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2024-04-21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共6篇)

篇1: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市发展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从相关乡镇和市直部门抽调8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导,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明确职责,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行市级领导挂钩制度,指导发展特色产业,明确市级领导每人挂钩一个乡镇,每人重点扶持一项特色产业。各驻村禁毒防艾工作队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助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对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负总责,做到乡镇领导挂钩包干到村、乡村干部帮扶到户。市直相关部门将特色产业列入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以上科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规划、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都有人服务,有人把关,有人验收,有人签字,有人负责,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出台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

一是继续实行补助政策。除国家和省、州的扶持外,市财政按州级的补助标准1:1配套安排,具体金额根据年度推进计划一同下达。同时,对州委、州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几个特色产业给予一定补助,如:每种植一亩竹子补助种苗

费80元,每种植一亩咖啡补助种苗费100元,每种植一亩核桃补助种苗费50元。二是继续实行奖励政策。市人民政府将对完成种植任务的乡镇实行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搞好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三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投资入股、技术指导、合资等方式倡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减免。鼓励农户、集体有偿流转土地,以联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特色产业发展。

广泛宣传,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切实加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发放宣传单、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做到电视有画面、报刊有文字、广播有声音,使特色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扶持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充分调动各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政府鼓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市场拉动、利益驱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严格奖惩,确保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生物特色产业考核奖惩机制,明确乡镇和市直有关单位的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建立基数考核奖励机制。市政府在下达任务时,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各乡镇交纳保证金,根据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按奖励办法兑现奖惩。此外,把特色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工作,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依照行政问责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篇2: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培育特色产业 全力打造“1525”优秀园区

——市、县人大代表视察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9月20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打造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县‛建设步伐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大英工业经济新跨越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全市‚4+3‛产业发展规划,在‚突出特色产业,打造‘1525’特色园区‛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开展‚突出特色产业,打造‘1525’优秀园区‛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建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县‛的发展战略,把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新载体,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高要求、高质量的建设,高规格、高效率的服务,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新兴朝阳产业,加快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优势明显、集聚度高、关联度较长的现代工业产业集群。

三、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不能搞相关企业的简单‚拼凑‛,不能搞企业‚扎堆‛,而应围绕主导产业构筑大中小项目合理配套,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出产业集群效应。

下一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产业园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遂宁次级交通枢纽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围绕我市‚4+3‛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推进‚三化‛联动、发展绿色经济的基本思路,科学确定和提升园区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抓好招大引强、项目攻坚、平台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着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园区二次创业新跨越。

(一)突出思路创新,构建园区发展新模式。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区将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低碳可循环的清洁工业发展路子、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大产业发展的路子、技术创新品牌创优发展的路子。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主导,推进三大工程,建设500亿园区‛,即:围绕园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化工、纺织两大主导,同时大力发展机械、光电和新材料(‚2+3‛产业规划),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三大工程,建设产值超500亿的产业园区。根据全省产业园区‚扩权升位、独立事权、封闭运行‛的发展要求,本着‚强化职能、事权统一、运行高效‛的原则,科学定位园区的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事权集中、统筹有力的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县委、县政府授予园区行政审批权、经济考核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确保园区在特殊管理的区域内,对区域产业规划、园区配套建设、企业入驻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和品牌创建等工作和环节具有较高自主权来决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决策和办事效率。

(二)突出科学规划,强化工业经济新支撑。规划是行动的先导。要将大英的规划纳入全省‚一极一轴一区块‛区域经济布局和**市‚4+3‛产业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结合园区的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产业基础等实际,编制好‚十二五‛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园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围绕专业化园区建设要求,按照‚一轴四片‛的产业发展布局,合理优化各类产业布局,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突出园区‚两化联动‛功能新突破,优势资源新整合,特有政策新共享,着力打造油盐化工、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等60户重点骨干企业,实现我区从原油加工到油气化工、食盐加工到精细化工的跨越,努力把我区建设成全市新型工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先试先行示范区。

(三)突出资源整合,实现特色产业成果新效应。按照扶大压小的原则,继续加大石化、盐化,纺织主导产业资源秩序整合

6商标的企业和产品实行重奖,努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市场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六)突出平台搭建,优化特色产业服务新渠道。公共服务平台在解决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更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提升行政效率等。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融资担保平台、技术研发平台、质量监测平台、市场拓展平台、专业培训平台和法律服务平台等七个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帮助入园企业突破资金、人才、技术等瓶颈,通过统筹规划、集聚资源、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建立和完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七)突出环境优化,构筑特色产业聚集新洼地。引资的成败、企业的落户,靠的是政策、比的是环境、赢的是服务。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专门的产业政策,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信贷支持等方面实行倾斜,在资源保护、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等领域为特色产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继续深化‚管理就是服务、员工就是上帝‛的理念,创新管理服务方式,规范行政行为;继续坚持对入园企业实行专业团队服务制、县级领导联系制、项目秘书服务制、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等制度,优化对入园企业的指导服务;切实搞好水、电、气、运综合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依法保护投资者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通过环境的优化,提升我区的核心竞争力,使园区成为投资建设的沃土、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发展兴业的福地。

篇3: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现存状态

1.种植面积。陇南市现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种植板块中最大的种植基地。目前, 在以武都区为中心, 文县、宕昌、康县、西和县等围绕的种植区内, 种植了20余品种, 到2012年末, 油橄榄种植面积为26.63万亩, 江河湖畔流域, 平均海拔在1300—1500米的区域建设扩区驯化15处试验园, 修建了有利于油橄榄的水利工程76座, 通往油橄榄试验园的道路24条。其中:国有型橄榄园4处, 大规模经营橄榄园145处, 农户连片经营的橄榄园192处。 到现在为止有80000多亩进入挂果期, 50000亩进入盛果期, 到2012年时, 鲜果的产量6千吨, 鲜果产值6千万元, 产油量900吨, 综合经济效益达到2.16亿元。

2.带动经济发展效益。随着油橄榄产业发展, 在其带动下的陇南市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也日趋成熟, 已经开展了油橄榄、花椒、核桃等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 为陇南市人民就业,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发展带来机遇。当前, 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在陇南市开展, 有3万余家电子商务网点兴起, 绝大多数都是销售农产品, 到2014年, 其农产品交易额达到了约700亿元, 由此武都区被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的示范推广基地”。

