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2024-04-10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通用6篇)

篇1: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

【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2、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正式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意味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0、顾颉刚

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1、明清宇宙期{P60}

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2、皇木采办{P73}

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

3、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形成了蜿蜒型河型。

5、《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该条约是1881年2月24日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伊犁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地:霍尔果斯河以西1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2)通商:重申俄国商人在中国蒙古地区免税贸易,在新疆天山南北两路贸易「暂不纳税」;俄商来华陆路贸易可经蒙古、新疆延、沿边的35处卡伦出入。(3)赔款:中国赔偿俄国900万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

(4)华民迁居俄国:规定伊犁居民可携带财产于1年期限内自由迁居俄国。(5)伊犁归还中国:3个月内,将交收伊犁之事办妥。

6、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当局测量边界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接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中国享有主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印度。英属印度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均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边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7、郡县制 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最高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中国春秋时期已有郡、县的设置。楚武王灭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经较为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郡的设置较县晚。秦国最早设郡,而后晋、赵、吴相继设郡。这一时期郡的地位比县低,且无互相统属关系。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郡县设置的增多,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担任。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经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遍行全国,始皇分天下为36郡,汉承秦制,比秦更为严整。

8、行省制

中国元代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即行中书省或行尚书省的简称,其渊源可追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和金代行尚书省。行省的性质最初只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行使一定的职权。约在元世祖后期成宗初期,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政府机构,并在行省下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职。明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设立府、县和少量普通州。清承明制,实行省、府、县三级制。

9、侨置州郡县

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沿用旧名,这类州郡县称为侨置州郡县。最初出现于东汉,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州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后历经南北朝延续;唐朝也曾为沦陷区的百姓设立侨置州郡县,直至宋元对峙时期,侨置州郡县都有出现。设立侨置州郡县的原因主要有,国土沦丧,大量难民的出现;王朝必须维护华夏正统的观念;彰显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政治、军事与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具体考虑。

10、土断

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故称土断。晋朝朝廷东迁后,政府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341年、364年和413年多次实行土断。其中后两次分别为大司马桓温和太傅刘裕主持,史称「庚戌土断」和「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奉」,「豪强肃然」。南朝457年、473年、481年、502年和560年,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黄籍,或却而复注,故收效甚微。

11、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主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12、山海关

又称榆关、临榆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北隅,是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建于山海之间而名。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战争都曾发生在山海关,其中以李自成与吴三桂的战斗最为激烈。

13、九边

明代为了防备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侵扰,沿边修筑辽东边墙、盛京边墙和「柳条边」边墙。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历史上的「九边」,即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14、龙门碣石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市、山西河津县黄河两岸龙门山,碣石在辽宁绥中县。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

15、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16、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度支那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这使水稻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促使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的发展,从而使水稻等粮食大大增加,强化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地位。

17、城市 城市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前者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而后者是现有市场后有城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18、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0年,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著名的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往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19、五尺道

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筑路入手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地区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统一中国后,始皇派遣常安继续修筑这条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今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比五十步的「驰道」狭窄,故史称「五尺道」。它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20、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称为「丝路」。西北丝绸之路:

是指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发。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路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21、陪都制

即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的一种复合型的现象。陪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丰镐」是「丰」和「镐」两个地方,文王坐丰,武王坐镐。武王灭京,在伊洛河建立邑城,又称成周,就是陪都,周公旦亲自督建,从此陪都制度建立。此后在明朝、民国等时期都曾出现过陪都制度。

22、古都 西周的丰镐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都城。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的基本原则,即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市场、居民、手工业区,十分整齐,应该说它第一次体现了《周礼》规定的城市布局原则。

东汉洛阳

宫殿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东汉洛阳有南北二宫,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两宫相距 1 里,有复道相通。经济活动中心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马市和南市。

曹魏邺城

也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新规制。首先表现在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各划定一定区域,井井有条,比汉长安城的布局要整齐得多;其次是宫殿北移,有丁字形干道布设于宫殿之南,有了明显的中轴线,为中国城市的对称布局树立了样板。第三是园林占有城内广大地区,把园林建设摆在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

六朝建康城

是指建都于南京的孙吴政权,东晋政权和南朝的宋、齐、梁、陈政权。建康即南京市,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日南京市最早称金陵邑,据说楚灭越后,为镇压王气,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

隋唐长安城

隋时称大兴城,唐改名长安城。唐长安是一个南北略窄、东西略长的长方形,非常规则和整齐。其平面布局整齐,东西对称,有中轴线,向左右沿展,以宫殿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一线,为中轴线。宫殿是全城的核心,皇城紧在宫城之南,周承天门大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外郭城是一个大长方形,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城内东西 14 条大街,南北 11 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 110 坊。坊门启闭有时,每天夜间街鼓鸣后,行人必须回到坊内,否则就是犯夜,会受到巡行武士的严厉惩罚,甚至于杖杀。

