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设计

2024-04-08

《溶解度》教学设计(共9篇)

篇1:《溶解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课程标准如此阐述,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以及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教材地位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既是上节饱和溶液的延续,又为接下来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做铺垫。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为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打基础。同时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四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物质在常温状态下的溶解性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并能通过表格初步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绘制曲线图,进一步了解数与形的相互应用,并在操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教学难点

(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明确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为将来学习打下厚实基础。整节课的技能训练尤其溶解度曲线的数据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为适应未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与认知特点

初三学生思维活跃,观察和总结能力较强,对事物与实际生活感兴趣。

(2)学生知识储备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定性的角度认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并掌握了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

四、教学法设计

(1)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比较食盐和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能力大小的方案是否可行?”,从而提出假设“如果要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从而引出溶解度的定义以及四要素。设置另外一个情景“未打开的可乐用手压,打开后,喝下去后生理反应”一气呵成突破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活动探究法: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再根据学生亲自画出的溶解度曲线,详细而且全面的从“点”、“线”、“面”三个方面阐述溶解度曲线的信息、意义。

(2)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探究环节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描绘以及对溶解度曲线的合作探究,掌握溶解度曲线的画法以及能够很好的把握溶解度曲线的相关意义。

讨论法:学生通过对如何比较蔗糖和食盐溶解能力讨论,对溶解度曲线点、线、面意义以及应用的讨论,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新知过程的体验,从而有学习新知的体验。

篇2:《溶解度》教学设计

【摘要】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溶解度》这节课为我们展示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前面几个专题的学习中,学生接触了一些试剂,比如稀硫酸、盐酸等,它们都是溶液。本章专门安排学生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溶液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一章将要学习酸、碱、盐,有关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因此,要明确告诉学生,本专题的内容在整个初三化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学生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好本专题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溶解度是溶液的基础知识。在溶液的学习对于经常遇到的易溶、微溶、难溶等现象做出比较明确的解释。也为过滤、结晶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并能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3.常识性介绍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情感目标:

1、培养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知识的科学态度

2、培养内、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能力目标:

根据溶解度曲线,查阅物质的溶解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

本节课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含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例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溶解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是很容易的。

【教学策略】 教法和学法:

1、本节课从饱和溶液的概念出发,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的对比,采取讨论的形式,运用联想、对比方法,总结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边讲边练,小循环,快反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当堂得到巩固。

通过教师启发、实验、质疑、点拨,学生思考、观察、讨论、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手、脑、口并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1、本节课属于新授课。

2、课前准备,将全班同学分组,选好组长;多媒体课件。

3、教学思路: 复习提问:

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在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时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

引入新课:

2、平时生活中,如果衣服上沾有油污,你是如何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3、实验探究:

10克蔗糖 0.1克熟石灰 10ml水 10ml水 2克食盐

10ml水 10ml汽油 [探索问题]:

(1)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是否相同?(3)物质的溶解能力跟什么有关呢? 小结:由此可见,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和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相同质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下才能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

学生对于“一定的温度”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对温度对物质的溶解性影响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规定“在100克溶剂里”常常缺乏感性的思考依据,对此教师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思考。例如,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大小吗?如果都用同样的一杯水,你能判断吗?当学生理解对溶剂友谊规定的数量之后,教师就可以明确指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100克溶剂为依据,这是人为规定的。以上用学生的经历所能接受的事实来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科学规定的意义加深理解,对枯燥的数字接受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4、(1)引导学生得出确定物质溶解度的前提条件 分析定义的4个要点:

条件 温 状态 饱 标准 百 单位 克

学法指导:温、饱、百、克,缺一不可。【问题】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1.5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并将以下各量对号入座。温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20℃ 21.5克 100克 121.5克 【反馈练习】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20º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盐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2、在20º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

3、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时 >10 >1 <1 <0.01 的溶解度(克)(3)溶解度曲线

【引入】可用实验方法测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在水里的溶解度,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可表示出任一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小结】请学生仔细分析所展示的图,找出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NaNO3、KNO3等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如NaCl。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减小。如熟石灰。【练习】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为t1º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当温度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3)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溶解度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1、气体溶解度表示方法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相同吗?