3.品牌建设。陇南市通过建立9个加工厂, 引进国际先进的13条始榨油生产线, 借鉴先进的高速离心冷榨技术, 其含油率和脂肪酸含量大大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的生产指标, 而且最重要的理化指标可以与欧盟初榨橄榄油标准和国家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相媲美。通过不断地科学研发, 制成了保健丸、食用油、橄榄茶、橄榄酒等系列的多个产品, 注册了多个像“祥宇”为领导品牌的商标, 包括“田园品味”、“田园年华”、“阳光诗美”、“丰海”、“世外”、“陇榄香”、“武都”等。在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上, “祥宇牌”食用橄榄油成为农高会最高奖项“后稷特别”奖, “田园物语”橄榄油、“丰海牌”国宾金橄榄酒获得“后稷”奖, 目前油橄榄制成品在国内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 备受消费者信赖。

二、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基地规模较小, 原材料供应量不充足。虽然目前陇南市油橄榄基地面积26.63万亩, 2012年鲜果产量6千吨, 生产初榨油9百吨, 与全世界油橄榄1.5亿亩的种植面积、300万吨的产量存在着巨大落差, 和全国每年进口2万吨橄榄油的数量相比, 陇南市的产量也只占进口量的百分之四点五, 其份额不足以在国内起大规模的领导作用。而且陇南市处于多山的秦岭山脉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 山多地少, 由于橄榄油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半山地, 而且主要在典型的山大沟深, 耕地资源短缺的武都区。因此, 用于栽种的土地资源很紧张, 虽然文县和宕昌县的部分乡镇也在种植发展橄榄油, 但是都处于初级的家庭作业, 栽种规模都比较小。而我国为了满足国内橄榄油的需求, 每年都从欧洲国家进口2万吨橄榄油, 对比陇南市生产的橄榄油, 它只占进口量的4.5%, 所以栽植面积导致的规模太小以及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使得陇南市橄榄油产业市场占有量很小。

2.品种杂乱, 缺乏优良的油橄榄品种。虽然陇南市栽培油橄榄时间相对较长, 但是没有找到特别适合油橄榄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良品种。目前引进的品种中有些并不适合当地现有的生产水平。如:果用品种“阿斯”、“小苹果”等, 因食用橄榄果加工技术滞后, 作为油用品种食用, 其出油率不高, 且经济效益较低, 使种植户的积极性产生折扣。2011年经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莱星”等省级品种, 也没有真正选出适宜陇南市不同生长区自然条件的最佳品种。因此, 品种的杂乱, 没有适宜不同生长区自然条件, 不同利用目的的优良品种, 是影响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科技水平不高。油橄榄产业历史发展缓慢, 科研人员缺乏长期在油橄榄主产国的学习, 专业技术人员尤其稀缺, 油橄榄产业缺乏系统的研究, 懂得技术的人很少, 因此缺少油橄榄不同品种对水肥、温度、土壤等条件的适宜状态清楚的认知。目前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管理集约化程度低, 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能力更是不足, 技术支撑滞后成为制约陇南市油橄榄产业的瓶颈

4.资源再利用程度低。橄榄油是在常温下用机械方式压榨分离后所得到的优良不干性油脂, 由于工艺的滞后, 导致在榨油结束后的工业残渣中仍然有一小部分未被利用的橄榄油。目前陇南市油橄榄加工企业对冷榨后的果渣、溶液没有做进一步的处理利用, 没有一家企业具备从生产果渣中再次提取橄榄油的技术和能力, 不仅浪费了那些橄榄油, 使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而且还造成环境的污染。油橄榄加工后废液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减轻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 可以舒缓血管平滑肌, 降低血压, 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剩余废渣可提取油脂、制肥皂、塑料、活性炭、饲料、保健茶等, 也可用来生产橄榄蛋白和橄榄饮品。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太薄弱, 厂家没有从废渣中提取剩余成分的能力, 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5.果园集约化管理水平低, 对油橄榄叶的深加工不足。尽管陇南市在油橄榄栽种管理中有一定的历史, 也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经验, 推动了油橄榄果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但是与国外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水平相比, 油橄榄品种选育、定向栽培、修剪、施肥、灌溉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处于低水平阶段, 缺乏优良品种。产能低而不稳、果实出油率低、加工技术科技含量低、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 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阻碍。由于橄榄叶泡水后不容易形成碎渣, 茶色鲜亮, 一直保持淡黄、透亮的颜色特点, 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陇南市橄榄茶的制作依据仅仅是橄榄叶的外表形状, 缺乏对橄榄叶活性成分有关黄酮、多酚成分含量的研究, 而不同干燥方式对橄榄叶中黄酮与多酚含量有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到橄榄茶的品质。

三、推进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1.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面对国际和国内能源短缺, 粮油安全问题隐患, 发展木本粮油植物是应对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陇南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成为我国油橄榄生长的最佳区域, 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思路、整合资源是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基础, 政府当局应该放大格局, 在结合当地实际和国家、省级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规划框架的指导下, 编制油橄榄常用中长期发展规划, 明确各个阶段具体目标, 县区和企业应按照统一规划、有计划发展栽植规模, 形成有序的发展格局, 通过大力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鲜果产量, 同时也提升加工能力。

2.加强品种选育, 优化栽培品种。由于不同品种对气候、温度、水份、土壤等因素的要求不一样, 所以结出的果实华而不实、出果率低、出油率低的情况普遍存在。目前陇南市拥有的品种较少, 用来栽种培植的也更加缺乏, 所以要加强油橄榄良品的引进开发, 建立多品种资源管理库, 在陇南市所属嘉陵江、西汉水流域的海拔1500米以下次适应区进行扩区驯化试验, 选择能和当地气候特点相适应的优良品种。主动引进不同加工用途的特色品种, 不断开发油橄榄特色产品。

3.加快油橄榄标准化基地建设。在油橄榄种植区, 不断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油橄榄规范化栽培技术, 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普遍推行高效集约化果园管理模式, 引导种植户增强科技意识, 在经营管理油橄榄果园时, 切实做到科学定植、合理密度、适时施肥灌溉、积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以提高果园精细化管理程度, 从而推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的质量,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中, 以1200~1400 m海拔范围内的适宜生长区域为重点, 选用油橄榄优良种植品种, 建立标准化示范园, 大力推广应用集约化栽培管理技术, 带动全市油橄榄栽培管理朝着高标准、科学化管理发展。

4.加大油橄榄的深加工力度, 提高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在扶持发展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 强化对外宣传, 制定优惠政策, 广泛招商引资, 鼓励民营投资。进一步拓宽渠道, 加大对油橄榄深加工的投资力度, 充分利用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的油橄榄叶提取物生产工艺等专利和成果, 在橄榄叶提取物、配合饲料加工、复合肥料生产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开发橄榄油保健饮料等。加大对橄榄叶中黄酮、多酚等保健成分的开发力度, 并对有效物质加以纯化,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要扩大油橄榄加工规模, 提升油橄榄加工工艺水平和档次, 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对油橄榄果渣中含有的百分之八左右渣油和剩余的二次废渣进行再利用。对于加工业产生的废水, 可以放入蒸发池, 经过澄清过滤后用于果园的灌溉, 以缓解夏天水资源紧张。可将废液通过蒸发池浓缩, 为生产生活提供热水和热能, 或经太阳能发酵制成沼气。

