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2024-04-19

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通用10篇)

篇1: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教育新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

“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出大量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疑会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无疑会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走向成功的自信心。”9月26日—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学术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中国职教学会会长张天保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60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代表,作为创业教育委员会理事单位与常务理事单位成员参加会议。

“我们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中,不仅注重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强化,还高度重视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谈起开展创业教育的感受,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认为,开展创业教育,不是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老板,而是要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自我、收获自信、获得认可,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合理定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宁波商帮文化源远流长,民营企业发展蓬勃。据宁波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沈剑光介绍,宁波市近年来对创业教育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自2010年起,该市研发园区、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基地、服务产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各类基地每年新增2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补助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到基地创业。宁波各高职院校纷纷将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培养体系,开始创业教育课程,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有几年了,不少地区和职业院校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然而就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总体而言,目前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精神、品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一种教育。与会代表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成立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是解决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迫切需要。

据了解,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精神,团结全国从事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校长、教师、专家以及关心支持创业教育发展的组织和个人,共同推进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建设与改革,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管理决策、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高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水平,提升校长、教师、教研科研人员的创业教育应用能力,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6家单位的与会代表在论坛上发言,分享创业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探讨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篇2: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一、时间

6月7日(周五)10:00

二、地点

润良报告厅

三、议程

(一)为2013年结题的项目授予结题证书,为2013年立项的项目颁发立项

通知书、承诺书、进程记录本

(二)财务处副处长关虹老师讲财务报销事宜

(三)校首届论坛优秀项目奖获得者化材学院09级周贤龙作经验交流

(四)分组讲项目研究方法

1.理工科

地点:润良报告厅

主讲:胡军成2.文科

地点:第一会议室

主讲:李忠斌

四、参加人员

篇3: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成立至今已有十年的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在2015年的岁末推出了十周年纪录片。纵观纪录片的嘉宾,即可以感受到这个组织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在视频中,王石、杨澜、徐小平、田溯宁、王波明、王维嘉、沈南鹏、陶景洲、王雁南、王冉、毛大庆……各行业的知名大咖悉数登场,讲述着自己参与创建组织或者“终于找到了组织”的故事,畅谈对2005委员会的深情与期待。

十年之间,从创会之初想要做一个民间外交的桥梁和为政府建言的智库这么单纯的目标,到后来全体理事大会中通过了新的组织使命:“联谊海归精英、汇聚全球智慧、推动社会进步”,中间走过了漫长曲折艰辛的过程。不变的是,这里仍然是理事们最亲切的精神家园,是海归们聚议社会话题最能畅所欲言的公共舞台。

在十周年庆典上,秘书长徐小平以致敬“大阅兵”的方式登场,自驾着一台儿童电动越野车,驶向了舞台中央,口中念念有词:“同志们好!”“秘书长好!”“同志们晒黑了!”“秘书长晒得更黑!”……并非舞台上下的互动对话,而是他一个人变换语调的自嗨;百老汇风格的歌舞剧《十来运转,请举杯》由理事们和专业演员搭配而形成的歌舞组群,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挑动感官的艺术盛宴,“一腔情怀,充满期待,我们肩并肩……瞬间十年,恍如昨天,我们肩并肩……友谊万岁,让我们举杯……感谢这辉煌的征途,我能与你同路……2005,欢聚十年,不醉不归……”歌声中启十周年庆典大幕;作为2005委员会每年的固定经典节目,王冉理事的2015版的《新闻联播欢乐版》每年截取十个年度新闻片段,信手拈来,进行变形化的解说,于欢声笑语中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反思与回味。

从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的庆典中,可见其组织气质。十年发展历程中,对2005委员会做出了特别贡献的一些理事各自得到了不同的嘉奖。王辉耀、田溯宁、王波明、王维嘉、汤敏、赵民、李山和傅军获得终身贡献奖的是委员会的八位创始人;阚凯力、王雁南、邹其芳获得常青奉献力奖;杨澜和喻恒获得2005中国名片奖,张黎刚、林耀、刘彦燊、沈南鹏、高燕定、杨保成和前任执行秘书长胡莹获得突出贡献奖;张宏江、刘征宇、黄节、温文弛、王炜获得向心凝聚力奖;“高龄创业”和挑战极地马拉松的毛大庆获得2005海归精神奖;唯一五届连任常务理事的邓锋获得持久领导力奖。

