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2024-05-07

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精选12篇)

篇1: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对书法教学的个人感悟

——许涛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从文字出现的三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都有书法的影子。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已慢慢成为学业中一门重要的科目。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从生理上讲身体正在发育,这个时候抓书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手型、动作、姿势的定型,对于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有重要作用。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书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实,学习书法(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学习当中哪有不动笔写字的呢?尤其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小学生,更应该把写字基础打好,不良的书写习惯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小学阶段更应该严格要求,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好基础,让他赢在起跑线。

在书法教学上,我认为“让书画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快乐的学书画”应该作为教学的重要思想,以小班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发掘学生最大的潜力与特点,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小学生揭示汉字的美感,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自己书写的问题;最后,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学,要让学生树立练好字的信心,在逐步的进步中感受学习书法带来的快乐。

篇2: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好的作品应该是结合了孩子的内心召唤和智慧的。但好的作品,不一定是非常养眼的那种,而是和这个孩子本身来比较作品所体现出更有规律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众多的课程设计,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从中获得有利于自己心身和智慧发展的需要。但课程的设计终就是由人去执行,孩子和老师就是构成这个活动结果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单单是验证孩子当时的一钟状态也是验证老师当时的一钟教育状态。在美术课程中,需要老师通过孩子的状态来扑获孩子内心的一种状态,然后及时的采取鼓励或者是恰当的引导。可是,这个过程并非那么的容易。老师当时的一种状态非常的重要,孩子最终得到什么,老师的态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师的责任非常的重大。

篇3:浅谈幼师书法课的教学

一、在讲授基本笔画时, 要做到细致精到

首先出示标准笔画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使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形态, 而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讲解运笔过程。要遵循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的原则, 行笔过程要以中锋为主, 侧锋为辅。中锋可增强笔画的立体感和力度感, 侧锋可增强美感, 回锋收笔, 可使笔画圆润厚重。若学生感到学习此种方法难度较大, 也可采纳横笔竖起, 竖笔横起的简便方法来教学, 收笔可采用顿笔方法。这个方法, 简化了起收的过程, 减轻了运笔的难度, 如果把墨蘸得饱一些, 基本上可以收回到同样的效果, 易于初学者接受。

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 还要用较大毛笔在黑板上蘸水当场示范, 要边讲解边写, 速度要快, 要让后边的学生也能看得见, 看得清。学生在练习时, 教师要不停地巡回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要在黑板上当众讲解, 及时纠偏, 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布置课外作业时, 要因人而异, 绝不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求一样, 要视具体情况, 使他们在各自基础水平上, 由易到难, 由少到多, 循环渐进, 各有所得。

二、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临帖方法

临帖, 即看着字帖书写, 掌握书写技巧, 是掌握用笔及结构不可缺少的学习途径。临帖之前要读帖。当学生选定字帖之后, 临写之前, 要了解书法家时代背景, 书写内容, 本帖风格特点等。然后, 再逐步观察, 即详读, 读帖可以从点画入手, 从相同的笔画中分析、比较、选出最具特征的笔画, 仔细分析起、行、收的规律, 并反复练习题, 摸索其规律, 这一步是基础, 很重要。第二, 看字的结构和风格特点, 从研究笔势入手, 遵循结构原则, 牢记偏旁部首的写法, 反复练习, 否则, 字帖上有的字会写, 没有的字写不好。这样读帖, 由点画到字, 再到行、篇、逐步深入, 自然渐入佳境。如果再深入学习, 使可达到更高境界了。

三、临帖要多动脑筋, 多悟, 防止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 二是活泼有余而严谨不足。前者指看一笔写一笔, 死搬硬套, 小心谨慎, 容易把字写得拘谨僵化, 不懂得在熟读的基础上一气呵成, 后者是指不能熟读碑帖, 马虎, 随便, 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两种都是临帖大忌, 在辅导学生临帖时, 要突出“形似”。形似是重点是难点, 离开了形, 字无从谈起。形和意相辅相成, 正如古人所说“意在笔先”、“欲书先预想字形”。意字当头, 形在其中。

