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利大辩论词

2024-04-26

科技发展的利大辩论词(精选9篇)

篇1:科技发展的利大辩论词

利大:

对方辩友,试问科技发展给了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你们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我也确定,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些不好的影响。但你们不能光凭这一点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再说,之所以科技有发展,才能发明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麽好的节能环保的产品。虽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类,那就无关痛痒。

对方辩友,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

你说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你说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你说科技发展形成了气温变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后面的阴影就越暗,但就凭这些你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世异则是事异”时代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再说大气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预防预案;白色垃圾,统一处理;汽车尾气造成气温变暖科学家们也研发了太阳能汽车。看看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环保节约的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这不是科技在发展吗?

邓小平也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是绝对相信这句话的.近二三十年,也就是我们70-80年代出生的人都能够清楚地见证自己家乡的发展.这些相信我们没人敢否认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现在的生活少不了科技,如果我们的生活里没有科技那么我们将被社会淘汰。之所以我们可以实现古代人民的梦想都是因为有科学。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罪恶,可是有了科技,无论想犯罪的人有和举动,我们都会了如指掌

必杀技:用一句话就可以驳倒别人:如果没有电脑,你的辩论材料是那里来的

篇2:科技发展的利大辩论词

我认为比较广告利大于弊,首先在于比较广告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广告而言,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完成最后购买行为的第一个步骤。有吸引注意力的前提,才能为产品的销售铺好畅通的道路。然而,能否成功的做到吸引消费者也是判断广告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因此,比较广告的优势也就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突现出来。

其次,对于弱势产品而言,比较广告可以在同一市场的强势品牌相联系,做到“借鸡生蛋”的效果。例如,养生堂推广“农夫山泉”矿泉水时,就曾运用比较广告,其拍摄的水仙篇电视广告直接对比纯净水和矿泉水的营养价值。而娃哈哈则奋起反击,通过金鱼篇电视对比广告,攻击矿泉水易受污染。于是,纯净水、矿泉水之争迅速成为媒体热点,结果“农夫山泉”在水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水业新贵,而凭借媒体的广泛参与,饮用水市场快速完成市场教育,市场份额迅速做大。这对于弱势品牌广告主而言,以较少的宣传资金做到尽可能好的宣传效果,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同样说明了比较广告的利大于弊。

第三,比较广告有利于打击竞争对手,促进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比较广告对于其产品的自身优势进行强力宣传,使得消费者注意产品的优点而忽视了其不足,因此而获得青睐。如在20XX年的补钙大战中,三晶葡萄糖酸钙强调其为儿童配制的适合于他们成长的补钙成分。在与竞争者的比较中,更加充分的展现自身的优点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同时对竞争对手的弱点进行攻击,让消费者产生更加清晰的对比印象,对自己产品的优势则会有加倍的认知效果。

第四,比较广告有利于产品进行品牌定位。在真对竞争对手宣传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就产品的品牌定位有了系统的分析,并且通过市场细分,优势的宣传力度,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特点。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这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性会使得产品获得细分市场,吸引细分的这一消费群体。所以品牌定位在比较广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针对比较广告的.广告主而言,对于消费者,比较广告也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比较广告使消费者容易获得所需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服务等方面的优质信息。在对产品选择时,能根据其需要进行理性的选择。

其次,比较广告有利于刺激被比较者,使其产品的质量、服务等得到提高。正所谓“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市场的良性竞争会促进产品的改善,不断的进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篇3: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关键词:互联网,利处,弊端

一、互联网发展的利处

1. 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服务。网络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以其交互性、共享性,为学生及老师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老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课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听音乐、看书等,这一切都使得教育工作更便利化,使全球教育、双向教育以及开放教育成为可能,使信息在每个人之间传递,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2. 有利于更新学生的观念,帮助其接受新事物。网络将世界上不同区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使信息在他们之间传递,对于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活跃其思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更新了他们的思想。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网络的不断发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让学生们摄取更广泛的知识范围。使其不断的接受新文化的洗礼,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观念,如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加强对新事物的认识及理解。

3. 开拓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新途径。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板书的知识,现在,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们上网的方式及老师讲课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网上讲座、热线服务等网站逐渐多起来,丰富了学生们学习的途径,在这种有利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能及时的了解到国内国外的最新信息,随时掌握国家大事,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学习,更能促进自身的进步。

4.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社会中的活跃程度高于社会人士,但其社交面较窄,基本上他们的社交范围仅在学校内,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认识各行各业的人,并在交流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同时,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也可以改善其交往的方式,丰富自己的人生。

5. 加强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学生们居于被动地位,有什么问题不敢说,也不好意思问,但是现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下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平等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改进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也是有指导意义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方向,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力条件。

二、互联网发展的弊端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特别是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强,最容易受到侵害。

