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补贴

2024-05-05

价格补贴(精选十篇)

价格补贴 篇1

关键词:新疆棉花,补贴方法,补贴问题

一、新疆棉花发展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具有大规模种植棉花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新疆从棉花种植优势区, 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生产基地, 棉花生产从1994年起连续二十一年实现了总产、单产全国第一。今天新疆棉花生产的地位更为凸显, 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可以说, 棉花产业的发展关系着新疆农业的发展, 更牵动着全国棉花及棉花下游产业的生存。

据国家棉花公检数据, 2013~2014年新疆棉花总产达450余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60%以上, 新疆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产棉区。在世界棉花生产格局中, 新疆棉区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棉花总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8%。此外, 新疆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陆地棉产区, 同时也发展成为唯一的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产区。

2001年以来, 据统计新疆棉花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60%, 是新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 新疆50%左右的农户从事棉花生产, 收入中的35%来自棉花, 主产区则在60%以上。[1]棉花生产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对于新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4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分析

(一) 补贴背景

2011年以来, 国家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棉花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及时出台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 对于保障国内棉花供给安全、稳定新疆棉花生产、带动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政策出台以来, 新疆棉花市场稳定, 棉农利益得到保护, 收入有所提高, 种植面积扩大, 产量跃居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 有效保障了棉花供给。作为临时收储政策, 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未能做到有效的平衡保护。国储棉不仅让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同时也削弱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作用, 割裂了市场主体与市场的有机联系, 市场价格调节供需的功能逐步丧失, 资源配置错位, 内外棉价差价持续走高, 降低了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基于上述矛盾和问题, 国家提出了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 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二) 补贴价格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在综合考虑了成本利润率, 棉粮比价和市场价格之后, 棉花目标价格定为每吨19 800元。4月5日,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这一消息, 这标志着实行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结束。临时收储政策结束, 目标价格政策启动后, 棉花价格将逐步回归市场。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 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 取消临时收储政策, 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具体而言,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 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等因素, 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 国家不发放补贴。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棉花目标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基本收益相加构成, 按照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保持与竞争作物合理化比价的原则确定。目标价格并非国家确定的新棉收购价格, 而是用以计算棉农获得补贴的依据。新疆全区制定统一的棉花目标价格, 价格水平一年一定。

(三) 实施细则

目标价格公布后新疆各级政府经过五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讨论等深人细致的准备工作, 9月正式制定出台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新政发〔2014〕64号,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确定了根据中央拨付补贴资金时间与核实确认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结合的办法进行补贴。新疆建设兵团采取按照当年产量进行补贴。

(四) 存在问题

1. 个别农户和单位谎报、虚报棉花种植面积, 摊薄补贴单位与补贴资金。

2014年新疆地方棉花的种植面积高达2 967万亩, 同比增加了79.27%。而2011年到2012种植面积的增长率为2.7%, 2012年到2013年增长率为0.5%, 竟然不足1%。而采用产量直补的新疆兵团, 2011年到2014的增长率分别为3.75%、6.40%和19.04%, 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率。在新疆地方高达79.27%的增长率的背后, 不得不引起深思和怀疑。再从新疆棉花平均亩产进行分析, 2011年至2014年新疆兵团的平均亩产保持平稳, 新疆地方的平均亩产则波动幅度较大, 2014年的平均产量更是创下了近四年的最低水平。这里面很大的原因就是种植面积被虚报了。根据测算, 新疆地方棉花补贴资金约130亿元, 其中60%用于面积补贴, 即有78亿资金, 即使只有1%的谎报, 也意味着7 800万元资金的流失。相比以往较高的棉花价格, 2014年, 农户的产量越高, 在价格上的亏损就越严重, 而2014年的补贴发放把60%的资金用于种植面积的贴补, 不仅没有很好的补助价格下跌的亏损, 反而使那些勤劳提高亩产的农民受到损失, 相反, 那些基本荒废田地的人却可以不劳而获。这不仅人为地造成了“棉贱伤农”, 而且造成了“劣农驱逐良农”, 打击了棉农提高亩产的积极性。棉农不仅没有主动削减棉花种植面积的意向, 更没有转变种植结构和种植方法的动力, 这将会给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缺乏监管, 企业虚开发票, 侵占棉农利益

2014年新疆作为棉花目标价格的试点, 首次进行补贴细则的探索, 对于籽棉代收点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实际操作中, 籽棉代收点有打白条、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向国家申请补贴款, 侵占棉农利益的现象。例如有收购点只收了50吨棉花, 但是开出了100吨的发票, 那么多开出的50吨就可以多开发票, 向国家申请补贴款, 但是中央财政是有总额的, 如此一来, 棉农的补贴就被摊薄了。究其原因, 在于没有建立起第三方仓储机构, 不能重新进行重量和检验, 缺乏监管。

3. 工作量大, 行政成本较高

从2014年5月29日起, 新疆农业、国土、统计、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联合开展了棉花种植面积统计核实工作。经过各地州、县市及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四个月的共同努力, 共抽调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干部及村民代表2.53万人, 组成5 826个工作组, 完成了全区棉花种植面积的统计核查工作。从调查数据显示,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涉及全区63个县市、526个乡镇、5 526个村, 种植农户达到92.93万户。如此大规模的统计核查,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此以外, 棉花入库公检程序较多、操作慢, 导致棉花存销成本过高。实行入库公检, 要经过预约、入库、取样、公检、出库等多个程序, 手续多, 操作繁杂。[2]

4. 目标价格补贴操作难, 补贴资金兑付时间长

根据实际情况, 新疆棉花收购工作要等到次年2月份才全部结束, 而此时才可以确定实际出售数量和价格, 所以在棉花收购结束前, 无法落实60%的面积补贴, 更不能落实40%的产量补贴。由于补贴操作难, 截止2015年4月5日仍有一部分棉花补贴资金未兑付给棉农。而年底至次年3月份正是棉农还贷、购买农资的时间段, 补贴资金的不及时兑付将直接影响棉花种植的前期准备过程。

2014年, 国家财政共给新疆拨付四次补贴资金, 次数过多, 每下拨一次资金, 整个系统都要随之运转一次, 不仅相应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和改革成本, 而且引起了百姓的怀疑和不信任。

三、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分析

(一) 实施细则

2015年国家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5年9月14日新疆公布了2015年度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这一方案, 从9月起, 中央补贴资金总额的90%将按交售量补给棉农, 其余的10%, 面向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个南疆地州, 向基本农户兑付棉花种植面积部分的补贴。

(二) 主要变化

1. 调整补贴方式, 产量占主导地位

将原《实施方案》中“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 40%按交售量补贴”的补贴方式, 调整为“年度可用补贴总额的10%用于向南疆四地州 (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 基本农户 (含集体土地) (2014年的面积是1 175万亩, 2015年实际种植面积1 020.78万亩) 兑付面积部分补贴, 90%用于兑付全区实际种植者交售量部分补贴的补贴方式。此举不仅可以简化工作流程, 降低操作成本, 而且大大激发了棉农努力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棉花生产将具有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发展集约化高效产业的潜力和优势, 实现重大转型升级。有了产量补贴这个必要的激励机制, 优良品种、精播技术、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采摘技术等先进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为棉花单产效益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从而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把棉花种植产业推向更高的水平。

2. 减少补贴资金兑付次数, 实现一次预拨一次清算

将四次兑付补贴, 简化为两次兑付补贴, 同时减少了公示次数, 有利于提高补贴效率, 降低操作成本。

3. 简化工作流程

将现行的纸质版种植证明全面电子化, 实现一次录入, 直接交售。在交售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交售量,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县、乡两级收集、核对收购票据, 统计交售量的工作量。

4. 加强监督管理

在实行籽棉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制度的工作要求中, 明确非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不纳入信息系统统计范围。新增棉花加工企业的籽棉代收点的监管要求。棉花加工企业在申请资格认定时, 应向审批机关备案籽棉代售点信息。县、乡两级政府负有对代购点进行监管的责任。

