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2024-04-18

4有效课堂教学探索(通用6篇)

篇1:4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2.3《科学教育前沿》第三期ISSN1004-1621(2012)03-043-02

梁雪梅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643000)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摘要]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转变观念,理顺“四个关系”;强化管理,抓好 “四个落实”;优化教学,实现“四个转变”;开发资源,突出“四个创新”。从达标硬件建设,逗硬过程管理,务实师资培训,丰富活动形式,发挥资源效益等方面进行有效性探索,是新课程“教学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具体体现。

[正文]物理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立足生产生活实际,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实践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贡市初中物理于2002年进入新课程改革,期间经历了“两基”的省检和国检。现在,学校的校舍修好了,实验教学器材配备完善了,市教仪电教馆组织了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创建,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教师自制教具展评系列活动,学生的实验操作也纳入了中考计分。应该说学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的实验管理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1.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学校的制度成了挂在墙上的装饰。

2.器材管理不规范。实验器材的归类入柜、造册建账、购置报损、使用记录等比较随性,“帐、卡、物”不吻合现象普遍。

3.管理人员不稳定。实验管理人员变动大,业务不对口,缺乏专业培训。有的学校由任课教师兼任器材管理和实验员工作,有的学校各种政策和福利都向教学一线倾斜,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量认定不合理、待遇偏低。

4.检查监督不到位。不少学校没有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缺乏对实验教学的评价。

5.学生活动无保证。大部分学校没有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几乎没有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无从涉及。

6.实验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盲目扩张办学规模,大班额教学,甚至挤占实验室,无法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需要。

(二)教师思想意识不够到位

1.不少教师在思想上认为实验课难上,既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预做实验,还要应付难于把控的课堂纪律。相对于实验课,老师更愿意选择在黑板上“画实验”,口头“讲实验”,让学生通过黑板、多媒体“看实验”,通过试卷机械的“写实验”。

2.没有摆正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中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讲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等,学生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按照老师规定的程式进行实验,并整齐划一的去验证教师所要求得到的实验结果。

3.团队协作和教研意识不强。不少学校集体备课形同虚设,教师教学各自为阵,教师要么就教材讲教材,要么讲知识练试题。大部分教师不善于利用日常器具,也没有自制过教具,更谈不上对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不系统,没有建立教学资源库。

4.实验组织能力弱。教师缺乏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的技能技巧,实验小组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落实,实验中学生“做”实验的人少,“看”实验的人多。

二、影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原因分析

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影响实验教学的因素很多,根本原因是实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1.实验教学观念烙上了浓浓的应试教育色彩。不少学校看重的依然是重高升学率,考试分数是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教师把实验课看成是理论课的补充。认为实验教学仅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中,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侧重于思维能力。

2.大部分教师普遍采用“操作模仿式”教学。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得不到落实,学生探究意识得不到培养。

3.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单一。自贡地区目前实验考查方式是书面形式和操作观察两个方面。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集训式应付实验操作考试。就自贡地区而言,操作实验20个,各个实验难度差异很大,而且各个考区对评价标准的把握难以统一,公平竞争的平台难以搭建。

三、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

笔者所在学校以创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为抓手,转变观念,理顺“四个关系”;强化管理,抓好 “四个落实”;优化教学,实现“四个转变”;开发资源,突出“四个创新”,从达标硬件建设,逗硬过程管理,务实师资培训,丰富活动形式,发挥资源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转变观念,理顺“四个关系”,是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前提。

以学校“绿色教育,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确定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理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实验课与理论课、培养能力与思维发展、实验教学与实验活动的关系。

学生在实验活动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估等思维程序,在分析问题、反复尝试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基本仪器使用方法,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和追求科学真理的不懈精神。因此,实验教学要课内外结合,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家庭实验等舞台的作用,丰富实验活动内容,拓宽实验教学渠道,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多元的实验环境。

(二)强化管理,抓好“四个落实”,是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

坚持建、配、管、用,研、培、考、评并重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装备资源,通过抓“四个落实”,强化实验教学。

