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2024-04-08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共9篇)

篇1: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补贴的是农业机械,满足的是农民需求,促进的是农村生产力,带动的是产业发展,推动的是科技兴农成果的应用。自2004年实施以来,实施规模逐渐扩大,实施力度逐年加大,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农民群众的购机营机热情逐年高涨,已成为推进乐陵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

乐陵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经济作物以枣、苹果、梨为主,种植业占66%,养殖业31%,枣制品、调味品、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已成为该市特色优势产业。2005-2008年,4年间,乐陵市共落实惠农专项资金 663万元,其中包括大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03万元。2005-2007年,共补贴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521台(套),受益农户达 275 户,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机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且加速了农机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农机大户,在农村,购机、依机致富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机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流产业,且蓬勃发展的趋势明显。

(一)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在补贴政策的强势拉动下,全市农机总动力和农机总值实现了“4年4级跳”,农机装备实力明显增强,装备机构明显趋于优化,尤其是大中型机械和新型机械更是增势迅猛。全市农机总动力持续保持较高增幅,由2004年的不足66万千瓦,飞速发展到目前的100.6万千瓦,目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78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56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17台,秸秆还田机600台,果园机械、薯类机械、畜牧机械从2004年的零记录飞速发展到目前的1201台套。2007年又新增铡草机、青饲料收获机、压捆机832台。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机械局面。事实证明,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已成为加速提升全市农机装备水平的强劲引擎,农机化发展重点正朝着大功率、高性能、低油耗、高效环保及复合式多功能配套农机具阔步前进。

(二)农机化作业水平持续攀高。农购置补贴的实施,有力推进了全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2007年全市小麦机耕机播率均达99%,机收率达98.1%;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在2007年有了较大突破、较快发展。针对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特点,连续几年,该市借助农机购置补贴大做“借势”、“造势”和“顺势发展”文章,坚持把玉米收获机械作为补贴的重点,通过行政推动、宣传促动、示范带动,挖掘增长潜力,强力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由2004年仅有1 台发展到目前的117 台,2007年,全市玉米机收面积达10余万亩,玉米机收率达20%,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进程明显提速。

(三)农机服务业蓬勃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显著拓宽。通过购机补贴,降低了农民的购机成本,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大大促进了农机服务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到 12个,其中,拥有固定资产10万以上的农机大户达268个,新增89个。据有关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补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季平均单机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参加跨区作业的单机收入最高达到了4万多元。乐陵市黄夹镇后杨村杨春荣,最初只是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四年前他看到农机有致富的巨大市场潜力,通过国家机补政策,经过几年的不懈运作,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逐步实现了本地范围内农业机械化的规模化作业,初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目前杨春荣家的农机固定资产已达80万元,年纯收入达15万元,各种农用车和相应配套机具一应俱全,农家人居然也用上了高档消费品:一辆自由箭小汽车。杨春荣无比感慨地说:“没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也就没有我的致富路!”

(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和广大农民投资购买农机的热情,各地都出现了踊跃报名、竞相购机的火爆场面。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直接拉动农民资金投入达860万余万元,间接带动农户资金投入1070 万多元,“酵母”作用十分明显。机补政策的东风满足了那些想购机又苦于没钱的农民的心愿,使黄牛纷纷下岗,铁牛整装下田,补贴农机具成了农民的左右手,不少农民开始“洗脚上田”,逐渐过上了“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的新农村新生活,同时许多农民眼界宽了,观念变了,思想活了,大批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2007年乐陵市外出务工、经商者达20多万人,形成了京津馒头房,北京宾馆,天津废旧塑料购销加工,天津、青岛港装卸等劳务品牌,每年带回近5亿多人民币的收入;许多外出农民在富了“口袋”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增长了见识,一部分人携资、携技回乡创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利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补贴机械缺乏顾大兼小。有些乡镇实施是枣粮间作或者套种模式,地块小,缺少一些小型适用机械和适于枣树管理的机械。受补贴机具种类的限制,影响了特色产业机械化的发展。乐陵市朱集镇万亩枣林已成规模,成了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秋天成熟的季节成了世界各地朋友游览观光的好去处,而这片枣林还缺少适宜的、价格适宜的农业机械。因此,在补贴过程中,还应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拓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使小农机也发挥出大作用。

二是售后尚缺乏有效跟踪服务。补贴机具生产供货企业的产品、经营、服务的品牌意识普遍差,缺乏战略性市场思维。有些企业抢占补贴机具份额踊跃,售后服务意识淡漠。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机具的零部件供应不到位,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贻误农时,使供货商和购机户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一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机具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是农业机械自主创新和技术更新步伐过缓。农机补贴政策的拉动,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给农机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部分农机企业产品自主创新和技术更新步伐过于缓慢,致使补贴中大型复式作业机械,尤其是高科技、高翔能机械还是缺乏。部分机械关键技术研发进展过缓,其适应性、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不太符合农艺要求。此外,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对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的有效支持,使农民听不见,看不到。再是,虽然补贴资金力度逐年加大,但现有补贴资金规模仍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三、对今后购机补贴机具前景的初步预测

一是玉米收获机械仍将是今后的热门机械。由于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较多,带动农民购机营机的积极性将会持续高涨,在小麦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将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急需购买的机具。目前,实现玉米机收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今后一段时期将是玉米生产实现全构成机械化的攻坚时期,尤其是玉米机收将会全面提速。

