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2024-04-30

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精选4篇)

篇1: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这都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勇于提出探究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与预测,自由设计探究方案,在老师的协助下收集数据资料、经历探究过程,积极与同学交流认识与体会,乐于分享探究成果。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良好素养。以下是本人对“食盐在水里溶解了?的教学体会。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及想像砂糖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体验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课中,本人先为学生准备了盐水,让学生品尝,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这水是咸的”、“这水放了盐”等,我接着提问“你看见盐吗?盐在哪里?”“盐在水里溶解了,所以看不见。”学生抢答到。“什么叫溶解呢?能解释吗?”我又追问。学生回答到“盐和水混合一起。”“扩散到水中不见了。” “它的味道还在。”等

我接着问“你曾经认真地观察过程溶解这过程吗?”,“你想再仔细地观察盐溶解的过程吗?”学生快乐的答道:“想”。接着让体验学生探究活动――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及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

二、形成探究预测、设计探究方案。

提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 在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提问并运用材料进行探究之后,随之将形成探究的预测,学生对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解释现象的发生。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而沙子不能溶解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对此,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对班同学这判断作了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也了解其他同学的认识。

“如何去证明你的判断呢?”“如何进行观察?”“什么情况说明它是溶解的?什么情况说明它不溶解?”学生有了前面的探究基础,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探究方案:把面粉放进水里经搅拌静置沉淀后是像沙子那样有沉淀物,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出来;还是像食盐那样没有沉淀物,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出来。使学生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更加细化、清晰化。

三、经历探究过程、感受探究奥秘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本课学生经历了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通过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对溶解概念有一个可对比的事例。面粉在水里是否溶解了,学生就可以以面粉与水的混合更像食盐与水,还是更像沙子与水的情况作判断。许多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都认为面粉溶解了,当搅拌后看到面粉“分散”到水中时,有学生说道:“我猜对了,面粉是溶解了,水的颜色都变白色。”因此,指导学生观察面粉与水的静置沉定与经历用滤方法分离沙子与水、食盐与水、面粉与水三杯混合物是不可缺少的。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让学生看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使用学生观察到与溶解有关的重要事实:(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水从无色到紫色;颜色由不均匀到均匀……)让学生从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联想到食盐、砂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同时学生亲身看到高锰酸钾在水在的变化,感受探究科学奥秘,从而兴奋而难忙,增进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反思探究过程、拓展探究认识、

学生在尝试的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实、解释后,需要对其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最终能解决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在学生经历了食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中的变化后,让学生更好的整理各物质在水的变化情况,总结溶解的特点。引导学生完成下表,以养成对探究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你能观察和区别吗?

食盐

沙子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微粒的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你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这样让学生反馈回忆探究地过程,通过对食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是否溶解,总结“溶解”的概念,也是对学生良好的探究素养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溶解”的探究,引导学生回忆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这是否也叫做溶解?另外“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关于“溶解”你还想知道什么?

培养科学素养重在体验探究过程,“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尝试盐水中,看不见食盐而猜到食盐在水里,食盐的不可见,是因为食盐溶解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食盐、沙子在水里变化,亲身体验“溶解”这过程。引导学生体验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深化“溶解”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反思各物质在水里的变化,从而对“溶解”的特点进行整理。在这体验逐步推进的探究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篇2: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逐渐变化的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由于教学中使用到的材料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实现“溶解”概念的构建。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平时,在喝汤之前,我们都会往汤里放点„„(盐),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了,溶化了)

2、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盐溶(溶化)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

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概念

1、提出观察要求:先观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观察,对比盐和沙子前后的变化。

2、学生把盐和沙子放进水中,实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4、小结:食盐在水里慢慢消失了,看不见了,食盐溶解了;沙子与原来一样大小,没有变化,沙子没有溶解。(板题: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三: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过滤实验进一步理解“溶解”的实质

1、出示粉末,让学生猜测:粉笔粉末在水中会溶解吗?

2、学生实验,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变化。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3、汇报讨论,引发学生思考“粉笔粉末到底溶解了还是不溶解,或者是溶解了一部分?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

4、教师介绍过滤方法,并演示操作过程,提出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和分析。

6、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滤纸上看到什么?”、“过滤后的液体是怎样的?”和“三杯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7、小结:没有溶解的沙子和粉笔粉末被滤纸分离出来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不能被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四: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类推想象食盐、糖等物质溶解的过程

1、出示高锰酸钾,问:它在水里会溶解吗?想证实一下吗?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问题:根据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你能说说食盐是怎样溶解,最后使到整一杯水都变咸的?