1.加强领导,责任落实

成立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验教学的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教务处具体牵头负责相关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行“教师人人做管理”,营造 “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氛围,努力调动每个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组织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

2.强化队伍,人员落实

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配齐人员,保证实验教学及实验管理的需要。组织各科实验教学及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鼓励自学、进修、自培。稳定管理人员队伍,认真落实管理人员的待遇,在晋级、评职、评优与教学一线人员一视同仁。

3.建章立制,管理落实

建立健全各项职责、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实验学科组工作职责,集体备课制度,实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定期维护、损坏赔偿,试验资料归档制度等。

4.注重过程,考评落实

由教务处、教科室组织对实验教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实验开出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技能考试、仪器设备管理、实验课题研究、“五个一”(教案、论文、课件、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评比、学生“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定期组织总结分析反思,考评结果纳入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三)开发资源,突出“四个创新”,是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

1.创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实验法、探究法、活动法逐步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逐渐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平台,建立以教学管理、教学软件、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案试题、教学论文、音频视频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资源库。

2.创新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发展

一是探索教师培训“四种模式”。即专家引领模式,同伴互助模式,自我研修模式,名校联姻模式。二是实施教师成长“两个工程”(“名师工程”和“蓝青工程”)。以学校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任务驱动各“梯级教师”积极参与有效实施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之中,培养名优教师,成长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三是抓实集体备课“三个活动”。既教学研讨“六课”(调研科、研讨课、诊断科、专题课、示范课、汇报课)活动,“结对帮扶”活动,“竞赛评比”(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自制教具展评、教学课件评比、教师发展论坛等)活动,提供教师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机会。

3.创新课程建设,促进个性成长

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工作思路,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活动“亮”起来。实行每周半天的“走班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科学实验探究、摄影、环境科学等)。课程设置的改变,既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实验器材的作用和功能,又能引导教师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对实验教学的延伸,有效地链接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情感。

4.创新交流方式,互动学习提高

学校要敞开胸怀,加大和市内外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优质学校先进的实验教学经验,引领薄弱学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一是大量的选派老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培训活动,了解先进发达地区的实验教学现状;二是请进教育专家(如初中物理人教版国家教材编委彭前程和杜敏老师等)到学校实地指导;三是派出名优、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上示范指导课、进行课题指导、开设专题讲座,辐射影响,互动提高。

(四)优化教学,实现“四个转变”,是有效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

要使实验教学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必须改革以往单向传输的操作模仿式教学方式,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1.变学生地位被动为主动。一是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二是增设学生自主实验环节,在实验课的后期,学生可以在给定的范围内,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并分析处理实验结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变教师角色监管者为引导者。以往的实验课,教师更多的是监督者,监督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规定的步骤操作等。新课程倡导教师角色为学习的引领者、探究的合作者,重在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实验,协助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3.变学生部分参与为全体参与。改变做不做实验都一样、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的怪现象,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每位学生都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开放实验场馆、实验资源、实验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选修课等时间走进实验室,允许学生使用和接触实验室器材,解决在课堂实验中的疑惑。丰富实验活动,提供学生实验的机会。如结合学校“垃圾减量”主题环境教育,开展“废旧利用”“做身边的小实验”活动,用废旧报纸搭桥做承重实验,利用牙膏盒、药盒、输液瓶,饮料瓶、易拉罐等做光学、声学、力学实验等。结合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劳动节,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活动、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科技小论文评比、实验设计方案竞赛等。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制作、操作、改进等环节中,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的理解,训练动手实验能力、整理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创造意识,总结创造成果

4.变评价方法重结果为重过程。建立正确的实验教学导向,注重教师的实验教学过程和活动,注重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实验态度、参与实验状态、科学探究的精神等,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之,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营造有效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的实施实验教

学,使学生手、脑结合,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态度、意识、能力也得到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参考资料:

1.杨型会《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2年第1期

2.鹿炜锋《物理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2:4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师:请大家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生1:我想问问大家,“食粮”是什么意思?

生2:“食粮”就是“粮食”的意思。

生1:那书上为什么不用“粮食”。

师:是呀,我们习惯上都说粮食的,书上为什么偏偏用了个不常用的呢?

