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2024-04-22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共8篇)

篇1: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吕先生的话与识字教学关系很密切:一是“本国语文”不过关,首先是指识字教学不过关;二是好学生“得益于课外看书”,但不识字就无法去“课外看书”。吕先生的批评过去了近二十年,今日情况似乎比当初更糟,初中生语言贫乏,写不出象样的记叙文、说明文,且错别字累累,严重影响了表情达意。某市96级中师生升学语文成绩居然三分之二不及格,有的班最高只有六十五分。能考上中师的好学生语文水平如此,其他学生则更差。笔者觉得如此现状源于语文教学界对识字教学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对汉字特点体会把握较差,导致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不当,如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前景则很不美妙。为此,笔者就识字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切望专家同行指教。

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等原则。但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相比,教学内容迥异。识字教学的内容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特点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而达音形义的统一。汉字本身的`特点与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心理特点相结合,必然会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特殊原则。把握了这些原则就等于把握了识字教学的关键,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

一、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据汉字本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这一特点而提出来的。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语大字典》收字55000个,国家颁定常用汉字7000个,而音节只有410个,音同音近的字很多。汉字字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零件,指组成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的笔画,基本笔画五种,常见笔画28种;二是部件,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常用偏旁140个,《新华字典》偏旁部首189个,独体字数百个;三是结构,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顺序。汉字字形复杂但可分为三个层次,有规律可寻,掌握了规律便不难书写理解记忆。汉字字义有一字(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有近义词、反义词之分。汉字可独立成词(单音词),又可作语素而与其它语素构成双音词、多音词等合成词,(有的字独立无语义,如徘徊,要二者合起来才组成一个语素,因数量极少,此处不多说)。汉字字(词)义复杂,构成新词的能力强,是汉语成熟的表现。汉字构成新词后,其义或与本义同,或与本义近,有的还与本义大异,但大多有迹可寻,可据本义及前后文进行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的是字形,而汉字又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据此就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核心原则――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即识字教学不仅要识记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见形而知音义,兼及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准字音,写出字形。

识字首先接触的是字形,我们就要以分析字形为突破口,再根据汉字造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的特点,先讲音或先讲义,达到音形义的结合。如教象形字“羊”,字形象羊,是一种家畜,读作“yáng”。如教指事字“刃”,字形是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口,刃便是刀口的意思,读作“rèn”。教会意字从分析意符入首,再涉及义与音,教学便生动形象有意思。如田中草为“苗”,不正即“歪”,犬叫为“吠”;又如双木为“林”,表示许多树林,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多得遮天蔽日,三人为“众”,由此引出一条规律:凡三个相同的独体字(意符)组成的新字都表示多或程度深的意思。汉字中形声字最多,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教学时先分清声旁与形旁,再先讲义或先讲声,如教“急,声旁是“几”,读“jī”,形旁是肉(月)旁,肌指动物身上的精肉,词语有“肌肉”。形声字多,规律性也强,但因古今音变,不少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音,有的成了近音,有的音差别很大,所以要加强正音教学。对部分形旁声旁换位而组成的不同形声字,如“晖”、“晕”、“纹”、“紊”等尤须注意区别。

二、字词句相联学用结合的原则。

以字形为突破口加强音义联系的识字教学原则能解决大多数汉字的识记,且能通过比较找出许多识字规律,但它往往只能解决该字的本音本义与一字一音一义问题,而一字多音多义和非形声的同音字则难以区分。这就需要按照学习语文的特点,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学用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积淀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加强对汉字的识记掌握。符号学告诉我们,语言本身有指示义与隐含义,隐含义由语言环境所决定,就是所谓言外之意。汉语(包括汉字)的隐含义往往曲而且深,就需要结合句段篇,甚至结合句段篇以外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1][2][3]下一页

篇2: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往往在遇到课外读物时造成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即错过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章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兴趣 最佳时期 基础能力 语言障碍 课外读物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标准》指出:“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教学在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近几年,我国进行了教材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必然在这一块知识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实施以来,在识字教学上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如识字任务加重。低年级的识字量就从课改前的950个提高到了2000—2500个。识字量的增加使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觉得识字量大教不完,而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进行生字巩固,这样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有一些负担。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巩固问题,也就是学生的错字率和忘字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头一天教的生字等第二天来听写时出错率就比较高。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都还不在家因此没人监督他们做作业,对当天学的生字没有及时的巩固这就造成了学生生字回生率的增高。在教学识字过程中许多老师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在新教材中我们提倡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者。因此我们提倡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识字方法特别的多,但相对来说,老师应该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有效的识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强调最优化呢还是强调识字方法的多样化?因为最优化还有一个嫌疑,就是怕变老师牵着孩子走,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来在表扬一个学生的

