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春节风俗习惯

2024-05-12

各民族春节风俗习惯(通用7篇)

篇1:各民族春节风俗习惯

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

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过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约定俗成的日程安排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麦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三叩首(指拜年),初二接财神。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也就是送灶神上天报告这一家的善恶,然后在除夕夜里迎回来。在这一天晚上一更时,由家里的男人主祭,女人是绝对不许参加的。将家中原有的灶神(俗称灶王爷)供祀在案上,以关东糖、糖瓜、南糖、清水一碗、草料一碟作为供品,点上香之后,念过“好话多说,不好话少说”的祷词,然后用关东糖在灶口上抹一抹,表示将灶王爷的口粘住了,为的不让它报告本宅所作的恶事,干脆让它免开尊口,这也是中国人对付神灵的智慧。等到香燃尽之后,主祭人将钱粮草料一同焚化(那草料是为灶王爷所乘的马预备的),再把凉水泼在地上,祭灶的仪式就算完成了。关东糖是棍状的,十分坚硬,当年真是从关东贩运来的。糖瓜是把糖做成甜瓜、倭瓜的样子,中间是空心的。南糖原产于南方,用花生、芝麻加糖做成条、块状。

腊月二十四是扫房的日子,即卫生大扫除。将房屋、家具、各种器物用品都清扫擦拭干净,所用的扫帚、毛掸子,簸箕都得是新的,许多人家还要用白纸糊房糊窗户,贴上新的窗花。

过年时的食品、用品统称为年货,包括米面酒菜水果鸡鸭鱼肉、年画、春联、门神像,还有年糕、元宵,还有爆竹、麻秸、柏枝、挂钱、佛花、蜜供、花灯,种类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

从腊月二十五起,人们就开始蒸馒头、买肉、杀鸡,做成各种菜肴。在除夕之前,人人都要洗澡,即使是平时最脏最不讲卫生的人在这几天里也要到澡堂里洗上一个热水澡,据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

腊月三十也称为“除夕”,这一天夜里要举行祭祖仪式,一般人家在堂屋正面墙上挂祖宗的影像,下设供桌,摆上香炉、蜡扦和供品。汉族人祭祖的供品是大碗的鱼肉。南方籍的人家就要更讲究了,要用八碗大菜,中间设火锅,并为各灵位设杯箸。满族旗人祭祖用的供品是核桃酥、芙蓉糕、苹果、蜜供。除夕夜和正月初一还要供素饽饽(即饺子)。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依次向祖宗影像前烧香叩头。王公贵族之家的祭祖仪式在专设的家祠内举行,场面十分盛大。《红楼梦》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就描绘了祭祖的具体情景。

除夕日后半夜还要“接神”,即迎回灶神,在四更时分,将素馅饺子摆上供桌,首先由一家之长拈香行礼,然后家人依次行礼,香燃尽后焚钱粮,在院中拜喜神、财神、贵神,供品有蜜供、红月饼以及用豆腐、面筋、粉条做成的素菜。

除夕这天家人要向长辈亲友辞岁,即向长辈行叩谒礼。新婚不久的姑爷要到岳父母家辞岁,否则就是不恭。除夕夜的晚饭也称“团圆饭”。全家人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其乐融融,年夜饭桌上的菜肴也十分丰盛。北京人更有在除夕夜包饺子,在子时新年旧年更替之际吃“更岁饺子”的风俗。有的人家还在饺子里暗藏铜钱,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在来年会大吉大利除夕夜里全家人都不睡觉,或饮酒,或放鞭炮,或者贴春联、贴门神、立桃符、挂钱,或从事各种娱乐活动,称之为“守岁”。除夕夜里人们要在庭院中燃烧松柏枝,称为“驱岁”,有驱逐鬼祟的用意,还要在院内遍撒芝麻秸,人走在上面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称为“踩岁”。在除夕夜或正月初长辈要给晚辈一些钱,称为“压岁钱”,据说是为了压住新的一岁,叫小孩安全度过,也有人说“压岁”就是“压祟”的意思,总之都是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不生病遭灾,能健康成长。

除夕夜子时,北京城内爆竹大作,各家各户还要烧香,迎接诸神下界。爆竹在古代是驱逐鬼祟时用的。用纸裹上火药做成,点燃药捻后发出巨响,另外还有各种烟火,能放出五光十色的各种花样,有盒子、花盆、水浇莲、葡萄架等许多名目。

