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2024-05-09

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1篇)

篇1: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语文名生培养总结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要素,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对象,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国家民族是否振兴,国民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关键在于今天对学生的教育,但是由于智力上、家庭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学生也不可避免的在学习上出现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两个群体,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实行优秀的学生优胜培养使他们更加优秀、学习水平有缺陷的学生力争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实现在学习上的大转化,现将今年特长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培养特长生方面,我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

1、认定了特长生人员:

我在培养特长生之前,先是找出班级中的特长生,具体如下:

王一凡和张雯,这两个同学在写作和朗读方面都比较专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确定了培养目标:

A、结合学科教材内容的实际,首先培养特长生全面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中要求记住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除了把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外要运用课外活动时间给特长生进行课外辅导,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综合,力求使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

3、制定了具体的培养措施:

1、对特长生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施教。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手段,对特长生有意识的加大施教力度。教师从备课到讲课、课外作业到课外辅导,均体现施教措施,有意识的提高对他们的目标要求,加大对他们的训练面和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调动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以满足日常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2、组织有效的中心组活动,其形式包括写作小竞赛,课外阅读、朗读比赛等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引领表达,培养写作能力。

阅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富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学生就会拿起笔来写作。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往往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许这种童趣,成人无法体会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而我们教师更应该认识到:这是习作者的真实反映,他的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的体验的独特感受。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能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不然的话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优秀学生是学生本人,家庭,老师乃至社会协同努力“做”出来的结果,师者之乐也主要来自于其间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当然也包括最终的成就感。

语文名生培养总结

王伟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篇2: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一、严格管理,求规范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规范的管理,同样,一个好的训练队,也需要严格的管理。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运动员。如运动员早训制度、奖励制度、早操带操制度、打扫体育室制度、定期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规范了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提高了训练效果。

二、认真钻研,求科学高中阶段的运动员学习任务紧,他们不可能像少体校的运动员一样训练,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训练的效益,成了我们认真钻研的问题,工作计划《2009—2010学上学期体育特长生训练工作总结》。例如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借鉴了体育教学上的“快乐体育”理论进行田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身体素质训练时,我采用各种接力跑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我在训练中积极尝试运用“多因素训练法”。多因素训练法是指一个练习手段能达到多种训练效果。

篇3: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一、“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转化“德困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 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首先, 班集体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行动来实现。在好的班集体中, 学生的集体目标是为大家所认可并为之奋斗的;但是, “德困生”的言行常常阻碍目标的实现。“德困生”的存在不利于树立榜样。在一个班集体里, 榜样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 榜样的言行可以直接规范大多数学生的言行。但是, 一旦出现几个“德困生”联合起来, 对榜样进行打击, 则榜样不仅难以发挥作用, 而且自身感到无所适从。其次, “德困生”的导向作用。“德困生”并不是各个方面都比别的学生差, 相反, 他们常常在某一方面还会是优生。如果不及时转化, 任其发展下去, “德困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 甚至在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形成一定“气候”, 后果将不堪设想。“德困生”的转化工作虽然有社会力量、家长的帮助, 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学校。学校对学生的要求, 实际上是党和人民要求的反映。学生的品行形成不是先天的, 而是靠后天的教育。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中出现了“德困生”, 这是正常的现象。

二、转化“德困生”的策略

(一) 深入了解“德困生”的心理特征。

要教育学生, 就得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德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德困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德困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 “德困生”的一般心理特征, 表现为如下矛盾状态:

1.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德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 具有社会性较早介入的特点,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熟”。他们不只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训斥, 即使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冲动。

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德困生”有好胜心, 这说明他们有上进心的基础, 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太差, 道德认识水平低下, 一时取得不了胜利。于是他们便在其他方面, 特别是在不良行为上出风头, 来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于这种矛盾心理, 班主任要实时引导学生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锻炼他们的毅力, 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

3.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德困生”同样有改变现状和急切上进的心理。即使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的学生也往往有改好的念头。特别是在外界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 比如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或换了班主任, 或自己做了一件较有影响的好事而受到表扬的时候, 他们常常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表示。

