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2024-04-16

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精选8篇)

篇1: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灿烂多彩,各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禁忌。

少数民族的风俗

1、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2、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3、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4、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5、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婚俗

1、哭婚

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2、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3、阿夏婚

云南宁蒗摩梭人旧时婚俗,“阿夏”系摩梭语,为“朋友”之意,男女双方不称夫妻而称“阿夏”,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交换信物之后即可偶居。

其中走访婚最为奇特,走访婚是夜里男到女家望门访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劳动,无家庭经济联系,所生子女属女方,男女双方都可与其他人有同样的关系,这种婚姻是一种母系社会制的残余。

4、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春节风俗

1.藏族人民在春节这天一定会穿最漂亮的衣服,佩戴自己最珍贵的首饰,哪怕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也一定得预备一件过年的新袍子,和一两件相对粗糙的饰品,这在藏话被称为“萨举”,汉语就是新装的意思。在藏历正月初三这天,藏族人会成群结队,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进行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的活动。而在藏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则会一起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夫们会穿上春节的着装,把自家强壮的耕牛打扮得“漂漂亮亮”──额头将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要插着红色旗子和彩色的羽毛,肩上被彩缎挂满,缎子上点缀着好看的贝壳和松石,尾巴上还会系着五彩斑斓的绸带。

2.蒙古族向来喜欢白色,因此将农历正月尊为“白月”,于是过春节就是“白节”。蒙古族过春节的准备工作需要很长时间,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要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而外,人们还要着新装,骏马需佩红缨和新鞍,最重要的是把放着哈达的整只牛、羊奉送给至亲好友。在正月初一的凌晨得先向长者敬一杯辞岁酒,然后再向同辈敬酒,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而且初一给长辈拜年必须要在上午。

3.壮族人民过除夕,每家每户都会杀鸡宰鸭,还要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而且除夕的米饭一定要蒸得很多,这样象征着家庭富裕。粽子是壮族春节最为特殊的食物了,壮族的粽子是当地高贵的食品,制作的特大粽子,一般重达一二十斤,味道堪称是一绝。在正月初一和初二壮族人民待客一定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还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庆祝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喜庆。

 

篇2: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乞巧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甘肃习俗

甘肃乞巧主要分布于陇南礼县、西和一代。“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冲击,这一古老民俗在全国已经基本绝迹。

羊皮扇鼓舞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春倌“说春”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浙江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还有说法为中午捕蜘蛛)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习俗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来源,七夕为什么要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古代人如何优雅过七夕,古人过七夕方法

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拜祀活动在晩上举行,故又称“七夕”。有关七夕的传说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许相会,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

不过,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由此可见,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

在《世说新语》上,也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有关七夕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就是说郝隆这个人,在七夕这天搞起了行为艺术。别人晒东西,他晒自己,名曰“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十分盛大且郑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情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毕竟娱乐性不强,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牛郎织女的传说把七夕的主体变成年轻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妇女节。

织女感情被破坏的传说让人联想到女儿出家后的委屈。于是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用喜子乞巧是最受民间妇女欢迎的一种方式。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如果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似,妹子们常常在七夕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时候打开盒子,大家互相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

在宫廷中,“乞巧”的方式更加优雅。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倡导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显然,古代妇女庆祝节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呢!那是一个属于巧媳妇的年代!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乞巧节这一天,也有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成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除了女儿节习俗,七月初七亦带着一丝书香气。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别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中国人过节往往讲究吃,然而七夕节仿佛并没有留下太多“吃”的传统。

古书对七夕美食鲜有记载,在《太平御览》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七夕关于食物的讲究: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一直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

篇3:获得财务自由的习惯有哪些?