正月初一天亮之后,亲朋好友就开始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或者是平辈中年幼者给年长者拜年,都是三叩首。汉人在叩头前后还要作揖。一般平辈的朋友或邻居则是拱手作揖,互相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乡下在叩头时还要说:“X伯(叔、兄等),给您叩头啦!”长辈则坐在椅子上受礼。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可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以后,称之为“拜晚年”。

正月初一全城的店铺都关门停业,要到正月初六甚至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业。戏园子在正月初一要举行开台仪式。首先要击鼓鸣金,称之为“打通”,打过三通鼓之后上来四个手持金鞭的灵官在台上跳舞,称之为“跳灵官”,然后是“跳加官”、“跳财神”。随后戏班子的管事把“万事亨通,开市大吉”的红条幅交给戏园子的堂头,堂头再把两个红包交给管事,作为给跳加官的演员的赏钱。最后堂头高喊“开戏喽”,才开始新一年中的第一出戏的演出。

。正月初二早晨各家各户都要祭财神,在财神像前摆设供桌、供品,全家人依次叩头,放鞭炮祭祀之后,将财神像放在院内的松柏枝、芝麻秸上点燃。当年还有在初二到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烧香叩头,买几个纸元宝带回家的风俗,称为“借元宝”。

从初一到初五各家都不能用生米面做饭,而是吃除夕日之前做好的熟食。妇女从初一到初四,不能出门,称为“忌门”,也不能做针线活,不能动刀剪。初五的早晨各家各户要放鞭炮,据说可以崩跑穷鬼迎来福星。到了初五这天妇女可以出门,做饭,称之为“破五”。

正月初六各家店铺下板开门营业,称为“开市”,正月初七是“人胜节”,正月初八为顺星日,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日,是灯节,而正月十五是“上元节”,这几天内,无论是住宅、店铺,还是寺庙、街道前都悬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吸引着全北京城的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观赏花灯,花灯有扎制成各种人物和动物的,也有以三国、水浒、红楼梦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为内容的,还有些花灯上写着谜语,也就是灯谜。此外还有一种冰灯,是用水放在容器中,然后放在户外,结成冰,再把冰块中间尚未结冰的水放出来,在中空的冰壳内点上蜡烛就做成了一盏冰灯。大型的冰灯是以许多冰块堆砌雕刻而成的,可以表现各种人物、故事。

少数民族过春节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篇2:各民族春节风俗习惯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花婆节

壮族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

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

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没有生育的妇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现已淡化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植树节

三月十二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花山节

篇3: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关键词: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党的领导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内涵和依据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内涵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中的“各民族”是指中华56个民族, 承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是指中华56个民族的共同, 是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相依的密切关系。“团结奋斗”是指民族关系上的团结和在发展征程中的团结与奋斗精神, 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在新世纪的中国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 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 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依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发展和融合中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血肉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祖先留给我们两大遗产, 一是辽阔的统一国家———中国, 一是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 虽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压迫和剥削, 但各民族群众始终团结在一起, 维护着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发展, 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民族都曾为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汉、唐的汉民族, 对中国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而其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则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中华民族在演化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多元”是承认了各民族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质”, “一体”是强调了各民族在共同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共同特征和“一体化”趋势。我们认为, 这种“一体化”趋势是一种凝聚力, 它使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在历史上成为主流, 它使各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奋斗中形成了一个整体。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团结奋斗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发展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我们的总方针是团结进步, 更加发展。”改革后, 面对繁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 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发展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 各民族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2]“我们要共同奋斗, 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3]我们要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齐心协力地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其方针就是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到了新世纪,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主题, 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形成团结的民族关系是为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当前, 中国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实际要求我们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达到小康水平, 但这只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距离我们所要达到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民族地区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004年, 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因此, 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各民族必须继续团结在一起, 继续发扬拼搏奋斗精神。只有这样, 民族地区的面貌才能更快地得到改变, 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民族关系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这些给民族地区和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思维观念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直接影响着民族关系。在国际上, 冷战结束后所出现的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上升, 民族主义思潮泛滥,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 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这些因素也必然会对我国的民族地区和各民族群众产生影响。

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条件和途径

1.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条件

(1) 政治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 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实现了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进一步保障了少数民族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参与国家管理、处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它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最牢固的政治基础。

(2) 经济条件:民族地区已基本摆脱贫困, 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一直采取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发达沿海地区在思想观念、教育培训、招商引资等方面也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帮助。

(3) 理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指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4) 文化条件:中华民族文化富有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

中华文化是以“和”为其精神本质。中国的文化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其结构是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中国的民族认同兼有族群认同、国民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三重含义。这三种认同在中华各民族成员身上都能相互兼容而不必相互排斥”。

2.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途径

第一, 正确协调好民族利益, 发展民族经济。“民族利益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5]这正如江泽民所说“现阶段, 我国的民族问题, 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在新世纪, 发展仍然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要发展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坚持因地制宜,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国家既要支持民族地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又要支持民族地区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去。

第二, 深入做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 深厚的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内在根源。在新世纪, 我们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心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第三, 充分发挥党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核心力量。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基本原则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实践证明, 在党的领导下, 中华各民族会进一步地团结起来, 会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20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8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62.

