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2024-04-18

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共9篇)

篇1: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佛山市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又有新举措,600余名低保家庭的3~6岁儿童于今年秋季可望获政府补贴,免费上幼儿园,这些家庭往往是因病或事故致贫或者是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有心而无力,此一举措推出之后,佛山市对低保家庭的子女教育保障将从幼儿园覆盖至大学。

尽管现有的经验及研究对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价值还存在争议,但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价值却很少有争议。政府参与教育事业通常有两大理由:接受教育的入学准备存在差异、教育的正外部效应。年龄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开始读书、写字,那么他们将面临着永远落后于人的巨大危险,而保证机会公平是政府最起码责任,也是我们经常提起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正需要政府干预以保障人与人之间未来竞争的公平。更为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除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以外,政府还要为贫困家庭提供补贴,让他们的适龄入学子女在学习期间衣食无忧、身体健康。

作为政府,更为长远的考虑则是教育的正外部性,教育改变人的生活状况,也改变人的观念,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学会生存、如何与人相处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如果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不能依次完成初等教育,他们将迎来一个黯淡的前途,不仅是未来社会的负担,更有可能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更何况公众对年幼的孩子总是怀有深切的同情。当前大部分国家的政府都支持补贴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并制定了详细的法案,如美国的《启蒙法》为有低龄儿童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各种儿童发展的服务等。

虽然如此,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诸多细节,如通过适度的学前教育均等化,保证受补贴家庭的高能力的孩子能够有效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兼顾学前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跟踪受补贴家庭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发现不足以及时调整政策;补贴的方式则尽量将经费配发到学校以保证有限资源不被滥用。此外对学前教育的适龄儿童补贴应与低保家庭的其它福利措施配套,以家庭为对象进行教育补贴(对家长进行职业培训等),使进入此计划的家庭产生溢出效应。就佛山市这一政策而言,还需要政府形成制度,用制度来保证今后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从宏观层面上看,财政支出本身具有累退效应,原本就应该向基础教育、基础卫生医疗等国计民生项目倾斜。但中国近几年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一直偏低,始终徘徊在3%,低于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4%。不仅如此,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也日益严重,这种基础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往往是收入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其互动的结果则会造成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下降,这与公共财政追求公平的初衷无疑背道而驰,这些也正是政府需要深度干预的领域。

篇2: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发达国家因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 财力雄厚, 国民生活水平也高, 教育救助 (西方称之为教育援助 (1) ) 的开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体系和制度, 运转效果良好, 而各国之间的政策由于教育过程和各国国情的复杂性, 也有所差异。

一、美国的情况

美国政府一般根据学生生活、教育的需要, 通过立法或制定分类援助的计划, 对家庭生活贫困的弱势群体子女进行拨款援助。

1. 学前教育援助

1965年, 美国政府专门制定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简称为:ESEA) 。该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联邦的政策是向那些服务于低收入家庭儿童集中的区域的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援助, 以通过能特别有助于满足教育处境不利儿童之特殊教育需要的各种办法来扩展和改进它们的教育方案 (包括学前方案) 。”经济机会署 (Officeof E-conomic Opportunity) 据此倡导举办了“先行计划” (Head S tart Program) 。这个计划是为美国家庭贫困的弱势群体儿童提供各种游戏和材料, 开设学前教育活动;主旨在发展3—5岁儿童的语言能力, 开启他们的智力, 力求提高贫穷儿童的认知力, 让他们上学后不掉队。 (2)

2. 中小学教育援助

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教育部机构法》规定了联邦教育部“保证联邦政府关于人人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承诺得以实现”。美国联邦教育部每年掌握的经费仅为300亿美元, 但就在这300亿美元中, 有36%左右直接用于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资助。1990年美国提出了“学前教育计划”, 要求对弱势群体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补偿教育计划实质上在于把更多的钱、更多的教育投入引向贫穷儿童, 以期达到“教育结果平等”。1990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在《美国2000:教育战略》中提出:“设立总统学业优异成就奖和总统成绩奖学金, 分别授予在全美成绩测验中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和学业优良而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实现“所有贫穷儿童都要接受帮助他们入学的、合适的、发展性学前计划所提供的教育目标”。 (3)

3. 大学教育援助

为了让弱势群体的学生有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选择学校及专业的权利, 美国联邦政府加大了资助学生的贷款力度。该贷款发展很快, 2000年美国有64%的学生靠贷款上大学。

克林顿时代, 副总统埃尔·戈尔提议, 设立国家学费储蓄计划 (A National Tuition Savings Plan) , 使家庭在不受通货膨胀影响和免税的情况下, 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做储备。克林顿在2001年1月公布了300亿美元的巨额入学机会税额减免计划, 主要用于帮助那些进入大学的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支付大学学费。这一计划, 每年将给大学新生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提供1500万美元资助, 他还建议给更多的中等收入的付税家庭提供帮助, 通过扩大终身学习贷款等方式来鼓励学生上大学。 (4)

二、新加坡的情况

新加坡政府尤其注重对来自贫困与低收入家庭的员工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经济资助, 并推出幼稚园经济援助计划、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再就业援助计划等具体的援助措施。

1. 幼稚园经济援助计划

2004年, 新加坡政府出台幼稚园经济援助计划, 为那些贫困家庭支付孩子上幼稚园的第一笔开销, 确保孩子不会因为家贫而失学的同时减轻家长的负担并确保贫困家庭的家长有工作。2006年, 新加坡政府进一步为自助团体投入200万新元的进取基金专门为低薪家庭提供更高额的托儿和学生托管津贴, 如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善低收入家庭托儿补助金计划就是其中一项, 目的在于为第一和第二个孩子的托儿提供足够的津贴, 切实为低收入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5)

