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2024-04-26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共10篇)

篇1: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依安县第三中学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依安县第三中学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实施开展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积极发扬成绩,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开拓,现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教师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他们的应用水平如何,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下大力气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在培训方面,采取了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进行了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还结合我校教师的情况进行了应用两种模式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培训。

(1)专项集中培训

根据我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开展了电子白板的基本操作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怎样浏览和保存资源、资源应用方法和技巧、资源中教学课件的使用和再加工等内容作为专题,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2)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业务学习

示范课是资源中心精选的由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主讲的课堂实况录像,反映了最新的课改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出门就可以观摩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帮助。

(3)教师自学

学校提出要求,并为教师业务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教师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又专门安排了信息技术教师给以相应的指导讲授。

二、加强研究指导,探索适合我校的应用信息技术模式。

我们根据我校教育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了教学研究探讨活动,探索我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以普及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局面。

三、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在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学校教师呈老龄化,我们在培训中尽量作到认真仔细,逐步深入,但总体的水平提高不大,还需要努力。

篇2: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慢慢渗透了各个行业,也慢慢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慢慢方式改变,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为期一个周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教育时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体会,对教师的角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2010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匮乏,软件使用的贫瘠,也深深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重要性,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脚步,跟上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要求我们适应教育的信息化的到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的。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同时,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的新兴人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2014~2015学年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树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如一些视频对“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看了视频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开阔了交流空间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数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3、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了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五、更新了教学方法

1、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2、本次培训让我在模块2:教师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一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工具的策略;二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三是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四是对初中数学拓展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策略。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六、增进了老师的友谊

1、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区县内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 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2、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怎样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原来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识,巩固和升级了自己的知识库,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完成专家推荐的作业,我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很多老师的作业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3、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文章和评论,作为指导老师几乎每天深夜十一二点都在网上批阅我们的作业,与同事们互动。像他们这样孜孜不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学习。

4、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次培训我感觉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教学方法,才能讲出好课,才能讲出学生喜欢的课。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就是教学的全部,往往在教学中教师千言万语,学生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兴趣听老师在前面大讲理论,在实践中根本无法运用,这些理论应该由实践来支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们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 “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有人说过:讲好一节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篇3: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现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查阅的方式来对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过程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培训情况、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情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情况以及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目前小学教师在近三年来参加的培训次数主要在1次左右, 占到了34. 12%, 3次左右的只有13. 34%, 而有一半以上的教师1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也没有。这就说明, 大部分的教师没有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过程, 而有少部分的教师存在着多次培训的现象。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非常重要, 有30%以上的教师会经常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 而有80%以上的教师平日会在网络上搜索与自己教学学科有关的资源, 有35%以上的教师会经常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来开展教学。但是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需要有硬件条件的支撑, 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所配备的信息化硬件设备是不足的, 认为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教师在60%以上。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普遍不高, 有70%以上的教师反映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时候, 最主要的困难是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其次,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层次较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仅仅局限于office软件, 而对视频、动画编辑、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却很少, 迫切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再次, 教师的教学资源制作能力比较弱。有60%以上的教师反映自己不能完整制作课件, 而是利用别人的电子课件来进行上课, 而从来没有制作过课件的教师占到了10%。最后, 教师反映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教师就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多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案例, 迫切需要专业化的指导。

4.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需求

(1) 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有13%的教师想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知识”的培训, 有59%的教师反映希望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及课件制作”这方面的培训, 而有36%的教师反映希望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技术”的培训。这说明, 目前教师主要希望的是进行技能方法类的培训。

(2) 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48%的教师希望有一级教师对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进行培训, 而有45%的教师希望基于互动式课堂来进行案例培训, 而27%的教师反映希望基于教研活动来进行分散式培训。这说明目前教师希望以应用培训、案例分析以及研训结合为主要培训方式, 注重培训过程实践互动性, 并且不拘泥于一种培训模式, 希望能够开展混合式的培训过程。

(3) 对培训资源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61%的教师反映在教学中缺少信息技术应用软件, 而有64%的教师认为希望能够方便下载教学资源包, 有65%的教师反映希望有信息技术和学科整个的案例资源。这说明, 目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个性化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资料上, 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开展移动学习。

(4) 对培训保障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有46%的教师希望在教学中能够配备信息化硬件设备, 比如电脑等, 有52%的教师反映希望在课件制作中能够有专业化的指导。因此就需要教育部、学校能够尽快落实信息化硬件设施的配备, 确保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能够顺利进行。

二、开展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建议

1.优化培训理念

在对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培训的时候, 应该树立 “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学科与技能衔接”的意识, 注重教学骨干在培训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落实好培训的方案。

2.完善项目设置

小学信息技能培训的过程中,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首先, 进行全员培训, 保证培训的人数应该在总教师人数的20%以上。农村小学应该由省教育部提供资金支持, 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其次, 注重教师的骨干专项培训。主要是对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以及教研骨干进行培训。

