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

2024-04-26

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精选1篇)

篇1: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

韩正: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

2014年5月6日

来源:解放网

未来20年、30年,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应当怎样,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怎么考虑。我们都有憧憬、有向往,但还是要全面深入科学地研究。

一个城市规划管不管用、能不能实施,关键看对这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有没有全面考量,有没有真正搞清楚。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最主要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

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要求市规土局,建设用地规模必须只减不增、必须负增长、零增长也不行,这是对上海负责。同志们,我们担任这座城市的领导,要给这座城市留下些什么,是值得始终牢记的。我一直要感谢前市规划局局长夏丽卿同志,她担任规划局长时虽然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留下了很多好的地方。

规划工作是百年大计。规划千万不能走弯路、出错误。特大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有时犯了个小错误,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永远遗憾。

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希望我们全市上下更好地贯彻落实。杨雄市长对编制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同志们落实好。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和先导作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都高度城市规划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先后编制了两个城市总体规划,引领我们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断前进。当前,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更加深刻的调整变化,上海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需要科学把握大势、全面前瞻变化,抓紧启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长远发展的蓝图和框架。编制好面向未来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们不是一张白纸上编规划,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必须面向未来研究问题,既要看到重大战略问题,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研究清楚、不认识清楚,可能会有更多的

其次是必须符合国家对上海发展的要求。上海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只有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我们始终要从国家战略、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大局出发,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未来20到30年,是我们向着“两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中央要求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我们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必须体现出这样的要求,这就要大家深入思考、深入研究。实际上,当前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经济发展注重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的导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的导向,生态环境优先的导向,这也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要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基础性要素约束的问题。一个城市规划管不管用、能不能实施,关键看对这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有没有全面考量,有没有真正搞清楚。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最主要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

一是对未来20-30年上海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结构要有科学分析预测,把人口总量控制目标科学界定好。

纸到现在13平方米,屋子已经比亭子间大了。

同志们,面对这样的用地规模现状,我们的本事在哪里?在结构调整、腾笼换鸟,而不是粗放式的发展。粗放式发展,这不是上海的本事,不代表上海的水平。建设用地规模要负增长,必须确定下来。

三是对生态环境要有全面科学评估,把生态环境约束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约束和红线约束。这就要着眼于未来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搞清摸透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底数、生态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瓶颈制约。尤其要清醒认识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重要生态结构空间和生态用地不断受到蚕食,全市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很大。

第三,要深入研究城市发展总体布局结构问题。城市总体规划不同于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规划,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总体规划偏重城市未来空间布局结构,而中长期发展规划偏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大发展、大变化,上海城市空间总体布局基本形成,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框架等基本确立。但是,面向未来,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的方向、功能、平是过去长期发展的结果。规划不能脱离现实,不能离开当前实际。但是,规划也不能囿于现实环境束缚,决不能简单迁就现状。规划就是要超越当下、面向未来,勾画长远发展的蓝图,前瞻性、洞察力、创新意识是规划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把握好当前现状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全面认清现实,立足当前实际,根据现阶段发展实际进行规划;又要科学预见未来,着眼长远变化,在判断大势大局中前瞻规划。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很多创新创造创意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因此,我们编制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善于把握变化,充分考虑不确定性,从而保证方向、目标的正确,不犯颠覆性错误。比如,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革命性影响,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以前和现有的想象,互联网对工作和生活的变化有多大,值得研究。这种变化,难以想象。

第二,要把握好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城市既是人们共同从事生产的集聚地,也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大家园。城市规划必须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这对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的城市规划,特别是特大

加有效配置,使市民生活、工作和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低碳上下功夫;要在更加重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江南农村特色、传承都市文化上下功夫。

第三,要把握好守牢底线和留够空间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明确未来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保护好不可复制的资源,确保朝着正确方向和既定目标前进。如果没有这样的底线,规划就没有约束力。未来不可能完全预见,每个时期都会有重大的甚至革命性的变革,总会发生出乎意料的变化,科技在变、经济社会在变、人类本身在变,唯一的不变就是变。规划必须以变应变,充分留有余地,为未来发展留够空间。编制规划既要积极,更要稳妥;既要有为,也要无为,重视留白。未来有很多不可知,未来人比我们更聪明,后人比我们更善于用好资源、建好城市。千万不要以为上海建设用地已达天花板、城市空间格局基本都确定了,好像我们对未来城市规划都心中有数、脚下有底了,好像就可以把规划编得详尽无遗、满满实实了,其实不然!越是在这种条件下,越要突出规划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留够空间。概括起来两句话,该守住不能变的,就要确保不突破底线;该与

上一篇:文安地震与首都圈地区数字化应变资料分析下一篇:滑轮的作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