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2024-05-22

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2010-06-08 15:16:58| 来源:税务信息化论文集 | 作者:晏冕内容摘要:信息化建设在当代税收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生产力对税收工作进行了改造,促进了税收工作不断进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信息化建设给基层税务部门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项目重复建设,各类单行软件繁多,操作流程复杂等缺陷。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本文从基层税务系统的角度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降低社会成本。关键词:基层税务系统 税收信息化 降低成本

新疆伊犁地处祖国西部边陲,面积5.6万平方公理,所辖12个基层县(市)局管辖35000余户纳税人。从1999年至今,从金钥软件、XJMIS到现在的综合征管软件,从金税一期建设到金税三期的全面开展,通过这10年的信息化建设,伊犁州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伊犁州国税局计算机中心机房从只有一台服务器发展到现在的16台服务器,网络也从X.25和拨号接入发展到主备线路均为光纤接入。可以看到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为新疆伊犁国税系统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但也要看到在信息化建议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如何在资金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降低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是基层税务系统有待思考的地方。

一、新建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要合理。

基层税务系统近年来有不少新建办公楼项目,其中综合布线及机房设置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综合布线方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办公楼今后近十余年的正常使用,而综合布线及机房设置的一次性投入又较大,从而决定了综合布线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在此方面,基层局应本着高效、实用、节俭的原则,有计划、分主次、按步骤地完成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着重避免超标准投入、重复投入、以及因设计不完善而造成的返工、误工现象。也有个别基层局为了眼前节省了一笔资金,而简单地减少数据点数,减少机房用电缆线径,甚至将机房消防也省略了,但却忽视了未来可能因此产生的无谓投入,并为机房的安全运营埋下了隐患。这与综合布线重在“合理”的原则是相违背的。从长远角度来看,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综合布线的设计务必要以“合理”为重点。在机房的位置方面,应考虑设置在办公楼的中下层为宜,既节约网线的使用,也便于机房设备的维护。这些都需要网络专家通过综合考虑该基层局的发展速度、人员规模、设备增加情况来审核综合布线方案,既要满足工作需要也要减少浪费。建议基层局的综合布线方案必须由以地(市)级以上国税系统进行审核,施工方应由有网络布线资质、施工信誉较好的公司承建。

二、理性对待设备更新,提高使用效率。

基层税务系统在日常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最大的便是硬件设备的购置。这也使部分基层领导片面地理解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是进行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其实,维护设备的高效运行的意义要远重于简单的设备采购。首先,计算机类设备的更新是有规律可寻的,市场上大约每3个月就有更高配置的计算机出现,一味地追求高配置、新设备,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基层局设备购置要符合客观实际,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更新。一般一台计算机有效的使用年限为6至8年,前2年为高性能黄金使用期,所以基层税务系统可以两年为一档来进行更新设备。每两年更新本系统25%的计算机设备,使计算机设备形成最新、新、中、旧4个档次。同时考虑到上级局也会定期进行计算机设备调拨,基层局每年投入到更新计算机设备采购的资金便不必太多。其次,要注重对设备的维护,保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按上述方法进行设备更新,那么全局有80%的设备是使用2年以的,这些计算机设备也是故障高发的设备之一,应重点加强对这些计算机、服务器的日常维护,确保使用状态良好,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率。从而达到在宏观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三、应减少系统维护人员的流失。

一名优秀的系统维护员是基层局的财富,是基层税务系统网络得以正常运转,各类应用软件正常运行的保证。系统维护人员培养是需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的,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系统维护员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局举办的计算机专业的提高培训班,在日常工作中逐渐达到熟悉基层税务系统使用的各类单行软件,掌握机房各类设备和网络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故障,基层局因缺少系统维护员造成的设备损坏,网络阻断等简接损失是巨大的,也是无法弥补的。系统维护岗位因工作繁重,压力较大,许多系统维护员都选择到业务科室去工作,也有部分基层局领导错误地认为数据已省级集中,计算机人员已过剩,将系统维护员调离岗位,造成系统维护人员大量流失,新人员也补充较少,从2005年开始,新疆国税系统在进行公务员招录时,已连续4年没有招录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目前新疆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在综合征管软件数据集中的前提下,仍有近40种各类应用软件在使用,基层局的各类业务培训都离不开计算机人员,出现了只要是业务类软件培训就必定会有计算机人员参加的局面,计算机人员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后,除要对软件进行初始设置外,还要承担师资工作。所以要减少系统维护人员的流失,提高在在岗系统维护人员的待遇,使系统维护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杜绝因人为原因造成数据丢失、网络中断等故障。

四、整合系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新疆国税系统的防伪税控、稽核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征管系统等部分数据已实现省级集中及数据同步,省级集中的模式有利于数据的管理和安全,能够有效地保障