四、要让学生从书法中获得乐趣

能否使他们得以调节身心, 自觉坚持学习, 也是书法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从多年的书法教学体会到, 要让学生获得乐趣, 必须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感受美, 即教育充分利用一切条件, 营造书法气氛, 使学生潜移转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愉悦身心。如环境布置:教室、走廊、寝室都充分利用, 精心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或名家书法作品, 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法氛围之中, 或组织活动, 充分利用教师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有关节日组织学生举办书法展览, 以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欣赏美, 即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欣赏书法, 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书法展, 游览名胜古迹和名胜风景区, 在心情愉悦中欣赏书法美, 体会书法与自然的和协与统一。

所谓创造美是指学生获得最初的书写兴趣, 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创作, 激励自己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

篇4: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一、在讲授基本笔画时,要做到细致精到

在讲课前,首先出示标准笔画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形态,而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讲解运笔过程。要遵循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的原则,行笔过程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可加强笔画的立体感和力度感,侧锋可增强美感,回锋收笔,可使笔画圆润厚重。若学生感到学习此种方法难度较大,也可采纳横笔竖起,竖笔横起的简便方法来教学,收笔可采用顿笔方法。这个方法简化了起收的过程,减轻了运笔的难度,如果把墨蘸得饱一些,基本上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易于初学者接受。

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还要用较大毛笔在黑板上蘸水当场示范,边讲解边写,速度要快,要让后面的学生也能看得见,看得清。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不停地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在黑板上当众讲解,及时纠偏,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因人而异,绝不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求一样,要视具体情况,使他们在各自基础水平上,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环渐进,各有所得。

二、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临帖方法

临帖,即看着字帖书写,掌握书写技巧,是掌握用笔及结构不可缺少的学习途径。临帖之前要读帖。当学生选定字帖之后,临写之前,要了解书法家的时代背景,书写内容,本帖风格特点等。然后再逐步观察,即详读,读帖可以从点画入手,从相同的笔画中分析、比较,选出最具特征的笔画,仔细分析起、行、收的规律,并反复练习,摸索其规律,这一步是基础,很重要。还要看字的结构和风格特点,从研究笔势入手,遵循结构原则,牢记偏旁部首的写法,反复练习,否则,字帖上有的字会写,没有的字就写不好。这样读帖,由点画到字,再到行、篇,逐步深入,自然渐入佳境。如果再深入学习,便可达到更高水平了。

三、临帖要多动脑筋多悟,防止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二是活泼有余而严谨不足。前者指看一笔写一笔,死搬硬套,小心谨慎,容易把字写的拘谨僵化,不懂得在熟读的基础上一气呵成,后者是指不能熟读碑帖,马虎随便,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两种都是临帖大忌,在辅导学生临帖时,要突出“形似”。形似是重点也是难点,离开了形,字无从谈起。形和意相辅相成,正如古人所说“意在笔先”“欲书先预想字形”。意字当头,形在其中。

四、要让学生从书法中获得乐趣

能否使他们得以调节身心,自觉坚持学习,也是书法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从多年的书法教学体会到,要让学生获得乐趣,必须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感受美,即教育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营造书法气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愉悦身心。如环境布置:教室、走廊、寝室都充分利用,精心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或名家书法作品,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法范围之中;或组织活动,充分利用教师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有关节日组织学生举办书法展览,以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欣赏美,即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欣赏书法,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书法展,游览名胜古迹和名胜风景区,在心情愉悦中欣赏书法美,体会书法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所谓创造美是指学生获得最初的书写兴趣,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创作,激励自己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师书法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从书写技能、技巧的训练中使学生获得乐趣,使学生学习书法变成学生自觉的需求,到那时书法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幼师感悟和反思

幼师是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我们的肩上担负着孩子与家长的希望。通过这几个月向各位名师的学习,积极吸取他们的经验,并且不断的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这使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与方法。身为一位幼儿教师,我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的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做到集大家之所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下面就是我自己通过学习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教师应有的素质

(1)现代化的教学观

教学观是对教学认识的结晶,它集中反映教学现实,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因此幼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同时教师应有创新性的思维,运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孩子们学习的无限动力,勇于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开创出更加人性化,创新性的教育模式,秉承"在快乐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特性,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加的先进,与时代接轨.