篇4: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关键词】中卫市;农业;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有关精神,紧密结合全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不断引进新品种,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打造了枸杞、硒砂瓜、设施蔬菜等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及其品牌产品,努力实现特色农产品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产业化发展水平、品牌化推进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市85%以上的耕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6家企业经营的穆和春清真牛、羊肉等233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家经营企业经营的园地牌番茄等5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家企业经营的硒砂瓜等1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6家企业经营的香山硒砂瓜等7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农”字号企业品牌意识增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申请注册“农”字号商标达176件,8家企业经营的番茄、辣椒等11个产品获得宁夏名牌产品称号,宣和鸡蛋、穆和春清真羊肉、中宁枸杞3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宁夏红3个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商标在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列前50强,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取得的成效和做法

2.1 扎实开展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品牌保护工作

抽调技术人员驻点服务,严格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从种养技术指导、投入品监管、分级包装到产品销售实施全程监管,设卡布点,跟踪抽查,一户一档案、一棚一记录,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为树立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样板,创建农产品品牌,引导向高端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1.1 建立和完善“香山硒砂”瓜的品质、品牌保护体系

为了保护好香山硒砂瓜这一独特品牌,着力实施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提升工程。一是加强领导,周密实施。以市人民政府制发了《中卫市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工作五定方案》和《中卫市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通告》,成立了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工作小组,制定了《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明确了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基地备案登记程序;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约定》及《优质优价收购合同》的范本,并在农业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同时组织技术专家制定了《中卫市香山硒砂瓜水肥技术标准》、《中卫市香山有机硒砂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等,通过采取“三统一”控水(统一管理补水工程;统一按需补水;统一有偿用水)、“四推行”控肥(推行农资经营户准入制度;推行建档立卡制度;推行分片联保制度;推行巡查制度)、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建立“香山硒砂瓜”品牌生产销售企业信息发布平台、明确硒砂瓜生产基地乡镇工作职责、严格标识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等关键措施,全面开展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工作。

二是宣传发动,达成共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培训,印发《中卫市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通告》1500份、《中卫市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手册》10000份。刷写墙体宣传标语85条,分层次举办培训50场次,培训种植农户2660户。组织21家合作社与2303户种植户签订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约定》及《优质优价收购合同》,建立生产基地。并将合作社备案登记的相关基地范围、合作社成员、合作社内部管理等信息,全部在农业信息网上进行了发布,保护硒砂瓜品质品牌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市财政专门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在沙坡头区建设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13333hm2。目前,即将进入硒砂瓜销售时期,也是落实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措施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在研究印发《2012年中卫市香山硒砂瓜营销工作方案》,制订硒砂瓜销售合同文本,规范交易行为,依法打击各类侵权行为,维护瓜农和客商的合法权益;加大香山硒砂瓜品牌保护,严厉打击冒贴香山硒砂瓜有关标识的行为。组织工商、质监、农业执法人员对硒砂瓜基地乡镇农资经营店进行拦网式查检,加强硒砂瓜品质保护核心区经营户准入,督促指导经营户建立和完善投入品进货与销售档案制度,要求经营户对销售的化学肥料必须进行登记造册,标明去向、购买人和使用作物;指导硒砂瓜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标准化生产档案,把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贯穿到硒砂瓜生产全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管理。对各基地乡镇硒砂瓜种植生产全过程进行巡查,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随意在砂地里灌水或追施化肥的当场予以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同时,将巡查情况及时向基地乡镇反馈,并督促整改。今年全市种植硒砂瓜61533hm2,施用有机肥44267hm2,推广条覆膜种植34200hm2,预计产量96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2.1.2 严格加强“中宁枸杞”的品牌保护

“中宁枸杞”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其品牌身价达32.7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为了保护好这一品牌,主产区中宁县制定了《“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在基地建设方面,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企业参与等多种有效措施,以枸杞主产区中宁县为主体,积极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制干、机械拣选和绿色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发展无公害认定面积10000hm2,创建全国绿色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6940hm2,创建全国出口农产品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2667hm2。在枸杞加工方面,积极研制开发以“宁夏红”枸杞酒为主的枸杞保健酒、枸杞浓缩蜂蜜、枸杞八宝茶、枸杞芽茶、枸杞软糖、枸杞罐头等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增强枸杞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枸杞销售方面,发挥“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在中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年枸杞交易量达4.5万吨,交易额达12亿元;有22家企业枸杞取得绿色食品认证,3家取得了有机食品转换证,13家取得了枸杞进出口经营资格,6家通过了食品QS强制认证。在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中宁枸杞销售网点和“中宁枸杞专卖店”220家,枸杞产品还远销五大洲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中宁枸杞”中国驰名商标质量追溯管理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开展证明商标维权,加强中宁枸杞包装物管理,严厉查处硫磺熏蒸枸杞及假冒中宁枸杞销售等不法行为,有效保护了中宁枸杞的品牌和声誉。

2.2 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科技促产能力

近年来,我市结合农业特色产业、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支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了沙漠有机果蔬、舟塔有机枸杞、西安镇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夏华清真牛羊肉和正通生态环保养殖等20个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沙坡头区6个,中宁县8个,海原县6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387家,引导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成设施蔬菜新品种示范、新技术配套为一体的核心示范园区68个,实施了以增设钢架、后屋面加厚、配套卷帘机、安装保温被为主的设施综合改造。采取以麦芠、秸秆还田,重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深翻疏松土壤等改土培肥核心措施,提高设施大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特色产业倍增计划提质增效工程,对四个设施蔬菜基地镇的2135座旧棚进行改造,落实标准化生产、结构调整、改土培肥等提质增效措施,建成10个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示范区,示范棚内香瓜、黄瓜、辣椒等瓜菜已陆续上市销售。示范区667㎡产量12175kg,667㎡产值28611元,较非示范区提高2179kg,增长21.8%,每667㎡增加收益2289元。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步伐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稳步推进,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场)33个,建立专业养殖示范村19个。认真分析了4月份宣和禽流感疫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关于沙坡头区蛋鸡产业规范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已提请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

2.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于2008年实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设置了农牧、林业乡镇技术服务派出机构,健全完善了考核体系。

一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得到加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市(县)、乡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全面推进,健全了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陆续开通了 “农业信息网”、“农业110”、“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信息技术需求。实施了基层农技服务站建设项目,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等硬件设施,有效改善了办公条件。今年,将对全市所有镇乡的农业科技服务站进行改扩建,沙坡头区新建7个农技服务站所,每个乡镇新建200㎡的办公用房、监测实验室及培训教室,配套完善试验设备、办公设备、培训设备。改、扩建5个乡镇农技服务站所。目前,该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建设当中。

