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2024-04-11

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精选7篇)

篇1: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办农机合作社一是在解决农民购不起问题上更具优势。高性能和大中型农机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用。农机合作社除了通过向金融部门贷款和获得政府农机具购置补贴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社的积累和向成员筹集资金等方式,解决购置高性能机具、大中型机具和配套机具的资金短缺的难题,从而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民购不起农机具的问题。

二是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合作社统筹购置,可以解决重复购置问题,实现机具的配套,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合作社与成员是利益一致的经济共同体,这一特质使农业机械作业市场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随着农机合作社实力的增强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会增强(如一些农机合作社开展跨区作业等即是很好的例证),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三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还可以从两方面促进农民增收:由于农机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把农机作业费用降到最低水平。农机合作社在发展机械作业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逐步扩大贮藏加工、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领域的业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促进农机具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更优配置。农机合作社的互利合作机制有利于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加上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逐步解决好“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五是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技术交流和培训的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在农业机械化之前,很多外出就业的农民在农忙季节要回乡干农活),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六是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各地实践表明,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国家财政支农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农民日报》)

篇2: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自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绝大多数农民均已经习惯了单家独户的自主经营了。可为什么农村拥有机械的农户还愿意加入合作社呢?一方面是村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合作社也有能够吸引农户入社的优势。

1、在机械修理上能协调营运。尽管合作社还没有像样的修理厂,但大多有一至两个技术不错的修理工。社员的机械坏了,由合作社出面协调,修理人员可以提供有偿服务,其修理成本比农户进城维修要便宜很多。修理厂将会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这当然是社员们求之不得的好事。

2、在业务范围上能包揽全镇。农业机械合作社一般都是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兴办起来的,镇委、镇政府明确规定,该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可以覆盖全镇所有的村组。这就从政策上授予了机械合作社向全镇进军的尚方宝剑。虽然说业务发展还需要合作社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政府给合作社提供的业务发展空间也不失为一个难得的机遇。许多有经营头脑的农机个体户很看好这一点,从而也增加了他们入社的积极性。

3、在经营效益上能全面提高。业务面宽了,挣钱的机会多了,收入也自然会增加。这是连傻子都明白的道理。更何况,在农村能抢先一步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大多是比较精明且又能吃苦耐劳的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村干部的动员下,虽然他们暂时还看不见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曙光,但大多数社员还是看好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的。即使是对合作社心存疑虑的社员,也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先入了社再说,万一合作社办不起来,机械总还是自己的,总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每个人都期望着入社后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

4、在政策补贴上能优先到位。个人购买机械虽然也能得到补贴,但在一个村里,购买机械的农户多了,补贴的指标就不够用了,有的农户有可能站队站到明年或者后年。入了社的农户就不一样了,他们能够优先得到政策补贴。而且合作社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兴办的,没有人敢截留或者克扣政策补贴款。这在农村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农民们普遍都认为,党的政策是好的,就怕下面的歪嘴和尚念错了经。能踏踏实实地得到农机政策补贴款,农民入社的劲头看涨,工作也好做多了。

篇3: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 加快广东农机化科学发展, 2013年10月9-10日, 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副主任刘亚平到廉江市进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在调研中, 刘亚平认为安铺博教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大户组建, 属于松散型合作社, 要充分发挥机械利用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业需求为出发点, 以综合效益为目标, 通过合作社的优势跑业务, 组织成员开展各种作业, 实现“代耕、代播、代插、代管、代收”的一条龙服务水平。他对良垌兴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认为该合作社属于紧密型合作社, 发展潜力巨大, 组织机构完善,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经营运行机制规范, 作业面积、收入和分红显著。

调研结果反映出, 农机主管部门要树立正能量, 积极培育农机维修网点, 不能追求数量, 要讲究质量, 要科学化指导其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

篇4:浅谈农机化合作社的优势及发展

关键字:农机化合作社;明晰产权;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03-1

珲春市目前已成立四家农业机械合作社,第一个是珲春市仲坪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在珲春市哈达门乡仲坪村正式挂牌成立。第二个是珲春丰盛农机合作社,珲春敬信镇九沙坪村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共有230户,800多人口,拥有手扶拖拉机100多台,推土机1台,汽车2台,中型四轮拖拉机2台,插秧机37台,是一个典型的靠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的村。第三个是珲春市小帮手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位于珲春市板石镇板石村十组。第四个是珲春市天远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柳亭村八组。虽然成立四家农机合作社也改变很多以前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不连片,且农机具单机每年一般的作业时间只有两三个月。下文浅谈一下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的优势及发展

