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

2024-05-07

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共12篇)

篇1: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

ample充足的, 丰富的

amused愉快的, 开心的, 好玩的

amusing有趣的

analogic类似的, 类推的

ancestral祖先的, 祖传的

ancient远古的`, 旧的

angry生气的, 愤怒的, 狂暴的(风雨等)

anguished痛苦的, 苦恼的

animative使有生气的, 令人振奋的

annoying恼人的, 讨厌的

annual一年一次的, 每年的, 一年生的

anonymous匿名的

篇2: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

意外的; 不顺利的;倔强的;难对付的。

5、unconscionable.

昧着良心的,不合理的,过分的;没良心。

6、unfailing.

永恒的;无穷的;可靠的;确实的。

7、unworldly.

不谙世故的,不善于处世的。

8、uncharted.

未知的,图上未标明的。

9、unalloyed.

非合金的;不掺杂的`;纯粹的;真正的。

10、undecided.

未解决;未确定;(天气等)不稳定的;犹豫不定。

11、uncivilized.

原始的;不舒适的;不文明的;野蛮的。

12、uneducated.

未受良好教育的;缺乏教养的;未受过正规教育的;没上过学的。

13、unjust.

不公平的;非正义的;不讲信用的。

14、unofficial.

非官方的,非正式的;不作为官方活动的。

15、unambitious.

篇3: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

日历效应是指金融资产收益在一天、一周、一月或一年内的某个特定时间,呈现出某种形式的规律,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周内交易日效应”,即一周内的某些天平均收益远高于其他几天平均的现象。French(1980)、Gibbons和Hess、Keim和Stambaugh等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市场收盘价的平均收益,在周一时显著为负,而周五时显著为正。与此对照,Jaffe和Westerfield学者发现,日本和澳大利亚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的最低点则发生在周二。张仁良和胡斌实证了亚洲股市的星期效应,发现在5天交易制的股市(如香港、马来西亚),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最低,6天交易制度的股市(如日本、韩国、台湾),星期二的收益率最低;一周最后一天的收益率都是最高的。同时,研究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周内交易日效应,Lakonishok和Levi学者认为周末效应是由于股票的交易与清算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后,也有人认为是交易制度的原因,此外有人还从测量误差、系统交易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各种解释。

中国股市收益率是否存在日历效应?学者现有的一些研究缺乏共识。代表性的如:学者RajenMookerjee和俞乔研究了截止到1993年底的星期效应,发现深圳市场、92年放开股价后的上海市场,星期一有显著的负收益,同时星期五的收盘价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学者奉立城发现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我国股市存在显著为负的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而学者张兵采用基于滚动样本的方法也证实以1997年1月2为起点,星期二效应没有出现,而星期二和星期五效应仅存在于市场的早期。学者在日历效应研究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与稳健性,例如一时间段存在星期效应就认为市场总体存在着这个效应;二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或者模型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反应现实股市收益率的时变方差行为,或者在整个样本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模型估计,没有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股票交易中的投资者行为、市场行为和管理行为与早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可能发生了某种形式的机制更迭。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型可能是不合适的。

对数收益率及其波动序列可能表现出相关性,而这种相关可以是短期相关的(短记忆),也可以是长期相关的(长记忆)。对这种长记忆的研究我国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学者罗登跃证实上海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在长期内是不相关,而收益率的波动在长期内是具有长期记忆效应的。笔者则主要从短记忆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股市的周内效应,以期考察市场的短期投资行为。可供收益率波动短记忆分析的模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模型,最典型的是ARIMA模型,这类模型在均值和方差上本质上都是线形的,另一类是均值是线形的而方差是非线形的,如ARCH、GARCH、TGARCH和EGARCH模型。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A股市场的分析,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在市场的早期用OLS对周内交易日效应进行分析,并结合AR(1)模型考察收益率的波动,在第二时间段运用EGARCH进行研究,以充分反映收益率变化的时变方差和不对称反应。样本区间从1992年1月2日—2005年12月30日,主要分析了周内交易日效应,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二、数据和研究方法

上海A股市场是我国股票市场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股票市场,本文研究选用上海A股市场的日数据,所选用的数据均为收盘价,上海A股指数从1992年1月2日至2005年12月30日,共3432个交易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采用日收盘价的对数收益率进行分析,令Pt为t时的收盘价,对数收益率定义为:Rt=100%×InPtPt-1,本文所有数据分析和检验均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