(二) 确立“德困生”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

“德困生”是相对的, 在“德困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 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德困生”, 教师常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 后来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只要教育得法, 持之以恒, “德困生”就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人才, 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在于能帮助学生找到在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三) 善于捕捉“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正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失学儿童教养院的时候, 就非常善于和肯定那些流浪儿童的优点和积极因素。他始终认为, 就是那些被学校开除的, 非常难以教育的青少年, 如果被安置在有正常秩序的环境里, 也会变得很好。如果我们把“德困生”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 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它挖掘出来, 琢去那些掩盖着它原来光辉的杂质, 使它重放光芒。

1.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德困生”的缺点错误是明显的, 而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则往往是少而微、隐而藏的。有一位班主任说过, 要在“德困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 就是要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 老婆婆的心肠。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挖掘“德困生”的积极因素时, 不仅要下一番功夫, 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2.要慎重对待、牢牢抓住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德困生”的积极因素是微弱的, 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兴趣、爱好和特长, 也可以是见贤思齐的心情, 还可以是自身优点的偶然出现等, 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积极因素。在“德困生”的发展过程中, 对于任何一点上进的要求, 不论其动机如何, 都要抓住它, 使它由小变大。

3.要善于发现“德困生”的种种进步。在学校教育中, 我们要以爱为先导, 使“德困生”不断进步。但有时大量的转化工作换得的却是“德困生”“比以前还落后了”的结果,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往往是由于班主任还未掌握转化”德困生”的技巧。例如, 我校有两个”德困生”已有一段时间未打架了, 但有一次为了争夺一个篮球, 互不相让, 最后挥拳而上, 打起架来, 事后, 他们便来找我评理, 我听完了他们的自辩后, 深思了一会, 说:“你们两人都有进步。”两个“德困生”都愣住了。心想打架怎么还说有进步了?我说出了两点理由:“第一, 你们这次争的是篮球, 说明你们对锻炼身体有兴趣, 开始有了正当爱好, 不像过去那样, 非要打个你死我活, 也是一点进步。第二, 你们找我评理, 说明愿意服从真理, 不是像过去那样我的话听不进去。”两个学生听完后, 没有再提出比高低的要求, 手拉手地走了。

(四) 要创造“德困生”转化的各种条件, 促成转化。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只是“德困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起点, 要使这个起点变成立足点, 并成长壮大, 还必须创造各种条件。

1.培养”德困生”的积极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德困生”的兴趣与一般的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德困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 稳定性、效能性低, 这种特点决定了“德困生”的兴趣很容易被低级下流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 教育不好, 易走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德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首要条件。

2.帮助“德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德困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 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 所以, 转化”德困生”首要的是改变他们学习落后的状态, 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 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使之产生较强的上进心。那就是说, 只有通过耐心帮助, 使他们看见自己学习上的进步, 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他们旺盛的精力才能有正当的归宿, 也才能彻底摆脱周围的不良影响, 对思想品德的进一步转化才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3.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热爱学生, 特别要热爱那些“德困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要发挥集体力量, 争取多方支持。做”德困生”的工作, 光靠班主任一人奋战, 难免力薄势单。因此,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发挥班级中各种力量, 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以促进“德困生”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在校外, 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德困生”之所以成了问题学生, 一般都和家长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或教育不得法等因素有关。因此, 为了教育、转化“德困生”, 班主任需要做好家长工作, 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子女,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还要和社区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 共同研究教育“德困生”的问题。

(五) 要有爱心、耐心、信心。

1.用爱温暖学生。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都要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德困生”, 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我还要求他们也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放下思想包袱, 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首先用爱, 让这些“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 也使他们从心里接纳了我。

2.耐心的说服教育。“德困生”具有自卑、胆怯、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的心理。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 在刚刚接触他们的时候, 我没有因学生犯过的错误而过多地批评、责骂他们。而是宽容、接纳他们。首先帮助他们找出犯错误的原因, 其次找心理原因, 帮助他们分析坏习惯造成的影响, 提出改正的办法, 使他们主动反省, 主动改正错误。