5.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专业仓储

新增“在有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设立监管区域, 进行专业仓储和在库公检”监管区域的认定标准,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质监局等部门已拟定相关办法。仓储面积在100亩以上, 仓储能力在1.5万吨以上, 满足设备、消防、公检等条件的轧花厂、企业都可以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申请设立监管区域。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专业仓储建设和运营, 可以有效疏导社会改革矛盾。

四、结论

2014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确实增加了棉农的收入, 但是其实施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2015年补贴实施方法在2014年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将会更好地发挥补贴政策的作用, 并将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若想通过目标价格为主的补贴方式来实现棉农收入大幅度增加也是不明智的。应该遵循市场调节为主, 政府调节为辅的原则, 引导植棉者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 从根本上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面向中亚欧洲的门户,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枢纽和重要节点。当前, 在国家支持下, 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西移”态势凸显, 新疆将成为棉纺服装业发展的中心区域。以新疆为中心, 将可能形成棉产业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向中亚、南亚、中东乃至欧洲辐射的大格局。一个新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 把握“一带一路”这个发展契机, 继续推进新疆棉花补贴政策研究工作, 这对于棉花产业发展来说, 既是良好的机遇, 又是全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程广燕, 钱静斐, 王东阳.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支持政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15 (5) :3-5.

燃油价格补贴发放工作总结 篇2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渔业油价补助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xx县水产局认真贯彻落实《xx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将2010x元惠渔油价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广大渔民手中,现将燃油价格补贴发放工作总结如下:

一、油价补助发放基本情况。2010年xx县机动渔船油价补贴两批共计x万元,作一次发放,机动渔船x艘,总功率x千瓦,补贴标准x元/kw,发放档次共分三档:主机功率xkw,补贴x元,主机功率xkw,补贴x元,主机功率x kw,补贴x元。

二、严格把船检关,建立渔船数据库。一是强化渔船登记检验工作。七月中旬水产局组建三个船检工作专班,三个副局长带队,齐头并进,在大畈、慈口、燕厦三个片区开展机动渔船登记、检验工作,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xx省渔船渔港条例》等法律法规编辑《关于渔船管理事项告知书》x份发给库区渔民;二是严把“防伪关”,做好机动渔船加挂牌照、动力机械钢印防伪工作,为防止库区群众为骗取燃油补贴实行一船多检、借船骗检、借机检验,水产局对机动渔船逐一加挂渔船牌照,同时在柴油机、汽油机、挂浆机加凿钢印,使船、机一体化;三是严把“人情关”,对非渔业用船一律清除出登记检验范畴;四是登记检验及时建档,人船照片合一,准确无误,建立渔船数据库。

三、严格程序加强监管,及时足额将油价补贴资金发放到位。一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将发放对象、主机功率等信息存xx政务网进行公示,同时在渔业村组、车站、码头、乡政府等张贴公示名单,公示时间一个星期;二是接受财政、纪委等部门监管、程序公开;三是通过银行卡进行拨付,9月30日全部到位,无一差错。

新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方案公布 篇3

方案指出,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期内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方案规定,根据中央财政拨付补贴资金时间,按照核实确认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补贴方式,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

补贴对象为全区棉花实际种植者,主要包括:基本农户(含村集体机动土地承包户)和地方国有农场、司法农场、部队农场、非农公司、种植大户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棉花生产者(以下简称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方案明确,没有经过申报、公示、审核的棉花种植面积,不予列入补贴范围;在国家、自治区明确退耕的土地上种植的棉花面积,不予列入补贴范围;在未经批准开垦的土地或者在禁止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棉花面积,不予列入补贴范围。

方案对棉花检测做出了规定。皮棉实行在库公检,棉花加工企业将加工的皮棉全部存入经自治区资格认定的新疆棉花专业监管仓库,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库进行重量检验、逐包抽取品质检验样品(以下简称取样)并进行品质检验样品的仪器化公证检验(以下简称后续仪器化公证检验)。纺织企业收购、加工自用棉,在纺织企业库房进行监管,接受重量检验、取样及后续仪器化公证检验。

方案对本地转圈棉及疆外棉流入控制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在本地“转圈棉”方面,方案强调,一是由各级农业部门牵头,以县市为区域,根据当地推广的棉花品种的衣分,制定当地每吨籽棉加工皮棉出品率的合理区间,作为预防“转圈棉”的重要指标。二是推行建立在库取样和专业仓储制度,有效防范“转圈棉”,精确统计棉花产量,确保新疆棉花公检的公信度。

在疆外棉流入控制方面,方案表示,要严格监控疆外棉进疆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渠道,除持有《进口棉花配额证》的进疆棉花外,其它凡是在入疆列车中装载棉花的,需向铁路部门填报“棉花铁路进疆申报单”。各级质监(纤检)部门在公检过程中如发现疆外棉花,不予公检,并依法进行处置。经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籽棉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甄别棉花品种和质量,不得收购疆外籽棉。(欧阳潇)

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京成立

9月15日,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成立庆典在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朱晓红、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赵顺招、广东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黄锦权,以及来自北京市政府、民政局、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业商会、地方产业集群的相关领导,全国各地优秀家纺布艺企业家与经销商,共计800多人出席了成立庆典。

庆典现场,徐文英、赵顺招共同为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揭牌,北京民政局相关领导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批文。

徐文英表示,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家用纺织品的需求总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希望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将以服务为重点,引导本市窗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肩负起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责任。

黄锦权表示,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影响力以及覆盖能力非常强,可以说得北京者得天下。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家纺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走向行业的合作共赢。

赵顺招介绍,为发挥北京家纺行业在北方地区的影响力,提升行业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内企业规范的经营意识和品牌意识,北京锦绣连发布艺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47家法人单位,共同申请成立了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登记的首个全市性的家纺行业社会团体。

“北京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批发市场,产品批发辐射到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乃至新疆。北京市现有家纺企业近千家,专业窗帘市场8家,几乎所有建材家居市场内都设有家纺专区,从业人员近万人。在北京的窗帘布艺批发商,大多数都是生产企业在北方地区的总代理,这里的批发商其业务大约有60%~70%流向了外地。而零售商主要面对的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局部市场。”赵顺招说。

据悉,北京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联合互助、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积极做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坚持为家纺行业和企业服务,以传播家居文化,引导消费理念,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及品质为己任,推动北京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健康发展。

(曾圣舒 文/摄)

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16日,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织造年会在苏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棉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常州市纺织工程学会承办,共有66家有关浆料、纺机、纺器、纺仪企业和相关高校参加。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主任、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施楣梧,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发展处处长高慧芳,苏州市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吴君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文石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当前织造行业所面临的棉价高、成本上升、市场多变、效益下降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邀请国内产、学、研专家做出专题报告,同时将论文集册互相交流,以达到合作研发新产品的目的。

会上,高慧芳结合具体数据详细分析了2014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施楣梧作“特种防护用纺织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学术报告,全面详细论述了防护用纺织品这一织造新产品的发展方向,对企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品设计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毓陵就“纺织面料创新设计思路和实践”作了学术报告;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棉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洪海沧则对“2014中国纺机展暨ITAM亚洲纺机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同与会代表分享了国内外各类新型织机的性能特点、适用性等,为设备企业做出了不同的分析,在选择机型方面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价格补贴 篇4

研究发布在皇家化学协会日志--并使用了多晶硅自底向上多晶硅光伏模型, 确定了影响中国光伏价格优势的环境及这些环境是否在其他国家可以复制。

研究使用了2013年1~6月光伏行业确定的的数据, 并发现中美两国生产太阳能板的价格差距十分巨大。研究发现:当使用现代技术时, 一个产能为2GW的中国工厂拥有持续性最低价格 (MSP) —工厂可出售产品的最低价格, 而同时还给公司带来足够收益。中国工厂的MSP为0.91美元/w, 而美国公司为1.19美元/w。而这相当于中国制造商拥有23%的价格优势。