2、气体溶解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归纳(见课件)

5、【本结小结】(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的特点(3)气体溶解度

反馈检测: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应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加强巩固与扩展,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既学习知识,又发展能力。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6、布置作业:P148第6题

7、板书设计: 单元3 溶解度

一、溶解性

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定义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3、溶解度曲线

篇3:《溶解度》教学设计

一、体验实验过程,建立概念

形成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概念的第一个起点。而实验是学生经历体验的最直接途经,是学生形成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溶解度概念教学中,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水后,各加入1g KNO3固体和1g食盐,充分溶解后食盐全部溶解了,KNO3固体有剩余。笔者问学生:“哪种溶液是稀溶液?”学生回答:“硝酸钾溶液。”笔者又问:“硝酸钾溶液属于什么溶液?”学生答:“饱和溶液。”笔者接着问:“食盐溶液是什么溶液?”学生1答:“是浓溶液。”学生2答:“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又问:“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如何证明?”学生答:“加入少量食盐,若能溶解,说明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说明是饱和溶液。”“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谁大?”“食盐大。”然后笔者向食盐溶液中再加入5g食盐,充分溶解后,食盐有剩余。在让学生看清剩余的晶体后,继续问:“为什么不能溶解了?食盐溶解能力不是很大吗?”学生说:“饱和了。”“如果要从数量上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你们觉得哪种溶液比较合适?”学生说:“饱和溶液。”笔者问:“为什么?”学生答:“溶解到极限了,可以度量了。”笔者又问:“用什么量来度量较合适。”学生说:“溶解的食盐的质量。”笔者说:“如何才能让剩余的食盐继续溶解?”学生1说:“加热。”学生2说:“加水。”笔者说:“看来物质的溶解能力除与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究竟如何准确地度量溶解的食盐的质量?”学生1说:“须规定温度。温度不同,溶解能力不同。”学生2说:“还须规定水的质量。一杯水和一盆水中溶解的食盐的质量是不同的。”笔者问:“那水的质量取多少合适呢?”笔者进一步引导,1g水会使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偏少,而1000g水又会使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过多,故科学上规定用100g水作标准。“现在你们综合一下,要从数量上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话,需规定哪些条件?”学生1说:“100g水。”学生2说:“规定温度。”学生3说:“达到饱和。”学生4说:“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于是笔者进一步要求学生:“请你们用自己的话写下自己头脑中的定义。”在检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都准确记住了溶解度的四个要素:“一定温度”、“100g水”、“饱和溶液”、“溶质质量g”。

这样,这个概念就在正确的引导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经历了体验、独立思考的过程,印象深刻,在生成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科素养、提升了思维能力、实现了知识与学科教育价值的有效衔接。

二、体验比较过程,突显概念

溶解度概念是在溶解性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取决于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色拉油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色拉油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同时它们都受温度这一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物质所受温度的影响情况不同。为此,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在比较、交流等体验活动中去区分、理解,从而准确掌握溶解度概念。

三、体验解题过程,巩固概念

概念的巩固是概念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如何运用已获得的概念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概念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2)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3)20℃时,把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g。

(4)20℃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含有10g食盐,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10g。

选择此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要素。

【例2】20℃某物质不饱和溶液50g,平分两等份,一份加入0.7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都恰好饱和,求20℃该物质的溶解度。

【例3】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A.16g B.20g C.40g D.56g

选择这两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运用溶解度概念的情况。

四、体验出错纠错过程,强化概念

掌握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建构溶解度概念,笔者在教学中是这么做的: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几种溶解度计算的错误类型,于是把它记下来,复印好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纠错,体验“出错—纠错”过程。

【例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将10g氯化钠放入25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错误解法:10g/(10g+25g)=28.6%。

错误原因:学生不清楚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溶剂中溶解的质量是有限的,因而没有根据溶解度去计算20℃时,25g水中溶解的最多氯化钠的质量。