数据的完整和不被删改,但各系统仍然是相对独立的,其架构也不尽相同,有B/S结构的,也有C/S结构的,种类繁多、操作复杂,造成了操作人员及易出错,且出错后不易修正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提高数据的准确率固然是必要的,但就整体而言这仍然是一个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善的结果。部分在前台无法修改的错误数据,只能由省级信息部门在数据库中进行修改,这无疑大增加了省级信息部门的工作量,加大了人力物力的开支。单行软件的增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税务系统各环节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这种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现有的单行软件进行整合,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基层应用效率。一是统一数据库,使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唯一用户名登录,系统通过权限控制来实现用户的可操作管理;二是设计时使用一致的操作概念,使操作人员在熟悉一种操作习惯之后可以举一反三,最快速度熟知其他操作步骤;三是在操作步骤尽量简单直观,便于理解,操作人员首次操作时凭借系统提示即可完成正确操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是操作越来越简单,工作量减少的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希望金税三期能够整合各类单行软件,开发一个能够涵盖征管、税政、行政、出口退税、稽查、税收执法、财务管理等税收业务的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对税务干部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给出工作提示及工作指导的综合软件,既便于维护也便于数据管理和分析利用,使信息化真正地让税务干部受益,让纳税人受益,减少纳税人办税的程序和提供的资料,大力推广多元化申报及网络办税,使纳税人能够足不出户地完成涉税事宜,减少社会成本。

五、统一软件规划,降低开发成本。

经过统计,目前尚在使用的国税系统各类省级集中或单行软件有近40种,这么多的软件开发投资巨大,应用上的不便也造成人力浪费严重。以前在数据没有省级集中的情况下,地市和县一级税务系统通过编写部分查询语句,开发一些小型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认识的偏差基层税务领导甚至将开发软件的多少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程度高低的尺度。近几年来,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省以下税务系统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很难跟上政策的变化,软件无法升级,或升级成本较大,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这是也是由于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开发没有统一规划,上级局各业务部门需求不

一、各自为阵造成的。这些软件的开发,相互之间无法融合,既加大了软件开发的成本,为今后系统升级带来阻碍,也对税务干部软件应用带来不便,造成额外的负担。因此,基层税务系统应谨慎对待软件开发,切不可以编写开发了多少程序作为检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标尺,更要杜绝花大量资金聘请软件公司开发各类软件,如有此类需求,请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寻求总局或省局统一规划和开发相关程序或完善程序。更不能以自己开发一个小程序或使用软件公司的软件而向纳税人收取费用,增加纳税人的成本。建议总局和省级税务局整合各类软件,严格限制基层局对软件的编写和开发,真正实现“整合资源、讲求实效”,要牢牢把握运用信息技术为税收工作服务这一核心,对不同系统和软件进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增加相互之间的兼容性,尽可能充分用好现有资源。同时根据新的要求,在整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完善和提升,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国税、地税、工商、海关、国库等部门都进行着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都有自己的系统平台,由于国税系统与这些部门之间尚未联网,使许多涉税数据都仅限于其部门内使用,降低了与系统外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的效率与可利用率,增加了社会成本。加之国税系统与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致,各部门间也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数据格式及应用都不同,编写应用软件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和标准,致使各应用软件编码规则不一致,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造成数据难以共享,或部分数据共享,但效率较低,这也是信息化建设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目前、国税和地税已实现了统一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只需在一方办理税务登记后,数据通过人工方式传到另一方进行录入,既减少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费用也减少了社会成本,社会效应和意义是比较大的,但这还算不上数据共享。数据如能在其他部门进行充分共享,则一方形成的数据几方都可使用,既减少人力开支,也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效力。建议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其他部门的数据,建设跨部门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各部门间信息化建设共享共赢。

七、加强网络安全投入,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保证网络及各系统正常运行,是信息化建设之根本。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就是在减少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在国税系统,各类税收业务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而一旦出现数据毁灭性的丢失,那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更是无法承受的。

(一)是保证数据安全,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逆也不可恢复的。目前新疆国税系统省级集中的数据有综合征管软件、稽核、协查数据等,省一级国税系统应配置数据异地热备,备份系统热切换等系统。省以下国税系统要做好其他各类本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备用设备进行数据恢复,以确保各类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是保障设备安全,国税系统金税工程第一期投入的各类设备已连续运行近十年时间,设备老化带来的问题已日趋显现,设备出现故障、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一旦中断,税务系统大量的业务工作都将无法正常开展。各级机关应有计划地逐步对使用年限较长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进行更换,加强对网络运行的日常监控,加强对网络设备的保养维护。注重中心机房设备安全,要建立机房巡检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机房设备安全,在机房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停电、有烟火、温度过高等紧急情况时能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督促电信局、广电局等主备线路供应商对光端机等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网络畅通。

(三)是注重信息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自己的师资力量或外聘专家讲解最新信息

安全的特点、信息安全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将信息安全理念灌输到每一位税务干部思想中,使干部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将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杜绝内、外网混接情况发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安全事故。注重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严格控制U盘、移动硬盘等储存介质的使用,降低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风险。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这32字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是税务系统多年来实践经验的宝贵结晶。要牢牢把握运用信息技术为税收工作服务这一核心,在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尽可能充分 利用现有资源,加强规划,建立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和统一规范的征管业务流程,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节省投资,不走冤枉路。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正稳步实施,日益完善,作用为信息技术人员,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在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降低成本仍大有可为,笔者一点拙见,仅当抛砖引玉。