二是秸秆还田机被农民认可并得到普及。秸秆粉碎、免耕播种机等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并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土壤有机肥含量增加,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秸秆焚烧,使当地政府不再担心由于焚烧带来的安全问题。农民朋友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掌握科学,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生产生活水平,才能发家致富。才能成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标兵。

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和多台套配套机具数量将继续增加,由于乐陵市重视发展畜牧养殖业和枣制品,所以对畜牧机械和果园机械的需求量将会大幅提高。

篇2: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11月5-20日,潍坊市农机局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进行了调研,先后到福建省、福州市、南平市、闽侯县以及我市的昌邑、安丘、寿光等市,采取座谈会及深入农户、农机经销商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依据近6年来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平日了解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背景和基本情况

自200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部和农业部依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实施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通过6年来的实践,不仅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而且保证了粮食安全;充分利用好这一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地方:福建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大,我市的昌邑市种粮面积较大,是我市粮食主产区;寿光市是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最好的地区;安丘市是我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都有一定规模的地区,而且农产品出口一直名列前茅。以上我市的3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数量相对较大,福建省对重点机械补贴力度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通过调研,近7年来特别是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统计04-10年全市共完成部省市县四级补贴资金21757万元,购置各类机械23854台,受益农户11000多户,引导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超过9亿元。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的成效

自04年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玉米联合机收实现大突破。04年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仅有195台,现保有量达5200多台,这其中有不少的机械是农民自筹资金购买的。玉米机收面积由04 年的30万亩,发展到08年的达到300万亩以上,5年机收率增加60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市前列。特别是07年9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玉米机械收获和保护性耕作的通知》后,全市通过购机补贴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十分踊跃,实现了快速发展和重大突破。二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现大突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技术,是一场种植模式的革命,04年我市仅有小块试验田和试验机械,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通过5年来的推广,全市共建立和建成保护性耕作示范点40个,涉及3632个乡村,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会35次,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人员3.8万人次。同时借助农机购置补贴的平台,对保护性耕作机械进行了重点推广,目前小麦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3000 多台。10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23万亩,6年实现大突破。三是农机跨区作业实现大突破。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各类大型农业机械大量增加,目前大型拖拉机、小麦和玉米联收机等保有量3万多台,农机配套比大大增长,这为跨区作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据统计08年全市派出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作业的联收机达4528台。秋季玉米收获机跨区作业机械1027台。同时,我市引进外地机械达4500台,秋季跨区作业市场日渐形成。四是为农民增收的农机服务业实现大突破。近年来,我市的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实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全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259个,县乡村三级农机协会11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1%和5%。农机总值10万以上的农机大户6130个。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一方面为机手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玉米联合机收每亩价格在65元左右,耕地和旋耕每亩均在25元左右,每台机械可进行玉米收获和耕地(旋耕)两项作业,作业量在800亩左右。按以上价格和作业量计算,全市补贴机具可为机手增收7000万元,每位机手平均增收在2万元左右,多数机手当年可收回配套机具投资。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机补贴不仅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而且还降低成本,增加了收入。08年购机补贴带动全市增加玉米联合收获面积70万亩,秸杆还田面积100万亩。调查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深耕深松每亩可分别增产粮食60公斤和40公斤以上,玉米联合收获和秸杆还田每亩可分别节约用工3.9个和3.4个,按每公斤粮食1.4元,每个工日值50元计算,全市可新增产值和节约效益4.5亿元以上。

三、进一步做好购置补贴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一是从调查看,普遍反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严重不足。如寿光市09年报名购买玉米收获机的农户800多人,实际仅补贴了300户,不到报名户的50%。昌邑市购置补贴报名开始后,计划报名3天,仅1个上午,报名数量就超过了补贴计划,不得不提前停止。据调查,该市08年自己购买玉米收获机的农民达30多户。安丘市是补贴资金数量较多的市,但是补贴数量也只能满足农民报名数量的30%左右。二是从全市购机需求情况看,全市仅重点机械购机需资金16000万元左右,实际安排到位资金6570万元,缺口在1个亿左右。三是从发展情况看,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约4200台,其收获水平仅占60%左右,要实现机收90%的目标,还需玉米收获机3000台以上,需资金1.5亿元。四是从外地情况,农机补贴比例还需提高。如福建省来看,09年福建省为推进插秧机械化,对水稻插秧机进行重点补贴,中央补贴30%,省里再补40%,个别县级还有补贴,这样累加下来,可以达到80-90%,农民只需很少的投入,就可以买到机械。相比福建的情况,我省补贴比例明显偏小。因此,为进一步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大幅度增加购机补贴资金是十分必要的。

2、购机补贴资金补贴范围应逐步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拓展。从调查情况看,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昌邑、寿光、安丘3市粮经比例分别为6:

4、4:6和5:5。经济作物已成为潍坊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并承担着近70%的农业产值。而从08年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向来看,粮食作物机械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昌邑市达到了93%。而经济作物所需的机械仅占总资金的15%左右,比例明显偏小。从农户报名情况看,经济作物所需机械品种多,数量大,报名人数多,资金需求缺口更大。寿光市报名仅3天,农民要求购置补贴电动卷帘机的达5800人,而实际享受到的仅300台,占报名人数的5%。安丘市报名要求补贴田园管理机的农户达500多户,实际享受到的仅100户,占报名人数的20%。