除此以外,聚焦中国经济转型期下创业与创新,可谓是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的年度关键词。年中,第一届“全球名校创业大赛”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举办,2005委员会希望借此向全球顶级学府中国校友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个创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岁末,众多各界具有影响力的海归领袖人物以及欧美同学会领导一一张学军、王石、李小加、徐小平、邓锋、毛大庆、汤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TIPS欧美问学会2005委员会与互联网

2015年7月14日,2005委员会特邀理事李文、秘书长、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副理事长、高盛中国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成长青在等人展开精彩的思想沙龙畅谈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转型。

篇4: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方面的全球竞争正在加剧,涉及全世界公司的经济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加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业精神成为个体就业与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驱动器,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的整体提高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责和未来发展趋势。据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美国作为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丰富的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得出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分类号:G4

一、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947年,美国百森学院在全球首次开设创业课程,开创世界创业教育之先河,此后,各国纷纷在高校开展創业教育。创业教育被人们认为是未来人应该掌握的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美国创业教育协会认为创业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创业是一项终身的学习过程。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而是一项终身教育。美国创业教育课程已涵盖到从普通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正规学历教育,覆盖面相当广,美国高校已形成一个适合高校自己情况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创业教育注重案例研究,将案例研究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的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创业成功和失败实例的解剖,培养学生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同时,美国创业教育还广泛使用基于问题、基于行动、基于权变、基于体验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基本问题的解决训练创业行为的培养反思能力与创业体悟的培养。

随着美国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英国也开始着手进行创业教育。英国创业教育初期秉承一种功利性价值的理念,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随着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英国创业教育理念逐渐从功利性转向非功利性,其主要目的不再是促进就业,而是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个性品质和创业能力。英国政府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创建企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以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

在创业教育的理念目标上,发达国家始终认为创业是一项终身学习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而是属于终身教育范畴,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工作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是一种素质教育,不追求眼前的功利,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人生理想的实现。

同时,发达国家都给予创业教育便利的创业政策,使创业的种子有一个良好的发芽土壤文化环境,发达国家也给予了创业教育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来源既有政府部门的,也有来自经济企业界的,还有来自民间捐赠的。可以说,发达国家的创业政策与创业资金为他们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系统,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4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虽以创业竞赛、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论坛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但其的创业教育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英国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在模式构建、师资储备、课程设计、活动安排等诸多方面处在一定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课程设计不合理、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创业教育配套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创业仍处于“高热情低实践”的状态,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仅为5%,与发达国家(20%-3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就在这5%的创业中,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只占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11”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即使是已经开设的高校,也存在授课和考查流于形式的问题,经常发生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之前临时抱佛脚,随意应付教师,而教师不加检验即允许学生汇报通过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而导致的。

(二)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

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课程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通过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的分析,创业教育课程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课程形式单一。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沿用“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创业实训、实战模拟、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教育在创业课程中的比重较低,很多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模式,辅以其他一些活动。这些课程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创业实践的机会,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影响创业教育实效。

2. 课程数量有限。据统计,我国107所211高校中仅有41所高校开设了创业相关的课程,而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很多高校提供的创业课程数量大多都非常有限,甚至仅仅局限于一门《创业管理》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技能训练的需要。endprint

3. 课程细分不够。我国创业教育先行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面向本科生提供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三门必修课,并提供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等五门选修课。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21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3门)等高校相比,这些课程设置仍存在课程细分不够,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培养支撑不足等问题。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讲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在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方面,我国各高校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缺口。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

1. 教师总体数量有限。作为新兴学科和课程,多数高校近年来的创业管理的教学师资培养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

2. 教师讲授技能不足。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许多教师在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后就为学生授课,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讲解,将创业教育课程学术化,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3. 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为了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大多数高校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客座教师,尽管这种安排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有限的几次讲座缺乏系统性,加之外请的部分创业者或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