作者简介:新疆伊犁州国家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

篇2: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现在税务系统的信息化面对的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但面向系统内部的最基层的是县(区)局,县(区)局是数据采集的最根本,作好基层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在必行,不容耽误的工作。

一、基层县(区)局从信息分散走向信息集中

信息集中是指在税务信息处理上,把整个县(区)局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计算机基础设施必须相应调整,增加县(区)局局域网和分局(所)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带宽,升级县(区)局服务器设备,同时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在这种模式下,各分局(所)的应用数据全部存储在县(区)局服务器上,分局(所)采集、查询、统计本单位数据,直接与县(区)局服务器进行交互。

实现信息集中,为基层税务机关提高税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信息集中为实现县(区)一级的集中征收、集中稽查、相对分散管理提供了支持。信息集中可以支持县(区)局征、管、查三大系列的工作,由上至下,一管到底,简化中间管理层次,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化、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其次,信息集中有利于为基层县(区)局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一方面强化电子申报纳税,支持企业、电信局、税务机关、银行四方联网,实现网上申报、银行自动划缴税款;另一方面加强税源监管,充分利用外单位的信息资源,如与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进行联网,更方便、快速、有效地获取外界信息,并加以综合利用。第三,信息集中处理,可以降低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成本。目前全国按每镇或乡设一个征收单位,共有2万多个征收单位,每个征收单位建一个局域网,建得起养不起。实行县(区)一级的信息集中处理,局域网缩减为2千多个,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税收征收窗口”虚拟化,征纳双方的信息从面对面的交互向网络化交互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具备了丰富的可上网资源。建立网上税务系统,是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网上税务系统是指税务机关以税务内部管理信息化为基础,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的网上办税服务厅,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有关涉税事项。

(一)网上税务系统的网络结构

网上税务系统的网络由税企信息网和税银信息网构成。税企信息网由企业——电信部门——税务机关三方联网组成。税银信息网由税务机关——电信部门——专业银行——国库四方联网组成。税务机关的内部网络由数字认证系统、防火墙、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组成。

(二)网上税务系统的功能

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网上税务系统必须是一个功能完备的虚拟办税服务厅。其功能包括所有税种的纳税申报(包括正常申报、补申报)、税款缴纳(包括清缴税款、预缴税款、缴滞纳金)、延期申报、延期缴税以及发票管理(包括发票认证、金税工程数据上报、发票查询、状态查询、领购情况查询)、出口退税、纳税情况查询、税务文书处理等。

(三)网上税务系统的运作方式

以申报纳税为例,在企业的电脑(或防伪税控机)上安装脱机软件,企业使用脱机软件填写申报表,拨号进入电信局公网。经过电信局的网络设备进入网上税务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和防火墙检测。税务机关对其信息进行逻辑校验,校验无误后,信息即时通过网络进入银行。银行检索其账户是否存足税款,税款足够的,银行扣款并打印税票。纳税人到其开户的储蓄所取税票。

(四)建立网上税务系统的意义

1.改变了传统的征纳方式。网络及网络设备是税务机关的征税厅;税务机关前台录入数据由纳税人完成;税票由银行开具。

2.提高征纳双方的办事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对税务机关的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影响深远。

3.扩大税法宣传辅导渠道。新的税收政策、法规直达纳税人,税目、税率、申报表等的改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有利于纳税人正确执行。

4.扩大了税务机关的信息采集面,提高了税务机关对经济及税收的监管能力。申报表以外的一些重要的企业财务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到税务机关,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掌握税源变动规律。

三、税务机关征管信息采集面从单一性(申报表数据)向多样性(主要财务数据及交叉稽核数据)发展

(一)扩大征管信息采集面的必要性

分析我国目前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取消专管员制度之后,税务机关没有固定、有效的渠道收集企业的经营信息。现在税务机关采集的信息仅是企业纳税申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几乎无法获取,而这些数据正是税务机关强化征管的重要依据。扩大征管信息采集面,通过征管信息系统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为税务机关提供一整套辅助分析、决策的指标体系,将成为基层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趋向。

(二)数据来源及种类

第一类数据来自纳税人各类纳税申报表,数据种类为进、销项税额、税金、欠税、留抵税金等申报表所含数据。

第二类数据来自纳税人通过网上税务系统申报的“经济税收重点数据来源表”,数据包含:(1)资产负债指标,包括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利润指标,包括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折扣与折让、产品销售成本、净利润。(3)附列资料,包括平均职工人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产值、按生产规模可实现产值。

第三类数据来自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电力、供水等部门,数据包含企业进、出口货物种类及数量,企业开、停业情况,企业用电、用水数量等。

第四类数据来自税务机关内部,即税务机关通过对企业的审计和稽查,定期测算出的同类企业正常销售值、企业行业毛利率、行业税负率等。

(三)提高征管信息系统对征管原始数据的分析能力

要成功监控本地区的经济及税收变化情况,征管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从点到面经济状态描述。具备单个企业分析、行业分析、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全地区经济总量分析。