从目前经济作物所需机械来看,数量多,品种多。卷帘机、大姜收获机、花生收获机、花生和棉花覆膜播种机、田园管理机等已基本成熟,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以寿光市农民使用卷帘机为例,一个70米的温室,人工卷放一次需要2.5小时,而机械卷放一次仅10分钟,这样每天卷放一次可节省0.3个人工日,每年每个温室机械卷帘比人工可节省66个人工日,可折合人工费4620元。同时机械卷帘还延长了光照时间,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从农民认识情况来看,农民要求非常迫切。昌邑市、安丘市的农民今年纷纷要求提供花生收获机械、大姜收获机械等,到农机公司进行咨询的特别多。目前,潍坊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900万亩左右,品种多,机械化水平低,政策助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条件已渐趋成熟。

购置补贴资金向经济作物机械拓展,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也是农民的迫切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为此建议在保证国家资金重点用于粮食机械补贴的基础上,省及省级以下资金重点用于经济作物所需机械的补贴,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特点。

3、购机补贴资金使用要与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购置补贴资金来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是农机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色农产品是各地农业生产的优质品牌,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有的还承担着出口创汇任务。但是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普遍都不高,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如安丘市是我省重要的大姜、大葱生鲜出口和加工出口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达13万亩,同时带动周边种植50万亩。据对姜农的调查,大姜亩产一般在0.8万-1.2万斤左右,在收获时,人工收获需10个人配合工作,每天可以收获并储藏1亩大姜。雇用的男劳力每天要140元/人,女劳力要100元/人,还要提供两顿饭,仅收获成本每斤在0.3元左右。如采用机械收获,可节省成本50%,每个户按3亩姜计算,可节约3600多元,不仅解放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大大节省了成本。目前,潍坊市的特色农产品较多,如:青州的花卉、安丘的大葱、寿光的蔬菜、寒亭的萝卜、昌乐的西瓜等等,为此,建议在安排重点机械资金和计划以外,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

4、购机补贴资金使用要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相配套。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是农机工作的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科学建设农机化示范区,对于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子,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丘市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机化示范区,09年安排部省级资金600万元,是潍坊市资金较多的,由于在安排资金使用计划时,过分注重了重点机械的补贴,非重点机械的补贴就难以保证了。目前省里对示范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是购机补贴,其它资金基本没有,致使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很难落实和实现。为此建议重点机械补贴资金宜控制在资金额度的60%,40%的额度放权于基层,重点用于特色农机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以此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全面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同时,可考虑从省财政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09年为了将购置补贴资金与示范区建设搞好配套,我市也下达了一定的农机化示范区计划,但从目前资金数量来看,较难全部落实。

篇3: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 土地肥沃, 地势平坦, 适合机械作业。农业机械的使用购买状况也随着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逐年完善而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一、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成果

2004年以前, 从全县的农机保有状况看, 农机具品种单调而且使用率不高。春播主要还靠马拉犁, 施肥、点种都由人工来完成, 除草、秋收等也都是靠人力。农用拖拉机主要用来搞运输, 且以中、小型为主。农产品加工机械也不多, 一般每村一到三家加工点。偶尔还可以在田间地头看到锈迹斑斑的五骅犁或圆盘耙。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对农机投入的力度很小。

补贴政策开展以来, 梨树县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加强农机实用性能改进的探讨和研究, 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设备。采用各种形式将国家对农民的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到村、屯、户, 以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对农机生产的扶持力度。全县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的资金每年都在上升, 农机品种不断增加。大型机械走进农家,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从春种到秋收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各类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不断增加。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速了梨树县农业机械化进程

“心有余而钱不足”, 是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决农民想买但买不起的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补贴政策的实行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大大改善了梨树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机装备结构单调、性能低下、技术含量不高、作业效率低的局面, 农民购买重点逐步转向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农业机械, 土地耕作中打垄、施肥、下种、覆土实现机械一体化操作, 一气呵成, 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工时, 提高了劳动效率。尤其是近五年来,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大量购进和使用, 给外出务工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用再像以前一样, 秋收季节急急忙忙往家赶。

三、农机购置补贴增加了农民致富途径

走访农户我们了解到, 收获一垧地玉米如果雇佣人工, 一天时间连割带收直至运回家要13个人, 总花费在4300~5000元之间, 而使用一台中型联合收获机, 只需要不到一天时间, 花费1800~2100元左右。由此看出, 收割机的使用不但节省工时, 且减少了农民收获的支出。从而使农民有更多空闲时间外出务工或投入到第三产业当中。优质农业机械的使用真正做到了省时、省力、省钱, 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 使土地耕作者成为新型农民。

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市场的繁荣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不仅拉动了全县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 而且通过政策调控, 对质量可靠、技术含量高的优质产品优先进行补贴, 以此带动了农机生产企业不断改革更新机具、提高产品性能, 促使自身产品能够打入《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梨树县农机销售部门也根据补贴政策的不断完善及时改变经营策略, 丰富农机种类, 满足市场需求。与厂家联合设立售后维修点, 及时回收农机户的意见、建议, 确保销售市场稳定和逐步扩展。农机销售网点及维修网点现在已经遍布全县的每个乡镇, 其中梨树镇内的“农机一条街”发展尤其迅速, 其经营种类和范围在省内外都是小有名气的。