北宋都城开封

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北宋开封仍延用坊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坊里制度终于崩溃,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市场混一的城市制度逐渐形成。坊市合一不仅是东京开封城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大变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闭式管理彻底崩溃,变成开放性的商业街。标志着新兴市民自由贸易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元朝的大都城

居民区主要以胡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胡同一词起于元大都。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胡同中的居民点大体上也是四合院式的庭院。而且三宫鼎立,与风景区相结合,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一些有利的地形条件,显得雄伟壮观,庄严大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郭守敬开辟水源,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和漕运问题,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南京城

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几部分。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砌,这在古代城墙中开了先例,在此之前均为夯土城墙,今天看到的砖城墙均是明清时期及以后的。宫城也名紫禁城,设置 6 门,即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宫城之外为皇城,设置四门。明初为了南京城的安全,还修建了外郭土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 年)改北平为北京

1406 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北京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皇城在宫城之外。

【简答】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1、内容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风俗、人口等)、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历史时期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相对于冰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气温在不断地波动,但大致是温暖期变短寒冷期变长,湿润期变短干旱期变长,寒温交替变化:

一、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000-5000年)又称“大西洋期”,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回暖。冰后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冰后期的气候、植被分期以北欧地区最有代表性,其分期方案是由挪威植物学家A·布列特首先提出的,后经R·谢尔南德尔在瑞典加以证实,形成布列特-谢尔南德尔冰后期气候方案,从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广为引用。

二、西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多年。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温暖期。

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寒冷期。

五、唐北宋时期(公元600年至1000年左右)温暖期。

六、南宋时期(1000-1200年)寒冷期。

七、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1200-1300年)温暖期。

八、明清时期(1400-1900年)寒冷期,又称明清宇宙期。

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下垫面和地震群发期等天文和地理因素有关,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

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1从我国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看,当时的森林分布也十分茂密南方许多地区沼泽、森林相间,特别是华北地区普遍存在天然的森林植被

2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森林分布面积十分广阔

3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相当丰富,有松柏等,但到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六盘山仍林木深茂,渭水上游和西秦淮板屋之风方兴未艾。

4西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北方游牧民纷纷南下,垦区变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 5唐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

6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东南地区经济开发加大,南方森林破坏严重。

4000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 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原因:

1自然因素: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

2人为因素: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

我国沙漠的分布特点。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沙漠、戈壁的面积就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5%,远远大于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这些沙漠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分为可逆性沙漠和不可逆性沙漠。

可逆性沙漠:早期原非沙漠地区,但植被脆弱,相对而言较相对平衡的状态潜伏着变成沙漠的条件,如:科尔沁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原因: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放牧;战争的破坏。不可逆性沙漠:第四纪冰期以来形成的沙漠,但中间和边缘还存在着较好的绿洲,如毛乌素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原因:人类活动,气候变化。附,我国沙漠演变的特点: 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

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如: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

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丝绸之路衰微的原因?

随着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地位大大下降,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西北丝绸之路的衰微,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日渐重要,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也是中国北方经济基地为下降,还有就是西亚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迅速灭掉了拜站庭帝国,控制了小亚细亚.严重阻碍了丝路.。在众多背景下,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在客观上大大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近代西北边疆丧失的经过(三个主要条约)

一、1864年沙俄在已经出兵抢占了中国西北大片土地的情况下,援引《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了巴尔喀什湖以南从沙必乃达巴汉至葱岭的44万平方公里土地。

二、1867年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在新疆叛乱,沙俄借口“保护边境”在1871年公然出兵占领了伊犁。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出兵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边境土。清政府在1881年经过多方努力收复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面对沙俄的军事威胁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结果收复了伊犁却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摘桑淖尔河以东地区以后根据几个界约,沙俄又割去我国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三、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后,明确规定中俄在帕米尔地区的界线,但沙俄并不认真执行,于1892年派兵占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2.7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历届中国政府并没有予以承认,曾为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两国未定界。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

演变规律:1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2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3历史同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和朝代之间也发生在朝代之内;4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级最频繁,最低级最稳定;5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中往往处于最低一级;6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到清朝约可分为三个时区:两级制,三级制,四级制;7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变化的结果。

特征:1政治性,行政区划是国家对地方额管理手段,关系到中央政权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行使权力;2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目的的手段;3地域性,行政区划体现了一定的空间范围,不同的行政区划反映不同的空间地理景观和历史发展过程,;4综合性,行政区划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的空间的部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程;5继承性,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形成和简历起来的;6相对稳定性,行政区划的发展变化受制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及地理因素,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但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7动态性最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庞大体系中,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

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的两次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宋代引种的“耐水旱而成实早”的早熟稻占城稻,在长江流域发展较快,引起啦一系类种植制度的变革,被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革命,早熟占城稻的传入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在南方的确立起有较大的作用。

马铃薯传入相对较晚,传入后则成为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明清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业生产生态和粮食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由于省属属性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有的农作物,不可能再山地大量种植比获得高产量,使人口的扩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也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破坏。

城市的形成过程

古代城市的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即“城堡”,并非城市,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生产则很少见到。

