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2024-05-12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黄泽镇中

张天闯

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演示糖的溶解,使学生感受到固体的溶解。紧接着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老酒,雪碧等,介绍固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并安排活动“糖的溶解”,并由此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是否具有限度。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感觉到糖的溶解是有限的,并拓展为一般物质的溶解。

接下来对不溶解的糖进行处理,自然的将问题引到溶解的能力。通过温度的改变糖继续溶解,说明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

以生活中的抄菜加盐进一步说明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的作用,并过度到糖与盐溶解的区别。设计活动“糖和盐的溶解能力的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自然得出溶解能力与物质有关的结论。最后通过油在水与酒精中的溶解情况,把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能力展示给学生。并由学生总结。

通过五个具体活动,使学生了解物质溶解性的初步知识。教案设计如下: 目标:

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了解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了解不同物质在同一液体中的溶解情况不同。重点:

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物质有关,与温度有关。难点:

物质溶解能力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过程:

准备一杯糖水

请同学品尝一下。问有没有看到糖? 问:糖到哪去了? ——被溶解在水里了。(糖可以溶解于水)

家里的老酒含有酒精和水,我们有没有看到分成两层? ——没有

没有分层,那酒精到哪里去了? ——溶解在水中了。

液体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那么气体是否也可以溶于水哪? 请同学想想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请同学看这是什么? ——雪碧

请同学观察杯中的雪碧,有什么现象? ——有气泡冒出

解释:被溶解于水中的CO2冒出来。说明气体也可以溶于水。结论:

(1)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溶解于水。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蔗糖的溶解。

用烧杯量取约10ml水,将一匙蔗糖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 ——溶解

问:是不是我们无论加入多少蔗糖都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活动:

请同学们再向水中加入蔗糖,每次加一匙,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匙,并不断搅拌。

问: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当溶解到一定量的蔗糖后,无论怎么搅拌,糖都有剩余,不能都溶解在水中。

我们从这一实验得到怎样的结论? 结论:

(2)一定条件下,物质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办法使没有溶解(剩余)的糖继续溶解?请用实验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活动:(1)加水

(2)加热 方法指导

(物品使用 酒精灯、石棉网、酒精灯熄灭的方法)有哪些组已经成功使糖溶解了?请举高手示意!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糖溶解的? ——加水,搅拌,糖溶解了!——加热,搅拌,糖溶解了!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3)物质的溶解能力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一杯热糖水没喝完,冷后发现杯底出现了糖,什么原因? ——温度低了,糖的溶解能力降低了。

抄菜时,放入的盐不见了,菜却变咸了,盐到哪去了? ——盐溶解在水中了。

盐和糖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它们的溶解能力一样么?

我们的桌上就放了盐和糖,一会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想法!如何比较食盐和糖的溶解能力,必须控制哪些量? 活动:用烧杯量20ml水(两杯),分别加入等量的糖和盐(约10g)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指导:(1)水的量取是否相同。(2)加入的糖盐是否相同。

(3)搅拌后是否有剩余的检查,个别指导。同学们通过活动,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糖全溶解了,而盐有剩余

那可以说明糖和盐的溶解能力哪一个更强? ——糖

从这活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4)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情况又会怎样?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酒精,水和油,说明这一问题!活动: 将一滴油分别滴入两支装有相等水和酒精的试管中,振动几次,请学生观察结果。说明:(1)两支试管中的液体体积应相同(控制变量)加入油也应相同。学生活动:

同学们看到了怎样的结果?

——水中有油浮在水面,而酒精中油溶解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5)同一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小结:

(1)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溶解于水。(2)一定条件下,物质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3)物质的溶解能力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4)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同一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练习:

1、在一定量的水中,要使杯底不再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搅拌 B加热 C冷却 D没有办法

2、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3、以下因素中可以加快溶解速度的是————()A将粉状溶质改为块状 B将物体静置一段时间 C加以搅拌

D降低溶剂的温度

篇2: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演示]:汽油洗油漆的实验

提问:你知道汽油为什么能洗掉油漆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油漆能溶于汽油中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对有关的物质溶解有什么现象和疑问吗?