(2)科学化的儿童观

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是以现代化的儿童观为出发点的,因此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幼儿在除了健全的身体以外,还具备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师只有科学的认识儿童,才能正确的对待儿童,是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小给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矗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未来满足幼儿的求知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一味的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只是远远不够的,日积月累只会被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不负责任的。现在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我们不去填充我们知识的海洋,那孩子们求知的小溪怎么会得到满足!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对得起孩子们。

二 积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只是一味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这对于幼儿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孩子们拥有好动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天性,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将孩子的这一天性丢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尽情的发挥他们的优点,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中一孩子们为主题,老师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从而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三 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教学氛

教师要对孩子们都一视同仁,对孩子们应该多加教育,增强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构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上这些都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育和学习中,相信我的教学观会有所提升,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也会有所弥补。

篇6:幼师教育心得感悟随笔

这本书用清晰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从具体的心理学、行为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观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第一是耐心,我们观察孩子时候,就应该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视孩子,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直接询问、换位思考、帮其理清问题。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篇7:幼师教研感悟心得体会

特别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20xx年的x月起,我们全园全体教师在一起继续在艺术领域潜心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音乐活动中,我继续认真学习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并沿着海淀区第八互动小组音乐学科组的前进步伐,围绕“如何设计与组织新歌教学活动”展开教研,使得我在音乐学科方面取得了一点新收获,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再提高。现将本阶段的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变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

如何变孩子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指南》及有关教育理论,在教学中首先引发儿童对音乐作品反应的内部需要,激起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我在实践中发现,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是带幼儿步入音乐天地的首要条件。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外,还在一日生活中安排倾听自然和生活中声音(小河流水声、小动物叫声、雨声、走路声……)的各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听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我们班的孩子能分辨出“沉重的”、“轻柔的”、“跳跃的”音乐,能区分速度、力度、节奏的不同的变化。

篇8: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一)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师范教育取得独立地位,并走向规范化,中等师范学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音乐教育的基础较为薄弱,各地各校的师资水平、学生程度、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一直到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草案)》并试行,我国中师音乐教育才在真正意义上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育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设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二)幼师琴法课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她们主要以女性教育者为主,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她们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琴法课是幼师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是技术性很强,专业性、技巧性很高的课程。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今天,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琴法技能才能满足其行业的需要。笔者认为,电子琴是琴法课教学中最合适的乐器。它作为模拟钢琴的键盘乐器,除了键盘如同钢琴一样,还有多种节奏、音色、存储音色节奏、示范乐曲等诸多功能。

二、什么是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 W.T.)创立的“活动分团制”的发展。这种分层教学形式是教师向全班学生讲授新教材后,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测验,把学生按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国内分层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在国内来说,分层教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话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正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概括出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等教学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不难看出,教学原则的生长,一方面来自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一方面来自教学实践的要求。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从三方面进行了“因材施教”: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给予不同的指导;二是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挥其特殊才能;三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补救,做到对症下药。孔子的这一因材施教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正是这些思想孕育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在中国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进行试验,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思想等思潮逐渐涌入国内,对中国影响极大,为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民主化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分层教学曾一度兴盛,在教学方面,中国教育理论界介绍、引进大量国外的教学理论。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中重新提出,针对一些学校的高中,可以从实际出发,按文化程度编班。于是,分层教学再度在国内兴起。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各地学校针对以往分班分层教学的优、缺点,又参照国外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在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实践原则、策略及其操作要点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将其运用到分层教学实践中,丰富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学校针对前期分层教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新的尝试,尤其在分层教学操作要点方面做了改进,促进了分层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三、分层教学在幼师琴法课中的重大意义

幼儿教师良好的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兴趣及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但是幼师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各人掌握的有关音乐及钢琴(或者电子琴)方面的知识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以下笔者根据自身在琴法课上的一些经验,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教学在幼师琴法课中的运用(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为例)

在新入学的学生中,经过一个月在琴法课上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及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流时观察其对琴法课的态度后,结合自身所知的有关分层教学知识,在幼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1. 学生分层

要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首先笔者认为要将学生分层,这样才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学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导不同的学生。