(四)创业教育配套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创业教育逐渐升温,但是很多高校关注的只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一些高校更愿意做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的功利性探索,希望通过创业达到短期、快速缓解就业压力的效果。这就导致了创业教育配套机制,如资金配套机制、孵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跟不上,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1. 创业实践扶持资金短缺。资金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業基金、民营企业家设立的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但大多数创业基金的可运作资金都非常有限。先行创业教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基金为300万,复旦大学的创业基金为1000万,即便如此,其示范作用仍是十分有限的。毕竟学校不同于盈利机构,在校友捐赠等模式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来扶持学生创业实践。

2. 创业孵化场地配套不到位。孵化场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业实践教学发展瓶颈。创业孵化的场地可以是能够模拟创业环节的商业实践场地,也可以是简易的实验室场地,是学生走向市场,从事商务活动、科技创新、成果转让及商业化活动,实现自主创办、经营企业的重要场所。但这些都需要学校能够在用房、用地以及硬件配套设施上给予支持,然而由于受到资金、条件以及重视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学校未能提供孵化场地或者场地非常有限,从而阻碍了部分学生创业实践的实现。

3. 创业实践政策保障不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相关配套政策的保障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另一瓶颈。十年来,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提出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业,对大学生创业贷款放宽标准,对大学生创业减免税收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对创业教育实效的影响却很有限。一方面,这些政策多数属于鼓励大学生离开校园参与创业的政策,未能给予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支持;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未能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或实施细则给予配套支持,从而影响了实施效果。

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创业教育目标,转变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提高就业率,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让学生能够像企业家一样思考。要摆脱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等同于培养企业家教育的状况,就必须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转变创业教育的理念,“创业”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一种应该被鼓励的态度,创业行为和精神是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的。欧洲委员会认为,“只有少数人生来就是创业家,但教育却可以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理想。创业不应仅仅看作是自己开公司,事实上,创业是每个公民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种普遍素质”。因而,我国要树立创业教育是面向每个人的教育理念,确保创业教育紧紧围绕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为主来开展,真正发挥创业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的人。

2.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创业教学方法。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专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要把创业常识创业心理和创业技能市场经济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纳入到高校课程体系中。创业课程无论从课程结构安排还是教材编写体系,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些都影响了创业体系的完善和模式的有效生成。应该重视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探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与双向融合方式,探索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方法,形成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新方法体系 研究创业教育中的经典案例,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法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基于问题、基于体验、基于情景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在创业教育中开展研究性探索性教学,通过讨论模拟实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 提升创业教师能力,走创业教师专业化之路。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应该加强高校创业教师的培养力度,逐渐提升创业教师的专业性。一是可以在知名高校的商学院加大创业学的研究力度,并基于创业学科的建设培养大量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二;是将现有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根据各个教师的实际情况送往商学院与大型创业企业学习与培训,逐渐提高现有创业教师的素质;三是聘请国外接受过正规创业教育的人士与知名企业界成功人士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四是加快来源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及其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创业教师专业化进程。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浓郁创业环境氛围。高校创业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政策的完备是分不开的。政策的完备可以促进创业环境的改善,而创业环境的优越又可以促进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发展。由于经验不足,我国的创业政策操作性不强,应该逐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制定出的政策能够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现有的创业教育政策,良好环境的形成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社会企业高校等多方面的努力。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筹建“大学生创业启动基金”,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银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等国家政策规定。

【参考文献】

[1] 刘帆.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其趋势[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4)

[2] 尚秀丽. 英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可鉴之处[J].人才开发, 2011(5) :40~43.

[3] 朱小娟. 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4] 周淑琴.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12):23-25

篇5: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业“速成班”

创新创业的核心在于激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创造力。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如何立足提升学生素质,把创新创业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训练创造能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开办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同向而行,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服务新常态,才能找准方向。”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过去大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都锁定了两个目标,即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所谓“面上覆盖”,是通过开展通识课、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学生收获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点上突破”,是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团的指导,以及创业苗圃的预孵化和资金支持,培养部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未来的企业家。

学生发自肺腑的创意能释放多大的能量?“它能真正点燃这个世界。”北大科技信息基础学院教授张海霞说,一个真正好的创新点子,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功利化

“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给青年人专业知识和实用本领的同时,更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使创新的才能、创业的激情真正转化为有益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蓬勃力量。”叶静漪说。