3.不断鼓励, 树立自信。义务教育段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德困生”也不过是缺乏肥料的禾苗, 他们有消极的一面, 同时也有潜在的闪光点, 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 也能成才。班主任要善于从“德困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愿和个性特征,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前进的动力。事实证明, “德困生”并不是一无所长的“坏孩子”。他们也有一些没被发现的长处, 只要教育得法, 一样会成为优秀生。

篇4: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

一、农村语文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为了能够很好地转化教育学困生,笔者将自己所带班级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学困生对语文学习没有自信,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我们的语文学困生的不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书写潦草,书写速度慢,作业拖拉,作业质量糟糕。很多题目教师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强调了,轮到自己做作业时仍然错误百出。长此以往,更是形成了恶性循环,学困生就这样形成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转移,受外界干扰大,爱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干一些破坏良好课堂秩序的事情,例如,看课外书、传纸条、投纸弹、睡觉、说话等一些与语文内容无关的事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语文学困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认为学习与自己无关,根本不管老师和家长的良言苦劝,上课时思想不能集中在学习上。这部分语文学困生语文能力低下,在课堂上喜欢当观众,当其他学生激烈地学习语文,谈论语文问题,探究语文奥秘时,他们则与世无争。

二、农村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在广大农村,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学生作业时只问做完了没有,

至于作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根本无人问津,实际上是没有能力过问。再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的家长由于家务忙,常年忙于农事,不能主动地与学校老师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学生缺乏家庭教育,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衡。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我们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我们一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并且人数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有很多的未成年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在我们农村越来越多,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可小视,这部分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关乎到民族的未来,

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也可能是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是哥哥姐姐,这些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了亲情的缺失,

管理疏松,要求不严格,学习成绩低下。

有一部分老师很少对语文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这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就因为不喜欢这样的语文老师,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由于自己没有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和端正的语文学习态度,这部分学困生在小学语文成绩一直不乐观,到了小学,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内容的增多,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了一种恐惧感,自身存在严重的自卑感,经常自暴自弃,经常逃学。久而久之,成为语文学困生。他们没有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不知道语文课堂之前该怎样预习,上语文课时怎样听讲,上完语文课之后怎样巩固复习,加深记忆。结题时不会思考,不会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知识,不会变通,不会归纳总结。

三、农村语文学困生转化教育措施

农村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分

析教育转化每一位学困生,只要有进步,我们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关注每一位学困生的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和变化,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放大这些闪光点,引导学困生,让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老师在挖掘他的闪光点,老师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情感比较脆弱,这部分学生的内心比较敏感,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位学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能蔑视,侮辱学困生的人格,要用一颗善良、宽容、仁爱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教师要想办法消除自己与学困生心灵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用爱架起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桥梁,让学困生亲近我们,爱我们,这样才会变被动的学习语文,为主动的学习语文。另外,教师转化学困生不能一蹴而就,要用耐心、恒心和爱心在长期的教育中发展学困生。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家庭方面也应该作出努力,家长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时期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要创造各种积极有利的条件,

让学生去学习。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需要社会加大投资力度,让学生有条件、有地方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每所学校发展的永恒話题。语文“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只有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把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做细致、做深入,用新举措、新方法转化教育学困生,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刘淑华.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4(2).

