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2024-04-29

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精选8篇)

篇1: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结束了为期3周的师资培训,这次培训在德国雷根斯道夫爱科特教育集团举行,内容主要有:德国教育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学习领域方案中自我控制学习的教学与学习设置,首次职业培训金属职业学习情景和学习情景描述,具有项目特征的教学单元——变速箱中间轴的应力计算,项目工作——齿轮变速箱的设计,化工工业技师培训行动能力评价体系,授课计划开发——从教学计划到教学模型等等。

1、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

在德国,依照联邦议会和政府制定的职业教育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大纲,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计划,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基地,学校负责讲授理论,行业协会负责学生考核,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既通力合作,又互相监督,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完整、严密、健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的监督与制约,才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健康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而我国的专业教学计划由各个学校制定,既浪费老师的精力,又浪费国家财力,更重要的是由单个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对整个行业的把握,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等可能会产生偏颇。应该学习德国的做法,由省行业协会与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组织全省的行业专家、教育专家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该专业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如此,学校老师只要集中精力用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基本上相互脱节,很难起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纽带作用。因此,转换机制、加强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迫在眉睫。、热心培训的企业

在德国,企业很愿意与学校一起培训学生。国家和联邦政府对行会、工会和企业等单位办的学校,根据其为国家承担任务的多少补贴一部分费用,同时学生是作为企业员工的,在企业培训过程中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因此学生在培训期间是创造财富的,企业进行学作者简介:刘承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副教授。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生培训在资金上不会吃亏,而拥有了高质量的员工。这样,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都是自愿并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为受训者提供优良的培训工厂和实习车间,培训的经费由企业负担,并且支付学徒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报酬和实习指导师傅的酬金,将新研制的产品无偿捐助给学校作教具,以便于学生能够接触最先进的产品。企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必须补充高质量的员工和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

我国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企业基本不愿参与职业培训。我国职业教育基本上在学校进行,虽然学校花费大量金钱改善实习实训条,但由于学生人数多,并且企业的先进设备不断应用,因此不可能像德国的企业培训那样使学生获得生产实际技能。毕业时,虽然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但离零培养上岗还有明显差距,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认可的极少。、成功的职教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它提供初级职业培训,中级职业培训,还使一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教育,取得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凡接受完9年制教育的中学毕业生,在国家规定的培训职业中选择一种,向有招生资格的企业报考,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受训者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第一学年以理论教育为主,每周学校学习4天,企业培训1天,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每周企业培训4天,学校学习1天。职业学校的任务是结合企业的职业培训或根据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给学生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普通教育。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40%为普通文化课,如德语、社会学、宗教及体育,其余则为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与专业课结合在一起进行。理论教学强调实用性,重点向学生传授技艺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增强学生将来在企业内的适应性是非常有利的。完全照搬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但要求订单式培养的企业正在不断增加,应认真做好订单式培养工作,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教学内容来自企业,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严格控制教学质量,按照企业的标准考核学生,使企业认同学校的培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开展订单教育,对学校来说,可以大大提高与企业的关联程度,更容易取得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方面的支持,同时,为学生铺平以后的就业道路,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加强了,便于平时的教学管理。对企业来说,他们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参与进来,使学生的培养结果更符合他们的要求,让学生上岗后迅速地适应工作,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有力的教学质量保障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采用严格统一的第三方考核来保障的,是按着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考核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委员会主持进行,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与雇员的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考试一般安排4~6 小时。如考试通不过,学生就不能从事所学行业的工作,须来年再参加一次考试。这种教考真正分离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同时,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严格把住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这一关,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两方面的要求使得学生必须认真学习,这与德国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的职业教育机制,积极参与培训的企业,构成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真是这样,德国职业教育的学生才成为高质量的,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获得社会的认同,职业教育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形成良性的发展。5、先进的职教理念