以前,笔者对于家中父母的过度操劳而又十分节省的习惯很是不能理解,每天拼命地工作,攒钱,却不舍得花一分钱。有一天,父亲拉着笔者的手说,他已经攒够100万元,未来他和母亲的晚年生活就有指望和保障了,即使以后没有收入,但每年的利息收入也够他们二老的生活开销。听到这个消息,笔者非常诧异,勤勉操劳一生的父亲,是如何攒到这100万的?也许这100万,对城里有几套房子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在农村,对于父亲而言,却是实现了他人生中的财务自由,不用干活,靠钱生钱,就有收入来支撑他和母亲的养老。这时,笔者突然明白了平日里父亲的辛苦和节省,究竟是为了什么。

母亲因为常年辛苦劳作,早已没法下地干重活,幸好父亲很早就意识到钱生钱的重要性,每年攒到的钱,他都会想办法借贷出去或是做理财,一年4万元的利息收入,顶上了母亲一年挣的钱。

父亲用他一生的经历给笔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要想发财致富,实现财务自由,储蓄、节省、理财必不可少。

芸芸众生,辛勤地耕耘职场,为的不就是获得财务上的自由吗?当一个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就不再是金钱的奴隶,甚至不再是别人的奴隶。而获得经济上的自由,是人们致富的原动力,从而穷人变富人。

1.致富习惯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是钱吗?美国的一项调查和分析发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关键在于习惯的不同。

美国理财专家用了5年时间对美国的富人和穷人的日常行为和习惯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富人与穷人很大的一个差异是“致富习惯”。专家认为,“运气”其实在成为富人过程中只起到了很小部分的作用,而穷和富的差别在于“致富习惯”。这其实是种思维,拥有良好的致富习惯,会加速人们积累财富,而拥有太多“穷人习惯”的人就是拼了命也难以成为富人。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的性格、习惯、行为和内在驱动力,这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2.神奇公式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他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将这1.4万元投资到股票、基金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呢?

一般人可能猜200万元至800万元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的40次方=1.0281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看你的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

3.不满现状

如果你已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任凭岁月消逝,你一定不能实现财务自由。

一个会积极想要赚钱的人,绝不以温饱为满足,一定想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件,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4.目标!目标!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好比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指南针的指引,永远靠不了岸。研究发现,62%的富人在生活中目标明确,67%的富人甚至将自己每月、每年的目标写下来。比如一年攒多少钱,五年准备一套房。

学会每年、每月、每周、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天天坚持着做,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你将会积累一个大大的、成功的目标,并自己为之骄傲。

5.攒钱!攒钱!

有研究表明,88%的富人认为攒钱是致富的基础,52%的穷人也赞同。

要想成为富人不仅要能挣大钱,而且要勤俭持家、积聚财富。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即使家有金山银山也有被掏空的一天。对于职场中的你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生活中不做月光族,至少收入的20%用于储蓄或是投资。

6.小气节省

愈有钱的人愈小气,赚过钱的人才知道赚钱的困难。白手起家的人,一定待己俭朴,一条毛巾可以用到破,一块香皂可以磨到完。

就像上述中记者的父亲,如果不是必须要花的钱,宁愿不花,一台电视机可以用20年,没必要更新换代,一件衣服没破接着穿,不必赶时髦。

7.每天列清单

对每天的工作、重要的事情、约见的客户,一定要按时间、轻重缓急顺序列一个清单,并在计划的时间内去完成,养成做事有条理、专注、坚持的好习惯。

有数据显示,81%的富人会列出每日要做之事,每一天的光阴都很宝贵,做好今日之事,而不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8.勇于冒险

要想致富,冒险精神还是需要的。63%的富人表示自己在致富的过程中敢于冒风险,6%的穷人表示赞同。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很容易忘记成功,但失败却是刻骨铭心,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这就具备了可能会成功的基本素质。

9.不做白日梦

有些人,总是幻想着一步登天,一夜暴富,一下子就实现财务自由,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篇4:风俗习惯有哪些

