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技术总结

2024-04-21

汽车专业技术总结(精选6篇)

篇1:汽车专业技术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大专毕业后,于2009年7月开始在XX市XX路桥收费站车辆维修班组做汽车修理工。三年来,我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研究探索汽车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维修技术得到了提高,到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现将近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上要求进步。几年来,我积极参加班组的各种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杂志报刊、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修理工作,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充满感情。

二、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便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我阅读了很多汽车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的书籍,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边学边干,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弄通弄懂,使我的技术有了新的提高,这使我更加热爱修理这项工作,也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

三、技术上精益求精

业务上,我不断钻研学习新技术,在维修这方面能够从整体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及时完成领导下达任务,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维修案例。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或者有时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起动方可着火。无故障码。

故障分析排除:

1、检查油路。无故障码一般首先考虑是机械故障,启动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油路,如果燃油管路进空气,会造成启动困难。共轨系统,油路排空气相对困难一些,因为手油泵排空能力很小,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费力,根据我们实际遇到情况来看,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我们可以试着松开油泵回油螺栓来排空气,必要时可松开高压油管,利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空转来排空气,但此时要注意燃油不要弄湿各线束插头。如果确定是没有空气,那么就要考虑燃油管路有堵塞的情况,最好从油箱、进油管、油水分离器、输油泵、柴油滤清、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一路细细检查,有堵塞情况排除堵塞;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进油软管或回油软管内径太细太长导致进回油进回油不畅,比较严重的也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起动。此时,需要更换符合要求的进回油管。如果确认依然没有堵塞的话,那么再检查整个油路是否有泄漏。尤其喷油器横腔,确认是安装问题还是磨损问题造成的再进行相关处理。如果前面的情况都正常的话,油路的问题基本可以排除。

2、检查电路:首先检查ECU是否有电,没有电肯定启动不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电装系统的油泵有两个PCV阀,这两个阀如果位置插反了,也启动不了,而且不报故障码,那么我们首先辨认一下插线上的记号,有标记的靠飞轮壳面。如果标记已经脱落,就将两个插头换一下再试试看,能启动的话说明就是PCV阀插反造成的。

3、检查油泵安装角度:如果依然无法排除的话,那么就考虑是

否供油时间有问题,检查油泵的安装角度或检查飞轮是否原配飞轮。

四、专业进修情况:

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些高科技术产品不断补充到汽车维修行业当中,本人于2010年3月到2012年7日,参加了嘉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函授班学习,考取本科文凭,使我从中学习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汽车故障诊断。回来后,学以致用,使我在工作中少走不少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用车,从而使我更加坚信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从事技术工作的简要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但是,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的。克服不足,学无止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报效单位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为单位贡献我的全部精力。

篇2:汽车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于1982年7月毕业于,1987年10月入伍参军,1990

年11月复原到,1994年7月调入工作。现将本人专业技术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共产党员,我认真学习了《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自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职业道德方面

(一)恪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行车存车安全。为了保证车辆行驶中的安全,我严格遵守处里的《驾驶员管理制度》,不开快车,不酒后驾车,不私自出车等。

(二)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增强时间观念,服从领导,随叫随到,牺牲节假日,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确保不因自己而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科学驾驶,节约油料。为了节约燃油,我注重科学驾驶。行车前搞清地形路线,少跑冤枉路,行车中做到不急加速,不急刹车,不强行超车。

(四)爱车如己,注意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定期对汽车进行保养,保持车身光洁。每天下班收车后,把车辆彻底打扫一遍,保持卫生。严格按照保养日程表的项目,对车辆进行正规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车辆在行驶中不出现故障,增强安全性。

三、专业能力方面

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

动,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汽车驾驶员的培训,重点学习了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维修与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不断学习,自己的汽车驾驶技术和维修养护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篇3:汽车专业技术总结

