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化清洁生产

2024-04-21

无尘化清洁生产(共7篇)

篇1:无尘化清洁生产

无尘化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

根据《重点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实施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控制厂区扬尘污染,切实降低扬尘污染浓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公司环境保护“命门”意识,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公司规范化管理,加大扬尘粉尘治理力度,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责任具体、工作落实、绩效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公司现场管理不规范、不细致,达不到无尘化清洁生产标准,扬尘污染严重的问题,确保空气治理持续稳定改善,确保公司员工及周围居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以本次全县“加强规范化管理,实现无尘化清洁生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无尘化管理工作,按照县环保局《重点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实施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公司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完成此次扬尘粉尘治理,打造无尘化厂区,并形成无尘化清洁生产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1、成立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县环保局下发的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方案的要求,为无尘化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立各部门工作目标及任务。保证无尘化清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2、制定无尘化清洁生产规章制度

由无尘化清洁生产领导小组统一制定无尘化清洁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岗位责任和管理标准。同时制定各部门

工作范围及目标,并细化至个人。确定无尘化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人员职责,落实人员工作责任。

3、开展无尘化清洁生产宣传活动

根据文件要求,在厂区主要道路、车间设立宣传标志或横幅,同时在各车间宣传栏张贴无尘化清洁生产宣传材料。下发宣传材料至各部门,由各部门领导组织宣传学习。

4、组织实施无尘化清洁生产活动

由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无尘化清洁生产活动,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现无尘化清洁生产。各部门负责各自负责区域内的无尘化工作,将工作细化,明确人员责任及分工。

四、管理规划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划分责任范围,以车间、部门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域。

2、各车间、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具体划分责任区域,各区域设立工作小组,明确小组组长及组员,责任落实到个人。

五、考核办法

1、成立无尘化清洁生产领导小组,每周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部门进行日常检查,并形成记录上报领导小组。

2、每周六由领导小组检查对各个责任范围进行检查,发现一处明显积尘的对责任人进行10元/次的罚款,对责任范围的组长进行10元的罚款。

3、各部门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由本部门制定相关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并组织整改,将考核办法上报领导小组。

六、具体划分范围

1、办公楼前广场由办公室制定详细分工,负责办公楼前广场;

2、XX车间及其附属建筑物、道路由XX车间负责;

3、XX车间及其附属建筑物、道路由XX车间负责;

4、XX车间及其附属建筑物、道路由XX车间负责;

5、XX车间及其附属建筑物、道路由XX车间负责;

6、仓库及其附属建筑物、道路由XX车间负责;

7、各车间、部门根据本部门具体情况,具体划分责任区域。

七、活动要求

1、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无尘化清洁生产”要求,充分认识无尘化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下大决心,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各部门环境卫生。

2、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班前班后会等时间,把员工广泛发动起来,真正形成人人动员,全民动手的活动氛围。

3、各部门要加强宣传,精心组织,并制订具体治理方案,做到治理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

4、各部门要保证措施到位,以务实的精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治理一点,管好一片,以点带面,杜绝扬尘粉尘的转移和回潮,使整治管理做到长期有效。

5、各部门要及时上报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各部门每周将本部门整治情况上报区安环部,由安环部汇总后通报,整治过程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6、加大督查力度,安环部组成“无尘化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全面督查全区的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对工作进展情况好的单位及时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的,将给予重点督查。

篇2:无尘化清洁生产

电子无尘车间需要始终保持室内的空气洁净状态,无尘车间空气的洁净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因此电子无尘车间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清洁要求。

第一、作业员进入无尘车间前,机台、零件携入前应进行清洁处理,进入无尘车间者在更衣室要穿着不发尘、不产生静电的具特殊导电性纤维材质的无尘服、帽、鞋、手套、口罩等。通过风淋室时利用高速干净空气除去附在衣服表面的粒子后,才能进入无尘车间。机器及材料带进无尘车间前,应尽可能在密封状态下带进无尘 车间前室保养后用超纯水擦拭,经风淋室吹淋后才进入无尘车间。

第二、不储备若能彻底实施“不携入”技术,无尘车间内的洁净度就可以维持。但现实中人和物品的频繁出入及制造机台的掣动,在广大的无尘车间内要有完全洁净度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储备”技术快速地在过滤器中应用以除去已发生的微粒子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不发生在控制最大污染源--人在无尘车间内的微粒子发尘量的同时,水平流洁净工作台 也应控制第二大污染源—制造机台的发尘量。因物品在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及接触剥离会造成发尘,而物品在移动时也会有微粒子的发生。

篇3:无尘化清洁生产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石被破碎而产生粉尘, 几乎是“天经地义”的。而这细小飞扬的煤尘, 正是损害职工健康、危及职工生命的“无形杀手”。韩桥煤矿面对这一顽症, 树立“治理煤尘就是保护生产力, 治理煤尘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提出“高于规程, 严于规程, 创造性地执行规程”的煤尘治理要求, 实现了“少产尘、不积尘、消灭尘”目标。近日, 通过对韩桥矿调研, 看到井下大巷、峒室、采煤面、掘进头, 到处都清清爽爽, 无粉尘飞扬的痕迹;各类管线吊挂整齐;运输皮带下, 溜子两旁没有半点杂物和积尘;职工休息室和泵房内干干净净, 风流清新等。

