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9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都已趋于成熟,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使德国企业和学校的发展比翼齐飞。对其宝贵经验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职业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论文 篇1:

谈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对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章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常用教学方法与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职业行为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启示

[作者简介]张俊(1975- ),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医学教育研究。(重庆 401331)

众所周知,德国人的职业素质非常高,职业行为能力非常强,这与德国在工业化革命以来长期沉淀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与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更是密不可分的。笔者通过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学习及实地考察后认为,德国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双元制(约占47%)和全日制职业教育(约占53%)体系。“双元制”是指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由职业学校和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同时,“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即学生既参加职业学校的理论和专业适应性学习,同时又参加企业的实践培训的职业教育体制,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工(以下仅称为学生),学校和企业按照联邦政府教育部的大纲要求对学生分别进行教学和培训,最后通过IHK或HWK(德国工商业协会或手工业协会)的考试,取得专业合格证书,成为专业的技术工人。成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使德国无论是双元制学校还是双元制企业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在实际中运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

随着工业化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生产组织模式已经由强调重复简单生产技能的泰勒模式向强调劳动者综合素质、具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精益型生产模式转变。为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市场,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合会议(KNK)在1995年为职业教育学校开发了框架计划与相关学习能力领域,其颁发的手册中就包含了职业学校的教育任务:(1)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及社会能力的结合;(2)培养学生的灵活适应能力,即学生能够不断克服工作环境、社会变化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3)培养学生将来参加继续学习的意识;(4)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规划个人及社会生活的能力。

由此可见,德国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既要掌握职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发展、融入社会的能力,并强调专业、个人与社会能力的均衡发展是学习的前提。德国职业教育将学生的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交能力、使用语言能力、使用方法能力、个人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培养不再是以掌握职业技能为唯一目的。而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德国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先进,种类较多,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能力、课程特点的不同,往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德累斯顿工业大学HELMIG博士详细地介绍了其中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采访导入教学法

1.教学法简介。教师设计出一些基本问题,如姓名、年龄、家庭、出生地、兴趣爱好、生活格言等,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首先学生分别将问题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同学相互采访对方,同时将纸条信息填写完整;最后由同学各自介绍本组里的这位同学的个人情况及想法。

2.教学法目的。通过模拟采访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所在,想学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授课形式等内容,并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3.教学法实施要点。(1)教师负责主持,并进行时间的把控;(2)教师负责材料的总结与梳理;(3)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共享资料。

4.教学法总结。可培养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使用语言能力,并为后期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

(二)卡片查询和信息建立教学法

1.教学法简介。教师作为主持人,设计一个主题,主题内容由学生进行分析和充实,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以卡片的方式与小组成员共享,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报告并进行阐述。

2.教学法目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由表达个人想法的能力。

3.教学法实施要点。(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卡片,每个卡片只写一个问题,学生写出该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2)将卡片收集起来,用粘贴板把卡片粘贴上去;(3)然后小组进行汇总,撰写报告并阐述;(4)教师总结并进行评价。

4.教学法总结。该方法可以将学生的卡片拍照作为教学档案,与学生共享,学生不必做大量笔记。缺点是该教学方法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耗时较多。

(三)头脑风暴教学法

1.教学法简介。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集思广益。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表述清楚。针对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共享。

2.教学法目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自主学习;每位学生都有时间发言,提高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最终解决方案,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

3.教学法实施要点。(1)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缓慢地、清晰地大声地讲述自己的想法;(2)在其他学生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时,不允许对别人的想法进行反问、注解和评论,保护每个人发言的积极性;(3)规定讨论使用时间为10~15分钟;(4)小组规模在15人以下;(5)每个小组指定一位记录员;(6)教师对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要注意分别引导,防止性格外向的学生占用过多的发言时间。

4.教学法总结。头脑风暴法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人文学科学类的课程,此种教学方法可与卡片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沟通、协作、自我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素质。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大量准备工作,耗时长,当很多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负责记录的学生很难将所有学生的信息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对快速阐明观点的学生有优势,安静、性格内向的学生的优点不易得到发挥。

(四)闪念教学法

1.教学法简介。在每个教学项目结束之时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本次课你学到了什么?让每个学生自愿发言,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2.教学法目的。通过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对下次授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是否集中并通过每个学生的表述情况,了解到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习效果如何。