(2)提供历史全貌及历史比较。系统应反映每个企业、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如对每一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纳税状况及经营变化状况进行描述,以帮助税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3)提供辅助分析。在运用多期比较、企业与企业比较、标准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预置的公式运算及统计、查询,减少人工分析的盲目性。

四、征管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必将融合在一起,构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征管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必将融合在一起

征管信息系统主要是税收征管数据的集合,强调对征管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工作流为中心,强调群体协同工作。办公自动化不仅要实现公文管理电子化,更要把税务机关内部行政事务中的政策贯彻、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监督反馈等工作全部纳入其中。具体来说,征管信息系统只为税务机关提供数据采集、储存、统计、查询的功能,而这些储存起来的征管信息,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行政管理规则进行处理,如处理纳税人的延期缴税申请,一方面要记录在征管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层级审批。前者依赖征管信息系统,后者则要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所以,两个系统必须融合在一起,构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的内容

站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整个税务管理工作可以抽象地表现为:信息采集、信息流转和知识库三大部分。信息采集,按采集的方式可以分为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以及税务机关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情报搜集;按采集的内容可以分为纳税信息、财务信息、发票信息以及政府各部门提供的企业和经济信息。信息流转包括公文流转、资料上报的流转、审核呈批的流转、工作传递的流转、督查督办的流转。知识库包括纳税人数据库、公文档案库、税务机关人事档案库、税务机关监察档案库,以及以这些基本的数据仓库为基础,挖掘、组织、利用和传播散布在税务系统和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建立贯穿于整个税收工作的管理当中,有效地服务于各个管理环节的知识型管理系统,如税务法规管理子系统、税务操作规程指引子系统、经济及税源分析子系统等等。目标是以拥有知识的税务人员为核心,帮助基层税务机关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有效利用知识。

(三)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1.无缝接合性强。在税务机关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系统具备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把结果重新写入数据库的能力。

2.模块扩展性强。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要上报、审批和传递的资料很多,有些报表会废止,有些资料会增加,这就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流转对象即流转模块可任意扩展。

3.流程设置灵活性强。因为不同层级的税务机关,其内设机构不同,流转的环节也不同,这就要求它在技术上要做到自定义。

4.流转过程控制性强。流转过程控制能力是指对所流转的模块在流转过程中进行监控,包括:(1)对流转时间进行监控,设定每一个流转节点的流转时间,具备超时报警功能。(2)对流转状态进行监控,如上报一份请示,现在处于哪一个节点,哪一个节点滞留了多长时间。反过来,上级在控制库中预先设定每月下级应按要求上报公务文书的种类,下级每上报一份,电脑则自动比销,自动统计。使目标考核贯穿到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3)满足每一个流经节点的统计需要,如每月拟了多少份文件,审批了多少份文件,有多少是过期办理的等等。

五、传统型税务机关逐步转变为知识型税务机关

随着上述基层税务信息化趋向的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中的知识含量必然逐步提高,税务机关的传统管理方式将发生改变,发展成“知识型税务机关”。所谓“知识型税务机关”是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税务信息分析为手段,对税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税务机关。知识型税务机关应有以下4个特点:

(一)开放性

传统型税务机关是封闭式的,在其周围有一堵无形的墙;知识型税务机关是开放式的,在网络支持下,外延迅速扩大。

(二)虚拟性

传统型税务机关在管理上主要依赖“实物”,税务人员走出去收集资料,纳税人走进来申报资料,税务机关内部依靠公文、税务文书等实体进行行政管理;知识型税务机关则依赖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虚拟空间,信息的搜集、统计,行政性的指令、沟通,都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

(三)信息化

一方面,税收管理工作以信息分析为主要内容,基层分局(所)这个中间层消失后,税务机关掌管的信息总量大了,专业的税务(经济)分析代替了经验性的分析判断,税务(经济)信息分析贯穿于税务组织、控制、执行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税务管理高度信息化将会引起税务机构设置的变化,有可能以信息流转和信息分析的节点作为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的设置依据。

(四)以教育和学习为基础

税务机关与企业性质不同,企业可以大规模解雇工人和招揽人才,以谋求新的发展,税务机

篇3: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整合;标准化;智能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18-03

A Few Technical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ax Grassroots

LI Bin,LIAN Shi-you

(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China)

Abstract:Tax revenu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starts from 1980s,has experienced "historical surmounting". Now, it has already prepared for stride in the third stage from the policy laws and regulations, business processes, technology realization,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etc.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re also has some problems o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ax grassroots. For this purpose, this article brings forward several conceptions from the technical idea, including: super-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super-integration;standardization;Intelligence

1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安全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里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税收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突破口,不仅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技术保障,也是加强税收征管、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税系统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市区、县城及周边地区的基层征管单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1.1税务软件数量众多,应用管理混乱