第二阶段:“城邑”比城堡的规模大,一般在25平方米左右,数量比城堡多,分布较广,经济上已有一定的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但由于诸侯等级制的限制,使:1规模不大2官府手工业占统治地位3居民大多为农业人口。

第三阶段:“城市”

是到了一定时期才结合而成。原始社会说,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夏代说,只有出现国家才有城市,认为城市和国家一起出现的。

六大古都更替的原因

一个城市能成为都城的原因:

1,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气候适宜的平原的地区或者地势平坦宽阔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和阳光。社会方面来说,交通便利的平原的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法的地方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补给。经济发达提供经济基础为人民提供日常生活保障特别是在吃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3,社会基础条件:人和,民心向背问题、历代都城更迭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差,爆发自然灾难如瘟疫,洪水等造成人大量死亡,不再适宜人居住

政治因素:战争造成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政策与维护统治需要。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更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基本特色

第一种:自由开放式的平面布局。主要特征:据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貌和其他条件确定城市的布局模式,具有动态和主体感。因地制宜。

第二种:封闭式的平面布局。1,南北轴线凤鸣对称,建筑物主次分明,大小布局紧紧有余,方形。2,棋盘式的布局。九条干道,每道九辆车。3,城内建筑布局严格有序。左祖右礼。4,贯穿全程的中轴线。历史人口主要内容

1,历史时期人口动态,反映人口增长的曲线与趋势,人口流动的方向与规模,地区的差异及影响等,包括人口总量的增与减和人口的迁移。

2,人口的静态。反映国家的人口的素质,劳动力充裕的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类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包括历史时期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密度,人口的构成,劳动力的素质及地区分布的特征。

3,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和保证程度对社会经济的生产布局,生产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4,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应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战国时期人口众多的原因?

1,先秦诸子人口思想的影响,思孝,要求子女及早婚配,繁衍后代是人之本份

2,农业生产的发展。

3,统治阶级推行人口增殖政策,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大迁徙

第一次:西晋晋惠帝-北魏统一北方,历时140年。迁徙地点:东区,江淮,西区,江汉。迁徙人口的构成:1,上层人物,2,普通老百姓。这次人口迁徙对我国人口布局及社会发展的影响:1,改变了我国南北湖口分布及人口质量状况,2,改变了中观地区的民族结构3,3,对南北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第二次:北宋时期。

原因:1,金人的南人及赵宋政权的南迁。2,金人在占领区实行掺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迫使北方汉人南迁。3,女真人一搜刮民田为名,大量圈地,今人过着游牧生活,把两天变为牧场。4,宋金对峙,黄河、沧河是战略要地,政局动荡。5,迁到南方的汉人,建立南宋后,向北方的汉人出台了吸引政策,吸引北方汉人。6,南宋各地抗金名将,积极活动与黄河沧河,每次活动后,都会带大批汉人南旋。

影响:1,南北户口发生根本性变化,人口稠密地区发生了转移。2,中原地区经济受到致命的破坏。3,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十部历史地理著作

《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全文1189字。记载先秦时期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的山川、河流、物产等要素。《山海经》为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学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多人。全书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穆天子传》是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旅游地理著作,一般认为战国时赵国人所著。《周礼。职方氏》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述九州的山镇,特产,人丁,蓄种,谷属等。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成书于西汉初期。《管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专门研究自然地理的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对先秦时期的土壤、水利、地图、矿物做了记载。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正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上下两卷,卷首记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正文主要以西汉地区郡为纲,祥述103郡国及所辖1578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各胜古迹,道里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大元一统志》元代官修各地方志的总志。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扎马剌丁奏请编纂大一统志,世祖忽必烈遂命他与少监虞应龙等人搜集材料编纂此志。至元三十一年(1294),书成。此书按各路、州、县分别记述各地区有关的史地,内分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官迹、人物、仙释等门类。,《大元一统志》中保存了大量宋朝、金朝、西夏、大理国、西辽、吐蕃、蒙古高原、元朝时所修方志书中的珍贵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此书对于元朝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以及地理、地质、考古等记载,也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此书在明朝时就已散失,然而,在明修《一统志》、清代编《清一统志》中都存有《大元一统志》中的若干资料。今有金毓黻辑成的《大元一统志残本》15卷,又与安文溥辑成《大元一统志辑本》4卷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篇2: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来源有二:一指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长安志》中一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三辅故事》。现在通称关中是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考核知识点,参见P228、221

2、扬一益二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参见P232、222

3、湖广熟,天下足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4

4、东南财赋地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6

5、南四湖考核知识点:中国江河湖沼演变,参见P110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考核知识点:气候变迁,参见P33

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考核知识点,参见P

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农业与牧业的分离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后,我国农业与牧业之间的分界线逐渐形成,并多次发生变迁。