3.教学法实施要点。(1)每次只一个人发言;(2)一位学生发言时,其他人不许评论(包括教师);(3)陈述必须紧扣主题;(4)陈述必须简短。

4.教学法总结。在德国职业教育中,教师对每堂课学生的评价意见非常重视,它是教学质量反馈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惯例,用于每堂课的授课总结。

(五)项目教学法

1.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是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为完成一个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由学生自己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并最终完成项目的汇总、汇报和评价。

2.教学法目的。实质上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与团队进行沟通的能力。

3.教学法实施要点。(1)下发任务书: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通过讨论确定项目后由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书。(2)制订方案:学生团队根据项目任务制订任务分工和实施方案。(3)实施方案:学生根据小组中的分工,然后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按步骤和程序实施。(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团队对自己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汇报和评估,再由教师进行评估。

4.教学法总结。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大约1/3的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教学法。通过项目化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任务的流程与能力要求,它是以实践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培养中心广为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不仅仅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对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决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检测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要投入得更多,要求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非常了解,才能对学生的每一个答案进行正确的评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从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得到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学习,感受到其在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大支持,其理念与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具备自我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力和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通过近几年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的毕业跟踪调查发现,真正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或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学生,并不是那些在校期间单纯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综合素质高、应变能力强的学生。从用人单位中了解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除了要求应具备必要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员工的综合能力及职业行为能力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能力。我国职业教育中关注较多的是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劳动者综合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

从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看出德国对于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是无处不在的,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地各校都建设了实训中心,但都是仅仅重视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教学,都很少涉及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教育教学方法中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方式,制定一些可行的措施:

1.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出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应联合各地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广泛开展调研,由行业兼职教师与职业学校教师结合行业所需的职业行为能力,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工作。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中就要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在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中也要有具体的体现,细化到每一项任务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一方面,通过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相关行业参加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对职业行为能力的认同感,认识到职业行为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引进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内培外引,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整体素质,以身作则,时时树立职业行为典范。这样才能将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力标准的开发、考核方式上的变更及授课方式的设计上进行融会贯通,而不是孤立地对单个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认识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入学教育、专业认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分阶段进入真实职场的循环式教学,让学生在“零距离”接触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切身感受到职业活动的过程,了解企业文化,认识职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一对一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职业行为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培养自己职业行为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来。

4.结合我国实际开展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职业文化、技术文化积极引入校园文化中。如在校园内展示与职业实践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展板、挂图,将实训室布置成真实的企业车间结构,不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讲座,将在某个职业领域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名人画像、优秀毕业生简介、学生的获奖作品、创造发明等在校园内进行展览,以此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我国实际推行德国职业教育中常用的采访导入教学法、闪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与团队进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为人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毅红.体验德国职业教育与教学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3]王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 [J].教育探索,2010(3).

[4]王芯.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

[5]张华磊,马骏.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培养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6]战祥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特点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作者:张俊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论文 篇2:

德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及启示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其理论和实践都已趋于成熟,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使德国企业和学校的发展比翼齐飞。对其宝贵经验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德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赵小丽(1986-),女,河南许昌人,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德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德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

1.物质文化方面

(1)校园环境优美,呈开放性特征。德国的很多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将校园的自然景色、历史建筑和文化活动与城市共享,讲究融合与开放。绝大多数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良好的城市,着重对校园建筑和人文环境景观的建造,追求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学校整体向社会开放,与社会交错融合,大门两边一般没有围栏,有些被社区分割成不同的区域,甚至是名副其实的风景区,校园的园林建筑也体现出不同的美感,表达出智慧、正义、友好等不同的人文精神,实现了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良性过渡。

(2)文化设施和教学设备齐全。图书馆内藏书丰富,学校内体育设施齐全,企业对教育进行生产性投资。企业拥有的相对雄厚的物质资源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设备,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教学设备短缺的问题。企业的某些设备可能已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却可以用于支援高职院校的基础教学,从而用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基础性实习。完备的文化设施对于大学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企业是工作场所,也是教学场所。德国的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利用生产车间,通过跟班劳动和模拟操作向学生传授职业技能,这是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古老的形式,也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方式,而且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能使学生在现实条件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积累丰富的生产劳动经验,并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懂得企业生产的管理情况,对企业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精神文化方面