【例2】某物质的溶液250g,蒸发掉20g水,温度恢复到t℃有5克晶体析出;再蒸发掉20g水,将温度恢复到t℃,则又析出10g晶体(晶体均不含结晶水)。求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

错误解法:5g/20g=S/100g,S=25g。

错误原因:学生没有重视饱和溶液是溶解度的四个要素之一,求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此题在恒温下,第一次析出5克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20g水,析出10g晶体,逆向思维,若将10g晶体溶于20g水得到的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篇4:溶解度单元的教学策略选择

【关键词】溶解度单元 教学 策略 认知理论 学生 学习

一、学生溶解度单元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溶解度概念是实现这个转折的重要依据,是描述饱和溶液质量组成的比较标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学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表述,虽然认识其中的文字,但不能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客观含义。

(2)较多的学生不能理解溶解度与溶剂量无关这一事实,认为溶剂量的改变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即使教师进行了分析,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在观念上认同,只是机械地记住教师的话并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

(3)部分学生能陈述溶解度的定义,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不能有效建立起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公式或不理解有关的公式。对溶质、溶剂、溶质质量的比例关系认识模糊,对溶解度公式的应用条件弄不清楚,以至张冠李戴,乱套数据。

(4)对有关应用溶解度计算的公式缺乏概念的支持。当问题情景发生变化时就不会灵活应用,也不能理解公式的变形所包含的逻辑根据。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1)为溶解度概念的教学设置上位的观念,使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成为意义学习。虽然溶液、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不存在三种有意义的联系,但学生其他的生活经验、观念也有可能与溶解度概念存在意义关系。根据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可以当作上位知识的可以是概念、规则、命题、观念、信念的等。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有这样一句话“这说明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根据这句话推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溶质的质量有一定的限度(最大质量)。”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它就会以观念或命题的形式建构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同化溶解度概念的上位知识,溶解度概念的学习成为最容易的下位学习。

(2)利用实验探索的策略,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根据知识学习的过程理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的过程。教师的演示,讲解对有些学生可能作用不大,如看不清楚、教师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停留时间过短,这都不利于对新信息的编码和贮存,不利于信息从工作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实验探索能较好地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实验,感受客观真实,通过合作讨论发现共同特征,并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在溶解度知识学习后,对结晶的两个方法我们通过结合学生实验《实验6晶体的制备》让学生感受溶剂质量减少和温度降低后溶质的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形成解释。这就进一步巩固了溶解度的概念,细化、扩展了原有的知识。这个过程的学习是下位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要学生形成解释,进行复述,学生必须对习得的知识要进行分析、比较、整理,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呈现,这样必然引起学生头脑中命题网络重建与改组。

(4)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有关计算,抓住核心概念进行变式练习。在具体方法上提出以下几点:①向学生提供一个普遍的计算规则,如要求学生分析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并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填入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代替),再与溶解度发生联系,找到适当的比例式。②向学生提供设置标准溶液的方法,其他饱和溶液与之相比较。其意思是根据溶解度含义,在一定温度下,把含有100克溶剂,溶有溶解度克数的溶质所组成的溶液定为标准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其他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与标准溶液可以不同,但对应的溶质、溶剂、溶液质量的比例是相同的,然后告诉学生列比例的方法。③向学生传授设置与题意相符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在教科书提供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关于蒸发、结晶、加入溶质或溶剂,分步蒸发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变例。

(5)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一种认知策略,因此也属于程序性知识。元认知是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关注并调控认知活动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和调节,就无法进行方法的选择、无法提高策略水平。在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方法中,一般来说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不能期望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自动化水平,所以这个知识是一个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这时这个程序性知识就转化为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

(6)不断总结,加深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关系图,促进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命题、命题网络宜于解释小的知识单元的表征,整块的系统知识是由图式表征的。在一个图式中,往往既含有概念或命题的网络结构,也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甚至还有表象。而知识的构建和组织遵循渐进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因此,在复习旧知识时,不要忘记材料的组织性问题。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们要利用图式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在溶解度单元中我们可以按知识的内在逻辑,设计出直观的概念、知识关系图。对溶解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形成简单明了的图式结构。