德国的职业教育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的目标紧紧瞄准职业能力,所有课程的选择、每门课程的内容及讲授方式都是围绕着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来决定的。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自己动手,配合教师指导,学习中手脑并用,关注社会合作,面向结果。德国职业学校每门课程的设计, 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为中心,推行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探索与思考,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课堂教学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为目的,这样就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课堂上教师比较轻松,只是上课开始时布置一个项目,介绍项目要求和大致步骤,然后就要学生做,在随后的时间里,教师只是起协调、控制、管理作用。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也不是全部课程均实施项目化教学,理论课程大多也是课堂授课,信息量不大,但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项目化教学中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老师也预先进行讲授,一般性理论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中学习。我们从教师到学生都应改变观念,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设计教法,让学生更有效地吸取知识,并在吸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内容应以实用及解决问题为原则。教师的主要精力在课前和课后,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自然而然地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这就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高标准的师资队伍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即公务员来对待的,所以教师的地位高、收入高、工作稳定。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是有严格规定的:理论课教师除规定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外,还必须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和师范训练;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无论是理论性教师还是实践性教师,都必须经过两年的见习期和通过两次规定的国家资格考试,如此才能获得中级以上公务员教师资格。规定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参加留职带薪进修,教师参加进修后可获得一定的任职资格,也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这样就保证了师资的质量,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另外,德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特点是兼职教师数量很大,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一是可以节约经费开支。二是聘用在各个行业第一线工作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的工程师授课,可将最新发展技术教给学生。三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专职教师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我们的教师都应多走出去,与企业建立联系,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每个工种所要求的能力。这样,既可让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又可让学生多出去实践,提高学习兴趣,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岗位需要。

篇2: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对广州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发与思考

作者:陈业彪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9期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局属技师学院及相关处室人员一行15人,于2011年4月9日至4月29日,赴德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带团前往,亲临其境,收获颇丰,德国职业教育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双元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拥有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纵观目前广州市技工教育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建设是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之所在,德国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概况

1.法规政策体系健全

立法是德国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德国通过立法手段,把对职教教师任职资格的具体素质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进修培训制度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和严格执行。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法令或协议,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以及各种继续教育法规。

2.师资培养体系先进

德国职教师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傅)。

职业学校专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很严,既要有相当熟练的职业(专业)技能,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必须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师范教育,并通过国家的两次考试。他们的培养过程大致如下:有志于成为职业技术学校专职教师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进入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常设在综合性大学之中,本科层次,学制一般规定为四年),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就必须接受一年的正规双元制培训,在大学教育期间仍有若干周学校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大学学习结束时,由各大学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合格者取得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州政府开办的教师实习学院,度过两年的教学实习期。在这两年里,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相应的职业学校里由导师带领实习教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习学院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范教育,学习掌握教育理论。顺利完成这两年实习教学和师范理论学习任务的实习教师,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可获得正式岗位资格证书,应聘去职业学校独立任教。

企业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的实训(实习、技能培训)指导教师(师傅)则既要具有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中的实训教师资格,必须是技术员学校或师傅学校毕业的,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及相应文凭,有5年以上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经过200多学时的教育学专业培训。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

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教育学校专职教师的培养过程长,要求规格高,目标规范明确,计划详尽周到,方法扎实有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员一旦毕业,就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职业功底和很高的业务素质。其缺点是教师的就业时间较晚,一般人要到三十岁左右,才能得到这份职业。但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收入很高,与高等院校完全一样,又享有国家公务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仍有较多的人极愿加入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

3.继续教育体系完备

在德国,尤为注重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法》和《教师培养法》都有明确规定,要求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和规范的继续教育,各州针对继续教育均有系统的激励措施、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进修内容。一般来讲,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二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的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较为灵活。学校的培训更贴近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现在德国有些州把经费尽可能地拨给学校,以促进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另外,德国还把进修与评定教师日常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督促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帮助教师找出业务上的不足和进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进修质量的提高。

二、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准入标准的不统一,技工院校教师来源有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普通高校、企业技术人员、技校留校生、兼职教师等多种渠道,所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数量结构性失衡。据统计,局属技师学院教职工的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上教职工的比例只有60.72%,大专的占21.60%,大专以下的占17.68%;职称比例中,高级职称的占5.62%,中级职称的占22.21%,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72.17%;技能等级比例中,高级工及以上的占43.98%,其中,专职教师高级工及以上的也只有60.21%。

教师遴选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和师资待遇等影响,技工院校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技工院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准入程序,一些素质较高的、专家型的企业人才引进时,常会遇到人事制度方面的阻力,妨碍了优秀师源的吸纳。已经入职的教师则90%以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企业、学校实习实践很少,很多新教师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一无所知,企业实践经验远远不足,师资质量水平难以保证。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偏差

广州市各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已经逐步加大力度,不断改革创新,“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展开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但并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教师职称评审、素质提高等项目中对教师能力的描述笼统、难以操作和把握,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这与德国重视职教师资标准的开发和制定大相径庭。在德国,有比较完备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任职资格制度、聘任制度等,对职教教师培养规格的规定,是通过严格的培养制度达成的,而没有太多务虚的描述。师资队伍良性而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督促与保障,包括职教师资标准的制定、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我们这方面工作还显得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完善