2. 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

为了防止年轻人, 尤其是刚刚组成家庭步入中年的年轻人陷入“房奴”、“孩奴”的境地, 2004年, 新加坡政府实施“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 目的在于鼓励年轻的低收入夫妇维持适当的家庭成员人数, 以便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以保证自己的孩子有更大成才机会。为了让更多家庭能在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下受惠, 2006年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放宽“买房与教育扶贫计划的申请条件。放宽后的该计划从2006年3月起推行, 此后的三年内将有超过1千户的家庭受惠。实施该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这些孩子有能力应对升学或就业的挑战, 让孩子比他们的家长更有作为, 从而协助他们的父母摆脱贫困。 (6)

三、教育救助的预期目标

从美国、新加坡的教育救助体系设计来看, 教育救助的核心在于致力消除由于外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人均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各种歧视, 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与资助水平较高。发达国家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具有层次性, 首先是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 这是以对弱势群体享有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为前提的, 在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相对公平之后, 才发展到对教育效果平等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进行补偿。

从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结果平等, 是各国努力的方向。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一般来说, 为了追求这个目标, 各国要在制定各级质量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努力。但往往由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 可能在制度化教育中经历多种不利遭遇而被社会边缘化, 导致进一步的差异和弱势。因此, 解决教育问题涉及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问题。 (7)

四、由国外教育救助所想到的

政府应本着“弱势者优先”的原则, 加强从教育资源分配管理, 给弱势群体更多的教育资助, 重视用贷款、助学金等助学计划来加强对弱势者的教育救助。约翰·罗尔斯 (Rawl.J) 曾指出:“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 只有在他们最终能对每一个人的利益, 尤其是对地位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进行补偿的情况下才是正义的。”资源合理分配是教育平等的有力杠杆。为了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 促进教育平等, 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加大教育投入, 但如果没有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平等就会是一纸空谈。

我国的教育救助主要针对贫困生本身, 国家相关部门主要通过确立“奖、贷、助、补、减”这五个方面的救助体系来着力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而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教育救助体系作用有限。

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 据统计, 2001年, 北京共有普通高校60所、江苏67所、广东61所, 而甘肃只有18所、西藏3所、青海7所、宁夏7所。这种不均衡的布局导致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而且在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现象, 对于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省市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远远超出中西部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且二者之间经费投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8)

从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结果平等, 我国的教育发展前面的路还很长, 尽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是历史造成的, 但它违反了社会公正的理念, 这一问题不解决, 单单依靠现行的教育救助制度, 无疑是杯水车薪, 长此以往, 不仅会使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扭曲和改变了民众原有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 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民族和国家长远利益。

摘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与保证。教育救助正是为了保证每个适龄公民受教育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已经开始注重教育结果的平等, 然而, 我国的教育救助仅仅停留在机会平等的层面上, 这更引起我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教育救助,机会平等,结果平等

参考文献

[1]李永生, 高洪源.美国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政策与实践, 基础教育参考, 2007, (3) .

篇3: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2016年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发表之后,美国内阁官员开始准备“国情咨文:内阁在你的社区”(State of the Union: Cabinet In Your Community)公路之旅(road tour),让小城镇、大城市和印第安人部落的美国人了解政府在解决美国人民面临的重大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真正的考验不是所面临的挑战,而是如何解决挑战。

2016年1月14日,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美国教育部代理部长约翰·金(John King)开始了他的“美国机会”(Opportunity across America)之旅,讨论如何在奥巴马政府已取得的教育进展之上实施《每一个学生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达到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便承诺的确保每个学生,不论残疾、种族、区域、家庭收入差异,都能够在学校和生活中为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由奥巴马总统签署的新法律将通过以下措施保证美国所有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誗帮助所有学生达到高学业标准,为其成功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

?誗为更多的儿童提供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机会;

?誗减少考试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繁重负担,确保考试不挤占教学时间,每年为家长与教师提供所需的信息,确保学生处于学习状态;

?誗赋予州和地方决策者发展自身强有力体系的权力,以此改善学校;

?誗开展竞争性项目、激励改革、扩大机会,为美国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成效。

ESSA推崇通过严厉的举措保障残障学生和弱势学生的权益。新法律确保州和学区的学校能够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负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法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落后学生和学校,尤其是表现最差的学校、高辍学率的中学和学生亚群体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学校。

为了充分实现法律中包含的这些重要保护条例并支持州和地方领导,联邦教育部正迅速为各州转型提供重要支持和指导。为了使各州和学区满足法律中的新要求并利用新的机遇,同时为确保所有学生的公平,联邦教育部应为法律的关键条款提供相应的规定、指南和技术援助。为此,教育部将采取以下措施。

?誗为各州发布《致同僚》(Dear Colleague Letter)公开信,向各州、学区和学校阐明实施新法律的一些初步措施,帮助其平稳过渡——尽量减少对学生、家庭、教师和学校的干扰;

?誗通过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发布《信息询问》(Request for Information),启动规则制定过程,征求利益相关者有关实施新法律的意见和建议;

?誗2016年1月,举行第二次地区会议,收集新法律下规章和指南的相关信息。

正如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的,新法律建立在全美教师、社区、家长、学生等近年来在关键领域取得的成就之上,包括如下内容。