1 煤尘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形杀手”

煤尘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严重灾害之一, 它不仅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而且煤尘达到一定浓度后, 还会造成爆炸事故。这种爆炸能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使人员中毒, 导致矿毁人亡。近年来, 国内煤尘与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多起, 给企业和矿工造成了重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今年元月头20天, 全国煤矿发生的4起重大事故中, 就有3起是煤尘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 矿工伤亡36人。同时煤尘具有致病性,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煤尘对人的呼吸道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尘肺病属于其中的一例, 在我国20多个工业体系中, 煤炭系统尘肺病最多, 占全国总病例的46.5%。据测算, 国家每年因尘肺病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达55亿元。

与国内一些煤矿相比, 徐矿集团各矿的煤尘都具有极强的爆炸性, 爆炸指数为18.46%~47.15%, 徐矿集团在煤尘上曾吃过大亏, 尝尽苦头。煤尘一直是徐矿集团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徐矿集团1973~1986年期间, 曾发生过6次煤尘爆炸事故, 死亡156人, 伤42人, 占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4%;煤尘在徐矿集团开采的所有煤系都具有可爆性, 夏桥系、小湖系、屯头系煤层均发生过煤尘爆炸事故。煤尘直接威胁职工的身心健康, 截止2003年底, 各矿尘肺病累计人数1655人。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反思, 使徐矿集团上下认识到粉尘危害的严重性和综合治理粉尘的必要性、紧迫性。从“七五”后期至今, 徐矿集团在治理粉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艰苦的工作, 取得了显著效果, 杜绝了煤尘爆炸事故, 职工矽肺病例也逐年明显下降。但也应该看到, 目前一些矿井的防尘工作因不出事故就万事大吉、麻痹大意、时松时紧, 煤尘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曾深受煤尘事故其害的韩桥煤矿在治理煤尘多年实践的基础上, 根据井下产尘规律, 提出了“少产尘, 不积尘, 最终消灭煤尘”目标, 并创新管理、狠抓落实、严格考核、长期坚持, 取得了明显成效, 受到徐矿集团领导及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

2 韩桥煤矿无尘化管理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心比尘细———是对煤尘治理的认知深度和重视程度

心比尘细是韩桥煤矿对治理煤尘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该矿开采百年、煤层较薄、产尘较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对煤尘“司空见惯”, 再加上特殊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 往往被动治理, 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该矿曾于1980年的“12.8”和1982年的“2.9”发生两次煤尘爆炸事故, 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职工付出了生命代价。徐矿集团每月逢“8”开展防尘日警示活动, 就源于韩桥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次煤尘事故。该矿党政领导从为职工生命负责, 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的高度出发, 经过认真调查反复研究, 根据生产现状和特点, 大胆地提出了“少产尘, 不积尘, 最终消灭煤尘”的通防专项治理目标。该目标一提出, 就像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层层浪花, 议论纷纷, 多数干部职工表示怀疑。矿党政领导认为, 只要心比尘细, 就能消灭煤尘。通过统一思想, 确定目标, 研究方案, 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舆论工具, 广泛宣传, 引导干部职工转变“煤矿井下不可能没有煤尘”的传统观念, 为实现“少产尘、不积尘、最终消灭煤尘”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韩桥矿制定了《韩桥煤矿实现煤尘综合治理目标实施方案》, 规定由矿领导亲自抓, 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协调, 技术科、安监科负责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和督促指导, 各单位主管区长负责本单位的具体工作, 跟班区长、班长、瓦安员对现场进行具体管理, 职工人人参与。从大巷到峒室、从车场到采掘工作面, 从皮带机到溜子, 从管线风带到设施设备, 都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严格按照无尘化要求进行管理, 使煤尘治理工作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全面推进。

2.2 水比尘多———是对煤尘源头控制基本手段

水比尘多是韩桥煤矿实行煤尘源头控制的基本手段。在煤尘的源头控制中, 韩桥矿做到了六个必须:一是煤层注水设备必须齐全可靠, 注水效果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确保煤层水分达到4%以上。二是主要进风大巷和采掘工作面两道必须安装净化水幕;三是工作面必须安装专用瓦笼组;四是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五是皮带机头、储煤井上口必须安装使用喷水装置;六是井下各工作地点必须使用湿式打眼工具, 各种防尘设施必须灵敏可靠, 最大限度地减少煤尘的产生, 保持空气洁净, 巷道、工作面湿润。采煤一区工作面三条巷道 (工作面两道加腰巷) 长达2 000多m, 源头治理煤尘难度大。他们知难而进, 采取包保到人、挂牌管理并与收入挂钩等措施, 加大煤尘治理力度, 从打眼放炮到出煤支护, 从三道冲刷到溜子产尘, 都实行了严格的控制手段, 100多m的工作面不仅管线、设备无粉尘, 就连梁柱、溜子挡板也无煤尘。