但是研究得出结论:价格差异的根源并非由于通胀、劳动成本等本土性因素的综合结果。相应的, 这种巨大的差异是规模及供应链优势。诸如省级补贴、低成本债务、免税期及等区域性鼓励措施让中国光伏业迅速形成规模, 但是这些措施对MSP的影响不大。

价格补贴 篇5

华为、中兴表面风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的不快,在印度电信市场屡屡受挫,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不够好。近年来,它们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非洲,加快了向非洲的进军节奏。

2月7日,路透社援引刚果电信部长Philippe Mvouo的话说,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都提交了投标书,竞购刚果共和国独家固话运营商Sotelco公司。不过3家公司都对此予以否认。

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为、中兴进入非洲以来,凭借低廉的价格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尼日利亚,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非洲政局不稳,将给它们后续的推进制造不少麻烦。

将目标转向非洲,可以理解是华为、中兴的无奈。2006年以前,它们靠政府14%的退税补贴,过得有滋有味。但之后政策发生了变化,政府补贴的下降也直接反映到了它们的盈利上。这种对政府的依赖性不改变,对它们的将来十分不利。

与此同时,低价策略虽然给华为、中兴赢得了市场份额,却造成利润不断下滑(2006年都已降到5%以下)。价格战也不再成为它们进军国际市场的利器,国际厂商们通过降低生产设备的成本、降低购买原材料成本,使价格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华为、中兴到了该反思自己的时候了!

向非洲挺进

随着非洲经济的升温,那里将成为一块热土。世界银行估计,在今后5年内,非洲每年花在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将超过32亿美元。目前,摩托罗拉、诺基亚、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厂商,早已在非洲市场站稳了脚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如今成了电信设备厂商竞争的“主战场”。

水清木华的《2006-2007年非洲电信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电信领域,非洲电信市场潜力巨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50%的地区被手机信号覆盖,而非洲目前人口约为8.9亿,手机普及率仅为9.4%左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如此好的形势,是否预示着中国企业将向非洲进军?事实的确如此,据说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早就盯上了这里。而在印度市场的不爽和在欧洲市场的不顺,更促使它们果断地作出决定,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力度。

有媒体报道,华为、中兴已同非洲35个国家建立了业务往来,设立了20多家办事处,并在一些国家立住了脚。它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踏入非洲市场,对那里的环境已经较为熟悉,近年来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利比亚的WCDMA网络(北非地区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的WCDMA网络,也是整个非洲地区最大的3G网络)就是由中兴负责设计并安装调试的。

华为在非洲的成绩也有目共睹,计世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南部非洲的销售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在毛里求斯,华为承建了非洲第一个3G商用局;在尼日利亚承建了南部非洲2005年建设的最长的国内传输网,覆盖了尼全境的所有主要城市。”目前,华为还拥有尼日利亚(非洲第2大电信市场)MTN40%的市场份额,它们于2004年展开合作。

华为、中兴在非洲非常受欢迎,与中非关系友好有一定的关联。去年的中非峰会上,华为、中兴就分别与非洲国家签署了近3000万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电信设备商在价格上的吸引力。尼日利亚一官员曾经惊讶地表示,“我简直不敢相信,难道他们不要求回报吗?欧美的设备厂商要价比它们高几倍。”他甚至表示,只要它们愿意,以后的活都可以包给它们干。

与其他国际厂商比,华为、中兴的价格优势明显,这是它们赢得非洲政府信任的重要原因。

非洲与印度不同,它们的电信业相对较开放,非洲的不少政府也鼓励引入外资,以促进电信业的发展,这对华为、中兴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不过,非洲目前的局势很不稳定,连年战乱,这对有线线路的铺设、维护是不小的考验。

依靠退税补贴风险大

2000年时,政府为了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出口厂商实行出口增值税退税政策。按照17%的标准增值税税率,IT企业最多可以获得14%的退税补贴。华为和中兴从这个政策得到了很大的好处。2005年,中兴的税前利润为15亿元,其中大约有30%来自增值税退税。

不过,如今情况有了变化,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税收政策,政府对它们的补贴下降了不少,给它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点从中兴2006年的盈利可以看出。

2006年第1季度,中兴营收同上一年略有增长,达到46亿元;但运营利润同比却下滑了71%,降至65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86%,降至3340万元。华为作为非上市公司则干脆不透露盈利情况,表明其信心不足。

中兴方面表示,净利润的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的下滑,该公司2006第1季度毛利率不足33%,与上年同期的40%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中兴2006第1季度的退税补贴仅为600万元,同比下滑90%。这一下滑也直接反映到了公司的利润上。

有消息称,2005年华为获得了30亿元的退税,中兴少一些。但这种“保护”是无法长久的,也必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不过,虽然新的政策对它们有影响,但它们的营业额一直在增长,总体来说获得的政府补贴还是很乐观的。

华为和中兴对政府的补贴过于依赖,靠从政府那里拿回增值税退税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虽然政府已经够慷慨了,但它们的利润率还是下滑得厉害。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增值税退税的补贴,华为和中兴的税前利润在2006年为负数。这让人有些失望——在普通人看来,它们是中国IT行业的佼佼者,没想到居然如此孱弱。

实际上,华为、中兴并非多神秘,仅从利润率角度来看,它们甚至比纺织品业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前提条件是排除政府的高额补贴。

不能总靠政府补贴吧!一旦取消了这笔巨大的“额外之财”,华为、中兴怎么应对?而且从长远看,取消增值税退税也是必然的——过去,出口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之一,政府采取补贴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不过,这种战略的弊病已经显示出来,虽然我国在出口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内需却一直疲软。政府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十一五”计划里面,政府已经决定要从面向出口转变为面向内需。

有人还从负债对资本比率分析了华为和中兴的财务状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兴是上市公司,如果缺钱了,还可以到证券市场去寻找资金;华为则不同,只能要么从银行继续贷款,要么变卖自己的资产。

衡量一个公司,它的盈利能力很重要,如果是赔钱赚吆喝,壳再大也不行,而且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华为、中兴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也应该看到自己的弱处。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华为、中兴不能从依赖政府政策补贴的怪圈中走出来,前景难以预测。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为缓解国际压力削减了针对电信设备厂商的税费优惠,这意味着华为和中兴今后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将大为减少。不过,国外分析师认为,即使将来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华为、中兴的政策补贴,很可能会采取其他措施来扶助华为和中兴,如研发贷款或其他税收优惠,它们获得的政府支持实际并未减少。

价格战不再是利器

低价策略曾经使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风光。从2005年华为赢得印度某运营商的订单来看,报价是竞争对手朗讯的37%,据说在某些关键设备的竞标价仅为朗讯的1/7。

华为和中兴无休止的价格战,使它们的盈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2006年来看,华为、中兴2家利润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2006年前3个月,中兴获净利润3340万元,同比下降了85%。华为似乎也在为利润下跌而烦恼。

尽管华为否认自己的成功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产品价格,但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价格就是最大的问题。英国电信首席财务长哈尼夫·拉拉尼表示,华为、中兴加入竞标者的行列之后,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报价大幅下降。

不过,国际电信设备厂商已经通过各种措施降低了产品成本,华为的价格优势正在缩小。随着电信设备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已不再是唯一的武器,目前其他商家正在迎头赶上。

一家国际电信企业的高管表示,“1年前,很多企业都会退出有华为参加的招标,但现在很多厂商的报价都同华为接近。以前的价格差距高达70%到80%,现在降到了20%。而且华为早期的成功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运营商们在技术支持、维护和集成等方面遇到了麻烦。”

价格补贴 篇6

“棉花早就卖完了, 现在就在等补贴, 能拿到多少还不知道”,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多浪村四组村民艾力·瓦里亚孜说。2015年棉花减产, 价格也降低, 棉农都盼望着补贴能早点发下来。

2015年是新疆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第二年, 自治区对补贴方式、操作程序等进行了优化。面对种棉效益下滑的现实, 阿克苏地区的不少棉农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补贴上。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则期待改革能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基本农户尚能保本包地种棉大户面临亏损