总之,在溶解度单元的教学问题上,有了正确的策略,就保证了教学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高效性,并且在策略指导下还要开发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对教与学的各要素都要按科学的原理组合。

篇5:溶解度教学片段2:溶解度

教学纪要

【课 题】 溶解度 【适用学生】 普通中学初三学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对溶解度的定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能够理解提出溶解度的实际意义。

(3)知道溶解度的含义和表达方式,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溶解度比较和判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会正确运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物质的溶解度信息。3.方法目标:

学会正确的比较方式,认识对比的基本要素。【内容分析】 1.重点:溶解度。2.难点:溶解度曲线。

教学过程

一、溶解度提出的背景

[教师引入]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题目是:食盐与硝酸钠的对话。有一天,食盐与硝酸钠在比谁的溶解能力强。食盐说:“我溶解能力大,20℃时,在每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 硝酸钠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能够溶解在水中,10℃时,我在100g水最多能够溶解20g呢。”

食盐又说:“你的20g是溶解在100g水里,当然我比你强。”

硝酸钠却说:“但是你的温度比我高,我在6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55g。” 食盐说:“那在20℃时你怎么不说?” 硝酸钠说:“那么,你在60℃时,是多少呢?” „„

究竟谁的溶解能力强,大家给他们评一评吧。[学生评论]

学生1:没法比,食盐与硝酸钠的比较没有一个共同起点。学生2:我也同意。它们不在一条起跑线,没有可比性。[教师引导]如果要让它们比较清楚,该怎么办呢?

[学生提议]在相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的水中,看谁溶解得最多。

[教师小结]这就是溶解度概念提出的背景。确定了温度与溶剂的量后,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多少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

二、溶解度的定义 [教师板书并讲解] 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g数。

定义要素:

100g水

最多

几g

2.单位:g

3.表示方法:例,20℃,S(NaCl)=36g。

4.表达含义:在20℃时,氯化钠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一)快速反应练习——对还是错?

1.在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硝酸钠20g,则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2.10℃时,在100g水完全溶解硝酸钠20g,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3.1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钠20g,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4.10℃时,100g水溶解硝酸钠20g后正好饱和,则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20g。()

(二)选择题

1.t℃时,向盛有80g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晶体20g,充分溶解成硝酸钾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A.25g

B.20g

C.32g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t1℃时,20g水最多能溶解15g的X;t2℃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7.5g的Y,则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教师提出要求]

某同学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钠溶解度,数据如下:

T(℃)S(g)

0 15 20 25 30 35 40 17 20 26 32 37 46 52 64 以温度为X坐标轴,溶解度为Y坐标轴,在坐标中找出硝酸钠的位置。[学生画图]略(大约5分钟)

[教师假设]如果把0℃—40℃分成40等份,每个温度下都有一个对应的溶解度,在坐标中会有几个点? [学生回答]40个。

[教师引导]由这40个点可以画成一条曲线,我们叫它溶解度曲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溶解度曲线表)1.在图中,共有几条溶解度曲线?

2.查:在80℃时,食盐、硝酸钠、硝酸钾的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有什么含义? 4.比较:0℃时,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有的曲线向上延伸,有的向下,有的平稳。这些又反映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说明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不同。[教师指导学生笔记]

T增大,S减小。

T增大,S变化不大。

T增大,S增大。

如气体、氢氧化钙。

如食盐。

如硝酸钠、硝酸钾。

温度的变化

【教学说明】

溶解度是溶液学习的关键期,通常也是容易产生学习障碍的阶段。其原因是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同时有着大量的计算。如果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强加给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不少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溶解度的实际意义,容易遗忘。因此,关键是设计合适的情境,由学生自己探索溶解度的含义,学会应用。