职后培训是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保持先进性、生命力、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德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是一项法制化、正规化的长期任务。目前,广州市技工院校的教师职后培训却表现出时有时无、无计划、不规范等现象,缺少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

现有的教师培训活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所培训的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很多培训是作为任务、考核条件、评价标准必须完成的,以至于教师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脱节,教师本人也逐渐淡漠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评价的结果不能说明教师培训的实效以及被评价教师的素质能力实况。企业培训方面,虽然各技工院校已经认识到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的重要性,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将教师每年的企业实践经历列入工作考核指标,但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技工院校师资数量不足,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企业实践时间不足;其次,由于学校与企业并没有硬性的培训规定协议,教师需要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实践,可操作性难度大。

三、广州技工教育师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健全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制度保障

当前,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尚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以《广州市技工院校名专业评审、名教师评选办法》为突破口,开展名师评审工作,为广大技工院校教师树立榜样。进而逐步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制度和政策环境。

在师资准入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技工院校师资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制定包含学历资格、技能资格、从教资格以及企业实践经历在内的入职准则,严把入口关,确保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具体而言,专职教师必须在专业理论上达到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专业技能达到高级工及以上的水准,并具有足够时间的企业实践,还必须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使其实践技能和经验能为技工教育服务。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录用条件,完善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解决好兼职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在职称评聘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技工学校的特点和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要求,制订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实行分类评审。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所获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师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建议技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师资继续培训制度,对技工教育系统内师资队伍的学历提升、技能升级、实习实践、职业培训等给予制度保障。对师资个人参与继续教育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对完成继续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以此激发教师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

2.制定技工教育师资建设规划

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引导师资队伍良性发展,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积极探索形成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全面保障全市技工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师资结构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在师资队伍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结合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建设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技能等方面的结构给予优化。明确师资引进、师资培训方面的工作目标,促进技工教育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

在师资培训方面,建议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培训目标体系,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引进系统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及教材,建立师资培训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建议各技工院校根据本校师资队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培训计划目标,制定短期至长期的师资队伍培训规划,保障学校师资队伍质量不断进步发展。

3.开拓技工教育师资培养多元途径

随着广州技工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及时有效地补充合格教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和补充专任教师,建议广州技工教育系统继续推进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接受对口院校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断促进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和新教师的遴选工作;二是加强师资

培训,建议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积极探索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广州市校企合作联盟委员会作用,与行业企业协商,鼓励其承担技工院校师资培养任务,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争取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条件;三是外聘兼职教师,建议各技工院校多渠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兼职任教。

师资培养重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建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训,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为技工院校教师讲解技术知识,提供相应先进设备及有关资料,安排教师参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践。同时,接受培训的技工院校教师,要承担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的任务,并参与技术研发项目等,以此达到企业与技工院校“双赢”的效果。

4.推进技工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竞赛活动

教师专业化是技工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就技工院校而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着力打造“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对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定要求,是符合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广州市技工教育系统应继续推进三项大赛,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全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该赛已开展多年,大赛有教师组和学生组之分,要利用好教师组的技能比武阵地,促进专业组内竞技,让教师看到彼此差距,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是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该赛今年将陆续展开,大赛重点主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是基于课堂教学技能的比试。要利用好教学能力大赛的平台,让使用先进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方法、产生优质教学效果的教师脱颖而出,并赋予特别优秀者以“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通过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三是全市技工院校师生创新设计大赛。2009年举办了首届大赛,效果非常突出,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教师和学生投身其中,很多创新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金量,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要继续利用好创新设计大赛这个平台,进一步推动产学结合、教科研结合,为推动中小企业研发和创业培训孵化基地的建设凝聚一股强劲的潜在支撑力量。

5.提升校本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质量

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有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宽厚、具有技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为此,各技工院校需加强校级统筹,按照市级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制度激励作用,对全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予以统筹规划,逐步调整优化。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管理质量。

对比中德职教师资培养,我们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应直面存在的问题,汲取和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从制度、培训、评估等多方面完善现有做法,促进广州市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篇3: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笔者认为破解这些困难的基础是必须厘清行动导向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教学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内涵

行动导向在德国又称为行为导向, 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可以分为两个, 首先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本专业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样才能自如应对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方法。除此之外, 行动导向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不要过多的讲授知识给学生, 而是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工作过程中陪伴学生获取经验。