3.确立目标内容

在培训的过程, 需要准确定位培训的目标“,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培训中,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培训:首先是学用。需要教师学会对信息技术常识、基本信息技术软件 (office、概念图以及博客等) 、学会应用多媒体资源库、对素材进行分类整体、精确查找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软件下载、进行文件存储等;其次是会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获取教学资源;最后是善用。主要是从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获取、教学活动设计等。 此外, 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项培训过程,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典型案例分析等。

4.改善模式方法

信息技术的培训模式, 主要是以混合式培训模式为主, 这就需要强调情境体验。一方面是以网络为载体来进行专项培训, 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观念概念和能力的提升, 注重返岗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开展全员培训。在全员培训中需要将网上学习和网下实践结合起来, 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结合起来, 推动移动式的学习方式, 测评过程也是注重网络测评和实践测评的结合。此外, 还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自学, 在网络平台中, 教师会将自己困惑写出来, 由指导团队来进行回答。而对于一些网络条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 就可以由县级教师来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综上所述, 尽管说小学教师目前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 但是只要合理设计培训课程, 扩大培训范围, 注重技能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就能够逐渐得到提升。

摘要:在对小学教师技能提升的培训课程中, 教育部开始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的培训内容, 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将知识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本文在论述中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面的现状, 然后提出了一些强化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师,应用能力,现状,建议

参考文献

[1]余雅丽.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设计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张屹, 马静思, 周平红等.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中国电化教育, 2015 (1) .

篇4: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教师;应用能力;现状;建议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要做好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就要了解目前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就能够帮助小学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现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查阅的方式来对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过程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培训情况、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情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情况以及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小学教师在近三年来参加的培训次数主要在1次左右,占到了34.12%,3次左右的只有13.34%,而有一半以上的教师1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也没有。这就说明,大部分的教师没有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过程,而有少部分的教师存在着多次培训的现象。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非常重要,有30%以上的教师会经常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而有80%以上的教师平日会在网络上搜索与自己教学学科有关的资源,有35%以上的教师会经常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来开展教学。但是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需要有硬件条件的支撑,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所配备的信息化硬件设备是不足的,认为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教师在60%以上。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普遍不高,有70%以上的教师反映在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时候,最主要的困难是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层次较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仅仅局限于office软件,而对视频、动画编辑、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却很少,迫切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再次,教师的教学资源制作能力比较弱。有60%以上的教师反映自己不能完整制作课件,而是利用别人的电子课件来进行上课,而从来没有制作过课件的教师占到了10%。最后,教师反映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教师就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多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案例,迫切需要专业化的指导。

4.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需求

(1)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教师想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知识”的培训,有59%的教师反映希望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及课件制作”这方面的培训,而有36%的教师反映希望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技术”的培训。这说明,目前教师主要希望的是进行技能方法类的培训。

(2)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48%的教师希望有一级教师对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进行培训,而有45%的教师希望基于互动式课堂来进行案例培训,而27%的教师反映希望基于教研活动来进行分散式培训。这说明目前教师希望以应用培训、案例分析以及研训结合为主要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过程实践互动性,并且不拘泥于一种培训模式,希望能够开展混合式的培训过程。

(3)对培训资源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61%的教师反映在教学中缺少信息技术应用软件,而有64%的教师认为希望能够方便下载教学资源包,有65%的教师反映希望有信息技术和学科整个的案例资源。这说明,目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个性化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资料上,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开展移动学习。

(4)对培训保障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教师希望在教学中能够配备信息化硬件设备,比如电脑等,有52%的教师反映希望在课件制作中能够有专业化的指导。因此就需要教育部、学校能够尽快落实信息化硬件设施的配备,确保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能够顺利进行。

二、开展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建议

1.优化培训理念

在对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树立“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学科与技能衔接”的意识,注重教学骨干在培训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落实好培训的方案。

2.完善项目设置

小学信息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首先,进行全员培训,保证培训的人数应该在总教师人数的20%以上。农村小学应该由省教育部提供资金支持,保证培训的顺利实施;其次,注重教师的骨干专项培训。主要是对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以及教研骨干进行培训。

3.确立目标内容

在培训的过程,需要准确定位培训的目标,“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在具体的培训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培训:首先是学用。需要教师学会对信息技术常识、基本信息技术软件(office、概念图以及博客等)、学会应用多媒体资源库、对素材进行分类整体、精确查找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软件下载、进行文件存储等;其次是会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获取教学资源;最后是善用。主要是从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获取、教学活动设计等。此外,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项培训过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典型案例分析等。

4.改善模式方法

信息技术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以混合式培训模式为主,这就需要强调情境体验。一方面是以网络为载体来进行专项培训,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观念概念和能力的提升,注重返岗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开展全员培训。在全员培训中需要将网上学习和网下实践结合起来,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结合起来,推动移动式的学习方式,测评过程也是注重网络测评和实践测评的结合。此外,还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自学,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会将自己困惑写出来,由指导团队来进行回答。而对于一些网络条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就可以由县级教师来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综上所述,尽管说小学教师目前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只要合理设计培训课程,扩大培训范围,注重技能的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就能够逐渐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余雅丽.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设计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张屹,马静思,周平红等.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15(1).