一、农机合作社的优势

各地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形成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机服务组织模式。农机合作社有以下六方面的优势:

1.在解决农民购不起问题上具优势。

2.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具优势。

3.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优势。

4.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技术交流和培训的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产业,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5.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各地实践表明,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国家财政支农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实现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措施不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国外来说,我们的邻国韩国的农机合作社开展的比较好,连韩国总统李明博也对农村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意——政府把全国农村农民手里的农业机械购买,而后农民要用的时候极低费用租用农业机械。

二、韩国农业机械的利用体系

1.农业机械的联合利用体系可分成合作社和单独利用体系两火类型。包括农民团体、农业协会以及农业协会经营的示范农场3种利用形式。类似农田改进协会或农业合作社之类的农业协会出租耕种机械用来满足拥有10-15公顷之间耕作面积的农业劳动需求。农田改进协会出租拖拉机及其附带装置,地方农业合作社出租机动旋耕机及其附带装置以及数种农业机械。为宣传农业机械作用,农业协会经营的示范农场根据区域或要求农业机械化的耕作规模而建立的。

2.国内来说农业机械合作社发展较早较好的地方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绥化市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农机合作社在绥化市新农村建设中创新发展为了保证合作社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绥化市结合新农村建设,从创新机制、活化管理入手,找准合作社发展的切入点,不断对合作社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绥化市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合理地量化股份、明晰产权,真正把合作社建成了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运营模式,全市主要建成了四种模式。

(1)明晰产权,规范运作。一是依托村民和村集体组建;二是依托村集和大户联建;三是依托大户联建;四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

(2)创新机制,搞好运营。在经营体制上绥化市主要从四种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一是实行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分户收获的模式,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连片划区轮作,并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二是实行土地租赁。土地租赁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形式,少数人多种地、多数人不种地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一个有效途径。三是实行土地托管。针对绥化市相当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家中土地无人管理的实际情况,农机合作社对这部分农户的土地进行长年或季节性托管,这样既解决了外出农户的土地耕种问题,也增加了农机合作社的效益。四是实行跨区作业。绥化市通过各级政府、农机部门的组织协调,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牵线搭桥,打好农业生产季节的时间差,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农机资源,把跨区作业延伸到乡域、县域,拓展了农机合作社作业的新途径。

国家和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倾注很大的心血,我们必须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才能快速发展更加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合作社。

篇5:HK炒港股的六大优势

与内地股市相比,香港证券市场更加成熟和规范。香港证券市场建立于1 8 6 6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高度严格、规范的监管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全球最有效率、最公平、最成熟的证券市场之一,可有效地保护广大投资者及中小股民的权益。

02 获得配售的机会大

香港股市是世界最活跃的证券市场之一,2 0 0 6年还取代纽约,成为世界直接融资最多的证券市场。融资方便是香港股市最大的特点之一。上市公司常常进行股票配售,而普通投资者都有机会参与这些配售。为吸引投资者,配售股票通常会有折扣,算是无风险投资。

03 投资品种更丰富

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除了投资人熟知的股票、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和债券之外,还有A股市场股民尚未熟悉的牛熊证、单位信托/互惠基金。纷繁复杂的交易品种,也需要内地投资者仔细学习,尤其是在阅读用繁体字和传统文法写就的产品说明书时,更要这样。

04 港股分红比A股好香港证券市场有很多国内无法购买的知名大公司股票,如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汇丰控股、中银香港、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招商局国际等。这些著名公司的经营风格稳健,业绩连续增长,股票分红每年都有不错的表现。

05 同一家公司比A股更便宜H股和A股存在差价,存在套利空间。香港股价通常比A 股低,平均折价将近50%,也就是说H股价格仅为A股的一半。鉴于同股同权的原则,H股和A股的股东所享受的权益完全一样,即分红是一样的,因而收益率更高。

篇6:办农机合作社的六大优势

曾担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的张作功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十年磨一剑”,从湖南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到200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归口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其他省份总的趋势是将高等职业教育划归高等教育管理。当年6月,时值湖南省机构改革,新成立的湖南省教育厅基于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的教育,决定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并划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统筹管理。至今湖南仍然是自始至终实行这一管理模式的少数省份之一。