2行动导向思想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的核心思想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其教学方法有很多, 这里列举其中的几个。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可以是一个零件的生产、一个程序的设计、一个展会的安排或是一个订单的完成。项目教学法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将学生分成小组, 小组内的学生根据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完成不同的组内任务;其次, 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施, 使学生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角度去综合考虑问题;最后, 通过行动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教师在项目的计划和决策中, 只是扮演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2案例法

案例法是在教学中采用真实的案例或模拟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学构想考虑的出发点是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 那么使用案例法或案例研究能够发展学生胜任职业的能力。

2.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扮演不同的工作角色, 从而掌握这个角色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学生通过特定的角色活动还可以增强其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

2.4头脑风暴法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和同学很好的展示一下。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壁报或是PPT, 然后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头脑风暴法可以在课堂上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借鉴行动导向思想的思考

3.1制定一个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大纲

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大纲是由国家层面的中央职教研究所与行业商会共同研究制定的。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领域各专业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大纲一般是由学校自己制定的。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与本地区尽可能多的企业协作, 倾听企业专家的意见, 制定符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的教学大纲, 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3.2开展渐进式课程改革

有德国“职业学校”之父称号的凯兴斯坦纳在20世纪初就建立了劳作学校, 学生不再学习过多的理论知识, 而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目标。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行动导向教学会遇到诸多问题。首先, 我们没有充足的师资。其次, 我们没有足够的训练设备。目前开展的课程改革都是在试点, 如果全面铺开, 设备和师资可能都会不足。

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课程改革, 同时减少理论课程的课程内容。但课程改革不是全面的照搬, 而是借鉴人家的方法, 进行渐进式的改革。

3.3扩大订单培养的比例

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企业参与培训, 这样培养出的学员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订单培养和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所以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运营稳定的企业不放, 扩大订单培养学生的比例。

3.4全力进行师资培养

课程改革最关键的还是看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师资。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是大专院校毕业生, 实践经验欠缺;而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虽然技术过硬, 但又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所以, 只有师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课程的改革和课程的开发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对德国基础教育的印象与思考

印象一:

教育体制与中学分流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德国实行十二年制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依法上学。中小学普遍采用半日制。教育是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在大部分的州里小学为四年制,只有柏林与布兰登堡为六年制。

小学阶段是不给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教师的评语作为的学习成绩的依据。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

小学四年级后开始分流,一般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等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由学生家长和学生个人做出决定,选择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5至13年级),职业预校Hauptschule (5至9年级)、实科中学Realschule (5至10年级)、或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包括上述几类学校)。

文理中学是德国传统的九年制完全中学。Gymnasium一词本意是希腊时代运动、辩论的场所,引申为所有哲人的聚集之处,因此类型中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背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文理中学,从第11年级开始进入文理中学的高年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授课方式采取课程制。学生可以依据其喜好与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学习课程与重点科目,并以此作为进入大学院校的准备。如果获得“有升入普通高等学院(校)资格证书(Abitur)”文凭,可以直接申请进入所有类型的大学学习。

实科中学(5~10年级)是应较高等的职业教育需求而生,实科中学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而且也一直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典范,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学生的来源背景主要是社会的中产阶级,毕业的学生可获得中级文凭,并具有许多选择发展的可能;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校和为以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做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实习,也可以在企业或国家公共机构做中级职员。所以实科中学在德国为教育体制中发展较成功的学校类型。

职业预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并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职业培训,同时上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大部分都有着较弱势的社会背景。学生完成职业预校的五年学习后,为了符合工作领域上的各项专业以及强制学习年龄的要求,有许多针对不同的情况所设立职业学校Berufsschule、职业专门学校Berufsfachschule、专科学校 Fachschule等各种职业学校的类型。学生毕业后在工业和手工业界作为专业工人就业。但这类学校目前正处于萎缩阶段,家长们越来越希望其子女上更高层次的中学。

综合中学是以“教育机会平等”思想指导下设立的新型中学。集中了以上三种学生的类型,综合学校则集中了以上三种学校的形式,为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学校间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毕业证书在联邦各州都得到承认。希望所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会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绩不理想而丧失更佳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依据个人的偏好与兴趣考虑来发展。综合中学主要分为两类: 整合性综合中学Integrierten Gesamtschulen,在这里学生完全整合,没有成绩分组;另外一类则是也就是协和性中学kooperativen Gesamtschulen,在这类学校里,学生在部分科目中,必须依据成绩分组上课。毕业后也可进入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等。