?誗更多学龄前儿童参与高质量的早期学习项目。政府为早期儿童教育投资数十亿美元,在18个州、200个社区建立并扩大高质量幼儿园规模,跨越地理和政治范围。

?誗历史最高的高中毕业率。美国高中毕业率在2013-2014学年达到了82%,是自5年前各州采用新的统一方法计算毕业率以来的最高水平。有色人种学生取得的进步最大。西班牙裔学生辍学率是2000年的一半,非裔美国人和低收入年轻人的辍学率下降超过1/3。

?誗更多读大学的机会。政府最大幅度地增加对佩尔助学金项目(Pell grant program)的投资,与2008年相比,每年支持200多万名学生上大学。进入大学的有色人种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自2008年以来,非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学生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在过去7年里,奥巴马政府为美国教育体系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新法律继承了政府一直鼓励各州和地区采纳的关键改革,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的繁重规定中解放出来,并作为政府竞争性拨款项目的一部分。美国为改善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誗促进全面的改变。奥巴马总统的“力争上游”倡议(Race to the Top)为各州提供强大的激励来进行系统地改变,包括采纳更高的标准、关闭低绩效学校、建立强大的数据系统,招聘、发展、奖励、重新培训优秀教师和校长。

?誗投资创新。政府启动了15个新的试验点,包括双学分课程(Dual Enrollment Program)和第二次佩尔机会(Second Chance Pell),创新投资(Investing in Innovation,i3)项目,促进了基于证据的决策文化的发展,提高K-12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

?誗创建“希望社区”(Promise Neighborhoods)。自2010年以来,政府的“希望社区”计划试图打破代际贫困的恶性循环,为50多个最贫困社区的700多所学校投资2.7亿美元。

?誗培养10万名优秀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师。奥巴马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为未来10年培养10万名具有很强教学技能和深厚学科知识的STEM教师而努力。创新教育运动(Educate to Innovate)对STEM教育资金和实物的支持已超过10亿美元。

?誗扩大利用技术的机会。自2013年奥巴马总统启动“连接教育”(ConnectED)计划以来,2000多万名学生能够使用高速互联网。目前,比起2013年的30%,77%的学区达到高速宽带的最低标准。

让更多人上得起大学:对大学生的历史性投资是免费申请联邦学生援助(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新的高校记分卡(College Scorecard)旨在通过提供更多奖学金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并提供最清晰的信息让学生明智地选择大学。政府已经将佩尔助学金的最高额提升至1000美元以上,扩大教育税收抵免范围,将学生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帮助超过400万借贷人通过诸如总统“预扣所得税”(Pay as You Earn)这样的计划管理债务,这种计划规定最高支付月收入的10%。

在得克萨斯州,代理部长金听取当地学生、教育者和社区领导关于边境社区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奥巴马政府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扩大机会,包括英语学习者和移民学生。政府在该领域的努力包括提供以下内容。

?誗一份确保所有学生公平进入公立学校的指南,不论学生是否是移民身份;

?誗一个英语学习者工具包,由各州英语语言习得办公室(Office of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准备;

?誗《资源指南:支持无证青年》(Resource Guide: Supporting Undocumented Youth),帮助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无证青年获得学业和职业上的成功;

?誗写给学区、学院和大学的《致同僚》公开信,为所有学生维持一个安全、尊重和无歧视的学习环境;

?誗为西南边境各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提供超过1.18亿美元的资助,促进长期低效学校的好转。

篇4: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的探究

一、教育机会不公平的一些表现

1. 高中阶段获得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高中教育的阶层分化都十分明显,中上阶层的子女更容易进入重点中学,而中下阶层的子女则更多分布于普通中学。

2. 大学阶段获得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大学入学机会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具有较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势社会阶层的子女。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则体现为不同阶层的子女在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分布,以及在专业选择和深造机会上的差距。

3. 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城乡、不同城市地区的学生不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得到的教育水平差距都非常大。

事实上,尽管教育部曾经颁发过《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但是以这个意见在北京的实施情况来看,对农民工子女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不管是由于家校距离还是考虑到孩子会在学校受到歧视,很多家长最终选择将孩子送入条件简陋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师资薄弱,体罚普遍,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乡镇中小学等问题。

4. 性别之间的教育水平不公。

由于历史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男女童上学机会的差异仍然很大。女生在相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和不同的专业所获得的教育机会与男生有相当大的差异。

二、教育机会不公平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模式使教育机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分层。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革中,城乡与东西部发展并不均衡,甚至可以说差异巨大。从根本上看,经济发达水平与教育公平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状况趋向于公平;教育不公平显著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的贫富差距,以及社会资源的分布更为不均,一些中等发达地区教育公平的水平高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本身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而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

伴随着社会生活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呈现出新的特点。九年义务教育的成功普及与高校的扩招使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教育也走上了一条“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尤以高中阶段的教育为代表。这种改革即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

经济水平的不一致在根本上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同时,在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教育体制的改革又使教育机会的分布更为不公平。

2. 城乡二元、重点和非重点二元的学校制度推动了教育机会不公平的形成。

许多调查都告诉我们,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分层十分明显。城镇户口的学生更多集中在重点中学,而农业户口的学生更多集中在普通中学, 那些跟随农民工父母进城的学生,他们在读完民办的打工子弟小学和初中后,几乎很少人有升学的机会。基础教育存在着一种可能复制和扩大阶层差距的机制,而很多高等教育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是高中教育的积累和延伸。目前社会上普遍认同进入一所重点中学就等于获得了一块重点大学的敲门砖,因而许多学生都在初中教育结束的时候愿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挤入重点中学。