篇4:我国各民族的春节习俗

蒙古族:除夕之夜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并围着火炉吃饺子、下棋、听艺人说书。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大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便利用这一机会赛马。

藏族:春节一过,藏历新年就到了。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以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煮上肉,打好酥油茶,还把糌粑和红糖捏成供品,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预祝丰收。亲友见面互赠哈达,表示祝福和敬意。正月初二要给到了17岁的姑娘上头。这时,父母给女儿准备好漂亮的服装和头上的装饰品,把以前梳的5条小辫改成几十条小辫,从此,她就成大人了。

瑶族:瑶族人民过春节,有项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衣衫、花裙,戴上精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扮牛,一人扶犁,一人采锄,表演“耕作戏”,以示喜迎春耕,预兆丰年。

达斡尔族:春节前,青年们跳着富有民族风格的“鲁日格乐舞”通宵达旦。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各自沾满锅灰,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涂抹。据说,这是预祝丰收和吉祥的意思。

壮族:壮族的风俗更有趣。初一一大早,人们各自到邻居家的菜园拔掉两棵青菜,表示来年团结互助。这一天,青年男女一起跳“打谷舞”。这个流行的传统舞蹈分四节,包括插秧、车水、割稻和舂米,富有乡土风味。

布依族:除夕之夜,一家大小要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伴出外游玩,尽兴方归。

哈尼族:在春节前几天,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用糯米做饼)准备过年。而青年男女,都忙着上山砍竹子、立秋千架。年初一,男女老少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成群结队去参加荡秋千比赛。青年男女乘此良机,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在春节初一早晨,年轻人要先向长辈敬酒行礼表示尊敬,平辈之间也要对饮祝贺。吃过年饭,青年人还要举行跑马、射箭等活动。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示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侗族:除夕夜,人们拿着鸟枪走出大门,朝天打三枪。一时各处枪声大作,称之为“除旧炮、迎新春”。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姑娘是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苗族:苗族群众在新年里喜欢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场上往往聚集了数千名观众。斗牛之后人们一面喝着糯米酒,一面踩着鼓点,和着芦笙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则用歌声谈情说爱。

篇5: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聚居地域广,各有风俗和习惯。

嫁娶婚丧讲礼仪,衣食住行有特点。

民族风情要了解,禁忌避讳别违犯。

避免误解和误会,往来交谊重情感。

在穿着服饰上,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分居各地的少数民族,有的靠江河湖海而居;有的居住在深山密林;有的游牧在草原牧场;有的聚居在山脚坪坝;还有的住在高原屋脊;有的居住在寒冷的北国;有的居住在干旱的西北;有的居住在气候炎热的海南……为了适应所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各族人民结合各自的审美习惯,创造发明出不同的服饰。比如,西藏高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藏族人就喜欢穿宽大的藏袍,中午天热,就脱去一只或两只袖子,围在腰间,非常方便使用。鄂伦春族人擅长打猎,他们就用狍子皮制作冬装,狍子皮有厚厚的绒毛,穿上十分暖和……缤纷多彩的民族服饰,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饮食习惯上,满族人喜欢吃黄米饽饽,吃萨其马;朝鲜族人喜欢吃冷面、泡菜和打糕;蒙古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喜欢吃手扒羊肉喝奶茶;维吾尔族人还喜欢吃手抓饭和考馕;藏族人喜欢吃糌粑、喝酥油茶和青稞酒;生活在南方的独龙族、土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人民都喜欢吃糍粑,喝糯米酒

在居住方面,各个民族人民由于居住地域不同,居住习惯也有不同。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满族人喜欢睡火炕;草原需要游牧,蒙古族人喜欢住蒙古包,哈萨克人喜欢住毡房;云南西双版纳气候炎热,傣族人喜欢住通风凉爽的竹楼;青藏高原寒冷,藏族人喜欢住牛皮帐篷和碉房;苗族、土家族民居常常依山面水,所以他们喜欢住吊脚楼……

少数民族的节日也很多,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新年,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花山节,还有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过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在民族节日里,各族人民都要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篇6:各民族风俗