德国学生九岁读完小学四年级时,就面临人生道路的重大选择。虽然综合中学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毕竟不是主流。尽管有继续教育作后盾,条条道路通罗马,也不是任何人都有均等的机会上综合性大学。在德国“能力至上”的思想是十分强大的,因此职业教育确实有着相当稳固的基础。这种教育体制之所以有其内在的生命力,这也许是因为德国社会发展比较均衡,城乡差异不大,公民整体素质普遍较高,民众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观都有一种认同感,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收入差别不悬殊,他们确实认为不同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何况掌握一技之长的人选择职业有很大的自主空间。

印象二: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

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有其独特的教育模式,特别是中学的课程管理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德国采取地方分权制的课程管理制度,各州根据宪法、学校法和教育部制定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反映各州不同的观点和州情。教学大纲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原则,各科的课时分配、目标和内容等,它只划定了学校教育的框框,给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师的发挥留有余地。德国不是全国都使用一套教材,也不是一州一套教材,他们是一纲多本,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

德国把中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高级完全中学必修课一般分为三个课程领域:一是语言、文学和艺术学科;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学科。对于课程设置教育部规定各类型学校各年级必须开设什么课程,占多少课时。有10%~15%课程设置范围由学校自主选择。

根据德国文理中学教学计划表可以看出:七年级所开设的选修课程12门,每周总课时数为33课时;八年级所开设的选修课程15门,每周总课时数为34课时;九年级所开设的选修课程16门,每周总课时数为36课时。除了学习母语外,还要学习2-3门外语。其中7~9科学课程是先综合后分科,总课时数与我们基本相同。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轻松和随意。

从每天教学时间安排看:表面上好像每天只上半天课,为我们的学生所羡慕,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成为两校学生之间交流的热门话题。实际上以周课时数35节计算,平均每天7节课。他们上午7:50开始上课,每天上午一般上六节课,课间休息时间很短,第三节下课20分钟时间吃课间餐,直到下午1点多才放学。有时下午还要上选修课,如篮球、大提琴、绘画等。学生大半天时间要完成足足一天的学业,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根据德国教育部规定,每个中学教师必须至少胜任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巴伐利亚州对教师按年龄规定周课时工作量:50周岁以下者为25节;50至60周岁者为24.5节;60至64周岁者为24节;64至65周岁者不需上课,兼任具体事务。教师在校期间几乎都在上课,只好下午在家备课。虽然他们也会感到不甚合理,但也习以为常。同时对我们教师每周十几节的教学工作量产生强烈好奇。其实大家都一样,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教育事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执着地追求默默地奉献。

印象三:

教学评价与过程激励

德国学校设有四个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学校的大事要事都要经过四个委员会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校长拍板,包括经费使用、教师流动、评价方案、奖惩细则等。学校事务透明,日常管理高效。

德国所有公立学校的教师均为公务员。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录用以严格的教育和考试结果作为基础,所有教师都要经过两次严格的国家考试和实习阶段方能任教,从此也就能获得终身教师资格。学校对教师的一般根据平时听课和家长意见等信息,每年由校长给每位教师写一份鉴定书。这份鉴定书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而且是教师劳动价值的认同。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离不开考试。每年都有四次大考和一些小测验。教师事先一般不会告诉学生考试的时间。除了考试外,还结合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

课堂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课桌摆设因课而异。学生心理宽松而不放纵,课堂气氛活泼而有序。

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教科书,所有教材都是向学校借用,学生必须在扉页签名。一本书用过多届学生,还是完好无缺。而每人都有一本厚厚的文件夹。当时我认为是课堂笔记本,其实他们称之为练习本。

学生的学习成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体现。学校课外活动丰富,每个学生都会演奏自己爱好的乐器,几个人稍作排练,就是一场精彩演奏会。突出了参与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入情入境,乐其而乐。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小制作随时可以在指定的墙壁上张贴,既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

可见,德国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也是相当注重多元评价和过程激励。

印象四:

课堂教学与科学探究

我们的学生分别随着partner到各自的班级上课,学校还专门为我们老师准备12节课。由于他们用德语上课,我们完全听不懂,但基本上看懂。有两节课我认为很有代表性:一节是五年级的数学课,另一节是六年级的科学课。

五年级的数学课的课题是轴对称图形。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一只狗在躲在墙后,只露出左半个头,要求学生画出右半个头。学生自选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方法,在教师发给的纸条上画上另半只狗头。有的学生用目测法、有的学生利用直尺、有的学生利用圆规、有的学生向老师借平面镜,高国江老师提示学生用对折法,他们感到恍然大悟。接着老师总结归纳小组活动后,简要提炼轴对称图形性质及作图。然后最后发给学生一张课堂练习,共设计3道题,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