1.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者必须要有沟通,但是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时,只有依靠学生自己的判断,是一个单方面的学习过程。现在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网上传播的信息中有很多的不良信息。一些低俗的网络信息慢慢的腐蚀着学生纯洁的心灵,一些关于“黄、赌、毒”的不良信息大量充斥在网页中。甚至于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都是在接受网络信息时没有能够与学生好好的沟通造成的。导致学生利用互联网做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这样不仅没有把互联网用到实处还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展开。

2. 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会造成很大的改变,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特别是学生。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但是这也造成了沟通的缺失。一些学生在习惯了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后,与人的沟通就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把自己封闭在独属于自己的小空间中,使学生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对其他人也越来越冷淡,人们之间的见面的机会也就减少了。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很有可能失去交流的能力。

3. 容易造成学生荒废学业。学生时代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十分强烈, 但是往往因为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强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说,互联网的发展很容易造成学生荒废学业。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各种聊天室,在网吧“流连忘返”。不仅耽误了功课,还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引导,造成犯罪。同时,学生时期正处在一个快速发育的时期,如果长时间与电脑接触,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致使学生视力下降,严重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4. 利用网络进行沟通,是一种很便捷的沟通途径,但是这种沟通方式还要正确的对待,使之能够与现实中的沟通相区分。如果能正确利用这种沟通方式,就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沟通,能够将一个话题分成一个专门的讨论组,这是一种很好地沟通方式,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就可能在无形中,将人们限制在这个沟通范围中,造成不够全面的发展和观念。

三、针对这些互联网弊端的解决措施

严格来说,互联网的弊端,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是“人”传播上去的,同样也是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归根结底还是人造成的互联网的弊端。所以说,我们要正视互联网的弊端,还要从“人”本身入手。

1. 加大互联网信息整治力度,严惩传播不良信息的人员。清理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会学生一个清新的网络环境。首先,要对上传到网络的信息进行筛检。然后利用法律手段,大力打击非法分子,最后,大力宣传网络良好风气,净化网络环境。

2.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尽快的转变教育观念,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及时的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的疑惑,在互联网对学生造成危害的源头上施加应对措施。

3. 大力宣传网络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互联网问题。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的占据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互联网只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我们不应该变成互联网的傀儡,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结束语

篇4:“依附式发展”的利与弊

应当说“依附”这个词不完全是贬义,很大程度上甚至是个褒义词。对于“文革”之后的中国来说,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一大截,物质资源更是贫乏,在这个时候如果仅靠独立自主的模式去赶超,差距可能还会拉大。因此,最聪明的办法是走“依附式”的发展道路,利用发达国家,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与技术。在这时,“依附”像卧薪尝胆一样,是一种智慧和谋略。“曲则全,枉则直”,只有放下架子学习他人,自己才能快速进步,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放弃阳刚采取阴柔的做法。在这种“阴柔之术”的指引下,中国在物质面貌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像一片干涸的土地,那么改革开放后,这片土地迎来了一场倾盆大雨。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外部的资金、技术、知识像潮水一样涌来,中国大地出现了万物蓬勃生长之态。中国经济连续30年出现10%以上的高增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可以说在依附式发展的第一阶段,东西方各国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中国迅速完成了初级工业化,开始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在这一阶段,中国引进的直接和间接的外部资金约有五六万亿美元,技术和知识更无法用资金衡量,中国的GDP迅速跃升至全球第二。如果没有这种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国不可能在经济上达到今天的程度。

回过头看,中国的依附式发展或曰“阴柔之术”,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方法论上讲,依附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动力。然而,到现在为止,依附式发展模式的优点正在逐渐消失,而缺点在日益显现。

技术依附和资金依附的弊端

从经济效益核算方面看,依附式发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由于过分注重國际分工理论,中国逐渐被定位于生产制造角色和资源消耗型角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大量流失,技术研发被抑制,创新动力缺失,生产利润大量外流。

目前,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有依附型发展模式,私企的外部依附性更为强烈。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网易等IT企业就是值得研究的案例,这些企业的股权大多掌握在外资手中,造成中国经济所得部分外流,优质股权落入外人之手。

首先暴露出来的是技术依附的后果。中国一度想用市场换技术,但几十年下来,市场丧失了,技术仍受制于人。譬如,2013年,中国的手机产量占全世界的81%,装备工业产出占全世界1/3,但手机的核心部件全部需要进口。我国汽车产量已占到全球的40%,但大多数是外国品牌和外国技术,与其说是“中国制造”,不如说是“中国装配”。