事实上应试教育的氛围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高中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繁重,尤其在那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许多高中都采取早晚自习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每周除吃饭、睡觉以外事实上的休息时间甚至达不到24个小时。由于对这些状况的普遍认识,许多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更愿意在初中毕业以后不再念书或者选择技校等教学方式。这使得那些初中在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继续留在重点中学完成高中的学业。而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叛逆心理,他们对目前的高考制度、重点学校制度的不认可更可能导致在高中毕业之前或者以后主动放弃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教育机会不公平目前存在的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除了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使得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以从根本上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外,目前对于帮助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去尝试,用实践去推动教育机会分布的逐渐公平。

1. 在教育部下发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各个城市要针对各自的特殊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教育机会公平的切实可行的政策。

以上海市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例,上海共有农民工子女38万,目前已经有57%就近在公办学校入学,仍有43%的农民工自子女在办学条件不佳,师资力量缺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近年来,上海一直在不断探索一系列的方法来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如由政府颁布学校的办学标准,引导和扶持学校按标准和规范申办成为具有法人资质的民办学校,然后以补贴形式购买服务提供给农民工子女。

2. 提高全社会各类型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推动人们观念的转型。教育的大众主义和精英主义都应该被重视。

在全社会推进教育,不仅仅是普遍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是对全社会推广普法教育、安全教育,而应当是通过各种努力让教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整体对不同层次教育的普遍认可,由此来减少因为一些对教育的不合理认识而人为导致的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目前最迫切的是在加强对乡镇教育投入的同时,让农民工家长接受把孩子送回家乡的学校可以接受到更为正规和高质量的教育的观念。

3. 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创新教育制度。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于1980年至今先后通过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专题法律,它们构成了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重视和繁荣的情况下,加强对“教育产业化”的营利监控、市场监管、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问题的立法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针对新的情况不断完善法律的制定和事实,才可能在法律的高度推动教育机会公平。

篇5: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 机会公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4-001

今年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对山东宣布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给出这样的解释:“一是充分考虑了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而此次山东省“首吃螃蟹”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确实是个“破冰之举”。我们知道,外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难以参加中高考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即体现了中国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象。借此山东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机会,笔者想浅谈关于中国教育机会公平的若干问题。

一、何谓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教育机会公平。笔者认为,教育机会公平即国家对能够接受教育的所有个体在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给予机会均等的规则或制度的对待。这里所说的“机会公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公平地对待不同个体,即不同的个体要给予适合他们教育的机会。2.合理地分配资源,即资源的分配应当满足不同地区教育的最低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资源。3.合理地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即教育机会公平要保证社会不同区域,不同人民的整体和谐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例如,在东部、西部、中部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中部塌陷”现象,政府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發展就必须本着教育机会公平的原则,给予中部地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二、影响不同区域内教育机会公平的关键因素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我国现阶段要形成惠及全国人民的公平教育,其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这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所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划要求。目前制约我国教育机会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城乡差异。在许多农村完小和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学设施较差,教舍简陋危险,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课桌椅都无法配齐;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学校只能开设几门基础课程,而像英、美、体等专业课程都没有专业教师任教,只能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图书馆,英、美、体专业教室,实验室等功能室极其缺乏。而处于同时期的城市学校,却享受着不断更新的教育设施,不断注入的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教室宽敞明亮,图书馆、实验室、英美体专业教室配备齐全。不难看出,城乡差异如此明显。而这种差异就严重挫伤了城乡教育的机会公平性。

2.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有着很大差别。不仅城乡学校差异明显,不同区域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目前最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表现在“中部塌陷”上。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把教育发展的视点重点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因此这些地方的教育发展很快,水平很高。等到21世纪初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也被提上日程,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因而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日趋完善。但是,中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了,因为教育投入的相对缺失,中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于东、西部地区,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教育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日益显著。

三、促进不同区域教育机会公平的有效措施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保障教育公平,重点放在区域内的义务教育;二是立足教育过程的公平,在校内得到比较好的教育;三是关注教育结构(质量)的公平,把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阶段就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具体阐述。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第一阶段。教育机会公平仍是存在于我国教育事业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时刻警惕的问题。现阶段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减少或消除差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在五个方面差异较大,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的教育类型之间、不同的学校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所以我们首先要使它们获得同等机会和同等待遇,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投入相等,城乡办学条件相等,不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相等,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条件相等。

2.政策倾斜。政策倾斜是政府运用其职能统一调配的手段,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城乡之间应向农村倾斜,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区域之间应向东、西部倾斜,弥补东、西部教育资源的稀缺;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应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对职业教育投入大量的资源配置;不同的学校之间应向薄弱学校倾斜,避免其因资源不足而产生教育质量问题;群体之间应向一些困难群体倾斜,比如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贫困生等,以此来改善该群体的教育条件,从而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3.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给民办教育留有发展的空间。民办教育可以为许多家庭情况特殊、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等各种原因的学生提供选择受教育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还能刺激各个学校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林琳,李艳秋.和谐社会视野下教育公平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山东“首吃螃蟹”取消高考户籍限制[N].齐鲁晚报2012-03-01

篇6: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一、城乡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

教师是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那么, 美术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笔者所调查的乡村中小学校90%以上没有正规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 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师都是对美术有所兴趣和爱好的非专业的美术教师, 师资队伍的不规范、不专业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不好。城市中小学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性, 非常重视美术教师的筛选、培训和流动等, 尤其重点学校可以招聘到优秀的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生, 或者将综合素质好的美术教师招聘到城市中小学。