二、[导出] 新课 《物质的溶解性》

学生提出疑问:如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2、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吗?

4、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6、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教师]:我们这堂课就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教师]:科学探究有那些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成果交流 [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提出了问题,然后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立假设。[教师提问]:你能假设吗? [学生回答]:

[教师]:建立假设以后又该如何呢?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 好,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一(并完成表格):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二(并完成表格):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的。[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三(并完成表格):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吗? 学生得出结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四(并完成表格):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某物质在不同的其它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五(并完成表格):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六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六(并完成表格):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学生得出结论:物质溶解时,有的吸热,有的放热。[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呢?

三、小结 [学生总结]

四、随堂练习

[书本P145讨论思考]

1、为什么用洗洁精能很容易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油污能够溶解在洗洁精里,所以能很容易被除去。

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少氧气而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排入热水后,河水温度升高,造成水中氧气的溶解能力减弱,所以河里的鱼就会因缺氧而死亡。

篇3: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1 试验简介

实验在宽0.2m、高0.25m, 长3.5m, 底坡可通过摇杆改变且变化范围为0~1%的光滑玻璃水槽中进行, 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水槽进口布置有消能措施和温度计, 槽底未铺沙, 测流断面位于水槽中部且布置有Micro ADV测速仪, 尾门处布有测针控制水位。水槽系统进行循环工作, 含有不同Ca2+浓度的挟沙水体在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经水泵通过电磁流量计、碟阀及输水管道流向水槽, 再返回水库。测量断面上测点的调节与定位由人工完成。水槽试验中泥沙采样应用虹吸管采样器, 并用烘干法测含沙量。Ca2+含量的检测分析方法采用魏复盛等主编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

试验主要内容:在控制一定的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 研究Ca2+浓度变化对泥沙浓度和水流流速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用沙级配如图2所示, 其中值粒径在3.5μm左右, 为粘性泥沙。水槽试验控制参数变化范围如表1所示。

为便于表示, 将主要控制因素分别用符号归类, 表示如下: (1) 流量分别用q1 (=1.0m3/h) 、q2 (=2.0m3/h) 、q3 (=3.0m3/h) 、q4 (=4.0m3/h) 表示; (2) 含沙量分别用S1 (=0.9 kg/m3) 、S2 (=2.0kg/m3) 、S3 (=2.5kg/m3) 、S4 (=5.0kg/m3) 表示; (3) Ca2+浓度分别用C0 (=13.7mg/L) 、C1 (=45.8mg/L) 、C2 (=56.3mg/L) 、C3 (=69.6 mg/L) 、C4 (=95.3 mg/L) 表示。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泥沙浓度沿垂线分布结果

图3~图6点绘了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随Ca2+浓度的变化示意图。

含沙量相对较低 (S3) 时, 在相同流量、含沙量条件下, 不同Ca2+浓度下的泥沙浓度垂线分布之间无明显差异, Ca2+浓度和含沙量相同时, 泥沙浓度的垂线分布在q1的流量时呈现出“座椅”型的分层现象 (图3、4) 。含沙量相对较大 (S4) 时, 在相同的含沙量条件下, 流量不同时, Ca2+浓度对泥沙浓度垂线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同:流量为q3时, 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的垂线分布之间无明显差异 (图5) ;流量为q2时, 如图6所示, 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曲线之间发生分离, Ca2+浓度对泥沙浓度垂线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 此时除C0浓度外其他Ca2+浓度下泥沙浓度沿垂线的分布都出现了“座椅”型分层现象, 在Ca2+浓度由C0增大到C4的过程中, 近水面区域的泥沙浓度减小, 而近床面区域的泥沙浓度增加, 泥沙浓度垂线分布的分层趋势增强。

2.2 流速沿垂线分布结果

图7~图12分别点绘了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水流流速垂线分布随Ca2+浓度的变化示意图。