【评 论】

一段拟人化的故事,使溶解度的学习习近平添了几分兴趣,而在过去,学生往往感到溶解度的学习太抽象,太枯燥,这段故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又巧妙地为后续的讨论做好了准备。

篇6:课题2 溶解度 教学设计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 :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4.标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学生发言]1.能 2.不能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投影]活动与探究 1.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 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学生发言]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讨论] [学生发言] [小结]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所以,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这种溶质”四个字)[提问] 1.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讨论、总结]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课堂练习](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上述练习答案] 1.取少量此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2.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该食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溶液的质量仍为100克。

3.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加入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

[提问]回想课上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分析、讨论]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讨论] [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学生可能想不到改变溶质的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上述两个活动探究的前半部分:不断加溶质直至不再溶解)[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学生活动] [互相交流](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升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度”,生活就会更美好。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Ca(OH)2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投影练习]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案]温度升高后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们还从中获取了哲理性的知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

课后习题

篇7:溶解度教学反思

固体的溶解度,是定量研究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做关于计算物质溶解度的习题时,学生经常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溶解度的涵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后,我提出问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是怎样理解它的涵义的?学生很快提出:20℃时,氯化钠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我说:“对,这是根据概念最直接的理解,还能怎么理解?”学生们稍加思索,纷纷举手,有的说:“ 20℃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有的说:“ 20℃时,100克水里至少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还有的说:“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20℃”。至此学生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理解,这时给学生鼓励和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很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我鼓励说:“很好,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后,有学生答道: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还有学生答道:20℃时,36克氯化钠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00克水。当学生能答到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升华。为便于学生思考,我把前面的说法归纳后板书下来。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看着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的神态,我进一步引导:“再想想看,还能怎么说?”有的学生又想举手,又怕说错,我鼓励说:“错了没关系,说说看”。不少学生说了几种,但与前面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是这样,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他经历了一个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收获。

这时大多数学生很难突破,我进一步启发:“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多少呢?”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很快有学生接着说: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过了一会儿,又有学生说:20℃时,用36克氯化钠最多可以配制136克它的饱和溶液。我说:“很好!再想想看。”至此,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学生们聚精会神,我也十分激动。教室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老师,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所有学生把疑问的目光投向这个同学,“为什么呢?”他算了算,“因为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最大浓度为26.4%”。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还有不少学生没有纳过闷儿来,教室里悄悄“乱”起来,片刻后,孩子们“啊”

篇8:制图教学中的溶解与渗透

一、溶解与渗透的概述及必要性

教学中的溶解与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 统筹兼顾, 采取分解、溶化的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适时地将其渗透于各个教学过程之中。更好地处理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使教学内容更加协调统一, 重点突出, 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 其结构系统、严谨。对于章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和相互的融合、渗透往往顾及不周, 存在有与教学实际脱节之处, 照本宣科, 势必导致教学活动生硬、无味。因此, 要求我们教师有必要在授课前全面地学习钻研教材, 在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研究对教材内容的适当调整, 教材内容的分解、融合与相互间的渗透。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加工, 通过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二、溶解与渗透的内容和方法

1、章节内的溶解与渗透

制图的核心是零件图和装配图, 其基本则是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如同读写一篇文章基于字、词一样, 而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离不开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分析, 由于教材的系统性, 三视图的形成、基本体的三视图、切割体的绘制与识读以及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分析分属同一章内各自独立的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它们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可以将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分析溶解、分别渗透于三视图的形成、基本体的三视图和切割体的绘制与识读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三视图的深刻领会, 加深理解。再如, 画组合体三视图与读组合体三视图同属一章内两个独立的内容, 画是为了读, 读需要通过画来掌握, 教学中在讲授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同时, 有意地渗入一些读图内容, 如简单的读图练习;反过来, 在讲授读组合体三视图的同时, 合理地安排一些画图练习, 做到画中有读, 读中有画, 相互渗透, 以帮助学生较快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这一重要内容。