利润极其微薄的国内制造业无力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与开发(R&D),以推动产业升级。面对外资的强势进攻,我国自己的制造业实力部分在不断萎缩。在制造业核心的装备制造上,虽然中国的发电设备、机床与汽车产品数量在全球居于前列,但仍有85%的IC制造设备、70%的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电子制造设备需要依靠进口。在信息产业、精密仪器、生物科技等方面,国内只能负责包装和组装工序,大约90%的产业价值都产生在国外。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与GDP增长率正相关,而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线与GDP增长曲线,在1998年以前,运动方向相反,以后才出现了相同的运动趋势。这与我国研发投入较少、引进较大有关。我国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2000年以前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到1%,发达国家平均在2.5%以上。直到2012年,我国这一比例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产业能力的薄弱还体现在出口上,中国出口的是中低端产品,即使少数高新技术产品也是劳动密集型或来料加工型的,而进口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从2001年起,外资企业牢牢控制了中国半数以上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总体控制力有增无减。2006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称,“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在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而国企的实际表现是“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2003年以来,全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顺差,国企却出现巨额逆差,且逆差额逐年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国企高技术出口占中国全部企业高技术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

这些数字暴露出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低下和自有经济技术的虚弱。到2009年,外资已控制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的30%,2004年以后,电子信息产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度均在80%以上,外资在该领域发明专利控制度平均达到36%。另外,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决定性因素,高技术产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已达到近70%的水平。总而言之,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已突破了中国工业安全的警戒线。

摆在中国面前的选择是,尽量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尽快摆脱依附性发展模式,尽量缩短依附发展期,尽量利用本国资本,将打工变为创新。在这一点上,首先是国家要拿出全新的政策和方法。但遗憾的是,目前从理论圈到政府部门,没有多少人看清楚依附型发展道路的问题。

其次,资金依附的问题正在凸显。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缺乏资金和资本的国家,百废待兴,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资金。于是吸引外资成了头等重要的任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制定了种种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中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从几百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一万多亿美元,间接利用外资总额也达到几万亿美元。

由于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实际上已变成了资金富裕和资本过剩的国家。但在这时候,招商引资政策仍然没有变化,外资仍然汹涌地投入中国。直到今天,我国各地政府仍然有大量建设项目向外资开放,包括很多公营事业,如自来水、煤气管道、高速公路、市政建设、石油开发等。

一些外国基金整天在中国寻找这些可以长期获利的行业项目进行投资,而国内的很多资金却在闲置着睡大觉,更有一些国内资金静悄悄地转移到国外。中国一边向国外招商引资,一边让国内资金大量外流。中国的民间资本形成不了强大的投资力量,有影响的、有规模的民间投资基金没有几家,而富人资金外流的现象却很严重。

nlc202309041843

所以,中国至今没有摆脱掉资金依附的特性。尽管已成为金融大国,美国国债第一大买主,在政府层面已经是债权人,但民间的资金依赖和依附仍然严重。阿里巴巴等公司在美国上市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以汽车行业为例,从上汽到一汽,全成为外国汽车的组装车间。这种发展模式既丢了市场,又没了技术。这是典型的依附式道路,德国大众30年来从中国赚走的利润不知高于投资多少倍。

而反观铁道、铁路产业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经过消化技术、创新和研发,终于打造出自己的高铁品牌,并且领先于世界。航天部门的经历更不用说了。

汽车和铁路、航天是两个明显的例子,一条是依附式发展道路,一条是独立自主式发展道路。模式不同,结果也不同。在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原始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例如,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八光子纠缠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等都拥有了自己的高新技术。

目前最令人鼓舞的技术进步都在国家层面上。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区域组网并正式提供运行服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成功突破7000米,高铁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提升“中国速度”。

较为薄弱的是民营企业。对比1万多亿元的研发资金,对民营创新企业的支持只有区区300亿,实在是太少了。其实民间有很大的创造力,许多民间个体发明家都在发明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产品,但他们往往因资金匮乏而举步维艰,甚至半途而废。

我认识的广州的一位民营企业家,针对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发明和研制了一款空气清洗器,性能良好,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研发资金已花掉300多万,要投入市场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这个时候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

前些年,把商业性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完全推给市场,是错误的做法。现在必须扭转科研资金只在国家部门转的现象。IT企业大部分落入外资之手,已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政府必须重视民营企业,扶持科技型民營企业,特别是在新兴领域。

(作者系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高科技的利与弊辩论会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众所周知,科技 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空调、汽车、手机等。可是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又有他的弊端所在,如手机辐射、空气污染等。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下面请我们的双方辩手给出一个精彩的答案。首先由我来公布双方辩手: 正方辩手是: 反方辩手是:

公布完毕,在我左手边的是正方代表,他们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利大于弊。那么在我右手边的是反方代表,他们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弊大于利。