(短暂的沉默,学生在思考。)

生:也许,随便用哪个都可以,他们的意思都一样。

(有同学随声附和,也有的没说话,总之没有反对的声音,也许,他们真发现不了什么。

师:读一读这首诗歌,再把食粮换成粮食,比较着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同学们边读,边讨论。)

生1:我发现了,用粮食要不好听,用食粮要顺得多。

师:真的吗?大家都试试。

(叽叽喳喳,学生都在比较读。片刻,他们都兴奋了。)

生1:老师,真的是这样的。

生2:老师,我发现了,食粮的粮韵母是ang,其它句号前的字韵母也是ang。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

(学生大声读着句号前的词语:织网忙,运食粮,果然如此,教室里一片欢呼。)

师:你们真了不起,在诗歌中,为了读起来琅琅上口,句号前的字韵母都一样,这就叫压韵。

【评析】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上述教学片断中,这一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案中没有设计好的,教师也并不准备告诉学生“压韵”这一知识,纯粹是由学生的质疑而生成的。这里,教师并没有按照教案预设继续上课,而是改变教学流程,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引导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诗歌的“压韵”,生成了无法预设的精彩。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篇3:4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关键词:“4+4n”模式,学生主体,有效课堂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新课改的精髓。为此,我们变革课堂行为,打造有效课堂,推行了“4+4n”课堂教学模式。经多年实践,已显现出此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势。

一、“4+4n”模式的内涵

“4+4n”模式中,“+”号前面的4,是课首的情境引入、展示目标和课尾的课堂小结、综合训练4个环节;“+”号后面的“4”,强调课堂上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必须进行的自读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和专项训练4个环节,其中质疑、答疑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环节;n是课堂所教知识点的个数。

有效运用“4+4n”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两个明确。一个原则,即先“临帖”,后“破帖”(严格模式———灵活模式———创新模式);两个明确,即明确每一环节的目的,明确每一环节的原则。

二、“4+4n”模式的实施

1.情境引入。目的: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原则:简洁性、目的性、实效性、趣味性、多样性、全程性。

情境引入是以情境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入的方式很多,可以是逼真的场景、故事,也可以是动画、实验、猜想等。这不仅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到具体情境之中,而且能够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味觉、嗅觉、触觉的艺术整合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巨大的感染和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展示目标。目的:指引方向、确立航标。

原则:全面、具体、适宜、适量、有效。

展示目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有方向,能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目标制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目标的定位务求准确,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目标的设定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楚、具体适宜。

3.自读文本。目的:体验过程,掌握方法。

原则:生本对话、自读自悟。自学指导要操作性强、指导性强。强调“指”与“导”。

自读文本是生本对话、自我感悟的过程。自学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并表扬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学;特别是要重点巡视中差生,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促使他们也能够认真地投入文本自读。在这整个环节中,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万不可只顾辅导一个,而放弃督促大多数。这样,才能及时了解、把握、思考所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为下一环节的交流研讨作准备。

4.交流研讨。目的:展示成果、检测效果。

原则:气氛的和谐性、参与的广泛性、研讨的深入性、形式的多样性、程序的有序性、结果的有效性。强调“广”与“深”。

交流研讨环节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中,教师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检测自学效果,也可引导学生互相探讨问题,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智慧共享,以加深教学的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和深化。这部分应尽量让学生回答或板演问题,以最大可能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这一环节,应尽可能调动中下等学生的积极性。

5.质疑答疑。目的:深化知识、解决问题。

原则:师激疑、生质疑,师生共析疑。强调“激”和“引”。

质疑答疑环节要让先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问题,教师就要再次设疑。问题设置后,先由学生互答、探讨,学生解决不好或解决不到位的由教师补充。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努力去启发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惑才能活跃思维,有了疑惑才能增长知识,有了疑惑才能敢于创新。不会质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深入,学生提不出问题,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深刻。

6.专项训练。目的: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原则: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适量性。本环节重在“固”和“查”。

