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报告”观后感

2024-04-28

“魏书生报告”观后感(精选10篇)

篇1:“魏书生报告”观后感

“魏书生报告”观后感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光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为学习魏书生,不仅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还要领会他的教学艺术。

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因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和组织形式。

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新鲜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教师应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魏书生老师在校或外地讲课,课前总喜欢用气功冥想的办“魏书生报告”观后感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魏书生常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的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的半透不透,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教师感情越进,对教师所讲的理解的越深。

民主平等是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两个字--商量。魏书生的“商量”型预案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并且千方百计的去适应学生的学。魏书生的“商量”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高深莫测的,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起惊雷”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其

一、用商量的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师生共同处在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用魏书生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强烈的师生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其

二、在商量教学策略氛围中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因为“商量”的那根弦始终在拉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你无法拒绝它而走神,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三商量教学策略极大的遵从了“因材施教”原则,摆脱了出课教师最担心的因师生不熟而启而不发,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的学生也顾及到了,顺应班级基础状态和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艺术,已经不是教育教学所能概括的了。他用自己的人生体味,用个人的性格魅力,用深厚的学术修养,在教育和影响着学生。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人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我喜欢的魏书生名言: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篇2:“魏书生报告”观后感

他告诉学生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最后一名也有优点,人人有事做,不为难自己也绝不放纵自己,做比不做强,写出自己的20个长处,成为一个像力克·胡哲那样有责任感的人,从小处培养习惯,回归学习的本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他跟老师谈心:高高兴兴过日子,踏踏实实干事情;工作、学习、尽责、助人是享受;守住心灵深处的快乐;不要忙着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消灭新概念、守住教育常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别活在攀比中;真正的好人都不摆架子;自傲的人亦是自卑的人;心怀谦卑,永远感恩;自己的活自己干;别人有别人的好,我自己也好;民主、科学、做记忆力体操。

有同事不止一次听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说很多内容基本相同,比如“地球球长”、“太阳系系主任”、“我们被安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等。有些内容我也曾经在他的书里看过,比如班级管理方面。报告中很多的案例也还是30多年前的。实际上,魏书生老师自己也坦言,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新概念,自己守住的就是那点教育常识。

已经从教育局长退休的魏老师有64岁,不吃“瓜果梨桃,鸡鸭鱼肉”的他身体非常健朗。下午和晚上的讲座都是站着讲,几步小跑上台,全程精神抖擞。他的演讲水平相当高,大家全程聚精会神,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他常常以数来宝的方式,或者像现在的饶舌,一串一串地说,节奏明显,他自己用脚尖踢着地板,学生们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非常的欢乐。他声音洪亮又富有变化,模仿学生的声音惟妙惟肖,在加上恰当的动作,还有东北话,感觉他在演小品似的。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没有规整的学者范,我觉得像脱口秀,又像神父布道,很轻松,很温馨,很平和,很欢乐。虽然他演说的内容变化不大,多有重复,毕竟中国太大,就算他讲了2000多场,听众达到两百多万,这在全中国人口中依然是很小的数字。

魏书生的知名度相当高,有来自政府的推动,也有媒体的努力,当然不可避免面对一些批评。比较有影响的批判有蔡朝阳(《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王开东(《破译魏书生》)、刘铁芳(《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许锡良(《对习惯的追问 ——评魏书生先生的习惯》)等,其中前两位也是知名的语文教师,后两位是大学教授。一个站得如此高的人,被人评头论足也是理所当然,就算至圣孔夫子都要被千年后的人们解剖啊。我相信魏书生老师有理由被批判,比如我对于他到今天还是谈三十年前的学生而闭口不提当校长当局长后教课的情况也不太明白,但是我也认为并不是开口批判的都合理。他能够屹立三十多年,说明他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办学方法依然是教育努力的方向。虽然他头上的光环一个比一个耀眼,最终能够感动人心的还是他本人,他的思想和他的人生态度。他说过这样一段话,相信任何一个时期的老师都受用:“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有的人总是怀疑一切,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诲”,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呀!”可是,你又有什么呢?影响还是有的,有一位入职两年的年轻教师说:“听魏老师的报告,最有印象的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深入深入再深入。”办公室里,两位80后也“醒悟”:“看来真的要看点书,把你的书借来看看。”而我,想学魏老师那样“守住一个平平常常的心,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把平平淡淡的事做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歌如舞,从中享受无尽的幸福。”