去功利化,还有一个应有之义:不以创业率论英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认为,大学培养人才着重于挖掘学生的各类创新、创造意识。基于这类创造潜质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可以在社会的全领域展开,创业是创新众多出口中的一个。

史宗恺说:“要对创新和创业概念准确把握和理解,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潜质,不要指望学生迅速成为那些最好的创业者。之后我们再来看成效。”

大学生创业目前主要有基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型创业,基于个人和团队专业技能的技能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三种形态。朱健认为,基于不同形态的创业导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化体系

在魏江看来,有世界一流大学愿景的高校,要真正促进国家创新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就要为国家建构强大的高新技术基础,而不是短平快,依靠互联网做生意。

通过分析当今国内外大学创业教育的做法,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发现,创业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基础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服务业态。什么是大学擅长的?什么是市场擅长的?什么是校园和社区有效互动的?什么社区做更有意义?这些就是高校要考虑的。

篇6: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赵**

(2010年4月26日)

同志们:

4月22日,市委召开了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凝心聚力,再次创业,开创武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实力武安、绿色武安、和谐武安,加快区域次中心城市和新兴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这是市委在认真总结历史、全面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为解决如何实现武安又好又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会议下发了《中共武安市关于在全市开展再次创业的决定》纲领性文件,同时要求各部门要按照全市统一安排,迅速行动,召开再次创业动员会。刚才,祁局长就教育系统再次创业作了动员报告,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讲的很好。下面,我提三点要求:

第一、要切实增强再次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再次创业是发扬我市优良传统,实现继往开来的历史要求,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赢得我市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的必然抉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历史任 1

务,集中了全市上下的智慧,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心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领、指导、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创新举措,超前谋划了全年二十项重点工作,细化责任,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广大教育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但对照全市再次创业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教育新形势,还需自我加压,再鼓干劲。特别是面对当前全市再次创业的热潮,广大教育干部教师更要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武安兴则教育兴的历史责任感、建设好新教育新武安的使命感、投身全市创业热潮的紧迫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革命的气魄、拼搏的精神,务实开拓,扎实进取,争做全市再次创业的开拓者、“排头兵”,为全市再次创业提供强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二、要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再次创业根本要求

教育是创业之基,民生之本。市委《决定》指出,“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再次创业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再次创业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公平和质量”两大主题,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共享创业成果。

再次创业要把教育质量作为永恒的发展主题。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培养合格+特长学生。要在“建名校、培

名师、育名生”求突破,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内涵和实力,力争用三至五年,将市一中打造为全国名校,推动全市教育跻身河北省第一方阵,把我市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教育强市。

再次创业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一主旨不放松,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扎实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贫困生救助体系,切实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快乐、优质的教育。

再次创业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己任。经济要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立足再次创业中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搞好校企对接,推动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双带头人”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就业致富本领,为全市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大发展提供实用型、技能型高精尖人才。

第三、要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教育强市

创业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奉献。教育系统再次创业就是要以喊响、喊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教育强市”这个目标,高标谋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标赶超,事争一流。要跳出武安看教育,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全国一流办教育,在创业中展示大气魄,舞动

大手笔,实施大改革,实现大跨越。二是要深化改革,硬化举措。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再次创业的引擎动力和活力源泉,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三是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要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督促检查制、考核评价等机制,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严奖惩,督促每个乡镇、每所学校都要立足实际,明确创业目标,选准创业之路,突出攻坚重点,大力创建特色教育名镇、名校。四是要率先垂范,共创大业。要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要树立“创业大有所为,创业不分岗位,人人争先创业”的思想,带头创业,赶超先进,争当模范,使再次创业成为广大教育干部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在全市形成竞相创业,团结创业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再次创业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让我们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投身创业热潮,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加快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和新兴中等城市,实现武安又好又快发展而做出应有贡献!