二是农业科技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近年来,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争取项目,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制种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适应了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需求。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生物统防统治、黄牛冻配改良、黄贮饲喂、设施大棚改土培肥等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沙坡头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海原县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基地等一些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区域种植业为主体,培育出的高产、抗病新品种,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区示范推广的优良品种。积极培育制种产业快速发展,共落实蔬菜、花卉及优质农作物制种面积673hm2,培育高产、抗病新品种21个,育售种苗1908.5万株,初步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完成了国家、宁夏的区域试验、鲁宁科技合作筛选试验5组86个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种植任务。夏华、正通等养殖企业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全市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自配饲料喂养向科学调制饲料喂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集约化经营、综合技术运用、优良品种覆盖、安全生产的“四个提升”。截止2011年底,全市累计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82个,新技术57项。粮食和畜牧良种覆盖率90%以上,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达8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7%。

三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市委、政府制发了《中卫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级投入每年不少于200万元,用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科技特派员”创业计划等人才发展重点工程项目,每年培训不少于80名县(区)级、200名乡镇级、400名村级实用人才,加强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先后聘请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山东寿光蔬菜病虫防治协会等区内外专家,采取面授、远程教育等形式,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累计培训农技人员7200余人次;先后组织400多名农技人员到国家农业部和沈阳等地参加培训,考察学习测土配方、高效节水农业、稻田养蟹和林下养殖等农业新技术,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412培训带动工程”,依托新农村信息服务站,通过IPTV农技频道和自治区“三农”呼叫中心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累计培训设施蔬菜、硒砂瓜、畜牧养殖等各类种养户、农民经纪人1.3万余名;采取“外出培训、引进培训、分级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500多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赴山东寿光、陕西杨凌等地考察学习;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举办设施蔬菜、硒砂瓜、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班750多场次,发放资料近10万份,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通过培训教育,基本建起了梯次分布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积极支持和配合自治区“专家服务团”,邀请自治区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宁夏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9名农业专家,先后走进农产品生产种植基地和田间地头,针对硒砂瓜、枸杞、马铃薯、设施农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讲座、培训、指导、经验介绍及远景规划、观摩考察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难题。从山东寿光聘请6名农民技术员,在沙坡头区设施蔬菜基地镇,开展引领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积极为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牵线搭桥,在项目、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先后协调引进各类项目32个,配套卷帘机等设备2000台(套),保温被3.5万平方米,协调金融部门投放支农信贷资金2570万元,协调农技专家对口帮扶800余人次,协调流转土地1400hm2,培养各类种养大户260户,涌现出了王瑞生、杨飞等2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3 存在的问题

(1)“香山硒砂”瓜和中宁枸杞驰名商标是我市宝贵的公用品牌资源已得到市、县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镇、村和农户对公用品牌资源的宝贵性认识不够,落实品质品牌保护措施不硬,没有形成优质优价的品牌优势。

(2)科技示范园区是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综合应用的展示区资金投入大,近年来通过争取上级项目扶持,取得了较大进展,由于市、县级财政投入不够,档次和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科技创新引领和示范推广能力的提升。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尽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办法进行培训,但培训时间短,广度、深度及系统性不够,技术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4 下步工作建议

4.1 加大品质、品牌保护力度,着力提高品牌效益

以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50强、有机食品为切入点,广泛宣传,提高乡镇、村和农户对公用品牌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基地种植户培训档案,确保基地种植户培训率达100%。组织人员制定“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健全和完善品质品牌保护措施。市委、政府将把“香山硒砂”瓜、中宁枸杞品质品牌保护纳入有关部门、基地乡镇的年度效能目标中考核。组织工商、质监、农牧、林业等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执法,严查乱施化肥、乱用农药、随意灌水等影响硒砂瓜品质行为,提高硒砂瓜质量水平。推行公司、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或与农户基地对接、签订订单,真正形成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重新确定硒砂瓜商标图案,试验推行电子防伪码,实行一瓜一标,一年一印,统一印制,统一管理,建立硒砂瓜商标追溯体系,提升“香山硒砂”瓜的品质和品牌效应。加强枸杞生产管理,严格控制投入品,研究“中宁枸杞”区别于其他外地枸杞的独特营养成分,用简便易行的检测手段、仪器,查验、分辨中宁枸杞和外地枸杞,严厉查处硫磺熏蒸枸杞及假冒中宁枸杞销售等不法行为,保护好中宁枸杞品牌。同时,以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建设、公司加基地联营模式为抓手,以覆盖全国的高端“中宁枸杞”品质保证专卖店建设为龙头,强化市场营销,开拓高端市场,并以进入品牌店的严格准入制度,引导优质优价,大面积提升品牌质量和枸杞种植效益。

4.2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

以加快 “三带三区一地” 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硒砂瓜、枸杞、设施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集中使用市、县财政科技投入“三项”经费,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倾斜,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上档次、上水平。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牵头,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参与,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组装配套应用,全力创建农业新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和实现自主创新的农业科技示范平台,通过优化、集成、组装和配套,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实用的综合种养业技术,使之成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第二课堂,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广大农民向名、特、优、新方向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3 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质量

篇5: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经验汇报材料

**市经济商务局

(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市位于长江中游,上连**,下连**,是**和**市的东大门。全市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镇*个街办,*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近几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扩权强县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市域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位居宜昌市县市区前列。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运行特点[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7亿元(当年价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高出宜昌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29.7%,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39.1%;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32.99%;其中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5.33%。

(二)规模工业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103家规模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54.9%,完成宜昌市考核目标61亿元的57.2%,完成**市工作目标70亿元的49.8%,工业总产值绝对额居宜昌市第2位,增幅居首位,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5.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29629万kwh,同比增长24.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利税20524万元,同比增长36.8%,其中规模工业入库税收15409万元,同比增长47.93%。

(三)县域消费稳中趋旺。近年来,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及粮食涨价,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加上北山超市等新型商贸业大举进入县市,县域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特别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和农村“信服工程”启动实施后,市场进一步趋暖。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14.1%,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3.5亿元,比年初增加2.7亿元,增长10%。

(四)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全口径),同比增长52.5%,其中市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78%;今年施工项目145个,同比增加89个;新开工项目123个,增长2.3倍;工业项目71个,上半年完成投资额11.18亿元,占全部投资完成额的69.2%。