篇5:培养特长生转化后进生计划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每一个少年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准备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兴趣小组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所特长。

1、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地参加科

学、技术、体育、文艺等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和参加多种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3、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

4、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5、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使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基本要求

1、文艺活动:通过体育、绘画、书法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艺术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科技活动:通过智力答题、模型制作、实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的科技水平及科技发展对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体育卫生活动:通过各项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以及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体质。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

转化后进生

一、我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深入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

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实施素质教育“全体、全面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关键是形成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能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教师应注重创造,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和民主,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宽容,亲情和友爱,同时受到感化、激励和鼓舞。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新路子。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去。有目的地进行学生心理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状况,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双育合力。

2、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搞好特别学生的情况跟踪调查,对其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和排除,矫治其心理疾病,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

3、校内外齐抓共管,家校结合,拓宽教育渠道。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是最好的帮手和支持者。将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另外,通过家长委员会,把学生中在接受心理健康指导后取得明显成效的例子在家长中广泛宣传,帮助家长掌握部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训练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4、积极探索“低起点,多层次,高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低起点”就是传授新知识的起始阶段放低起点,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听的懂,学得进。“多层次”就是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高要求”就是精心钻研教材,使所有的学生都处于“跳一跳,摘个桃”的学习状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6: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一、根据班级实际,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暂差生, 我们更应该变冷漠为关注, 变忽视为重视。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认真备课、上课, 积极参加学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 从中吸取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注重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注重学科渗透,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善学、乐学。关爱学生,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认真钻研教材, 针对班级学生实际, 针对学生特点, 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做到节节反思、日日反思, 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尽量做到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讲,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感悟。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 做到以情动人

我们在学生面前应做到言出必行, 要能感受暂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冷漠, 错误的想法等, 要信任他们, 鼓励他们自由、快乐的获取知识。最后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做到真正的理解。教育是爱心事业, 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 我们应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 让学生们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 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只要我们善意地理解他们, 高兴地接受他们, 一定能够使暂差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三、掌握暂差生心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 在几次考试中连遭失败, 有些学生对外语学习已失去了信心, 如果不加以引导, 极易使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平时主动接近他们, 和他们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用真诚的微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 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 各个突破。此外, 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迁怒、不急燥, 忌使用训斥, 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的语言, 他们毕竟是小孩子, 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 一句体贴的话语, 一个会意的眼神, 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暂差生

浓厚的班级学习气氛, 对暂差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 他不好意思不学。所以我充分利用早自学及课堂上的时间, 让同学之间展开小组竞赛, 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此外,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 暂差生之所以差, 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 我在对每位暂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 (一学期) 学习目标, 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 及时修改目标, 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 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五、根据学科特点, 采取科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要大量地反复地模仿, 训练运用, 而大多数暂差生由于平时学习不主动, 怕吃苦,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 不能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所以,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各种情景,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1.活跃课堂气氛, 激起暂差生的兴趣

暂差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 我将教材化难为易, 化多为少, 精讲多练, 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 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暂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 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单词;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 当暂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这样, 暂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 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 消除了畏惧心理, 为了延长暂差生上课专注的时间, 我常在课堂上将优等生和暂差生搭配起来, 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调节他们的情绪, 让暂差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帮助暂差生做好预习工作, 做到笨鸟先飞

大多数暂差生往往是笨鸟后飞, 甚至于笨鸟不飞。教师就只好常带着他们先飞, 我利用早自学的时间帮助暂差生预习新课、试读课文等。和暂差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并多花时间。

3.督促暂差生课后复习

由于暂差生学习不主动, 很容易产生拖赖作业的现象, 所以对暂差生的作业我经常是面批, 这样可以让他们及时订正自己的错误, 并且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每天早自习, 找几个暂差生到我面前来朗读背诵前节学过的对话, 叮嘱暂差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更大的差距。

六、及时与家长联系, 争取暂差生家长的配合

外语是一门语言, 要进行听说读写的大量训练, 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 暂差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 及时联系, 争取他们的合作, 督促孩子做作业, 听磁带, 背书, 默词等。这对暂差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有一位暂差生, 平时学习不主动, 经过与家长的联系, 每天回家妈妈都督促他读半小时的英语, 半学期下来, 他的英语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 暂差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 转化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查缺、补漏、改错这些方面, 对待暂差生一定要耐心, 细心, 多和他们沟通,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学习上多关心他们, 长此以往, 这些学生一定会有进步的。