(1)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理念最早由德国柏林大学提出。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先生提出新人文主义精神是学术自由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即研究自由、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德国的高职院校把这一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职业教育研究网络、职能多样的研究机构、范围广泛的研究选题和密切合作的研究方式,并且得到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2)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的高职院校把创新看做是保持学校活力和生机,紧跟时代步伐,乃至引领时代潮流的有力手段。他们会综合考虑,争取在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渗透进创新思想,并把其渗透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这种创新也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高校就应该为社会服务,应该凭借创新的热情和敏锐的社会嗅觉去发现社会的需要,从而引领时代潮流,把握社会脉搏。这样既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完全发挥,深深扎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又刺激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向导和指示灯作用。

3.制度文化方面

(1)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如针对企业的培训章程、针对学校的教学计划,还有职业义务教育政策、职业培训促进政策等。這规定了企业的实践培训需依据培训章程来进行,高职学校的理论教学需遵照教学计划来进行。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数量发展,促使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本推行了职业义务教育。职业培训促进了政策的实施,促使学校努力提供足够好、足够多的职业培训场所,以使学生获得足够多的培训机会,也促使高职院校在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上不断投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2)学校对学生选课的限制比较宽松,学生可以在不同系里同时注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计划安排在每学期比较自由地选课。专业课程不是以事实性的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如何工作,最终获得独立完成工作所必须的职业能力。

4.行为文化方面

(1)教师的授课方式多样化。德国高等学校的教授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完成授课任务,课堂气氛特别是专业课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无论何种授课方式都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德国高职院校的授课特点始终体现出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思维和成长本性特点的准确把握,符合学生本性发展的要求。

(2)学习形式团队化。每学期初,教授们传授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课程方向,且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材,多是参考书目,课堂所包含的信息量也非常大,需要团队协作完成。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进取意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学生自我感觉主体化。德国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Fachschaft,由学生自发组织,主要负责组织一些院系活动,可以提供一些考试的复习资料等。同时高职院校也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二、德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德国文化建设的鲜明特点,使其在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德国的宝贵经验,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校园环境,彰显学校优势专业特色

当前许多高校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舍得花钱,搞建筑、修道路、建广场,楼房越盖越高,路面越修越宽,却总让人觉得越来越缺少了本应该有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应使环境和设施突出其文化底蕴,使校园中每处景观都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包括校园地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以育人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育人的手段,使校园环境建设效果与育人效果同步提高。

与德国开放性的校园环境和诸多的实习场所相比,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很薄弱。政府应给予高校更多的财力支持并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重点改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学习资源,增加实习基地等。

2.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风、校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大多强调顺从、等级和集权等。虽然现今我国大学教育逐渐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多高职院校把精神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和实施。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应立足于中国的文化积淀,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伪存真,弄清楚哪些是我们的国情、民情和文化所能接受并得以良性发展的,从而促进当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合统一。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校园文化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

3.创新管理体制,依法治校,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一股无形的软力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日常行为。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管理学校的新模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加强各级管理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让学校的重大事项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同时,大学师生要逐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应坚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开展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坚持校务、院务公开,维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引正确的文化方向,明确规范的文化内容,突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力求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4.定时给师生开展文化讲座,创新高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学校要指派教师配合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社团走积极、高雅、健康的发展道路。通过教师组织社团活动来满足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多元化要求,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感觉不乏趣味性和教育性。而且那种潜伏、弥漫于整个活动并体现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染人的作用。置身其中,学生会自然地感悟到校园文化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从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日强.战后德国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邓志军,于睿.试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5,(3).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周敏丹.浅论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5]占永琼.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4).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赵小丽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论文 篇3:

德国工业4.0视角下中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三关”

[摘要]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大战和产业大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作用。文章基于德国工业4.0的内涵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审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面临的协同关、结构关、价值关,提出从构建协同育人、终身发展、价值认同三大机制入手,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德国工业4.0 中国现代职教体系 三关 建设难点