含沙量相对较低 (S1、S3) 时, 在含沙量、流量相同的条件下, 不同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之间无明显的差异, 当Ca2+浓度和含沙量相同时, 流速的垂线分布在q1的流量下呈现出“座椅”型的分层现象 (图7、8) 。含沙量相对较高 (S4) 时, 在相同的含沙量条件下, 流量不同时, Ca2+浓度对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同:流量为q4时, 不同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之间无大的差异 (图9) ;流量为q3时, 不同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曲线在近床面区开始发生分离, 即C4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与其他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曲线在近床面区发生分离, 且此时所有Ca2+浓度下的流速分布开始出现“座椅”型分层现象 (图10) ;流量为q2时, 不同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曲线除了在近床面区发生分离外, 在近水面区也发生分离, 在Ca2+浓度由C0增大到C4的过程中, 近水面区流速减小, 而近床面区流速增大, 流速最大值的位置也不断下移向床面靠近, 流速垂线分布的分层趋势增强 (图11) ;流量为q1时, 不同Ca2+浓度下的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进一步分离, 随着Ca2+浓度由C0增大到C4时, 近水面区流速进一步减小, 而近床面区流速进一步增大, 流速最大值的位置更加靠近床面, 流速垂线分布的分层趋势也进一步增强 (图12) 。

2.3 试验结果机理的初步分析

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当含沙量相对较大 (S4) 且流量小到一定程度 (≤q3) 时, Ca2+浓度才对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规律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含沙量相对较低时, 泥沙颗粒间碰撞机率小, Ca2+浓度的增大不能使泥沙颗粒间发生絮凝作用, 或促使其发生絮凝但作用甚微, 此时泥沙浓度的垂线梯度较小, 进而对水流的紊动结构、粘滞性及能量损失等特性影响较弱, 因此Ca2+浓度的改变对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并无明显影响。

含沙量相对较高且流量相对较大时, 紊动作用占主导地位, 泥沙的絮凝沉降作用受到抑制, 在Ca2+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再进一步增大时泥沙絮凝沉降作用并不明显, 水流结构无大的改变, 类似于含沙量相对较低时的情况, 此时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之间无较大差异。

当含沙量相对较高且流量相对较小时, 水流紊动作用相对较弱, 泥沙絮凝沉降作用占主导地位, 泥沙浓度和流速垂线分布呈现出分层现象。此时,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a2+浓度的增加, 泥沙絮凝程度加强, 于是近水面区泥沙浓度减小而近床面区泥沙浓度增加, 泥沙浓度的垂线梯度发生改变, 进而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曲线之间发生分离, 泥沙浓度垂线分布的分层现象更为明显。至于此时流速的垂线分布随Ca2+浓度的变化为何呈现出与泥沙浓度垂线分布随Ca2+浓度的变化相似的规律, 还需要对Ca2+作用下水流和泥沙相互作用时水流的紊动结构、粘滞性及能量损失等过程与机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3 结论

含沙量相对较低时, 在流量、含沙量相同的条件下, Ca2+浓度对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无大的影响, 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的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无大的差异, 当Ca2+浓度和含沙量相同时, 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在q1的流量下呈现出“座椅”型的分层现象。

含沙量和流量相对较大时, Ca2+浓度对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无大的影响, 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无较为明显的差异。

含沙量相对较大且流量相对较小时, 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呈现出分层现象, 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发生分离。此时, 随着Ca2+浓度的增加, 近水面区泥沙浓度和流速减小, 而近床面区泥沙浓度和流速增加, 流速最大值的位置下移向床面靠近, 泥沙浓度和流速垂线分布的分层趋势增强。

参考文献

[1]程东升, 许炯心, 王兆印, 等.渭河下游河流离子含量与水沙变化间的关系分析[J].水利学报, 2004 (8) :54-58.

[2]许炯心.我国不同自然带的化学剥蚀过程[J].地理科学, 1994, 14 (4) :306-315.

[3]钱宁, 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30-33.

[4]王家生.河流泥沙运动物理化学过程初步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大学, 2005.