研究星期效应通常采用哑变量法,进行最小二乘法(OLS)回归:

式中,Rt为第t日的股票收益率;D1t、D2t、D3t、D4t、D5t分别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哑变量,五个哑变量定义如下:

D1t=1,星期一时;否则为零

D2t=1,星期二时;否则为零

D3t=1,星期三时;否则为零

D4t=1,星期四时;否则为零

D5t=1,星期五时;否则为零

如果实证发现D1t—D5t的系数不全为0,则存在着星期效应。如果覬i显著异于0,那么可判断存在着星期效应。

但正如图1所示,上证A股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丛集性。同时在1996年末1997年初以前后其波动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7年以后不仅发生剧烈波动的时间间隔变长,而且均值也显著减小。相关的研究也显示在1997年前后可能发生了某种形式的机制更迭,比如,张兵、李晓明(2003)证实中国股市从1997年逐渐收敛于弱式有效。基于以上原因,可以初步判断在1992年1月2日至1996年12月31日(以下简称第Ⅰ时间段)和1997年1月2日至2005年12月30日(以下简称第Ⅱ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上证A股指数收益率及其波动可能遵从不同的机制。由此,本文分别在这两个时间内分别对周内交易日效应进行建模并加以验证。

上图显示,在第Ⅰ时间段和第Ⅱ时间段指数收益率的分布都表现出正偏度和尖峰度的特征。J-B非常显著的拒绝了收益率的无条件正态分布假设,但第Ⅱ时间段的正偏度并不明显。

第Ⅰ时间段的滞后10阶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均不显著,周内日历效应均值方程(1)的异方差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检验和ARCH检验统计量都不显著,表明方程可能不具有条件异方差和波动的自相关性,而序列分布的非正态性所造成的估计偏差也会随着样本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消失。所以,在第一时间段检验周内交易日效应仍然采用方程(1)。

第Ⅱ时间段的滞后10阶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同样均不显著,但周内交易日效应均值方程的异方差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接近10%,而ARCH检验则是高度显著的,显示出方程具有一定的异方差和显著的波动自相关。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OLS进行估计,则会造成标准误差是错误的,由此做出的任何推断都会是误导。

注:T是观测值的数目;ρi是滞后i阶序列自相关系数,θi是滞后i阶序列偏自相关系数;WhiteHeteroskedas-ticityTest和ARCHTest的括号内的值是相关统计量的概率水平。

所以,本文在第二时间段采用学者Nelson1991年提出的指数GARCH(EGARCH)模型。当然,在原有的公式中,Nelson假定误差为广义误差分布(GED)结构。GED结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分布家族,它能用于许多类型的序列。然而,由于条件正态误差计算简单和直观的解释,几乎所有的EGARCH应用都使用下列的条件正态误差而不使用GED。在这里,我们应用EGARCH(1,1)模型,一般认为EGARCH(1,1)足以很好的刻画股票市场的条件方差,具体检验周内交易日效应的方程如下:

比起纯粹的GARCH设定来讲,这个模型有几个优点。首先,由于建立了In(σt2)模型,那么即使参数是负的,σt2也将是正的,因此不需要人为的对模型参数施加非负约束;其次,如果波动性和收益之间是负相关的,γ将是是负的,所以在EGARCH公式下能解释非对称性。

本文综合考虑了收益率变动同时伴随着的波动变化状况。因为如果某个交易日较高(低)的收益率同时也伴随着较高(低)的波动或风险,那么这种较高(较低)的收益可视为风险溢价的正常调整。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存在套利机会,也就是说不能作为市场不是有效的证据。根据学者Ross1989的结论,价格波动是同市场获得的信息直接相关的,不仅在交易时间内有影响股价变动的信息(包括政策方面的、经济方面的信息)产生,非交易日以及收盘后也同样会有新信息产生并为投资者吸收,这只能体现在节假日后重新交易日时的股价变动上。这样周一的股价变动实际包含了72小时的信息量,从而使得周一的平均波动幅度较大。学者Halil Kiymaza和Hakan Berument发现,在美国和加拿大,星期五的波动最大,而德国和日本星期一的波动最大。

在第Ⅰ时间段,我们采用对数收益一阶差分的绝对值来衡量这种波动。即定义:

从表2中可以看到序列自相关系数在滞后10阶后仍然是显著的,实际上在滞后12阶后自相关系数仍然是显著非零的,其衰减是几何衰减的,而偏自相关系数则只有滞后一阶是高度显著的,这种变化符合自回归AP(1)的特征。同时将哑变量加入到自回归方程中来衡量周中某交易日与前一交易日的指数收益率是否有显著的变化。所以对第Ⅰ时间段风险的考察采用如下方程形式:

如果显著为正,则表明周i的指数收益相对于前一交易日有了显著的波动。

注:***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在第二时间段,同样引入哑变量,相对于(2)式,均值方程不变,条件方差方程加入哑变量

如果显著为正,则表明星期的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交易日。同时,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出现,方程中只有4个哑变量,星期五的效应体现在常数ω中。

三、经验证据

在第一时间段,方程(1)的估计结果为:

方程(3)的估计结果为:

其中,括号内是t检验值的概率值。方程(1)的参数估计显示,在第一时间段,星期二在10%的显著水平下有一定的负的日历效应,而星期五在5%的显著水平下有一定的正的日历效应。同时,方程(3)显示,每个交易日的收益相对于前一交易日均有高度显著的变化。从上面的结果可知,在市场的早期,存在着一定的星期二效应和星期五效应,但是伴随着这种收益的提高,并没有相应的风险的相对提高。反而每个交易日相对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益波动都表现的相当显著,风险并没有随着收益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段时期,股票市场的投机氛围相当浓厚,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大量存在。同时由于市场中每个交易日都存在这强烈的收益的波动,反而掩盖了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在时间上的序列相关性。而证券管理部门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措施来约束这种行为,比如在1995年1月1日交易制度从“T+0”改为“T+1”以及在1996年12月26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涨跌停板”制度。

在第二时间段,方程(4)的估计结果为:

其中,在均值方程中,括号内是t检验值的概率值;条件方差方程中,括号内是z检验值的概率值。方程(4)的参数估计显示,在第二时间段,星期一和星期四在5%的显著水平下有着一定的负的星期效应,同时条件方差方程系数的估计显示,在星期一收益的波动有着显著的增大,而同时方程的不对称项是高度显著为负。从上面t-1的结果可知,在第二时间段市场早期的星期二效应和星期五效应已经消失,而星期一有着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高度显著的波动,这可能是因为在星期一的股价中实际上包含着72个小时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只靠一天的股价来消化吸收,这造成了星期一股价的剧烈波动。同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于市场早期更加有理性,投资者更加重视对信息的吸收并加以进行判断。在星期四同样存在着负的星期效应,这可能与现行市场实行的“T+1”交易制度有关,因为在星期五实际上实施的是“T+3”交易制度有关,从均值方程的系数可以看到,虽然星期二和星期三的系数并不显著,但也有一些正的收益,对于市场的投机者而言,如果获取收益后在星期五抛出股票,一方面由于交易制度的限制交易成本过大,另一方面星期一的波动过大,不确定性过大。这几方面造成了星期四股票的抛出和显著的负收益。而不对称项是高度显著为负的,这也验证了在股市中负的冲击很可能比相同强度的的正的冲击引起更大的的波动,也就是说这种非对称性是由于杠杆效应的影响造成的。但西方成熟的股票市场的这种非对称性主要是因为公司股票价格的下降会引起公司债务对股权比率的上升,导致股东察觉到他们未来的现金流具有相当大的风险而加速抛出股票,结果造成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而我国股票市场则更多的体现了市场当中存在的投机行为,在股票指数下降的过程中,会造成投资者极大的心理恐慌,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去看公司和市场是否还有投资价值,而是在极大的指数恐慌心理下大量变现而造成的这种冲击的非对称性。

四、分析和结论

笔者基于不同的周内效应模型对截止2005年12月30日的上海A股日指数收益率的周内交易日效应做了验证。考虑到1997年前后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能其中有了一定的机制更迭,我们把样本数据分成了两个时间段,采用了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最终发现,这种区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文中的分析显示,在市场的早期,存在着一定的星期二和星期五效应,但周中各个交易日收益的波动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市场伴随着剧烈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不理性和强烈的市场短期投机氛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无效。而同期市场“T+1”交易制度和涨跌停扳的实施,也可以看作政府监管部门对这种现象的担心而采取的规范市场不理性行为的措施。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演进,这种市场早期的星期二和星期五效应消失了,也验证了某些学者的观点,即某种日历效应一旦被发现,就会逐渐消失。1997年后,市场中出现了星期一和星期四的交易日效应,其中,星期一效应伴随着比较明显的收益波动,这可能与星期一相对其他交易日所需要消化吸收的信息量更多有关,而星期四出现的交易日效应则应该与现行实行的“T+1”交易制度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市场的收益变动存在着一定的非对称性,但与国外相对理性的投资行为不同,这种非对称性更;多是与投资;;;;者的;;指数;恐;慌;心理;;;有关;;。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在逐渐走向有效,投资者更加注重对信息的吸收和资金成本的考虑,投资者的行为在逐渐理性化。但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氛围依然很重,更多注重股指的变化而不是公司自身是否有长期的投资价值。而市场当中的很多行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情况,比如对概念股的无理性炒作等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市场从投机走向价值投资,从而使市场真正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奉立城.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J].经济研究,2000,(11).