风俗习惯有哪些

风俗习惯有哪些

回族的基本信仰 回族的信仰总起来讲有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在意识形态方面必须保持六大信仰: 信安拉(真主):这是六大信仰的核心。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安拉无形象、无方位、无伙伴、无祈球,无始无终,但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安拉具备一切优美的德性,至知、至能、至全、至善。《古兰经》中有将近一百个表述安拉“尊名”的用词,说明安拉的“大能”、“慈悯”、“公道”、“多吮。回族穆斯林对安拉绝对信仰,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一切服从安拉。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诀,称为“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回族不崇拜图腾,更不崇拜植物、动物和自然、灵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么财神、火神、风神等鬼神。 信天仙(麦俩伊克):认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还有个妙世,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仙即属于妙世的世界范畴。天仙是真主造化的,无性别、无老幼,遵照真主的意志管理天上和人间一切周转和善恶以及自燃现象等。天仙数目有很多,职司各不相同,真主造化一物,就命令一位天仙掌管,造化一人有两位天仙监督(据回族传说,人的两肩各有一个天仙,左记善,右记恶)。还有管取命的、有管天堂的、有管饮食的、有管风雨的等等。各种经典,都是通过天仙传送而下降。回族穆斯林熟知的是以下“四大天仙”:哲不利勒天仙专为安拉向穆罕默德传递“默示”;米卡伊勒天仙专司人间的衣食供养;尔兹拉伊勒天仙掌管人的生死;伊斯拉非勒天仙专司风雨。现在回族当中如有人去世了,就说真主派管命的天仙把他的命纳走了等。 伊斯兰教强调信仰天仙,但绝不允许崇拜天仙,如果把天仙与真主等同起来就是库夫尔(叛主)。 信经典:回族穆斯林信仰《古兰经》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穆撒的《讨拉台》,尔撒的《引支勒》,达吾代的《宰卜尔》等列圣的一切经典。 据传安拉前后共降了114部经典。但《古兰经》以前的一切经典的原文已全部遗失,仅存的只有译文,且多被人们篡改。只有《古兰经》是一部原文保留最完善的经典。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也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编写成册的第一部文献。包括历史、文学、风俗习惯、教法规定和教义等丰富的内容。回族在宗教信仰、宗教生活、品德修养、社会活动等方面,都以《古兰经》为准则和指导。 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政治紊乱;氏族部落互相仇杀,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活动荡不安,在宗教信仰上盛行多神教和崇拜偶像,致使麦加的“克尔白”寺中,供放着阿拉伯半岛南北部的.三百六十多个神。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阿拉伯半岛的安宁,实现政治统一,建立阿拉伯民族国家,便成为半岛各部落的共向愿望和迫切要求,而伊斯兰教正是顺应了这种政治、经济的要求,砸碎了各部落各自为政的“克尔白”神庙中众多的偶像,以安拉的名义整顿了四分五裂、多种崇拜的社会,建立了阿拉伯民族国家。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由于受一神教的影响,于40(公元6)岁时,在麦加宣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最后的先知,号召人们信仰唯一的真主,反对多神崇拜者。后来在传教过程中,遭到信仰多神教的一些人反对,迁往麦地那,后又回到麦加,清除了“克尔白”中的偶像,并将其奠定为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 《古兰经》共114章,6236节,其中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了88章;占全书的2/3,他迁移到麦地那以后又口述了28章,占全书的1/3。他逝世后,由当时负责记录的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主持整理,后由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下令抄成定本,流传至今。 《古兰经》的内容主要有这样五个方面;一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义务,其中特别强调安拉独一无二和“五功”;二是对阿拉伯半岛社会的有关主张;三是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制定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制制度;四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进行辩论的记述;五是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人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 《古兰经》除了阐述宗教生活和礼义方面的规定外,还广泛涉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庭婚姻、遗产继承、债务纠纷、饮食禁忌、衣着服饰、财经法令、刑法、诉讼程序法、宪法、战争法等等。有的原则规定,有的详细解释。 《古兰经》中还大量地记叙了穆罕默德之前的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如人祖阿旦的故事,怒哈方舟的故球,易卜拉欣奉子祭祀的故事,易卜拉欣捣毁偶像的故事等等。其目的是劝人行善,止人干歹。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圣典,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古兰经》在明以前,主要在回族民众当中口授家传。明中叶以后有专门的经堂教育。清初,《古兰经》部分译本开始在回族当中流传。直至20世纪代,先后由王静斋、马坚等一批回族著名学者全文译出了《古兰经》并正式出版。 回族除了信仰并遵循《古兰经》外,对仅次于《古兰经》的《圣训》也很重视。《圣训》是穆罕默德的言行记录。现在已正式出版的有《布哈里圣训实灵精华》等多种本子。 回族诵读《古兰经》有许多讲究:一是须洗大、小净。没有大、小净者不许摸《古兰经》;二是要念护佑词;三是要念“太斯米”,即诵主名;四是要抑扬顿挫,语音清楚;五是诵读《古兰经》时要庄严、敬重,表示出忧愁泣状。 信圣人:传说圣人有12.4万多位。《古兰经》中提到了25位。回族经常口头上能叫出名字的主要有:阿丹、怒哈、易布拉欣、穆撒、穆罕默德等,并讲述他们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回族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派来的最伟大、也是最后一位使者。他具有其他列圣所没有的品级、德性和奇迹。他肩负着替主行道、教诲世人的崇高任务。因此,信仰服从真主,必须信仰服从穆罕默德。但穆罕默德是人而不是神,他和凡人一样也有妻室儿女。正如《古兰经》中讲的“你说,我(指穆圣)只是像你们一样的一个人。”回族穆斯林严禁将穆圣神化。 信复生:认为整个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终究有一天会全部毁灭,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人死后也可以复活。《古兰经》中说“大地上所有一切都将朽坏,只有你的具有庄严和尊贵的主的本然长存。” 复生日到来的时候,真主赏善罚恶,要过索拉蒂桥,行善的进天堂,作恶的下火狱,以示公道。 信前定认为人生的寿命长短,贫富贵贱,善恶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早已定夺好。 回族穆斯林还认为,信仰前定并不否认人类意志的自由。人们有权力选择善恶与美丑,并有自由的行动。《古兰经》说,“真理来自真主,谁要信就让他信吧,谁要不信就让他不信吧。”