五、农机购置补贴的实行加大了梨树县农机部门对补贴机具的监管力度

梨树农机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专项资金专项使用。补贴资金不能挪用、挤占和截留。工作中认真核实购机者的资质, 对享受补贴的购机组织和个人实行监督管理, 二年内不得转卖和转让补贴机具, 严防不法人员钻空子。对补贴机具进行倒买倒卖者要进行严肃处理, 并收回购机补贴款。

六、存在的不足

篇4: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机械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82-02

通过农业机械(以下简称农机)补贴政策实施,昌图县农机化作业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保障。但调查发现,目前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仍有待改善。

1 昌图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

自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昌图县共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37 808万元,其中:拖拉机28 326台,耕作机械7 872台,联合收割机2 463台,种植施肥机械21 020台,割晒机、收获后处理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养殖机械、饲料混合机、旋耕机、喷雾器等各类机具42 000台。昌图县的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审批和机具核实权限全部下放到镇(场),纳入镇(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开展补贴申请、核实登记、牌证办理“一站式”服务。在全县37个镇(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开通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窗口,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方式。农民不出镇(场)就近、就地完成购机补贴手续。

2 昌图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成效

2.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机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优化速度加快,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昌图县狠抓农机具检修和新机具购置及农机作业任务落实工作,农机总动力达到106.6万kV,农机总值达到16亿元,完成机械化播种28.35万hm2,全年机械化整地30万hm2;机械栽植水稻0.92万hm2;机械化收获20万hm2,其中机械化收获玉米15.33万hm2,机械化收获水稻1.03万hm2;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装备支持,也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2.2 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快

昌图县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95.5%;机械化播种水平达到94%;玉米机耕水平达到95.3%,玉米机播水平达到97%,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1.1%;水稻综合水平超过91.9%。通过农业机械化地推广和应用,不但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工量,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同时,也督促农民去种植更符合市场需求、市场前景更好地农作物,既充分发挥当地农业特色,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3 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发展推动农业和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拉动内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直接拉动农民对各类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的购机需求,特别是拉动农机消费。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昌图县农机市场繁荣,呈现出产销两旺的火爆局面。昌图县已成为辽宁省第一农机销售大县。

2.4 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机补贴种类、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农户、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农机创造有利条件,农机作业服务范围不断延伸,从单纯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农机化服务从农机户分散经营,逐步向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新型服务组织转变。截止2015年底,共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49个,新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6个。积极扶持合作社中较有实力的社员购置大型机具,通过这些新型农机具的应用,部分解决全县的秸秆再利用问题,使玉米秸杆变费为宝,增加农机户自身的经济效益。

3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3.1 简化补贴结算兑付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2016年,昌图县的结算方式是:镇(场)核实、公示完成后,制作结算汇总表,镇(场)财政所和当地农村信用社进行一卡通数据比对,填报本批结算“一卡通数据比对呈报单”。比对无误后,每季度向县农机局报送一次结算报告。县农机局审核后,制作全县结算汇总表报送到县财政局给予结算兑付。其缺点是:结算过程复杂、手续繁琐、结算周期长,群众因迟迟拿不到补贴资金而有意见。

建议改进结算操作方式、完善补贴操作系统、取消纸质材料报送,提高工作效率。具体为:取消乡镇向县农机局、农机局向财政局的纸质材料报送,补贴的整个操作流程,特别是结算兑付也要通过补贴系统来完成。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在网上下载并存档相应的纸质材料,同时对所操作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补贴操作系统中的结算打包工作由原来的农机部门操作改为由财政部门操作。财政部门根据需要自行在补贴系统中下载、制作结算表格和所需材料,同时进行结算和存档。

这样改进的好处在于,既保障国家资金安全,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结算兑付时间。

3.2 完善补贴操作系统

2015年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中购机农户信息和机具信息的录入工作由经销商负责完成,个别经销商录入信息错误或者信息录入不全,给机具核实、监管和结算兑付工作带来困难。若在乡镇(或县级)操作系统中加入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的身份证信息自动与系统内经销商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对错误信息提示预警,可以将错误信息在初始环节发现并及时更正,提高工作效率。

3.3 增加乡镇级用户操作权限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节约行政成本,建议增加和扩大乡镇级用户操作权限。2015年辽宁省补贴辅助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在县级农机部门。2014年辽宁省开展补贴操作层级由县级下放到乡镇试点以来,昌图县农机购置补贴的申请受理、机具核实和结算兑付申请等工作都由乡镇来实施,但是乡镇对于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只有浏览权限,没有操作权限,机具核实的网上确认和《指标确认通知书》的打印工作只能由县级农机部门操作,乡镇受理农户补贴申请后,要在一个月的有效期内到县农机局打印《指标确认通知书》,增加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行政成本。

3.4 缩小补贴机具种类范围

补贴政策的实施应以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作业能力和水平提升,以及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的。建议在现有补贴机具范围的基础上继续精选补贴种类、突出补贴重点、缩小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重点对农业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具补贴,提高对大型机具和价格昂贵、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所需机具的单机补贴标准,如大马力拖拉机、高标准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高速插秧机等,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使购机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篇5: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调研报告

补贴政策调研报告

为加强农机化发展宏观研究,更好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新合镇农机站结合财政所、农科站、畜牧站、水利所、林业站开展农机具需求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研。通过这项调研,清楚地摸清我们的家底,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近期目标,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供了依据。