(五)项目建设来势较好。上半年,纳入宜昌市考核的3个重点项目1-6月累计完成投资13250万元,占年度责任目标的63.1%,其中:百里洲上百里江堤整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占责任目标的80%;美高集团**家具工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00万元,占责任目标的47%;开元公司精细化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50万元,占责任目标的75.8%。与此同时,国家重要生产力布局前景看好。宜昌化学工业园项目规划已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中加合资磷化工项目已完成选址工作,首钢球团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工作步伐,安福寺紫荆岭至云池铁路已开始前期工作,汉宜铁路项目初审已通过部省评审,铁路从我市经过并设置**车站,**段总投资约23亿元,对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六)“双百”企业运行良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全市“双百”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迈入稳健发展阶段,**酒业以万吨优质大曲扩建工程竣工投产为机遇,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半年实现销售5.46亿元,同比增长18%,入库税收8174万元,增长35.6%,雄踞我市规模工业榜首地位;全省民营排头兵企业、三宁化工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147万元,同比增长147%,入库税金854万元,增长39%;13家纳入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企业产销强势增长,税收贡献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成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鄂发11号],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坚持“政府转让产权、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的思路,以企业产权改革为核心,因企制宜对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实行产权改革、职工身份转换、资产处置、招商盘活“四联动”,全市市属412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转制为民营。企业改革累计盘活存量资产3亿多元,引发增量34亿元。三棉公司、京星啤酒厂破产后,通过招商拍卖,分别被浙江旺佳集团和中国第2大啤酒公司华润集团整体收购,重组企业宜昌旺佳纺织有限公司目前生产能力已达11万锭,华润公司已达10万千升的产能。这些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营运,规模成倍增长,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和财源增长点。6月末,民营工业增加值、税收贡献额等指标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总额的95%以上。

(二)把培植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坚持用产业集群的思路指导工业发展,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三大产业,突出抓好三大产业的延伸和为龙头企业的配套,形成了符合**实际,体现集群效应和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产业新格局。各镇特色工业经济板块初步形成。安福寺镇果蔬加工、白洋镇建材生产、七星台镇油脂加工、问安镇化纤工业均已初具规模。目前,安福寺镇果蔬加工企业达到6家,总投资额达3亿元;七星台镇油脂加工企业达到8家,年可加工油菜籽20万吨以上,油脂大镇七星台成为全国油脂行情定点观测站,定期在网上发布油脂价格,作为全国油脂经销商的参考价;白洋镇墙地砖生产企业达到3家,年可生产墙地砖1000万平方米;问安镇化纤生产企业达到3家,年可生产涤纶短纤5万吨。**白酒产业集群已纳入全省30家重点产业集群。

(三)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在工作措施上,致力落实“五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市领导多次带队赴浙江、江苏、上海、香港等地,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实行高密度、高强度的招商,有力推动了全市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招商专班和专项经费,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二是强化责任。每年初,市委、市政府与各镇(街办)及市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增强了项目责任单位的责任;三是强化重点项目的跟踪洽谈。紧紧盯住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全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和中外知名品牌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取得了较大成效。四是强化服务。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有比较优势及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制度,坚持每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有一个市级领导挂帅,有一个专班跟踪服务。在项目的每个关键环节,由党政主要领导直接出面协调,从未出现因非政策因素受阻或搁浅的现象。五是强化督办。严格坚持项目建设督办制度,对项目建设进度一月一统计、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项目建设。

(四)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如何利用好农业优势资源,既是几十万农民富裕的希望,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我们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缝合工农“两张皮”的链接点来抓,通过“园区聚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全市形成了粮食加工、油脂加工、棉花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等5个农产品加工产业群。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宜昌市级龙头企业19家。上半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7%,入库税金占规模工业入库税收的78%。

龙头企业发展和配套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市已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万人。其中“洗脚进厂”3.96万人,常年从事农产品营销、运输、加工、中介服务等自主创业的约3万人,多数农民选择在本地打工、创业。,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稳居全省前列。

(五)把优化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我们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全市持续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诚信**”活动。采取措施从制度和体制上改善了发展环境,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服务体系,彻底杜绝了“开门招商、关门宰客”现象。对于引进和新办的企业,由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代办各种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信用环境测评跨入全省A级行列。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切实保障每一个重大项目有一名市级领导联系,有一个专班协调,有一批部门服务。“梧桐引来凤凰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客户纷纷落户**投资兴业。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难保证

一是企业贷款难度较大。由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以及征信工作的不全面,造成银行对放贷持谨慎态度,大量具有发展潜力、有行业优势、有广阔市场和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如朝阳纺织20因棉花收购旺季资金不足,致使企业放弃了一半的订单生产计划,企业因原料不足只能半停产半开工运行;环星油脂因缺1000万元资金,致使日产100吨的扩规项目搁浅,造成数百万元配套生产装置闲置;鸿新食品和世联公司因柑桔采摘旺季和龙虾收购旺季缺乏充足资金,致使与外商签订的出口合同不能按时足量交货,造成近百万元违约赔偿损失和信用损失。

二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辅导培训不够。目前,在**100多家规模企业中,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就连在中小板上市融资的企业也没有1家。但**境内的优质公司和优质资产却并不少见。以**酒业为例,如按净资产1元增资扩股,股本总规模可达到1亿股以上,以日前沪深股市二级市场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盘价作参照,每股发行价如果定在10元以上,那么一次性融资额至少在20亿元以上(国有股部分一次性可变现4亿元左右),如果将**酒业的协作配套企业整合捆绑上市,则上市融资额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我市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辅导,争取一至两家企业及早上市获得发展资金。

(二)竞争难公平

一是打假难。**大曲系列白酒已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品牌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智慧,但在省内不少的地方,不法生产厂家仿照“**”品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既损害了“**”品牌形象,又造成了**酒业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随州曾都区一个制假窝点,年仿制品就可达20万件以上,给**酒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武汉、襄樊的仿制品也分别达到几万件甚至几十万件。今年初**酒业打假办在武汉一次就查出假冒包装物上百万件,十堰、孝感、神农架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现象。此外,河南、湖南假冒品也开始泛滥,查处难度更大。

二是价格竞争不公平。以**南辉电子为例,南辉电子与宜都东阳光公司的产品、技术、管理及规模在全国化成箔同行业中所占权重都比凯普松电子要大,但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凯普松,其根本原因就是凯普松产品的售价远低于南辉和东阳光的价格。业内人士都知道,电价成本在化成箔总成本构成中占有40%以上的比重,而凯普松生产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仅有两角多,只有南辉电价的一半。长此以往,南辉电子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幅度下降。

三是市场壁垒重重。我市的白酒、啤酒、化肥、水泥等骨干企业的产品,在很多地方限制进入,已经进入了的又限制销售,地方封锁严重,亟待形成一个规范、透明的市场秩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三)效益难提高