[作者简介]张荣(1970- ),男,四川巴中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赵崇平(1965- ),女,重庆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授,硕士;许灵(1985- ),男,重庆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助理讲师。(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095)和2017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学术项目“重庆市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应对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起步晚、发展快的我国职业教育已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产业强国、人才强国的支撑服务效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設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科学解析德国工业4.0,以4.0时代视野理性审视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严峻“关口”,这样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掌握4.0时代教育发展主动权。

一、德国工业4.0的内涵与影响

(一)德国工业4.0的内涵

德国工业4.0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为有效应对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及熟练劳动力减少等形势,于2013年提出的以智能化为主导的工业升级计划。该计划虽为工业战略,却包含商业服务、职业培训、智能管理等系列战略,含物联网、服务网等生产应用前后一公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2+3+8”,即“1”个核心——智能化;“2”个战略——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及市场战略;“3”个集成——企业间横向集成、企业内部纵向集成、价值链端到端集成;“8”项举措,凸显“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的特征。工业4.0战略实施主要结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信息物理系统(CPS),为实现制造产业的智能化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建立高度灵活、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智能化是工业4.0战略的灵魂,即通过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使人、设备与产品、资源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借助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统平台,各类要素模块智能组合、灵活调配,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生产产品,可实时对商业模式进行全过程监测,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可自我配置,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可分散配置,将智能计划管理系统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提高可控性。

(二)德国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德国工业4.0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技术路线,使跨界技术成为新常态,而且对劳动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标准。未来的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尤其在数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等领域。

首先,德国工业4.0将改变劳动力结构。在工业4.0战略的驱动下,企业的改造升级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的工作岗位,从而使职业人才需求呈现三种变化:一是从业资质上,企业更看重员工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应用处理能力,具备IT技能;二是岗位意识上,企业要求员工从工作流程的操作者角色意识转变为工作流程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三是人才规格上,企业更需要高端型、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其次,德国工业4.0将催生“智能化”。工业4.0的核心为“智能化”,产业岗位的性质更青睐人机结合,岗位技能更趋向于劳动知识密集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更多地以智能方式连接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逐步发展为自动化体系,由此,某些工作岗位将被机器替代,人机合作更加密切,传统技术工人将逐步被知识型劳动者取代。

二、德国工业4.0视角下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面临“三关”

从德国工业4.0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在体系、结构、视野等方面均实现了协同。用德国工业4.0的要求来审视,发现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面临“三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协同关:政、校、企脱节,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不畅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协同性是体系完善的试金石。德国工业4.0是一个基于跨界协作,打通产业链、行业链、产品链的大智能系统。为应对工业4.0,德国职业教育以市场为核心,以智能化为手段,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有效推进学校与各行业领域、上下游产业的对接,有效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反观我国职业教育,尽管近年来校企合作不断加深,产学研联系日益紧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是政、校、企的关系仍然没有理顺,各自定位仍然不够清晰。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信息割裂,形成了众多“孤岛”,给专业与产业、人才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带来了诸多问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产教对接缺乏精准方向。由于职业院校、企业之间依存度低,导致校企合作程度不深,合作方式以教学见习、顶岗实习为主,形式单一,“校热企冷”的尴尬局面突出。一方面,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加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不愿意将企业的“真经”拿出来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校难以从企业获取用于教学和研究的真实情况,缺乏稳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只好在校企合作方案上走形式、“撒大网”。以重庆市为例,虽然有200多所职业院校与7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举办企业冠名班200多个,但是八成以上流于协议,企业实际参与率不到两成。

2.产教对接缺乏动态响应。由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少有协同,因而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产业发展对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跨界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规格、数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无法对职教专业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研判,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始终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虽然达到90%以上,但是就业对口率很低,就业后离岗率很高。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战略、京津冀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职业院校在专业调整、专业建设方面的对接跟进力度、反应速度明显滞后。

3.产教对接缺乏足够推力。受行政级别、专业职称、职业资格、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政、校、企之间人才流动困难,特别是党政机关、企业等单位人员到职业院校工作的壁垒很深,职称对应问题、待遇对接问题、身份认可问题等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严重限制了职业院校人才引进通道,制约了高素质管理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从而对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和融合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