5、学生描述。(引导学生借助手势和画示意图进行描述)

小结:像食盐、高锰酸钾、砂糖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就叫溶解。

教学反思

一、抓住科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概念是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微粒”和“均匀分布”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充分的交流,对溶解的认知从原来的“像盐、糖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溶化的现象”,逐步建构成 “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且不能被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学生对“溶解”这一科学概念的建构经历了从表象到抓住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二、精心选择和处理活动材料,创设建构科学概念的情境

活动材料既是教学准备的主要对象,又是构成有效活动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的活动材料,对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有重要的作用。

1、挑选处理材料,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个活动,我给学生提供了盐粉和清洗得很干净的沙子。盐粉溶解速度快,干净的沙子避免了掺有杂质而干扰学生的观察。由于对比效果明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溶解的原来认识,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第二个活动,我用粉笔粉末替换了教材中的面粉。教材把面粉作为有结构的材料,但面粉中有部分的物质是能溶解在水中的,因此经充分搅拌后,过滤后的液体仍呈现混浊。开始上这节课时,我也是使用面粉这种材料,但学生观察滤液后认为“部分面粉溶解在水中,部分面粉不能溶解”,而这种判断也确实是正确的。这样的结果,是会影响学生对溶解的理解的。粉笔粉末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钙,难溶于水,沉淀速度较快,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后的液体十分清澈。因此用粉笔粉末代替面粉,能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水中难以用肉眼分辨的粉状物质也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

控制好高锰酸钾的量。200亳升的水加入半粒米大的高锰酸钾即可,并且把高锰酸钾碾碎,这样会令观察的效果更佳。高锰酸钾量过多,会令溶液的颜色过浓而影响了观察,过滤时少部分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留于滤纸;量太少,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溶解扩散这一过程的现象不够明显。

此外,我还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四根筷子,每一杯混合物只使用一根筷子,避免交叉使用,影响观察效果。食盐、沙子、粉笔粉末和高锰酸钾分别用推拉封口的小塑料袋装好,份量基本相同,并贴上标签,方便学生实验使用,也方便以后重复使用这些塑料袋。

2、分步呈现材料,凸显活动的层次性。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材料的出现往往控制着活动的节奏。活动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对前一种材料的使用,当学生感到或者意识到认知种困难时,引发为一种需要,下一个材料的出现便能体现其价值,由材料带动下一轮的探究活动才能体现其中更大的价值,同时也通过活动的层次性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这一课中引入课堂的材料很多,沙子,食盐和粉笔粉末是三个重要的材料。其中,沙子和食盐是区分是否溶解的支撑性材料,而粉笔粉末则是一个深化性材料。教学时,我先出示沙子和食盐两种材料,通过让学生对这两种材料在水中的变化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初步地建立起关于溶解的概念,即像食盐那样在水中变小了,变少了,最后慢慢不见了,是溶解,像沙子那样在水中沉淀下来,颗粒大小基本没有变化,是不溶解。紧接着我推出了粉笔粉末,粉笔粉末的出现让学生解释溶解现象受到局限,认知发生矛盾冲突,从而自然地引出用“沉淀”或“过滤”的实验方法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学生已经明确了食盐在水中能溶解,而粉笔粉末与沙子都不能在水中溶解。那么溶解了的食盐在一杯水中是怎么分布的呢?学生有的说,下半部分分布多,就像沙子一样落到底部,有的学生说中部比较多,还有的说上部比较多。究竟怎么样,我们需要验证。但因为食盐溶解到水里后不能通过观察直接看到它的分布状况,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可以溶解在水中,且可以看清其充分溶解后分布状况的物质。这时,我适时地推出高锰酸钾这种材料,它的出现成为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3、合理改进材料,方便学生的操作。