篇3:魏书生教育名言

2.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 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明天的希望, 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 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 你也可以发光。

7.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 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 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9.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 0.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 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 1. 人的价值, 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 2.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 3. 青春, 一经典当, 永不再赎。

1 4. 没有了爱的语言, 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篇4:图说魏书生

唐老师今年已经75岁高龄,从当班主任到进行班集体建设研究,他走过了5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的身份很普通,退休前只是江苏省无锡市教科所的一名德育教研员。然而,作为班集体建设的研究者,从魏书生成名的上世纪80年代起,唐老师就一直在研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

“研究班集体建设,不到盘锦非好汉”

——唐云增老师如是说

今年10月份,为了筹备“第十九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我和唐云增老师一起来到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盘锦。10月14日上午9点,魏书生老师约见了我们两人。那天,唐老师很早就叫我起床吃早餐。他对我说,我们得早点作准备,不要迟到了,还叮嘱我一定带好相机,并检查了好几次他带来的关于“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研究资料,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9点整,我们准时来到盘锦市教育局三楼楼梯口303房间——魏书生老师的办公室。魏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寒暄的话还没有说完,唐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谈起他“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来。当唐老师把一幅“魏书生班级教育操作系统图”展开时,魏书生老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说,30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以这样的方式来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听了唐老师对这幅图的构思和创作过程,魏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样的图简明扼要,抓住了关键,老师们一看就懂,很实用⋯⋯

唐老师把他带来的图一幅又一幅展现出来讲给魏书生,魏老师站在旁边,时而非常专注地听着,时而兴奋地和唐老师交流着⋯⋯虽说盘锦已是秋意深深,然而此时,在魏书生简陋的办公室里,明媚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和着他们亲切的话语,让人感到了浓浓的春意。我拿着照相机,一次次记下他们交流的瞬间。

当我们走出盘锦市教育局大楼时,已是中午时分。站在楼前,唐老师仍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笑着对我说:“研究班集体建设,不到盘锦非好汉。”

入迷者事竟成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对他所从事的事业,都有一种痴迷的状态。唐老师对于自己独创的“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研究,也有一种让人敬佩的痴迷。这种沉醉其中的痴迷,带给他的是思考的幸福和快乐。

每一次见到唐老师,我都会注意到他那个随身背着的黑色小挎包,吃饭时也不离身。我以为那里面是贵重的钱财。然而,今年3月在西安,我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里面装着的全是他研究魏书生的资料,有魏书生的文章,有构思的草图。我随手打开一本魏书生写的书,每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唐老师写的批注,文字量有的比正文还多。我开玩笑地对他说,怪不得你与这个包形影不离,原来,里面是比钱财更贵重的宝贝啊!

魏书生约见我和唐老师当中,临时出去办事,在那10多分钟时间里,唐老师对魏书生简陋的办公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会儿让我帮他拍下墙上周恩来的画像,一会又让我拍下魏书生办公桌上的摆设,还让我拍下了魏书生坐着的那把老式木椅。他对我说,任何一个优秀班主任,他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而一个人的人格就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可谓一叶知秋。他告诉我,研究魏书生,他除了读魏书生的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走访和魏书生关系密切的人,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关于魏书生的生活“趣事”,这些事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格,构成他教育人生的基石。他说的这几句话,既有一个研究者敏锐的触觉,又有一个研究者深刻的思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由于要用图画来阐释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所以唐老师非常关注各种各样的图案。在盘锦,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一道菜上来后,唐老师握着筷子,凝神看着。坐在旁边的我说,唐老师,您愣什么神儿?动筷子啊!他侧过头悄悄对我说,这道菜是一个美丽的图案,受它的启发,我又有一幅图了。在魏书生老师的办公室里,他对那个简易沙发的外套产生了兴趣,因为布料上的图案是四方连续的枫叶。他说,枫叶有思念的意思,这个图案对我很有启发⋯⋯

唐老师多次和我说过,他的思考,很多是在做梦时形成的,而且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半夜几点,做梦醒来,他一定克服浓浓的睡意,当即把梦中的情境记下来。

我们都听说过很多有关科学家成功的灵感来自梦境的故事,这不是神话和传奇,是他们痴迷投入的必然结果。面对唐老师的痴迷,我想说,入迷者,事竟成!