笔者针对学生对电子琴的不同水平及接受能力,将幼师一年级的学生分为A、B两组,并给两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将两个层次的学生搭配,A组一个学生带2~3个B组学生,好学生、后进行都有,3~4人一组,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马云说过,最佳的团队不是“刘关张”,而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样的团队。在学习中也一样,好学生、后进生搭配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 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两个方面,教师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每次课上,笔者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以《小星星》这首儿童歌曲为例,基础性目标就是学会在右手弹奏主旋律的同时,左手能配以老师给的1、4、5级和弦;提高性目标是在前者基础上,学生能有所创新,学会运用1、4、5级和弦,并能在弹奏的同时唱出歌词;发展性目标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舞蹈、声乐等,对琴法课所学歌曲进行律动或者歌词等的创编。

3. 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来设定的,因为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教学来完成,最终要落实在教学内容之上。

笔者在教学中着重把基础性目标内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解、说明,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全班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并示范后针对后进生多关心,多提问,务必使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简单的弹奏。而提高性目标则是作为难点来教,尽量在课堂上教会A组学生,但也要照顾B组学生,不让她们有被忽视感和挫败感。发展性目标则是能力拓展,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合作,共同完成。

4. 学习任务分层

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与目标分层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所属的层次内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首先,基础性目标是全班学生都应完成的任务,在每次课中,笔者都会在教授新内容后给学生不少时间对学习的曲目进行练习。与此同时,笔者尽量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进行检查,即使学生左右手协调不过来,起码要保证学生懂得本次课的内容该如何弹奏。

其次,A组学生在完成基础目标后,还要完成提高性目标。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弹琴,还要能做到边弹边唱。笔者会要求A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达到提高性目标,而B组学生视个人学习能力可将提高性目标延后,但也会有一个时间段来完成。

最后,笔者会将以一个班分为5~7个组,要求每个组两星期内选择一首学习过的儿童曲进行律动或者歌词编配,要做到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等要求。

5. 评价体系分层

老师的一个肯定,能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因而,笔者对于评价体系的分层与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目标相一致,不以单一的成绩标准评价学生,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笔者始终认为,以表扬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才是对待学生最好的方式,当然,笔者在这里也并不赞成盲目的夸奖,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而,笔者会在各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表扬各个层次上表现最好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富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琴法更有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在琴法课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学生分层,可以掌握学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通过目标分层,可以把握全体,共同提高;通过教学内容分层,可以顺利达到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任务分层,可以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训练,从而取得进步;通过评价体系分层,可以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以及教师对其的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琴法的兴趣和自信。分层教学关注全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幼师学生掌握琴法课内容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的着眼点和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成。它能很好地调动幼师学生学习琴法的积极性,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兼顾全体学生。虽然还存在有一定缺陷,但是笔者认为它对幼师学习琴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运用。

参考文献

篇9: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师徒式教学;琴法课;幼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音乐教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音乐教学的模式主要以师徒式教学为主,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师徒式教学以及其在职校幼师琴法课中的运用。

一、师徒式教学与琴法课

师徒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根据琴法课的特点在琴法课中运用师徒式教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下面分别谈一下师徒式教学及其优点、传统教学的弊端及师徒式教学的必要性。

1.师徒式教学及其优点

提到师徒式教学,可能有人会觉得比较陌生。所谓的师徒式教学其实就是一名老师负责一名学生,流程包括讲解、示范、操作、纠错四个阶段,可以让接受训练的人很快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师徒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非常融洽、和谐。如果问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一个比较正式的问题,即问他喜不喜欢学习,相信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不喜欢。这反映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即现在的大部分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如果采用师徒式教学模式则可以轻轻松松降低学生的厌倦与疲惫感。

2.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现在大多数教学都属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所谓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位老师面对一群学生,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造成学生只会听老师讲课与只会看书本的学习模式,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变得非常死板,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如果不加以改进,将会继续恶性循环下去,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3.师徒式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琴法课往往是一名教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教学,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只有几个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比较熟悉,有一部分学生则处于模棱两可的境况,而剩下的大多数学生则是一知半解甚至几乎一无所知,而且这种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越积越深,造成恶性循环,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必须产生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师徒式教学应时而生,也将成为今后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师徒式教学于琴法课教学中的运用

前面也已经谈到师徒式教学在职校幼师琴法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将师徒式教学充分灵活地运用到职校幼师琴法课中。

1.调动积极性,因材施教

任何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提高之后,信心自然而然就会增加。因此,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人类这一群体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琴法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针对个体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喜欢上琴法课,从而确保琴法课的顺利开设。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能难度较大,但在一对一的师徒式教学中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2.加强基础训练