[5]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当代水利科技前沿[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207-208.

[6]乐嘉祥, 王德春.中国河流水化学特征[J].地理学报, 1963, 29 (1) :2-11.

[7]王家生, 陈立, 刘林, 等.阳离子浓度对泥沙沉速影响实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 2005, 16 (2) :169-173.

篇4: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溶解性及饱和溶液的复习理解并记住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通过实验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学习过程。

3、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了解结晶的概念及结晶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涵义。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溶解性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性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铁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吗?(不能)事实上,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1)学生猜想(其间贯穿师生活动,配以媒体展示)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性不同 溶剂的种类 溶剂不同,溶解性不同 温度的高低 温度不同,溶解性不同

(2)教师讲述:怎样才能知道这三个猜想是否正确呢?(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研究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我先做一个验证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实验,首先用纸槽将氯化钠加入试管中,可以阅读教材40页的内容,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3)学生设计探究实验2、3的方案(提供的药品是硝酸钾和熟石灰各1g;探究实验2中,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的水都是5mL)。学生完成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1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1g熟石灰未能在5mL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了室温下硝酸钾在5mL水中的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

实验2:3g硝酸钾在5mL冷水中未能全溶,在5mL热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质的溶解限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限量越大)。

(7)教师总结:刚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固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情况是很复杂的,绝大多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极少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实例。

过渡:溶剂的多少是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确定某种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限量,必须确定好溶剂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人为地将溶剂的质量确定为100g。

3.探究活动2(认识溶解性)

(1)我来做一个小实验,往20ml水中加入5g食盐,看一下有什么现象?(食盐全溶解了)我我再加入5g食盐,再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

(2)媒体呈现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在100水中 的溶解质量/g 31.6

90

114

170

200(3)学生描述31.6g、114g两个数据的含义。

(4)引导学生分析几个溶解度的得出过程中,对哪些因素作了限定?(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

(5)组织学生讨论“溶解度”的实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6)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7)理解、巩固溶解度的概念。

①分析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

②课堂练习(教师简要点评)。

(8)溶解度概念引入的目的——准确衡量物质的溶解性。

20℃物质的溶解度/g 溶解性

>10 易溶

10-1 可溶

1-0.01 <0.01 微溶

难溶

过渡:在溶质和溶剂都已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其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来表示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4.探究活动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1)媒体呈现氯化铵溶解度的表格。温度/℃ 溶解度/g 0 10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2)学生利用表格查找不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3)要求学生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4)引导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感悟用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所具有的优势(形象直观;可以查找任意一个温度下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5)教师讲述:这条曲线就叫做溶解度曲线,这种将数字和图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叫数形结合法,和刚才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时所用到的控制变量法一样,数形结合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6)课堂练习(略)。

过渡:留心一下几位同学在探究实验3中所做的实验,我们会发现,在热水的这支试管里,原先溶解了的硝酸钾中,现在已经有部分析出了,带着这个发现,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5.探究活动4(留心处处皆学问)

(1)学生思考讨论: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结晶方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这种结晶方法的原因?

(2)学生思考讨论:揭开易拉罐饮料的封口以及烧开水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由此,可推出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结果是怎样的?

(3)教师总结:显然溶解度曲线不仅可以用来查找溶解度、比较溶解度,还能用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留心做过的实验、留心学过的知识,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加以思考,往往能增进我们的学问。

6.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2)本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好方法?

7.结束语: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表明,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物质的溶解要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同学们化学学习的道路好似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愿同学们沿着这条上坡路,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攀登新高!