一、农机具总量现状与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新合镇目前拥有农业机械5288台,其中:手扶拖拉机3412台、30马力以上拖拉机341台。手扶式水稻插秧机19台,自走式水稻插秧机6台。水稻收割机9台,玉米收割机1台。各种耕整地机械1500台。全程机械化水稻育秧设备1套。

2.目前新合镇拥有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组织31个,但真正拥有大量耕地的组织很少,500亩以上的仅有1家,真正做到合作经营的基本没有,基本还是自我经营自家土地。土地没有集约经营,极大的限制了农机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农民对水稻机插秧和玉米机械收割还认识不上去,使用水稻插秧机需要集中育苗,农民嫌麻烦,品种太单一。使用玉米收割机,冬天取暖又成了问题。这些都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阻碍。

二、农机具需求及结构优化分析

根据新合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新合镇目前仍需加大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正确引导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目前农机具需求量比较大的仍然是普通农户。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大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就业途径,加大农村城市化建设。

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制度建设与有关政策建议

对现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我提出以下意见:

1、完善操作规程,对乡镇及村委会增加及明确责

任,提高村委会办事效率及开据村委会证明的责任感。

2、加强农机站财政所的联合办公,强化监督,避

免漏洞。

3、强化补贴农机具监管工作,杜绝倒买倒卖的违

法行为。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机工作站

篇6: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一、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今年,上级安排给临邑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10万元。该县农机局在省、市农机办的领导和指导下,针对本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购置先进、适用机械。共补贴各种农机具321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18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3台,大型拖拉机39台,其他各种机具85台,228户农民受益,直接拉动农民投资XX多万元。这些机具的投入使用,促进了临邑县农机化事业迅猛发展,取得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取得的成效

1、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农机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176万千瓦,农机总值7.9亿元,拖拉机4.1万台,其它机引配套田间作业机械3.6万台。由于补贴额度达到机具总额的30%,使农民对大中型、新型机具买的起,买起来划算,大马力、联合作业机械增长较快,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新增184台,大中型拖拉机新增15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新增15台,农机配置结构进一步优优化,土豆收获机、条播机、耘耕机等新型农业机械也从无到有,逐步增长。这些性能优越、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机具的迅速普及,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2、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攀高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临邑县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小麦成熟晚,与河南等地仅差3—5天,从外地引机数量锐减,加上麦收期间正值汛期,小麦抢收工作形势严峻。为此,临邑县农机局积极协调近年来补贴的307台自走式收获机和279大型拖拉机(配备小麦割台),紧急投入三夏抢收工作。并引导农民开展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贴茬播种的“一条龙”农机作业模式,减少作业环节,缩短作业时间,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全县77.83万亩小麦全部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实现小麦机收76万亩,机收率达到98%。

3、保护性耕作实现新跨越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减少作业环节、节约成本、增产增效,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临邑县农机局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过程中,把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确定为补贴重点,大力推广普及。截至目前,临邑县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728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45台,今年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到9万亩,建设成方连片小麦免耕播种示范基地12处,其中,临邑镇刘双庙村的示范基地达到1200亩,500—1000亩的2处,200-500亩的3处,200亩以下的6处,实现新的突破。经专家测产,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小麦亩产达到580公斤,比常规播种增产23公斤,增产效果明显。

4、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勃蓬发展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吸引了更多农民购买大型、新型农机具,造就了一批农机大户,临邑县农机局因势利导,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农机资源,开展规模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以及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他们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农机合作组织。当前,临邑县已建立农机合作社12个,社员335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389台,总资产800余万元。农机协会75个,拥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6700多台。同时,积极引导农机中介组织、农机专业大户等各类服务组织迅速发展。目前,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服务组织承担了全县50%以上的农业生产作业量,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动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1、积极争取省、市农机办的业务指导和本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对全县农业机械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可靠详实的数据,为科学制定补贴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2、强化宣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补贴项目、了解补贴政策,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监督约束。一是该局纪委书记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确保整个工作过程不出现徇私舞弊、人情交易和违纪违法现象。二是通过及时宣传补贴项目实施进度,公示补贴对象,更加有效地接受全县人民的监督,杜绝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三是向全县人民公开监督电话,保证整个实施过程公开、公正。

4、机具交付农民后,进行建档管理,定期对农机手进行培训,并协调生产厂家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农户正确调试、操作机具,保证广大农民买着放心、用着省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根据调查对象的意见反馈,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补贴标准有待提高,交款方式不够灵活。每年的补贴比例均为不超过机具单价的30%,但相对于很多农民的购买力来说,需交纳的购机款数额还是很大。比如今年重点推广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以山东金亿公司的三行自走为例),每套价格10XX元,补贴33000元,购机户还要支付79000元,并且要一次交清。许多农民由于无法在短期内筹足资金,只能放弃购买机具。同时,在当前市场条件下,要收回成本需要3—4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购买大型农机的积极性。

2、补贴规模小。尽管上级拨付的补贴资金额度逐年加大,今年第一批资金达到610万元,但是仅仅可以补贴大型农机具320余台,只有220余户农民受益,而全县40多万农民中多数人无法享受补贴。

3、部分机械生产厂家售后服务不够到位。有一部分生产厂家在县内设立的代理机构“三包”维修服务力量不足,在“三夏”、“三秋”农忙季节,若机具有损坏需维修或更换配件,由于维修人员少,机具无法及时得到技术,从而影响农时,错过最佳时机,影响农机手收入。