税收信息化以后,原来手工处理的税收业务已绝大部分可为计算机处理所代替,税务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由于开发者开发平台不一致,软件接口不统一不规范等原因,软件在基层推广时不得不多软件跨平台同时运行。经调查,目前我局征收系列有征管信息系统、车购税征收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系统及金税工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等4大系统;稽查系列有大要案管理系统、金税协查系统、报表系统、报表审核系统及案件举报管理等5套系统;管理系列有重点税源管理系统、重点税源监控与分析体系、所得税申报软件以及督查督办等4套系统。由于开发水平所限就造成了软件补丁不断;多系统运行造成基层操作人员不得不在各系统间频繁切换,工作繁琐易失误;各软件接口不统一,数据不能共享,对纳税人重复采集数据与简化优化办税流程目标不符。

1.2 相关单位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税收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绝对不是把手工操作模式简单移植到计算机上,它是税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它要求税收业务、税收行政、组织机构等的配套改革,要求人、财、物的适应,要求对习惯做法进行调整,要求按规矩办事。首先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业务流程、数据结构和接口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与税务业务相关的外部系统在各地之间也有很多的差异,且外部系统也并不规范,加之我国当前税收政策不断调整,经常有一些新的税务方针和举措出台,地方税务的征收及统计也要不断跟上国家的变化和发展,税收业务系统本身也就难以规范了。税收工作与各行各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对税收信息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相关单位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形成与税收信息化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致使税务机关涉税信息来源单一,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对税源监控能力不强。

基于以上形势和问题,笔者想从技术角度,对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几点构想。

2 对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基于技术角度的几点构想

2.1信息的整合

我认为要使税务信息化发挥出最大的功用,必须引入“整合(super-integration)”这一概念,通过整合来解决技术、业务、管理、法治和服务的契合问题。

2.1.1税务信息化的整合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层:当前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标准、忽视标准、相互封闭、观念意识落后以及现有信息系统功能的滞后,已经无法满足税务管理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快速准确的需求,急切需要信息系统能够屏蔽内部组织结构、功能结构和流程结构的复杂性,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信息需求主体。

第二层:管理思想的变革是税务信息化整合的推动力。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第三层: 信息化整合是建立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实施平台。创新是政府机关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特性、过程和方法。税务机关可以在整合的平台上实现功能的再定位,改革旧有的服务观念和服务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第四层: IT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税务信息化整合的技术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型数据库功能的逐步完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设更广的应用范围、更强的功能、更快捷的服务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可能。

第五层:信息化整合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管理在不断地变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决定着信息整合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高的动态过程,系统整合完毕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新一轮更高层次信息整合的开始。

第六层:系统、标准和整体的观念是信息化整合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税务信息化整合过程中,一定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摒弃局部的和本位的利益,按照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依据系统论的思想进行信息整合规划。

2.1.2实现整合的方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资源平台的整合路线——网格计算。网格应用最大的意义在于管理,可用它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整合。整合首先从最低层开始,把硬盘空间的资源合并成为存储网格;其次是建立数据库网格,把散落在各个业务部门里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数据库;然后是建立服务器网格,流程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流程,这样就能基于一个界面实现完整的业务流程;最后就是管理,通过网格管理工具实现从底层开始到数据库再到应用程序的管理。我认为,以网格技术构建的基础平台,能够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能够使税务机关通过增加成本组件来向外扩张,还可以减少管理需求等。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第二个方面:软件技术的整合路线——SOA(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是天生的整合利器。IBMCICS和BEATUXEDO就是过去被用于构建SOA应用的两种技术范例。随着Web Services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发展,基于标准化Web Services的SOA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第三个方面:运行维护的整合路线——(OUTSOURCE)业务外包。税务机关的信息中心如果不能够及时外包业务,战线会越拉越长,最终无力支撑。在发达国家和先进行业,IT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IT服务管理平台)已经渐成气候。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是:支持求助响应管理、支持变更管理、支持资产管理、支持服务等级协议管理。因此,在没有完全自动化以前,某些IT服务可能会成为一种外包式系统服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更专注于理解自身的业务逻辑,从而投入更大精力管理数据资源。

2.2信息技术的标准化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设备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而进行的一系列标准化工作的总称。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前提,是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的根本保证。

目前税务系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2.2.1加大硬件资金投入,统一各环节的硬件标准

硬件设备的标准化是保证信息能够共享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税务部门的硬件设备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应该加快各部门硬件配置的标准化的建立,加大资金的投入,尽快实现税务机关信息硬件设备的统一,同时建立主要包括扫描仪、计算机网络协议、输入设备和数据传输、信息交换代码、媒体和数据文件、接口、功率、接地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指南,为将来的信息共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2将那些急需的内容加以标准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和追加。

在制订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应当考虑我们所采用的标准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作为一种标准就不要轻易做大的改动,因此,在规范和制定各种标准化时,要经过多方面调查、论证,将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建议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紧紧把握住国际和国内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根据税务系统自身的业务需求做一些适时的变动,使税务系统信息化水平能够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2.2.3建立标准化管理机构,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组织的合作