湖南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停滞中恢复”“在调整中发展”和“在创新中跨越”三大阶段,根植于这一深刻历史背景之中的湖南职业教育不断迎来发展机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优,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十五”以来,湖南职业教育立足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优秀传统,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奏响了“抓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抓明天的经济”的时代最强音。

湖南职业教育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和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湖南“一化三基”和“三个强省”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夯实基础、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加强管理,打造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磨一剑”,从湖南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优势一:更有利于建立现代职教体系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如玩具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侧重培养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要求较高的技术型人才。但总的来说,培养的都是产业工人。从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结构层来看,需要我们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和发展。

10年来,湖南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从2000年的24所增加到2009年的62所,年招生数由2000年的4.3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18.7万人,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9.1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6.8万人。中职院校年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8.03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35.9万人(其中非全日制中职教育招生9.2万人)。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的52.05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82万人,包括技工学校共招生41.9万人,在校生规模共达98万人。2009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5万人次。

目前,湖南初步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农校为基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得益于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优势二:更有利于发展农村职教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较薄弱,教学条件较差,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但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总体的质量和水平。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得到更为公平的发展机遇,如教育资源的分配。

湖南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稳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带动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职业教育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二是适当扩大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积极探索通过工学交替方式,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允许具有初中毕业水平的职业培训学员在修满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规定课程的前提下,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目前,湖南全省共有农村职业学校208所,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数的17.92%,占初、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的31.6%。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农村职业学校的比例为6.28%。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具有中等学历教育的毕业生约80余万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累计达到600多万人次。另外,全省还有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300所,为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多数县市已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或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提升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素质的保障;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新农村文化的载体;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优势三:更有利于组建职教集团

中等职业教育由于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往往在校企合作方面很难取得较大的发展。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很难有兴趣和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有效地打破了这一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面。

湖南的主要做法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十年来,湖南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产业领域内的规模企业、中职院校为主体、以项目合作和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自愿和互利共赢为原则,努力构建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深度协作机制,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全省已成立工艺美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职教集团17家,加盟合作单位共1153家,其中规模企业677家,高、中职院校326所,其他机构150家。2009年相关职业院校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2.23万人,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4.34万人,培训企业员工5.31万人,教师到企业挂职(一个月以上)2889人,企业一线专家到院校任兼职教师2121人,实施其他合作项目671个,集团内院校新增专业建设投入共1.05亿元。

组建职教集团是在新形势下实现湖南省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是加快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全方位合作,有效推进职业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有力保障。能整合职业教育的优势、合理布局,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要素配置,在发挥区域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中展现新格局。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有利于及时调整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有利于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

优势四:更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既包括管理上的统筹,也包括经费的统筹,更多的是教育资源的统筹。比较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要比中等职业教育丰富得多。如何使中等职业教育共享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一个重要的措施仍然是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近年来,湖南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加大了政府统筹的力度,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提质也迈开了较大步伐。如长沙职教基地征地1103亩,财政投入14.8亿元,目前已有一所高职院校和八所中等职业学校整体迁入。株洲市已启动占地4650亩的“职教科技园”建设,计划总投资40亿元,目前园区整体规划已完成,一期工程4所职业院校建设已经启动。在全省范围,湖南许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真正实现了同一校园同步开展教学,所有学生不分层次共用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食堂等。

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湖南还建设了一个全省职业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广大职业院校可以将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发布,特别是要求立项建设的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必须上网,实现了职业院校共享。

优势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践证明:中高职统筹管理更加有利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比较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比中等职业教育雄厚,师资水平也相对较高。要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实力,关键是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

为在职业教育系统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来湖南先后依托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研讨会、观摩会和“开放月”等大型教研活动,组织全省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1000余名教学一线骨干教师深入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有效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久前,湖南又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省本级培训,主要依托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对全省95%的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轮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优势六:有利于创新发展职教

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文件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思路。文件中指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增加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并且“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职业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协调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在这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重心上移的态势,并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创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充分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平行发展的模式,构建相互沟通,办学主体多样,学历层次齐全,办学功能完备,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开放式,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教育体系,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篇7:商业险助力养老六大优势

此言论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本刊本期《封面文章》也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无论怎么理解,绝大多数人都已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退休养老这件事,今后还得多靠个人本身的资金储备。