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多部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与华夏诸部杂居。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三河地带,即渭河、黄河与洛河地区,北界到达汾水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及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农业区得以迅速扩大。《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为龙门——碣石一线。这条分界线经过太行山、北京北等地。龙门指山西河津、陕西韩城附近的龙门山,碣石指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此线以北、以西多马、牛、羊等物产,为牧业区,以南为农耕区。关中平原是当时农耕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秦汉时期,这条农牧业分界线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占领河南地。政府在那里设臵郡县,修筑长城,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农耕区向北推进至长城及阴山脚下。河套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因农耕经济发达而被称为“新秦中”。后来,中原内乱,匈奴南下,农牧分界线又回到原来位臵。汉武帝时期,政府派兵再次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臵了敦煌、张掖、酒泉、武威等四郡,农业耕作区再一次向北推进,其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及长城一线。

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了半农半牧区。尤其是后期,农业的北界在渭河平原的北部及汾水中游一带。

隋朝时,农耕区虽然北推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但关中平原以北的地区仍是一个 1

半农半牧区。《隋书〃地理志》记:“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勤于稼穑,多畜牧”。唐代时,政府在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兴修水利,进行屯田,农业区有北移的迹象。但随后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内迁,又将牧业线南移了一段。唐政府在陇右、关内、河东等地设臵了许多牧监,用来养马。因此,总的来说,唐前期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还是碣石——龙门一线。后期牧业区则有从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

北宋时期,河南、河北及黄河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业交错的地区。与此同时,辽国、金国将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洮河、嫩江等流域开垦为农业区。金国在此基础上,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掘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界壕,这就是当时松辽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业分界线。

元时,中书省管辖的范围为“腹里”,包括有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河南一部。腹里的北部为畜牧业区,南部为农业区。陕西北部为半农半牧区,云南大概也是如此。

明朝称长城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公里,这实际是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

清朝农牧业分界线在我国北部有两条:一条为陕西北部,经山西、河北北部,到辽西的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耕区。另一条为贺兰山、阴山,至乌拉山、大兴安岭南端,这一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河套平原、银川盆地为农业区),以北为牧业区。东北地区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以东为农业区,以西为牧业区。

3、简述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13分)考核知识点: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参见P309--316

2、试析近2000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走势,参见P221--224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考核知识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参见P23---31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全新世大暖期 考核知识点:气候,参见P33

2、皇木采办考核知识点: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参见P73

3、监考核知识点:行政区划,参见P197

4、阳关考核知识点:关隘,参见P211

5、都江堰考核知识点,参见P23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考核知识点: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参见P106

2、谈政区演变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参见P195--196

3、谈谈东北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争端。考核知识点:边疆的历史演变,参见171--173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简述中国历代长城兴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13分)考核知识点:长城的兴筑,参见P208

2、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参见P269---281

3、试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

考核知识点: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参见P142--145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行省制 考核知识点:行省制,参见P201

2、道考核知识点:历史地名,参见P200

3、九边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07

4、长城内三关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15

5、天府考核知识点:地理名称,参见P22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中国水陆交通路线发展与经济区域的演变。

考核知识点:水陆交通路线的发展,参见P292---295

2、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和原因。

考核知识点: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参见P316--318

3、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198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以闯关东为例分析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13分)

考核知识点: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参见P325--326

2、谈谈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

考核知识点:西北丝绸之路,参见P301

3、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篇3: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时间上, 做到统筹安排

初二下学期时间紧、头绪多, 是最繁忙、最关键的时期。 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讲, 一般分为课堂授课时间和复习时间。 学生课后复习地理学科时间很少, 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授课和复习时间的安排至关重要, 如何在短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 又系统地复习? 这是进入初二就普遍面临的问题。 实践证明, 如果复习时间太短, 太仓促, 不能进行系统的复习和一定的习题训练, 成绩肯定不理想;反之, 如果复习时间过长, 新授课的时间就要缩短, 会造成授课过于简单, 学生基础不扎实, 复习难度增大, 得不偿失, 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 进入初二后, 首先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做好两个时间的合理安排。 同时复习阶段的时间分配也很重要, 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 主要以教材为主, 详细复习每章节的知识点;第二轮复习, 主要以指南和考试说明为主, 重点落实各章节的纲要知识点, 并按章节进行训练, 最好运用指南的“达标训练”作为练习, 并编制适当的单元过关测试题。 第三轮以专题复习为主, 把相关的知识归纳起来, 以对比、比较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训练。 处理好复习过程三阶段的时间分配, 做到复习有计划、有思路, 切实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二、内容上, 依纲扣本, 紧扣《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

泉州市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考试说明》, 这就是当年的考试范围。 《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考试说明》的内容都来源于《课程标准》和课本, 依据《课程标准》对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 因此, 在会考复习中,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考试说明、 掌握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知识内容, 学生应达到要求的水平, 同时也要把考试说明的每条要求落实到课本内容, 做到由点、线到面, 线面结合, 这样复习就有目的性, 有重点, 避免盲目复习、负担过重, 事倍功半。 《复习指南》是复习的良好参考资料, 它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立足基本地理技能、注重能力、突出三维课程目标。 可充分利用指南的导向性进行命卷, 对指南的素材进行题目改造、改编, 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 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提高实战能力。从近几年的考题看, 综合题命制基本都参考、借鉴指南中的题目, 不仅知识点从指南提取, 而且大量采用指南的素材, 尤其是地图尽可能从中选取, 所以, 复习阶段建议用好 《复习指南》。 总之, 复习中必须注重将《考试说明》与课本相结合, 立足基础, 注重双基。 抓住《地理课程标准》这根准绳, 用好《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这两个材料。