通过调查发现, 与城市中小学100%的美术专业队伍相比, 95%的山区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老师, 有的学校即使有美术专业教师也大多在上语文、数学甚至英语等其他课程后再兼职教美术, 与城市中小学一个学校配置多个专职美术教师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山区中小学几乎所有老师上美术课不备课, 因为教材的内容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无法顺利开展, 25%的教师只有按照美术教材照本宣科, 10%的美术课安排学生上自习, 65%的美术课让给其他科教师上。专业老师的缺乏和设备的不足使许多学校每周一节美术课形同虚设。

从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50%的乡村中小学教师还是认为美术教育前景很好, 45%认为无法预料, 仅有5%认为不好。首先, 边远山区美术教育远远达不到教师队伍专业化, 几乎所有的美术老师都是其他科目兼职的, 这样的美术课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完全不能得到保障;其次, 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每周一节的美术课, 比相同层次的体育课还少一节, 而在城市中小学, 由于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稳定、专业, 美术课一周开设3、4节的都有;第三, 边远山区教师上美术课的工资比其他科少很多, 导致一些有美术才能的老师宁愿上其他主干学科, 不愿意上美术课。城市和乡村美术教师形成强烈反差, 造成了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不平衡发展。

二、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1. 城乡中小学设施配备不平衡

城市中小学有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 各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都已现代化、规范化, 每个班都有多媒体投影仪甚至实物投影仪, 学校还配备了专业的美术画室、兴趣活动室;加上城市的学生家庭条件好, 上一节美术课需要添置的绘画工具都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荧光笔、各色彩纸等应有尽有。反观乡村中小学, 虽然有的学校好不容易有了美术教师, 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添置美术教学必须的用具和材料, 教师很难按美术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美术教学和辅导, 更别说在投影仪上演示作画的步骤, 只能简单地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 根本无法起到示范的作用。没有绘画纸甚至毛笔等绘画工具, 怎能去上好美术课?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乡村中小学美术课的无奈

一部分乡村学校好不容易把美术课列在课表上, 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一学期一节美术课都得不到保障。有条件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并不是对美术课很重视, 有的认为美术课不能没有, 但是可以不上。因此, 对美术课堂教学及教学设施的投入相当少。有的仅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达标检查, 购买小物件、借点大物件来蒙混过关。由于学校迫于经费压力“重视力度”不够, 使其他学科教师对美术课的认识也有偏见, 常被毫无理由地占用, 学生根本就得不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尽管如此, 还是有75%的乡村学生表示喜欢上美术课, 65%认为上了美术课对其他科有帮助, 85%的学生表示想多上美术课, 还有60%的学生想在美术课堂上学画画, 40%则想学习手工制作。由此可以看出, 美术课是比较受乡村学生欢迎的学科, 相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投入, 学校大力支持, 老师进行引导, 美术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3. 大环境发展的不平衡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 95%以上城市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正规的美术教育, 除了学校每周2~3节美术课外, 学校还有第二课堂的美术辅导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书法、国画、线描、装饰画等课堂教学以外的绘画教学。如果遇到学校选择部分学生参加绘画比赛, 那么老师还会花更多的课外时间从选题、绘画内容、绘画形式等方面专门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城市的学生学习美术还可以得到家庭的重视, 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美术兴趣班、少年宫等学习系统的绘画知识, 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乡村中小学生连第一课堂的每周一节都无法得到保证, 更谈不上受到学校第二课堂的熏陶和校外相关美术教育了!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乡村中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有限, 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的家长经济能力有限, 有的常年在外打工, 有的家长认为学了美术没有用, 学了文化才有用, 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普遍不重视美术教育。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投入在城乡地区逐渐呈现不平衡状态。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农村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却只获得全社会教育资源投入的5800多亿元, 约占教育总投资中的23%。随着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平等”, 大城市的学生其本身受到的美术教育资源就比其他地方尤其乡村中小学的学生要好得多, 在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条件上又享受到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打造的多重“优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名目繁多的培训和比赛等。

三、如何实现我国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机会公平

为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育机会平等配置的目标, 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早在2004年徐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学校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包括确保每所中小学设施、资金、师资和校领导的配备大体平衡: (1) 学校基础设施“无差别”; (2) 学校资金投入“无差别”; (3) 学校师资力量“无差别”, 实现“无差别教育”。广东省大力推出“均衡投入政策”。广东省政府下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 (2004~2010年) 》, 《意见》规定, 到2007年政府对所有学校实行均衡投入, 流行我国各地按照等级标准划分的“省、市、区一级”学校将被“规范化学校”所取代。《实施意见》提出, 到2007年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规范化学校达标率将达到80%, 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力争达到50%;发展到2010年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规范化学校达标率将达到100%,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力争达到80%。从《实施意见》可以看出, 广东省政府力求通过5年的教育建设改革, 逐步消除广东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别, 政府对所有学校的投入一碗水端平, 那么到时就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

针对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相关部门能否参考上述措施或者借鉴各地相关政策措施, 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美术教育机会均等的工作。相关省市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策略, 都可以作为学习借鉴的范例。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资源配置公平问题, 研究美术教育经费实行上级部门统一发放, 逐渐实现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师工资 (国拨和岗位) 的统一, 边远山区的教师工资差额可以由政府财政负担;高薪激励美术教育方面的人才到艰苦的乡村地区工作, 鼓励城市中小学校一流美术教师资源在城乡内流动, 如提倡知名教师定期下乡支教, 并在职称评定或评优时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让乡村中小学美术教师不定期到名校参观、交流、互访等, 让城市的美术教师走进乡村, 请乡村的美术教师走出乡村、走进城市, 形成城乡间、不同学校间的师生长期互访、教研学习的良性循环, 逐渐培养乡村学校拥有自己的美术骨干师资力量。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 并将制订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制订并完善相应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章制度, 将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督导评估、综合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考核中, 使学校美术教育与整个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努力使美术教育更趋完善。我们希望随着国家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尽快出台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有力措施, 相信我国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机会公平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永坤.教育平等权研究——兼及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2) .