阿克苏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据阿克苏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张勇介绍, 2015年按照自治区调减棉花面积的要求, 阿克苏实际种植棉花47.96万hm2, 较上年减少5.13万hm2。新棉自9月中下旬开始收购以来, 目前已接近尾声。

说起2015年的种棉效益, 艾力·瓦里亚孜直摇头。他家种了0.47 hm2长绒棉, 摘了1 105 kg籽棉, 以7.8元/kg的价格卖掉。与2014年相比, 棉花减产近一半, 卖棉收入打了对折, “去年卖完棉花, 16 000多块钱装到了口袋里, 今年只卖了8 300多块钱。”他粗略算了一下, 不算自己的人工, 每667 m2地投入900多块, 收入只有200来块钱。

“今年种棉花的投入和收入扯不平”, 在库车县墩阔坦镇阔恰托格拉克村, 包地种棉花的农户李中全说。他2015年租了30 hm2地种细绒棉, 产出135 t籽棉, 售价在5.5~5.7元/kg。每667 m2地物化成本约1 400元, 加上600多元拾花费, 成本至少要2 000元。算下来, 总投入90万元左右, 而卖棉只收回76万元, 亏损了将近10万元。

据阿克苏地区农业局测算, 2015年棉花平均生产投入2 175元/667 m2。如果按平均单产350 kg籽棉、收购价6.5元/kg计算, 每667 m2可收入2 275元, 收支基本相抵。

然而, 对不少种植户而言, 350 kg已是“天花板”。一个重要原因是2015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对棉花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棉花品质也有所下降。据阿瓦提县棉企开具的售棉发票反映, 新棉价格受马克隆值、绒长、品级等质量的影响, 均低于棉企公布的收购价。

2014年初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时, 新疆地方棉农获得了平均444元/667 m2的价格补贴性收入。2015年, 生产性收入增长无望, 补贴性收入被寄予厚望。

“农民今年的心理预期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阿瓦提县阿依巴克乡乡长艾思喀说。2014年该县目标价格补贴方式为40%按面积补、60%按产量补。2015年都是按照产量补, 还恰逢减产。如果想要达到2014年的水平, 1 kg籽棉得补贴到2元以上。

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科长李新则建议, 有关部门在落实补贴资金时, 应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 按棉花减产幅度相应增加资金补贴额度。

皮棉出库放缓高品质棉花市场需求大

目前收购已接近尾声, 但市场对新棉的“检验”则刚刚开始。

2015年, 阿克苏地区有资质的棉花收购站点共计172家, 除12家未开展收购外, 其余均正常收购, 但皮棉购销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阿克苏新昌棉业轧花厂厂长吴光潘说:“收了棉花就怕卖不掉, 2015年客户少得很。”2014年此时加工的6 000 t皮棉已卖出了5 000 t。2015年只加工了3 000 t, 目前还有2 000 t压着。

与“新昌”比起来, 库车县棉麻公司轧花一厂的皮棉销售要顺畅得多。该厂与江苏常州某棉纺企业签订了委托收购加工协议, 2015年收购的10 273 t籽棉已全部加工完售出。

尽管销售因厂而异, 但从公检库这个皮棉销售的“总阀门”来看, 2015年棉花销售进度不容乐观。“新棉出库比去年要慢得多”, 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棉麻站经理郝霄峰说。目前入库的9.8万t新棉中, 出库的只有3万t。他分析原因, 一是内地纺织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用棉量下降;二是2015年南疆棉花质量较差, 纺织企业用棉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 国内中低端纱线市场被低价进口纱挤占, 中低等级棉花需求减少。随着国内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 对中高等级棉花的需求逐年增大。阿克苏因其长绒棉资源优势, 吸引了山东鲁泰、江苏联发等国内大型纺织集团在此开设子公司。

但2015年阿克苏的棉花品质不尽如人意。阿克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桂国说, 他们选购棉花以“双28” (长度28 mm、强力28级以上) 和马克隆值A、B级为主, 但2015年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棉花不足六成。

据中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阿克苏实验室的数据显示, 2015年入库新棉纤维长度较往年下降了0.5~0.8 mm;马克隆值B2档的只占24%, 而C2档的占到76%。

依据市场信号调整生产稳棉提质仍是主线

目标价格改革的初衷在于, 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 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新疆棉花“价改”第二年里, 包括棉农在内的市场主体已经在捕捉和理解市场信号, 并开始适应和调整。

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理解更为透彻。“按产量补贴好, 管得好补贴就高, 这样公平。”尽管2015年因灾减产, 库车县墩阔坦镇的棉农和大户们还是对按产量补贴的方式报以理性反馈。

棉花种植主体结构、品种结构在调整。据阿克苏地区面积核实, 在2015年减少的5.13万hm2棉花中, 基本农户种棉面积减少5.45万hm2, 而种植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则增加了0.32万hm2。全地区细绒棉较2014年减少了11.66万hm2, 长绒棉则增加了6.53万hm2。

加工企业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对棉花分级定价。阿瓦提县的一些棉企改变过去棉花混轧、混等、混级的做法, 在收购环节增加了棉绒长度的检验工作, 在收购价格上第一次根据长度定价。

采访中, 各方均表达了希望靠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来平稳调整棉花生产的意愿。库车县墩阔坦镇乡镇干部反映, 2015年部分减棉的农户靠种甜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小麦等粮食作物提高了效益, 但考虑到经济作物扎堆“卖难”、粮食作物生产受水资源限制等现实问题, 种棉还是宜棉区最理性的选择。一些大型纺织企业虽然有海外建厂的动作, 但坚持“阿克苏的长绒棉是最好的”、“要作为资源基地”的初衷。种棉户虽有退出, 但像艾力·瓦里亚孜这样擅长种棉的农户, 还是肯在棉花效益不高的情况下给棉田铺设滴灌。

价格补贴 篇7

目前, 国内粮价决定机制主要通过政府制定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决定。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始于2004年。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 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以最低价进行收购, 以此稳定市场价格, 维护农民利益。起初最低价收购的对象只有小麦和水稻, 随后大豆、玉米等进入临储收购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机制的弊端逐渐显现。随着与国际市场价格差的扩大, 国内市场在受到波动的同时, 收储、加工企业的库存成本也大幅增加。

为此, 国家发改委将建立目标价格制度作为2014年农村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发改委称, 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同时, 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次提及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并提出将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中农办主任陈锡文称, 目标价格将综合成本、农民利润、国内外价格差等因素。

湖南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认为, 实行目标价格不但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对市场调节配置粮食资源、实现国际国内粮价接轨、协调期货与现货粮价关系、控制物价总水平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张亦贤表示, 实施目标价格, 需要获得并核定农业生产者的相关信息, 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必须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前提下试点先行, 探索经验, 逐步推广。

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 国家发改委还表示, 在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的基础上, 完善农业补贴办法, 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 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 促进补贴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陈锡文曾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到, 过去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 通常采取的都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和补贴的方式。

但是这两种模式恐怕难以为继。前者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 国内外粮价倒挂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进口量也会继续提高。后者则会与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存在冲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 现阶段农业补贴制度设计, 必须集中力量解决目前农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

要革新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 有两种可替代方案。一种是将要实行的差价补贴, 即设定目标价格, 进行差价补贴。另一种是实施种粮目标收益保险 (放心保) 。这种方式以市场为导向, 兼顾粮食生产与稳定农业经营收入。

价格补贴 篇8

一、石油价格补贴资金管理现状

近三年中央财政下达我场林业石油价格补贴累计688. 9万元,其中: 2012年补贴301. 1万元,2013年补贴241. 5万元,2014年补贴146. 3万元。对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我场主要投向林业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森林管护等方面,重点项目为: ( 1) 育种 ( 苗) ; ( 2) 人工造林; ( 3)封山育林; ( 4) 迹地更新; ( 5) 森林抚育; ( 6)森林管护; ( 7) 木竹生产; ( 8) 其他。国家实施林业石油价格补贴,使我场林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生态建设效果明显,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大有提高。