专项训练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尝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该部分设置的题目一定不要多,但要紧扣知识点,本着学啥查啥的原则,让学生在尝试到学会的积极情绪中增强自信。

7.课堂小结。目的:建构知识、结成网络。

原则:自主性、全员性、系统性、结构性。

课堂小结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不仅仅有知识的总结,还应有思想和方法的总结。小结的方法比较多,可以是学生自主小结,也可以是师生共同总结,但一定要注意小结的系统性与结构性,使学生通过课堂小结,将所学知识点串成串、联成线、结成网,实现了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8.综合训练。目的:达标检测、提升能力。

原则:综合性、发展性、针对性、阶梯性、适量性、多样性。

综合训练应选择适度适量的练习题,查漏补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信心,从而为学生搭好愿学、会学台阶;并及时反馈信息,做到堂堂清,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

“4+4n”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能促使学生按目标起航,在情境中增趣,在自读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在质疑中深思,在训练中巩固,在总结中提升。它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前提,以指导体验、强化过程为基础,以发展思维、着眼创新为重点,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元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

“4+4n”课堂教学模式,凸显了三个意识。一是问题意识。从情境引入、质疑答疑到课堂小结,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带着问题师生交流,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不仅在有疑处生疑,更在无疑处生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二是互动意识。遵循新课程的互动理念,采用对话的有效形式,本着尊重、平等、双向原则,先由学生自读文本,进行生本对话;接着小组研讨,进行生生对话;然后,全班交流,进行师生对话。通过沟通和倾听,师生的知识、道德和理性都得到升华。三是过程意识。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不会一气呵成、一蹴而就,而要在“自读文本→师生交流→质疑答疑→专项训练”四个环节中螺旋式的提升认识。

篇4: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等4则

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

杜高明在《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教育即发展,教育是“关系”“发展”“社会实践”的统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影响教育的内外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1.潜能与发展。教育者要通过增加未来潜能实现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克服现实潜能的匮乏状态,不仅要预见到那些现有的潜能并促进它们的实现,而且要帮助学生充分实现那些现有的但会稍纵即逝的潜能。2.内在需要发展与环境要求发展。教育既要尊重人的内在潜能与兴趣,又要使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环境的需要,找到两者的融合点便是人发展的最佳状态。3.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教育是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的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在看到教育想做什么的时候(发展目标),也要看到教育实际上做了什么(发展过程)。4.人格发展与自我建构。教育中的人格发展,最终都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掌握好教育过程中人的内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需要之间的度是最基本的问题。从儿童教育的使命看“减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发现儿童是发现儿童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解放儿童是打破对儿童的各种束缚,发展儿童是促进儿童全面协调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童年恐慌”。所谓“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父母过高的学历期望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是导致“童年恐慌”的一个直接原因;2.教育评价指标单一,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是导致“童年恐慌”的重要原因;3.社会上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是导致“童年恐慌”的深层原因。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有效策略

韩立福在《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建构高效能的具有学习共同体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行动策略上,应采取如下有效策略:

1.激发愿景策略。学习愿景是影响和指引每个学生努力学习的心理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系统和有效机制。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建立起体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美好愿景,让学生将个体愿景与小组愿景结合起来,实现学习愿景化。

2.评价机制策略。角色与职责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引进多元评价机制。落实各层级的学习责任,体现生生是“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学习责任化、评价多元化,确保新型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能。

3.问题生成策略。情境化问题设计是有效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途径,始终让学生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不采用问题教学模式,学生就像“拔河”没有绳子,因此问题生成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策略。

4.问题训练策略。问题训练是对文本所含问题进行的操作性训练,目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训练既可设置为面向小组的问题训练,也可设计为面向学生个体的问题训练。

篇5: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张国秋

我个人以为,高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高效果:是高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高效用:是高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高效率:是高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高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1

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高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种思想的提出和改变,使教育教学从教师的权威说教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转变,认同学生肯定有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认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认知上的需求有:知识、能力、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情感上、认知上来备课、授课,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要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收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进行处理:研究课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年段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可以有所升降,细化;在吃透教材,清楚知识系统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所增减,有选择地利用部分课外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各自的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内在的求知欲。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 2