篇7:促进教育公平

我们提出标准化建设这个目标,特别是改善中西部教育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基本办学条件,使得这些学校通过三五年的建设,能够在教学条件上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在生活条件上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近我看到两会上大家议论,说标准化建设是不是只解决硬件问题,实际不是。通过标准化建设,我们要让所有的学校,特别是薄弱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得到比较大的充实,使得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公平成长、公平发展的机会。

教育的信息化必定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们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对于一些边远地区、农村地区、连片困难地区,在短时间之内让它的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湖北有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个55岁的老师,学校有7个学生,分三个年级。这个老师利用自己的设备与资源,开出了国家规定的全部8门课。这是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的一个好例子。

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些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全国中小学有58%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已经有80%多的学校通过接通网络等方式接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农村的孩子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促进教育公平

我们国家正在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有6万多个教学点,现在5万多个都已经覆盖到。根据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设备都到位了,包括一些偏远的地方。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师资,这些老师很多没有经过培训,且年龄偏大,他们怎么样使用这些设备,怎么利用网上的资源,这是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湖北是首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试点省。湖北省支持我们学校,依托国家教育技术工程中心——数字化教育技术工程中心,我们搞了30多个以数字化学习岗为依托的试验区,就是把全国的很多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包括湖北省的网上资源。崇阳利用我们输送的资源开展当地的教师培训,再输送到一些小学、中学,效果非常好。

另外,我们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工程,我们通过网上课程执教,在网上同步课堂。像华师一附中,是湖北最好的中学,他们开设了很多课程,当地一些农村可以同时听、同时上,共享优质资源。这是真正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促进教育公平。

我觉得不管是教育部也好,地方也好,包括师范大学也好,今后都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努力,真正把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农村教师怎么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教师调查,结果非常触目惊心,可以说从专职教师的学历合格状况和后续补充的能力来看都非常差。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农村地区专任教师的合格率在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新世纪这十年当中,农村整个学校的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我们关注的农村教师这个群体,它从整体上正处于相对比较收缩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的关注点,就是他们怎么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且干得长。现在他们每年都会因为种种情况,流向县镇。我到农村调查,学校不敢让农村的教师参加全国性的研讨会,也不敢让他们去参加全国性的评奖。因为一旦被评上全国性的优秀奖,就马上被拉走了。所以农村的教师稳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

從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可以看到,要促进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如果没有师资的稳定,教育公平也会失去一个牢靠的基础,所以,我们会继续关注农村教师群体,能够多措并举,把它打造得更好。

篇8: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入学机会,城乡差异

教育作为个体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有着深远影响,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决定了我们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发展的可能。通过教育推动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社会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已经成为我国在新时期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教育的公平为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此背景下, 教育公平已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教育公平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 也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密切相关。我们试图以高校入学机会的均等为切入点, 对教育公平作一初步探究。

一、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与现实表现

对于何谓教育公平, 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教育公平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相同的社会成员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在数量质量上是否相等;二是不同的社会成员对所占有的资源进行横向比较, 评价是否公平” (1)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 教育公平又可以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本文所谈的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起点的公平, 也就是教育机会的均等, 即“能力相同的青少年, 不论其性别、种族、地域都有相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各阶层的成员, 不论其背景、出身, 都有相同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2) 。同时,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平等, 我们接受由于个人能力、天资禀赋或付出所造成的教育程度上的不同, 至于我们所讨论的教育公平则应当是“有教无类”, 给予每个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关于我国教育公平现状, 就切身感受与实际调查情况而言, 我们想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为切入点来透视教育公平这一问题。

有消息称 (中国新闻网2011年11月22日的新闻) ,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 对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中明确强调高校的自主招生应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 这一旨在缓解各大高等院校中城乡学生比例失调问题的举措, 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所做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高等院校中确实存在农村籍学生偏少这一问题。有关学者针对高校入学机会问题的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存在城乡差异, 且差异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人 (父亲户口为非农户口)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农村人 (父亲户口为农业户口) 的6.3倍” (3) 。对此, 我们特地在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进行了实地调查, 根据对随机抽选的130名学生的调查, 结果显示:城镇籍学生93人, 占总体的71.5%, 农村籍学生37人, 仅占总体的28.5%。这样的调查结果基本印证了此前的假设———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高校入学机会均等与教育公平

入学机会的均等是“整个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起点, 对于过程和结果的平等有重要的作用” (4) , 同时入学机会均等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作为高等教育准备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否公平。一直以来我国就存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其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 而我们此次调查的结果———农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则可以看作这一不公平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恶性循环, 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不公平现象在高等教育中的延续。除去个人能力、天资禀赋以及付出上的差异, 我们认为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教育的不公平。其具体表现, 我们大体上可以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在高考相关政策中, 我国允许各大高校向其所在省份有招生人数上的倾斜, 这一旨在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 固然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与现实意义, 但从现阶段看来它却使得那些身处高等教育不发达、所在省份高等院校较少的考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一开始就少于教育发达省份的考生, 让欠发达省份的农村考生作为“弱者中的弱者”入学机会进一步下降, 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现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政策原因。