二、资金补贴范围和对象

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范围: 林业生产中的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补贴对象: 场属三界、老嘉山、管店、卞庄、石门山、红心6个国有林场。

三、资金补贴依据和标准

省对各地市当年的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是依据省市主管部门提供的上年补贴用油量和国家核定的补贴标准确定。即: 林业生产按木材采伐量,营林和森林管护按面积核定。具体以各林场上报上年的木材生产量、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面积实际数为依据,省下达核定数。我场根据省下达核定数,充分考虑补贴项目的实际耗油量,对各林场木材生产量、营林生产、森林管护面积进行复核后按比例确定补贴金额,并下发通知。

四、石油价格补贴资金管理

1. 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由市财政局在收到省下达指标时列入各单位当年财政预算。总场根据预算数先申请用款计划,待财政批复后,再申请财政直接支付。财政部门凭直接支付申请书,经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到国库支付中心办理转账。国库支付中心审核后,及时把资金拨付到各林场。林场在收到财政拨入的补贴资金后,应按规定时限作账务处理,不得挤占、挪用、滞留此项资金。

2. 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应纳入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相关财务制度。由于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的滞后性,林场在未收到补贴资金之前,各单位根据当年用油项目可先行支付,具实入账,待补贴资金到位后再冲减实际支出数。

3. 在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拨付过程中,主管部门领导要认真把关审核,严格禁止任何单位虚报、冒领、套取补贴资金。财务部门认真做好资金跟踪监督工作,发现违纪问题严肃查处。

五、石油价格补贴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

1. 是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的需要。林业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有效保护人类生存的基础,它能够拓展人类发展空间。2009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林业的“四个地位”: 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国家林业石油价格补贴政策也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内容。我场有25. 9万亩森林资源,分布较广,与周边村庄相邻,森林防火工作十分严峻。每到防火期,需出动10余台车辆巡山,配备100多台灭火机械。正常年份9个月防火期,发生火警可达150多次,机械用油必不可少,全年需油料25万公升,耗费林场大量财力。林业石油价格补贴政策非常及时,是我场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的迫切需要。

2. 是国家能源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森林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大力发展林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国家资源和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要充分发挥林业促进就业和增收的巨大潜力,扩大就业和增加劳动收入,拓宽林业职工增收渠道。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现实选择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挖掘林地潜力,积极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而加大林业石油价格补贴力度,对促进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场每年低产林改造6000多亩,其中: 林圃两用林2400亩。营林生产全部使用挖掘机全垦整地,深度可达80cm,不仅提高了工作高效,而且改良了土壤属性,机械整地栽植的树木长势要远远好于非机械整地。我场营林生产成本50% 是机械整地费,每整一亩林地需用油料25公升,全年需用油料15万公升。林业石油价格补贴政策,对充分挖掘林地潜力,为国有林场培育后备资源打下良好基础。

3. 是保障民生、改善林业生产的需要。我场6个国有林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职工生产生活成本很高,国家实施林业石油价格补贴政策,对促进国有林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我场生产经营收入4563万元,其中木材收入4134万元,木材产量6. 7万立方米,森林抚育5. 5万亩。经测算木材生产成本30% 是运输费,采伐作业成本的10% 是油锯配件和油料费。目前林场山场伐木、截材全部使用油锯作业,职工使用油锯作业后,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伐木、运输一方木材需用油料20公升,全年需用油料132万公升。林业石油价补贴政策的落实,使林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经济负担,职工增加了收入,人人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六、加强石油价格补贴的几点建议

1. 建立指导督查制度。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要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总场要派出指导督查巡视组,由分管副场长牵头,财务科、生产科配合,深入到基层督查石油价格改革补贴政策的落实,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对补贴资金使用不当和政策执行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确保补贴发放任务的圆满完成,维护社会稳定。

2. 林业石油价格补贴资金必须严格遵循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补贴资金要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凡发现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补贴资金的,一经查实,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价格补贴 篇9

2014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以“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所谓目标价格制度就是“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实际上,早在1977年,美国农业法 案中就制 定了目标 价格制度。美国1977年农业法案将目标价格定义为确定是否提供差额补贴给生产者的一个标准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将根据价格差补贴生产者,反之将不进行补贴。从1977年以后,美国历次的农业法案都有关于目标价格的政策,但具体政策内容并不相同。从营销贷款率、目标价格到平均作物收入选择价格,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其实质都是政府确定并执行的目标价格。〔1〕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对有关目标价格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参考价格代替目标价格。那么,美国实施了近40年的目标价格制度调整的原因是什么?目标价格制度演进过程中有无规律可循?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于美国农产品的目标价格政策,国内学者彭超和岑剑仅就美国所涉及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进行总结,对目标价格政策的政策目标、目标价格的确定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历史数据确定补贴标准、由价格支持转向收入补贴;并将目标价格政策法制化的建议。〔2〕目前,尚没有文献从美国目标价格政策不断演变背后原因出发,探讨各种政策的不足及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本文分析和探讨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演变脉络,从而发现美国农业目标价格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对于完善我国农产品目 标价格政 策具有极 大的启示 及借鉴意义。

二、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演变过程

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美国由来已久,历次农业法案都有 涉及目标 价格补贴 的政策。 最初在1977年的农业法案中制定了贷款差额补贴政策,在2002年的农业法 案则增加 了反周期 补贴政策,在2008年的农业法案中在反周期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大幅度地调整,只保留了涉及目标价格的营销贷款差额补贴政策,反周期补贴政策和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都被取消。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涉及目标价格的补贴政策演变过程。

1.1977年至今美国农业法案中的营销贷款差额补贴

(1)出台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因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局面,农产品价格连年降低。1为了保障农场主收入不受损失,稳定农业生产,美国政府开始探讨农业差额补贴政策。〔3〕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大,资金回笼时间较长。对于现金短缺的农民,为了尽快收回资金,防止资金链断裂,他们收割庄稼后会立即出售,从而造成收获季节暂时的产品过剩和市场价格偏低。随着收割期结束,农产品供应又减少,价格又快速上涨,造成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缓和价格的剧烈波动,美国政府设计了营销贷款差额补贴政策,提供营销援助贷款给农场主,农场主则根据市场行情,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再在市场上出售。这种营销贷款补贴政策于1977年通过的 《粮食与农业法案》在美国全面实施。该政策既防止了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确保了农场主的收入不会因价格大幅下跌而受损失,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

(2)具体内容。营销贷款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政府预先指定某种农作物的目标价格,在农民播种前,将未来的农作物产量作为抵押品,并根据按目标价格计算出的金额向政府申领贷款。农作物收获之后,若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农民可按市场价格销售农产品,偿还所借贷款,多出部分归农民自己所有;若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民按市价出售农产品后,在偿还政府贷款时,从中扣除实际出售收入与保护价之间的差额,不需要全额偿还所借贷款,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一种补贴。

(3)发展历程。营销贷款差额补贴政策是美国最早涉及目标价格的农业补贴政策,并且一直保留至今。在1977年农业法案通过改良无追索权贷款政策,引入 “目标价格—价差补贴”系统,标志着美国目标价格政策的诞生。〔4〕1996年的农业法案中继续实施这种支持价格政策,无追索权贷款以营销援助贷款的形式继续存在。2002年的农业法案继续保留该政策,改称为 “营销援助 贷款和贷 款差价支付”,与1996年法案的主要区别是:提高了除大豆之外的大部分产品的贷款率,并新增加了一些品种,包括花生、羊毛、马海毛、蜂蜜、各种干豆 类等。2008年农业法案中仅对2010年到2012年部分计划内农作物 (小麦、大麦、豌豆、小扁豆和羊毛)的“贷款率”作了微调。2 2014年农业法案同样也保留了营销援助贷款项目,并且调整了陆地棉的贷款利率。3