在保证操作安全和实验可靠性的前提下,对材料实施改进,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过滤实验中使用到的铁架台、铁圈等,不仅笨重,而且学生在实验时很难做到“三靠两低”的规范要求,操作难度大。实验指导因为规范的东西太多,致使实验的指令性很强。当学生按标准操作完成过滤实验时,时间花费了不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过滤方法”并非教材指向,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滤方法,教师用书中甚至提到“往漏斗中倒入液体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定要求用玻璃棒引导,只需让学生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漏斗外即可。”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际,我对过滤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把紧贴滤纸的漏斗放在锥形瓶里(或集气瓶),慢慢把滤液倒入漏斗进行过滤。通过这样的改进,使操作变得十分简便,学生不需要去记住繁多的操作要求,而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与思考上,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课有三个活动,而且活动中使用到的器材比较多。因此,必须科学组织,紧密协调,各个活动才能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同时也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发展。

1、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教学。

导入时,我利用生活中喝汤这一常见例子,了解学生对溶解现象的已有认识;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再接着指导学生运用过滤的方法,检测物质在水中是否形成微粒、是否均匀分布,从而判断该物质是否溶解;最后利用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让学生学会推断和证实其他可溶物质的溶解过程。

通过这样有序的、渐进的科学概念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对溶解现象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2、指导观察,提高活动实效。

活动前,我先作示范和方法指导。例如,在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时,我特别强调:先观察——边搅拌边观察(先慢后快)——停止搅拌再观察。这里的停顿和分层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观察到“溶解”作为一种过程的变化。缺少了这个细节的指导,很多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搅拌,不会静心地、细致地观察,就不能体会到食盐在水中慢慢地、慢慢地变少了,最后看不见了的变化过程,这将导致观察过程的缺失。由于作了

详细的指导,在后面的两个观察活动中,学生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观察粉笔粉末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

在进行观察活动时,我指导学生注意对比溶解物质(如盐)和不溶解物质(如沙)在水中的颗粒大小及数量的变化;留意滤纸上的物质;对比过滤后的液体与过滤前的液体不同点,从而使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

学生进行过滤实验时,我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混合物倒入漏斗前先充分搅拌;液体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倒一次就够了;不能用筷子戳滤纸。这几点操作提示保证过滤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全部过滤而浪费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过滤活动结束后的汇报中,一定要让学生讨论分析肉眼难以看见的颗粒(粉笔粉末)和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盐)的区别,如果把两者等同或混淆了,就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溶解”的概念。

观察高锰酸钾溶解的活动中,我强调一定要慢慢地搅拌,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及作出的解释,尤其是头脑中产生的想象。因为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实际就是就高锰酸钾微粒在水中均匀分散的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食盐在水中化成微粒分散在水中各部分起重要的启迪作用。

篇3: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教材简析:

《食盐地水里溶解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辨别常见的几种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认识溶解的几个特点,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实践“鉴别各种物体是否能溶解在水中”,知道什么是“溶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溶解”的几个特点。

教学准备

1、 9种可溶解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生活中常见的)

2.实验必备仪器。(烧杯、玻璃棒、聚气瓶、勺子、滤纸、漏斗、铁架台)

3.探究用的表格,1张。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质疑激趣

1、老师讲一个关于溶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谈谈对溶解的认识。

(二)演示实验,学会操作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烧杯、聚气瓶、玻璃棒、勺子,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在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水;

第二步:把盐加入水中;

第三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第四步: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情况。

(三)亲自实验,了解“溶解”

1、小组分工合作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4人,根据各自的特长,组内分好工。

2、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3、小组讨论汇报

各小组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所做实验是“溶解”实验还是“不溶解”实验,说说依据。

(四)分离实验,解释“溶解”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课件演示实验步骤

第一步:折滤纸:先把滤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滤纸打开,一面三层,一面一层,跟漏斗一样的.形状;

第二步:放滤红:把滤纸小心地放入漏斗内,滤纸要比漏斗低一些,用一点水把滤纸湿润,使滤纸与漏斗紧贴。

第三步:放漏斗在铁架台铁圈下放好一个量杯,再把漏斗放入铁架台铁圈内,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第四步;引流,把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将烧杯斜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漏斗,不能漫过滤纸。

3、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哪些物质和水混合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五)总结实验,拓展延伸

1、解释溶解

观察实验表格,了解溶解的特点,知道溶解是指:物质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看不见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的一种现象。