将心比心,就课论课:德国五年级数学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定位与达成明显高于我们七年级相关的内容,况且能将其与科学课程中平面镜成像内容作适度的整合。

印象五:

德育体系与行规养成

德国相当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在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而且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去学习,去体验,从而塑造自己优秀的品格。

德国中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纳为: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义,唤醒和促进他们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懂得尊重他人、重视生命、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具有责任心和辨别时非的能力,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各种行为准则,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懂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乐于为国献身。

德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宗教内容、伦理道德内容和社会生活道德内容。一般来说,宗教课在一般中学每周都会有两节授课时间,教会学校时间更多。伦理科是德国中学思想行为教育的核心课程,伦理道德内容主要根据社会情况和学生实际开设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伦理道德规范。社会道德内容主要由各校开设的社会课承担。学校德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之以伦理科和社会科中的课堂德育、各种课外活动及劳动教育中的各种道德教育。整个社会的“大教育”的合力效应良好。由于城乡差异小,民众整体素质较高,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让孩子走向社会,不过分依赖家庭。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本着理性的态度和公平的原则对待孩子的学业。日常生活处处体现德育行为:一见面声情并茂地道一声“hello!”,立即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相互沟通的起点。德国人时间观念特别强,平时是以分为单位计时。不管马路是宽是窄、有车无车,只要是红灯亮,行人决不会跨出半步,体现规则意识。或餐厅或超市,公共场所总是静悄悄的,因为大家自觉把握以不影响别人为底线。同伴交往中一旦发现有人不诚信,他将很难挽回自己“无形资产的流失”。

德国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德育途径相当完整。学校没有类似与我们教导处和政教处的机构,一般由校长秘书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和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学校特别注重德育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会有效预防不良习气的产生。

篇5: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新加坡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以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为依托,吸引跨国公司与人才,弥补其资源与技术的不足;同时透过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民间创新、劳动力升级,经济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目前有1/4的学生选择工艺教育学院,青年失业率得到有效控

关键词: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新加坡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以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为依托,吸引跨国公司与人才,弥补其资源与技术的不足;同时透过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民间创新、劳动力升级,经济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目前有1/4的学生选择工艺教育学院,青年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堪称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系统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旨在介绍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并探讨新加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特色。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新加坡已经实现了从“早期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过渡,经济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程度非常高。与此相适应,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革新。

1.推行“工读双轨计划”

随着新加坡经济发展和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出现,这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提高在职人员的技能,新加坡理工学院于1991年7月开始推行“工读双轨计划”。学生利用一天工作时间、一个晚上以及周六上午在学院上课,其余时间则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培训。学生必须完成4年的课程才能获得理工学院文凭。“工读双轨计划”促进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办学规模。

2.国家工艺教育学院代替了工业与职业培训局

1992年4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工业与职业培训局改组为“工艺教育学院”,隶属于工业与职业培训局的职业专科学校改组为“国家工艺教育学院”。国家工艺教育学院具有五项新职能:第一,对学生进行就业前培训,扩大较高层次的培训课程范围和设计新的课程内容。第二,为在职工人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第三,鼓励和协助更多公司设立内部训练中心。第四,颁发证书,认证新的技术和技能,尤其是与服务业有关的技术。第五,为雇主提供员工培训的咨询服务。

3.推行“产业培训计划”

80年代初,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在职业与工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工厂”的新教学模式。随后,南洋理工学院制定了“产业培训计划”,把在职培训和学习有效结合。学生从第2年起,必须在校内的教学工厂、企业中完成校内实习计划,然后到不同的企业进行3~5个月的实习。这一计划已经在新加坡的各个职业院校中推行。

4.实行“混合型学徒计划”

1992年7月开始实施的“混合型学徒计划”规定,私人企业的学徒必须先到国家工艺教育学院接受3~6个月的集中培训后方可进入公司学习,每周还要接受一天学院培训。对学徒的集中培训,一方面可以节约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短时间内提高学徒的技能。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徒对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对照理解。

5.推广“见习生计划”

“见习生计划”由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提供。企业选送新聘员工到学院接受为期3~6个月的集中培训,再回到企业进行“半工半读”:每周在企业工作4天,到学院学习1天。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从企业聘请培训员,并且要求企业安排见习生到不同岗位轮转学习,由培训员负责见习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接受系统化的实务训练。学院也定期派教师到企业检查见习生的学习情况,并与企业培训员一起就见习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