[2]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1).

[3]张兵.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滚动样本检验的方法[J].金融研究,2005,(7).

[4]李红权,马超群.股市收益率与波动性长期记忆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8).

[5]罗登跃,王玉华.上海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长记忆特征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11).

篇4:浅说以a-开头的表语形容词

asleep=in+sleep睡着的

afire=on+fire着火的

aslant=at+slant倾斜的

常见的以a-开头的表语形容词有ablaze,abroad,afire,aflame,afloat,afoot,afraid,aghast,aglow,agog,akimbo,akin,alight,alike,alive,alone,amiss,ashamed,aslant,asleep,astir,astray,averse,awake,aware等,现将其主要用法介绍如下:

一、作表语

1.单独作表语。如:

A rumour is afloat.

谣言在传播。

I thought he was killed at the war.But he is still alive.

我以为他阵亡了,可是他还活着。

He fell asleep whil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他听收音机时睡着了。

The twin sisters look alike——they have the same kind of eyes,hair,and smile.

这对孪生姐妹看起来一模一样,她们有同样的眼睛,头发和笑容。

2.以a-开头的形容词做表语时,后面可接:

(1)介词短语。如:

Pity is often akin to love.

怜悯常近乎爱。

She was aflame with blushes.

她涨红了脸。

The boy was all agog for mischief.

那男孩老爱调皮捣蛋。

He stood aghost at the unexpected news.

他被这个意外的消息吓得发呆。

You ought to be ashamed of your foolish behavier.

你应该对你的愚蠢感到羞耻。

The streets were alive with people.

街上熙熙攘攘,到处是人。

Some people are afraid of falling when they are high up in a tall building.

有些人站在高高的建筑物上害怕掉下来。

(2)动词不定式。如:

Tom was ashamed to tell his mother he had failed.

汤姆耻于将失败告诉他的母亲。

She was afraid to wake her husband.

她不敢吵醒她的丈夫。

(3)that-从句。如:

A:Would you like a swim?

你很想游泳吗?

B:I’m afraid that I didn’t bring a bathing suit.

很遗憾,我没带游泳衣。

He is well ware that there is danger.

他很清楚地意识到那儿有危险。

I feel ashamed that I have done so little for the people.

我感到惭愧,我为人们做的事情太少。

二、作定语

1.以a-开头的形容词一般不能作前置定语,只可以作后置定语。如:

Markevitch is the finest baseball player alive.

马科维奇是当今最优秀的棒球运动员。

Man alone has the gift of speech.

只有人类才有说话的天赋。

The house ablaze is next door to mine.

着火的房子与我的房子相邻。

在名词之前,一般要用专门的形容词,如用waking代替awake,用sleeping代替asleep,用live或living代替alive,用frightened代替afraid等。如:

The Sleeping Beauty is a fairy tale.

《睡美人》是个童话故事。

A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

活狗胜过死狮子。

2.当以a-开头的形容词本身带有副词修饰时,则可以位于名词前面作前置定语。如:

He is one of the most politically aware young men around.

他是这儿最有政治头脑的青年之一。

The doctor looked at the fully awake patient and went out.

医生看了看完全醒来的病人,然后走了出去。

Mother gazed at her half asleep baby.

母亲凝视着她那半睡的婴儿。

三、作补足语

1.作宾语补足语。如:

People who find hibernating animals asleep often think that they were dead.

发现处于冬眠中的动物在睡眠的人常常认为它们死了。

However,the king was pleased with his kindness towards the six little men and decided to keep him alive.

然而,国王对格利佛对待那六个小人的友好行为感到满意,因此决定不杀他。

The news of victory kept us alive in excitement.