在信息化方面,国内的有些行业和部门的技术水平相对是比较高的,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很早就实现了网络化,以及信息的实时反馈。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与他们自己内部有着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密不可分的。因此,税务系统应组建一个自己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机构,要加强与在标准化方面有着先进经验的部门的合作,学习别人的经验,从中得到启发。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的信息标准化建设,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对口工作,积极派员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力争在其中发挥作用,从而获取国际和国内在信息标准化方面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3 引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也方兴未艾。因此,在税务信息处理中引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已势在必行。在税收信息系统的决策模型工程中,基于机器学习,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和适应性技术的模型更适合于理解动态变化的市场行为。

现代税收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模型,是掌握和分析税收的行为与趋势的有效工具。为了对税收政策、科学管理、数据分析、税收预测和决策、以及对税源发展目标的评佑、偷漏税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可以采用专家系统、数据开采、基于范例推理等技术。

例如,分类规则发现是最常用的数据开采操作,其目的是利用历史数据纪录,从中自动推导生成能总结出对给定历史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能预测未来数据的行为。那么,通过对给定的纳税数据推导出偷漏税情况的泛化规则,可以发现偷漏税这种异常规则。

又如,在稽查选案中,可以使用关联规则判断各个指标间的关联程度,然后可以进行指标合并,从而简化选案的复杂度。

根据财务信息、申报信息、发票购买使用信息,以及各种违章信息,建立计算机自动选案系统,为税务稽查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从而做到"有据可依"。这项工作适于使用基于范例推理的技术来完成。

专家系统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计算机程序。专家系统把某一领域里被公认的权威专家的知识或法规及各种规则精选出来,并用某种形式表示出来, 计算机将根据这些知识去模仿专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求得问题的解答。专家系统是实现智能决策的关键,用从税收业务专家头脑中发掘出来的税收知识和经验构筑起来的税收专家系统,可使税收业务专家的专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更多的税务工作者提供咨询和建议,从而提高一般税务干部的工作水平。 另外,利用税收专家系统,还将大大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违法乱纪现象。

也可采用集成管理科学、人工智能、神经计算等多学科技术,建立一套面向税务工作管理层的智能软件系统。它运用高度智能化的技术来提高税务工作的管理效率,加强对纳税人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管理,加速税收领域的电子化和科学化管理进程。

4 结束语

如果说信息系统建设是税务信息化的驱动力,那么整合则是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打破了工业化时代的组织等级规模体系,税务机关将参与全球政治、经济重建下的政府管理体系重组,税务机关面临着角色、功能再定位。惟有以信息化整合起来的税务机关,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作出快速的应对。

而信息化程度越高,就越是要加强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因为没有各种不同硬件和软件的接口标准化,信息系统就不能联网,信息系统之间就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离开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已经足以使所有信息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税务系统将来的信息化的发展将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标准化在税务系统的内部将会显的越来越重要。

税收信息的智能化是现代化的税收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税务信息智能化为认识税收与经济的诸多关系提供依据,准确地把握税源的动态,实现对整个税收活动有效地管理和决策,与税务行政管理系统一起,形成税收成本、人力资源配置、税制改革预测等宏观管理的支柱。

总之,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的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由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向建立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的新阶段迈进的关键时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税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将极大的推进基层税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系统一体化势在必行.中国税务,2005年10期,47-47.

[2]谭荣华,王敬峰. 整合:中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税务, 2005年2期,44-45.

[3]黄卫华.“金税”三期:税务信息化质的飞跃.中国税务报,2006.01.18,第9版.

篇4: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局的工作思路,国家的税收政策都需要基层税务干部去落实。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整个税务干部队伍形象的优劣,而且关系到税收工作大局的成败。基层建设抓实了,整个税收工作就有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做好税收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依法治税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税收法治观的必然要求。

目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税务干部思想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上有“惰政性”。有的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把工作岗位当作度日养老的港湾;有的认为工作已经跨入了先进,获得了荣誉,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表现在工作上则是,敷衍应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二是工作上有“随意性”。有的干部工作马虎,有的业务不精,有的执法不严,执法随意性较大。三是方法上有“简单性”。只是听听汇报,翻翻材料,对纳税人缺乏耐心。执法不讲法,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四是学习上有“应付性”。有的不重视业务学习,有的忽视理论学习,有的学习理论不联系实际,照本宣科,满足于一知半解,忙于事务,忙于应酬。五是廉政上有“侥幸性”。在企业吃拿卡要报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干部队伍的建设,制约着税收事业的深入发展。需要我们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一、树立三种意识,解决思想问题

1、树立法制意识。一是树立征收管理就是执法的观念。税务机关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就是依法实施税收管理事务,也就是执法。只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能实现税收的各项职能作用,就能实现税收管理的效能。所以,广大基层税务干部要牢固树立税收就是执法的观念,才能严格规范和控制税收执法权力。二是树立规范执法就是自我保护的意识。随着检察部门反渎职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规范税收执法不仅是税收工作的需要,也成为防止职务犯罪、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让大家明白“今天工作不规范,责任不到位,明天就可能渎职犯罪”,经常举行各种讲座和警示教育,使广大税务干部保持警钟常鸣,在行使税收征收管理职权时做到“法”字当头,随时审查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三是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高度重视执法程序,坚持严格执法、规范税收法律秩序。