其次, 文化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父母观念和社会资本的差异。一方面,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 城乡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态度上有明显不同, 被调查的农村学生其父母普遍学历不高且职业主要集中为农民或外出务工人员, 无论是子女学习问题的辅导还是具体专业的选择, 亦或未来人生的规划, 他们基本无法提供任何指导或帮助。大部分受访的农村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上主要依靠自己, 有的人甚至有过父母反对其继续学习的经历。但在城市学生那里却存在明显不同, 他们基本无一例外地在学习上获得了父母的全力支持, 父母大多积极帮助他们积累更深的教育资本。这与农村父母受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子女的未来发展缺乏长远目标, 未能意识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子女人生规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反而更多的希望子女能尽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负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以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 我们注意到相比于城市父母, 农村父母为子女提供的社会资本也极为有限, 通过对被调查的城市学生提供的资料分析, 我们发现他们常常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凭借其父母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或者社会关系资源来增加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可能, 例如83%的城市学生表示他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得到了父母或父母朋友的指导, 对学校和专业的全面分析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志愿填报失误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农村学生中除个别人外, 基本未能从父母或亲友处获得学校或专业选择的相关信息, 而大多是在参考老师或师兄师姐的意见后自己选择。根据部分被调查的农村学生提供的情况, 我们发现在农村由于对高考相关信息了解不全面, 有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高考分数, 或填报学校高于自己的分数导致落榜, 或填报学校远远低于自己的分数而浪费了自己的分数优势。城市学生中的这一情况明显少于农村, 在被问及身边是否有同学因志愿填报失误最终未能进入理想院校时, 城市学生所做出的肯定回答明显少于农村。这样的现实一方面说明农村学生通过父母的社会资源来增加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比例明显少于城市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的匮乏, 在当今信息时代, 信息资源上的优势往往能让人处于优势竞争地位, 而教育信息在农村的缺失和在城市的聚集同样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 影响程度最深、也是表现最明显的是经济因素。一般来说, 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所需费用大约为四到五万元, 对于以种地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家庭来说, 高额的教育成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使得许多农村学生面临着“考得起, 读不起”的尴尬处境。在本次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中, 我们发现对“金钱、感情、学习、人际交往、工作、未来规划和其他”这七个选项进行困扰程度排序时, 将“金钱”列为困扰程度前三项的学生中农村学生明显多于城市, 累积人次为农村13人, 城市9人, 两者相差18.2个百分比。在对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时, 我们注意到虽同样受到金钱的困扰, 但其含义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却所有不同, 例如城市学生在表示金钱困扰时, 多是非生存层面的, 即为了消费或提高生活水平而面临经济上的困扰, 但农村学生则集中为对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发愁, 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除此之外, 在教育日益货币化的今天, 许多教育资源的获得需要数目可观的资金作为支持———高额的择校费将一些农村学生挡在著名高中之外, 各种名目且费用不低的补习班也让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望而却步。在接受采访的所有农村学生中, 没有一人通过缴纳学费而进入当地名校学习, 他们或是凭借正式中考进入一流高中, 或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就读于普通高中。对缴纳择校费进入名校学习的情况, 被访农村学生大多表示无力改变的情况下, 只能通过努力扭转自己因经济困难而造成的不利局面。这种以经济资本换取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现象, 在扩大城市学生的教育资源的同时, 却是对农村学生教育资源的相对剥夺。但从另一角度上来看, 农村学生通过努力而避免缴纳高额择校费, 则反映出我国教育中尚且公平的一面, 即农村学生仍能通过努力或个人才能来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正是我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三、如何实现高校入学机会均等

上述针对导致高校入学机会城乡差异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结合了我们的问卷调查并参考了已有研究的结论, 我们认为, 对于任何社会问题的讨论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 应当将其置于整个社会大背景中来进行, 需要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因此在以高校入学机会为切入点透视教育公平问题时, 我们还想特别强调的是, 高等教育虽处于教育金字塔的顶端, 但始终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 不能将其与其他阶段的教育割裂开来。因此以连续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是探寻问题根源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 我们认为导致我国现阶段高校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根源其实是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 即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 而这也正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根本症结所在。先不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基础教育的质量上的巨大差异, 单以能否接受教育而言, 即农村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数量上来看, 就远远低于城市。当城市学生面对着“受多少教育、受什么教育、受怎样的教育” (5) 的选择时, 许多农村学生却在挣扎在辍学边缘。即便有幸进入学堂, 农村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在质量上也完全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虽然近些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农村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改善, 但与城市相比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我们将此视为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根源, 同时也是我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切入点。