独木桥畔风景美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最忌讳的就是不经过独立思考而进行材料的堆砌,尤其当你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教育家的时候。唐老师的“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无论从研究方法、表述形式还是研究途径来说,都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唐老师曾不止一次和我说,他的这项研究走的是“独木桥”。然而,在我看来,他所走过的独木桥却另有一番吸引人的风景。

“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呈现形式图文并茂,对于中小学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来说,简明扼要,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对于研究者来说,每一幅图又内容丰富,思考深刻。这些图,既是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阐释,又创造性地融入了中国哲学元素、国画写意意境,细细揣摩,耐人寻味。

唐老师对我说,他只有上师范时学到的一点绘画常识,目前的这些图画还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他的思想,他让我为他物色一两位既热爱教育研究,又有绘画天赋的人选,帮助他作进一步的完善。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因为他的研究不一定要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果,而是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新视角和新途径,于此,已是意义非凡了。

唐老师的研究方法也很独特。为了抽取魏书生做班主任工作最本质的要素,他复印了魏书生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所有著述,把魏老师用过的一个又一个方法、表述过的思想逐条剪下来;然后,他准备了十几个洗菜用的小箩筐,拿着剪下来的这些纸条,把意思相似或相同的分别投进同一个小箩筐内,他称之为“合并同类项”。结果,他分出八个不同的要素,构成了一幅“魏书生班级教育操作系统图”。

可以想见,静静的夜晚,台灯下,高度近视的唐老师,凑近一张他拿起的纸条,认真看完后,把它投进一个小箩筐。那是怎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啊!我想,每当他为一个纸条找到一个小箩筐时,他的脸上一定会露出快意的微笑。

你要是到唐老师家作客,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莫明其妙的东西。有一段时间,他正在思考好行为、好习惯、好品质,以及坏行为、坏习惯、坏品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他把两个方面的六个可能性写在小硬纸卡上,用线栓起来挂在书房门口的天花板上,高度恰好碰到他的脸。每天进出书房,这几个小纸卡就在他的脸上碰来碰去的,不断激发他思考“好行为、好习惯是不是导致好品质”等一系列的问题。

唐老师的思考更是与众不同。他曾不止一次和我以及他的朋友谈起“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的区别。他坚持认为,世界不是“一分为二”的,是“一分为三”的,除了正反两极,还有中间状态。唐老师的“一分为三”思想正确与否,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敬佩他乐于思考的精神和享受思考的状态。“图说魏书生教育思想”,就是他快乐思考的结晶。

中国需要像魏书生老师这样的本土教育家,也需要像唐云增老师这样深爱我们教育家的研究者,正是他们的努力,这些教育家的伟大思想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发扬光大,生根结果。

(作者单位:太原市《德育报》报社

山西太原030031)

责任编辑王清平

篇5:“魏书生报告”观后感

我们郑城中学全体教师于9月29日集体观看了魏书生的精彩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他用平和的心态、娓娓的讲述,勉励一线的老师们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要摒弃浮躁、守住心灵的宁静,尽到自己的责任,把简单的事做经典,把平凡的事做精彩。他的成长历程发人深省,给老师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与感动。我敬仰他关于人生态度的种种“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敬业乐业的精神,受益匪浅,感受很深!

初为人师的我,当我观看了魏书生师德报告会后,我便觉得自己的目光短浅、人生态度有些偏执。从他那浅显、幽默的语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做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我却在这份工作面前显得苍白而平庸。我被他那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师德所感染,他确实是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以丰厚的人生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并启迪着我,促使我不断的去学习、去反思、去探索,仔细消化理解,真的让人感觉绵绵然啧啧有味,陶陶然舌下生津。不得不让人感叹:人格、学识和事业心造就了一位专家!一位学者!一位成功人士.....整场报告会,一直充盈着轻松和悦的气氛。让人感觉真的是在与一位慈爱的智者和亲切的师长在交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此乃若干萝卜组合也”这样令人费解的“专业”词汇;没有“孩子病了因工作无暇顾及”的“壮举”;没有“父母病逝因事业毅然不去料理后事”的“大义”;更没有“做了大型手术因惦记孩子而放弃休息”的“浩气长