关键词:汽车技术,中职,汽车维修,挑战,对策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 汽车维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挑战, 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深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汽车技术发展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 2010年全国汽车销量为1806万辆, 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宝座, 同比增长32.37%;产量为1826.47万辆, 同比增长32.44%。据调研显示, 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和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40万人, 而且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里手。因此,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被优先列入“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繁荣的汽车维修市场对维修人才的需求为汽车维修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对维修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也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维修对象的高科技化

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SA电控电子点火系统、ECT电控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使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尤其使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减小。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汽车的重要标志, 它使汽车在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故障诊断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 维修方式的高科技化

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管理电脑化。电子、激光、数字显示等高新技术的维修、检测诊断设备, 如发动机故障诊断仪、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排放气体分析仪等, 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 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 是电子检测技术和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设备, 从业人员就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

综合应用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是现代汽车的特征之一。其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的规范化, 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的人员必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 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 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是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

二、适应现代汽车技术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研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 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 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能在汽车制造、生产、服务企业一线从事生产和服务作业等方面的生产操作、维修服务工作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2) 根据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展包括人才培养要求的调查, 岗位职业人才标准的制订, 专业规范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 师资和专业技术人才共享, 联合教学、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合作, 全程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建立在学校理论学习、操作实训与到企业见习、实习交替进行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构建和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所示) , 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 毕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关键能力等综合素质,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与企业深度合作, 以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形式, 开展包括岗位职业人才标准制定、专业规范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师资和专业技术人才共享、联合教学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 全程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2) 人才培养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在学习基础课程后到企业开展认知实习, 完成职业认知培养;其次, 进入行动导向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在“校中厂”进行生产性实习, 完成职业认同培养;最后, 在企业边进行订单模块的学习边开展顶岗实习, 完成职业熟练培养。 (3)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双教学团队、双教学监控、双评价考核即“四双”驱动的教学体系。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兼职带头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指导专业各项改革;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教学, 承担理实一体的教学任务;校企双方对在企业进行各类实习实施监控;教学成果与就业质量由校企双方进行考核和评价。

2. 课程体系改革

引入行业、企业标准, 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职责、岗位能力、素质、职业特征、职业现状和职业发展趋势,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进行分析, 产生行动领域, 构建基于典型工作项目的课程体系,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交融递进的特点。

(1) 校企合作开展调研, 共同确定汽车维修典型工作项目, 确定相关行动领域作为主要学习范畴。

(2) 基于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拓展的要求, 依照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 构建基于典型工作项目, 满足职业能力和素质相互融合提高、学习过程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

职业认知阶段:在入学的第一、二学期, 主要通过入学教育、企业见习、专家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及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等学习, 使学生了解职业特点, 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了解岗位基本能力素质要求, 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工作作风, 掌握必要的公共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认同阶段:在第三、四学期, 通过行动导向课堂加“校中厂”生产性实习轮换交替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掌握典型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实施流程、操作规范, 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实现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掌握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职业熟练阶段:在第五、六学期, 通过顶岗实习及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联合培训, 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最后准备。

在顶岗实习期间开展校企培训, 是订单培养的关键环节。“校企联合培训”是校内教学的延展, 是在校内教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弹性”和“开放”的订单课程模块, 也是针对学生特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环境开展的零距离教学形式。培训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岗前培训。主要学习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阶段, 根据企业工作任务要求及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 确定培训内容, 编写培训大纲、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 制定专项培训计划。

第三阶段, 根据专项培训计划, 校企联合开展培训。

第四阶段, 校企共同进行顶岗实习考核。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专业技术和课改理念培训, 到国内外优秀职业院校学习、参观与考察, 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评价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的立项研究, 企业累积2个月以上的生产实践, 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的组织撰写, 参与行业及企业专家工作室等一系列的专业技术科研, 造就具有专业建设与改革, 课程设计及教学管理能力、较高科研水平的校内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 从汽车行业中选择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突出、理论扎实、威望较高的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校外专业带头人。通过专业带头人带动整个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并将其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交流与推广。

(2) 骨干教师培养。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选拔, 对选拔出来的骨干教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其能力及素质:

(1) 职业教育理论与汽修专业技术进修培训 (国培或省培等) 。 (2) 国内优秀院校的学习交流。 (3) 到合作企业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 (4)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 教师在校内实训基地兼职作为工程师、技术员或操作工人, 进行对外技术开发、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生产加工等技术服务。 (5) 指导或参与汽修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培养骨干教师, 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产学研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

(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 使其能够承担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 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企业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措施如下:

(1) 专业教师在两年累计至少有一个月时间到企业生产实践, 熟悉生产过程, 参与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等, 增加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 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 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自主培训, 制订轮训计划, 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率。 (3) 与企业深度融合, 积极开展教师与企业员工联谊活动, 在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互访互助, 提高教师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4)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积极引入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 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程建设、专业技术研究等方面对其做进一步培养, 使之成为能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和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兼职教师。

三、加强实践教学

1.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要求, 借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一校企合作平台, 重新整合校内实训基地现有的资源, 增添先进的生产型教学设备, 与世博汽车维修中心、一汽丰田4S店、广汽本田4S店等汽车维修知名企业合作, 共建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钣金和喷漆实训室、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6个实训室, 并和广汽本田共建汽车“4S”店, 由学校提供场地、部分设备, 由企业提供汽车产品、设备、技术规范等, 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中厂”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与生产相互融合。同时,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设备、场地、技术等资源优势, 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生产性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对外技术服务多种功能, 成为校企共建、共享、共管的汽车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2. 校企深度合作,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 使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在实际岗位操作中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并积累工作经验, 完成由学校教学到生产岗位的过渡。与实力雄厚的汽车维修企业合作, 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场地和检测设备优势,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安排实践教学。校外实训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 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个关键所在。有了实训基地, 可以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基地进行实习, 通过现场教学, 基地内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 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生在汽车维修企业顶岗, 全面参与业务接待、受理、检测、维修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训练过程, 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术水平和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这样, 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进行双向了解交流的机会, 极大地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后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杰.汽修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全面展开[N].中国教育报, 2006-03-17.

[3]李敏秀.高职汽修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8) .

[4]王成波.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3) .

[5]于淑萍.高职专业特色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0) .

篇4:关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 汽车运用技术 专业 改革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宏观、微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汽车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动汽车前市场(维修、检测)和后市场(销售、服务)行业需求扩大。同时汽车相应的服务内容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维修技术、检测工艺、检测程序都给汽车行业的授业者——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汽车维修模式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汽车理念已不能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企事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方面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迫切要求学校能够为他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这对高职院校这些培养一线产业人才的“工厂”来讲,必须对现有的专业、专业课程及课程建设进行剖析和改革,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院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渐找到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突破口,效果良好。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国家要求: 据交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调查统计,组织完成的“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技术”这一岗位群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

地区要求:据我们三年的调查,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近五年汽车运用技术的高级职业人才缺口达4-6万人。

办学思路及专业定位:我院重新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为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蓝领人才)——具体就是:高职毕业文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合”的学生,实现校企零距离真正对接的目标。即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合格后,在获取高职毕业文凭的同时,要求全部考取汽车运用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汽车驾驶证。同时建议学生考取其他一到两个职业资格证。

2.建设规划。根据学院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了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在院级重点专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形成一定的专业群。

3.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1) 充分调研、科学分析本专业,重新定位的专业要求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探索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3) 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4)建立新的适应新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5)进行合理的师资培养和引进工作,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专业课教材内容的技术更新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6) 通过产学研结合,优化汽车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扩大学生顶岗实训(生产性实训)的基地建设;(8)对本专业进行创新与示范建设。

4.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教学改革目标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做法是:(1)按汽车运用技术中、高级技工应知应会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3)专业课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4)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5)探索校企零距离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技能训练实施学校—企业—再学校—再企业的循环学习过程,通常在三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有实践经验的校外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

5.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教学档案资料齐全,教学秩序良好。(1) 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教学系部、督导室、校企联络处、(成教办)教研室。(2)教学管理制度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3) 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理论与实习教案。(4)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教师任务书、教学日历、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期中教学自查及检查、期末教学自查及检查、听课评课制度、目标的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室工作计划、总结等等。