三、方法上, 采取讲练结合, 做到精讲精练

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课堂传授并非越多越好。 尤其在复习阶段的知识传授, 应采用点拨式、启发式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调动学生复习的能动性, 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材的重、难点讲清楚。 在钻研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 总结并讲透各章节知识结构、知识原理规律,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再辅以范例、练习, 通过训练, 使知识点得以牢固掌握。 练习必须适量, 而且应结合近年的考试题型、试题难度要求、《考试说明》等进行编制, 当然, 不是练习越多越好,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行的;对练习必须进行精心选择, 对外来资料不能照搬照用, 而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 通过各种习题的训练, 让学生熟悉地理试题不同的弥补方法, 帮助填补学生知识、技能的缺漏, 解决审题、答题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 除精选习题进行练习外, 高效率的讲评同样重要。 通过练习, 寻找学生的知识缺漏、典型错误、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纠正, 便于学生及时反思改正;通过范例讲评, 指导学生的答题思路方法、答题技巧及答题规范, 教会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审题、规范答题。 当然讲练的形式是多样的, 只讲不练, 不选范例, 不指导, 学生就会缺乏实战经验, 只有巧练、多练、活练才能在考中游刃有余。

四、行动上, 抓落实, 抓实效

长期以来, 初中地理被视为“副科”, 学校、家长、学生普遍不重视, 地理考试好像是地理教师一个人的事情, 地理教师往往一个顶几个人的工作量, 造成任务重、压力大、实效差的现象。 因此, 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和行动上的落实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这包括思想上的重视、时间上的保证、内容上的落实、复习目标的落实。 思想的到位是关键, 首先必须领导、家长、师生思想真正重视, 达成共识。 学校管理层的重视, 加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共同协助是复习的基础条件和保障。 时间上的保证也很重要。 学生平时花在地理学习的时间极少, 造成复习时间紧、压力大。 一般从四月份开始, 各校才开始着手抓复习, 体现在时间的调节上。 即利用晚自修、周六上午增加一节课复习地理;有的增加周课时, 充足的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保证。 内容的落实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地理会考命题依据。 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正确使用教材, 仔细剖析质检卷, 明确考试要求, 把握考试方向和内容。 总之, 地理教师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并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加上学校管理层的重视支持、科学调度, 复习工作才能做到忙而不乱, 有序高效。

篇4:历史开卷考试后期复习之浅见

一、巩固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解知识

历史开卷考试中,教材是学生的主要参考书。因此,在带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阶段的复习中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是很重要的,首先应教会学生养成阅读目录的习惯,这样能使学生快捷地查找到相关的知识;其次是教会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内容。每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背景、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再次要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术语,如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君主立宪制等;最后,还要教会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将前后历史知识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地方串联,以形成一定的知识跨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加强对古今中外历史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立体交叉的网络,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同为1689年,英国是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中国是康熙帝在位,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样以1689年为经,将英国与中国归纳到一起,不但让学生记住了这两个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学生们也认识到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相对于英国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言是落后的;在以后的中英鸦片战争中,对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

为使学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复习,如古代史单元、近代史单元等,在同一单元或将所有单元放在一起,根据不同角度又可组织进行专题复习,通过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学生能更加熟悉历史知识,应考的信心会更足。

四、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复习

现在的中考题中,都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考查,此类考查往往以“对你有何启示”形式出现。这些题目往往分值虽不是很大,但却有不少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因此在后期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回答。首先应教会学生读懂题意,弄清要求答哪一方面的认识。是改革方面的还是战争方面的;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名人方面的,还是民族交往方面的;是单一方面的认识?还是经过两者比较而得出的认识等等。其次,教会学生答案的观点要明确,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回答认识。如对德国承认二战历史与日本却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有:勇于承认历史、敢于正视历史可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可耻;我们应正视历史,不忘过去珍爱世界和平,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最后,要求学生在回答“认识”类问题时,为了提高得分率可多写些观点,但要注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

五、关注时事,注意时事与历史知识的结合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很多巧妙地将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结合的考题。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体现了历史功能的时代感。其考查方式或是由历史问题引出时事,或是由时事入题,引出历史问题,再回到时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此在后期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时事。

1.明确要考查的时事范围。一般是前一年5月份至本年4月底,如2006年中考可涉及的时事范围是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

2.时事来源参考:平时留心时事的发展;《半月谈》、《时事报告》等刊物,每年中考复习时政治学科所用的《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等。