主持人:接下来请双方一辩各自陈词,时间为3分钟,请抓紧时间,我伸手示意是表示还有30秒钟,坐下代表陈词完毕。正方一辩,开始。

主持人:好,接下来请反方一辩陈词。

主持人:刚才双方都阐述了观点,下面进入攻辩阶段。每轮攻辩时间不得超过5分,攻方每人提问时间不得超过30秒,辩方回答时间不得超过30秒,攻方至少提出3个以上问题,坐下代表完毕,由反方自动回答。我举手示意表示剩余10秒。下面由正方提问,反方回答。主持人:5分钟已到,接下来由反方提问,正方回答。

主持人:好,攻辩阶段已结束,下面进行最精彩的时刻——自由辩论,正反方边手自动轮流发言、提问,每方限时5分钟发言变瘦落座,另一方选手自动发言。发言完毕后,可请求放弃发言。正方开始。主持人:正方发言完毕,反方开始。

主持人:自由辩论结束,下面请各方五辩做出总结陈词。

篇6:科技发展的利大辩论词

各位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1、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前的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舒适和享受,但同时也给地球带来负担、污染甚至是灾难。

2、今天我们就围绕“科学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开展一次辩论会。

3、今天持“科学发展利大”的正方同学有: 持“科学发展弊大”的反方同学有: 担任今天辩论主叛官的是我们的江老师。首先有情正方陈述本方关点!

4、感谢正方 同学的精彩发言,接下来请反方陈述本方关点。

5、感谢正方,反方用简洁的语言像我们陈述了对辩题的看法,下面进入辩论的第二回合互相质询!

6、感谢双方辩手经过相互质询,我们对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将进入自由辩论环节。

7、感谢双方辩手的的一番唇枪舌战,将让辩论会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最后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总结陈词,请反方先言!

8、有请本次辩论的主叛官对此次辩论会进行总结。

篇7:辩论:汽车的利与弊

开篇理论: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反方一辩,我认为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大气的自净能力尚能化解车辆排出的毒素。但眼下已车满为患,交通拥堵成为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特点却被过多的车辆逐步抵消。“汽车灾难”已经形成,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科学分析发现,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当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qīng)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汽车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回答正方二辩 因为一些城市地区出现的光化学烟雾,重要原因就是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通过阳光紫外线作用,形成有毒烟雾。其突出的危害是刺激人体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发炎,严重的引起哮喘,头疼、肺气肿等疾病,甚至使视力和中枢神经等受到损害。

反方二辩:

我反方二辩,我不赞同正方一辩的看法据哈市环保局张昆林介绍,从哈市近两年来描述机动车污染的二氧化碳变化数据中,可见污染加剧的趋势。二氧化碳日均值由2000年的0.1毫克/立方米增加到2.3毫克/立方米,年均值由2000年的0.024毫克/立方米增加到2001年的0.049毫克/立方米。不难看出汽车,尾气污染增加的速度远大于机动车的增长。汽车污染大气的同时还对周围环境形成噪声污染,2001年交通噪声污染就占整个环境噪声总量的20.1%,而车辆密集区域的噪声比例远大于此。据北京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潘小川指出,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这些有毒气体70%出自汽车尾气。据医学界研究分析,汽车尾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它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肺气肿。汽车尾气中的铅一般分布于地面上方1米左右的地带,正好是青少年的呼吸带,因而铅污染对青少年危害更重。现在许多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全面推行使用无铅汽油,可是大量晚间进城的货运车辆都是使用柴油发动机,其排放出来的含铅尾气依然对整个城市造成污染。不仅如此,第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会生成二次污染,形成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成分复杂,它们对人及动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专家建议,户外运动尽量远离交通干线。因此,为了你的健康,在立交桥或繁华道路的人行道上跑步的习惯要改一改了。锻炼的时间也不要太晚,因为使用柴油发动机大型汽车晚上九点以后进城,此时公路上的污染是白天的数倍。

回答正方一辩 有

反方三辩

回答正方三辩 不是,可是机动车每年排放一氧化碳142万吨、其他有害物超过60万吨,80%的一氧化碳和90%的氮氢化合物等,均来自机动车排放。这表明,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是重中之重。

正方一辩:

开篇立论:

我方的观点很明确,汽车给我们的利是大于弊的。身为现代社会的我们是根本离不开车的,如今的大街小巷中的车琳琅满目,他不仅给我们的行动产生了便利,连生活上也给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利益。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发展的愈渐成熟,我国汽车行业也随之发展。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发展的前景也愈加可观,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此次世博的火热进行,更加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对于跨国公司的建立也是有颇多影响。同时我国是汽车零件的重要出口商,我国汽车产业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市场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

提问反方二辩 请问你家有车吗?只能回答有或没有

正方二辩:

我是正方二辩,我认为汽车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社交范围,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好处有以下几点:

(1)出行方便。毋庸置疑,拥有自己的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这要方便得多,无论上下班还是接送小孩、出游、访亲、会友、洽谈生意都是十分方便的,可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2)提高生活质量。拥有自己的汽车,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可外出旅游。业余生活可安排得丰富多彩,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借助汽车完成许多事情,使生活更充实。显然拥有家用汽车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具体表现。

(3)可提高身份档次。在当今社会,拥有自己的汽车、住房,无形中表明了一定的身份。开上或坐上自己的汽车,那感觉与乘坐公交车或“打的”是绝对不一样的。

(4)扩大了购房选择范围。拥有了私家车,选购的住房范围便可扩大,因几公里甚至十几二十公里对汽车行驶实在不是什么问题。这样便可选择环境宜、空气清新、面积更大、价格更便宜的住房。

(5)可激励工作情趣。拥有自己的汽车,当然心情舒畅,能够愉快地投入工作,同时,为了养护自己的爱车带来的高消费,很自然会激发家庭成员更努力地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对个人、家庭、国家都有好处。

提问反方一辩 既然你们家有车那为什么你又说汽车带给我们的弊处将大于利处?这不是言行不一吗?

正方三辩

提问反方三辩 如今大街小巷都是车,你们的观点是想让广大群众都丢弃汽车而引起更大的财产损失吗?

反方一辩

提问正方一辩 汽车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可是你不怕汽车排出的尾气对你的健康带来伤害吗?

自由辩论环节

回答正方一辩 给人民代来方便,推动经济发展。

提问正方二辩 可出门交通阻塞也是一个严重的危害。

进行最后总结陈词

深圳市教育局、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和国际人体微量元素研究会近日对深圳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联合开展为期半月的“万人血铅检测行动”检测结果显示:深圳市三分之二青少年血铅水平超标。专家指出,汽车尾气和含铅玩具的铅污染越来越严重,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祸首”。汽车并不是不能有,可我们应该学会环保,眼下,各地监测分析,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如北京市中心区二氧化硫浓度日超标率达10%至15%,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浓度日超标率达60%至70%,最大浓度时大气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 至3倍。上海市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占总排放量56%以上:氮氟化合物占20%以上:四川机动车每年排放一氧化碳142万吨、其他有害物超过60万吨,80%的一氧化碳和90%的氮氢化合物等,均来自机动车排放。这表明,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是重中之重。

正反一辩

回答反方二辩 其实我们只要有节制性的去是有汽车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伤害

自由辩论环节

问反方一辩 请问汽车为什么要制造出来?

反方一辩回答完后继续追问:那为什么又要说汽车对我们有害呢?

进行最后总结成词

汽车可以给大家带来许多好处,如:1.扩大了活动半径,也扩大了社交范围,因为距离不是问题;2.恶劣天气不受罪,是移动的空调屋;3.满足一下虚荣心;4.搬运东西方便,包括买东西可以多买;发生交通事故故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小心 开车的人当心。这种事就会少发生。就像我们吃鱼一样,总不可以说鱼刺卡住过喉咙,以后就多不吃鱼了吧。我们还是离不开汽车,离不开高科技。

反方二辩

提问正方二辩 可是汽车的发明会带来带来的交通事故?

自由辩论

回答反方一辩 因为汽车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正方二辩

回答反方二辩 发生交通事故故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小心 开车的人当心。这种事就会少发生。

自由辩论环节

紧接反方二辩 生活无处不在是一个国家高度繁盛的象征。如,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汽车工业多先进,我们还在学习人家,哈。民族要新旺离不开汽车工业啊。

回答反方一辩 对于交通的情况我想这不是汽车的错,我们完全可以多等一分钟,也不去抢一秒钟,往往交通的阻塞就是这个心理造成的!

反方三辩

提问正方三辩

汽车的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它的使用也带来空气污染,交通阻塞,应该怎样分析

进行小结

同学们,从有了汽车以后道路变得更窄了,空气质量变得更差了,停车场停车库造成大量土地的占用。引起新的意外伤害事故:

1。汽车的大量制造和使用导致的世界能源危机。2。汽车废气排放对地球环境的危害。3。汽车快速发展和城市道路发展的相对滞后。

在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据相关专家介绍,治理汽车尾气必须采取的措施有:强制旧车时限报废、强制推广电喷车、强制使用无铅汽油、强制安装三元催化器等强有力的举措,使汽车尾气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自由辩论环节

紧接正方二辩 可是你看汽车这么多啊,越是交通发达的国家,由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越严重,已成为污染大气的罪魁,激起了社会公愤。

正方二辩答完后继续说

深圳市教育局、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和国际人体微量元素研究会近日对深圳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联合开展为期半月的“万人血铅检测行动”检测结果显示:深圳市三分之二青少年血铅水平超标。专家指出,汽车尾气和含铅玩具的铅污染越来越严重,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祸首”。

正方三辩

回答反方三辩 择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避之!