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设置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关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统一”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保全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专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高效教学心得体会

吴存连

高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高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高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高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是实施高效教学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一)课前的高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高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高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高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高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高效。

(二)课堂的高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 5

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高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高效提升。提高练习的高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高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学习心得

赵玉军

高效,就是高效益,高效果。现今社会,一切行业都得讲求效益,效率。我们也同样要求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使得我们的课堂高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引人入胜的导入

在一堂课中导入这一阶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高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们的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情境的形式要有所变化。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注重实践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堂应有所改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人。

高效的作业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但是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效的教学应该包括高效的作业。那么,什么样的作业叫做高效的作业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体会,有时布置作业,只是为了布置而布置,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做了也没有多大意思。这样的作业就是无效的。我们要布置的作业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要针对学生当天学习中的重难点,要让学生一下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高效的作业,要求目标明确,难易搭配。如果所有题目都很难,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挑战的兴趣。但是如果太简单,就有失去了做的意义。所以 7

难易搭配很重要,我们在安排试题时可以由简入难,由易入烦。甚至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放弃一部分的难题,掌握基础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学习“高效课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高效教学学习心得

刘凤明

教学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谈谈对课堂高效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满堂问”虽说是达到了教学的互动,对话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高效的还乡团动,说到底,他没有真正理解高效提问。

(一)高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1、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2、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4、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5、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师反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也应该尊重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高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

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

追问: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高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问优等生,省时省力省心。

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

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

十戒问如林,答发流,面上开花。

二、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生成,在互动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我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保护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阐述一个观点:动态生成是高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新的课堂是在高效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 10

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

三、正确的评价是高效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导向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是赞赏,或是批评,或是认可,或是否定。纯粹凭借语言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能够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提出评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还要关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提倡自评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喜欢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有规律地进行鼓掌,我个人认为鼓掌应该是发自内心,一味地追求激励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价值和意义,削弱了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高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11

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因此,如何高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篇6:教师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共4篇)

刘敏

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三有(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种思想的提出和改变,使教育教学从教师的权威说教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转变,认同学生肯定有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认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认知上的需求有:知识、能力、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情感上、认知上来备课、授课,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要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收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进行处理:研究课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年段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可以有所升降,细化;在吃透教材,清楚知识系统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所增减,有选择地利用部分课外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各自的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内在的求知欲。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设臵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关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统一”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保全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吴社智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 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 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

郑金林

有效,就是有效益,有效果。现今社会,一切行业都得讲求效益,效率。我们也同样要求有效的课堂。那么,如何使得我们的课堂有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

在一堂课中导入这一阶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们的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情境的形式要有所变化。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二、注重实践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我们的课堂应有所改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人。

三、有效的作业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但是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教学应该包括有效的作业。那么,什么样的作业叫做有效的作业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体会,有时布臵作业,只是为了布臵而布臵,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做了也没有多大意思。这样的作业就是无效的。我们要布臵的作业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要针对学生当天学习中的重难点,要让学生一下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效的作业,要求目标明确,难易搭配。如果所有题目都很难,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挑战的兴趣。但是如果太简单,就有失去了做的意义。所以难易搭配很重要,我们在安排试题时可以由简入难,由易入烦。甚至可以让

基础较差的学生放弃一部分的难题,掌握基础就可以了。以上是我学习“有效课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下面我谈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但“满堂问”虽说是达到了教学的互动,对话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有效的还乡团动,说到底,他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

1、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

2、问题的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有思考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

4、大众性(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共鸣)

5、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师反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的也应该尊重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发问: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只说一遍。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

等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启发: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地回答问题。

追问: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问优等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七戒不臵可否,不作评价。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十戒问如林,答发流,面上开花。

二、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生成,在互动中,往往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中出现,我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引导,保护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阐述一个观点:动态生成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新的课堂是在有效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