8.布置作业。

1.温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思考:怎样除去硝酸钾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 板书设计

2.3.二、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一定的温度;100g溶剂;

饱和状态;溶质质量。

篇5:3.2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一、设计思想

溶液的组成、物质的溶解性是学生进入溶液学习的第一步。正确理解溶液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学习溶液状态、溶解度、溶液浓度等基本概念的前提条件。

本节课由学习导学、课堂研讨和课堂检测三个主要环节构成。溶液的组成及其概念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已经有所涉猎,而白糖、食盐、淀粉的溶解性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即可判断出溶解性的不同,因而这两个内容主要以学习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完成。

控制变量法虽然在物理中有所接触,但是因为研究的内容及学习目标的差异,因而在回答问题和实验设计时还是要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因而在课堂研讨中,第1个实验是将书本上的文字表述转换成表格的形式给予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理解控制变量法;而在第2、3实验中,则是让学生仿照实验1,自己完成实验的设计,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1、2比较简单易操作,由各小组自主完成;实验3由于涉及到温度的变化,要用到干冰喷雾,因而由老师演示完成,通过师生合作确立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溶质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气体溶解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微型实验氨水的溶解性确立影响气体溶解性因素──温度和压强。这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学习溶液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结晶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课堂检测则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进度及计划提供调整依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判断方法;

(2)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2)培养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加强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验证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温度与气体溶解性的关系。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五、教具准备:实验用品及学案。媒体: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PPT课件。

篇6: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

4.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熟练完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

3.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目标:

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2.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

【方法指导】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讨论、分析

被分散物质 原有状态 振荡后实验现象 分散微粒 静止后现象 分散特征 共同点 高锰酸钾 紫黑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紫红色 K+、MnO4-不分层

不沉淀无明显变化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食盐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Na+、Cl-

氯化铁 黄褐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黄色 Fe3+、Cl-

无水硫酸铜 白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蓝色 Cu2+、SO42-

蔗糖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蔗糖分子

粉笔灰 白色固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固体小颗粒 产生沉淀 不均一 不稳定

食用油 黄色液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液体小液滴 产生分层

2.结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P.S.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水 12 / 溶解硝酸铵固体 3-9 溶解氯化钠固体 12 0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31 +19 解释:

(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

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实验:洗涤剂乳化作用、乳浊液、溶解现象对比实验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观察现象 结论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汽油和植物油 植物油沉在试管底部 形成均一的液体 不分层 溶解 水和植物油 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液体 分层,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液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 植物油、洗涤剂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的液体 不分层 乳化作用

(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去除油污,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水 蔗糖水 食盐水 凝固点/℃ 0-2-

3(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样品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氯化钠固体 现象 电珠不亮 电珠不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不亮 微粒 H2O H2O,蔗糖分子 H2O,Na+,OH-H2O,Na+,Cl-H2O,H+,SO42-Na+,Cl-结论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

有关问题:

(1)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答:固体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答: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篇7: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主线, 以小组为单位, 创设情境, 让学生生成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群学拓展, 提升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深入思考、理解知识, 变学为思、教为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观察食盐、沙子、面粉加入水中的不同现象,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归纳溶解的特征、含义。

(二) 重、难点

理解溶解的特征,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以两人为1 小组准备材料, 以下材料, 盐、沙子、面粉各一小包, 一次性杯子3 支, 500 m L烧杯并装水、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聚焦问题

1.故事导入:小马过河

小马每天都要用麻袋运送不同的货物去河对岸, 第一天, 小马运了一袋盐过河, 盐袋子被水打湿了, 货物越来越轻, 小马一下子就过了河。到了目的地后, 它发现袋子没破, 盐变少了, 盐到哪去了呢?第二天, 小马驼一袋沙子过河, 它以为能跟昨天一样, 可结果是沙子重量并没有减轻, 小马觉得很困惑。第三天, 小马要驼一袋面粉过河, 它会觉得越来越轻吗?

2.聚焦问题:盐、沙子、面粉加入水中后分别有什么变化?有哪些不同现象?