2.3 雾比尘浓———是对煤尘过程控制主要做法

源头控制只能保证少产尘, 而不能做到不积尘。为此, 韩桥矿在实现少产尘的同时, 又进行了少积尘的治理工作。他们首先健全和完善井下容易积尘场所喷雾装置, 在运输转载点、采掘工作面、采掘机械设备各安装了自动喷雾、净化喷雾和扒装喷雾装置, 并严格规定, 回采和掘进工作面放炮前不喷雾不准放炮, 放煤与喷雾不同步不准放煤, 煤机内外喷雾压力不够不准启动, 转载点喷雾不开不准运行, 确保了喷雾对产尘处的全断面覆盖, 实现了头面无扬尘, 巷道、峒室无积尘。采煤一区职工为做到雾比尘浓, 还研制使用了“冲击波开启式放炮自动喷雾装置”, 该装置共有7个喷雾头, 利用放炮产生的冲击波, 在放炮后自动喷雾, 扩大了喷雾的范围, 提高了防尘的效果。目前, 该装置不仅在韩桥矿使用, 而且在全集团矿井和地方煤矿推广使用。

2.4 手比尘快———是韩桥人消灭煤尘的信念和追求

手比尘快体现了了韩桥人消灭煤尘的信念和追求, 反映了韩桥煤矿治理煤尘的广度和深度。韩桥矿的领导层在实践中认识到, 煤尘治理得不彻底, 原因之一是人懒手不快。于是, 他们提出并遵循“手比尘快”的理念, 从矿领导到机关科室, 从区班长到普通工人, 人人有责, 人人动手。矿领导经常到井下检查督促防尘工作。刚开始, 部分职工没能完全理解无尘化管理的要求, 只将管线的外侧擦洗, 而挂钩却没触及到。矿领导发现后及时给予纠正, 要求托起管线, 将电缆挂钩附近彻底擦洗干净, 并教育职工治理煤尘就是防微杜渐的工作, 不能留半点死角, 否则, 零星的煤尘会越积越多, 留下无情的隐患。组织机关科室对全矿井下采掘工作面进行包保, 每旬至少一次到生产单位扫尘、除尘。井下各生产单位把防尘工作列入每班的生产任务单中, 由班长安排具体任务。采煤工区由于人手少, 工作面材料道等地点的除尘工作, 则由生产班长安排送饭工、放炮员等人,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对管线、设备进行擦洗除尘。全矿所有溜子、皮带司机等相关岗位的职工都配备了水桶、棉纱、笤帚、铲子等“小四件”, 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管线及开关等电气设备进行动态除尘, 杜绝煤尘积聚。同时, 他们把无尘化管理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工作一并纳入现场交接内容, 详细记录, 交清接明, 不达标准不交班, 不符要求不接班, 谁接了班谁负责, 确保防尘工作无死角。

为确保手比尘快, 常抓不懈, 动态达标, 韩桥矿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考核标准, 进行动态和定期检查, 比如, 在考核无尘化效果上采用“六看”标准, 即:一看有无防尘和除尘措施;二看措施在现场是否落实;三看井下各区域是否有单位负责并落实到人;四看井下管线、设备戴白手套触摸是否变黑;五看井下灯光照射是否有煤尘飞扬;六看无尘化管理不到位是否被责任追究和处罚。职能部门实行24小时的动态检查, 矿对煤尘综合治理工作每旬检查一次, 每月进行评比, 奖优罚劣。看似“苛刻”的标准, “无情”的考核, 换来的是井下环境的整洁, 安全生产的保证, 职工身心的健康, 更是对煤矿职工最大的关爱。

谁播下希望的种子, 谁就收获丰硕的果实。韩桥煤矿经过全矿上下的齐心努力, 确保了《实现煤尘综合治理目标实施方案》的落实兑现, 无尘化管理成效显著。山西20多名地方煤矿矿主下井参观后, 脱掉工装连澡也没洗, 就穿上了平时的服装;华润天能 (徐州) 集团及所属矿井的干部上井后, 向矿工作人员请求将下井戴过的12付白手套带回去, 以此教育他们的干部职工;徐矿集团不少矿井的管理人员学习韩桥离开时, 不忘带走韩桥职工研制的“冲击波开启式放炮自动喷雾装置”。

3 韩桥煤矿无尘化管理的做法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韩桥煤矿在治理煤尘的过程中, 形成的“心比尘细、水比尘多、雾比尘浓、手比尘快”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制度, 看似简单, 却饱含哲理;他们培育提炼的“把简单的事做好, 把日常的事做细, 把该做的事做实, 对基础性的工作常抓, 对做不到位的事追究责任”的管理理念, 看似寻常, 却极难做到。韩桥煤矿的经验正影响和改变着多年的煤矿防尘管理的思维观念和现场管理, 对煤矿煤尘治理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影响之一:在认识上破除了煤尘治理不可能彻底的传统观念。煤尘可防但不能根除是煤矿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韩桥矿的干部工人以前也深陷这种观念中不能自拔。近年来, 韩桥矿的管理者积极探索井下产尘的规律, 依据多年治理煤尘的实践, 认为煤尘既然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就能在生产中得以消除。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他们敢于破除传统观念, 向煤矿安全生产的“顽症”———煤尘宣战, 提出了“少产尘、不积尘、消灭尘”的治理目标, 从灵魂深处把煤尘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用心比尘细的理念实施煤尘治理工作, 实现了煤矿生产消灭粉尘的目标。韩桥煤矿的实践验证了事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的真理。