歌”;......。有的只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说禅似的交谈。

“松、静、匀、乐”四个字贯穿了整场报告会的始终。从魏老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得出,魏老师正是在自己平凡而极具传奇色彩的工作和生活中全身心地诠释着这四个字的真谛。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争名,不夺利,“ 争夺”的只有对事业的迷恋和对成功的追求。这就是人格!这就是魅力!这就是学问!也许,这正是魏老师之所以会成功并超出常人许多的真正原因所在。非“松”不能观心,非“静”不能致远,非“匀”不能去噪,非“乐”不能怡情,非“松静匀乐”不能博爱。事实上,整场报告会也正是在这种“松静匀乐”的气氛中进行的,绝无那种已俗套了的气吞山河乃至声泪俱下的“感人”场面。

报告会上,魏老师用他那特有的幽默而睿智的语言诉说着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事实上,与其说经验和体会,不如说在和大家交流怎样做人——以致会后有同事说“有点跑题”。然而,当你仔细玩味魏老师的报告后,你会发现,魏老师不但没有跑题,而且是时时紧扣着比简单介绍经验和体会更大的主题。先哲说:未做事,先做人。很难想象,一个人格不健全或心浮气躁的人能够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来。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太多掺杂了名利的“壮举”和“事业心”——我本人就曾亲见过一些曾经豪情万丈、工作兢兢业业而未得到应有荣誉时破罐破摔的巨大反差,也曾目睹过一些为仕途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沽名钓誉。而我 们看到的魏老师——一位已做了局长的班主任,却在用他那充盈着一腔热血的红心去经营着他所钟爱的事业,用一颗从容淡定的思维去把教书育人看做一种生活、一种乐趣、一种修真养性的依托。

《神曲》上说:一切荣耀都归于父、归于子、归于圣灵.....。我要说,一切荣耀都归于魏老师绝不为过。他才是一个真正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篇6:魏书生报告

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师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学习是享受,工作是享受,尽责是享受,魏书生把生活当成了艺术,从生活中得到了艺术的乐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就享受到了生存的快乐与幸福。这种人生观更值得我学习,从今后不管工作,生活我都平和守护心灵的净土,构筑自己的精神城堡,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把小事做精,做细,从而享受到生活,工作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这也许是我对魏书生思想的最深感悟。

上周听了魏书生报告会,魏老师拱手请大家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二十个优点写下来,我想了想自己的以往,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点:踏实、勤奋、上进、心眼好、对人真诚、不吸烟、做事有恒心、心态好、有反思意识、能学习、不随波逐流、办事有条理、能讲普通话、开车习惯好、不攀比、没有不良嗜好、择益友而交、团结同事、同事关系融洽、礼貌待人。缺点:说话不注意方式、易发怒、工作的情绪有时会带到生活中、领悟能力差、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育人原则中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正确的,好的优点继续发扬、守住长处,守住长处了也就守住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善美。缺点不断改进,那么我们将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趋于完美的人。

魏书生说:“处处是道场,时时有禅机。”抓住每时每刻进行教育、学习。做事本身就是享受,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适度为宜。还有他的四个字“松静匀乐”,让人记忆深刻。

魏书生经常说的我在其他学校上公开课时他告诉学生“别总把自己当学生,要换一换位置,把自己当成老师和学者”“就像你在给学生讲课一样”。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魏书生经常讲,如果学生学习到顾不得锻炼、唱歌的程度,也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学习各科知识给学生成长提供了‘基本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样,那么唱歌、画画、旅游等就是像钾、碘、钙那样的‘微量元素’,对人的成长来说,它们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魏书生他还说,我经常告诉学生:“该玩就玩,该唱就唱,生动活泼,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平时他会指导学生画画,曾经有一段时间,学生画画成风。他还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种植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让学生通过劳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土地、空气、水、植物、动物给人带来的美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魏书生说:“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就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相互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代替学习的动力。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篇7:魏书生报告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魏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豁达平和的人生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当班主任时睿智、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我对班主任这一特殊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魏书生老师介绍自己能当好班主任的方法主要是:科学+民主。魏老师常说:“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掐指算算,我也当了好多年班主任,一直以来总感觉自己这个班主任应该够尽心尽职了,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做,像个保姆似的,但有时身心都疲惫了却没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听了魏老师的报告才明白:原来累是自找的,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和民主。魏老师的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来讲:一、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学习基础、接受能力都不相同,老师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或要求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帮学生一步一步超前走,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成长。二、建立起互助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就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学生年龄小,阅历少,理解能力自然不如成年人,如果教育学生时一味地给他们讲大道理,学生可能不好理解也不容易接受;其次,学生的自律能力也比较差,经常是屡教屡犯,班主任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给他们改正的时间和信心;另外,既然每个孩子都不同,也不可能用一个方法就能教育好所有学生,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淘气的学生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朝前走。三、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天才,却要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成人。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更彰显人性,才会给学生人生最好的启迪。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也不可能克隆出完全一样的学生,世界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才精彩,所以班主任要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决策过程多商量。这一点是我们中国式家长和教师常犯的错误,我们往往过于武断,遇到事情独自做主,自以为是,常把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强加于人,结果又因别人不接受而生气。孩子再小也是独立的个体,班主任遇到事情时也要和学生多商量,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只要能做到科学+民主这两点,肯定能当个好班主任。师爱永远都是教育的主旋律,只要教师心中有真爱,公平、公正,善待每位学生,多些包容、多点耐心等待,孩子们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渐渐会有所转变,总会明白老师的苦心。