6.人才培养。

(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公共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

专业技能课:汽车电控技术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 汽车底盘检测技术等。

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

(2)职业能力与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综合文化素质,职业资格证书。

7.专业特色。学院实行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实验实训为龙头,拉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改革。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生实行多证书制。(2)以“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课程为入口,建立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改革。全部实行学分制,根据知识体系要求,将不同科目课程设立不同的课程标准,形成一定的教学评价体系。(3)以社会服务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成效显著。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技能鉴定与培训,顶岗实习体系五个子项目。

1.课程体系开发。聘请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教育改革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构建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课程体系。

(1)具体目标: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团队,实施“专业+学院+企业+社会”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的全程参与,重构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课程体系,将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近三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

(2)具体措施:①由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团队。②以现有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通过对湖南省特别是长株潭地区的企事业进行调研、与企事业工作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确定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岗位群与岗位的需求状况。③将岗位群按照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技术推广(汽车文化)三个层次,将就业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将每个岗位层次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组合出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层次化、模块化、渐进式、实用性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④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形成专业标准和考核标准。⑤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5个教学周,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环节的80%。

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具体目标: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团队为中坚力量,邀请汽车运用技术现场专家、课程建设专家、专业建设专家、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家形成专家委员会,参与指导课程开发,全体专业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探索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融教、学、做一体的任务目标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营造个性化的培养氛围。

(2) 具体措施:①在课程建设团队的专家委员会指导下,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中坚力量,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进度。②课程开发时,先分析岗位对课程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根据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参照汽车修理中、高级工,汽车电工,油漆工和钣金工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制定出课程标准。③课程建设时,根据课程开发的成果,组织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在内的立体化教材编写组,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立体化教材并制作课程软件包。④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如任务驱动型、作业实习型等教学方法,采用有利于接近现场的案例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现场教学手段。⑤形成一定的考核评价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比赛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3)近两年课程与教材建设方案: ①根据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②按各科教学和实习教学标准的要求,编写适合我校专业发展建设的各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标准。完成“汽车电控发动机”精品课的建设。③编写适合本专业发展建设的校本教材。④在长株潭地区建立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实验实训基地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3.技能实训与考试建设。

(1)技能实训:原则上按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0.5:1:1。

说明:学生在专业实习按个人的爱好、就业要求分方向进行实训。

内容:整车装配、机械检测;电子电器检测;钣金、美容;冷作、油漆。

(2)技能考试:专业理论课考试:技能考试:顶岗实训考试=0.75:1:1。

通过株洲市交通局维修办与各个汽车维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落实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工作。对教师进行企业化培训,学生进行企业化教育。

(三)师资的培养。

1.具体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使之具有较高的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引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发展。

2.具体措施。(1)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机制,确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以三年为培养周期,明确专业带头人的年度培养目标,签订培养目标合同。(2)派遣培养对象到德国与日本等职教和汽车技术发达国家,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提高高职教育认识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建设方案中。(3)加强与国内一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主持及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和教研教改能力,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每年学生进行顶岗试训时,教师轮流带队也进行生产实习,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能力。(4)通过参加各种现场实践,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研发能力。(5)建立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机制,培养期末进行验收。确定评聘标准,实行淘汰制,选拔院级专业带头人,并推荐参评省级专业带头人。

3.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1)具体目标:引进骨干教师2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使之具备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

(2)具体措施:确定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选拔标准,采用从外引与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为适应现代汽车技术越来越细化的趋势,我们根据专业建设设想及教研室老师按个人自愿要求:分机械加工,美容钣金、电子电器、营销保险等几个方面。按计划进行学习、培训,形成一定的专业群;根据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引进职业道德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科技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和硕士以上学历掌握汽车前沿技术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骨干教师队伍中;根据选拔标准,选拔并派遣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并成为核心课程建设团队的主要力量;加强骨干教师与汽车企业及国内一流职业院校的交流,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教改能力与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定期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水平;积极创造环境、提供平台,帮助教师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其他的学术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4.兼职教师库建设。