影响之二:在煤尘治理中解决了“速决战”和“持久战”关系。煤矿的干部工人都了解煤尘的危害性, 都知道防尘的知识和措施, 但为何治理煤尘时常出现时松时紧, 时好好坏、事故仍发的现象呢?其主要原因之是一些单位只喜欢打“速决战”, 就是上级检查前突击整治, 出了事故突击治理, 煤尘积多突击清除。韩桥矿走出了“打突击、为检查、做样子”治理煤尘的怪圈, 他们深知, 井下煤尘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速决战”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根治煤尘只能打“持久战”, 把煤尘治理纳入日常化的管理之中。该矿职工每天下井随身携带的水桶、棉纱、扫帚、铲子“四小件”除尘工具, 就是他们打“持久战”的生动写照。

影响之三:在考核上坚持严细实, 做到了只认考核不认人。把制度挂在墙上, 检查走马观花, 考核做做样子是一些单位防尘工作的通病, 韩桥矿过去也是这样干的。这样做看起来上下级关系融洽, 同志间和和气气, 不出事故就平平安安, 但却给煤尘留下了“生存”的空间,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韩桥矿痛定思痛, 与这种“骗上级、哄自己、埋隐患”的工作作风决裂。为实现煤炭生产无尘化, 他们制度无漏洞, 检查无死角, 考核不讲情。井下从管线吊挂、巷道清理、设备保洁等除尘“小事”, 都制度落实, 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负责;实行24 h的动态、巡回检查, 保证了煤尘治理制度在现场的兑现;在考核无尘化效果上, 看井下管线、设备戴白手套触摸是否变黑;看井下灯光照射是否有煤尘飞扬, 这种考核标准和办法, 长期保持了“少产尘、不积尘、消灭尘”的成果。

摘要:韩桥煤矿在治理煤尘多年实践的基础上, 根据井下产尘规律, 提出了“少产尘, 不积尘, 最终消灭煤尘”目标, 形成的“心比尘细、水比尘多、雾比尘浓、手比尘快”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制度。韩桥煤矿的经验正影响和改变着多年的煤矿防尘管理的思维观念和现场管理, 对煤矿煤尘治理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篇4:无尘化清洁生产

关键词:无尘化;建设;职业危害防治

一、构建无尘化矿井和加强对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的实际意义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职业安全和健康。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尤其是“新的技术、新的装备、新的工艺和新的材料”已经在众多煤矿的生产系统中开始普遍使用,伴随着持续提升的矿井的安保能力,和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监督,已经基本上控制甚至杜绝一些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让安全管理由过去的保障人的生命权益慢慢转换为现在的保护职工健康权益。[1]因此,更加看重工作场所的粉尘治理。不可避免的是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可产生很多粉尘,粉尘是煤矿主要危害之一,在粉尘中有一种呼吸性粉尘,吸入体内容易引起尘肺,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危害。同时,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如果不小心触发它的爆炸条件,还会引起爆炸和火灾,同时会产生很多的对身体有毒害的气体。然而,煤尘的参与又进一步扩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使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更加严重。所以,对矿井内的粉尘治理已经不仅仅是卫生的要求,还成为“一通三防”管理的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因此,对煤矿粉尘的治理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现实问题确是:即使通过一些传统的防尘和降尘等措施,十分有效地控制现场粉尘的浓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受到特殊的工作岗位比较容易产生粉尘以及薄弱的职工劳动防护意识等一些不定性因素影响,将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尘肺病的威胁。

现在,相关部门日益严格地要求对职业危害的防治。《职业病防治法》已经明确指出:“把因为接触粉尘从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归纳到职业病的范畴,并且对那些从事高危性粉尘工作的职工进行特殊管理”。相关部门要求煤矿工作场所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的浓度一定要达标,严格的执行监测监督程序。

二、加强粉尘治理力度和提高职业安全的主要方法

众多煤矿企业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还想实现无污染、无危害的生产。[2]因为这已经成为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前景。所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就成为了必经之路,重中之重是:“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加强落实组织领导力度、应用综合治理方法等措施”,持续不断的优化无尘化矿井建设和逐步完善健康管理的制度。

1、优化宣传途径、加强领导力度、完善制度体系

(1)从本质上转变思想观念。坚决履行和职业危害告知相关的义务,重新设计并统一设置关于职业危害的告知牌和警示牌;在井口和选煤厂等一些重要场所设置警示标语或公告栏。加强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的宣传教育,最好做到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体员工的职业危害的防控观念以及健康保护意识,真正做到关心健康、注重安全、珍爱生命。

(2)全方位加强组织领导。将职业安全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并成立职业安全监督小组,以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进行健康检查监督,同时也应该在矿区医院中成立职业病预防治疗中心,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医护等专职人员组成,各级单位也需要组织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建立无尘化矿井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各科室和区队需要分别设置一个副职,来对综合防尘降尘工作进行综合分工,开采单位必须指定专业的防尘人员。