篇5:元宵节有哪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活动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在元宵节之夜,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就样就能祛病延年。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

捏生肖

捏生肖是山东荣城的风俗习惯。一般以黄豆细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态可以即兴发挥,只是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象征“五谷丰登”。生肖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到元宵夜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来年大丰收。并且,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将鸿运当头、健康平安。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

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

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

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各地关于元宵节由来的说法很多,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

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

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

篇6:有关习惯的谚语有哪些

1、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2、少时练得一身劲,老来健康少生病。

3、日发千言,不劳自伤。

4、不干不净、吃了生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5、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6、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

7、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8、饭菜清淡,身体强健。

9、不乱扔垃圾。

10、穿山甲,王不留,妇女服了乳汁流。

11、一艺不通一世穷。

12、生瓜梨枣,多吃不好。

13、病好不谢医,天下无人医。

14、不随地吐痰。

15、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篓。

16、勤洗澡;勤换衣。

17、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18、卫生搞的好,疾病不缠绕。

19、药难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20、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1、酒多伤人,色多伤身。

22、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3、苗黄缺肥,人黄有病。

24、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25、瞒债必穷,瞒病必亡。

26、好人光睡成病人,病人光睡成死人。

27、三分医,七分防。

28、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29、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30、脑怕不用,身怕不动。

31、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

32、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33、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

34、饮食宜清淡,低盐可延寿。

35、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36、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37、吃得快、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38、春不减衣,秋不加冠。

39、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40、要关爱不要溺爱,要放手不要放任。

41、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42、要想感冒少,常洗冷水澡。

43、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44、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45、五谷杂粮身体壮,青菜萝卜保健康。

46、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47、少吃好、慢吃香,定时定量身体强。

48、饭前应宜先喝汤,胜似健身良药方。

49、人之初,似白纸,遭污染,无法洗。

50、产品质量差问题在工厂,孩子不成功根子在父母。

51、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52、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53、吃米带点糠,成年保健康。

54、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55、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56、养病如养虎,治病如抽丝。

57、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58、精细粮食巧搭配,少荤多素有营养。

59、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篇7:教师有哪些不良习惯

凭个人感觉和经验教学

有的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自以为有较长的教学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仍我行我素“涛声依旧”。这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教学常态与习惯,不仅有碍于教师的自身成长,更有损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说:“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一个教师,若仅凭一些经验去教学,只凭自己的习惯去教学,即使自我感觉再好,也难以搞好教学工作。