进行小结 虽然如此,可汽车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1.代步工具 2.缩小了世界的距离

3.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4.解决就业问题 5.带动一系列和汽车有关行业的进步 6.还做为一种文化 7.出门方便,随时随地想走就走 8.碰上突发情况 挡风遮雨 9.提高了办事效率 以前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用几天,几小时就可以完成。在如今讲究效率和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说明了历史的进步 国家的发展的程度 带动了科技的革命 交通的便捷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 自由辩论环节

紧接反方三辩 至于空气的污染者却是是个大问题,我的看法是能采用绿色出行就尽量不要开私家车。

篇8:海南发展博彩业的利与弊

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博彩业给人民和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和价值,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博彩业变得合法化使其造福人民。然而, 我国在这个一方面却缺乏经验和管理知识, 海南发展博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到底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一双刃产业, 这是我们需要注重的问题。

1、海南博彩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一, 海南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同时是我国的第二大岛。由于四周环海, 面积不大, 海南难以发展第一、二产业, 所以海南必须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而第三产业中博彩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而且比较封闭的地理位置也为海南博彩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 海南交通十分便利。海南被誉为“中国最自由的天空”。海南的空中航线几乎覆盖内地所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而且海南也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型中转站, 国家允许外国航空公司先飞到海南岛, 再飞到第三国家, 或者再飞到中国其他城市。

第三, 海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城市之一。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也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如今, 海南的经贸业, 房地产, 旅游业, 娱乐产业等等作为海南省的龙头产业都受到全国的密切关注, 同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而博彩业作为娱乐产业的一个分支, 不但可以凝聚人气, 而且可以满足游客娱乐性的要求, 从而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 进一步达到海南旅游和博彩的双赢发展。

第四, 世界博彩业供不应求。当今世界已经区域物质极大的丰富, “供过于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而博彩业却是一个空隙。我们看到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火爆, 看到澳门赌场的盛况, 看到大家都不远千里来到这么狭小的地方来娱乐, 就说明博彩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博彩产品之所以供不应求, 主要是看政府是否认为博彩合法。中国也是如此, 约束力量主要是在政府方面。

2、海南发展博彩业的好处

第一, 博彩业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

海南省作为我国南方的旅游业大省, 近期旅游业已经发展到瓶颈的地步, 甚至已经慢慢给生态环境施加压力, 所以为了继续发展经济, 同时保护生态的平衡, 海南省必须在旅游业的基础上再发展其他产业。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大约有6000多亿人民币资金流入海外博彩产业, 甚至更多无法统计的资金投入了不合法的赌博中去。如果将博彩业融入到海南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中大力发展的话, 将会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海南旅游以及进行博彩活动, 这会给海南带来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同时为海南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压力。

第二, 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海南的目标是到2020年, 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不仅仅需要勇气和资金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出旅游产业之外的娱乐业作为其发展的催化剂, 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从而拉动海南更多产业的同时快读发展。

第三, 可以促进当地公共事业的发展。

博彩业作为一种政府筹资手段可以有效地筹集旅客和玩家的闲余资金, 用于改善民生, 促进当地公共事业发展, 发展我国的福利事业。换个角度思考的话, 这种手段可以将富人手中的钱财平均到贫穷百姓的手中, 促进国家和谐和社会稳定。

第四, 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参考。

海南作为第一个产业转型地区肯定会面临众多的困难, 但是如果海南成功的转型了, 肯定会给仍然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整个中国中国带来很多经验和教训。而且海南抛弃其他娱乐业选择博彩业说明我国正在改变经营观念和思维, 广开思路, 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所以, 海南的这个选择也可以为我国将来大面积的经济转型做了铺垫。

3、海南发展博彩业的弊端

第一, 群众观念的改变风险。赌博作为“黄赌毒”这个社会反派中的一员, 一直就是被社会打击, 被人们所抵触的。一旦宣传不好或者走向歧途, 不但会对来海南旅游的游客带来反面印象, 降低海南的经济发展速度, 甚至会直接影响海南和中国的形象。

第二, 制度与管理风险。我国刑法第303条“以营利为目的, 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这就说明新的政策和我国的法律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其次, 我国没有发展博彩业的经验, 在海南的初试缺乏大量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 如果无法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 不但会使该产业发展停滞, 同时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第三, 社会稳定的风险。博彩的本质就是使财富瞬间转移, 这必然会产生多数人的博彩投机心理, 仇视并报复社会的心理也可能随之出现。所以一旦管理不当将会滋生更多犯罪事件。我国针对博彩出现的案件管理也缺乏经验, 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将很难控制已经及时解决。

第四, 社会腐败风险。博彩业毕竟更加接近泡沫经济, 一旦更多的人们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将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博彩业的后台操作过程中, 难免会有幕后暗箱操作的行为, 这也会滋生权钱交易, 腐败分子也随之产生。黑钱洗白, 暗箱操作, 地下钱庄、不公平赌博现象将会大量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林峰, 闫静, 骆娟.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博彩业的风险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9) .74-75.