(3)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关系着工作能否落实。只有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各项防尘措施落到实处。[3]对此,相关部门修改并且出台了《放射防护管理规定》和《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振动防护和听力保护等政策,特别是针对职业安全制定了《职业卫生考核细则》,形成了一种满足生产现场实际需要且还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安全制度体系。在全国煤矿系统中实行一种集质量、环境合职业安全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完成三体系并行运行和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整合优化,正式启动并运行全面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考核结果要和各单位奖惩挂钩,使矿井职业安全健康得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综合防尘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技术装备要不断升级

(1)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装备。采煤工作面必须安装特别的降尘装置,例如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装置;进回风巷也必须使用旋转喷雾和捕尘帘;破碎机、转载机机头转载点可以采用封闭式的方法进行喷雾降尘;回风巷可以安装粉尘在线监测喷雾系统进行检测;对风流净化水幕进行全面的改造。[4]综掘工作面要加大对新型的湿式大功率除尘风机、控尘系统以及加压泵的使用力度;要在综掘机的承载段要进行高压喷雾泵的安装,达到水电闭锁的目的;同时工作面回风流必须安装以及使用捕尘帘。要将功率较大的除尘风机安装在普掘工作面中,让喷浆机以及除尘风机之间达到联动的目的;同时也应该将放炮远程压气式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安装在必要的区域,改善职工的现场作业环境。

(2)不断加强矿井下综合防尘降尘的管理力度。要对安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的检查,保证系统的最新性,及时的安装煤矿粉尘和瓦斯检测仪等监测仪器,建立多个粉尘监测点。认真实施对采掘工作面的注水策略,有效的使用矿车的防尘车罩,加强洒水降尘除尘和地面冲尘的管理力度,再建立完善的运输过程。建立完整的管道、电缆系统,也包括对其他机电器材的日常维护体系。并且要对管理牌板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范,使用具有防尘设施以及冲尘作用的管理牌板。

(3)全面开展对地面的重点区域的粉尘治理工作。煤场以及选煤厂是产生地面粉尘和噪声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与现场相结合,来对企业进行模板化管理,保证煤场的环境治理工作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不断加强对选煤厂和煤场标准化车间的建设,保证防尘降噪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对现场洒水降尘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不断的完善,实现煤矿的综合治理,保证煤矿开采环境的优良,可以有效的控制矿井上下的粉尘,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3、看重个体防护,贯彻依法管理方针

(1)加强对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有效管理。做到严格依据《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规定实施管理办法,为那些存在职业危害的职工提供及时以及满足安全鬼父的的防护用品。并且要对个体防护用品用具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专人进行管理。同时也应该为井下人员提供电子血压计和急救箱等紧急救自救的医疗器械。

(2)加强对个人防护的知识教育力度。要对“三三联动”的机制进行深化,必要时,可以选择将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当成矿井军事化、封闭式安全培训的关键性内容。[5]做到每天都要按时督促和教育职工正确佩戴并使用保护用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职工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进行不定时动态抽查,在下矿井之前要严查那些不按要求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等劳保用品的矿井职工,对每一位下矿井工作的职工进行现场提问,比如:所在岗位职业的潜在危害、怎样使用防护用品等。

(3)加强对职业病防护和治疗工作。首先要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进行完善,建设并装修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室,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实行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要对特别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例如接尘、接噪、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等,并保证查体率、合格率均可以达到100%。同时,一定要妥善安排历史遗留的职业病人,并且要对他们的恢复治疗以及健康疗养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证职业病人可以全部得到治愈,没有尘肺病例的新增。

结语

如果想要使职业病得到控制就要做到,必须将建设无尘化矿井作为基础,使现场粉尘的浓度得到控制;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进行强化,更加深层次的防治职业病。[6]以上两点是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实现粉尘控制以及职业危害防治目标的科学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三点要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不断的加强基础化管理,并构建出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有效机制;其次,要对综合防尘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将事后治理转换成事前防范;最后,必须对职业健康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做到全面实施职业危害的防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永升.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3,01:85-88.

[2]袁辉,张国伟.绿色矿山 筑牢职业健康屏障——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经理赵兵文[J].现代职业安全,2013,09:8-11.

[3]李荣强.无尘化矿井建设在峰峰集团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03:106-107.

[4]周泉,石恒伟.百善矿无尘化矿井粉尘综治系统工程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04:122-123.

[5]刘新.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预防矿山机电设备事故[J].安全与健康,2012,11:42-43.