新加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考量劳工、雇主、政府三方利益,形成共识,快速建立完善的成人继续教育与就业培训体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人力资源变化的挑战。其教育制度设计的原则是精英教育与全民教育并重,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具有良好的就业技能。

1.以战略高度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新加坡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设立负责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规定中学课程应学习职业课程、以立法方式使职前培训制度化。实行全国统一的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使其与个人就业、收入、晋升紧密联系。设立全国技能发展基金、建立专门人才评估制度、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

2.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职业教育发展

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支撑,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优先发展为其基础。新加坡政府一贯秉持的教育理念科学务实,不仅要能培养科学家,也要能培养技术工人,这是其职业教育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的实务训练,其目标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学校提供最新型的专业教学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3.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现代双元制职教模式

新加坡充分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广泛采用“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即学校按工厂模式办,工厂按学校模式办,这是新加坡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使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的`适应力更强。

4.建立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衔接

新加坡从1981年即开始在中学实行分流机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形成“双轨”,但与此配套的是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互通和衔接机制,丝毫不影响学生向上的学业晋升路径。理工学院或艺术学院毕业生可以报考新加坡及国外大学的本科;工艺教育学院的优秀学生可转入理工学院研修文凭课程;初级学院或高中与职业学(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双向流动。许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成就,高中后选择先进入理工学院学习一项技艺,之后再进入大学深造。

5.建立了教育学历与资格证书的对应机制

新加坡的资格证书系统是与其继续教育与培训系统相适应的,目的在于构建新型的产业职能,学历与资格证书相互对应,激励员工参与培训,提高技能与学识。例如,员工的初次工资是以学历为基础而确定的。国家还规定,国家三级公务员证书、三级技工证书、一年或二年的职业培训证书和其它培训课程毕业证书都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国家二级公务员证书、一级技工证书则相当于大学毕业水平。这样就使持有职业技术资格的员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起始工资。

6.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养形式

从承担主体而言,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各级政府承办的成人职前培训。第二,政府和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政府和企业分担培训成本。第三,海外培训,包括外资或合资企业新进员工到投资国或技术先进国家进行培训,以及政府选拔青年员工进入跨国公司见习或岗位学习。第四,政府与别国的跨国公司举办的国际联合培训,培养高级职员和技术人员,比如前面提到的与法国、德国合办的法新技术学院和德新技术培训中心。

7.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的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培养专业教师团队,聘请的教师一般都要求具有3~5年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对教师的培训已经常态化,以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保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例如,南洋理工学院就持续提供机会和经费,要求教师每年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学习进修,可以到企业学习,也可以海外带薪深造。

8.成立专门机构推动职业教育

新加坡政府主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几经变迁,但核心职能都是推动职前教育和在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成立了其他的培训机构,比如,公务员培训学院、教育学院、劳工研究学院,分别负责培训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及行政部门工会领导等。目前,新加坡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职前与职后并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

9.设置了职业教育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负责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基金一方面能够为职工培训提供经费来源,使雇员获得培训机会,随着技能的提升,雇员的收入也可能随之增长;另一方面,技能发展税对雇主也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雇主对低技能员工进行培训,客观上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求。

三、对新加坡职业教育政策的思考

新加坡成功地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在总结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批判性思考。

1.如何确定分流的时机

新加坡教育体制的设计,原先基本参照德国,学生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即要按照双元学制的要求进行分流,这在新加坡国内也一直存在争议,后来进行了调整,小学前4年均为基础阶段,此后2年为定向阶段,但六年级毕业时仍然要进行分流,选择进入“普教”和“职教”双轨中的一轨。虽然此后在每个阶段都提供了相互融通的桥梁,但是,这种单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未来发展路径的强制分流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考虑到儿童个体发展早晚的差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仍需要进行探讨和观察。

2.如何建立长效的职业生涯辅助机制

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职业生涯做准备。新加坡建立了小学后“职教”与“普教”的分流机制,以及配套的“普教”与“职教”的转换和衔接政策。这样就造成学生及家长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不同时期,都面临着关系到升学、就业、再学习,以及职业或岗位转换的选择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学生和家长在分流、转换、职业生涯发展等关键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起实时的、长效性的辅导与协助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如何弥合职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缝隙”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为产业界培养高级技术工人,除了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形式以外,职业教育院校内部也以“教学工厂”的形式,以使实际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然而,教学环境终究不是企业环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德国也面临着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逐年下降、学徒素质不佳,以及精细分工导致的过度专门化和缺乏弹性等问题。这样的问题,新加坡也同样会面临,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或许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再思考和再创造。