2、树立服务意识。优质服务是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是税务工作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现实中却有一些税务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能摆正自身与纳税人的关系,不接受纳税人的建议和监督,甚至以权谋私,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的政治行为规范,损害了国税的形象,恶化了征纳关系。只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和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广大纳税人的根本利益而禅精竭虑,忠于职守,才会赢得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国税部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得到改善和加强,国税工作才能更有效率,国税事业才能得到永续发展

3、强化责任意识。税务干部作为依法行使国家税收权力,执行税收公务的人员,在社会生

活中负有特殊的使命,是国家税收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国税干部的各种行政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代表国家和政府。国税干部能否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做好各项国税工作,关键就在于国税干部是否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克尽职守,忠诚为民。强化责任意识是推动国税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抓作风建设首要的问题是抓人的作风建设,核心在于强化责任意识,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提高其权力责任意识,从而使税务人员形成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良好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推动国税机关作风的改进,切实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责任型国税干部队伍。

二、强化学习培训,解决能力问题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拥有程度以及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当前,税务部门在税收工作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广大税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加以应对和解决。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基层税务干部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税务机关各种改革的步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每位税务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要明白,过去的知识不能胜任明天的岗位,因为今天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更新快速的年代,如果我们不学,就意味着被时代所淘汰,正是不学则退的道理。因此,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有抱着铁饭碗的思想,政府要精简,行政要讲究效率,终将产生机构改革的动真格,迎接未来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坚持不懈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才有把握迎接未来的改革和变化。

2、提升培训效果。当前,税务系统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训,的确,培训是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投入财力来解决税务干部整体素质的方法,但是,我们却常常重视培训本身而轻视了培训结果的验收和运用。要切实增强干部培训的生命力。一是干部培训必须有周密具体地计划。基层局应根据上级局的培训计划,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到保证中心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税收工作实际需要,兼顾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认真做好本培训工作的长计划短安排,按进程、分阶段,按类别、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培训学习,以保证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干部培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税务干部培训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培训来提升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税收征管、稽查工作优质高效之目的。因此,培训应立足一个“实”字,讲求一个“活”字,突出一个“做”字,切忌流于形式。首先,培训内容求“实”。坚持以解决具体工作岗位的实际问题特定需求为导向。其次,培训方式选择求 “活”,强调实际演练,鼓励合作、参与意识,调动参与积极性,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第三,岗位操作求“绩”。每次培训都要力求解决岗位工作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和实际问题,改善培训后干部岗位工作没有起色的现象。三是干部培训必须与考试考核挂勾。税务人员学习动力的大小与与税务机关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评价、使用、奖惩税务人员的标准、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应完善科学有效的税务人员考核体系,要最大化地使用考核激励手段。

3、重视个人日常提高。国家对个人培训的投入始终是有限度的,而且每个人年年培训的现象不可实现性,因此,提高个人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也最简单的途径是自我学习和在工

作中的不断磨练自己,努力把学到东西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去。各级税务机关既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自学、税务师、会计师考试等。更要激励干部在日常工作当中学习,我们可学的东西很多,只要留意身边的事情,就可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以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为前提,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发展要求。

4、深入开展国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国税文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以先进的理念培养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以科学的知识启迪人,以伟大的精神感染人,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以优美的环境薰陶人,以优秀的团队凝聚人。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灵活的将国税文化,渗透到税收征管、税务稽查、队伍建设、行风廉政等各项工作中,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群体文化的影响力转变为全面提升税收工作水平的现实战斗力。

三、完善激励制约机制,解决作风问题

目前,大部分基层税务机关都有自己的工作规章制度,但是存在不全、不详或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就会出现有事没人干,有责任没人担当等混乱局面。要切实解决工作不扎实,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就要通过完善有关的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对每个工作岗位、工作环节的目标、程序、责任等方面予以规范、明确。进一步完善统一的税收业务、信息传递管理流程,使每个干部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错了该承担何种责任。这样,通过把软任务硬化,硬任务量化,细化考核,层层落实,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建立起一套尽可能客观和量化评价工作成效的考核制度。同时,严格落实行政及执法各环节的监督,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不仅要让不勤政不廉政现象及时暴露,更要使其得到制约,得到惩罚。通过加大惩处力度,加大不勤政廉政的成本,切实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使广大税务干部不能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篇5: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轮基层建设的目标转化到全面推进和谐基层建设上来”。本文拟结合当前基层分局的实际,谈谈如何建设和谐基层分局。

一、当前基层分局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分局建设科学性不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建设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建设好基层分局认识模糊,思路不统一,各自为政,基层分局的分局长凭个人管理经验进行基层分局建设,先进跟着分局长跑。往往是有经验的分局长走到哪里,工作就好到哪里,而换了一个分局长,原先的先进分局就当不了先进。部分税务干部也存在着“跟某某分局长就好好干”的不良想法。基层分局建设中客观上存在着人为因素影响较重,过分依赖分局长个人管理经验,缺少制度管事、以制度约束人的问题。

