的现象,在今后检查过程当中发现此类问题,一律责令区队停产整顿,并在早调度会议做检查。

篇8:煤矿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1.1 安全投入不到位, 设备安全设施不完善

随着煤矿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各种机电运输设备逐渐投入到日常的煤矿运输工作当中, 但随着这些机电运输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 企业由于生产工作量大, 工期紧张, 故无暇顾及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使得许多设备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对设备应有的维护和保养没有做到位, 同时在设备出现问题后也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维修, 或只是做简单处理后便继续使用, 这大大的增加了发生机电运输事故的可能性, 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对煤矿作业员工的调查, 发现大多数的特殊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在生产中没有将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根本思想, 对于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同时, 在进行作业时, 出现很多的违规操作和违章指挥, 对于相关的安全规定没有很好地认识和了解。

1.3 员工的文化程度没有达标

我国当今从事煤矿开采的具体作业人员, 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 而操作机电运输设备属于特殊操作, 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及掌握相应的操作规范及安全知识, 从而更好的实现设备的正确操作, 但于由现今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不达标, 使得操作人员对相关的安全知识及操作规范学习不到位, 操作技术水平不高, 特别是当遇到时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时, 更难实现正确操作。此外大量临时工的使用等因素也都增大了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

1.4 特殊作业人员频繁调换工作岗位

在煤矿生产中, 工作人员岗位的频繁调换, 为生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特殊作业人员来说, 在进行工作前, 他们都经过了当地供电部门或者劳动部门的专业培训, 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操作合格资格证, 这保证了这些人员在操作时的安全性, 因此, 对于这些特殊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应频繁进行调动。

1.5 安全制度不严, 造成安全隐患的遗留

在许多煤矿开采企业中, 企业管理者只关心生产效率及煤矿开采量, 而对于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却很忽视, 这导致企业的安全制度建立的不完善、不严格, 为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如岗位责任界定不明确, 使得员工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没有及时的落实安全制度, 对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的发现, 同时企业对员工安全制度的考核也不到位, 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这使机电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差, 思想消极, 导致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提高。

1.6 安全工作的基础薄弱, 可靠性较差

在生产中, 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较少, 对于安全工作的考核不够严格, 导致了机运标准化工作没有做到位;大部分员工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造成了特殊工作员工的培训教育时间减少, 甚至一些员工的工作时间超过了规定的工作时间, 这就更加减少了员工的安全培训时间。

2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方法

2.1 增强操作人员“安全第一”意识

增强操作人员“安全第一”意识是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首先, 煤矿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发展需求, 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领导应该从自身做起, 把安全当作首要任务对待, 从而增强职工对安全质量的认识。另外, 企业在采用承包责任制的同时, 还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对生产安全进行监督, 切实保障各环节的生产安全。

2.2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是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劳动强度较大, 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 企业在提高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准入制度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特殊工种人员的日常管理, 增强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为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2.3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是矿山机电设备有效运行的保障。首先, 企业应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职工在竞争中忧患意识增强, 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也会随之增加;其次, 企业还应该有效开展职工之间的技能评比, 通过绩效工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提高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最后, 企业还应该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 培训工作从业务知识、能力以及个人认识等方面着手, 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2.4 重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设备是煤矿开采的基础条件, 为了有效控制煤矿矿山机电事故, 企业还应该高度重视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与修养工作。企业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检查, 做好检查记录, 明确每台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状况;企业还应该结合煤矿运输实际使用状况, 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维护修养,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 及时停用或者更换机电运输设备, 保障其质量合格后投入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推广机电运输在煤矿开采中的使用, 更好的完成煤矿开采工作, 就需要严格控制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这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做好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杜绝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从而使安全生产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位, 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 促进我国整体煤矿行业的和谐发展。

摘要:煤矿开采业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生产用原材料, 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是社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 各种机械电器也应用到了现代化煤矿开采工作中, 这虽然提高了相应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得煤矿机电事故频发, 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害, 同时也是煤尘及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导因素, 一旦发生机电运输事故, 其破坏力极大, 会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要对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首先针对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安全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伟峰.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J].能源与节能, 2013 (9) .

[2]刘亮.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13 (6) .

上一篇:13年先进部门说明下一篇:车损价格鉴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