六、注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

为了考查学生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甚至物理学科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历史学科与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渐成考查内容之一。如:与政治学科的渗透:两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方面的影响等。与地理学科的渗透: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八个省及对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建议;新航路开辟所涉及的几大洲几大洋;台湾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与大陆对台湾的政策等。与物理学科的渗透:半坡人取水瓶所利用的瓶的重心及水的浮力原理等。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特别是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应为后期历史复习的重点。

七、加强必要的练习

中考答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解题、做题的过程。在后期复习中辅助必要的练习是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的必要手段。

1.明确中考历史常见的几个题型。它们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识图、填图题、活动与探究题。

2.从审题到组织答案再到完成答案等环节教会学生正确解题的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专项题型的训练与讲解。

3.后期复习时间紧,所选练习一定要精,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注重训练效果,切不可搞题海战术。

4.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和测试一定要批阅和批改,讲解要及时,同时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其改正提高,以积累学生的应试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5.注意加强对不常用题型的训练,如怎样写历史小论文、如何编写大事年表、注意书信体历史小论文的格式等。

6.后期复习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较大,不要忘了激励教学法。

八、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

篇5:大学《世界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⑴石油污染⑵重金属污染⑶有机污染赤潮⑷固体废弃物⑸热污染⑹放射性污染 2非洲地理

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上1:两条回归线分别从南北两端穿过非洲,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只有少数部分在亚热带。2:赤道几乎中贯大陆,所以在自然带的分布上呈现出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的特点。轮廓特征:①北宽南窄②轮廓完整,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海湾较少(一平三少)地理意义:海岸线平直导致内陆更加干旱;北宽南窄使得北部比南部更干燥一平三少使得非洲缺少优良海港,不利对外贸易

3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1古老的高原大陆 ⑴高原地形占绝对优势;⑵断裂地形广泛发育⑶褶皱山脉少,湖,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水最深、蓄水量最大②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③休伦湖、清澈,多岛屿;④伊利湖,浅⑤安大略湖,最小,瀑布

16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跨纬度范围大,四面临海

2、温带、湿润、大陆性:主体处在温带;海岸线曲折,内陆距海不远;有大面积的内陆地区,受地形影响,东西高中间低,南北气流运行通畅。

3、占主导地位的纬向地带性和突出表现的非纬向地带性

4、大陆东西部结构上的对立性:东部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由北向南趋向于湿润;西部地区以非纬向地带性为主,西部沿海由北向南趋向于干旱 17美国经济特征及原因

基本特征①以知识为基础②以信息为主导③以全球市场为导向④以网络为载体 经济发展原因1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远离旧大陆,避免了战乱干扰,拉普拉塔水系:⑶奥里诺科河:注入大西洋,支流上有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

24南美植被和土壤类型

⑴组成特点①热带类型为主②亚热带和温带类型面积狭小③在水平地带上缺失亚寒带和寒带类型⑵分布特点①安第斯山以东特别是南回归线以北地区以纬向地带性为主②安第斯山以西是纬向和非纬向的综合体现③安第斯山本身有良好的垂直带普(3)动物区系①多样性②特有性③原始性

25南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温暖、湿润、自然要素以热带类型为主。26巴西自然条件特点及环境评价

1、高原与平原为主的地形(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

2、水热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水:降水、河流 热:热带亚热带地区)(三大水系:亚马孙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由东南向西北,水资源,水能)、巴拉那(水能))3热带雨林广布,环带海洋性气候

35新西兰经济概况

⑴农牧业: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养牛羊为主,种植业在农牧业中居次要地位⑵工业:畜产品加工工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⑶旅游业⑷交通运输:铁路货运为主,公路客运为主,出口物资的运输主要依靠海运,远洋运输主要依靠外籍轮船 36南极洲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特征及原因:⑴终年严寒:地处高纬度带,地势高峻,强烈的反射。⑵多狂风:极地高压控制下向大陆外围的副极地低压带常年吹送的极地东风。寒季时狂风夹带着冰屑和粒雪形成风暴。⑶干燥,降水少: 高压控制下,降水少,海洋上吹来的比较暖湿的气流根本无法进入南极内陆,在沿海地区冷暖流交汇降水多。

寒极、风极、旱极,地极、磁极

37人类对南极洲的探索与考察的意义 1环境: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及没有人类且分布在高原南北边缘;⑷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干燥的热带大陆⑴炎热;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⑵干燥;全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最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沙漠。⑶降水分布不平衡;赤道附近及一些山地迎风坡降雨量较多⑷气候类型呈 4非洲河流 分布:⑴河网密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⑵内流区面积大⑶由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河流流向大西洋,少部分流向印度洋⑷河网大部分呈辐散状和辐聚状分布。⑸断裂地形广泛发育,多急流瀑布

5刚果河注入几内亚湾特征:

①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居世界第二位②流程长,非洲第二③流量的季节变化小。④洪期分开,上游一次9.10月份,中下游两次洪峰5月份和12月份⑤河流裂点多,水力资源丰富,多瀑布⑥含沙量小,因急流险滩多,所以分段通航的条件好 6非洲湖泊类型和分布:

⑴分类:①断层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 ②凹陷湖:维多利亚湖、乍得湖 7非洲陆地水资源极其利用

⑴目前主要的水资源利用在于发展动能⑵水上运输限于起步阶段⑶淡水养殖事业规模潜力很大⑷地下水的广泛利用 8非洲植被和土壤带的分布特点

⑴植物种类繁多,区域差异明显⑵热带、亚热带植被占优势⑶植物特有种较多⑷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南北对称的特点 9非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断裂地形广泛发育的、古老、稳定的高原大陆2.热带景观占绝对优势⑴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热带沙漠⑵有世界上最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⑶植被的旱生结构明显⑷动物多具耐旱特征

10非洲居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①人口增长快,低龄化想象突出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并存 ③人口平均密度低,分布严重不平衡 ④农业人口比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增加快 ⑤区域间劳动力的大量流动 11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3)生产力布局不平衡①洲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② 各国内部生产力分布不平衡。贫困原因 ⑴殖民主义掠夺⑵生产资占有和收入分配不合理⑶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⑷非洲人口增长过快⑸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⑹艾滋病毒的肆虐 12北美洲大陆轮廓:

⑴北宽南窄,轮廓略呈一倒置三角形 ⑵海岸线绵长曲折,多半岛和海湾⑶近岸多岛屿地理意义:主要处在温带;海岸线曲折,地形支离破碎更易受海洋影响

13北美地质构造、地形特点

地形基本特征⑴南北纵列的地形结构⑵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14北美气候的主要特征

⑴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⑵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性⑶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①北纬50度以北呈现纬度地带性②自此向南 科迪勒拉山系的作用a.限制了气流的运行b.限制了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分布c.导致了大陆东西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d.本 15北美河流和湖泊 河网分布特征:①外流区占绝对优势②河网分布不平衡,南老北新,东老西新

主要河流:①密西西比河:a.发源于落基山东麓,注入墨西哥湾b.世界第4长河c.流域面积世界第三d.两岸支流差异显著e.含沙量大f.航运价值都很大 ②圣劳伦斯河:a.世界大河中最年轻的河流之一b.五大湖的唯一出水道c.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d.河口发育了三角港③马更些河:北美洲第二长河④科罗拉多河:a.发源于落基山西坡,流经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注入加利福尼亚湾b.北美洲干旱地区最长的河流

湖泊①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得淡水 南北均为弱国,并且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邻近的拉丁美洲、亚太地区,还是可以取得足够的国际市场;2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地形:多样化及平原山地广大气候:①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②平均温度高,降水丰沛水文①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并且与美加交界的世界淡水湖群有运河相通,可入海)②水能资源丰富矿产①煤(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央大平原、落基山)②铁(苏必利尔湖西岸、阿巴拉契亚山南部伯明翰附近)③西部高原的有色金属④石油、天然气(墨西哥湾沿岸、阿拉斯加州北部、加州)3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 ①欧洲移民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现成的技术成果、熟练的劳动力、充足的资金②原住居民稀少,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阻碍不大③土地广阔、劳动力稀缺使美国农业走上机械化和大农场的道路④两次世界大战中通过借款和军火生意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4雄厚的经济性资源 ①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②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③庞大的金融产业④科技遥遥领先

18美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1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加大2产业的信息化3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4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19美国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科学和技术的研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知识密集型服务也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角4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知识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2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提高。举措1确定技术开发重点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3加强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工作4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5资助并鼓励科研机构、大学和私营企业合作 20加拿大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两重性:①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②带有发展中国家的特点a.国民经济外资依赖严重b.原料和半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1南美洲主要构造地形

⑴东部三大高原:①圭亚那高原: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c.铝土矿丰富②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有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矿产资源丰富,金属非金属都有

③巴塔哥尼亚高原:a.由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的切割高原;b.有冰川地貌。

⑵中部三大平原:①奥里诺科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西部有些石油。③拉普拉塔平原: 矿产资源不丰富。

⑶西部安第斯山区:①海岸山脉:近期断裂上升的块状蚀余山②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③安第斯山a.北段:分支明显,峡谷相间,火山纵列。b.中段: 山体高大宽广,夹持高原谷地,冰川地貌广布,火山分布密集c.南段:山体狭窄,北部高峻,南部低矮,现代冰川发育,地形切割破碎,是峡湾形海岸,有安第斯山第三火山带矿藏:整个山脉矿产丰富,富含有色金属、燃料和非金属 22南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特点:⑴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⑵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⑶气候类型结构独特 原因⑴地理位置、大陆形状⑵地形:安第斯山的影响a.气团运行的障碍阻挡b.造成了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c.限制了西海岸气候类型的分布:横向上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成为南北延伸d.山体本身发育了复杂多样的垂直带谱 23南北主要河流 ⑴亚马孙河:①源远流长②流量最大③流域面积最广④河网最稠密,水系最庞大⑤河道宽阔⑥干流水量变化和缓⑦含沙量不高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优越,可航里程最长的河流⑵巴拉圭—巴拉那—