一是资源匮乏。**境内既无旅游资源,又无煤矿、磷矿、石油及其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无电力资源,发展工业难度较大,成本昂贵。以助力水泥为例,与长阳县三源水泥厂相比,三源水泥厂以300万元价格买断了矿山5年的经营权,每年的矿石总成本是60多万元,按日前年产量60万吨计算,每吨矿石成本仅有1元,加上该厂建在矿山边,投料皮带传输机就接在矿山上,运输装卸费为零,而助力公司每吨矿石购进价是13元,每吨到厂运费是15元,合计为28元,与三源水泥厂每吨1元的成本相比,助力水泥每吨成本要高20多元,占每吨销价的10%以上。这对于微利的水泥行业来说,很难提高效益,三宁化工所需的磷矿石也是一样受条件限制,省化的用煤同样也需要长途运输,费用相当高。

二是原材料涨价带动劳动力涨价。煤、电、油、运价格不断上扬,人员工资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很多企业只能维持微利经营状态。

三是宏观调控乏力。随着市域经济民营化进程的推进,市场主体大多为民营(个体)企业,企业行为自主性、随意性增强,主管部门难以实施计划指导等调控措施,调控手段也逐渐弱化,经济主管部门没有掌握企业需要帮助的诸多调控手段,如没有配置煤电油水资源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光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已经收效不大,需要创新新形势下指导与服务企业的新方式。

四、工作措施。

(一)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特色产业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我市将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加工型项目为主。一是优化升级化工工业。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化工产业优势,加强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开发新的化工产品,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提高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培植名优产品。二是做大做强食品加工工业。扶持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块头,形成产品系列,搞好与全国知名品牌的嫁接,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超常规发展。三是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在大力发展现有水泥、墙地砖等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的同时,致力开发新的建材产品,发展新型建材工业。四是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加大纺织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扩大生产规模与提高产品档次并重,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出口,使纺织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五是突破性发展机械电子产业。以南辉科技为依托,大力引进机械电子产业的知名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竞争力。

(二)建好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变布局分散为相对集中,促进资源共享,降低投资成本,更好地吸引外资。当前,我市在园区建设上一是坚持做到精心布局,做好规划,统筹安排,适当划分功能,对园区进行准确定位。二是坚持创新管理体制。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实行市场运作。三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外资企业进入园区,促进本地企业向园区聚集,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工业经济板块。

(三)狠抓项目建设,蓄足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着眼于培植优势,坚持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一起上。既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精细化工工业,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工业;既注重高耗能、大耗水项目的引进,又注重一般项目的发展;既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工程、现代医药、新型建材等,又注重传统产业的发展,如油脂加工、食品加工等。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既重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倍增器”和“催化剂”作用,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二是着眼于增强活力,坚持上项目、增后劲与盘存量、挖潜力一起上。通过招商引资,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发展上新的项目。

(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精品名牌

一是科学制定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享誉湖北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实施名牌战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定一套推进名牌形成和成长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为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创名牌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培养创新意识。引导企业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敢于标新立异自创品牌,做到既要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又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领市场走向。严把质量关口,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引导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名牌产品的商标注册。四是加大品牌引进力度。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引进上,通过“借船出海”,培育自己的品牌。

(五)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板块,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一是扩面。以市域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民众经济”的观念,支持民营经济大发展。对兴办的民营企业,一律实行“三不论”(不论规模大小,不论内资、外资,不论经营形式,只要能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促进发展就全力支持)。“四放宽”(放宽经营范围限制、放宽审批手续、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条件限制)。“五优惠”(用地价格优惠、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优惠、信贷优惠、创业者户口落户和子女入学优惠)。通过政策激励,培植一批新的民营企业。二是抓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平等的社会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经营环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质产品聚集,培植一批民营工业“小巨人”,发展一批亿元民营企业,壮大市域工业经济规模。三是上档。引导民营企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由传统领域向新型产业、由作坊式加工向产业化经营、由低水平层次向高科技领域的提升。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

(六)培育企业家队伍,促进企业发展

篇6: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XX 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建设,以此破解 XX 市农业发展难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加快农民脱贫步伐,实现同步小康目标。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促农增收情况。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动力,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以“XX 工程”为抓手,做大一产总量。201X年,全市完成一产增加值 XX 亿元,增长 XX%,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畜牧业稳步发展,增加值达 XX 亿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的 XX%。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XX 元,增长 XX%,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 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X 亿元,增速 XX%,排全省第 X;完成一产增加值 XX 亿元,增速 XX%。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X 元,排全省第XX,同比实现保位;增速 XX%,排全省第 X,同比进 XX 位。

(二)农业产业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附加值高、品质优、市场前景好的山地特色农业。目前,全市累计实施农业特色产业“XX 工程”XX 万亩,其中 XX 万亩,XX 万亩,XX万亩,商品蔬菜 XX 万亩,中药材 XX 万亩,XXXX 万亩,XXXX

万亩,花卉苗圃 XX 万亩,XXXX 万亩,特色经果 XX 万亩,人工种草 XX 万亩,改良草地 XX 万亩。相继建成了 XX 等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市红心 XX 和 XX 生产规模均为全省第一。在发展 XX、XX、XX 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按照“提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养特色”的要求,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北农集团、努比亚牧业等战略型畜牧企业纷纷落户XX,X县XX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农业部畜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市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 XX 家。争取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通过银行评审项目 XX 个,银行审批金额 X 亿元,占全省审批金额 XX 亿元的 XX%,正在银行审批和对接项目 XX 个,申请基金 XX 亿元。发展了大闸蟹、小龙虾、蜜蜂等特色养殖。2019 年,XX 市粮经比调整到 XX:XX,具有XX“标志”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三)春季攻势推进情况。省委省政府发布 2020 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以来,XX 市按照贫困户农业产业全覆盖目标和“一户一产业”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重点发展蔬菜、家禽产业,巩固提升 XX、XX、XX、XX、XX 等优势产业。一是大力实施蔬菜种植。启动了蔬菜产业扶贫“XX 工程”(即 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XX 万亩,其中商品蔬菜 XX0 万亩,产值 XX 亿元,覆盖带动 XX 万户种菜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蔬菜种植面积 XX 万亩,同比增加 XX%,蔬菜产业覆盖