(4)政策运行的效果。营销贷款计划本来只是一个短期的贷款计划,其目的是通过设置目标价格减少价格波动。但长期以来,该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激励了过度种植,导致了生产过剩。按照营销贷款计划,农户只要种植法案中规定实行营销贷款计划的农产品,不管行情如何,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收益。因此,农场主并不关注市场价格的波动,尽管这一政策保证了诸如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却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过度种植,导致供给增加、市场价格偏低,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该政策助长农户的投机行为,利用 “销售战略”来获取更高收益。如利用一些突发事件 (如冰雹)停止出口,达到短期内增加国内市场供给、降低市场价格的目的,从而得到政府的贷款补贴,而随后又通过大量出口,减少国内供给,提高国内市场价格,此时又以高于贷款率的市场价格出售粮食。〔5〕

2.2002年出台的反周期补贴

(1)出台的原因。1996年美国农 业法案出 台时,时逢世界农产品价格高涨,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可以靠市场调节价格,政府实施的补贴数额降低甚至取消。但是实际情况与这种预期完全相反,由于世界大宗农产品产量创纪录,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连续大跌。为了弥补农民损失,美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每年通过决议,对农民进行额外的 “市场损失援助”,与原有的 “直接支付”捆绑在一起发放。这种紧急补贴成为美国政府支付给农场主最大的补贴。为了应对市场价格超出预期的大幅下跌,2002年的农业法案将该种紧急支付款项制定为反周期补贴。

(2)具体内容。反周期支付的具体公式为:

反周期总支付=反周期支付率×支付面积×基期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反周期支付率=目标价格-有效价格。

有效价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若市场价格高于贷款率时,有效价格 = 直接支付 + 最低保护 价(全国平均价格)。二是若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有效价格=直接支付+贷款率。支付面积、支付单产与直接支付都是根据基期确定的,而单位农产品支付额则与当年的市场价格情况直接相关。

目标价格和有效价格之差决定单位产品的反周期支付。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与直接支付之和等于或大于目标价格的情况时,不进行反周期支付。在补贴方法上,与原有的 “直接支付”相同,并捆绑在一起发放。这实际上相当于提高了直接支付的强度,大体上相当于提高了一倍,每年增加50亿美元左右。〔6〕

(3)政策运行的效果。从反周期补贴的具体实施的方法来看,单产直接由基期的水平来决定,没有考虑到单产水平的变化,使得反周期补贴常常出现补贴不当,适得其反的情况。当出现自然灾害导致单产下降、产量减少,价格上涨超过销售贷款差额补贴率时就使得目标价格与有效价格之差缩小,从而使生产者不能从反周期补贴中得到应有的补偿;而在单产水平提高、产量增加时,价格下跌,但价格下跌幅度小于产量增加幅度,总收益增加,又导致反周期补贴成为一种过度补贴。

另外,如产量提高,市场价格将降低,目标价格与有效价格间的差额将扩大,补贴金额随之加大。因此,反周期补贴政策使得生产者更加漠视农产品市场行情,而专心扩大生产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实际上,反周期补贴降低了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作用。由于反周期补贴存在以上的缺陷,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取消了反周期补贴政策。

3.2008年出台的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ACRE)

(1)出台的原因。2002年反周期补贴政策出台之后,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例如在单产下降、收入减少时补贴也减少,而在产量增加、收入提高时又给予过多补贴等。为了解决反周期补贴没有考虑到单产变化的不足,2008年美国农业法案中出台了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作为过渡政策。法案中规定选择接受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项目的农户,不再接受原有的反周期补贴,同时还必须同意减少20% 的直接补贴和30% 的营销贷款。ACRE作为农场主从传统的商品补贴项目中得到价格支持的替代选择,其设计初衷是对农场主的收入提供保障支持 (又称收入保障直接补贴),它使美国农场主无论是因丰收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减少,还是因天气等环境变化产量减少导致收入下降,都会得到补贴,从而扩充了农户收入安全网。〔7〕

(2)具体内容。一是如果农户所属州的实际收益低于ACRE目标收益,ACRE目标收益 的公式为:目标收益 =0.9×ACRE产量 ×ACRE价格实际收益=州的实际平均产量×州的实际平均市场价格 (ACRE产量是过去5年产量中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后的3年平均值);二是如果农户实际收入低于ACRE农户目标收益,ACRE农户目标收益公式为:农户目标收益 = (ACRE产量 ×ACRE价格)+生产者支付的作物保险费 (ACRE产量、ACRE价格计算同上,农户实际收入计算类似于州的实际收益)。

在计算具体的补贴额度时,首次将农场的生产效率作为补贴的影响因子,当某个农场的单产水平低于所在州的平均单产水平时就会获得较低的补贴额度,而当农场的单产水平高于所在州的平均单产水平时其获得补贴也会相应增加。2008年农业法案实施后,作为一种过渡政策,农场主可以选择接受ACRE,也可以继续 选择原来 的补贴政 策。 玉米、大豆、小麦、棉花、高粱、大麦、水稻、燕麦、花生、其他含油作物、干豆、扁豆和鹰嘴豆都被纳入了ACRE的补贴范围。

(3)政策运行的效果。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首次将农场的生产效率作为补贴的影响因子,弥补了反周期补贴没有考虑单产变化的弊端。将补贴与农场的生产效率进行挂钩,既对农场的收入进行了保障,同时也激励了农场主增加投入、提升单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取消反周期补贴政策,而是可以在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和反周期补贴政策二者之间选择其一,并且选择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还必须同意减少20%的直接补贴和30%的营销贷款。所以在实际 情况中, 多数农场 主仍然选择原有的 补贴政策,作为过渡 的平均作 物收入选择补 贴政策的 实施并未 达到预期 效果。 因此,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取消了平均作 物收入选 择补贴。

三、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调整

1.调整内容

2014年新的美国农业法案中对补贴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取消了直接补贴,调整了目标价格和目标收入补贴,不再使用目标价格,而设立了参考价格。根据2014年农业法案细则可知,参考价格就是目标价格的另外一个说法,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各种作物的参考价格要比目标价格要高。新法案同时还取消了反周期补贴政策和平均农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只保留营销援助贷款项目。新法案突出了农业保险作用,设立了价格损失保障和农业风险保障,生产者可以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价格损失保障是设定一个参考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参考价格的时候,则向生产者提供补贴,从而一定程度上补偿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这可以视为对反周期补贴的调整;而农业风险保障则是设立一个经营农业的保底收入,在农作物播种年度中,某种农作物真实的县水平收入低于县水平保障收入或者个人农场实际收入低于个人农场保障收入的时候,则启动相应的补贴,这可以视为平均作物选择收入补贴的升级模式。〔8〕一个可以被看作基于价格层面上的补贴政策,一个可以被看作基于收入层面上的补贴政策。

2.调整原因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谈判压力、国内债务不断攀升、农业生产风险加大是导致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首先,美国每年提供大量补贴给农场主,使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许多国家对此持有异议。其次,国内民众对于现行的补贴政策是怨声载道,他们认为补贴使少数农场主获利,却加大国内债务,国内债务不断攀升。截至2013年美国债务总量突破17万亿美元,超过2012年GDP总量。最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自然风险,这意味着农业保险需求将大大增加,农业保险更能发挥保障农民收入的作用。〔9〕通过农业保险这种市场化运作机制,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更多的通过市场解决问题是美国根据其国内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调整的核心。

3.调整后可能的影响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对于补贴的调整,预计2014到2018年五年间,支出规模将削减53.10亿美元,这将会大大减轻农业相关支出带来的财政负担,减轻美国民众的压力。〔10〕尽管美国政府表面上取消了直接补贴,但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弱,反而是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随着表面上削弱农业补贴的力度的假象,将可能引起新的贸易争端。美国可能将以此为筹码,逼迫其他国家相应减少农业补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11〕

