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服穿戴规范

2024-04-20

无尘服穿戴规范(共3篇)

篇1:无尘服穿戴规范

各车间无尘服摆放规范

为了规范化管理各车间无尘服的放置以及日常穿戴,现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单体圆柱车间

将此处红色标记的鞋柜替换为与旁边相同的双门衣柜。

激光焊接车间

将鞋柜替换为两个双门衣柜。

模组软包车间

将木头衣柜和鞋柜替换为两个双门衣柜。

1.衣柜男女分开,为各人的无尘服贴上姓名标签

2.离开车间必须换下无尘服,严禁穿戴无尘服离开车间

3.工程以及办公室人员配备无尘袋,将无尘服放入无尘袋,放置在生产经理办公室的文件柜中。

4.给来宾用的柜子平时上锁,等有来宾的时候开放使用。

5.鉴于突发情况,每个车间都放置几件无尘服供临时使用。衣服放置在划分给工程的那个柜子里,工程部的柜子和外来施工人员共同使用。

篇2:试论现代汤剂煎服方法的规范化

1煎煮方法

现代临床煎药一般分两种形式,其中传统煎煮方法,因病情、病位、病性及治病选药思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机器代煎则在传统煎药经验基础上,对部分操作工艺进行规范化,运用机器进行批量煎煮,更有利于汤剂的规范化管理。在此,以现行的煎药说明为例,分析部分常规煎煮方法在临床运用中的规范化情况。

1. 1煎煮方法规范化现状

现行教材与各医疗机构的煎药说明在具体描述时大同小异,如在描述加水量和药物的先煎、后下时,《方剂学》教材[1]中载“一煎加水量一般以漫过药面3 ~ 5 cm为宜”;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下发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2]以一煎用水高度浸过药面2 ~5 cm为宜,花、 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酌量加水;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的煎药说明注“加水量需结合药材、火候酌情处理,一煎加冷水应超过药面5分至一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 1990年版) 中载先煎药,如瓦楞子、牡蛎、龟板、水牛角等,需先煎3小时; 现行《方剂学》教材[3]言先煎药物“应先煮约20分钟左右”,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煎服说明,则以“先煎者如无特殊指定则先煎10 ~15分钟”为准。

1. 2煎煮方法规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加水量为例,古医药文献对汤剂制备过程中的加水量要求严谨,但各家论述互不相同,如《伤寒论》即于各方之后,详细记载了所需加水量; 梁代陶弘景提出加水量与方剂功用有关,“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 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宋代多用煮散法,重视据药量多少改变加水量,定“以药二十古两,水一小斗,煮取今一升五合”; 李时珍则指出“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的规范。而对于先煎、 后下等特殊煎法,历代每有明确标注,但仍缺乏统一规范性。 如《伤寒论》载“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或“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即未明确说明麻黄的先煮法与药物材质、剂量、功效、煎煮火候或时间等因素的具体关系,对于现代临床汤剂煎煮的常规操作指导意义不明显。

针对日本现行的标准汤剂规范化煎煮方法[4]( 即取相当于日剂量中药制剂的标准药材,粉碎后加20倍量水,煎煮30分钟以上,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后趁热过滤) 的研究发现,该方法虽工艺参数稳定,加水量大可保证有效成分煎出, 最后将药液定容到一定体积亦便于进行质量控制,与《伤寒论》中“去滓再煎”法相类。然此法稳定性虽强,灵活性不足,所有复方都按照同样的煎煮方法,明显不符合中医用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终将影响复方疗效。

现代研究中,医家逐步确立了加水量与药物吸水量、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药量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不同方式实现了针对一般煎药方法的规范化处理。如王可成等[5]总结了加水量与药液得量的计算公式,刘绍贵[6]提出了计量加水法和估算加水法两种计算方法。针对各种药物的先煎、后下,亦有诸多实验研究进行验证探索,然各家报道不尽相同,张雷[7]明确提出使用石膏关键在打碎,而非先煎。孙建民[8]指出石膏的粉碎度和煎出量有关,40目以下者需先煎。针对后下的处理方法,邵建兵[9]提出将药物分置两煎者,程一帆[10]对此持反对意见。

目前,中国中药汤剂煎煮方法的规范化已基本成形,在此思想指导下,出现明确针对不同病证的一般煎煮方法规范,如解表药、清热剂等的煎煮方法,具有于稳定性中兼顾病证结合的灵活特点。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缺乏相关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如由上所述的石膏制备标准,所引发的诸介壳矿物类药的制备规范与先煎时间的关系问题,且在古代传统煎煮法与现代煎煮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上更为不足。