XX 户、XX 人。二是稳步推进养殖业。据农业部门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 XX 万吨,蛋类产量 XX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XX%、XX%。猪存栏 XX 万头、出栏 XX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XX%、XX%;牛存栏 XX 万头、出栏 XX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XX%、XX%;羊存栏 XX 万只、出栏 XX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XX%、XX%;禽存栏 XX 万羽、出栏 XX 万羽,同比分别增长 XX%、XX%。全市养殖业覆盖 XX 个贫困村、XX 万户贫困户、XX 万贫困人口。全市养殖业覆盖 X 个贫困村、XX 万户贫困户、XX 万贫困人口。分产业看,生猪产业。XXXX 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目前 XX 乡 XX 头种猪场已经动工建设。X 县引进 XX 发展有限公司在羊场乡建设年出栏 XX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目前已经动工。XX 县政府与 X 集团于 X 月 X 日签订了生猪养殖项目合作协议,养殖规模 XX 万头,公司总部建设已动工,扩繁场建设用地已落实;肉牛产业。XXXX 镇 XX 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存栏牛 XX 头,今年以来从外地购牛 XX多头,种草 XX 多亩,计划年底前购牛 XX 头。XXXX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存栏牛 XX 头,今年以来从外地购牛 XX 头,种草 XX 多亩,计划到年底存栏 XX 头。XX 养牛场圈舍建设基本结束。XX 政府与 XX 集团合作引进的 XX 万头优质肉牛养殖项目,预计年底进场。XX 县 XX 牧业公司,目前存栏牛 XX 头,种草 XX 多亩,与 XX 区政府合作计划养殖肉牛 XX 万头项目,目前已经动工。XX 县 XX 发展有限公司牛舍建设基本完成。X

县 XX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牛舍建设 XX平方米,存栏牛 XX 头,种草 XX 多亩,计划 XX 月进牛 X 头,年底达到存栏 XX 头的饲养规模;肉羊产业。X 县 XX 羊养殖项目,第一批计划建 XX 个集中养殖点,已经完成 XX 个点圈舍建设,人工种草 XX 亩,引进种羊 XX 只。第二批正在组织申报和审批,已有两个项目点动工建设,预计到年底能引进种羊 XX万只。位于 XX 县的 XX 科技公司已经完成圈舍建设 XX 多平方米,存栏羊 XX 只,种草 X 多亩。XX 县 XX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圈舍建设 XX平方米,存栏努比亚羊 XX 只;家禽产业。上半年已经累计投入 XX 万元,建成规模养殖场 XX 个,在建 XX 个,引进禽苗 XX 万羽。XX 引进的 XX 有限公司孵化场建设项目,XX 台孵化机、XX 台出壳机已全部到位,形成了 XX 万羽/年的孵化能力。XX 县引进的 XX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扩繁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XXXX 自然牧业有限公司XX 保种场也正在扩建中;特种养殖业。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蜜蜂等特色养殖业,目前发展蜜蜂养殖 XX 箱,虾蟹养殖 XX亩。三是巩固提升“XX 工程”。2020 年以来,全市各级按照“稳存量、扩增量、优布局、增效益、促脱贫”的思路,着力抓好农业特色产业“XX 工程”补植补种、产业后续管护等工作。目前完成 XX、XX、XX、XX 等农业特色产业补植补种 XX 万亩(为计划数 XX 万亩的 XX%),其中 XX 万亩、XX万亩、XXX 万亩、中药材 XX 万亩、XX 万亩、花卉苗圃 XX 万

亩、XX 万亩、特色经果 XX 万亩;后续管护 XX 万亩(为计划数 XX 万亩的 X%),其中 XX 万亩、XX 万亩、XX 万亩、中药材 XX 万亩、XX 万亩、XX 万亩、花卉苗圃 XX 万亩、XX 万亩、特色经果 XX 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党政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XX 属典型的 XX 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十分脆弱,耕地破碎,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发展传统农业产量低,效益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我市农业发展实际,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XX 工程”战略部署,发展附加值高、品质优、市场前景好的 XX、XX、XX、XX、中药材、精品水果等山地特色农业,XX 农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二)出台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实施农业特色产业 “XX 工程”的决策部署,发展附加值高、品质优、市场前景好的 XX、XX、XX、XX、中药材、精品水果等山地特色农业,出台了《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XX工程”的实施意见》,从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品质提升、园区创建等方面分别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和相关

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了产业实施主体的积极性。2020 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印发了《XX 市 2020蔬菜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XX 市生态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组建了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两个工作专班,启动了蔬菜产业扶贫“XX 工程”。

(三)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各县(特区、区)创新推行政府平台公司牵头发展产业的运作模式,解决产业建设、补植补种、后续管护、项目融资、产品研发、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等问题。XX 由扶投公司、强农公司、民生公司牵头 XX、蔬菜、生猪和家禽养殖等产业。X 县推行“平台公司+村级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东)”的运作模式,明确了 X 家县属国有平台公司牵头发展蔬菜、家禽养殖、XX、XX、XX 等主导产业。XX 县由农林投公司、扶投公司、旅文投公司牵头实施 XX、特色经果、XX、生态禽养殖等主导产业。XX 区由物业公司牵头在青林乡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产业,X 家政府平台公司分别牵头在 XX 县“XX”发展畜牧业。

(四)培育经营主体,引领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抓住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有利契机,引导以煤矿企业为代表的非公企业转产投资“XX 工程”,成功引导 XX 大禹王公司、XX 家园果业公司、X 县 XX 种养殖合作社、XXXX 公司、XXXX 恒公司、XXX 公司、XX 区民润合作社、XX 公司等一批投资实力强

劲的非公企业参与“XX 工程”建设,已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全市共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X 家,合作社 XX 个、市级首批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 XX 个。

(五)推进园区建设,搭建产业发展平台。XX 市紧紧围绕平台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各县(市、特区、区)充分发挥园区的平台集聚效应,合理布局产业,形成了 1 个园区就是1-3 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格局。2020 年,XX 市共建设发展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XX 个,其中省级引领型园区 XX 个,XX 县 XX 产业示范园区再次获得全省农业园区绩效考评排名第一,实现四连冠。XX 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第一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六)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201X 年—201X年,我市连续三年举办了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成功打造了 XX品牌。XX 等知名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先后获得XX 等称号。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 XX 个,产品认证 XX 个;获得绿色食品产地认定 XX 个,产品认证 XX 个。获得有机食品产地认定 XX 个,产品认证 XX 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地认定XX 个。

(七)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一是积极拓展外销市场。通过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展示展销会,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 XX次,通过宣传推介,部分产品“XX”通道已经打通。如,XX