同时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定要不断的寻找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兴趣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正值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为了尽快学习书面语言不得不大量认识汉字,而儿童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认识能力远远超出识字能力,这就产生识字跟不上语言和智力发展的矛盾。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当,必将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及各种智力全面和谐发展。儿童识字认知的心理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将未经解释的视觉信息登记在视觉处理系统(感知字形);二是将登记的视觉信息编码使其代表某些信息(分析字形);三是把编码的信息也对该字的特点的记忆表征相连接,发掘表音,表义线索(声旁、形旁等)。从“心理词典”(对出入学儿童来说主要是口语经验积累)中提取相对应的义项,从而建立形、音、义的联系。根据儿童识字的心理规律我觉得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一种趣味教学法。以趣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

2、忽视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明确规定。为完成识字目标,教师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教法层面,研究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很少从学法层面研究如何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同时,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往往教师讲解占用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践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学到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还未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加上工具书运用不熟练,有的学生甚至对常用的检字法也很陌生。虽然识字教学占了小学语文课的不少的时间,可许多学生到毕业时还未获得读书、读报的基本能力,这实在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识字教学的悲剧。这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 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尚有一定距离。

3、忽视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过于强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要求认的字教师就教得 透;教材中不要求认的字,教师就不教。把学生的识字学习限定在课本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生活。学生识字难度大,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六七岁。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记忆特点,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属于机械记忆:通常通过字形的分析或对汉字进行整体记忆。虽记得快,但汉字之间很难行成有效的联系,组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因而也容易忘却。学生们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汉字时的回生率较高。

4、忽视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在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现在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很方便,写字用不着老师示范,用电教手段出现,写生仿照写就行了,再说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还有多少文字是需要手写呢?我认为这是人们对汉字认识的一个误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学,能更好的掌握汉字的结构,造字规律,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二、小学识字教学问题对策 :1.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的策略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汉字虽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但主要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方法构成的,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下面介绍 象形、指事两种结构汉字的教学方式。①象形字的教学。象形字的教学,一般可以根据汉字的构造特点,按照“实物彩图→概括抽象图→古体字→楷体字”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日、月、网、山。笔画稍多一点 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哪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 很乐意学,学起来又很有趣。②指事字的教学。指事字是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指事符号造出的字。指事字的教学,一方面要把复合的形体根据构形理论分析开,另一方面要把分析出来的指事性符号的指点作用讲清楚。如“刃”字,在讲解的时候,先要把它分析成“刀”和“丶”两部分,然后要讲清楚“丶”的作用是指明“丶”所处的位置就是刀刃,从而建立起字形和字意之间的联系。2.遵循儿童识字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策略:儿童识字认知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感知字形,二是分析字形,三是记忆字形,从而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6 岁左右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我国儿童6 岁入学,已经进入这一时期,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儿童识字的认知规律,抓住时机,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①突出教学重点。初入学的儿童,其空间知觉的特点是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分化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对字形中的细微差别、字形空间配置的精细辨别都感到困难。如刚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儿童常常会出现把“少”写成“小 ”,把“3”写成“ε”等现象。另外,从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角度看,儿童在入学前的言语交际中,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字音和字义,已建立了初步的音义联系系统,但音、形和形、义系统尚未确立,这就要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把字形的教学作为重点,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②降低识记难度。心理研究表明,刚入学儿童的形象记忆与机械记忆开始进入高峰期,意义记忆进步迅速。在识字教学中,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有助于学生识记。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汉字音、形、义三要素中,字形识记是难点。要突破字形识记这个难点,可以依循汉字构字规律,降低字形识记的难度,也可以利用结构重组规律,采用在熟字基础上学新字的方法进行教学。

3、在识字教学中加强写字训练。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是一定的书写能力也是应该具备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加强对汉字的认识,还应该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指导,在写字的过程中,注重汉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样安排,写出来的字才美观,这是师生在合作学习过程应该探究的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美,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甚至触类旁通。每个汉字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意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此外,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书写过程示范是尤其重要的。教师的书写示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写字技巧,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缩短学习进程,而且也会对儿童的写字兴趣和书写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

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不了解这一点,只是口头要求学生写字,一个字写多少遍,学生盲目、机械地抄写,写不好,还要挨老师的训斥,老师气急,学生也十分委屈,丧失了学习写字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练好写字教学的基本功,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指导、书写时间。在指导生字的书写时,一年级是书写的起步阶段,老师要指导的细致,像这一笔的笔画怎么写,这个字的笔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的占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都要强调指导到位;二年级的写字指导就不同于一年级,就可以有轻重之分,和识字教学一样,简单一些的字可以略放手,字形复杂的字可作为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能帮助认识汉字的规律,如在上《日月潭》一课,其中要我们识十二个生字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半包围结构。同偏旁:纱、绕、约