4.如何在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之间寻求平衡

篇6: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培养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必须从继续教育抓起。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培训教育是一种开发、一种投入和终身培训观念,发挥继续教育贴近实践,贴近经济的优势,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规模上要在动态中保持相对稳定,在质量上要有质的飞跃,以形成一志富有朝气,推动二十一世纪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水平科技队伍,使他们既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应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又具有强烈的组织协调能力,是能够带领科技队伍进行创新研究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或管理家。

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深入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 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的继续教育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正在向法制化的方向迈进。广泛的继续教育活动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继续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更加为人们所接受,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形势,要加大科技兴国战略落实力度,以科技动力,使继续教育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发挥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头脑清醒,思路明确,牢牢地把握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瞄准我们的战略目标,踏实地着眼于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的创新,当务之急是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

首先要加强管理,做到依法实施继续教育。要把上级的法规制度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和坚持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保障个人开展继续教育的权利和督促个人履行继续教育的义务统一起来,增强执法和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继续教育的说服力。各类继续教育机构都应强化意识,从研究把握继续教育的规律入手,逐步摸索和建立质量管理办法,多、快、好、省地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

第三要深入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产学相相合的继续教育机制。增大高科技含量,改进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大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

第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强化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第五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实行政策倾斜,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稳住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知识时代的进入,它给人事管理及其管理队伍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要求,因而,我们要高举邓小平人才理论的旗帜,支持以提高人才素质为中心,全面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拓展思路,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应着眼于迎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使 人事管理主体及其管理的动作过程,都必须依赖于: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充分依据资源配置的市场需求;充分遵循人才开发基本规律,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系列电视讲座,采用切实有力的管理手段,组织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学习“知识经济”知识,大力宣传,研讨探索创新高新科技知识。

其次开展科技扶贫脱困,科技为企业服务活动。

篇7: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在大学的时候已经进行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但是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我对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什么样的道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第一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2012年10月15日到21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七大的基础上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新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站在我们国家历史新征程的起点上回应了社会发展对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向党内外、国内外昭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结束后,各地纷纷展开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活动,在学习十八大的过程中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点有着深刻的认识。生态文明的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其本身就是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内容。我们的专业就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绿化、美化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用绿色植物等软质材料柔化城市生冷的线条,并尽可能的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环境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8: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

1.与实践结合的密切性

同生产即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所谓密切结合,是指以技能培训的实用为本位的模式,突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 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掌握的是企业当下最新的技术。在培训的基本程序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生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人员。

2.训练目标的关键性

所谓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是指训练中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而且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3.各类训练的互通性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 “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这种互通式教育形式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4.企业参与的广泛性

德国的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之所以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虽然要支付学徒们的工资,却以较低廉的付出得到逐步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有较大的选择新技术工人的便利;学徒(学员)们既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胜任企业的工作,又获得了知识、技能与一定的报酬。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

5.运行机制的法制性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在1969年8月,德国就颁布并实施 《职业教育法》。此外,尚有若干法规涉及职业教育,如:《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职业促进法》《劳动促进法》等。在联邦以及地区等层级上设置了科学而完备的管理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科学完备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定办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部内容。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专业设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市场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培养目标模糊,层次不清,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部分专业目标模糊。学校往往注重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脱节。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做好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的相互衔接,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所需要的岗位和岗位群,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零过渡”。

2.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它的法制化。没有法律基础,“双元制”就失去了它健全和发展的环境。同样,为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法律基础。建议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由教育和劳动部门联合研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 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的标准、培训的内容、培训大纲等做出原则性规定,以法规的形式规范职业教育培训。每隔几年,就要对各类职业培训标准和要求进行补充和修订,以保证职业教育培训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对社会的适应性。

3.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主体

在我国,职业院校把许多精力放在招生宣传,精品课程、 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等能够增加学校知名度的申报上。而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教育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迅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参加职业教育集团,使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努力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

4.严格实施职业资格制度

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目标,借鉴德国经验,要大力推广“双证书”制度,即职业学校的合格毕业生应具备两张毕业证书,一张为普通学校毕业证书,代表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所达到的水平;一张为技术等级证书,代表着学生在相应职业岗位上的职业技能水平。技术等级证书应由社会所组织的技术等级鉴定机构考核、颁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证书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这样,高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符合“双证书”的要求,必然会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为了顺利就业,也将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保证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

5.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技工待遇

我国由于长期偏重普通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所不足,这是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低认同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地引导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扭转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和误解,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对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上一篇:桥梁桩基检测技术下一篇:换刻章申请书及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