不愿学习和不会学习

如今有不少教师只顾拼命教书,却不愿读书、不会读书和不屑读书。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教师没时间去读书学习,而实际上是教师对读书没兴趣、没压力、没有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的爱好者。”作为教师,如果不注重学习,不经常“充电”,就会很快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知识的变化,跟不上学生的变化,就意味着误人子弟和自己将被淘汰。教师要自觉养成带着具体问题去读书、有选择地去读书、以批判的眼光去读书、经常上网去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

重教轻育

在当前智育被过分强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当今学校基本上只用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估老师惟一标准的情况下,不少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无视学生在课堂等地方的“学情”表现,更不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心上。这种“目中无人”的重教不重育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教师身上的不良习惯。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些考生型、知识再生型的人,而不是那种能力型、创新发现型的人,那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没有真正为学生奠定好基础,就是错位。

重教不重研

当前在不少教师身上,普遍呈现着一种“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工作常态,普遍形成一种“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工作习惯。不少教师都认为教研没有什么用途,甚至还将其视为一种额外负担。“教师即研究者。”如果每一个教师都善于盯着自身的问题去搞教研,都能自觉将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都能努力改变那种苦教、苦学、苦考的教学习惯,不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那就有可能成为研究型教师。

加班加点

如今不少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点上。这是造成当前师生“教”“学”负担都过重的主要原因。加班加点搞教学,不是一个好教师的水平,而是一个差教师的无奈。“只有无能的教师才搞加班加点。”作为教师应懂得:加班加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更不是一种工作美德。要改变当前“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大面积长期补课”的工作定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向每节课要质量,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任意拖堂

常可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下课铃声响了,可有的教师却还在喋喋不休地“赶课”,少则拖几分钟,多则把整个课间全部占用,学生对此普遍反感。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实际上已无心听课,教师讲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何况,铃声就是命令,教师必须按时下课,这是学生所需,也是纪律所限。

随意批评学生

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教师尤其是少数青年教师无视学生的自尊和人格需要,常常不注意时间和地点乱批评学生,甚至对学生搞体罚和变相体罚。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在潜意识中,把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看成是自己天经地义的权力和“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一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生”“学困生”“心困生”,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言行有没有问题,而是动不动就一味责怪学生这样不行那样不是,学生必会对你“敬而远之”“怕而远之”。

衣冠不整、言行不拘进课堂

有些教师尤其是一些村小或教学点上的农村教师,常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进课堂穿着背心、穿着拖鞋、卷着裤脚、留着长发,在课堂内用方言教学,向学生头上乱丢粉笔头等。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师应是美的化身,应是学生言行举止的楷模。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拘这些“小节”问题,不注意自己的“教态美”,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随便在课堂内接手机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使用手机,但有少数教师上课不关手机,外面一有电话来就接,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国科技大学前几年就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教师在上课时间接、打手机,视为教学事故处理。作为一名教师应自觉改变这一不良习惯。

在教室内吸烟

有的男教师烟瘾很大,有时讲完了有关教学内容,待学生在进行课堂作业或默读思考时,就旁若无人似的抽起烟来。这种不良习惯,不仅让人感到教师行为不美,而且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吸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篇8: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 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 “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 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 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一直以来都不曾改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 能驱赶邪佞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

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河北蔚县打树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蔚县打树花的宣传广告,而打树花一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举行。打树花,原本是穷人的嘉年华,发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县正月旅游的金字名片。

山西长治武乡顶灯

画着狰狞的脸谱头顶花灯,这种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元宵节都会在山西长治武乡境内上演。而这项活动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点,故称为“武乡顶灯”。根据武乡县志记载,当时的统治者经常在夜晚偷袭后来的后赵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大家把头剃光,在脸上和后脑勺勾画上狰狞的脸谱,头上顶一盏油灯,抓人的官兵们看到后以为见到了鬼怪,惊恐万分,奔逃避让。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渐流传并被保留了下来。

陕西榆林佳县放赦

上一篇:老外朋友三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