县的 XX、XX 区的蔬菜、XX 市的 XX 和生姜外销市场已基本打开,分别占产量的 XX%、XX%、XX%和 XX%;又如 XXXXXX镇 XX 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在 XX、X 等地设立牛肉体验馆、牛肉早餐店、鲜牛肉专卖店,成功打开市外市场,销售牛肉 XX 余吨。二是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引导鼓励企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确定农产品销售数量,稳固农产品销售渠道。如,XX 等 XX 个乡镇签订了 XX 吨的 XX 订单生产合同。三是积极落实农校对接。通过开展教育大宗采购,认真落实农校对接工作。如,XX 公司在 XX 镇种植蔬菜 XX 亩,生产的蔬菜产品主要采用农校对接的方式进行销售,几乎全部供应学校营养餐,公司目前已和 XX 北部乡镇及六六高速沿线的 XX 所学校签订了营养餐配送供应协议。XXXX%的叶菜类产品、XX%的瓜果类产品、XX%的马铃薯通过农校对接销售。三是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通过春季攻势和夏季“大比武”带动,积极引导农生产经营主体与超市开展“农超对接”,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全市目前蔬菜农超对接率XX%,较 4 月初蔬菜农超对接率 XX%提高 XX 个百分点;XX 县XX%以上的肉鸡、禽蛋产品进入超市销售;XXXX%的叶菜类产品成功进入超市;XX 市 XX%的猪肉成功进入超市。

三、存在问题 我市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适度规模方面。一是部分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意识不强。部分农户尤其是贫困户传统小农意识难转变,习惯自耕自地,不愿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也不肯将土地流转,对政府安排的产业存在抵触情绪。二是产业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基地杂草丛生、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长势不良,难以实现预期效益。三是资金投入压力大。我市重点发展的 XX、XXXX 等农业特色产业一般 3-5 年才能产生效益,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管护费用,业主资金投入压力大。四是销售渠道单一。大部分农产品主要销售在本地或周边市场,且以销售鲜活产品为主,外地市场连接少,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等产业链开发力度不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方面。全市上报省农委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 XX 家,省批复仅 XX 家(XX 家公司、XX 家合作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全市仅有 XX 县 XX 产业示范园区和 XX 县野钟特色经果产业示范园区,起步较晚。

(三)科技支撑方面。“XX 工程”涉及产业多、种植面广,虽然市级明确了牵头部门,各县(特区、区)、乡(镇)在人员上做了安排。但人才总量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人才匮乏,“三多三少”(即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普通技能型人才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

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问题突出。农业科技人员离岗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缺乏,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能胜任劳动强度大技术性强的的农业生产,致使产业基地管护粗放,标准不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实现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基地大突破。重点抓好商品蔬菜(食用菌)和农业特色产业“XX 工程”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后续管护工作,逐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加快以 XX、XX、XX、XX和XX为代表的XX个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面上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进程,巩固“XX工程”既有成果,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同时按照“提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养特色”的思路,加快以“XX”等为主要品种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项目建设,突出抓好规模养鸡场、规模养畜场等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二)切实加强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以市、县平台公司为主体,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市场流通经营主体,支持工商企业及社会力量从事蔬菜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业务,引导发展一批蔬菜购销专业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网络、信息、配送等优势,推动产业生产主体

与市内外专业批发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学校、工矿企业、大型餐饮企业及酒店的对接,推进以占领本地市场为主的销售行动,逐步形成市场与基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加快完善市场配套服务设施。做好现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增强信息服务功能,促进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紧密结合。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完善冷链设施,建立起从收购、加工、储藏、配送一直到柜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形成与基地建设相匹配的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启动建设专业的肉牛、禽类屠宰场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满足社会大众消费结构调整和大中型连锁超市“准入”的要求。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围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目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全面推行绿色生产。加大“三品一标”产品产地的创建力度,迅速扩大已获认证产品产地的种(养)规模。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加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满足大型连锁超市的准入“门槛”要求。

(五)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以“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为重点,打造 XX 等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引导经营主体使用公共品牌。开展优质农产品评选和知名品牌评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XX 绿色农产品泉涌”活动,利用农交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办好第四届“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继续开展“凉都弥你红采摘”、农产品“订货节”等活动。通过“酒博会”、“绿博会”等平台,把 XX 特色农产品向 XX 等消费需求量较大的省内城市推广;以 XX 及珠三角地区为目标市场开展产销对接,在对口帮扶城市和国内一线城市设立 XX 优质农产品直营店和体验店;引导和组织更多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优质农特企业参加 XX等大型知名产品推介会,不断提高我市优强农特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认真落实“五全六化”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在“1+10”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认真落实“五全六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以规模化为着力点,持续推进优势产业上规模,迅速做大生态畜牧业总量,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以标准化为切入点,制定发布产业标准,做好产业后续管护,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以品牌化为关键点,加大“三品一标”创建、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大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上下功夫;以股权化为落脚点,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逐步建立农民分享二三

产业收益机制,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以联通化为支撑点,推进基础设施、物流体系、产销对接的互联互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以智能化为突破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物联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积极申报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

种好党建责任田

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八大以来,定边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聚焦“三力提升”、抓实“三项举措”、推行“三带模式”,确保脱贫实效。

聚焦“三力提升”,夯实政治责任,做到精准推进。一是提升组织力,夯实全县上下责任网。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要求,成立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全体县级领导每人至少包抓 X 个乡镇、X 个贫困村和 X 户贫困户,实现全县 X 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X 个行政村选派“第一书记”、X 户贫困户下派帮扶党员干部全覆盖。二是提升战斗力,筑牢脱贫攻坚主阵地。围绕增强支部政治功能,深入开展 “星级创建、追赶超越”活动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创建“五星级”农村党组织 X 个,X 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全部动态销号。2016 年以来,先后投入党建经费 X 万元

用于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建成示范阵地 X 个。三是提升执行力,锤炼能打硬仗先锋队。全覆盖、多频次培训“四支队伍”,完善管理、督查、考核办法,依托“定边党建云平台”实时发布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任务,给所有帮扶干部发放《“天天四个一”工作纪实手册》,全程纪实工作落实情况。

抓实“三项举措”,树立鲜明导向,确保尽锐出战。一是赛场选马,使一线成为竞技场。将脱贫攻坚经历作为干部选用重要条件。2016 年以来,先后推荐 X 名优秀科级干部走上副县级岗位,X 名脱贫一线干部担任乡镇党政副职,集中表彰脱贫攻坚优秀干部 X 名,提拔重用帮扶干部 X 名,真正在脱贫一线发现识别干部。二是职级抵押,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创新实施“职级抵押”,先后将 X 名新提拔干部和 89名后备干部下派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对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经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等程序,予以正式任用或优先提拔;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暂缓任用或取消后备资格。三是引用并举,让人才流向新洼地。积极推动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2016 年以来,先后引进紧缺性人才 X 名,招录乡镇扶贫专干 X 名,招聘农村特岗教师 X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 X 名。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组织X 名医师“一对一”帮带贫困村村医、X 名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X 名教师每人至少帮扶 X 名学困生。

推行“三带模式”,突出党建引领,实现富民增收。一是党建+产业带动,带出效益新增长。按照“党支部+合作社

上一篇: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下一篇:年中考作文复习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