短期内而言,新的农业法案大幅度削减了部分农业补贴,将可能造成全球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要为此做充分的准备,以应对相应的风险。但从长期来说,由于生物能源等鼓励措施的扩大,部分农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减弱价格上涨趋势。新法案通过后,生物能源项目将成为美国调控粮价和保护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12〕总之,美国新农业法案的调整巧妙地避开了引起贸易争端的补贴问题,同时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保障了农民收入,这些做法值得我国政府借鉴。

四、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从1977年美国农业法案设立目标价格这一制度后,几十年来,涉及目标价格的补贴政策不断根据具体实施的效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自2002年以后出台了许多替代措施,直到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取消了目标价格代之以参考价格,并且设立了价格损失保障和农业风险保障政策,加强了对农场主收入的支持。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对于完善中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目标价格应与农户的生产决策脱钩

中国政府目前实行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实行了补贴与种植面积挂钩的做法,比如新疆棉花实行的就是60%的目标价格补贴根据种植面积,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这导致虚报面积事件的出现。从新疆农业厅公布的数据来看,新疆2014年种植面积为2967万亩较2013年农业部门统计数据 (1655万亩) 增加了1312万亩,增长率高达79.27%。这种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补贴,实际上违背了目标价格政策设立的初衷,将对生产和市场带来较为严重的扭曲。美国的经验是以历史数据为基准,补贴面积依据历史播种面积进行调整,尽量与当期的生产决策脱钩,减少对市场的扭曲。中国在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时,在确定补贴额度方面,有关部门要基于历史单产、播种面积和收入水平,而不是当期的单产、播种面积和收入水平,来确定农户获得补贴的额度。这样,既可以保障农民收益的作用,又减少了对市场的扭曲作用。

2.目标价格应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美国的反周期补贴由于没有考虑单产水平的变化,使得反周期补贴常常出现补贴不当,适得其反的情况。当单产下降、产量减少,价格上涨,使得目标价格与有效价格之差缩小,从而使生产者不能从反周期补贴中得到应有的补偿;而在单产水平提高、产量增加时,价格下跌,但价格下跌幅度小于产量增加幅度,总收益增加,而此时补贴也较多。中国要吸取美国反周期补贴的教训,在制定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时候可以考虑借鉴平均作物收入选择补贴政策,在补贴金额的计算中加入单产指标,建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13〕将补贴与农场的生产效率进行挂钩,既对农户的收入进行了保障,同时也激励了农户增加投入、提升单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3.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支持农业

从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政府支持政策越来越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越来越突出农业保险的作用。中国现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仍属于WTO农业规则中不可免除的 “黄箱”政策。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后越来越多国家迫切要求各国削减农业补贴,呼吁停止扭曲性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逐渐向目标收入政策、目标收入保险政策过渡,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

4.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补贴不公平,补贴不合理的现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产品数据,大多数美国农场主没有得到补贴,10%最富有的农场主拿到了四分之三的补贴款项,而且多达一半农业补贴政策补贴不当,并且每年都有欺诈行为。因此,中国在推行大豆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试点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对政策具体执行和操作的调查,探清目标价格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根源,建立及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监管机制。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目标价格政策的演变过程,研究了美国农业法案中有关目标价格政策的出台原因及运行效果。研究表明,近40年来,美国农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断根据具体实施效果进行修改和完善,从以保障生产和市场稳定为目标逐渐过渡到以保障农场主收入为目标。中国在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过程中,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实行既与生产决策脱钩,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价格政策,同时还应考虑实施目标收入或目标收入保险政策,并建立有效的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监管机制。

价格补贴 篇10

对从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同一产品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简称“双反税”) 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国内产业在申请反补贴调查时, 通常会同时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从1995年到2004年, 美国申请方向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来自25个国家的43种产品提起了72起反补贴调查指控, 其中69起伴随着反倾销指控。其中近半数案件在立案调查后, 并用了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补贴包括国内补贴与出口补贴。国内补贴会使生产成本下降, 可以同时使国内正常价格和出口价格同等程度地下降, 不影响倾销幅度, 因此不会造成对补贴的重复计算。而出口补贴会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 从而在以出口价格低于国内正常售价的程度为依据计算反倾销税时也将与出口补贴相对应的反补贴税计算在内, 进而导致重复征税。因此, 为了防止造成重复征税, 美国《1930年关税法》1677a (c) 1 (C) 规定, 反倾销调查中, 对出口价格进行调整时, 应在出口价格的基础上增加反补贴税额。该规定背后隐含的原理是, 反倾销税的计算是通过比较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而得来, 出口价格加上要征收的反补贴税额, 可以降低倾销幅度, 减少反倾销税, 以防止对同一产品重复计算。 (陈立虎, 赵艳敏, 2007;胡晓红, 2012) 。可以看出, 美国这种避免重复征税的法律规定是建立在补贴会同等程度地降低成本和价格的假定基础上的。

然而, 这一假定的现实可靠性是值得探讨的。补贴固然可以降低成本, 但并不一定同等程度地降低产品的市场售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 而不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生产成本只是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之一。补贴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因而也成为降低售价的因素, 但补贴是否最终引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价格的降低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和商品本身的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对市场经济国家并征“双反税”不会引起重复救济的结论需要重新思考。本文提出并利用价格补贴弹性概念 (即补贴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价格的下降) 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这对于2016年之后我国拥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对国外或应诉国外的“双反税”调查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补贴对价格的影响机理分析

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 补贴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提高补贴对象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根本标志应该是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小。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途径及其措施与企业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结构所制定的竞争战略密切相关。因此, 企业的竞争战略决定着补贴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程度。竞争战略不同的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会对政府的补贴作出不同的反应。在国际市场上, 企业的竞争战略有低成本竞争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技术领先竞争战略。对于采取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企业, 政府的补贴必然会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及价格, 从而获得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优势。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对于需求弹性越大的产品企业越倾向于采用这种低价竞争策略, 亦即薄利多销, 政府补贴对产品价格的降低作用越大。在差异化竞争战略下, 企业具有一定的价格操纵权,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是否降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价格要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亦即在此情况下政府的补贴不一定会使企业等程度地降低产品的价格。此时, 政府补贴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创新或强化比国外同类企业具有某种优势的产品特性或功能, 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如我国对传统优势产品的技术改造补贴应该就属于此种情况。对于走技术领先竞争战略的企业, 由于其对技术及生产的完全垄断, 新产品的价格也必然是由企业操纵的垄断价格, 政府的补贴不会使企业降低产品的价格。旨在帮助企业占领高新技术产业或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的技术高地而发放的政府补贴当属此类, 显然, 这种补贴不会使企业降低其高精尖特技术产品的价格。

上述分析表明, 补贴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程度与企业的竞争战略、市场结构和产品的需求弹性有关。基于对补贴与产品售价之间关系的这种认识, 本文提出“价格的补贴弹性”概念以反映补贴对价格的影响程度, 并以此为基础, 对从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并征“双反税”是否造成重复或过度救济的问题展开分析。

三、补贴对价格的影响程度:价格补贴弹性

一般认为, 补贴会相应地降低产品的售价。但是, 补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售价, 这取决于价格对补贴的反应程度, 即价格的补贴弹性。价格的补贴弹性是指补贴每增加1%所引起的售价下降的百分数。如果用γ表示补贴的价格弹性, S表示补贴, P表示价格, △S表示补贴的变化, △P表示价格的变化, 则

国内补贴有两种形式, 一种补贴是对生产要素价格的间接补贴, 这种补贴会直接降低生产成本, 对售价的影响是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进行的;另一种补贴是对企业的直接货币补贴, 这种补贴是生产之后发生的, 不会改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 但却会对产品的售价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补贴对价格的影响, 本文只考虑直接货币补贴。

四、对市场经济国家并征“双反税”可能造成过度救济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价格的补贴弹性有完全弹性和非完全弹性两种。价格的补贴弹性不同, 补贴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同, 并征“双反税”引起的救济程度和性质也不同。根据WTO的原则, 进口国对于含有倾销、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措施的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而实施救济, 但应该以受到的损害为限度, 否则就造成了不合理的过度救济。