摘要:暂差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 转化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查缺、补漏、改错这些方面, 对待暂差生一定要耐心、细心, 多和他们沟通,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学习上多关心他们。长此以往, 这些学生一定会有进步的。

篇7: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在社会迅猛发展社会的今天,各个方面需要不同合格的人才。 然而小学阶段是塑造合格人才关键时期,后进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做好这一时期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凡是后进生,往往都有一种失落感,悲观失望,缺乏上进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不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社会都是不利的。

一、热爱学生,是“后进生”转化的首要条件和基础

学校不同于工厂,不能出次品,更不能出废品,要使自己的“产品”合格,首先要做爱孩子,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教师热爱优秀学生并不难,但要爱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却很不容易。由于“后进生”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冷眼嘲讽,感到孤立,无所依靠,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更需要温暖和爱护。这要求教师不仅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更要从思想上了解他们的心态,把“严”与“爱”结合起来。时刻关注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

二、抓闪光点,因势利导

差生并不是各方面都差。马可连柯说过:“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在差生中,有的劳动积极主动,有的擅长体育,有的乐于助人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精心诱导,不失时机地使其发扬“优点的一切趋势”,诱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力,使差生转化成优等生是大有希望的。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后进生,基础差,坏习气多,做他们的转化工作,如果急于求成,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效果相反。教师首先必须全面了解把握每个“后进生”的个性差异、家庭环境、认知水平及思想认识的实际,用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衡量“后进生”转化程度。转化措施起点低,步子小,反馈快,尽量能符合后进生的接受程度。这样转化工作内容易看到成绩,有利于良好情绪培养和转化的信心的提高。对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两方面都差的学生更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转化计划,先转化思想表现为主,配合进行学科知识补差,逐步到位,最后达到根本转化。

四、做好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差生”

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方面 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样差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更有效。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寻找问题原因,切磋最佳教育方法。协调做好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差生”。教师不要把找家长当成一张王牌,动不动就找家长。有的是学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家长,学生受了皮肉之苦,会出现短暂的改好现象,但不会长久,只有让孩子从内心发出改好才行。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为我好。

篇8:小学生特长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天真活泼, 思维活跃, 好奇好胜, 接受能力强, 可塑性大。但是, 他们意志不坚强, 随意性大。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施加影响, 其潜能可以得到深度地开发, 爱好特长能够得到较好地发挥, 自主意识会逐渐觉醒, 创新精神会得到张扬, 特殊能力会得到增强。他们今天获得的特长技能, 将会伴随和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 对学生特长的培养, 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兴趣爱好只能引导而不能强求,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确立要从哪个方面发展, 学习什么特长。一旦确定, 就必须要他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努力学习, 不能以好玩、试试看的态度去学习。因为, 特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学习训练过程中, 如果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 见异思迁, 那么, 特长对学生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之物。务实、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是特长生不断进步的基础。如, 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技能训练时, 学生刚一接触, 觉得很简单, 自己都会。当教师讲明训练要求、要领时, 他们都会迫不急待地想去试一试。这时,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掌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积极地指导、启发训练,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 就难免会使学生觉得好玩。训练几次以后, 他们就不再感兴趣了, 也就会不积极主动地去训练, 更谈不上完成学习任务了。所以, 在特长学习前, 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 坚持不断的刻苦训练, 才能提高技能, 这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成功兴趣

成功能激发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反之会使兴趣大减。在特长教学中, 如果教学目标太高, 教学内容太难, 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 就会丧失信心。这样就会大大削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把训练的难点分散和降低, 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 使学生看到自己阶梯式的进步, 从而产生满意的感觉, 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创新教学模式

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维持学生注意力的必要因素, 同样也是激起学生兴趣的主要方法。反之, 呆板、单调的教学模式, 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特长学习兴趣, 就需要根据不同特长科目的内容、特点和要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 作文特长练习时, 可以开展作文展示活动, 即要求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拿来当堂朗读, 教师也当堂讲评;象棋特长学习, 可以进行“打擂台赛”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恰当合理的安排, 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 积极参与活动, 有利于学生特长技能的提高。