篇8:魏书生惩罚教育的启示

一、惩罚要以对学生的尊重为前提, 要让学生感受到信任与理解。

惩罚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 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领学生积极向上, 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 惩罚却是一把双刃剑, 如若使用不当, 稍有不甚又将走样变味, 升级为体罚,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惩罚与体罚并不是没有界线, 其实, 决定二者分水岭的就是对于学生的尊重。体罚是无视学生尊严, 摧残学生心灵的非教育方式, 而惩罚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 让学生完成一定指向性任务的一种教育行为。魏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一没让学生罚站, 二没有让学生罚跑, 三没有让学生写检讨书, 而是通过写心理说明书、唱歌、做好事的方式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学生在完成这三项任务之时, 不仅保住了颜面, 而且得到了教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尊重赢得尊重, 理解换来理解。教师的尊重与理解会化解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关注, 这为改正错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我们的一些教师, 在面对犯错的学生之时, 首先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紧接着就是写检讨, 罚站立。犯错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 成了学生们评批与指责的对象, 他们颜面扫地, 人格受辱, 又怎能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问题, 改正自己的错误?可见, 惩罚的前提应当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信任与理解, 才能让惩罚春风化雨, 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惩罚的内容应直指学生心灵, 促使学生内心的反思与省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唤起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惩罚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非教育的目的, 而通过惩罚的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内省, 深刻反思, 直面心灵, 认识自我, 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因而, 惩罚的内容应起到引领、激励、启发学生, 促使学生主动反省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奖励式惩罚之所以能够奏效就在于其唤醒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神经, 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深刻的感触与忏悔。魏书生老师让犯错学生写心理说明书, 写心理病历的方法, 更是直抵学生心灵, 让学生真正地面对自我, 反思内省。心理说明书不同于我们一般的检讨书, 检讨书仅仅是让学生阐述犯了什么错, 而心理说明书则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犯错以及犯错的前因后果, 学生要完成五百字的心理说明任务, 就必须将自己的犯错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历程予以回放, 而这正是剖析自我, 深刻反省的重要形式。正如一位学生对检讨书与心理说明书比较后评价道:“写检讨书, 越写越恨老师;而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可见, 魏老师通过了这样的一种形式, 达到了学生自我反思与内省的目的, 实现了学生自我的教育, 唤醒了学生的良知。时间一长, 学生们也就习惯于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足够的理智, 抑制自己的不良冲动。魏书生老师在其著作中也称道:“学生犯了错误, 写心理说明书, 写心理病历, 有利于使学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 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三、惩罚的方式要讲求科学艺术, 要让学生愉悦地接受并改正。

写心理说明书不仅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改掉了自己的毛病, 而且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唱歌的惩罚方式则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调节了班级的气氛。而做好事则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分散学生犯错的精力, 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这样的惩罚方式颇具特色, 也极为有趣, 学生很容易接受, 魏老师的学生犯错之后也常常主动要求接受这样的惩罚。可见, 科学而艺术的惩罚方式, 学生不但不会反对, 而且会热烈赞成, 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积极向善的良好品质, 之所以偶尔犯错, 只是没控制住自己而已。我们的教师也要善于向魏老师学习, 选择能够让学生愉快接受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 事实证明, 只要惩罚的方式方法得当, 就能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篇9:魏书生教学风格浅谈