(1)具体目标:针对专业核心课程,从长株潭地区的汽车企事业中聘请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个15人的稳定兼师库,保证汽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能及时反映在专业教学中。

(2)具体措施:建立兼师评聘标准,确定专业兼师的规模,明确兼师的任职要求、任务方向;针对兼师进行有目的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安排兼师定期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提高兼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力;建立兼师管理制度,定期对兼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行淘汰制,形成动态优化兼师库。

(四)产学研结合。

1.具体目标: 围绕本专业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产教结合使学院成为株洲市汽车企业员工的培训的基地,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并在实施中不断滚动优化。

2.具体措施:(1)由我系及实验和实训中心牵头,聘请企业行业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株洲汽车行业协会)和株洲交通局维修办的汽车行业负责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委员。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为制定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指导、协助院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讲课,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2)企业在校内实训室建设。 我院与广州白云江高万国机械维修厂(我院98级毕业生刘小平工作单位)共同开发教学用具;我院与上海欧维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教学用具,我院还与江苏金龙客车、株洲国家汽车城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意向书”。 内容包括:学历学生的实习、毕业生就业、学术交流、教职工的培养培训等。(3)学院作为株洲市汽车企业员工的培训的基地。每年株洲地区汽车企业的中、高级员工汽车新技术的培训、考证都集中在我院进行,推动了我院汽车专业的建设,同时也间接宣传推广株洲各企业的形象。(4)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把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将企业的资源同样当作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形成互补。我院本专业与企业共建了近10多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专业指导,经常聘请专家来院进行技术讲座。2006年11月我院聘请株洲国家汽车城汽车协会专家王一新先生来校进行技术讲座,师生反映强烈。

(五)实验实训室建设目标(顶岗实训)。

1.具体目标:在学院初步建设学生顶岗实训和仿真实训基地,达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2.具体措施:(1)与株洲汽车协会联系,建设某汽车品牌的4S店。(2)建设一条汽车检测线,可承接外界业务。(3)完善柴油机油泵调试、喷油器实验室的建设。(4)汽车驾驶训练场地(可进行原地驾驶、场地驾驶训练)。(5)建设汽车冷作、油漆实验室,可承接外界业务。

篇5:汽车驾驶员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xx于1992年从事大客车客运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协助下,本人的思想、任务、进修等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工作上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以及同事的认同。

交通运输是一个与群众群众生命财富亲密相关的行业。作为一线客车驾驶员,我倍感本人职责的重要性,多年的任务经历告诉本人,必需从安全抓起!耳闻目睹不少了交通事故,给国家、企业、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丧失,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生离死别的苦楚,无数血的教训时时提示我,要认真任务,勤检查、多防止,把交通事故毁灭在萌芽之前。因而自我从事驾驶任务以来,不断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做的。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近几年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品德施行大纲》。明白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的核心任务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斗争目标,做到在思想上、认识上同党地方保持一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形态。是学习业务知识。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车辆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进一步增强自己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自己做好工作的本领。

二 进修业务学问方面

我自从从事大客车旅客运输任务,我始终保持进修驾驶技术和车辆维修、保护以及液化汽车管理方面的学问,不断进修和充电,经常逛书店,找材料,平常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笔记本,行驶途中出现毛病,都要悉心记下。下班后,也不急着回家,而是留在站上,向技师长辈们讨论养车、护车和修车技术,并经常在技师们地指导下学着本人动手调试修缮车辆,对车辆进行养护。,靠着本人的研究精神,为单位减少了众多不必要的开支,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三 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效益方面

在长期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以来,我发现有许多司机因对仪表的观察不全面,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机械故障,特别是冷却系失水造成发动机高温以至造成发动机损坏方面尤其常见。在驾驶车辆时发动机缺水造成高温有以下几个情况:

1、出车前未认真检查车辆,散热器未按要求加满水。

2、发动机无水再次加水时造成气室,散热性能下降。

3、车辆运行时冷却系故障缓慢失水。

4、车辆运行时冷却系故障快速失水。

5、冷却系过脏向外反水。

6、水泵进水管过软在水泵吸力作用下使进水管变形造成向外反水。

7、发动机运转时冷却系水道与气缸窜通造成冷却水流失高温气体进入冷却系,导致发动机高温,此时节温器开启在溢水口出有连续气泡。另外风扇皮带打滑断开和水泵轴断开、叶片破损以及节温器故障或装反 以上几种情况许多司机都知道也知道怎样排除预防,那为什么多次出现因缺水或温度过高烧坏发动机呢?在这里我浅谈一下看法;引起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还是对水温表的观察不够细致,规律不够了解。上述1、3、5、6、7各点和风扇、水泵、节温器的故障仪表的温升显示应该要比平时快许多,一定要引起警惕打开散热器盖就都不难发现,可一一相应将故障排除。那第2点水温表的显示就会是起初发动机运转时升温很快,到水套中蒸汽到76度时那时冷却水温度已到90度,节温器开启进行大循环仪表显示温度突然下降但温度又很快上升,这样的水温变化规律感觉好象很正常,可是要警惕的是气室的存在使冷却系加入的水量很少,这样的演化规律会很快完成促使发动机冷却水不足引起发动机高温,应及时添加冷却水。下面说到第4点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运行中冷却系管路破裂较大,在水泵的巨大扬程下快速失水,水温表不急显示冷却水就会跑完,余下蒸汽在发动机中也会在风扇、百叶窗和风斗的快速流动空气作用下迅速降温,水温感应塞在回水管节温器处位于发动机上端与发动机缸体不做接触,在失去了良好的导热介质后仪表温度显示到不了90度,所以引起不了司乘人员的注意,发动机就会在高温下造成粘缸。为排除此上述发动机高温隐患,在即将因为发动机高温造成不必要损失前,引起司乘人员的警觉和注意迅速进行排除,我认为可以在6缸发动机6缸后面缸壁靠近缸盖燃烧室侧的鼻梁区(6缸是在发动机最后端,散热最不好的位置),安装固定一个可以断开的温控开关(比照道依次发动机设计方位埋入缸体表面)与两端点火开关2挡相连,当钥匙门开到2档时构成 回路电流通向温控开关,开关另一端接至两端仪表盘接一与电瓶匹配灯泡作好固定搭铁。这样在运行中突然出现发动机温度高温会及时发现灯光熄灭或开启,司乘人员得到提醒可近早排除,减少故障率。有了这种报警信号灯发动机就可以避免各种原因导致的高温,也保证了在感应塞及电路仪表故障不准时,对发动机起到很有效的保障作用。

回顾自己多年的驾驶、维护工作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高超的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对工作,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只有树立起这种责任心,才是做好驾驶、工作的基础。正因为认识到和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我才能主动学习,努力提高技术,顺利完成了各种条件下的工作任务。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理论学习,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为我公司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6:高级汽车维修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高级汽车维修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是**运德集团**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的员工,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已有十六个年头。一直奉行“顾客至上,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服务宗旨。努力钻研各种类别车型在维修中存在的疑难题。提高新工艺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维修技术水平。自从获得高级汽车维修工以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积极做好传、帮、带等工作,积极开展职业范围内的工作。发扬生产中应有的传统动力,无论是在白天,或者是夜晚,还是“节假日”,亲自组织班组员工一起到场进行维修,进行故障诊断及排除,确保运输车辆能够保质保量的出车去。让广大客户到来时放心,走得开心,从而赢得客户的广泛好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职业道德观由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复杂性,要坚持党中央“三个代表”思想方针,遵章守纪,追求进步努力向上,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作为一名班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经常跟员工们聊天谈心,发现问题,及时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出现困难要切实帮助解决。多倾听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加强班组之间的沟通,来充分发挥员工间的相融合性、主动性和协调性。在企业关键时刻已经得到了更好的证实,为工作缩短时间,为企业赢**誉。2003获**汽车运输总公司公司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获**市交通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4—马街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安全工作检查及隐患整改报告下一篇:观《央视马年春节联欢晚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