(二)结构关: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终身发展路径不畅

结构是体系高效的助推器。只有建成畅通的人才发展立交桥,才能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实现高效人才供给。德国工业4.0的智能化特点决定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培养更多满足工业4.0需要的基础性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职教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远未打通,大量低端单一的技能人才培养结构远远满足不了中高级复合型智能人才需求。

1.纵向衔接体系没有贯通。工业4.0时代更加需要具有跨领域复合型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职业院校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相应的管理知识;毕业后不仅能做具体工作,还能从事管理工作。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为中职和大专。2015年,全国约1.25万所中职学校的515.47万毕业生中只有约15%升入高职,1334所高职院校的350万毕业生中只有约5%升入本科。“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纵向衔接体系没有形成,分段联合培养的立交桥未真正建立。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了“3+4”分段人才培养及“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改革试点,但是由于试点规模小、招生指标少、管理难度大、体系衔接不够科学等,高职院校对实施“3+4”、本科院校对实施“五年制”的积极性都不高。纵向衔接体系未有效贯通,导致职业教育人才提升学历层次困难,削弱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就业竞争力。

2.横向衔接体系没有建立。在我国,人们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厚此薄彼。职业教育人才跨领域、跨学科、跨教育属性的学习发展困难很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存在障碍,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不能互转互通,线上与线下学习不能有效对接,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存在困难。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一朝进入职教,终身就被打上了职教烙印,被归入只会“舞枪弄棒”之列,而普教人才想要获得技术技能提升也十分不便,必须另起炉灶。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现代职教人才的复合型发展将困难重重。

3.职教师资培养渠道匮乏。目前,全国180多所师范院校几乎都是培养普通教育师资的。受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影响,职业院校本身又不能为本系统输送师资力量。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外,大多数是来自于普通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主要在工作中通过驻企工作或挂职锻炼获取实践知识,但由于校企之间的流动性、开放性不够,因此,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机会较少,导致难以掌握核心技能或关键环节,技术技能水平难以获得質的提高。师资培养是一个持续性过程,需要校企之间有机联动、协同互动。很多职业院校缺少完全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价值关:价值认同氛围未形成,缺乏优秀职教人才辈出的外部环境

价值链是体系畅通的催化剂。为全面实施工业4.0,德国构建了从理念到实施、从生产到需求、从设施到服务互联互通、同步推进的一体化体系。在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经济腾飞的翅膀。而在中国,职业教育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是至今仍未形成全社会广泛认同的良好发展环境。

1.法治环境不健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应被看成是教育的一种层次。《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规定,但是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并不明确,没有为职业教育公平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现实中,职业教育被普遍认定为是一种低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层次。高职教育主要是专科,只有少量本科,没有研究生教育。管理中,高职院校总是与专科并列,不少地方统称“高职高专”,在国家行政部门中也未将高职教育归入高等教育序列。从生源来看,职业院校主要招收的是没有考上普高或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职业教育天生就比普通教育低了一等。即便是目前正在热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试点,纳入试点的也主要是水平相对较低的本科院校。

2.制度环境不给力。从外部环境看,职业院校受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较多,学校自主权较小,可调动资源少;国家和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较少,多数院校仅靠自筹资金和贷款进行建设,资金压力较大;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普遍低于本科院校,按照职称结构核定的绩效水平大大低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困难重重,往往因为“出身”一开始就被拒之门外,在科研及技术成果的认定上对职业教育也存在着不少歧视性规定和做法。从内部环境看,由于职业院校发展历史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普遍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激励监督机制欠缺等问题。

3.舆论环境不积极。社会、家长甚至教育系统内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重,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多数人认为只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自我认同度不高,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成绩不佳,不少教师对他们也缺乏信心。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降低了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不少学校的新生报到率一直低位徘徊,买卖生源现象严重,这进一步在大众心目中加深了职业教育属于“次等教育”的印象,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三、德国工业4.0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下,需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从构建协同育人、终身发展、价值认同三大机制入手,着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

1.加强政、产、企、学研跨界合作,打破“半封闭”育人系统。改变目前由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唱主角甚至独角戏的状况,成立由不同层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品牌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组成的跨界合作联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学校主体、行业监管”的原则,使职业教育的相关各方真正参与进来,统筹协调有关资源,共同加大资金投入,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开发培训内容,共同加强质量监管,共同推进高质量就业,使职业教育成为以市场为标准、多点发力、耦合联动的开放系统。