2、章节间的溶解与渗透

教学中, 在对教材中制图基本知识一章内容的处理上, 考虑到章节零碎, 篇幅简短, 多为国标规定且非教材重点所在, 可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 将各个内容分别渗透到后续章节的教学活动之中。如将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溶解渗透于零件图之中;将图线溶解, 适时地渗透于画图与读图之中;将尺寸注法分别溶解渗透于基本体、组合体及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之中。再如, 在讲授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时, 遇到螺纹及螺纹紧固件、键和销的联结画法、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均涉及到装配图的内容, 需要将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提前渗透到常用件章节讲授, 为后续装配图的画法和读装配图奠基。又如, 在处理局部放大图、常用简化画法以及零部件的表达内容时, 考虑到章节内容的零散和各自相互的独立, 可将这部分内容溶解渗透到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之中, 突出重点。

3、利用例题、习题溶解与渗透

制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 需要学生大量的作业练习, 理解巩固。由于学生的作业练习需要有一个从模仿到理解、认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每道习题的内涵, 精心设计例题, 渗透与习题相关或类似的内容,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制图兴趣。另外, 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习题讲评来渗透教材内容。如图线画法、尺寸标注、剖视图中有关肋板的规定画法等。我们还可以设计例题, 举一反三, 将后续课的相关内容前移渗透, 如剖视图中涉及的视图前移至三视图中讲授, 为剖视图的讲授设下伏笔, 简化剖视图的内容讲授, 突出重点。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制图教学中的溶解与渗透需要

教师精心设计, 周密安排, 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 选择灵活的教法组织实施, 要把握住时机和火候, 切记生拉硬拽、顺序颠倒。

2、制图教学中的溶解与渗透过程

的实施需要教学管理者的支持, 需要配套的教师定班、跟班制度, 保证整个教学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3、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研究制图

课内部间的溶解与渗透, 还应研究不同课程间知识点的相互的溶解与渗透, 使课与课之间保持协调一致, 避免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摘要:制图在职业学校技术基础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鉴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 以及职业鉴定短期培训的需要, 利用制图教学中的溶解于渗透去开展教学, 则显得尤为重要。

篇9:《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化学课程课标》要求: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中了解溶解度的含义。《考试说明》规定:一级主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二级主题“溶液”中了解溶解度。教材中实验9-5和9-6是关于溶解性的实验,引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进一步研究,引出溶解度。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溶液的形成与饱和溶液,链接溶质质量分数。让化学研究的方向,由“质”向“量”过渡。为酸碱盐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加深对金属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两个班的化学课,我做了两种教学设计,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

1.思考:什么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化?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因此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溶液的饱和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5gNaCl能溶解在20mL水中;方法二:10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如何让杯底的少许固体NaCl溶解在水中?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实验的启发,提出改变温度进行实验,观察杯底没溶的NaCl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4.教师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NaCl固体。再设疑问,此温下再加5gNaCl,能否再溶?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NaCl固体,即全溶。回归原温,静观其变。确定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改变温度。

第二种教法:

1.教师提问: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在活动与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

2.教师提问:如何让杯底的少许固体NaCl溶解在水中?提醒学生“一定量的水”,水量不能改变,那么要改变什么条件呢?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确定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改变温度。

3.教师提问:是否所有固体物质都有这个特点呢?让学生分别用KNO3、NaCl、Ca(OH)2进行实验,并总结规律: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显著,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第一种教法的确是以探究为目标而设立的,表面上学生也进行了一轮的实验探究,但因为目标太笼统,方法不具体,没有充分考虑学情,因此使得学生探究的过程显得无的放矢、茫然无措。最后当学生的探究陷入绝境而无法继续时,教师只好让学生直接阅读教材上的实验结论,结局是探究不了了之。总结第一次的失败原因,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中,我不再盲目把探究的问题抛给学生了事,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案,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过程。实验-观察-发现-记录-分析-总结,让学生真正在自己亲手实验操作中去认识、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新知的过程,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信息发达,资源共享的时代,教师可以轻易获得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但若想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付出心血去琢磨。

上一篇:派出所民主生活会总结下一篇:跳橡皮筋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