2服药方法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亦涉及多个注意事项,如时间、 次数、剂量及相应处理措施等,本文拟从服药时间方面探讨现有服用说明中所述的常规服用方法“一日两次温服法”,即“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次”中“早饭前”服药的合理性。

首先,需明确“早饭前”这一时间点服药的历史来源。 《内经》所言人体“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的昼夜节律与“旦慧、日中安、夕加、夜半甚”的五脏疾病昼夜变化等规律,为后世探索“择时服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亦为“一日两次温服法”的基本指导原则。仲景书中已分载饭后服、饭前服、清晨服、昼夜服等不同时间服药法,同时提出服药时间存在常法与变法,如桂枝汤服药常法为一天三次,如服后不解或病重者,取“半日许三服尽”、“一日一夜服”等变法,后世医家对服药时间的描述更为丰富,如食远服、空心服、五更服、临卧服等。分析各医家所载服药时间, “早饭前”这一时刻,与《神农本草经》所述“空腹而在旦”最为贴切,后世则多言为“空腹服”[11],其所适用的主治病证为 “病在四肢血脉”,可用于峻下逐水药、驱虫药等的服用,或如李东垣所言“为服补阳汤所宜”。

其次,“一日二次服药法”作为一种常规定时服药法,适用于慢性病证的治疗。在临床实际运用过程中,患者早饭前服药,多会出现胃肠不适症状,甚者初服即可出现胃部堵胀、 疼痛等副作用。既影响汤药疗效,又造成病人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其中尤以内科杂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等最为常见,此类病人多体质虚弱,消化力差,或为长期服药者。

现代研究亦认识到,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有人明确指出所谓“空腹”即是胃空,离开吃饭1 ~ 2小时,就是空腹[12],而不一定要早上吃。如病非外邪为主因,在考虑药物有效时间基础上,一日两次的时间安排可上午和下午, 或下午和睡前搭配,更符合中医治病保胃气为本的指导思想,故在考虑人体生理规律及该服法的古今运用情况后,分析认为一般规范化服用方法的具体描述改为“饭后1 ~ 2小时服药”为宜。

细究古今汤剂服法的发展,宋以前灵活多变,以一剂日三服多见; 宋代汤剂多改为煮散,日服次数不详; 元明后,多见一剂一服[13]; 现多为日一剂二、三服。此发展过程与药材加工、药量大小、处方规范、经济实用性等诸多因素相关,结合现代临床汤剂服法发展情况,在制定规范、确立具体病证的汤剂服法时,应考虑药物及机体内、外环境,进行因药、因病、因人制宜的多因素分析[14]。

故而现代汤剂煎服法规范虽已基本成型,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对比探讨,因其所涉细节繁琐,影响因素多样,仍需进一步研究规范。

摘要:文章结合中医汤剂历代研究成果,对汤剂煎服方法中的常规加水量、先煎、后下及早饭前服药等规范化内容进行探讨,分析汤剂煎服方法规范化的发展及现存部分质量标准控制及规范化内容不符合临床实际的问题,进而明确参考药物及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制定煎服法规范化内容的必要性。

篇3:可穿戴设备尚需标准规范

“事实上,可穿戴设备的生产要满足众多严格的要求,在安全、性能、互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仍有待改善。”谈及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扎堆上马,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罗黎告诉《进出口经理人》,“为此,德国莱茵T?V推出全球首个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标准,希望能协助制造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优质的产品,并推动可穿戴设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大类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

谈及目前可穿戴智能产品的市场状况,罗黎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的用途,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基本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是运动休闲类,其中最普遍的产品就是智能手环,这类产品除了可以监控跑步运动的步频、速度、路线和卡路里消耗量,同时也可以对睡眠状态进行监控。

第二类是娱乐休闲类,如智能手表等被称为“手机伴侣”类的产品。通过智能手表,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接听电话或回复邮件,也可以通过智能手表遥控手机。目前,三星Galaxy Gear系列、谷歌眼镜和领带等产品均属此类。

第三类是医疗保健类。这类产品也往往被称为“移动医疗”类产品,如通过手腕式的智能血压计,可以24小时对血压情况进行监控,并由此提供治疗方面的参考信息。“这类产品还可以和云计算结合。如在美国有一些移动医疗社区,独居的老人可以通过这类可穿戴智能产品向终端发送信号,服务基站就可以安排相应的医院对其进行救护。”罗黎说。

第四类是智能家居类。罗黎告诉记者,智能家居的控制端是移动可穿戴设备,通过wifi或其他无线方式,可以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操作。“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实现便利化,这是可穿戴智能产品最容易做到的。”