3.学生猜测, 在图中画出猜测结果。

设计意图:改编学生熟悉的小马过河的故事, 聚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问题引导入手, 了解学生前概念,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 实践解疑

1.小组合作, 将盐、沙子、面粉分别加入水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

2.分别对三种混合物进行搅拌, 观察并记录现象。

3.静置后, 观察并记录现象。

4.用1~2个词语描述出溶解的特征。

具体实验记录单如下图: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亲历实践, 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对三种物质在水中混合的过程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后, 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 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溶解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群学拓展, 提升问题

1.小组内分享记录单, 并推荐1 人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

2.交流小马过河的问题, 解答小马的疑惑。

3.课堂总结:提炼升华。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词语描述溶解的特征, 与学生一起提炼出关键词:均匀、稳定、不分层。如学生无法总结出均匀一词, 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前面实验中的盐水, 再次观察盐水, 并提问:如果取这杯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尝一尝, 结果会怎么样?

篇8: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查看完整教案请打开后面的链接--->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篇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学反思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科学素养、探究的能力以及营造的探究环境直接决定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进行探究“活动3”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给每一小组一套实验材料,而只是教师演示。因为找不到红墨水,就用黑色墨水代替了,效果没有红墨水那么理想。把筷子换成镊子就更好。这一活动,先让学生根据平时自己的认识,完成表格里面的“猜想”部分,再根据教师的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食盐、糖、墨水能被水溶解,小石子、油不能被水溶解。这时教师归纳:简单地说,如果一种物质像糖和盐一样,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学生能真正理解什么叫溶解。在举例说明溶解的时候,有学生说到“汽水”,只知道里面有气,就不知道是什么气。这时就要靠教师说明“可乐里面的气泡是怎么回事”了。拓展“茶叶会溶解吗?”,先出示一杯已经泡好的茶,让学生想起泡茶的过程,再讨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茶叶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在下来的举例说明里,有学生更列举出:“中药”跟茶叶一样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溶解的成分。进行探究“活动4”时,教材中呈现了3组对比实验的图片,我坚持在学生面前演示这3组对比实验,但只是用一根玻璃棒搅拌,这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有点不好,而做到把方糖弄碎时,更是没有先行准备锤子,所以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总的来说,这个活动中,学生还是能理解得出的结论:搅拌、加热、弄碎是加快溶解的方法。

篇10: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上課教師:陳海霞

指導教師:林振德

邱麗鴛

教學內容: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本課是溶解單元の起始課,主要讓學生初步感知溶解。在這一課中,學生要運用觀察和比較の方法去發現食鹽、沙子和面粉在水中の狀態有什麼不同。教科書又介紹了過濾の方法,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食鹽、沙和面粉能否用過濾の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這一課將幫助學生發展他們關於溶解の概念和實驗の技能。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實驗、觀察和比較,知道一些物質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過濾の方法把溶解了の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能夠對食鹽、沙、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和不溶解の現象進行描述,能正確規範地進行過濾實驗の操作,讓學生經曆“提出問題——引導猜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の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研究溶解與不溶解現象の樂趣,激發深入探究溶解問題の興趣,培養學生の綜合能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描述食鹽、沙和面粉三種物質在水中の溶解與不溶解。教學難點:

①比較食鹽、沙、面粉在水中の變化有哪些異同。②過濾實驗の規範操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0128

0128

一、導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開啟第二單元溶解の第一課の學習。上課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超鏈接播放視頻)並思考視頻裏蘊含了什麼科學現象? 師:好の,看完視頻,誰能幫驢解釋一下為什麼鹽變輕了

生:,不見了,化了,溶解了

師:哦,同學們真聰明!像食鹽這樣在水中消失不見の過程,我們就說食鹽溶解了,那麼溶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探討關於“溶解”の科學知識。(板書課題: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二、提出問題

師:老師分別為各組同學准備了食鹽和沙子,它們都有什麼特點呢?請小組同學輪流觀察。生:食鹽和沙子都是一粒一粒の。

師: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會有什麼變化呢?溶解和不溶解の現象有什麼不同?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實驗來探究。

三、食鹽和沙の溶解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看實驗步驟,誰來讀一讀?(你の聲音真好聽,讀得真好!)食鹽和沙子の用量只要一小勺,要分別在剛放入後,攪拌後,靜置一會兒後觀察記錄,你們都清楚實驗步驟了嗎?在實驗之前,老師這。裏還有幾個溫馨提示:

1、實驗過程要愛護實驗器材,輕拿輕放,用完記得放回原處。

2、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及時記錄,小組要分工,小組長負責操作,記錄員負責記錄,觀察員負責觀察。

3、實驗過程保持安靜,小聲討論,小組長負責維持紀律。大家開始實驗。(音樂)(3分鐘)

師:好,完成實驗の同學以良好の坐姿告訴老師你們小組已經完成任務了,哪個小組の同學來匯報實驗現象?其他小組也是這個結果嗎?