1. 当价格补贴弹性为完全弹性时

按照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内容, 禁止性补贴措施包括进口替代品生产补贴 (国内补贴) 和出口补贴。这两种类型的补贴对国内正常售价和出口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分别加以分析。

如果只存在国内补贴, 在价格的补贴弹性为完全弹性时, 补贴的增加将导致国内正常售价同等程度的下降, 出口价格也相应地以相同程度下降。从倾销幅度=国内正常售价-出口价格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这时国内补贴的使用不会改变出口商品的倾销幅度。如果在国内补贴使用前没有倾销行为 (倾销幅度为0) , 则在国内补贴使用后倾销幅度仍然为0, 即国内补贴没有引起倾销问题。但出口价格却因国内补贴而下降, 给进口国造成价格上的不公平竞争, 因此, 只能对进口产品依据出口国的国内补贴幅度征收相同程度的反补贴税。

如果仅有出口补贴, 在价格的补贴弹性为完全弹性时, 出口补贴也全额地转化为出口价格的下降。由于出口补贴只影响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 而不影响该产品的国内正常售价。因此, 出口补贴的效应已经完全反映在出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上。出于公平竞争的考虑, 进口国只能对进口产品根据出口国的出口补贴幅度征收相同的反补贴税或者针对由于出口补贴而造成的出口价格下降征收反倾销税。如果在依此出口价格的降低程度而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又针对出口补贴幅度征收反补贴税, 则必然造成重复征税。也正是为了防止这种重复征税情况的发生, 美国《1930年关税法》1677a (c) 1 (C) 规定, 反倾销调查中, 对出口价格和结构出口价格进行调整时, 应在出口价格或结构出口价格上增加反补贴税额。

如果出口国在同一时期既有国内补贴, 又有出口补贴, 则出口产品高于进口国的价格竞争优势就由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共同构成。那么, 进口国针对进口产品价格由于国内补贴而低于进口国国产同类产品价格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征收反补贴税, 同时又只对进口产品价格由于出口补贴造成的出口价格低于国内售价要么征收反倾销税, 要么依据出口补贴幅度征收反补贴税, 就是合理的, 就没有造成重复救济问题。

如果出口国在同一时期, 既有政府的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行为, 又存在企业的出口倾销行为, 那么, 政府出口补贴会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倾销幅度。这种情况与上述第三种情况在性质上相同, 只是所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更高一些而已。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对国内补贴征收反补贴税的同时征收反倾销税, 没有造成重复征税, 是合理的。

因此, 在价格的补贴弹性为完全弹性时, 对市场经济国家针对国内补贴征收反补贴税, 同时针对政府出口补贴和/或企业倾销行为征收反倾销税, 是合理的, 没有造成重复救济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文献的普遍观点。

2. 当价格补贴弹性为非完全弹性时

以上结论是在国内补贴同等程度地降低国内正常售价和出口价格及出口补贴同等程度地降低出口价格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补贴对价格的降低不是同等程度 (即非完全弹性) 的, 那么上述结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在非完全弹性情况下, 补贴引起的价格下降程度小于补贴程度。出口国的补贴和企业倾销对价格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出口国只使用了国内补贴。国内补贴使国内价格下降程度小于国内补贴幅度, 出口价格也会相应地下降。这里用PaA表示出口国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国内售价 (即无补贴条件下) , γ代表出口国价格的补贴弹性, 并假设国内补贴与出口补贴对价格的影响程度相同。国内补贴S1使国内售价变为PaA-γ·S1, 出口价格也相应地变为PaA-γ·S1, 因此以国内售价计算的倾销幅度为D=0。即国内补贴不会引起倾销。

如果出口国只使用了出口补贴。如果仅有出口补贴S2,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分离的, 也才可能存在倾销], 企业具有价格控制权, 出口补贴不影响国内正常售价, 仍为PaA, 但出口价格下降到P=PaA-γ·S2, 倾销幅度为D=PaA-P=γ·S2。这说明基于恢复公平竞争而应该合理征收的反倾销税 (此时实际上是针对出口补贴而征收的反补贴税) 应该小于完全弹性下的反倾销税S2, 如果以出口补贴幅度S2为依据征收全额的反倾销税就会引起过度救济的问题。

如果出口国在同一时期既有国内补贴, 又有出口补贴。在不完全弹性下, 出口国的国内正常售价等于 (PaA-γ·S1) , 出口价格P=PaA-γ·S1-γ·S2, 反倾销税D= (PaA-γ·S1) - (PaA-γ·S1-γ·S2) =γ·S2。显然, 结论与上述情况相同。

如果出口国在同一时期, 既有政府的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行为, 又存在企业的出口倾销行为, 倾销程度为S3。在不完全弹性下, 出口国的国内售价= (PaA-γ·S1) , 出口价格P=PaA-γ·S1-γ·S2-S3, 应该征收的反倾销税D=PaA-γ·S1- (PaA-γ·S1-γ·S2-S3) =γS2+S3。此时, 即便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从D中扣除出口补贴S2实际征收反倾销税S3, 再按照S2征收反补贴税, 实际上共征收了S2+S3的救济税, 大于应该征收的救济税γS2+S3, 从而造成了过度救济。

综上所述, 在补贴对价格的影响为非完全弹性情况下, 美国现行的对市场经济体并征“双反税”尽管不会造成重复救济, 但会造成超过基于恢复公平竞争而应该征收的救济税, 即过度救济。

五、结论与启示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 在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但普遍存在而且居主导地位。这种市场结构状况必然也会造成非完全弹性的价格补贴弹性较之于完全弹性的价格补贴弹性更加普遍。而美国等国家在对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并征“双反税”时, 按照补贴的程度等额征收反补贴税或反倾销税, 就等于将完全弹性的价格补贴弹性的局部存在扩大化、普遍化, 从而导致并征“双反税”时的过度救济。

这一结论对我国的启示是:一是在思想上, 要深刻认识并征“双反税”的复杂性。2016年后, 我国将成为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认可的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在遭遇国外“双反税”调查时, 更要注意防止被过度征收反补贴税, 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到那时就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了;二是在应诉策略上, 要坚持按照补贴对价格造成的实际影响计征反补贴税, 而不能像美国现行的做法那样, 为了避免重复征税, 在计算反倾销税时, 将出口补贴全额加在出口价格上的做法;三是在法律规定方面, 通过WTO要求美国修改其相关法律, 在计算反倾销税时为了防止重复救济问题, 应按照出口补贴对出口价格的实际影响, 而不是以出口补贴的幅度等额调整反倾销税。

摘要:基于补贴会同等程度地降低产品的售价这一基本假设, 为了避免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重复征收, 美欧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将出口补贴造成的出口价格下降部分按补贴幅度在征收反倾销税时进行等程度地调整。因此, 现有文献一般认为, 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同一产品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简称“双反税”) 不会造成重复救济。由于这一假设存在不符合实际的局限性, 本文对此结论也提出质疑, 并引入价格补贴弹性概念对对市场经济国家并征“双反税”是否引起重复救济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结果表明, 对市场经济国家并征“双反税”虽然不存在重复救济, 但也存在过度征税的可能。这一结论对于2016年我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后正确应诉国外的“双反”调查, 防止被过度征税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价格的补贴弹性,“双反税”,过度救济

参考文献

[1]胡晓红.论“双反税”合法性边际——WTO上诉机构“379号报告”解析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 2012 (8) .

[2]邓德雄.反倾销和反补贴重复救济问题及其司法审查研究——兼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非公路用轮胎双反案判决[J].国际贸易, 2009 (11) .

[3]陈立虎, 赵艳敏.美国对中国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价格补贴】相关文章:

从补贴范围看(粮食补贴)04-16

反补贴04-25

高龄补贴范文05-16

良种补贴范文05-17

渔业燃油补贴09-20

通勤补贴申请04-10

夜班补贴标准04-14

项目补贴制度04-14

车费补贴通知04-21

渔船补贴标准04-28

上一篇:自主诱导式下一篇: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