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 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

让孩子找找生字规律,不但引起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孩子在找的过程中能自主的认识生字。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识字教学我们要不断探索,寻求更能激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4、从玩中学。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有好多学生明明刚才还认识这个生字,可是只要把这个生字挪个位置,他又不知该念啥了。看来学生没有真正记住这些生字宝宝,他们只是根据生字固定的位置、大体的形状强迫自己硬记。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出了两个字谜:“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一看是猜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还主动的要求给其他生字也来编字谜。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那我们何不多创设一些猜谜游戏呢?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在学习“苦”字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家十口住草房”。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法。如学习了“田”字,我说字谜:横看三,竖看三,写出来,不是三;学习了“雷”字,编成“大雨落到田上”;学习了“团”字,编成“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在写“非”字时有个学生总把三横写成四横。说了几遍还是错,我灵机一动编了这样一则谜语:“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那学生一听有趣极了,连说记住了,此后那孩子再也没写错过。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

兴趣浓,效果好。可能是猜谜猜上瘾了吧,后来,我班的魏依帆还根据我的“团”字给“闭”改编了谜语:“闪字人出门,才字进了门。”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外还有更绝的,金晨炜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还给“怕”创编了谜语:“心里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的进步真是令人折服!小小的一则谜语,竟然能激起学生如此之大的学习热情。看来兴趣才是学生识字的不竭动力。我们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印

5、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想学生的姓名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是小伙伴们愿学愿认的,把班里31位同学的名字收集起来作为识字的材料,相信学生定会兴趣十足的。把每个学生的名字都贴在宣传栏上,这样学生劲头来了,一下课就蜂拥而上,仰起头大声地读着小伙伴的名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时,同学间还会相互帮忙、相互提醒。当同学名字的三个字中有一个不认识时,小朋友们还会开动脑筋,利用名字的读音来认识生字。当找到自己的小星时,有小朋友会兴奋地用小手指点着自己的名字,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叫某某某,我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在名字魅力的吸引下,在这种“奔走相告”的氛围中,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汉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所以,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识字教学规律,拓宽识字教学渠道,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识字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还识字教学以精彩。

6、注重有机整合、培养语文能力:识字与书面语言的学习具有相互促进的规律。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节阅读课都是进行识字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识字、阅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倡导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想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什么,充分估计学生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奋点,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固定的法则和程式。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有机整合,要体现在每篇课文教学的不同课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课文能力的训练不是平均使力,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而灵活实施方法。

7、依据课标教材、创新命题形式:新课标要求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

趣。有些试卷对识字试题的设计还不能摆脱传统窠臼,让孩子们做一些板着面孔的试题。诸如“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其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用字组词”、“给加点字的字义选项”等等。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考试命题,首先应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分清两类字教学的不同要求,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创新命题形式,改进设题方法。诸如,将一类字编成小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不会写的字(即未学过的二类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问老师。考查二类字可设计成“听写生字”、“听写词语”、“加偏旁组成新字”、“换偏旁组成新字”、“选偏旁部首组成新字”、“选字组词”、等题型。考查字典识字法,可举出例字,让学生写出查字方法、读音、页码,组词。考查自创识字法,可让学生写出几条平时最喜欢的识字方法等。同时还要使这些题目的编排、呈现方式带有儿童情趣。

篇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一、传统识字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授学生生字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比较单一, 除了帮学生纠正读音、笔顺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后, 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抄写、背诵等方式来强化记忆。采取这种方式的教师并不在少数, 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 大量的重复劳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此外,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对字的读音、笔顺、字义的教学, 对于文字中涉及的文化常识有所忽略。并且, 一部分教师在生字的教学中思维较局限, 往往只是注重个别生字的教学, 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字词教学。

二、识字教学中的对策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但是,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图片、影像却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地融入图片、影像等元素, 将其与文字结合起来, 就避免了单一的教学模式, 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讲到《早发白帝城》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将“舟”这个字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用一幅图画将“舟”的形状展示出来, 给学生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 让学生通过图画的“舟”来了解“舟”这个字的字形, 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生字的教学中,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不少误区,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不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避免教学陷入误区, 同时,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帮助他们高效、快乐地学习。