篇5:无尘化矿井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清洁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人本管理,健全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清洁化生产工作,降低职业健康危害。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无尘化”矿井建设活动,达到地面无浮尘,井下作业场所无积尘的标准,地面治理细节拓展到车辆、道路,保持工广区和生活区的清洁有序,井下工作区域达到“眼看无尘,手摸无灰,检测达标,管理到位”的标准,并延伸到各作业场所的每台设备、每条电缆、管线、各种材料及物品等,全部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

三、地面”无尘化”建设要求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十四项制度,在地面工业广场、井口及其他重点作业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张贴粉尘检测报告及粉尘危害程度评估报告。对煤炭运输车辆、物料运输车辆、人员运输车辆等所有进矿车辆进行冲洗除尘,确保物流尘源有效控制,对工业广场、煤厂、洗煤厂、矸石山、砂石存放场等地点采用地面硬化、绿化、洒水等措施,有效降低产尘量,对装载松散材料的所有车辆,采取覆盖防尘罩、限制装车高度和装载量等方式,确保运输过程无扬尘、无抛洒。

四、井下作业场所“无尘化”建设要求

1、矿井必须有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供水管路必须覆盖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硐室等地点,供水管路每隔100m、皮带巷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每条巷道内配备冲尘软管。地面设有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防尘用水的水质每季必须进行一次分析化验。采区巷道、采掘工作面巷道管路中要安装过滤器,每月至少要冲冼一次过滤装置。

2、矿井必须建立巷道冲洗制度,实行定期冲洗,确保巷道不干燥、无粉尘堆积。井底车场、水平大巷等主要巷道每年应刷白一次。

3、转载及运输防尘:煤仓上口和翻罐笼必须安装使用防尘罩和喷雾装置,矿车运输沙石、水泥等产尘物品必须采取覆盖或其它防护措施阻止粉尘飞扬。

4、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道,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必须安装主要隔爆水棚。安装位置、数量、水量、水质、棚区长度符合规定,水棚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与交叉口、转弯处和变坡处的距离不小于50m。水袋外边缘距巷顶、帮的间隙不小于100mm,水袋底部至轨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8m,单排水袋高度一致,相邻两排水袋间距1.2m~3m,每棚水袋间距相同,水袋纵向间距保持一致(受现场条件限制可适当调整),主要隔爆棚区的长度不得小于30m,水量不得少于400L/m2,水袋底边距架空线不小于200mm。

5、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装使用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自动喷雾和移架、放煤自动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顺槽距工作面30m范围内安装一组风流净化水幕;回风顺槽距工作面30m和50m范围内各安装一组风流净化水幕。净化水幕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覆盖巷道全断面,并应实现自动化。

6、炮采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在爆破前、后应冲洗工作面。爆破时应采用高压喷雾等高效降尘措施。工作面内每20m至少安设一组喷雾装置,喷雾能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好并正常使用。

7、综掘工作面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小于3MPa,外喷雾装置使用水压不小于1.5MPa,并安装使用除尘风机,未安装除尘风机或除尘风机发生故障,综掘机停止作业。

8、掘进工作面巷道内必须安装净化水幕。距工作面50米范围内设置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水幕要求能封闭全断面、雾化效果良好,并使用正常。

9、普掘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在爆破前、后应冲洗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岩壁,爆破时,使用距离工作面10m~15m的爆破自动喷雾,爆破喷雾实现自动化。装岩前必须对距离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装岩堆洒水。在装岩过程中,边装边洒水。

10、采掘工作面所有的转载点、装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做到灵敏可靠,雾化效果好,并能正常使用。落差超过0.5m的转载点应设置导煤板或安装防尘罩,煤仓和溜煤眼上口应安装防尘罩。

11、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装隔爆水棚,安装位置、数量、水量、水质、棚区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12、综合机械化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装水压表,防尘用水压力不低于1.5Mpa,采煤机、掘进机必须实现水电闭锁功能。

13、采掘工作面回风必须安装粉尘浓度传感器一台,在工作面回风流安装能够覆盖全断面的捕尘网,并在捕尘装置上风侧2米范围内安装喷雾装置。

14、煤层内

在水分低于4%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煤层注水,煤与半煤岩巷炮掘工作面必须采用短壁快速注水技术。

15、推广应用湿式喷浆技术,有效降低粉尘浓度,喷浆工、综掘机司机要佩戴正压呼吸面罩,其他接尘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

16、矿井要建立独立的粉尘化验室,配有足够的数量的测尘仪器和设备,各矿测尘部门必须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每个采区至少1人,测尘仪器不少于8台。使用的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必须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粉尘测定时间和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2006)要求。

五、实施步骤

此项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组织学习阶段,时间为2013年1月10日前。各单位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培训、“一三五”学习等时间,组织全员学习,掌握活动内容、标准,便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时间为2013年2月10日前。在此阶段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是明确分工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明确分工负责范围、内容。二是完善规程措施,准备好开展无尘化矿井建设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三是对本单位范围内所有需要安设防尘、降尘设施的地点及防尘、降尘设施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对不符合规定及防尘、降尘效果差的设施进行优化改造,确保所有防尘、降尘实施达到安设齐全雾化效果好。四是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无尘化建设延伸到井下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全面清洁生产。

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通过“无尘化”矿井的创建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推广适用技术、装备和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本矿井特点的综合防尘技术方案,推广一批综合防尘治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各单位先按照活动制定的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集团公司申请验收,2013年2月10日后由集团公司通风防尘处组织验收。

六、验收办法

经检查验收,矿井“无尘化”矿井建设验收标准三个项目平均得分不低于90分且大项最低得分不低于85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为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今后在每年2、5、8、11月份通风防尘处组织对各生产矿井进行“无尘化”矿井建设专项验收,验收结果排名进行通报,并对取得前三名的矿井进行适当奖励。