不管是哪种知识的学习都应先从最基础的开始,琴法课也一样,首先要注重它的基础训练。当然,琴法课又与其他的科目不同,既有知识性的学习,又有更多的技术、技巧训练。因此,应该首先从训练学生的手型开始,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手形姿势,给学生做完示范后,留时间给学生练习,最后纠正学生每一个不到位的地方,直到学生正确并熟练了手型姿势。掌握好手型之后开始“断音弹奏”练习,让学生掌握从手臂到指尖力量的运用,使左右手的十个手指独立地站稳在琴键上,并能保持正确的手形和姿势。教会学生用听觉判断声音音质的好坏,检查手臂、手腕及手指弹奏动作正确与否。当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断音弹奏以后,就可以开始五指训练,进行五个手指头固定位置的训练。其次,弹奏方法的掌握是弹好琴的关键之一。钢琴的弹奏法常用的有:断音奏法、连音奏法、跳音奏法等。对每一种弹奏方法的练习都应该加强,然后对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着重进行训练,直到可以融会贯通。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在这个阶段不能单纯讲求教学的速度,而是应该注意学生训练的质量。在这里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直到双手能够非常灵活协调地运用之后才可进行下面的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纠正一些错误的习惯,以免到后期纠正起来更难。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可能做不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见解,但在师徒式教学中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产生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在师徒式教学的琴法课中,学生按照曲谱弹会一首曲子之后,他的任务其实还没结束,因为他只掌握了技术,而不是艺术。艺术不仅仅只是纯粹的会而已。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弹,还要会说,即正确分析曲谱的各个部分以及曲谱的总体意思。再上升一个层次,即要求他们在领会曲谱原意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法,弹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课堂教学增强教师亲和力

要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亲和力必不可少,下面分几个方面论述一下如何具有亲和力。

(1)教书育人,心系学生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只有为“人”的教育,充满人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是一种充满人性的人道主义情怀,因此,我们要把自己的愛心洒向每一个学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下面分别从公平、倾听、赞赏的角度来分析。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平等地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则是辛勤的、无私奉献的园丁,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注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千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要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公平的印象,既不利于教学,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知识讲解配合肢体语言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亲和力的前提条件即掌握丰富的知识。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为良好的亲和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生动的肢体语言是具有亲和力的体现形式之一。每个学生都喜欢声情并茂的老师,当老师的肢体语言丰富起来之后,学生就会从心里觉得这个老师亲切。因此,在平时,教师就应该加强肢体语言的练习,如经常展露动人的微笑等。另外,学会倾听和赞赏也很重要。倾听是沟通必不可少的方式,倾听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别人,同时也会给别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因此,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来讲,更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疑惑、问题、情感、态度,以倾听作为前提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很脆弱,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它们浇水、施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及时地进行赞赏、鼓励,同样在平时也应多加赞赏他们,这样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采用上述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再结合师徒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但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即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缺乏活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书本,教学取得的成果也甚微,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几乎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上好课,尤其是琴法课这一门重要课程。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课堂也将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非常融洽,当然,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将会直线上升。总之,像琴法课这一门非常重要的课,若想真正将它上好,除了要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师徒式教学法。当然,师徒式教学仅仅是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实践中只靠师徒式教学一种教学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幼儿园丁,为祖国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杨通能.对农村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琴法课教学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5).

篇10:幼师书法课教学的感悟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悟幼师的幸福》。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为人师将近十四年了。至今仍然时常想起少儿时期最喜欢的那首歌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提起教师,人们总是冠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如此高贵的赞誉,常常令少年时期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一种深深的向往。可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才知道其中的辛酸苦辣。当身边永远有不懂事的孩子,当手头永远是做不完的事情,当应付各种检查加班加点,真的觉得当老师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平淡无奇,我彷徨过、困惑过、冷淡过、甚至想放弃过……

有一句谚语说:如果想要几个小时的幸福,就去喝酒;如果想要几年的幸福,就去结婚;如果想要一辈子的幸福,就去做老师。可是现实的反差怎么如此巨大?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呢?我不只一次问自己。