罗黎告诉记者,美国大约七八年前就已经具备主流的可穿戴智能产品。中国市场在2012年以后发展较快。“其中,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属于消费类电子,对于企业来说,这类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市场;而跟医疗挂钩的产品,其进入壁垒也相对较高。”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仍具约束

作为行业内专家,罗黎认为,在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的背后,有三方面的约束是不可忽视的。

其一是传感器的问题。“传感器要从外界和人的身上采集信息,并通过运算反馈给客户,这就要求传感器具有人机交互功能,要求传感器微量化、高精度。”

其二是电池、显示屏等周边设备。罗黎告诉记者:“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往往很小,但是由于使用者昼夜连续使用可穿戴设备,因此不希望经常对产品充电,对电池的持续性有较高的期望值。”

其三是产品的标准及兼容性问题。在罗黎看来,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生产方兴未艾,但是标准不一,各个厂家的产品也互不兼容,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个问题,德国莱茵T?V与国内某大型平台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兼容性。目前已经有10多个品牌的智能手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采集数据,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采集信息。”罗黎说,“因此,实现统一的产品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实现各个品牌的产品的兼容性,对于这一产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

可穿戴设备须满足三大要求

在罗黎看来,虽然可穿戴设备,特别是生产消费类可穿戴设备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但是此类产品仍面临着安全性、智能性以及可穿戴性等诸多要求。”

在安全性方面,以产品的信息安全最为重要。“可穿戴设备每天佩戴在使用者身上,会生成有关使用者个人体征的信息,包括使用者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此类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罗黎说。此外,德国莱茵T?V依据国际标准对可穿戴设备及电池和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同时对于无线连接、电磁兼容、有害物质的使用也在认证评估范围内,最大化地减少给用户可能造成的危害。

在智能化方面,罗黎认为:“可穿戴设备要具有比较强的人机交换能力,可穿戴设备上使用的APP软件和硬件的搭配不应该有太多的漏洞存在。”据了解,在这方面,德罗莱茵T?V可穿戴设备认证已经将产品智能化纳入评估,包括可穿戴设备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云处理器等)的互通性和连接性、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设备和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信息安全管理等环节。

在可穿戴性方面,可穿戴设备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罗黎告诉记者,目前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产品缺乏使用黏性,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不便会造成使用者对于产品使用兴趣的下降。“通过德国莱茵T?V可穿戴设备认证,该产品及其零部件还要进行耐用性、环境适应性、皮肤接触性、电池特性和电磁干扰评估等项目的评估,确保通过评估的产品佩戴舒适,易于使用。”罗黎介绍说。

可穿戴设备要满足目标市场法规

据罗黎介绍,可穿戴设备虽然是一种新兴的产品类别,但是在对该类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时,仍需根据其产品功能及其原料材质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检测。

“在产品安全方面,根据出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市场,而采取不同的安规标准进行检测。”罗黎说,“事实上,安规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企业来说,这方面的要求和标准是比较容易达到的。”

“在电磁兼容方面,根据中国企业现有的制造水平,要达到相关标准也并非难事。”罗黎补充说。“在对电池的要求方面,目前国家存在专门的电池标准或要求,如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标准,或者UL的相关标准,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出口市场进行检测评估。”

另外,罗黎指出,在无线测试及相关化学品测试方面,制造商也要根据产品出口和销售目的地的不同,进行相关的检测或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可穿戴设备这种新兴的产品,国际上尚没有专门针对这类产品的标准。在罗黎看来,只要企业认真对待,要符合国际市场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难。

德国莱茵T?V推出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认证标准

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近年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望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下一波的主流趋势。鉴于此,德国莱茵T?V专门制定了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认证标准。

罗黎介绍说,德国莱茵T?V茵所制定的可穿戴设备的标准,是由德国牵头,中国积极参与,并有美国同事参与的多方合作的结晶。这个标准涉及产品安全、电磁兼容、电池性能、无线传输,以及化学危害等可穿戴设备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性的评估方案。

“我们这个标准是以最终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可穿戴设备,符合消费者的对于产品的期望值。”罗黎说。他举例说,鉴于可穿戴设备用户黏性较差的问题,德国莱茵T?V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定产品应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指标才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

据罗黎介绍,目前,德国莱茵T?V已经和联想进行了合作,为联想第一款智能手环的上市提供全面而完善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供应商,德国莱茵T?V顺应市场的变化,不断致力于使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卖买家要求和地方法律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从而支持可穿戴设备行业更蓬勃地发展。

上一篇:为灾区人民祈祷作文350字下一篇:省校本研修学习心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