2、基层分局建设系统性不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建设体系。主要表现在:基层分局建设没有做到统筹兼顾,想到哪里,抓到哪里,满足于一两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局部工作成效明显,整体工作一般。如在抓征管业务促收入提高时,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导致个别业务能力较强的税务干部,没有抵挡往外界诱惑,走上了贪污受贿、违法犯罪的道路。

3、基层分局建设客观性不强,没有规划一个有序的建设进程。主要表现在:不从基层分局的客观实际出发,不坚持实事求是,不循序渐进,搞大跃进。基层分局领导都想在考核期内或自己的任期内把基层分局建设成为先进分局,客观上导致了基层分局建设不是着力去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难点问题,不从抓管理基础、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等根本入手,而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当然形不成基层分局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4、基层分局建设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考核多,目标定位低。当前,基层分局人少事多,征管范围广,税收任务重,实际困难多,还要承担着文明创建、行风建设、内外协调、接受检查考核等大量的日常事务。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一些基层分局是上面怎么要求、下面怎么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特别是对基层分局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国税文化建设等“软指标”能拖则拖,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离和谐基层分局建设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较模糊,对基层分局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由于基层分局建设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各项基础税收工作,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抓好环境建设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要通过抓班子执政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等“软件”建设来全面实现基层单位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基础性管理。因此,基层分局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基层分局建设的全面加强就无从谈起。

2、主观能动性相对滞后,抓基层分局建设缺乏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成份、征管手段、执法要求、干部队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分局建设不能凭经验办事,必须依托现代化科技手段,推行集约管理、科学管理,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和规范基层分局税收工作。在实践中,强化税收征管与加强基层分局建设工作之间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客观上讲,基层分局建设工作还存在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观念上的滞后成为了全面推进基层建设的“瓶颈”问题,制约了基层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3、内部管理相对虚化,基层分局建设中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突显弱化。

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一直是基层分局建设工作一个重要抓手,但从制度的执行力度来看,许多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书面,执行落实得不够,检查督促的力度也不强。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执行力理念,缺乏完善的执行力机制,缺乏强化的执行责任追究制,缺乏严肃的工作纪律保证。导致基层分局在执行中出现了机械性执行、应付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梗阻性执行、不注细节地执行、“有头无尾”地执行等执行不到位现象,严重弱化了基层分局建设的工作力度。

三、全面加强基层分局建设的几点想法

1、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统一基层分局建设的标准,着力建立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

篇6:基层税务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的思考

基层税务干部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基层税务干部廉政形象事关税收事业大局,加强我们干部的廉洁自律,对改善征纳关系,维护我们在纳税人中的威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税务干部廉洁从政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我们税务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日常行为也有很大规范,但也应当看到,目前随着农村社会利益多元化,极个别税务干部在廉政建设上出现了一些情况,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干部廉政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还不够强

总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平时的权力也不大,不会犯错误,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反腐败应该从领导干部抓起,基于这些想法,不知不觉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党性观念、纪律观念淡化,廉政建设思想意识不够坚定,思想摇摆。从而出现大错不犯,小错没关系的心理,有可能走上了违法违纪的道路。

(二)对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监督还不够有力

由于廉政问题涉及隐蔽性,监督手段少监督效果不佳,是对干部廉洁从政监督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比如在大会上、民主生活会上讲成绩的多,谈问题的少;讲税收业务工作的多,谈思想行为的少;讲集体事体的多,谈个人存在问题的少。有的批评监督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往往是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有的监督有点束手无策,有的很难划分,小打小闹时放之任之,等到发展成风时,影响了工作,又无所适从。

(三)对不规范行为管理和惩处还不够严

基层税务干部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但管理者也有危难心理,有的事情单位里面听到一些风声,但没有十足的证据,对不廉洁的行为只能捂着、盖着或“揽过”,出现了不廉政的小问题,有的基于自身考虑,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的不够严肃,更谈不上对失职进行责任追究。

三、完善基层干部廉政建设的建议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

要,是完成税收任务的根本保证。只有治好队,才能收好税。加强干部廉政建设,结合干部队伍现状,建议采取“一二三四五”工作举措,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坚持一个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广大基层税务干部承担着国家税收征管的重要职责,做好基层税收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基层税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广大税务干部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增强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意识,提高抵制腐败行为的自觉性,在税务系统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两个重点管理。一是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如一把手、管理人员、一线人员等重点人员,直接负责纳税审批、税收检查、纳税人认定等工作,他们手中有一定权力,如果不严格管理,就容易犯错误。二是加强重点岗位管理。针对权力集中的岗位、要害岗位和特殊岗位,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点管理,对各岗位工作情况应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察,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三)完善三项机制。为增强队伍的活力,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岗位机制。实行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并把政治表现、工作完成情况等与本人经济利益挂钩。这就促使干部既要干好本职业务工作,又要遵守职业道德纪律。二是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好人好事应给予肯定、奖励和表扬,激发干部学先进、赶先进的自觉性。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加强综合监督网络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抓好落实,明确责任,使干部自觉接受约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对存在苗头

性问题应及时进行教育纠正,对群众反映强烈和已经发生的问题坚决按纪律处理。同时强化纳税人监督,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石桥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银行信息化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