篇7: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长安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由衷感谢学校将“大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这一殊荣授予信息学院,同时感谢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单位对我院工作的大力支持。下面就我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向大家作一简单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里,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是其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我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要求学院全体教职工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对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和事业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在全院上下将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作为学院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并列入每年学院工作考核目标。

二、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软硬件环境 在学院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创新创业硬件环境构建,我院先后在本部和渭水建起了两个较大规模的大学生创新开放实验室,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管理和指导;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我院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了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同时在北京万集、安徽科力、中行电测、大唐电信等合作企业建立了依托企业的实习基地。2012年,我们与大唐电信建立的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批准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

除此之外,我们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和实验教学平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们的一个省级13115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放。在2012年获批的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中,实验室在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成绩对申报成功起了重要作用。

三、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设立了由主管副院长、副书记领导,指导教师和团委组成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考核指标,把学生在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度和获奖情况作为考评根据;

学院特别注意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相关政策上向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倾斜,并拿出专门的经费对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支持,同时对其中获奖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全院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在年终表彰奖励的项目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落脚点是学生。我院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目前大二学生中大约有40%,大三有50%都参加有一项以上的创新创业项目,今年我院立项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有9项,在全校占有较高比例。

学院积极组织和承办多项创新创业类比赛。依托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基地,我院连续三年承办了长安大学软件设计大赛;组织了两次学院创业大赛;2012年我院还承办了TI无线龙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西北赛区决赛,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院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参加人数多、项目范围广、成绩喜人。2011年我院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国家一等奖的突破;2012年我院学生共有68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奖项,其中创新创业竞赛获奖480余人次,比较突出的有“挑战杯”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二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优胜奖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虽然我院在学生创新和创业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学校的要求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并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8: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2012年7月21日,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小学幼儿园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幵。吉林省副省长王化文、教育部基础一司副司长于长学、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孙鹤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刘燕华、会长刘彭芝、常务副会长周建华、顾问郭永福和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130多名会员代表出席大会。刘彭芝、于长学、孙鹤娟、刘益春致辞。研究会副会长、专业委员会筹委会负责人熊梅作了《小学幼儿园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小学幼儿园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熊梅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当选为理事长, 尹超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李红霞 (深圳市海滨实验小学校长) 、卓立 (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 、杨荣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黄敏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 、柳茹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 、高一敏 (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园长) 当选为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浙江大学幼儿园等100多所国内知名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长、园长、教师当选为常务理事和理事。专业委员会聘请了11位与小学幼儿园教育相关的知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马云鹏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题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他从创新方法的内涵、创新方法的意义、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等几个维度, 介绍了创新人才培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和策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马云鹏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峡研究员、江苏省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金敏老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幼儿园骆惠仙园长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或办学实践, 畅谈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解和认识。大会期间还召幵了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工作会议。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刘彭芝会长、郭永福顾问和周建华副会长的指导下, 与会同志商定了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即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参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指南中有关小学幼儿园的相关课题研究。第二, 参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暨2012年年会。第三, 幵展创新人才教育小学、幼儿园特色学校、优秀案例的评选。第四, 逐步完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工作。

篇9: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摘要: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连年激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主创业就是一条新的路,如何才能走好这条路呢?创新创业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创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71-01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更了解企业的构成,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把学生引入正确的创业道路。在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积极创业的精神能够让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有效的就业,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了解社会的关键步骤,也能让他们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而不需要社会负担,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并且开展创业教育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依赖心理进行治疗,增强他们的社会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缺乏合理热衔接等。可喜的是,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从试点高校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在两种基本作法,一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只对特定专业学生开设。二是作为公开选修课,以全部学生作为开设对象。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都是以开选修课的方式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没有列入必修课程,从而很难期望取得教育成效。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用缺乏适用性,教学方式、方法也普遍较为单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然而在我国各高校中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还十分缺乏。目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科教学的教师, 由于“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在接受短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后就为学生授课,往往流于理论讲解, 缺乏实际经验,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 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类则是担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他们在具体指导实践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基本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政府确实提出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期限内免交相关行政费用,但相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限,难以起到较大作用;二是资金支持方面,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条件和科研实验设施较差,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学生实际获得资金资助的比例不高。三是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由于各高校普遍面临的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很难建立适合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基地,加之校企合作方面的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很难取得实效。

三、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

(一)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1.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体系。此外在竞赛过程中还可以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共青团通过组织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创业内驱力。在高年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课教学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

首先,专业教学的内容不能拘泥于书本,要紧跟时代需求,作相应的调整和扩充。专业教师要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将专业技术前沿的动向和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专业教学所采用的项目、案例和载体要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实践,专业教师要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把生产一线正在使用和短期将推广的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进课程教学中。

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集体讨论式”等,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引入师生互动的平台,使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逐步向学生中心、实践中心、能力中心转移。

参考文献:

[1]张玉教,郑琳娜,于涛.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

[2]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3]谭力文,曹文祥,宋晟欣.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1).