2.回族: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特别在饮食习惯上,回民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动物,等等.(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浅坑,这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最早从阿拉伯传入,现在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有的还在汤帆”F加添“虎图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这是地道的伊斯兰文化。

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附上一句,我就是这其中一员)3.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5.傣族: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忌食狗肉。10.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尔族 为防止食品变质,每家仓库或院内都垒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将积雪和冰块放进去,这种食品储藏室叫“帕孜”,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住帐篷。

13.达斡尔族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玩个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服装,逐户拜年。

14.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15.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16.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18.土家族: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20.侗族: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21.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几段打了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25.纳西族丧礼一般为土葬.传统节日中,比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节和火把节。

26.水族服饰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饰。上衣为紧身窄长袖右开襟,襟沿镶绣有花边,与汉族的“姊妹装”颇相似,但袖长而窄。身短而紧是与汉族“姊妹装”的微小区别。

27.瑶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歌活动来进行。对歌一般出现在节日和婚娶等活动中,农闲季节青年男女串寨或走亲戚也要进行对歌活动。28.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芦节”,拉祜族人还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过驱虫护粮的“火把节”、农历八月间谷物成熟时过“尝新节”。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会道德风尚,在这里,曾为道家老子所极力推崇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社会情形,却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脉的一种行为准则。刀杆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两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样式有木楞房、千脚落地屋等,片石屋顶房是用地区特殊石材资源建盖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饮食相对简单,但也不乏自酿酒、“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风味独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布朗族喜食竹筒饭以及各种副食、蔬菜、肉类。食垛生,食通过独有方法制成的各种南咪、酸茶。还食用山野里的各种虫类。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33.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34.普米族有成人礼的习俗,男女长到13岁时要分别举行“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

35.佤族地区较多绘画及雕刻像,虽相对粗糙,但却充溢着早期人类的审美理想。绘画见于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涂绘,图案有动物、人物活动和山水等,画法粗犷简明,风格与在佤族地区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相类似。雕刻物则以人像、牛头居多,放置于门头及寨桩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37.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38.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39.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德昂族妇女服饰的别致在于以“藤篾缠腰”为饰。

41.保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受到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结婚选在“主麻日”。

42.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

4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信奉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许多传统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

45.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6.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47.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东正教,使用俄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49.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

51.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52.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53.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

篇7: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 1

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们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

5.目脑纵歌节

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盛大的目脑纵歌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的几天,选双日为吉,并有相对固定的广场举行活动。典礼开始,鼓乐齐鸣,景颇族和其他民族同胞互赠鸡蛋、米酒等礼物,向来宾敬献用芭蕉叶包的紫糯包,接着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头戴美丽的孔雀羽帽领舞,各族同胞也跟着一起翩翩起舞,人们兴高彩烈,喜气洋洋,队伍中不时发出“哦啦!”

2“哦啦!”的欢呼声。舞场上“巴扎”劲吹,锣鼓喧天,雄浑而壮阔的舞步声震群山。

6.播种节

佤族的传统节日,节日一般在佤历“气艾月”(农历二月)举行。届时,村村寨寨都将房屋修整一新,剽牛一头,将牛肉分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然后人们身着盛装,带上农具和食物到田间地头,长者唱撒谷调,男子打坑,女了点播。

7.赛马会

五月端午的赛马会是中甸藏族人民纪念格萨尔大王的盛会,是藏历新年,是高原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每逢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争相前往舞凤山赛马场观看赛马,100多匹赛马将表演精彩纷呈的马术、马技;晚上各民族一起在大街上点燃篝火,跳舞狂欢。

二、风俗习惯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感情和共同心理素质又各具特色,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所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

1.对歌

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3寻觅情侣,选择配偶。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对歌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2.哭婚

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既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大喊大叫。

4.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 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4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6.剽牛庆丰收

独龙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每年秋季选择一天作为庆丰收日,剽牛仪式在村寨广场举行,由家族长主持,将牛拴在广场的木柱上,由一位青年妇女把一串珠琏挂到牛角上,经过短暂的仪式后,由一位姑娘将麻织物披到牛背上,最后由一位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将锋利的竹矛剽入牛心脏,众人欢跃而上,开膛割肉。随后人们欢呼跳跃,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共庆佳节。

7.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8.树叶信

在景颇、傈僳族中流行过的“实物信”,利用树叶表达感情,传递信息,每种树叶都代表不同的含义。如男子用两片嫩叶加上蜂蜜等物,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女方有意则回赠草烟、芦子等,如表示拒绝则把两片树叶翻成背靠背送还给 5

上一篇:校长在高考誓师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汉英翻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