篇9:“科技的利与弊”疑似“乌龙”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对于存在或发生的同一事实,为什么媒体的报道结果不同甚至迥异?有人会说,新闻学告诉我们: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有时和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的性质、观点、倾向有关,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因而同一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看来,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即新闻报道具有“相对性”。但这似乎很难服众,因为我们也可以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特征,尤其是在面对同一对象的时候。

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媒体报道的高考作文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事件、社会事件,而带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在我看来,多数媒体以“科技的利与弊”为题报道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并流传甚广,实在是一个“乌龙”事件,至少也是疑似“乌龙”。简单地对乌龙做一个语义溯源:一种说法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 goal”,而“own goal”就是“自进本方球门的球”;另一说法源自广东民间传说,谓久旱之时,人们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无论何种溯源,“乌龙”现在都演进为“搞错、做糊涂事”等意。“乌龙”事件不予澄清,会混淆视听,致使谬种流传甚至贻误考生,因为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还有数以万计、以十万计、以百万计的学子要高考、要作文的。

兹将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原题再现如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慢读加细思,揣摩题中意

在作文训练缺乏教材和体系的现实背景下,笔者曾经草拟了一个实用性的强化训练大纲:1.慢读细思,规避偏题——审题篇;2.追求升格,提升立意——立意篇;3.挖掘积累,素材优化——素材篇;4.操练技巧,打造亮点——技法篇;5.抓住特征,突出文体——文体篇。对应试(考场)作文而言,“切合题意”是作文的生命线,有时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报道说:2011年湖北文题是《旧书》,有考生写的却是自己珍视的一个旧“笔记本”;2010湖南文题本为《早》,有粗心考生考完后与同学交流,惊讶地问:“怎么是‘早’呢,不是‘旱’吗?”也许当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以为考的是这个热点;也许是兴奋导致头脑不清,就沿着“旱”写下去了;也许还可以反映出“猜题押宝”风带来的副作用……而早在1957年,关于高考作文也有一则轶闻:说当年文题是《我的母亲》,一考生把“母亲”看成了“母校”,文章大写其母校,快交卷时才发现。于是灵机一动,加了一个结尾:“我从小父母双亡,一直以校为家,学校的老师,关心我的学习,呵护我的成长。学校就是我的家,刘芳老师就是我的母亲。”——发生偏离,及时挽救,还有点“机灵”,可是代价沉重啊,竟然要以“父母双亡”来应急!

命题作文尚能发生如此匪夷所思的偏离与失误,遑论材料作文等其他样式?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试作文无论命题、提供材料还是话题,做到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切题,就特别需要在审题、立意环节进行专业性操练,而且针对不同题型还要采用不同策略。比如,对业内人士(教师和学生)而言,准确审题、立意的常用技法或重要“抓手”就有:分析对象(或要素);抓关键句;辨明关系;分析因果;透视本质;关注材料或作者倾向等等。而社会大众包括媒体记者对这些并不了然,所以他们有时候讲出“外行话”、摆了“乌龙”也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而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不让“乌龙”事件混淆视听,致使谬种流传甚至贻误考生,我还是重申前文那句话:因为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还有数以万计、以十万计、以百万计的学子要高考、要作文的。

回到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依据上述重要“抓手”对它进行慢读细思,看看能有什么认知上的深入或思想上的收获吧——

按照命题作文(如2011年湖北《旧书》)、半命题作文(如2009年湖北《站在 的门口》)、材料作文、材料加命题(如2008年湖北《举手投足之间》)、话题作文(如2004湖北“买镜”话题)、材料加话题(如2011年重庆题港大袁苏妹、巫溪赵世术二材+“情有独钟”话题)的类型划分,2012年湖北作文无疑属于“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了一个课堂情境,以老师的感慨开始、以四位学生的议论终结,展现了一个问题讨论的过程;师生五人,见解不同,有老师“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的担忧遗憾,有学生甲书信“这种交流方式不可替代”的自信乐观,有学生乙“谁还用笔写信”的质疑悲观,有学生丁“改变的事物很多”的概括延伸;讨论的过程有一个“就事论事”到“就事论理”的演进,由个别(书信)言及一般(很多东西)……