《统筹方法》教学实录中充分体现了魏书生的教学理念。笔者将从气功式导入、六步教学法、探究性学习等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 气功式导入

魏书生能够成为当代名师,得益于个性的教学方式和其独特的性格。魏书生不仅教书有个性,而且管理方法和生活方式更有个性。正是他的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作风成就了他教学的独特个性。魏书生在教授《统筹方法》时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用注意力体操作导入。“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这种练气功式的导入法不仅新颖独特,而且能够让学生迅速凝神静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前放松方法。

二、六步教学法

魏书生的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是指魏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分为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和自学属感知部分,讨论和答疑属理解部分,自测和自结属应用部分。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体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学,与学生民主协商,师生合作,生生互助合作的教学理念。[1]他的“六步教学法”在其教学实录《统筹方法》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定向,即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它是“六步法”最具创造性、最有特色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之本,其余五步都是围绕这一步而展开。魏书生曾经说过“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目标必须明确”。[2]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照,不断的反馈、纠正、练习,就会强化学习的效果,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如在《统筹方法》课例中,魏书生板书本节课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这种课堂明确学习重点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大有裨益。

自学,明确目标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统筹方法》一课中,魏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书中三个图表的不同之处并比较、分析出“窝工”与“不窝工”。

讨论,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大部分问题可以解决,但还有一些问题或难点没有解决,这就需要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研究未解决的问题。

答疑,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到老师或班级共同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而当堂解答或课后个别交流。

自测,即自我测验。魏书生让学生自己出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是教师出题,学生竞答,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在《统筹方法》中,魏书生让学生画图表,采用男女竞技的模式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

自结,即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这种自结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扎实掌握,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魏书生在教授《统筹方法》一课时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同学们回去把自己在课堂上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写一篇短文。这种方式就达到了温故的效果。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各个环节相依相扣,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随机灵活性。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应用,魏书生的课堂像一条完整的信息链引导学生全部消化教师和课本所提供的信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真正做到了视学生为主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学为主线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3]魏书生的课堂做到了探究合作型课堂,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探究型学习方式。

三、探究型学习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别具一格,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魏书生通过科学的数据,告诉学生人脑平均有140个脑细胞,人一生不过用了其中的百分之几,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在学生中做了几次限时记忆的实验,使学生们信服了这个道理。[4]魏书生以此为依据在课堂中作具体实践。魏书生在讲授《统筹方法》时让同学用一分钟的时间找到“统筹方法”的概念并让学生记住。这种短时记忆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速时记忆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能够迅速找出有用信息。此外在教学环节中魏书生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表也是训练学生快速记忆的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魏书生的课堂秉承着学生能动手的自己坚决不动的原则,他意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他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主体,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他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在《统筹方法》中这一理念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表,动手把脑中的记忆和对课本的理解展现在自己的笔下。此外,他还留下一个课后作业,把口述的语言转化为文字,这些教学环节都体现了魏书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苦用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既有理论层面上的论说,又有实践环节上的体现。在理论上,魏老师首先让学生从心理上明白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自我终身受用的能力。他认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短暂的、转瞬的,他们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如果没有形成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话,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事业上都会吃亏的。其次,他还根据学生的身心的特点,传授给学生实用的自主学习方法。他的专著《学生实用学习法》中,有培养兴趣的,有培养能力的,有使思维更加敏捷的等等。最后,魏书生强调要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5]这点体现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在教学中他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学生自己留作业、学生自己出题考试以及评卷等等,这些学习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能力。在《统筹方法》课例中他留下作业,学生自觉完成,自己评改即是对他这一理念的具体诠释。

魏书生作为当代名师,其语文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人无完人,作为著名教育家的魏书生也会有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他在上《统筹方法》这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讲解有误。