三、正确的评价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导向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教师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会给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或是赞赏,或是批评,或是认可,或是否定。纯粹凭借语言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能够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2.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提出评价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还要关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提倡自评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喜欢在学生回答对问题后有规律地进行鼓掌,我个人认为鼓掌应该是发自内心,一味地追求激励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价值和意义,削弱了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教学其实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甚至是一种不断留下遗憾的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难以固化,更不能单一;教学策略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效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仓定坤

我深刻体会到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特别重视。经过学习,我应该在这两个环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不备课就不能走进课堂。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但是,怎么备,备什么,却是大有讲究的。有效的备课应该做到:三标、三点、二实际、一联系。

(一)三标:

1.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的。

2.备各单元或各章节的目标

各科教材都是按若干单元或章节编排的,各单元或章节又包含一定的知识范围。某一单元或某一篇章只是体现一定单元或章节的一个方面。因此备课时,更重要的是吃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全面地、整体地去把握知识。

3.备课时的目标

一课时是45分钟,要设计好每一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

(二)三点

突破重点、讲好难点、说明疑点。

在任何一篇教材里,都有一些在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难懂的,费解的,不容易掌握的就是难点;学生混淆不清且容易误解并产生疑惑的就是疑点。

(三)两个实际: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首先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因材施教。

其次是备教材。也就是教师与文本对话。它有三层含义:1、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教材的特点。2、正确理解教材的实质及各项知识内容,并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知识,使教师本体性知识、文化性知识与实际知识融会贯通。3、在“熟”字上下功夫。

(四)一联系

备课常常要想到四个字:纵横联系。

纵的联系是一门学科的上下联系,年级之间的联系。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横的联系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有效的讲课方式。

是不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得到发展,这是课堂高效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我认为语文老师应充分运用有效的讲课方式把语文课演绎成知识迷宫,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最有趣,最富魅力。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放下教师的架子,用寻常、委婉的语言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影响学生,使他们在生活中接受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熏陶,从而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意讲课的艺术

讲课的艺术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讲、写、作、画、演。

1、“讲”。讲的艺术技巧主要有:

(1)讲好课的三个前提:一是精神面貌。二是感情投入,三是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讲课的语言要求

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教学语言的的基本要求应用12个字来概括:“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

2、“写”。

“写”就是板书,上课要善于应用板书,“字如其人”,同时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乃至性格。

3、“作”。所谓“作”,顾名思义是指动作,动作集中体现在教态上,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

4、“画”指的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及时画出图表、状物,这是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

5、“演”,即演示,实验。物理、化学、生物的课堂教学需要使用直观教具是“演”,教师的示范、朗读等也是“演”

所以,一节好课应该做到:

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地分层递进等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青墩小学

钱灿九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 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 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学习体会

青墩小学

郑金娣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就我从教十多年的体会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有效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正确解读教材,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其次需要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家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充分把握重点和难点,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全面,不要落下知识点。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这样做,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这样 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会学得愉悦。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学习,能够进行深入地探究。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二、有效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有效设计是有效实施的前提,但教学不是死搬硬套,而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该练则练、该讲则讲、该问就问。这就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所教学科的内容特点等问题。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训练设计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就会低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训练设计较为简单。内容上:包括基础训练与相应的变式训练。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方式上:包含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的方法。组织上:有合作训练与小组训练的模式。同时,还必须 注意训练的密度与空间。教学设计应注重情境的设计,为学生的训练留下一定的空间,否则教学的效益就会低下。当然,在有效教学的环节中,教师不能忘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采取及时合理有效的评价。

新课标最核心的理念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高超的评价艺术。通过实践,我觉得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所谓“适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针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表扬,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表扬学生需要的 和在乎的,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二、用委婉、含蓄、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评价,让课堂洋溢温情、关爱和呵护。

在自评与互评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肯定的激励评价和对不足的指导意见,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渴望正面评价,是中小学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老师的鼓励性正面评价视为最具权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或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得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感受欢欣,意识到自身价值。

第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 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文主义情怀。课堂评价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视点上去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反应,关注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还应注意,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忘了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如点头、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今后人生目标的确立。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 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应该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的进行。

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对增强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 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简单的说,反思,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对教学结果的总结和探究过程,是对出现的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的活动。

上一篇:花的范文下一篇: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