在分析对象、整体观照材料的前提下,应该筛选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其中存在一种重要关系——“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因”、是条件,“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是“果”、是结果;换言之就是:因为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或者伴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再从透视本质、揣摩材料倾向来看。“改变”是一个关键词,也是一个中性词,“变好”是,“变坏”也是;“进步”是,“消失乃至灭亡”也是;这个词指向并不单一,具有丰富性,揣摩其义需费思量,要有一点多向度思维品质。“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也不可弄成泛论“变”或“改变”。因为材料中论“变”是以“书信”为代表的,老师对书信难见的“可惜”与担忧,何尝不是命题人的情感、态度呢?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是说,材料中的“书信”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所指,比如美好的事物、情怀或者优良的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等?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2年湖北高考试卷》印证了笔者的看法:“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触发点,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联系。材料以‘看法’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进一步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并能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

与2011年的《旧书》关联思考,也不难见出2012年“书信”的材料与“旧书”命题的传承性,可以说这两个题目都有人文思考,有情怀,有当下意识。同样来自湖北省考试院的《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一文言及《旧书》作文时说:“……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是)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无论事大事小,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的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以“科技的利与弊”等来向公众传导2012湖北作文题,实在有些言不及义。将“科技”当做关键词与核心,将“利”和“弊”作为两个向度,窄化了材料的含义,是一种浮光掠影的“浅阅读”行为。而如此粗浅地解读材料,自然会产生一个“天花板效应”,无疑会成为创作出思想深刻的高端作文的最大障碍。

三、炼识见思想,铸考场华章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我也一直有一个观点:作文的核心能力在于“识见”,即认知能力和见解。其内涵包括:①透视能力——能穿透现象看本质;②抽象能力——“把生活化为意念,把意念变为文字”的能力;③优选能力——比较鉴别、择优汰劣的能力;④迁移能力——思维中的由此及彼能力。炼识见的目标就是使“无识的变有识,少识的变多识,识浅的变深刻,带疵的变完善”。 以2012湖北作文为例,从“科技的利与弊”的浮浅阅读,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就是一个洞悉本质、识见深入的范例。

从作文生产的环节来说,审题与立意很基础、很重要,二者有区别但又密不可分。“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或材料的审视,通过分析思考,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倾向,从而确定应该写的对象、范围或者重点,它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审题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写作方向的正确与否。“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才是选材、谋篇、文体选择等环节。在审题、立意二者间存在一个有趣的关联:正确审读题目或材料,是立意的关键;而准确深刻立意的第一出发点又在对题目或材料的审视与揣摩。

叶燮在其《原诗》中提出了著名的“才、胆、识、力”说,“识”是审美判断力;“才”是审美表现力;“胆”是主体的自信力,建立在“识”的基础上,“识明而胆张”;“力”体现为作品的生命力。清代学者刘熙载也在《艺概》中说:文章的要点就在“识”与“才”。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识”表现在“认题”之真——透彻理解题目,将题目的真正内涵发挥圆满;“才”表现在“肖题”之尽——文章符合题目要求,不说题外的话。无识难免胡言乱语,不得要领;无才难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备尝“离题”之痛。

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如下情形并不鲜见:脱离题目(或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似是而非;片面读解,盲人摸象;只见现象,未解实质……这些恰好是高端作文的“杀手”。感此,笔者重申“审题、立意”须秉持的三项原则——整体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和优选性原则;也提出操作性很强的八大技法:理清对象(或要素);抓关键语句;洞悉本质;探究因果;辨明关系;明确褒贬;求同存异(多则材料);补偏救弊(寻找似乎“对立”材料的互补性)等,并以近年高考典题示之。

例1:(2012新课标)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要求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理清对象(或要素):漆工、船主、孩子,补洞、送钱、生还。

例2:(2012上海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关键语句:“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即灵感。

例3:(2011年大纲题)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洞悉本质。不可简单地对应2001年全国题“诚信”与2009海南宁夏卷“善良与诚信”,要害在于材料后半的调查数据,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或想“分奖金”,涉及一个“金钱、诚信与人格”的价值判断。

例4:(2012安徽题)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探究因果:为什么建议将“注意安全”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二者有什么不同?

例5:2012湖北题(略)——辨明关系。

例6:(2012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作文。——明确褒贬。材料在叙述、说明、议论现象或事物时,会流露出作者或命题人的态度倾向:心跳加速、双腿发抖的“窘态”到稳当轻松的变化,显出“甩掉顾虑”的重要和必要。

例7:(2012广东卷)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求同存异。“异”在有人物成年学者与青少年之分、时间地点之分,“同”在“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例8:(2012江西卷)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补偏救弊。颇似2011年上海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以及2004年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作文,这一类似乎“对立”的材料,都有道理,但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寻找二者的互补性才会更有思辨性。

上一篇:“菜单式”阳光体育实施方案下一篇:离开贬损你的人经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