四、对策及建议

1、继续加大对农机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补贴资金数额,提高补贴标准,使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补贴。

2、针对购置大型农机一次性投入资金数额较大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联手推出针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分期付款、贴息或低息贷款等政策,为广大农民购置大型机械降低准入门槛。

3、建议政府部门拨付项目实施经费,减轻农机部门的负担,更好地促进农机补贴工作顺利开展。

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工作要求,建议各级政府财政应当增加配套资金,进一步壮大补贴资金规模,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的补贴。

篇7:泰安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研报告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中央“执政为民”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把农机购置补贴这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期,我们根据省办通知要求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情况看,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群众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反映较好。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实深得民心,收效好,因而应该保持连续性,继续实施下去。同时,工作中有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基本情况

我市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2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20万元,省级资金500万元,市级资金200万元,补贴农户1820户,带动农民投入8200万元,共购置各类机具1700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536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94台,免耕播种机488台,其他配套机具1018台套。

(一)认真学习农机购置补贴文件精神,把握实质,坚定信心。结合我市农机化工作实际,以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补贴为重点,市局及时召开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会议,深入学xxx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通过学习,把全局的思想统一到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来,同时认识到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党和政府的政策贯彻到位,工作做扎实,努力达到政府满意、部门放心、农民高兴,推动农业机械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努力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的准备工作。为切实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我们及时做到上联下传,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发动,具体形式为大量张贴公告、刊登报纸,广播、电视播放,科技大集发放宣传品,广泛告知农民,将政策完全给农民送到家,把优惠政策讲明白,说清楚,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申请购买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补贴的热情。

(三)建立领导机制,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市、县农机管理部门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科站具体抓,成立了以市农机局长为组长,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分工局长为副组长,市农机局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和县(市、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泰安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农机局计划财务科为主,综合协调农机购置补贴的顺利实施。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配合市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四)制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是落实好各项政策的重要保证。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制定了《泰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以提高我市农业综合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为手段,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重点,坚持公开和农民直接受益原则,充分尊重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自主权,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推动效应,进一步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明确主要目标。一是引导农民加大农业机械投资力度,增加作业面积,扩大受益农户范围,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农机装备结构;三是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促进玉米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提高。

(六)明确补贴机具的种类。补贴机具品种必须是《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中规定的产品,未列入补贴目录中农机产品一律不予补贴。将补贴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发展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积极性,努力加快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力争实现大的突破。

(七)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产生的效果。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尤其是大型配套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合理,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

1、发挥了财政补贴资金的拉动效应,调动了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累计带动农民农机化投资8200多万元,年农机作业收入达到6.2亿元,农机作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2、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进一步推广,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旱作农业机械作为补贴的重点,大大推动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市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玉米机收率达到27.8%,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0万亩,近五年来,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年提高都在1.5%以上。

3、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新机械数量增长迅速,“三多、三少”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农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避免了大量农业机械的闲置浪费。

4、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其他残留,增加了绿色工程量,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环境污染。

5、大量的大型补贴机具的购置和应用,加快了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农场式的经营,节约和转移了农村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

6、促进了我市农机新产品研发、生产迅速有效开展。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拉动了农业机械的持续旺销,也为我市农机工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2007年,宁联公司成功研制4YW-2和4YW-3型玉米收获机,并于2008年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填补了市内空白。山东省农机办主任林建华、泰安市政府副市长彭华等省、市领导视察宁联公司后,对公司生产的玉米收获机给予了高度评价。

7、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 扶持、重视,同时给农机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高了农机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补贴资金规模:近年来,补贴资金规模虽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购机者需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在安排重点推广的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考虑的单购机具的多,而实际操作中,85%以上的购机者都须配备大型拖拉机,不配拖拉机重点推广机械完不成,配上拖拉机资金就不够用;二是现在补贴目录范围逐年扩大,分配的资金只能保重点,根本没法补贴别的机具。特别是今年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较往年的具体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不同,虽然补贴资金有所增大,补贴比例却没能够相应进行增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像手扶拖拉机、25-40马力拖拉机、旋耕机、深耕深松机、其他播种机、牧草、青饲料收获机、秸杆还田机、田园管理机、电动卷帘机、植保机械、水产养殖机机械等购置户的补贴需求。

(二)补贴范围要扩大,补贴重点要突出当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1、补贴范围:⑴补贴范围虽逐年扩大,但上目录的机具厂家太少,型号太少。比如说,我市肥城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农民企盼补贴播种、收获机械,但目录上播种机械里就没有,收获机械也都是小四轮牵引的,根本不适合“薯、粮、菜”间作套种模式,农民需要手扶拖拉机或田园管理及牵引的收获机,目录上也没有。⑵补贴范围有的,却因资金不够无法补贴补今年补肥城市很多报名购买大棚卷帘机、投饵机和沼气出渣机的就都没兑现。⑶个别厂家单纯为了扩大补贴范围,将很多技术不很成熟的机械也申报了目录,结果,农民报名了,厂家又怕机具不可靠不敢供货,最后搞得都很被动。建议省办把好关口,不要让不过关的机械滥竽充数。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种类今年虽然扩大了很多,但为保证重点机具任务的落实,其他补贴资金的计划和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矛盾较为突出。

2、补贴重点要因地制宜。省办把玉米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为补贴重点,在我市很符合实际。但薯类,花生种植在我市种植面积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如肥城的薯类种植,新泰、宁阳的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农民购机需求也很迫切,建议把薯类、花生生产机械也作为补贴重点。