正当我心存困惑时,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态度。那天我感冒了,嗓子很疼,头也疼。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吵吵闹闹的,我心里真的好烦,就大吼一声:“别吵了,都给我安静点儿”,孩子们被我的吼声给惊住了,呆呆的坐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我隐隐约约听到几个孩子在议论着什么。到了明天,也是我最感动的一天,孩子们有的为我带来了感冒药,有的为我带来了金嗓子,我一时心潮澎湃,眼眶涨起热潮。虽然是孩子一个小小的举动,在此时此刻却包含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我已无法用言语形容那份感动是什么,只知道当时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只有教师才能拥有的幸福。我终于明白:幸福的关键全在于个人的舒畅心境。身为幼儿教师的我,幸福就在于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我只想说,各位同行、姐妹们,让我们真心投入到这一份幸福的事业,让我们用心去体验做一个幼儿教师的幸福吧!

篇11:大学公选书法课感悟

------公选书法课感悟

从小,大人们夸小孩子学习好,都要说这娃字写得不错;余不才,但从“寒窗”十数载来看,大多学习成绩优异者,字写得都是不错的,至少让人看上去有一种审美的感觉。我不懂在美术学中,什么样的字最符合美学标准,我所知道的也就仅仅是曾几何时在数学老师嘴上挂了无数遍的“黄金分割线”。我承认,作为一个书法的十足外行,却对此充满着巨大的好奇。但当涉猎一二,心中难免感慨!

书法,当然是好的书法作品,带给我们的除了“眼球的肌肉按摩”外,还用澄澈的山泉水将我们的心给淘洗了一遍又一遍。一幅传世佳作,无论其是哪一种字体,哪一种风格,或是哪一种章法,让观赏的人,着实做了一回看客,而且只能是看,你做不了什么。面对这历史积淀下的瑰宝,你能看出每一个字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撇一捺都是一个有力的节拍,不急不缓,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给欣赏的人奏上一章隔离尘世、直沁人心的神曲„„看字赏画是要带着一种端庄的感情去进行的,除了因为汉字方方正正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启示外,另一个原因是对这一饱经战乱烽火,却又万分幸运保存至今,供后人观赏研习的中华瑰宝的肃然之情,岂能不端庄?

我甚是惊叹中国书法的伟大与绝美。伟大绝美之处在于“简”。“大道至简”正如其言:越是深刻地、直捣人心的道理却越是简单明了。在书法上的“简”随处可见:从用于书写的工具来看,砚凿于石、墨自矿采、纸自林造、笔出秸秆,全然没有任何高科技、化学合成物,均是浑然天成,采于自然,可谓“简”;从书法写作的载体来看,可以写在在纸上、画上、布上、石头上、墙上 „„无一不有,这也体现出书法能“简”而蕴于万物之上;从书法字形的意象上来说,很多字体因势而变,繁简无一,笔画可增可减,却能达意,绝妙处,留一空白,少一撇捺,更有一笔墨带过,留一“龙蛇缠绕”之线条,却凛然独有风韵。这可便谓之“简”。

佛云: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这正好是书法的如实写照;书法作品的一笔一画都透析着作者的内心世界。“相由心生”,这“相”即以书法表“相”;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字,“字如其人”即是如此。若想古时候,大文豪大师宗提笔词画,必然落款某某人书,此一来标明出处,二来是标明其正统血脉,即已“字如其人”孰能赝之?书法的美,是先贤文人大师绽放的一朵美丽奇葩,是一种永葆青春活力的美;她不是雕刻,僵硬地展现给世人,她是一种灵动的跳跃着的美。

观他人之书法,终觉自己的不妥。自己写的字,每每有一点窃喜的时候,都会被他人的一笔一画折服,这也许就是书法家为何时时苦练,相互借鉴吧!但正是有了这种情形,书法家们才会日日新、日日精;只有走过了这条苦闷冗长的辛苦习书之路,或许就能达到“人笔合一”的境界吧!心所到之处皆游墨点滴之处;心有郁结欢喜之时皆游墨深浅之时,此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书法始终与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结缘,故而,她无比高贵!书法是对普世文化的一种提炼,一种飞升。她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她处处体现着朴素辩证法的道理,处处饱含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笔墨顺心境而发,点滴间却又遵从了自然的规律,因而她是美得纯朴,美得自然,流传至今,也是其自然使然。