四、教学内容缺陷

魏书生在讲授《统筹方法》时,没有具体直接地讲解“什么是统筹方法”,他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统筹方法”。但这种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是值得称赞的,但在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前提下去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种误导。“统筹方法”的理解是抽象的,不能单纯的指哪一方面。华罗庚写的这篇《统筹方法》只是举了浅显易懂的通俗例子,让人们初步认识统筹方法,这并不是它的全部内涵。魏书生这堂课的失误之处就在于把统筹方法简单化,误导学生在生活中合理的安排时间不窝工即是“统筹方法”。这种引导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就直接体现了魏书生语文教学内容上的错误。王荣生对魏书生这节课的讲授不是很赞同。他认为:“在这堂课,读懂《统筹方法》全文这个目标基本上也没有实现,也不太可能实现。在笔者看来,整个一堂课学生没学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很可能造成了对统筹方法似是而非的观念。”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中强调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是语文教学的一场变革,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一节语文课不仅仅是教法的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怎么教”应该为“教什么”服务。[6]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课时,要重视语文教学内容,而不能盲从。魏书生作为一代名师亦有教学内容的缺陷,以此为鉴,为我们敲响警钟,重视教学内容,不能盲目崇拜权威。教师正确的了解教学内容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学的活动”。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不仅是个语文教育家,还可以把‘语文二字去掉,说他是个教育家。”魏书生不仅在教育事业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他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人。在他的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他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育人风格,这些品质还影响着当代的教师,给与我们启迪与帮助。

注释:

[1]丁一.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中的“无为与无不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8.

[2]刘本成.“当代孔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22.

[3]蔡政权.教育的智慧[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56.

[4]左言洪.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0.

[5]许敏.语文新课程理念与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23.

[6]舒旭琴.语文“观课评教”角度之我见——由《统筹方法》的教学案例谈起[J].语文教学之友,2008,(10):3.

篇10:魏书生报告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听魏书生的报告,真正认识一下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10月23日,我终于如愿以偿,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教育专家平易近人

一般来说,作为一位专家,局长,校长,报告者,坐在座位上讲,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事。可是我们都会发现,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他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如有一次听课,因为班级的学生基础实在太差,他就根据教学过程分头让学生预习,准备,结果得了个满堂彩,自己也因此当上了教导主任。但是,在以后的公开课中,他就再也没有这样做。这样的讲述,让人觉得他非常实在,虽然他在一次公开刻中做了一次秀,但是这样的坦白,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形象。

二、用平常心来教书育人

魏书生老师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提出“松、静、匀、乐”的生活工作观,那就是身体要保持放松,心理上要保持安静,时刻抵御外界的干扰;呼吸要均匀,使自己保持放松状态;心情要舒畅、快乐。在工作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他人尽到责任的快乐。不要怕吃亏,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大事没得做,我们就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了才干,练了本领,多了见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显身手,同时他还强调作为一个育人者要努力改变自我,做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互计;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如果我们如果不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

从魏书生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我会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我的教育之路。

分班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厌倦教师生活了,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魏书生来了,真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聆听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由衷的感受到有一股不能言状的激流在充斥我全身,似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又同受到了阳光的沐浴。

“松、静、匀、乐”,是魏老师人生的一种境界。“松”即身体放松,“静”乃心灵宁静,“匀”指呼吸匀称,“乐”是情绪快乐。其中的“静”和“乐”,这是魏老师要求师生坚守的“阵地”,并把它们“拓展拓展再拓展”。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

走进教室,“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

这里我想体会最深的是乐:就是乐观,看什么,做什么都要笑对,看到别人升迁、看到别人富有、看到别人漂亮----我们都要乐观。在面对人生的挫折、磨难、打击时,面对别人的误会、指责、毁谤时,依然能够坚守住内心深处真善美的阵地,坚定不移、乐观进取,不让灵魂流浪、心情飘忽。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开心,不顺意的事时,我们要运用好魏先生的“松静匀乐”,要先深呼吸5次,等心平气和后再处理,一对一的交流,达到事情圆满解决,大家都心悦诚服。遇事觉不发牢骚、不吹冷风,不为出怨气而冒然行事。避免“闲事闲话闲思”。不做闲事,不说闲话,不胡思乱想。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负责。从而滋养自己,肯定别人。

魏书生常说:“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魏书生先生说:“潜心育人,校园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细想想也是,只要大家都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先学会自己做人,这些浮躁与烦闷的心情就不会存在了。魏书生先生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常能变苦为乐,以豁达的心情乐观地克服每一个摆在眼前的困难,还常常认为这些都是对生活的享受。如果我们自己用努力将困难化解,获得成功的时候,内心的喜悦肯定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我们要经常用魏书生的话来劝慰自己:当你把生活的一切都看作是享受时,还有什么想不通,不愿做,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上一篇:写田园风光的优美句子下一篇:二婚结婚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