摘要:生字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同时,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误区,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式单一, 只注重生字的读音、笔顺、字义, 而忽略了其中的文化常识。因此, 作为教师,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将文字与图形、影像等结合起来,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识字教学,误区,教学方式,对策

参考文献

篇4: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学,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以及语文学习的前提。以往的应试教学对学生识字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定,而改变这一弊端就要下定决心改革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进而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加强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已经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学生学习以及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必要手段,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识字教学能促进儿童的识字能力,从而为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条件。并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因为汉字本身就有着美的因素,识字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领略汉字形体美以及结构美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领会汉字的独特魅力。并对学生的治理认识以及认知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发挥汉字是形以及义的表征功用来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架起一座智力橋梁。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从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其中学生识字机械化问题体现的较为突出。识字是阅读以及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现实教学中,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教法层面,教学活动中的讲解占用时间相对较长,学生自身进行的观察和识字过程相对较少,自主记忆体现的不够充分。

另外就是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的变通意识有待加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还停留在过度依靠书本层面,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材中要求教的老师会投入全部的精力讲授,而没有要求讲授的则不去过问,这样完全停留在教材上,对学生的识字就有着诸多限制,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的无趣,学习效果也就不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识字的教学对象在年龄上相对比较小,所以其性格特征以及心理活动也比较多变,对事物的专一度不是很强,这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采取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对学生的年龄得不到重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预期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逐渐的使得语文学习离自己愈来愈远。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的产生是有着多方面因素,主要就是教学的内容不同以及方法不同,还有就是课本的原因。从教师自身来看主要是识字教学和阅读的脱离,以及在基础意识上还不够强,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并只关注课堂教学,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大大的降低。另外在学生自身的因素上主要就是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再者就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因素,不容易集中精力。这些影响因素都造成了识字教学的问题出现。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究。从具体的识字教学策略上,要建立在对一种文字系统本身的认识及对人的认识两个重要基础上。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小学的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能够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并有着主动认识字的愿望,所识字的数量在1600字左右。所以体会汉字文化,识字教学要从爱好上进行着手,针对小学的语文识字教学要充分的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特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一般的规律,识字教学的主要对象在年龄上处在七岁到八岁的低年级儿童范围,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就带有着幻想性及游戏性,所以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

例如:采取字谜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字谜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创造,能结合字的构形以及读音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编成谜语,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现出游戏的趣味性。如对文字“美”进行编成谜语:王字俩挖瘩,大字要趴下。对文字“解”进行编成谜语:一个当兵的,拿了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鼓励学生动脑进行自行的编制谜语。也可通过创编儿歌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也能够达到轻松识字的目的,这主要是将枯燥无味的以及抽象的汉字通过一定的形式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也可通过评比竞赛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记忆是比较枯燥的东西,重复也同样让人感到无聊,评比竞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将其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应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布置对生字抄写作业时候就可评选一些优质的作业,在最短的时间内看谁写的又快又好,然后进行评比“专注之心”以及“写字小能手”之类的荣誉称号。

小学的语文识字教学要能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得以调动起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促使学生自主探索。教师也要不断的认识一些新字,要求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图片以及有趣的动作,或者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通过动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可通过歌诀俗语法进行教授。如:雷雨的“雷”就可说成雨田雷等。这样的教习方法更容易使得學生接受。尤其要得到重视的是,要将多媒体技术得到科学的利用,不能过度的使用,否则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识字学习。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解决,汉字的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自身的语文修养,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了解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如此才能最大化的将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篇5: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与对策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多次听课的实践,对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有的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没有落实好生字识记任务。表现为:在教学生字时,虽然注重多种形式的认读,但是忽视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生字识记时间短,教学不深入,而后便进行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品词析句、理解分析课文上,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2.识字教学重点不突出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偏重于生字的读音: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语,这样教学,生字的读音不成问题了,但是却弱化了生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的教师偏重于字义:让学生认读生字——组词——说话,这样教学,学生对字义有了深入的理解,语言文字训练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是字形教学突出得不够。而这正是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不深刻,并影响到以后的阅读和运用。

3.书写习惯关注得不够

由于教师平时在书写习惯方面对学生关注得不够,或要求不严,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书写姿势不正确。即“三个一”落实不到位,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胸部紧贴课桌。二是书写不整洁。书写涂抹,书本折页、卷页现象严重。三是书写不规范。结构、笔画、占位不科学,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田字格的规范作用。

二、应对的策略

斯霞老师认为:“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应用,才是识了字。”可见,识字教学必须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1.明确课时目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一般课文的教学都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应将重点放在认识生字上,指导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去识记生字,既要有感性的认识,又要有理性的认识。要多分析字形,突出重点。对重点的生字、部首还要进行写字指导。同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加强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课后习题,等等。