篇12: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冯明军河南省新密市杨台学校

作者简介:冯明军,中学校长,教学名师。现为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名誉教授,教育科研论坛》中国书法研宄会名誉会长,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杨台学校工作站站长。曾指导学生荣获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二要注意书写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习中国毛笔书法非常重要,必须养成习惯。同时,还要讲宄执笔方法,才能把字写好。所谓执笔方法,是指毛笔书写汉字的用笔方法。也就是书者的手腕动作和毛笔相配合而形成的汉字的点和线的笔画规律。毛笔执笔方法有五指执笔法”、悬腕法(也叫悬肘法)、枕腕法等。具体的讲,就是按、压、钩、顶、抵,即:拇指按住笔杆,食指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顶住笔杆,小指抵住笔杆。写字执笔的位置应在笔杆的中部,写大字可偏上,写小字可偏下。执笔应遵循:笔杆垂直,以使锋正;执实掌虚,运笔自如;腕肘悬起,舒展有力。

三要牢记笔画,把握变化笔画。笔画,有基本笔画、变化笔画。楷书中的每个笔画,都包含起笔、行笔、收笔。具体要求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轻重适宜,涩行疾笔,中锋偏锋。

基本笔画中的横、捺、挑笔画从左至右书写,为横向笔画;竖撇从上至下书写,为纵向笔画;折画有横竖组合而成,为合成笔画;钩画附于其他笔画的末端,不独立出现,为附属笔画;点画为横竖内缩而无行笔,为浓缩笔画。基本笔画在书写中,注意写好起、行、收。且起、行、收要连贯,不能停顿。同时,还要讲宄各种笔画的形状、轻重、长短、曲直、方向等。

变化笔画。就是基本笔画的变形。为什么会出现变化笔画呢?这是由于书写的方法不同。但不论笔画如何变化,它们的写法都是基本笔画的变化,要融合变通。柳公权说:‘用笔在心。”我们只要‘用笔在心” 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好看、漂亮、美丽、出色、非凡的字;写出美观、大方、喜欢、满意的字。

四要强化笔墨意识,弄懂书法语言。书法语言,就是笔墨和书写的结合。即作者用笔墨书写的笔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并对笔画的线条抽象,打破汉字的

法的用笔通于画意。由此,抽象线条涵意深邃。作书,心中之想。所谓尽在笔下,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努力追求书法语言,把字写得体势劲媚,法度严谨,方圆兼施,极富变化,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沉着健劲,丰腴开朗,雄伟厚重,自成一家,是历代书法家追求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要实现的理想。我们要努力使书法多姿多彩,奇崛诡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学生要学会楷书,把字写得好认;中学生要把握楷书,把字写得好看;大学生要用心楷书,把字写得漂亮;研宄生要钻研楷书,把字写得美观;教师要研宄历代书法名家经典字谱,特别是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欧阳洵楷书,掌握字形结构、笔画笔位,把字写得规范;书法家要精益求精楷书,充分运用袖象线条元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去表现书法语言,使笔墨语言表述的线条和章法,即书法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0年来,我所在的新密市平陌镇二中、新密市杨台学校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粉笔书法、铅笔书法、钢笔书法、毛笔书法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编辑部授予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平陌镇第二初级中学工作站金匾”,并在学校建立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中国书法研宄会。5月1日,2008年第七届教育科研论坛》杯中国书法•杨台论坛暨庆祝教育

科研论坛》创刊七周年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新密市平陌镇二中隆重开幕。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研宄会会长程满仓教授代表教育科研论坛》主编李捷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讲,讲解、传授中国传统书法咏字八法”,并应邀请挥毫为与会学者书写学书为乐”,从而使本次大会达到高潮。

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荣誉站长、新郑市和庄镇中心学校校长赵喜生出席会议,观看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泼墨题词:古有神笔马良,今有妙笔杨台。”

让我们握笔挥毫,重墨泼彩,把字写得好认、好看、漂亮、潇洒、规范,继承民族文化,启迪人类智慧。

2008年第7期(总第413期)规范结构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字,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生动自然,这说明书者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即把握书法语言。

上一篇:以a为前缀的形容词下一篇:中秋节致辞文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