(三)是否取消产品目录最高限价问题,我们认为最高限价作为一个价格“度”最好保留限定不予取消,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市场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各类商品物价上涨形势,也给我们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个别厂家供货迟缓,除供电原因外,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量下降也是企业不得以的原因。如果取消产品目录最高限价将会带来的问题和麻烦也是肯定的。首先如果没有了参照限价,同一种类、型号的产品会不会因生产厂家的不同价格也不同。那么在同一补贴比例的补贴价也不同,就会造成宣传补贴政策发动和咨询工作的麻烦。其次各生产厂家为占有市场会相互盲目展开价格大战,甚至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销售价便会忽高忽低,前后不一,购机者难以是从,同时补贴工作程序便会开展不利。

(四)补贴机具标准比例缺乏灵活机动的政策依据。比如现阶段任务量大、推广难度较大的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贴茬直播机补贴资金不能够相应地增大补贴比例,提高补贴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的力度。另外,机具购置价格的逐年上升,也逐渐显现出补贴标准比例再不像往年那样能够激发群众的购机热情。

(五)补贴操作程序缺乏一个严格的科学的统一模式和规范性的程序。具体表现为一是各种上报下发文件及表格繁琐,占用工作量较大;二是每年产品目录出台较晚,而且不适用在基层宣传参照查阅。三是控制和监管个别供应商和厂家在基层夸大宣传产品误导购机户违规暗箱操作现象的力度和措施不到位,机具价格偏高。

(六)由于编制体制、工作经费、政府考核重点不同等原因,导致个别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工作主动性不高,服务管理不到位、不扎实,工作不细,敷衍了事,造成部分农户对购机补贴工作不了解,不少农户因不了解政策错过了报名时间,有的在补贴工作结束后仍到县农机局申请农机补贴。

(七)部分厂家的机具不能按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进度。

(八)部分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三包服务不及时,影响了机具正常作业,使部分农民对农机管理部门产生了误解和埋怨,对购机补贴政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九)由于农民购机热情空前高涨,而项目的资金有限,不能有效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

(九)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召开会议、宣传发动等,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农机管理部门的开支。在实行部门预算,经费包干的情况下,又要按程序按要求做好工作,又没有可靠的工作经费,将会使项目单位处于为难境地,从而最终影响工作。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近年来出现和存在的比较突出和较为严重的矛盾和问题,我市农机部门都能够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处理和化解了很多热点难点问题,经总结和归纳试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制定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适当增加补贴资金,提高补贴比例,计划中留有余地的补贴重点机具以外的群众热购机具。

(二)制定和下发统一的实用的公示、明白纸、张贴目录、表格及档案管理材料。

(三)制定出台重点机具调整增加补贴比例的政策和标准。

(四)对生产供货厂家制定明确的制约措施,监管履行合同,承担责任义务,消除违规行为。

(五)为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用,有足够的宣传发动时间,建议省办按照“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延长分批填报时间,比如三夏所购机具在三夏前上报完毕,三秋所购机具在三秋前上报完毕。

(六)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对于机具不能按时到位的部分厂家及不能及时在“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注册登记的厂家,建议省办加强对生产厂家和供货商的督促管理。

(八)在第一次竟标的基础上让各市进行二次竟标,在分配资金计划指标上要给各市留有一定的机动资金额度,否则无法控制各县(市、区)完成省、市下达的重点机具补贴计划指标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篇8: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对促进乐陵市农机化发展的调研

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沿进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首次将农机购置补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 当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又从国家法律高度明确了对农民购置农机实施专项资金补贴的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自此成为我国“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2005 年开远市政府出台了《百台农机进农家》的文件, 市财政拿出10 万元对购买微耕机的农户进行补贴, 微耕机补贴1 000 元/台, 补贴农户100 户, 开启了开远市农机购置补贴的序幕。 2006年, 开远市被列为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市 (县) , 到2014 年底, 补贴资金达1 270 万元, 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2 963 万元, 促进了开远市农机拥有量快速增长。 2008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为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 将农机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 ”这一举措使农机购置补贴实现了全覆盖, 农民享受到了更大实惠。 2014 年, 《云南省2014 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规定在全省范围内试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资金兑付方式, 这一方式的实行, 使补贴资金直接补到购机户的卡里, 不再经过经销商环节, 保证了补贴资金由农民直接受益。