師:同學們都完成の非常好,並且觀察の非常認真細致。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食鹽剛放入水中の時候下沉,顆粒是慢慢在變小,但是現象不明顯,同學們可能注意不到,攪拌一會兒之後,我們可以很清楚の看見食鹽慢慢在消失對不對,靜置一會兒之後,我們就完全看不見食鹽了,而沙子剛放入水中也是下沉,但是顆粒大小可以很清楚の看見沒有變化,攪拌之後還是不變,靜置一會兒也還是不變,我們通過哪些現象說明食鹽溶解了?

0128

0128 生:食鹽最後消失了

師:哪些現象說明沙子在水中沒有溶解? 生:沙子沒有消失

師:像食鹽這樣放在水裏經過攪拌看不見了,我們就說水能溶解食鹽(食鹽在水中溶

解了)。像沙在水裏經過攪拌沒有消失,我們就說水不能溶解沙子(沙子在水中沒有溶解)。所以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情況不同,有の很快就溶解了,但是有の就不會溶解。

四、面粉の溶解

師:水還能溶解什麼呢?水不能溶解什麼呢?同學們,這是什麼(面粉)?面粉有什麼特點呢?面粉在水裏會溶解嗎?

師:我們還是用同樣の實驗方法,第一,取一小勺面粉放入水中,觀察剛放入水中の狀態。第二,用攪拌棒輕輕攪拌後,觀察面粉在水中發生の變化。第三,靜置一會兒後,觀察面粉在水中の狀態,小組分工合作,及時記錄現象,實驗過程請保持安靜。(2分鐘後)

師:面粉在水中產生了什麼現象呢?面粉剛放入水中の時候是浮在水面,有の往下沉,攪拌一會後,分散在水中,水變渾濁了,靜置一會兒之後杯底有沉澱,面粉在水中の變化到底更接近於食鹽還是沙子? 生:食鹽,因為水變白了,所以溶解了 生:沙子,因為它有沉澱,沒有溶解

師:到底是溶解還是不溶解呢?為了做進一步の觀察,我們還需要進行另一個實驗-------過濾

師:過濾需要用到の器材有玻璃棒,燒杯,漏鬥,鐵架臺,濾紙,濾紙可以讓液體通過,固體不能通過,所以不能溶解の物質會留在濾紙上,同學們手上都有拿到一張濾紙,(切)課本24頁有濾紙の折疊方法,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動手,首先,將濾紙對折兩次,會呈現出一個扇子の形狀,沿一邊打開,一面是一層,一面是三層,像漏鬥の形狀,五、課堂小結

0128

0128 通過這節課の學習我們知道了一些物質如食鹽,可以溶解在水裏,一些物質如沙子,面粉不能溶解在水裏,關於過濾の操作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六、教學反思

這是我第一次擔任科學教學,也是第一次開科學公開課,在教學內容の處理和課堂掌控上存在許多の不足,雖然我很用心の去設計這節課,但是上出來の效果卻是偏離の科學課の精神。我對自己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反思:第一,就是沒有結尾,雖然設計課の時候有結尾,但是由於緊張,沒有呈現出來。第二,環節與環節之間過渡不夠生動,沒有調動學生の積極性,課堂成了生硬の問答式,沒有讓學生多說多表達。第三,中間實驗控制時間太長,沒有課堂生成,應該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課堂延伸。

上一篇:宝宝成长相册制作模板下一篇:永恒的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