多年以后我们靠谁养老

社保只管温饱只够“喝粥”,养老不仅不能防老还可能要来“啃老”。

这些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因为与欧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相反,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人口老龄化和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收不抵支的现状,决定了社保养老只能满足退休者较低水平的养老需求。

同时,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多年后,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而且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8-4-2-1”或“6-4-2-1”家庭也逐步出现。而从经济角度看,如今年轻人自身的工作、生活压力也都比较大,物价高、房价高,很多年轻人成年之后,不仅无法“补贴”父母,大多数还可能需要父母赞助购房首付款、结婚费用等。

因此,众多老人退休后虽有社保,基本生活无忧,但也没有太多的闲钱和闲心,他们得继续为下一代操心,成为了儿子的“全职”保姆,帮助子女照看第三代,继续为全家贡献精力而没有太多属于老人的理想退休生活。

而有些老人则属于“乐无忧”类型。他们的退休资金准备充分,衣食无忧,早已把自己安顿妥当。他们兴趣广泛,没有后顾之忧,有些甚至还趁着“将老未老”之际开始继续人生中未完的夙愿,或是周游列国饱览无限风光。

建立养老储备金刻不容缓

想要让自己成为“乐无忧”型的老人,摆在面前最现实的一道门槛,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做基础。根据本刊2009年的一次调查计算,一个老年人想要退休后基本生活无忧至少需要110万元以上,而想要比较舒适地养老则至少需要250万元。而且,女性所需准备的养老金这两个数字至少要提高20%~30%以上。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数字如今可能还要高了。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保险、基金等,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居民没有企业年金,因此个人储备专项养老金显得尤为重要。

保险是舒适养老之上选

那么,个人具体如何来规划养老储备资金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有一句被广为推崇的投资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分散风险,综合各种理财工具的优点,既能为日常生活留出现金流,又能保证中长期有一个不错的收益,可以有效地化解养老压力。

在各种养老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又有特殊的意义。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犹如一块“压仓石”。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从养老年金保险的特点,以及退休金储备的资金要求特点来看看。

首先,养老年金类保险等商业保险比较简单可操作。投保之后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的,资金打理这样让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完成。

再者,养老年金类保险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个人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而其他理财品种,很难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以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和确切的回答,很难由个人来控制。当然,由于回报相对固定可计划,保险的收益率水平相对就低一些。

第三,作为养老资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这与一般资金投资追求收益较大化的原则有所区别,这也是稳健理财型的商业保险辅助养老的一个优势所在。

第四,保险还可以强制个人储蓄。青壮年时期有很多的花钱渠道,如果不强迫自己为了将来养老而预先做点准备,那么钱花了也就花了。长期保险恰恰有一个强制储蓄的特点,必须按时定量交保费。这一特点对于平常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较差的人群而言,特别有一种“他律”的效果,更稳当,更有效力。而且,越早规划,由于年纪越轻,养老险的费率也越低。

第五,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计划,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的保险,也是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复利的魔力”恰好可通过养老年金这类长期商业保险得到明显的体现。

第六,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可以部分解决退休后“活得太久”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理财工具都无法实现的。

商业年金险助力养老

在准备将商业保险作为将来养老资金来源之一后,当然就是挑选合适自己的产品了。在低利率时代购买养老(年金)险这样一种长期储蓄险种,我们建议还是选择有分红功能的年金产品为佳,除了享受这类产品本身内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一旦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投保者还能够通过分红收益,抵消一定的通胀影响。

比如,海康人寿近日推出的“乐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就是一款典型的年金保险。它具有保证领取的确定性(自年金开始领取年龄后的首个保单周年日至被保险人年满七十九周岁后的首个保单周年日为年金保证给付期),而且可以终身领取,实现“活多久,领多久”,让高龄老人乐享晚年生活。同时,这类保险每年也会分配现金红利,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对财富的侵蚀。同时,这款产品自保单生效后自首个保单周年日开始,每年都可给付“生存保险金”,也可以进行保单借款,为投保者应急无忧。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只是全部养老规划的重要一环,别忘了我们还有其它工具可以用于养老储备。

为此,在选择保险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开销、未来生活预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0%~40%为宜,以便为自己预约高品质的未来。

上一篇:某住宅工程造价咨询项目服务方案(案例)下一篇:买手计划 服装采购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