2.深入细致地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明确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字理、结构、识记方法、偏旁部首,哪个字和哪个字容易混淆,字形复杂的字如何指导书写,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学时才能胸有成竹,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指导,并适当做好识字的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识字、高效识字。

3.教给识字方法

袁路老师总结的“音、形、义结合识记法”,对于我们的识字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音、形、义结合识记法”的基本思路是:读字音——析字形——解字义。首先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汇报记忆字形的办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最后说字义,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来理解,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生字识记完了再回归课文,通过读文巩固识字,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运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识记生字,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汉字的构字特点,教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平”字,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苹果的“苹”去掉草字头就是“平”;教学“高”字,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一点一横长,中间一张口,回字不封口;教学“宝”字,利用汉字构字特点识记法:家中有玉就是宝。

我们还可以采用猜谜语法: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表演法:如教学“衔”字、“跛脚”的“跛”字、“披衣”的“披”字时,都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以加深对这些字的印象。另外,还可以依据汉字指事、会意、形声等字理来分析和教识汉字。(1)象形。如日、月、水、火、山、土、燕、鼠等字,可以展示其由图形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2)会意。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既可记住汉字的形,又能知道其义。如日月“明”,小土“尘”,不正“歪”,等等。(3)形声。适用这种方法的汉字比较多,如“青”字家族和“皮”字家族,“青”和“皮”表声,部首表义。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和运用。

4.加强写字指导

一是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在低年段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写字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要注重鼓励、引导,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教师可以在写字前组织学生背《写字歌》:“身坐正,肩放平,两脚微微分。手离笔尖是一寸,胸离桌子是一拳,眼离书本是一尺。”“足安、头正、身直、臂展。”

篇6: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底线失守; “字词教学,复现巩固”单一缺时; “仿说仿写,设计练习”四处开花;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难以落实; “当堂写字,当堂点评”假象连篇。建议: 不缩减课时,要依标施教;不拔高要求,要训练有度;不烦琐分析,要当堂作业。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 识字写字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我一直在关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通过听课后的统计分析,我发现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被极大弱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底线失守

从大量常态课中可以看到“初读底线”的严重失守。小学语文低年级一篇普通的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少说也有十多个,要求“会写”的字还有七八个。这些生字出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使得整个语言环境充满了陌生感。在这样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大部分孩子在头几次读课文时,更多的是瞻前顾后、诚惶诚恐,遇上不认识的字就得耽搁,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才能继续读下去。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开讲,读正确、读通顺还是一大问题,又如何谈得上品词酌句、感知大意呢?

(二)“字词教学,复现巩固”尺度划一

或许受到汉字是“音、形、义”统一体的影响,教师在教每个生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没有因“字”而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里认识,放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可是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拔高这个要求,对要求只认识不写的字也让学生分析字形,书空,组词造句,把“认识和学会”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了,没有因“度”而宜。

识字方法单一,只是让学生看着字,自由发挥地用上“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这样的生字教学有效度到底如何是值得怀疑的。没有因“式”而宜。

集中识字的平均用时是4分钟,如果一篇课文中要学的生字是8个,也就意味着一个生字只用了30秒钟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生字词用时如此吝啬,怎么能保证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呢?没有因“段”而宜。

(三)“仿说仿写,设计练习”四处开花

这表现在根本不管课后的习题安排,语言训练点在3处以上的课占了94.9%。一节课中总是想尽办法寻找课文的补白处,或者是词组训练,或者是句式训练,遍地开花,哪个训练点都不能很好地落到细处,落到实处,不能做到一课一得。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难以落实 多数课堂和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如出一辙: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掘地三尺地感悟再感悟;补充资料拓展再拓展„„识字写字的中心任务已被分析感悟所替代。指导朗读时有的只是理性分析,熟读成诵不能在课堂落实,而是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家庭作业,使得孩子谈“背”色变。

(五)“当堂写字,当堂点评”假象连篇

课堂上指导1~2个生字的书写,并当堂完成,这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篇课文一般都会有6~8个要求会写的字,这样一来,第一课时只学习了一两个生字的书写,那识字、写字任务岂不是都集中在第二课时了?这样的课时安排显然是不合理的。仔细想想,“重视读写,当堂完成”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二.改进低年级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

(一)不缩减课时,要依标施教

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能发现,只要念好“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趣(兴趣)、习(习惯)”这“六字诀”,就可以说抓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高年级语文教学可以倡导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但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切不可随意缩减课时,而要把握好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实打实地认好、写好每个字,熟读成诵每篇课文,做好每个知识点的梳理和积累,扎扎实实地打好学习语文的底子。