2、布置课外作业,

篇4: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

在教学创新设计中,我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六课《常温状态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为了适应六年级学生的教学,对原内容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学习要求。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制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并展开实验,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本单元围绕“溶解”这一研究主题,以食盐和水作为主要的观察研究材料按问题顺序编排起来。本课是在学生加深了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上,已经经历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教材对学生的教学目标高度降低,只要求学生了解等量的常温状态下10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份数,对具体溶解克数的数字并没有作要求,考虑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已经比四年级的学生提高了不少,所以必须对原教学要求作出必要的修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设计出适合自己操作的研究计划并探究出精确的数值。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通过经历实验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2、科学探究:

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实验研究的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

针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问题自主进行研究,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

①、如何对加入的盐准确计量。②、食盐怎样才算不能溶解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食盐、小勺、筷子、烧杯、量筒、牙签、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2、教师准备:食盐、小勺、玻璃棒、量杯、牙签、电子秤(天平)、量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五、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1>、对比实验:

教师准备相同量的盐(一平勺),不同量的水(一杯10毫升,另一杯20毫升),请一生和教师一起进行食盐搅拌。<2>、观察实验结果:

全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食盐不能在水里无限溶解。<3>、提出问题:

水溶解盐的本领使有限的,这个本领和什么有关?(水的温度、水的多少、放入水中的盐的多少)<4>、控制变量,引入课题:

水的温度设定为常温(测量结果为水温14摄氏度),水的多少设定为100毫升,盐的多少由实验小组自己控制,探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盐?”

(板书课题)

2、讨论交流,制定方案。

<1>、要求:(1)使用桌上的实验材料

(2)思考:怎么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出“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盐?”

(3)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得出精确数据。

(4)用简单的文字或简图记录在实验方案纸上

<2>、小组内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点拨指导。(1)准备怎么做?怎么称?

(2)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得出的数据是精确的?(3)使用天平时要注意什么?

(4)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4>、各个实验小组修正自己的实验方案。

3、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1>、各个实验小组根据自己修正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实验。

4、分享结果,分析数据

<1>、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2>、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验数据,汇总制成统计表。

<3>、师生共同分析统计表,得出九个实验小组的数据平均值。

<4>、各个实验小组对比平均值,分析谁的误差大,找到数值最高和最低的小组。<5>、展示数值最高和最低的小组的实验成果,分析误差偏大的原因。

(数值最高的小组杯底还留有大量的盐粒没有完全溶解,而数值最低的小组杯底的盐粒继续搅拌还可以溶解,还可以继续放盐。)

<6>、因为有了这几个偏小的数值,所以我们现在得出的平均值有可能偏小,精确的数值应该是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大约36克盐。

5、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由此可见,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渗透饱和度的概念)<2>、课后继续研究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味精,多少克糖?„„ <3>、思考:100毫升水里能溶解的各种不同物质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特别是开课的对比实验使学生了解到一定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初步感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接着提出“那么常温状态下10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呢?”这一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新颖独到。

本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实验设计与操作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多是让学生依照一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容易禁锢学生思维,结果往往是学生多按单一方式探究。而本课却能在课堂上提供充分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结果各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设计出了适合自己操作的不同的实验方案:有的是称一份食盐放一份,最后算总的放入食盐量;有的先称出一平匙盐的重量,再计算放了多少平匙食盐最后用克数乘以勺数得出一共放了多少克食盐;还有的先称出放盐之前水和烧杯的重量,再称出放盐之后盐水和烧杯的重量,两者相减得到放入食盐的重量等等,将难点变成了亮点,充分体现了教师设计上的匠心独具。

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是十分细致到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首先是提出了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比如怎样放盐?什么时候停止放盐,盐加到后面为什么要少量的加?如果没有完全溶解怎样计算放入的食盐量。其次是对实验操作的方法指导详细,比如使用天平称盐时,在托盘里垫一张纸,保护托盘不受腐蚀,同时提问学生:这样称出的重量是什么和什么的重量?一个小小提示可见教师的指导的细致。再比如搅拌的方法,虽然原来学生学过,但葛老师在实验时不忘再次示范和提示学生,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正是教师这种细致的指导,保证了学生实验的成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一节真实有效的好课。

上一篇:吃年夜饭的抒情散文下一篇:冬季消防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