胜利的消息使我们兴奋。

2.作主语补足语。如:

Sinon was caught alive.

赛农被活捉了。

The villagers were buried alive by the enemies.

村民们被敌人活埋了。

3.用在with的复合结构中,作宾语补足语,表示伴随情况。如:

The policeman is standing there with arms akimbo.

那个警察双手叉着腰站在那儿。

He sang an inspiring song with heart afire at the concert.

在音乐会上,他热血沸腾地唱了一首鼓舞人心的歌曲。

The huge bird sailed with its wings aslant.

篇5:以co为前缀的单词

7 coagulation n. 凝结,凝结物

8 coal n.煤,煤块

9 coalesce v. 联合,合并,结合

10 coalescence n. 聚结;凝聚

11 coalition n. 结合,联合

12 coarse a.粗的,粗糙的`

13 coarseness n. 粗糙,劣等,粗

14 coast n.海岸,海滨(地区)

篇6:以inter为前缀的英语单词

intercolonial a. 殖民地间的`;

intercompany 公司间的;

interconnect v. 使互相联系;相互联系;

interconnection n. 相互联系;

interconnections n. 相互连接,彼此连系;

intercourse n.交际,往来,交流;

interdependence n. 互相依赖;

interdependent a. 相互依赖的,互助的;

interdict v. 禁止,切断(补给线);

interdiction n. 禁止,停止,禁止产宣告;

篇7:以out为前缀的英语单词

outburst n.(感情的)爆发

outcast a. 被逐出的,被遗弃的,无家可归的

outcome n.后果,成果

outcry n. 呼叫;呐喊

outdated a.过时的.,不流行的

outdo vt. 超越,胜过,战胜

outdoor a.户外的,室外的

outdoors ad.在户外,在野外

篇8: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

一、A公司的绩效考核现状

A公司是一家房地产估价、咨询的专业公司, 任职人员超过百人, 技术力量雄厚, 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公司下设有业务部和人力资源部, 其中业务部门为公司的核心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为辅助部门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推行绩效考核工作

A公司在过去的五年使用同一份问卷做绩效考核, 采用年中考核和全年考核的方式, 实行管理者自上而下发布命令直接上级进行评估。考核者为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 由直接上级对直接下级进行打分,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双方在规定时间内就其工作行为与结果进行沟通、评价、反馈、辅导

绩效考核问卷设计五方面内容。一是员工上一年绩效考核反馈。强调员工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什么, 下一次员工打算怎样做的与众不同。二是员工目标。主要为下一年做准备, 确定与企业计划相联的团队的主要目标。与企业计划相联的团队主要目标包含效益与财务、客户与营销、员工与团队和经营与风险。每一部分侧重点不同, 但都包含目标、如何达成目标以及直线经理的评价。三是员工发展规划。在确定目标时, 需要考虑员工的技能、知识或行为变化可以帮助自己达到的目标, 预定达成目标的时间, 结果由直线经理评价 (见图1所示) 。四是目标审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自我评价与经理评价相结合 (见图2所示) 。五是整体绩效评估, 由直线经理评定级别, 部门主管签字。

二、A公司绩效考核问题的分析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也是难点问题。有调查资料表明, 90%以上的企业对自己的绩效考核是不满意的, A公司也不例外, 现把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一) 绩效考核问卷的不合理, 接受程度低

A公司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 就是公司精心设计的8页考核问卷体系虽完备, 但过于繁冗;绩效考核涉及的内容宽泛, 每一部分目标包含效益与财务、客户与营销、员工与团队和经营与风险, 以及如何达成目标和直线经理的评价, 需要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考核, 考核的程序长, 操作繁琐, 考核结果不理想。另外, 由于员工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逐一罗列的目标难以突显最关键的因素, 参考价值小。员工普遍对绩效考核的接受度较低, 绩效考核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 绩效考核工作不受重视, 难推行

A公司绩效考核命令层层下达, 但实际上部分管理层没有全面、真正理解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认为相对业务部门的业绩而言, 绩效考核不是一项重要的事项, 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突显本身的存在性, 给业务部门添加形式上的麻烦。绩效考核被简单地理解为对以前工作的回顾总结和问卷的填写, 因而不少管理者都不愿意主动参与和负责绩效考核工作。