正如前文所言, 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为表现之一的我国教育不公平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相当复杂的, 需要社会各方的介入与配合。就政府来说, 中央政府首先应在大的方针政策上确立教育公平的主流价值取向, 在具体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为农村办好基础教育提供各种支持的同时, 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上尽力为农村学生创造出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让农民有为子女提供更好教育的经济能力, 力图减少经济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再次, 具体来说, 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从根本上改变户籍制度造成的人为城乡二元分化。与此同时, 还应严厉打击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行为, 杜绝以权力资源、经济资源换取高校入学机会的现象。至于地方政府则应切实贯彻中央政府的各项教育政策, 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各项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大力发展经济时更要重视本地的教育发展, 并着重努力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改变农村教育长期落后的不协调局面, 要认识到只有办好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 做到本地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共同进步才是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就社会来说, 应当营造出一种公平的重视教育的社会环境, 消除文化上对农村的排斥, 让每一个学生有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机会, 为每一个有才华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真正发挥出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就个人而言, 应当培养一种公平意识, 接受规则的制约, 以正当的发展争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珍惜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 并在谋求自身获得更好教育背景的同时, 尊重他人为进一步深造做出的努力。只有这样通过政府、社会和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才能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成为可以期待的未来。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与否是整个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侧面,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仍存在诸多问题, 受不公平的影响, 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但应当说明的是, 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 相比于过去我国的教育公平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所期待的也正是推动我国教育不断朝着公平的方向前进, 而这注定漫长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应肩负起一定责任, 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小浩, 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2) .

[2]苟人民, 从城乡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J],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5A) .

[3]蒋国和,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基于对江西、天津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 2007, (6) .

[4]劳丽静, 吴志伦, 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浅析[J], 专家论坛, 2010, (1) .

[5]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 社会学研究, 2010, (3) .

[6]刘广兵, 孙红艳, 社会排斥视角下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差异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 (4) .

[7]孙玲, 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政策与社会公平性问题研究, 教育研究, 2000, (7) .

[8]余小波,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索——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 2002, (2) .

[9]袁振国, 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189) .

篇9: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教师队伍

1 理清办学思路,树立教育服务意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政府高屋建瓴,站在全新的高度,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服务于人民群众,而且要让人民满意。可见,判断办教育成功与否,是否让人民满意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不讳言,过去,办学指导思想与十八大报告的教育指导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南辕北辙的。为了和全县的兄弟学校竞争,不惜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是牺牲薄弱学科的开设,以削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代价片面追求成绩。学校开设重点班,优秀教师集中在好的班级,教师的阳光雨露只沐浴那些学习尖子生,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一边。同在一所学校,同是一名学生,却得不到平等的教育。这有悖“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了成绩而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与群众对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不顾,怎能让群众满意呢?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把一所曾经被称做“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打造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全国名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他们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得益于教育让群众满意的强烈的服务意识。受到洋思中学的启发,服务群众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朗起来,实践探索的步伐日益坚定起来,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均衡育人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强大的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共享的校园育人环境,着力从物质、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1 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布置宣传挂图、标语,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一年级的是基本礼仪,二年级的是养成教育,三年级的是行为习惯,四年级的是热爱科学,五年级的是地方乡土文化,六年级的是面向世界、展望未来。每班都有自己设计的个性化的寓意深刻的班名、班旗、班徽,有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才艺展示园地,教室成为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阵地。力求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即让“物质文化承载理念”。

2.2 让制度文化彰显个性。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缺失了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就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缺乏内涵和制度保障,所以学校必须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个性。学校已着手学校制度的修订,努力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以期逐步形成城关小学制度文化范式管理体系。

2.3 让理念文化深入人心。理念文化是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潜在的隐性文化。它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力求将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3 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服务水平

家长对教育公平的追求首先体现在对学校的选择,而择校的本质是选择教师,选择教师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说:“当代学校应有两个系列的素质教育,一个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是教师的素质教育;没有教师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品质,自然影响着是否能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因此,为了让学生均衡、公平的享有教师资源,一方面致力于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调动教师的业务研修积极性,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生享有公平、均衡的教育的几率就增大了。

4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发展,管理要创新。为使学生获得均衡的教育资源,享受公平的教育,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为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力度,每位校级领导负责一个年级,形成校级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各年级享有同等的管理力度。二是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三是达到“三个均衡”,即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的均衡,师资配备的均衡,起步学情的均衡。四是实施“四项工程”,即实施好“校园文化打造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高效课堂打造工程”、“学困生关爱工程”。

学校决心从实现“三个均衡”着手以保证学生享受公平、均衡的教育。具体措施是:一是实现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每个教室都配置了教学白板,统一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达到各年级各班教学设施配备的均衡,保证各班享有公平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二是实现起步学情的均衡。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将进入高段的四年级进行了重新编班,先将全年级学生按成绩排序,然后以要分的班级数为一个单位,把依成绩排好序的学生按“S”形分成N个组,每个组名次对应的学生分入对应的班级。三是实现各班、各科教师配备的均衡。班级分好后,预定的班主任通过抓阄确定所带的班级,各科任教师再通过抓阄确定任课的班级,若抓阄结果出现了科任教师组合强弱悬殊,适当予以微调。为了解决因选择座位而导致家长和教师关系庸俗化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2006年开始实施的座位轮流制度,确保学生座位上的公平待遇。这样一来,各班教学设施配备均衡了,起步学情均衡了,学科教师配备均衡了。因起步学情不均衡导致的各种弊端消除了,学校管理科学了,精细了;学校给学生教育资源公平了,家长和学校因择班而生的矛盾化解了,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相应提高了。

5 发展特色教育。创造学生均衡发展的机会

一所学校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不在于盖几座明亮的教学楼,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而在于能否培养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全面发展而又学有所长的素质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决心结合自己的办学实际,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走特色之路,办特色学校,育特色人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沈利华.展现文化底蕴,陶冶人文情操,提升办学品位——蠡口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缩影[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4

上一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怎么写下一篇:巴南区王家坝小学科研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