1.注意幼小衔接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在导入环节就动足脑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当然,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时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把握低段要求和教学规律

于永正老师一直以来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张庆、高万同老师也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一项“保底工程”。

还要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教师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带着学生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词句理解到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很好地揭示了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字词句教学的规律。

3.认读理解宜多管并下

教学生字词,对音、形、义各方面要有所侧重,不宜逐字逐方面一一强调。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识字教学策略上下大工夫,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多思维多角度地识字记字,多渠道渗透汉字文化。常用识字教学方法当然有很多,如整体识记法、结构分析法、加减更换法、联想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编儿歌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等。

(二)不拔高要求,要训练有度

不拔高识字、写字的要求,要求会认的字一般来说不需要分析字形,组词造句,更不要求抄写;不拔高语言训练的要求,要求仿说就不要安排仿写,要求仿写词语就不要安排整个句子的仿写;不拔高朗读背诵的要求,要在课内增加读书时间,千万不要把读通读顺、熟读成诵的任务移至课外来完成,严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1.安排复现,巩固字词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具有这样识字教学的强烈意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复现生字。在谈话揭题中,在了解课文内容中,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在课后小结中„„使学生与生字频繁地亲密接触,让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比翼双飞。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中途以课间操形式安排了前半节课所学生字的复现。环节如下:

师:小朋友真能干!小水珠宝宝可高兴了,它叫我奖励你们做一节课中操,听好音乐,打起节奏,让我们一起来!

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只/小——花;—狗——/机器的“器”/ 有人家里/着火了/火灾的“灾”/ 雨点就像/包子大/冰雹的“雹”/ 禾苗有了家/庄稼的“稼”/

伸手会做操/有水能洗澡/遇火就干燥/着急暴躁/跺——跺——脚——

前半节课学习了“器、灾、雹、稼”四个生字,还区别了“操、澡、燥、躁”四个字,课上一半停一停,消化消化,师生一起做做课间操,一个个小字谜合着节奏拍拍读读,动手动口又动脑,多有趣呀!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教者整节课都带领着孩子读生字、读词语、读长句、读课文,前前后后是这样安排的:课始自由朗读,把课文多读几遍;课中同桌互读;练读长句,注意正确停顿;教师带领孩子串读全文;听教师范读课文;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整节课,“读”,无处不在;“读”,从始至终。这样一来,词语读熟了,长句读通读顺了,整篇课文也读了很多遍了,熟读成诵基本八九不离十了。3.课后练习,合理渗透

人教版语文低年级教材在课文后面多次安排了“读读说说”“读读想想”“读读写写”等形式的练习题,为孩子在起始阶段学习书面语言表达提供了符合儿童年段特点的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梳理教材,用好课后练习题,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把“仿说” “仿写”精彩地开展起来,切实做到“一课一得”。

细看课后的练习题能发现,从仿说到仿写,从仿词到仿句,从仿句到仿说句段,教材安排了清晰的训练序列,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比如:

第一册有一课让学生仿说词语: 青青的、白白的、()、()。第二册有一课让学生仿说词组: 青青的假山——青青的()绿绿的草坪——绿绿的()第四册有一课安排了学生仿写: 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从这3次内容的编排就可以看到一条暗线:先说好叠词式的形容词,再学会与名词搭配来说,最后落实到写,且要求和名词搭配时前后顺序要有变化。通过这样几个阶段的递进式训练,学生的言语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教师也要研读文本,找准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自己设计练习。比如《称赞》这篇课文,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似简单、明白,实则它是“称赞”的具体内容,也体现了“小刺猬善于称赞、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品质。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机智地抓住这一处,有了这样精彩的设计:

“排排队”——一个比一个好指的是哪个比哪个好? “换换词”——不改变“好”的意思,换个词来说一说; “读一读”——指导朗读;

“比一比”——比一比做好的小板凳,相反的排列又可以怎么说,学习使用“粗糙”一词;

“说一说”——面对小刺猬摘回来的苹果,小獾又会怎么使用“一个比一个()”的句式来赞一赞小刺猬呢?