七、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各单位要成立由矿长(总经理)任组长的无尘化矿井建设领导小组,并制订详细的活动意见,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具体职责,并建立相应考核奖惩制度。

2、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建设,提高劳动保障水平。牢固树立“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理念,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坚持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健康权益保障意识;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淘汰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3、要健全完善矿井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根据责任划分范围,由各单位分管领导按照分管内容对分工范围进行治理整顿,各单位驻矿(公司)安监处负责对活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4、加强无尘化培训和引导。要把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纳入日常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系统学习《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法》等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篇6:东莞无尘车间的生产管理规定

1.无尘车间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无尘车间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无尘车间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3.2、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无尘服、帽、鞋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且不可在无尘车间内整理无尘服等。

3.3、相关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手套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作业。

3.4、工作时间不可有聊天现象,更不允许有争吵现象。

3.5、无尘车间内不允许带入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3.6、所有人员上班前半个小时和下班半小时不允许上洗手间。

3.7、去洗手间人员必须用厂牌来换离位卡方可离位,去洗手间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3.8、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放置好自己的衣服及静电服等。

3.9、所有人员上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清扫自己的工作岗位。

3.10、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排好队进出无尘车间。

4.无尘车间作业环境规定

4.1、落尘量检测每三个月委外检测并附检测结果至公司管理部存档。

4.2、无尘车间标准温度:21℃-25℃,湿度:50%-70%,每天要有温度表记录。

篇7:磺化对位酯的清洁生产工艺

关键词:4-β-羟乙砜硫酸酯苯胺-2-磺酸,磺化,废水处理,清洁生产

磺化对位酯又称4-β-羟乙砜硫酸酯苯胺-2-磺酸, CAS号4298866--2222--11, 是一种KKNN型染料的重要中间体。

对于磺化对位酯的合成工艺报道较多[], 主要以对位酯为原料, 经过发烟硫酸磺化、再水解双磺化对位酯成单磺化对位酯、用冰水稀释后再用氯化钾盐析、过滤得到最终的产品, 目前没有用硫酸钾盐析的报道。

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色度、高酸度、高COD、低B/C值的母液废水。而且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钾盐和部分磺化物料, 具有很好的回收利用价值。已有文献报道的处理方法[6,7,8,9]只是将母液废水通过简单的沉降或活性炭吸附, 循环利用废硫酸, 没能回收经济效益更高的钾盐和少量的磺化物料, 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通过改变盐析结晶工艺所用盐的种类, 利用溶解度小的硫酸钾替代老工艺中的氯化钾, 便于母液中钾盐的回收;母液废水经简单的冷析、吸附和浓缩等物化处理, 回收废水中有用的中间产物、硫酸钾和硫酸, 并套回到合成工序中, 实现清洁生产。

1 实验

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1.1 实验试剂

对-β-羟乙基砜基乙酰苯胺 (工业) 、发烟硫酸 (工业) 、硫酸钾 (工业) 、活性炭 (工业) 。

1.1.2 实验仪器

电动搅拌器、循环水式真空泵、过滤设备一套、分析天平、温度计、CLT-12型COD速测仪。

1.2 实验方法

1.2.1 4-β-羟乙砜硫酸酯苯胺-2-磺酸合成

向装有温度计和搅拌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发烟硫酸420g, 在45℃以下加入对-β-羟乙基砜基乙酰苯胺184g, 用1小时升温到133℃, 并在133-135℃保温反应4小时, 磺化反应结束。降温到82-85℃加水28g, 升温到105-110℃进行水解, 水解保温反应5小时。再降温到30℃以下, 慢慢将物料放入准备好装有850g冰水混合物的2000ml烧杯中稀释, 控制稀释温度为25℃以下;稀释结束后加入硫酸钾110g盐析结晶。过滤, 得到浅粉色固体磺化对位酯折百212.8g, 收率为90.02%, HPLC纯度为95.2%, 氨基值为71.8%;母液废水1280g, 以废水质量为基准, 其中硫酸含量为26.7%, 硫酸钾含量为6.9%, CODCr为34560mg/L。

1.2.2 母液废水处理

将母液降温到5℃以下, 使母液中的双磺化对位酯和磺化对位酯析出, 过滤, 得到滤饼Ⅰ (只要为磺化对位酯和双磺化对位酯) 湿重18.2g, 滤液Ⅰ1255g;在滤液Ⅰ中加入6g活性炭吸附脱色, 过滤后得到无色透明滤液Ⅱ1232g;将滤液Ⅱ浓缩到硫酸酸值为58%, 冷却结晶, 回收冷凝液608ml, 检测CODCr为110mg/L, 可作为下批稀释底水套用;浓缩液冷却到30℃离心分离, 得到酸度为55%的稀硫酸510g, 白色细粉末状硫酸钾晶体101g, 检测纯度为98.1%, 回收率达到91.8%。