四、发挥主体作用

在学生爱好特长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在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和任务后, 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主观愿望, 应用自身已获得的知识, 进行更高要求的学习和训练, 从而激发积极思维, 通过学生的努力, 达到更高的学习要求。这样, 既体现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 又弥补了集体训练的不足,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挥, 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性, 还能激发他们特长学习的主动性。

五、培养坚定意志

篇9:浅析小学德育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小学生 后进生 背景因素 心理特点 转化措施

所谓后进生,主要指学习成绩较差、缺乏纪律意识、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现实当中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较好,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另一类是行为表现和学习均较差的学生。尽管每个班级里后进生都不多,然而影响面却很广,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阻力。因此,对于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后进生形成的背景因素

(1)家庭因素的影响。首先,教育方式不恰当,主要表现为粗暴、溺爱袒护纵容、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丧失信心、唉声叹气等;其次,家庭环境不和谐,如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再次,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以上因素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空间,直接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因素的影响。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力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压抑学生个性;教育方式单一,教师只知道批评指责,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3)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既是“大染缸”,也是“大熔炉”。既能使人百炼成刚,也能使人走向堕落。如今,社会上的许多不良因素,如黄赌毒、江湖义气等直接侵蚀着学生的心灵。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1)自尊心强。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后进生同样如此。他们也渴望得到关心,受到尊重。但因后进生组织纪律松散,不努力学习,同学厌恶,老师批评,人格得不到尊重,导致其自尊心异常强烈,对别人的态度非常敏感,表现为情绪变化大,易失控等。

(2)自卑感严重。长期的失败体验,使后进生经常处于孤立无援、受歧视的地位,天长日久,缺乏自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力差、脑子笨”,从而自暴自弃。

(3)意志力薄弱。后进生也想做个好学生。然而,他们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也愿意遵守学校的纪律,自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有些事情无法坚持长久,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旧病复发”。

三、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1)帮助后进生排除心理戒备。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千万不要整天板着面孔,训斥、责备甚至挖苦、讽刺后进生,这样做只能激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开展转化工作。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关心、爱护学生,通过语言、眼神、表情、行動等将自己对后进生的高度期望表现出来,需求其需要尊重的心理需求,让其在心理上接受老师,继而接受教师的做法和要求。

(2)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教学实践证明,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概念”,全盘否定自我。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帮助其克服自我偏见,使其从“脑子笨,能力差”的自我困惑中解脱出来,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首先,要教育后进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帮助后进生“扬长避短”,积极寻觅、培植他们的优越感;其次,了解后进生的兴趣特长,在课堂上或者课外活动中,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树立起追求成功的勇气,促进自信心的提升。

(3)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能力。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他们遗漏的知识非常多,即使想学习,也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学起、如何学好。因此,要对后进生进行细致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其能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首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怎样有效地听课、怎样阅读、记忆、做题等等;其次,根据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做好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模仿,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习方法;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时进行检测(早期教师检查,后期学生自检),及时进行反馈;最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内化成自觉的行为,并持续下去。

(4)充分发挥集体作用。班级体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家,班级环境的好坏将对后进生的转化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通常而言,良好的班风能够催人奋进,对转化后进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班风差的集体因舆论导向不正,可能使后进生身陷泥潭,增加后进生的转化难度。因此,转化后进生必须重视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身为班级管理者,要下大力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集氛围,熏陶感化后进生,并经常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积极带领后进生参加,使其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

(5)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后进生的形成背景因素有很多,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不能仅靠学校,要让学校、社会、家庭等形成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学校方面应主动联系后进生家长,并结合具体的家庭教育情况,指导家长开展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针对粗暴型、叹气型家庭,要多介绍学生优点,提高家长协调教育的信心,针对放任型、溺爱型家庭,则要如实反映后进生的缺点和不足,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沟通和赞赏。其次,学校还应与街道、公安部门等合作,减少或切断社会不良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为其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小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规律,认真分析后进生形成的背景因素,了解其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转化措施,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边巴次仁.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成才之路,2009年27期