在A公司, 绩效考核采用直接管理者评估下属的方法, 形成了绩效考核只对下、不对上的现象;管理层的主观意识较强, 如有些直线经理根据与估价师或行政人员的关系或印象进行考核, 或根据自己的偏见认为下属员工的绩效都好, 这就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长久以往, 存在于绩效考核过程中实际的不平等将危及A公司整个绩效考核制度的推行。

(三) 绩效考核奖罚制度不完善, 考评失调

A公司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加薪和升职提供依据, 把绩效考核结果区分为A、B、C、D四个等级, A、D等级比率各为10%, B、C等级表现为中等水平, 薪资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调整, 幅度从1%~10%不等。A等级的员工除了加薪, 还提供晋升的机会;D等级的员工由于只达到公司预期的小部分要求, 需要进行岗位培训或安排调岗, 但在现实中这部分工作往往没有得到执行。很明显, 这样的绩效考核是标准的大锅饭, 奖励力度小, 没有惩罚, 容易引起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麻木和考评失调。

(四) 绩效考核缺乏培训和沟通, 反馈机制不健全

尽管A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是专业的HR, 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但忽略了使员工知道公司对他们的期望, 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期望的要求, 从而没有认真重视绩效考核前培训和指导, 加上公司员工在绩效考核中缺乏沟通, 或者完全没有沟通, 绩效考核变相成人力资源部和直线经理之间进行的表格填写。有些直线经理为了更好地把控自身对员工的要求以反馈给主管, 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 根据自身对工作职位的认知与下属员工的工作要求, 一手包揽制订出不同职位的工作目标、比重和业绩达标额等, 员工被形式地约谈后, 因受制于公司的制度, 默认了自身的岗位要求和目标, 这样的过程完全忽略了员工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感受。

绩效考核结束后, A公司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 也没有有效地对工作绩效有待改进的员工提供正确的指导, 绩效考核没有起到转变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效率的作用。

三、A公司绩效考核完善方法的探讨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A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何完善绩效考核,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绩效考核应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目标明确

绩效考核是一个工具, 这一工具在企业能否落地生根、得到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认可并产生其管理价值, 关键在于是否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A公司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 公司业务战略、物质资源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已经发生变化, 绩效考核问卷的设计应随着公司战略变化而调整以适应员工的改变。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要具有导向性。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要素与考核内容, 即确定的是绩效考核“考什么”的问题。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 绩效指标的设计分出评价层次, 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KPI) 。依据这个观点, A公司根据不同的员工承担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抓住绩效考核的重点与关键, 设置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重点对业务人员的业绩、估价师完成项目的总额、质量、效率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表现、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区别等级地进行考核。这样既能简化考核问卷, 又有理有据, 为实行员工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管理接口, 如辞退、晋升、转岗、降职等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同时也解决了员工的培训、薪酬、职业规划等问题, 降低公司运行的法律风险。

(二) 绩效考核要获得公司管理者的支持, 考核更有效

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推动是企业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践中, 有些高层管理者所谓的“授权”, 实际上并不是授权, 而是“甩手掌柜”,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绩效管理无疾而终。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在实际的绩效考核中, 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 A公司的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考核实施中只是扮演“流程/程序的制定者、工作表格的提供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 不承担主要的责任, 不能把考核工作推给人力资源部门执行完成。公司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 积极推动绩效考核的进行, 不当“甩手掌柜”, 真正监督和督促各个部门主动做好绩效考核, 对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承担责任。另外, 公司管理者作为绩效考核者, 虽然熟悉员工的工作、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和结果, 能把握和平衡考核的标准, 但必须是管理者在充分记录员工的业绩及表现的前提下, 参考直线经理的反馈、员工的自我评价进行评估, 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三) 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密切关联, 突显考核重要性

薪酬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考核和薪酬挂钩到何种程度的决策应该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职类、职位、不同部门的情况,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让考核结果直接在员工的薪酬中体现出来, 真正实现薪酬管理的绩效报酬公平原则。A公司业务人员和估价师的薪酬实行级别基本工资+业绩阶梯计算提成+其他福利的形式;行政人员的薪酬实行级别基本工资+年终双薪+其他福利的形式, 为了增强报酬的激励效果, 可以在员工的报酬体系中加大设置与绩效挂钩的部分比例, 明显拉大绩效考核等级的奖赏, 从而加强了薪酬的敏感度;绩效考核评级为D等级员工要安排职位工作再培训, 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进行重新上岗、转岗、降职和辞退等安排。奖罚分明的制度紧密与绩效考核进行挂钩, 考核就变得重要了。