2 对农机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一项农民直接受益的补贴政策, 是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2.1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增效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获得高产、 稳产的必要物质条件, 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机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据测算, 在开远1 台四行步进式插秧机可完成机插秧0.8 hm2/d (每天正常工作6 h) , 年平均工作时间为30 d左右, 按3 000 元/hm2收费计算 (提供机插秧秧苗) , 直接收入为7.2 万元, 扣除油料费、维修费、折旧费等成本3 万元, 年纯收入多达4.2 万元。 2014 年, 经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市农调队对云恢290 水稻品种的测产对比, 人工插秧产量9 275.4kg/hm2, 机插秧10 558.8 kg/hm2, 机插秧增产1 283.4 kg/hm2, 增产13.8%。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全国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的经营收入每年达到5 108 亿元, 相当于为4 000 多万农机户每户增收了1.1 万元, 为6.7 亿农民每人增收了656.7 元, 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4%。通过使用农业机械, 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用工量,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行业, 拓宽了增收渠道, 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2.2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 开远市和全国一样,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的格局, 种植业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在种植业中, 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装备结构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 动力机械较多, 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 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 高性能机具少。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 农民开始转向对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农机具的购买, 农民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 2014 年, 开远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6.1万k W, 比政策实施前的2004 年增长32%。 其中,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3 台, 是2004 年的26.5 倍;联合收割机15 台, 是2004 年的7.5 倍;其他耕作机械保有量也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2.3 繁荣农村市场经济,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直接拉动了农村对农业机械的消费需求, 农机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呈现出持续火爆的局面。 大型拖拉机、 植保机具、 收获机具及耕作机具成了抢手货。农机市场的火爆又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 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 从而增加了农民就业岗位, 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 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推动下, 农机数量和品种大幅增加,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应运而生, 农机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农机服务组织在为农机户提供机具购买、农机作业信息和农机使用技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4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统计,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 一个正常劳动力只能种好0.33~0.47 hm2地, 养活3~5 人。 而采用机械化作业以后, 1 台手扶耕整机日作业量1.00~1.33 hm2, 为人工的5 倍。 可见, 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量, 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有效保证了农村劳动力稳定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3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宣传, 确保公正透明

大部分农民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 对于政策的细节和过程更是知之甚少。 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在大部分农村口口相传的形式是相关政策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另外, 部分地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 往往导致农民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误解, 从而阻碍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因此, 各级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如通过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渠道, 真正让农民了解政策, 更有利于政策的执行。 每年要及时公布补贴资金、补贴种类, 简化补贴审批程序, 公示补贴对象等, 提高政策实施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2 规范管理, 完善补贴制度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 是深受农民称赞的好政策, 但是好的政策要有好的管理和服务。 调查显示, 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补贴制度,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是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制度保证。

3.3 确定不同补贴比例, 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 开远市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但农机装备结构存在的“三多三少”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建议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 采取不同农机具确定不同补贴比例, 鼓励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户购买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大中型农机具。 同时, 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作业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农机具倾斜, 促进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3.4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 大部分农户仍然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 机械化作业势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没有较高的利益吸引, 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无疑会受到影响。 另外, 大部分地区农田基础设施较差, 尤其农田道路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滞后, 严重制约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 因此, 要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富.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9 (3) :230-233.

篇9:关于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7-1

1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大都在8~12年,只要注意维护保养,可以使用多年,因此,一次购买农业机械,可以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作业类型齐全、作业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等明显优势。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对于统筹兼顾农业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1.2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

据统计,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一个劳动力只能种好2~3亩水稻。而采用机械化作业以后,一台手扶耕整机日作业量10~15亩,一头耕牛日作业量1~2亩,机械为人工的5倍以上;一台联合收割机日收获60亩,机手及辅助工3人,平均每人收获20亩,一个劳动力每天收获不足1亩(收割、脱粒),机械为人工的20倍;排灌、植保、插秧(抛秧)、运输等方面,机械化工作效率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数倍。

1.3激活农机作业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机购置补贴降低了农机购买成本,相当于农机作业价格下降,从而有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农机而激活农机作业市场。农机专业户作业量的提高,农机作业收入相应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形成购机、用机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地发展。此外,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数十人,原来需要十个人干的活,现在只需一个人干就行了,极大地缓解了农忙时劳动力短缺现象,保证了农村劳动力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大幅增加。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但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农村劳动力,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购置补贴总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能得到补贴的也只是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二是在落实政策过程中,仍然存在宣传不够广泛等问题;三是部分厂家供货不及时,产品性能不稳定,售后服务能力跟不上,影响了农民正常使用;四是对山区补贴比例过低,补贴工作开展难度大;五是项目实施相对滞后,错过了最佳农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贴工作的实施效果。

3几点建议

3.1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和种类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发展粮食生产机械,而对于其他领域的机械补贴支持不够。为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家应有针对性地扩大补贴机具种类和机型范围,在制定购机补贴目录时,既要从全局着眼,又要照应不同地区各自的实际情况。如针对山区,补贴目录的制定要具有多样性、经济性、小型性、实用性和一機多能的特点,尤其要兼顾山区特色产业生产。

3.2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

一是增加补贴资金的总额。国家、省级财政要逐年提高补贴资金比例,市、县(区)财政应切实搞好资金配套,且逐年递增,要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要求,将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级政府应将这项工作列入对下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以督查;二是提高补贴标准。建议提高贫困山区购机补贴比率至40%。目前通用一个补贴标准,不论高原、平原和山区。在有的财政收入好的县,政府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时都给了二次补贴、三次补贴,甚至有的地方通过补贴以后,农民一分钱都不用掏。而贫困山区农民刚刚越过温饱线,他们手头钱不多,政府也极少能实现二次补贴,如能适当提高购机补贴专项工作经费。建议按补贴资金的7%进行核定。

3.3实施阳光操作,公正确定受益对象

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及时让农民充分了解补贴机具目录、申请条件、程序及相关要求,让农民有自主选择权。同时要搞好咨询服务,做好购机手续、补贴目录的相关信息等咨询解答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有关优先条件,以及申请购机农民接受的其他方式,公正确定受益对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对农民购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这项支农惠农政策做得更好,农机部门任重而道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农机市场需求的大增长、农机工业生产的大跨越、农民收入的大提高,有力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上一篇:伤心的女生说说下一篇:刑事赔偿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