[2]周建军.谈后进生转化工作[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1期

[3]王春荣.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职业,2009年05期

篇10:以微课促进小学生的特长发展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 信息化教学在各个校园相当普及, 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拓宽了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信息技术在语、数、外课堂中的应用是相当活跃的, 而随着区域特色明显的各地区、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长发展为载体的校园特色课程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而微课, 这一特色课程中最新、使用最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正在悄悄渗入、普及。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应运而生

我校一直在进行促进小学生特长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在行进的脚步中, 我们不断地探索, 大胆地尝试, 从学校教育实际需求出发, 认为微课以它特有的优势在促进小学生特长发展中起着积极引导、推动发展、成果高效、简单实用、课内外结合、展示及时、易于接受的作用。

微课以灵活多样的形式, 简单明了地指出问题的核心, 通过反复和不断强化的操作, 化难为易。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 他认为“对教师而言, 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 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近年来, 为了切实推进我校课程改革, 实现办学特色、学有特长的目标, 我校围绕“实施和雅教育, 收获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和打造质量特色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建设健康、文明、高雅、和谐的现代学校文化, 大力开展了学生特色活动。设立书法、经典诵读、陶艺、剪纸、葫芦丝、口琴、科技制作、绘画、鼓号队等多个社团活动。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而在这些特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无论是各个社团集中组织的演练活动, 还是课外家庭中学生个人的自我学习活动, 都使用了微课。以此看来, 微课对促进小学生特长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制作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设计制作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愿意去学、认真去学、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优质微课, 并合理地进行应用,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优质微课的设计制作, 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严谨科学的教学设计、媒体素材的选择以及许多相关软件的应用等等。设计制作优质微课还可以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对学生课外特长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坚持从最底层、学生最原始的需要出发, 学习设计制作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优质微课,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走进学生生活→确定主题→制订方案→实践探索→反思调查→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形成报告→推广应用。如果实践效果良好, 的确大大推动学生特长发展, 我们将扩大推广范围。对微课在培养学生特长发展的推广使用中, 主要探索了三个方面, 其明显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引导特色课堂教师学习微课相关知识, 认识微课;应用微课在自己的特色课程中解决一些重、难点问题;根据学生特长制作微课, 推广应用。在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中, 探索的初步成果有:相关特色活动的课后再学习, 观看微课视频, 对不懂的问题反复研究, 直到弄懂;拓展学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与学习伙伴在线展开讨论研究;探索感兴趣的内容, 查找最新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短小精悍的微课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丰富了学习资源, 解放了老师, 解决了学生特色学习的问题。我校特色社团的学生作品多次在省、市级参赛获奖, 社团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三、从社团发展需要出发努力探索

篇11:小学特长生转化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作为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无数的一线语文教育者。本文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对于学困生问题有着很深的感触。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在学习中存在困难,不仅是来自于自身智力因素的问题,很多学困生还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原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教师应该深层次剖析其中的原因,要尽到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尽自己的教学努力来转化这些学困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改变教学态度

学困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很多教师采取了诸多教学策略,但是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刻分析这些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教学策略流于形式,没有在教学态度上做出相应转变,这就造成很多学困生转化难的局面。因此,为了有效转化学困生,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从自身入手,提高认识,在教学态度上先做出转变。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意识

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学习缺陷,而往往是学习态度或者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问题。这也就给我们的转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唤起学生心底潜藏已久的进取精神,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甘愿低人一等成为学困生,教师要深度剖析学困生身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不断树立起学生迎头赶上的自信心,为其主观意识的转变铺平道路。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给予学困生问题以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采取放任或者是表面化的处理方式,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困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除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障碍,唤起学生心底的进取精神,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迎头赶上,通过不断努力来换取质的飞跃。通过学困生的转变不仅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现阶段乃至未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家访活动记录表下一篇:视觉算法工程师的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