(四) 绩效考核的培训、沟通和反馈实现良性循环

公司通过绩效考核的宣传和培训, 使员工知道公司对他们的期望, 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期望的要求, 员工充分理解和接受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对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作用后, 相信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绩效反馈是绩效评估工作的最后一环, 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能否达到绩效评估的预期目的, 取决于绩效反馈的实施。所以绩效考核结果应该以恰当的形式反馈给员工, 并就此进行充分沟通, 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具体到A公司的实践绩效考核时, 直线经理需要与员工沟通, 共同确认工作的目标和应达成的绩效标准。在绩效考核结束后, 直线经理需要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 给低绩效员工指出不足, 并制订改进方案;对高绩效员工表示肯定并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考核过程, 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

四、结语

以上是对A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粗浅认识和见解。虽然绩效考核目前面临着公司文化、员工认知、考核流程和领导不重视等方面的困惑, 但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只有不断结合具体情况, 进一步提高考核可行性和协调性, 才能逐渐使绩效考核工作自始至终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应用, 从而建立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绩效考核制度, 找到最优绩效考核模式。

摘要:绩效考核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以绩效考核理论和方法为依据, 以A公司为案例, 根据该公司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完善绩效考核进行探讨。

关键词:绩效,绩效考核,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彭移风.挤掉绩效考核的泡沫[J].企业管理, 2008 (01) .

[2]朱飞.绩效激励与薪酬激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1.

篇9:“以A为B”构式浅析

关键词:“以 A 为 B”构式 构式义 凸显 客观主观

“以……为……”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已形成了一种固化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凝固性。本文主要从构式的角度来解析现代汉语中“以……为……”句式。

一、何为“以 A 为 B”构式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是形式与意义的约定俗成的结合体。“以 A 为 B”句式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文言格式,由于它自身的凸显焦点和高度凝固的优势而被经常使用,在人们大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出现“以”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为”。在人们的语感里,“以”和“为”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促使“以”和“为”搭配使用,形成了“以 A 为 B”框架下的构式。

二、“以 A 为 B”构式义解析

构式具有独立的语义,该语义无法从该构式的组成成分中推导出来,也无法用常规的语法规则和语义形成规则来解释。[1]从构式语法理论可以看出,“以 A 为 B”的构式义不是其内部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整体的框架意义。

孙德金认为,“以 A 为 B”结构主要表达实践主体对人或事物的“认定”意义,由此核心意义引发出了变化义、比较义、等同义。[2]

罗主宾认为这一构式的整体意义是表示“在以A形成的集体中,由于某种需要选择了A作为 B”[3]。

综合以上各家对“以 A 为 B”结构的分析以及笔者的个人看法得出该构式的构式义为:凸显了是A而不是和A同类的其他的X作为B,表示说写人或者主体客观上的陈述和或者主观上的认定。比如:(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2)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例(1)凸显的是“习近平”为“总书记”,这是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一种陈述,我们不能妄加改变。例(2)凸显的是“艰苦奋斗”是“光荣的事情”,“骄奢淫逸”是“可耻的事情”,表现了说写人的个人主张和看法。

(一)“以 A 为 B”构式表示说写人或者主体的客观陈述义

1.客观陈述指“以 A 为 B”构式表达的是说写人对客观存在的情况的一种如实的陈述,并不掺杂也不能够掺杂个人的情感或见解。比如:

(3)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例(3)中“经济建设”是国家综合各种因素在多个X中选定的,说写人只是对既定事实的表述,都是不能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A和B的成分具有多样性,能在A、B位置上出现的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无论是什么词性,只要出现在“以 A 为 B”构式中,都会被指称化。指称性虽然仍表示动作、性质、状态等,可是这些动作、性质、状态已经事物化了,即标称了可以指称的对象。[3]比如:

(4)这块地以种土豆为宜。

例(4)形容词“宜”被物化为“最适宜的农作物”。

(二)“以 A 为 B”构式表示说写人或者主体的某种主观认定义

1.主观认定指说写者或者主体在进行主观认识或评价时,掺杂了个人的感情或看法。在表达主观认定义时,该构式“以 A 为 B”可以变化成“把/拿……作为/当做……”结构,比如:

(5)他总是以学习忙为借口不回家。

(6)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场所。

以上例子可以变换成:

把学习忙当做借口

把学校当做盈利的场所。

例(5)是句子主语的个人的主观活动。例(6)是说写人对学校性质的看法。

“把”句常出现主体,是主体个人的看法或感情,并且能对对象有处置行为,主体主观性也更强。但是两者不可无条件地互换,这也说明了“以A 为 B”句式从古发展到今天没有被“把/拿……作为/当做……”结构取代的一个原因。

2.“以 A 为 B”构式在对比N个A类事物之后做出选择A时,该构式具有比较义,表达说写人或者主体对A类事物做出对比之后对A的主观态度,可以用“要数”“要算”等来描述。比如:

(7)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兼搞诗词创作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

三、结语

“以 A 为 B”构式从文言形式发展而来并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的构式义,因为其凸显重点、经济简约、具有其他语言形式不可替换的优势而在现代汉语中高频率使用。本文只是笔者的一些拙见,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以便对该构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04).

[2]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 A 为 B”式意动结构[J].汉语学习,2010(06).

[3]罗主宾.现代汉语“以 A 为 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10(01).

篇10:以ab为否定前缀的单词

abatement n. 减少,减轻,缓和

abbe n. 大修道院院长,僧侣,神父

abbess n. 女修道院院长,女庵主持

abbey n. 修道院

abbot n. 修道院院长,方丈,住持

abbreviate vt. 缩写,使...简略,缩短

篇11:以im为前缀的单词有哪些

disclaim v. 放弃权利,拒绝承认

exclaim vi.呼喊;惊叫

grim a.冷酷无情的,严厉的`

him pron.他(宾格)

interim n. 过渡时期adj. 暂时的

jim 吉姆(男名)

maim v. 使残废

maxim n. 格言,普遍真理

pilgrim n.香客,朝圣者

prim adj. 端庄的,整洁的

proclaim vt.宣告,宣布;表明

篇12:以en为前缀的单词6个

enforced a. 强加的

endearing a. 引起亲昵感情的

encomiastic a. 赞颂的,阿谀的

energetic a.积极的;精力旺盛的

enhanced a.加强的

endless a.无止境的`

encouragingly ad. 鼓励地

endlessly ad. 无尽地;不停地

endemic adj. 地方性的

enlightening adj. 给人启发的

encyclopedic adj. 广博的,知识渊博的

enforceable adj. 可强行的; 可实施的

engaging adj. 迷人的,美丽动人的

enamored adj. 倾心的;被迷住的

enigmatic adj. 神秘的,难解的

enchanting adj. 讨人喜欢的

engrossing adj. 引人入胜的

engaged adj. 占用的,从事…的

enamoured adj. 珍爱的,喜爱的

enlightened adj.开明的;有知识的;有见识的

English adj.英国的 n.英语

englishmen n. englishman的复数

encyclopedia n. 百科全书

enactment n. 颁布,扮演

endorsement n. 背书,赞同

enclave n. 被包围的领土

enfranchisement n. 参政

engraving n. 雕刻,镌版术,雕版

engraver n. 雕刻师,雕工

energetics n. 动能学

enamel n. 珐琅,瓷釉

encumbrance n. 妨碍物,累赘

encouragement n. 鼓励,激励,奖励

enchanter n. 行妖术的人,魔法师

enginery n. 机器,机械类,兵器

endive n. 菊苣

endowment n. 捐助,天赋,才能

enlargement n. 扩大

encampment n. 露营,宿营

enigma n. 谜,谜一样的人或事

encephalitis n. 脑炎

endeavor n. 努力,事业,vi. 试图;努力

encroachment n. 侵入,侵犯

endearment n. 亲爱的行为或话语

enhancement n. 提高;增加

enchantress n. 妖妇,女巫

englander n. 英格兰人;英国人

englishwoman n. 英国女人

encore n. 再演唱的要求,经要求而再唱

encomium n. 赞颂,颂辞

enchantment n. 着魔,喜悦

enforcement n. 执行,强制

endures n. 最终用户

encyclopaedia n.百科全书

enemy n.敌人;仇敌;敌兵

engine n.发动机,引擎;机车

engineering n.工程,工程学

engineer n.工程师,技师

engagement n.婚约;约会,债务

energy n.活力;精力;能

ending n.结尾,结局;死亡

end n.目标,目的

endurance n.耐久力,持久力

enclosure n.围绕;围场,围栏

enjoyment n.享乐;欣赏

England n.英格兰;(泛指)英国

Englishman n.英国男子

encompass v. 包围,围绕

上一篇:小学升初中自我介绍下一篇: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