境效益突出

27巴西经济改革成绩与问题 雷亚尔计划的三个阶段:平衡联邦财政收支、消灭财政赤字、稳定货币和启用新货币雷亚尔改观结果:1总体经济平稳增长2通货膨胀率迅速下降3外贸大量涌入,外资结构得到改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仍然存在的问题:1财政赤字仍不平衡2利率高起、内外债增加3出口不景气、外贸逆差较大 28巴西产业

1)采矿业 1矿产资源丰富,但石油、煤炭等矿物资源欠缺(矿物能源不能自给),导致矿产品贸易赤字2外资广泛参与

2)电力工业(水电为主,伊泰普水电站世界第二)3)钢铁工业(丰富的铁矿资源)特征:1大规模国营企业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共存,形成二元结构2大多数钢铁厂分布于内陆高原地区(东南部四洲)3钢铁产品中半成品数量多,连铸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钢铁出口比例高,所产钢铁近一半出口(国内消费水平低、发展潜力大)4)汽车制造业巴西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世界上唯一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生产国。圣保罗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5)飞机巴西产业界首位,设备精良、技术雄厚

29大洋洲自然地理特征

1.陆地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分布最零散的一个州(从成因上岛屿分三类: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2.干热的大陆(副热带高压带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温湿的岛屿(热带海洋性气候)3.独立的动物地理区(古老性、特有性)30澳大利亚地形特征和矿藏 ⑴地形特征:①地势低平②地形结构纵向排列③风成地貌广布;

⑵矿藏:褶皱带凸出处形成内生矿床(金属矿为主),凹陷处形成沉积矿床(燃料矿为主)。

31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⑴特点:①干旱面积大②年降水量分布呈半环状,由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减少 ③普遍暖热⑵成因:①.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位置:纬度位置偏低,处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上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增加了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面积,气候炎热干燥。②地形: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内陆,只在迎风坡降水丰富 中部平原使南北方向气团运行无阻③洋流东岸有澳大利亚暖流,西岸有澳大利亚寒流④环流因素:⑶气候类型的分布:呈半环状;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北两侧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草原气候,东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气候,西南部和东南部内侧为地中海式气候。32澳大利亚水系特点:

⑴地表水的分布特点①河网稀疏、河流短小、多间歇河;②内流区和无流区面积广大,多盐湖;③外流河短小,多分布在大陆边缘⑵地下水资源丰富①自流井原理: 上下有不透水层,中间有含水层,地形一端抬升,因侵蚀含水层出露地表且有充足的水源补给使含水层的水承受压力

承压区凿井即形成自流井②澳大利亚自流井的形成原因:1良好的储水构造:向斜盆地,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2含水层构造好:下基底岩层,上不透水的白垩纪页岩,中间含水层有储水性能良好的侏罗纪多孔砂岩3水源丰富:东北山地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33澳大利亚动物特征 ①古老性②特有性:

原因:a.第三纪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比较稳定,无大规模冰川活动,现代的自然条件中的森林、草原和荒漠等都为各类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境b.原来大陆没有大型的真兽类动物与他们进行生存竞争,使原始动物得以保存并发展 34新西兰自然条件

⑴地形多山地丘陵⑵气候北岛北部的小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其他地区属温

篇6:地理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2.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3.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 科。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4.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及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包含以下八个主要因素: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地理教学目的(是~~~的基本因素,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地理课程(是~~最实质性的因素);地理教师(是~~的主导因素);地理教学方法(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地理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地理教学环境(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

关系: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5.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6.教育目的的层次(52页)

书上有图(此处略)

7.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8.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0.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11.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12.讲授法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首先,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短时间里能够讲授较多的知识。其次,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第三,教师进行讲解时的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都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启迪学生智力。第四,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首先,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教师的讲授化为学生的认识,两者并不完全是等量的。其次,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第三,过长的时间讲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13.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景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14.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15.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16.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从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关系:本体性知识的传递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为有效的传递本体性知识,就需要结合教育对象对学科知识做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解释,以便被教学对象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条件性知识,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实践性的指导作用,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教师的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7.地理教案设计流程(133页)

课题→设计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过程→参考资料

→课后记

18.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19.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内容。

20.说课: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课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完毕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目的,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21.说课与讲课的区别(139页)

22.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的功能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点:

诊断性评价:是在新的课程或某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和背景以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地理教学方案实施、课程单元教学进程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方案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终结性评价:是指为了对已制定好的地理教学方案、计划、课程等的整体效益做全面鉴定所进行的评价。

23.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24.地理教师扮演的角色

地理知识的传授者。“知识传授者”是地理教师的核心角色。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知识传授的优势在于高效省时,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教师控制学习进度。但是教师作为传授者也有弊端,例如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容易使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不能即时互动等。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与学生合作时,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积极观察、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师可在一定范围内对课程相关资源进行深入加工,参与选择、利用教材。结合本校情况,挑选教学资料,利用学校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更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发新的资源。

上一篇:推荐书名及内容简介下一篇:时政热点:钉钉子,转方式,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