[4]邓淇中,周志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

[5]张月.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思考.《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3)

作者简介:

袁媛(199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西华大学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

刘丽(1978-),女,汉族,宁夏银川人,西华大学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讲师。

篇10:教育部创新创业委员会

(2013年修订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增强高校教师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特设立科研创新项目。为规范和加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重点关注自然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鼓励教师自由探索,培育教师承担更高层次的项目。

第三条 项目类别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并分别设立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项目完成期限为36个月。

第二章 申请与评审

第四条 项目申请人为本市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附属医院)在编在岗教职工。

第五条 项目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申报的方式申报。各申请人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审核后,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报送市教委,逾期报送不再受理。

第六条 项目申请人条件: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

(二)有独立组织及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身体健康,能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三)已承担的项目总数尚未超过两项,并且同一只能申报一项。

第七条 市教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位以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一般项目采用书面评审方式,重点项目采用会议评审方式。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由市教委审核后公布。

第三章 评议与结项

第八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提交项目总结报告、项目经费决算表和相关成果,经学校审核后,报送市教委。

第九条 与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版或发表时须注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Inno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第十条 市教委将组织专家组对相关成果进行评议。专家组为5人以上。一般项目采用书面评议,重点项目采用会议评议。

第十一条 项目评议分通过、不通过2个等级。评议等级为“通过”的项目,办理结项手续后,下拨预留经费。评议等级为“不通过”的项目,则不予结项,并扣留该项目研究经费,且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再申请本项目,同时将酌情减少相关学校的申报限额。

第四章 管理与经费

第十二条 学校是科研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涵盖校、院(系)、项目负责人的分级管理体制,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 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负有直接责任,要确保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并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项目计划任务一经批复应认真履行,任务目标原则上不予调整。对于涉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进度和执行期、项目负责人等重大事项确需调整的,由学校组织专家论证,严格审核把关,报市教委审核备案。

第十五条 学校应组织校内相关部门、咨询专家或中介机构对本校申报的项目进行预算评审,提出预算审核建议。项目负责人应当依据预算审核建议调整预算编制。

第十六条 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提出预算调整方案,由学校组织专家论证,由学校报市教委审核备案。

第十七条 对研究计划执行不力、违反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项目,学校应提出撤销申请;因其他情况导致研究计划难于完成的项目,学校应提出终止申请,经市教委审核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学校应跟踪检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时、保质完成研究工作,每年将项目工作报告报送市教委。

第十九条 项目由市教委专项资金予以资助。项目经费按相关财务制度专款专用,并采取“一次核定,分期到位,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各高校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

第二十条 项目立项当年下拨核定经费的80%左右,其余经费为预留经费。预留经费在项目结项后下拨,未通过结项的,不予下达。

第二十一条 项目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一)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

1.会议费: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2.差旅费: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差旅费、交通费等。

3.小型仪器设备费:项目所需小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租赁、使用等相关费用。

4.材料费:项目实施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等费用。

5.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等费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6.劳务费:直接参加项目研究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及研究生助研津贴。劳务性费用应控制在专项经费资助总额的10%以内,研究生助研津贴应控制在专项经费资助总额的50%以内。

7.专家咨询费:项目实施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

8.其他支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详细列示具体用途及预算依据。

(二)间接费用是指项目承担学校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等管理费用的支出。间接费用为专项经费资助总额的5%以内。

间接费用按项目统一核定,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第二十二条 项目结束之后应进行结题结账。项目办理结项手续后,应于预留经费到账后6个月内办完结账手续,最多不超过1年。

第二十三条 因故撤销或终止的项目,除停止拨款以外,项目所在学校视情节追回已拨经费的全部或剩余部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项目的日常管理部门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受市教委委托负责部分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一篇:大学生广告公司实习报告工作总结下一篇:游坂湖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