1.2.3 回收资源利用

保持产品合成工序中其他条件不变, 将回收的滤饼Ⅰ加入合成水解工序中重新水解, 回收的硫酸钾套回盐析工序中, 产品合成结束后过滤得到浅粉色固体磺化对位酯折百219.5g, 收率达到92.86%, HPLC纯度为95.4%, 氨基值为70.7%。在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下, 收率提高了2.8%。

按以公知合成分散黄棕30#的方法, 用回收的硫酸作为偶合底酸, 产品收率、质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原理

磺化反应:

水解反应:

从上面反应原理可以看出, 水解的目的是把磺化副产物双磺化对位酯水解成磺化对位酯。滤饼Ⅰ主要为双磺化对位酯和磺化对位酯, 因此能重新回入水解工序中水解, 提高产品收率。

2.2 盐析剂的选择

研究表明, 水对阴、阳离子都有较强溶剂化作用, 但对阳离子比阴离子有更强的溶剂化作用, 因此盐析剂作用主要表现在盐析剂阳离子溶剂化作用上。这为用硫酸钾替代老工艺中的氯化钾作为盐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样能达到对磺化对位酯盐析结晶的要求。但在相同温度下, 硫酸钾的溶解度远远小于氯化钾, 因此在硫酸体系反应介质中用硫酸钾替代氯化钾作为盐析剂, 不仅能避免氯离子的带入, 而且更便于钾盐的回收。

2.3 盐析温度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

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 改变盐析温度, 考察盐析温度对产品收率和纯度 (HPLC) 的影响, 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 随着盐析结晶温度的升高, 产品的收率降低, 但纯度提高, 因为盐析温度降低, 产品磺化对位酯和副产品双磺化对位酯溶解度降低而大量析出, 产品收率增加。根据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选择盐析结晶温度为20-25℃。

2.4 母液冷析温度对中间产物回收率的影响

改变母液冷析温度, 考察不同温度下, 母液中有机物的析出情况, 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当冷析温度大于15℃时, 滤液ⅠCOD变化不明显, 从15℃降温到10℃时, 滤液ⅠCOD大幅下降, 而小于5℃后, 下降变缓。所以冷析降温到5℃以下时对母液中中间产物的析出贡献不大, 因此选择冷析温度为5℃。

2.5 滤液Ⅱ浓缩程度对硫酸钾回收率的影响

硫酸钾在溶液中, 是以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的形式存在, 而在含硫酸的溶液中因为已经存在一部分硫酸根离子, 这使得硫酸钾的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因此在同一温度下, 硫酸钾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要低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并且随着酸度的增大, 溶解度减小。电离反应方程式如下:

在滤液Ⅱ中, 硫酸酸度增加, 硫酸钾溶解度降低;且温度升高, 硫酸钾溶解度变化不明显, 所以随着浓缩的进行, 硫酸钾逐步析出。综合浓缩能耗因素, 选择浓缩程度为提高硫酸酸度到50-60%。经多次实验检测, 冷却结晶分离硫酸钾后, 硫酸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百分比含量<1.5%。

3 结语

3.1在磺化对位酯合成工艺中可用硫酸钾替代氯化钾作为盐析剂, 控制盐析温度为20-25℃, 在产品收率、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 避免氯离子的带入, 有利于纯净钾盐的回收。

3.2母液废水降温到5℃, 能冷析回收溶解在母液中的大部分磺化对位酯和双磺化对位酯, 可套回到水解工序重新水解, 提高产品反应收率2-3%, 达到92%以上。

3.3母液经冷析、活性炭吸附后浓缩到硫酸酸度为50-60%, 结晶分离, 得到含量大于97%的粉末状硫酸钾, 回收率大于90%;浓缩冷凝水可套回做稀释底水;回收的硫酸可用作分散染料的耦合底酸。

本文所述工序合成磺化对位酯, 工艺流程简洁, 操作简单。各步工序的产物都能回用, 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现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付刚, 李文晓.磺化对位酯的合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8, 16 (8) :26-28.

[2]何广科, 2-磺酸-4- (β-乙基砜基硫酸酯) 苯胺的合成工艺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 2005.

[3]张兴华, 邢广文.一种染料中间体磺化对位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CN201110185187.3, 2004.

[4]Josef Landler, Erhard Worfel.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wa-ter-soluble azo dyestuffs by reacting an aromatic amine and a cou-pling component with alkali metal nitrite or alkyl nitrite in the ab-sence of acid[P].German Patent:DE2503714, 1975.

[5]William D.Miller, Eddie V.P.Tao.Synthesis of bicyclic aro-matic sulfonic acids sulfonyl chlorides and sulfonamides[P].Europe-an patent:EP0583960, 1994.

[6]张兴华, 邢广文.一种磺化对位酯生产中废酸的处理方法[P].中国专利:CN200810154089.1, 2008.

[7]孟云龙, 褚平忠.一种磺化对位酯产生的废酸回收方法[P].中国专利:CN201110316618.5, 2011.

[8]Glenn A.Thompson, Anthony J.Corso, Hans Helmut Dr.Steuernagel.Water-soluble monoazodyes containing a ureido groupand two sulfonyl fiber-reactive group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and their use[P].European patent:EP0265857, 1988.

上一篇:喝酸奶日记400字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