这些环节的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的意思,并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以此为切入点培养说话与思维能力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三)不烦琐分析,要当堂作业 低年级的语文作业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课内书面作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教师要堵住烦琐分析的路,为当堂作业、当堂评改留足时间,确保课内有8分钟左右的书面作业时间。

1.书写生字,先紧后松

写字指导和反馈应在课内进行,防止对只要求认的字提出写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生字书写在两个教学课时中要合理分配,提倡先紧后松。一般来说,第一课时宜完成“要求会写生字”一半及一半以上的书写任务,第二课时安排复习巩固,再学写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生字,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切不可一课时上完后只写1~2个生字,做做样子。

2.其他作业,穿插完成

教师要加强备课环节的研读,提倡以其中的一道或几道习题为切入点,与目标训练点连贯成一条合理的思路线,借助这条线,推进整个阅读教学面的有效达成。即总体操作策略可概括为:“以点切入,连点成线,借线成面。”努力达成“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篇7: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湖北省枝江市实验小学 徐国东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加强写字训练既可以掌握基本的书写功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的意志和审美观念。因此,写字教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中,写字教学的现状如何?又怎样去落实呢?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反思和探索。

一、与新课程不和谐的忧人现状。

1、电脑冲击下的尴尬课堂。

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生活中的人们很少写字了。学生对写字课的教学缺乏兴趣与激情,把写字课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事,出现了写字教学过失,不适应现代化需要的论调。因此,在写字课上经常听到学生这样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现在什么年代了,哪个还兴用笔写字?”“我们以后用电脑打字,既省时、省事、省力,又环保。”“不喜欢写字课,我又不想成为书法家。”“我觉得写字这种课一点儿意义也没有!”„„这样的尴尬令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反思。

2、课时不落实的形式主义。

《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与“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并列在一起,视为同等地位。各校也将写字课100%地显示在学校总课表上。而每周确确实实地上写字课的却是寥寥无几,写字课上真正指导学生写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写字课名不副实,开学几周就将全学期写字训练的内容全部写完;有的老师干脆将写字本来之高搁,待检查时再加班突击;有的学校的写字课都是由班主任代管,根本没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写字教学的时间往往被主科代替,写字作业都是让学生回家后自己练习。课时不落实的形式主义使写字教学形同虚设。

3、应试教育阴影的冲击。

多年来,小学教学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对汉字教学只关心是否会写,只看对错,从来不问写得好与坏,只要不影响考试得分就行,师生围绕考试、评估转。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试卷上注重了对汉字书写的评价(有的仅限于硬笔),但是写字评价体系不完整,许多教师还不能从应试教学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写字教学重对不重好、重形不重神。

4、机械抄写抑制了写字热情。

寓教于乐在写字教学,特别是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而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为达到识字的目的,让学生重复抄写大量字词,从而使学生成了抄写的机器,抄写成了学生的苦差使。学生体会不到汉字的美,体会不到书写的乐趣。书写作业的超负荷抑制了学生练字热情,同时也滋生了敷衍应付的态度。

5、拔苗助长导致信心全无。

《语文课程标准》将写字列入五大教学目标以后,有的老师误认为写字教学就是书法艺术教育,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过高地要求学生的写字能力,结果欲速则不达,让学生认为写好汉字“高不可攀”,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使写字教学走入歧途,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

二、新课程下写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写字目标。

加强写字教学,最主要的是摒弃语文教学中的功利主义和浮躁心态。一要从思想上重视。电脑时代仍需要写好字,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二要从领导上重视。严格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每周从语文课中单列一节“写字课”,保证写字教学时间不被占用,并落实指导教师,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使之不要偏离课改的轨道。三要明确写字教学目标,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教学在各学段的具体目标: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用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四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2、育人先育师,写字教学以身示范。

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向师性”,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加强教师的写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基本功训练,要求每位教师每天完成“三字”练习,定期开展教师“三字”考核、竞赛活动,基本功常抓不懈。同时,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写一写,让学生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写字兴趣。

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艺术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在校园内尽可能地体现书法艺术的魅力:可在校园宣传栏开辟“书法园地”、“书法文化墙”,定期张贴学生的软、硬笔书法作品;可将走廊墙壁上和教室内的格言、标语由学生用毛笔书写并装裱后张贴;各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可开辟“书法专栏„„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练字是一项枯燥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其内驱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写字展览,让每位学生露一手;每学期评选写字能手;每年举行一次书法大赛;各班定期颁发写字进步奖;还可以设计墙报、向报刊投稿、聘请书法家讲座、写春联等活动。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4、加强课堂研究,创新写字教学。

加强写字课堂教学的研究,创新写字教学是提高写字课质量的关键。一是善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采用浅显的比喻使抽象、深奥的书法知识易懂;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授一些如王羲之“临池学书”、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岳飞在沙上练字等故事,激励学生勤学苦练。二是创新写字教学的方法,采用“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的教学法:“看”就是分析字的字型、布局和间架结构,并牢记于心;“描”就是在“看”的基础上在田字格里描摹范字,力争做到手写心记;“写”是在完成前两个环节后引导学生们写,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使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等有初步的感知;“改”就是引导学生在评字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修改、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