2.理清政、校、企等各类人才岗位标准,打通高层次人才流动关节。制订人才合理流动促进办法,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工作的通道,科学界定前后衔接对应标准,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放宽急需紧缺人才职业资格准入,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市场化、社会化,从而促进各类高级人才向职业院校合理流动。此外,健全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支持各类优秀人才依托众创空间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工作室,助力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3.落实企业人才培养责任,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建立以职业资格为基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能力评价机制。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普通技能的教育,企业主要负责培训实习生特有设备和工艺所需的专业化技能,学校和企业各施其责、相互协同,从而解决学习与工作脱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隔离的问题。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驻企工作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同创新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实施者,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产学研高度结合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二)构建终身发展机制,与时俱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质量

1.设计多元化学制路径,畅通中高级人才成长通道。加快推进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提高专科类职业院校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本科院校对专科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招生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完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纵向衔接培养体系。加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极发展专业硕士、职业教育硕士和博士教育,推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之间学习成果互转互通。针对一些地方试点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成立分段培养工作协调会,建立定期会商、交流、评估与考核机制,厘清分段联合培养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合理的培养成本分摊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分段联合培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分段联合培养体系。

2.探索学分银行与课程模块联动,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逐步推行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按照开课计划和选课规定进行跨学期、跨专业、跨班级选课。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明创造或科技活动、竞赛活动获取学分。对具有较好经济社会效益的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论文、调研报告给予一定学分,并允许替代部分选修课学分。在重视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复合专业方向、复合课程设置、复合能力结构、复合资质证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探索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度,加强学生通用岗位、专业岗位、迁移岗位职业能力培训,指导学生获得专业核心能力资格、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证书,培养学生适用、通用、活用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首岗胜任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能力。

3.建立职业教育立方体,完善终身学习培训系统。依托教育云平台,以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以大规模课程资源建设为前提,建立职业教育立方体,实行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职(教)普(教)继(教)学分转移认定、职业院校毕业生及各类岗位人员在职在线培训等制度。制定线上线下课程学分、具体课程替代和学分换算办法;推进线上线下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区域内高校联合开设优质课程,支持学生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选修课程,实现师资、课程资源共享,为职教人才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三)构建价值认同机制,造就职教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1.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厘清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规定学生可以在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互转,从法律角度让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仅仅是教育类型的不同,而不是教育层次有什么不同,从而使职业教育回归本位。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义务,促使企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强职业技能人力培养。开展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明确企业的职责和权益,规定合作内容,规范合作形式,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健全职业教育多元办学、经费保障、质量评价、技能鉴定、教师资格、促进就业、社会分配及继续教育标准等制度。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星级制度,制定财政、税收激励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财政教育经费增量重点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提高财政职业教育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应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把行业标准、岗位要求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整体设计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等职业教育层次的评价标准,科学评估办学水平、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认同度。推进职业院校招生、科研及技术成果认定等改革,清理并消除不合理的规定和做法,创造公平的政策条件。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认同度。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职业教育日,加强现代工匠精神的解读,加强宣传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依托高职院校校园实训中心、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职业体验中心,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和体验分享,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注重全社会职业精神、职业理念的培养和传承,探索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保障制度,完善表彰奖励制度。赋予职业技能人才应有的尊严感和社会地位,使更多的优秀学子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加大职业院校“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鼓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职业院校“走出去”,与国外教育机构或具有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增强职业教育对全社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丁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4).

[2]韩硕.探索中国制造业的新未来[J].中国集体经济,2015(6).

[3]景琴玲,王革.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透析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4]钱吉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态势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4(27).

[5]谈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1).

[6]顾准,苗向阳.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7]伍鹏.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5(6).

[8]占小梅,王辉.浅议德國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J].职教通讯,2013(25).

[9]张佩佩,刘晓.工业4.0背景下的德国职业教育:挑战与应对[J].当代职业教育,2017(4).

[10]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的发展策略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0).

作者:张荣 赵崇平 许灵

上一篇:学前儿童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工会财务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