5、优化评估,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写字评价体系,是优化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有力保障。一是将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技能和效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评定之中。二是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在对写字作业评价时,教师要努力寻找闪光点,以竞赛促发展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评价中进步,可采用“星级作业评比法”(写字作业累计三次优就在封面上加一颗星)和“个人评比法”(每月举行一次写字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教师要把写字作业的评改这一单边活动变为师生共同评改的双边活动。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多层面评定,以此来推动写字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徐国东

湖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宜昌市小学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组成员、枝江市新课程改革语文考试命题组成员。多篇文章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

电子邮箱:xgd1970@163.com 邮编:443200

篇8: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建设充满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使识字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但是却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识字目标理解片面,加重学生负担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把识字教学中关于写字与认字的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小学分三个阶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其中的800个字左右的;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会写其中1600个字左右;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2500个字左右。”明确地将认字与写字分开,有其科学的依据,降低了低年级段的识字难度与压力并且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但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本身发展规律,将认字与写字两个目标合二为一,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不能准确记忆,容易出现汉字回生情况。

二、过多注重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忽视识字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并且目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课程展示,让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顺序及笔画的书写,而是表现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流于表面形式,以学生观看多媒体的展示或是让学生做游戏、猜字谜、表演,占据了上课的大量时间,课堂很活跃,学生忙来忙去。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识字书写和指导,当学生在课下练习和书写时往往会不知道笔画、笔顺的正确与否,只是依样画葫芦,书写的错误率很高,随意性很大,导致了学生识字基础的一些缺失。

三、运用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高耗低效

在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识记生字,而与学生一起“解析”字形。比如:将“姿”字解释为每“次”下课出门都能看到漂亮“女”生,“腰”字解释为“要”“月”亮,学生只是按字形进行了联想与拼凑,不符合汉字本义。正确的解释是:“腰”本义是指人身体的中部,以(肉)月为形,以要为声;“姿”本义是指人的姿态,以女为形,以次为声;都是形声字。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汉字的音、义、形统一起来进行解读,并不科学。也使得识记和理解的难度增加。

四、学生为写而写,学习兴趣减弱

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重识记重背诵的影响,采用分析字形——反复抄写——机械记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兴趣的培养,无视学生对识字充满抵触情绪的个体需要。这与新课标中:“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且主动认识汉字、书写汉字”的目标相背离。

五、解决小学识字教学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循序渐进,切勿揠苗助长

认字与写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以学生自身身心发展规律为基准,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行动目标,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切勿揠苗助长。教师可以把识字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以使学生识得更多的汉字。比如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广告牌、标语、宣传栏、食品包装袋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识字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整理收集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也能互帮互助学到更多的汉字。家庭方面也可以动员所有成员共同学习。父母长辈的带动和帮扶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大环境下共同学习与发展。使识字教学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生活中。

(二)动静结合,识字先行

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兴趣与注意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时是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一定要训练学生有意识地去写,而不是单纯的手舞足蹈,快乐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识记,最终目标是要完成对汉字的学习,感受汉字趣味性的同时,也要在课堂中留出时间给学生自己去练习、思考与记忆,给课堂足够的留白。

(三)识繁书简,对教师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汉字作为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的载体,带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认识繁体字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简体字的同时,感受文化的奥妙及历史的脉搏。学习并了解繁体字,了解汉字音形义的发展,也更好地促进简体字的书写。这在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字中可以看出繁体字在字形上可以清楚地理解造字的本义,而简体字则没有这个优势。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字的起源与理解汉字,而不会曲解汉字,造成汉字认识的误区。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人应该从幼年起开始通过教育来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并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在课堂中从基础的字形,字音、字义抓起,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对汉字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本义及形体美,并着重强调汉字的书写与笔画笔顺的顺序,按照汉字的结构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并在学习中不断复现与书写需要识记的汉字,学生多次看到汉字,就会慢慢熟悉,并达到写字与识字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教会学生查字典,学生自查自检、边查边识、多查多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语文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进行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语言的训练,不断深入汉语语言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再为写而写,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掘汉字的乐趣,也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六、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只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办法总比问题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利用学校社会与家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教学的大课堂,使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加强,为达到对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中与古人先贤谈经论道,和当代大儒并肩前行。努力实现新课标中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课程目标。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低学年段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学生所能掌握的识字数量和识字阅读的速度,会对学生以后的语文水平与学习能力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豆宝宝成长记作文下一篇:土城镇中心学校工会工作总结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