篇5: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根据湛教办【2017】34号文件《关于印发<廉江市、遂溪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通过为期几个月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信念。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思考”、“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把获得的各种知识进行整合,充分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上。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 1 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如听老师们对“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教授和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注重了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篇6: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2016年11月25日

这次测评工作历时近两周,通过自测自评、申报学校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现场操作演示,量化打分评定,程序井然,严格按上级要求逐项全员测评,其结果真实有效。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校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次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感觉非常有意义。

一、通过这次测评,进一步更新了教学观念,树立了 “教育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教师们明白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校的管理更现代,更快捷,更科学。

二、通过这次测评,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次测评,我们重点进行了“自选学科应用软件实践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实践操作”、“白板课堂应用能力”内容。通过测评操作,提高了教师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到了集成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以及传输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对我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有裨益。

三.通过这次测评,要更新理念,将精神贯彻到教学实际。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向新课改的目标不断努力。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灌输知识的思想,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学到更系统、有价值的知识。

篇7: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长汀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在第一阶段“网络研修”的基础上,我感触颇深,现在进入了第二阶段“线下培训”,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又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简单的课件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科学教师。

在活动1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研讨活动不断的修改、完善。在活动2中,把学到的、想到的“‘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知识以课堂展示的方式,让本组学员观察,及通过研讨提出看法、意见,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活动3通过课件等教

学形式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培训的知识。

篇8: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考试是指通过短期的, 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活动[1,2]。但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粗犷式管理, 造成安全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外聘专家授课加考试的主要培训方式, 造成培训和考试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员工无选择被动接受培训安排、参与积极性低、大型企业组织统一培训难度大等问题。为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精细化的目的, 运用风险管理原理针对企业特点展开全面安全风险、危险源辨识并制定控制措施, 根据识别信息制定企业每个岗位的培训矩阵和课程。建立信息化系统, 完成员工在线学习、测试、试题随机生成, 成绩统一汇总。

1 全面辨识风险、危险源, 制定控制措施

1.1 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事故预防控制。事故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 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科学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3]。安全科学借鉴风险管理科学成果, 形成了用于实现事故预防控制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风险管理科学原理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质是:系统全面地识别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 (可能发生的事故) 和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 (危险源或危险因素) ;评价其风险程度状况;确定对其采取的控制措施[4]。

1.2 风险、危险源辨识

安全培训是避免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重要手段, 保证培训内容中涵盖所有岗位操作环节和管理环节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十分必要。本文以某石化码头为例, 针对其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和生产工艺4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

针对现场的作业活动情况,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 (JHA) 的方法, 配合企业经验丰富的一线操作人员, 将整个作业步骤进行分解, 对每一个步骤潜在的危害进行识别, 找出导致风险的危险因素, 并制定控制措施。

针对作业过程中设备设施可能引发的事故, 利用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 (FMEA) 方法, 对照企业设备设施清单分解出重要零部件, 找出每一个零部件可能发生的故障或功能损失, 分析每一个故障或功能损失可能导致的事故, 最终提出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环境下能量意外释放的情况, 利用能量源分析 (ESA) 的方法, 找出不同场所环境的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发生的风险, 分析导致风险的原因并制定控制措施。

针对流体装卸工艺这一重大危险因素, 独立运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的方法, 划分单元、确定每个单元的相关要素, 运用先导词法分析要素是否存在偏差, 得到发生偏差可能导致的风险及危险因素, 并制定控制措施。

多种模式下的风险及危险源辨识可以确保辨识结果全面, 但也造成部分辨识结果重叠, 综合辨识信息并去除重叠部分形成最终辨识结果, 见图1。

2 结合辨识信息开发培训矩阵、培训课程和试题库

2.1 岗位培训矩阵

结合企业特点, 由安全培训行业专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各岗位人员三方组成培训开发小组, 共同制定培训需求分析, 确保将安全培训专业意见、公司实际安全培训需求状况、岗位员工工作习惯与易接受培训方式有效结合, 既符合安培知识结构, 又兼顾员工和企业实际需要[5]。培训课程包含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法规要求、生产操作环节、设备设施、场所环境、特殊工艺等内容, 适用性覆盖企业全部岗位。将培训内容分配给每个岗位的员工, 生成培训矩阵, 见表1。

2.2 针对性培训课程

运用风险识别信息, 结合企业现有的《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企业安全生产操作手册》、《技术检保任务书》、《事故事件分析表》、《HSE卡片》、《施工安全教育记录》及安全培训材料等开发如下课程:

《企业主要安全风险控制基础知识》, 其中主要包括生产作业过程简介、生产作业过程主要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3部分, 总体上介绍了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 目的在于让参训人员对企业有所了解, 宏观掌握安全注意事项, 针对企业所有岗位。

《三级安全教育》,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制定, 涵盖厂级、队级和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 侧重不同级别人员, 使其了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等内容。

《作业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企业重点作业环节, 逐项讲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配以正误对比操作图解和经典事故案例分析, 目标人群为一线操作各岗位。

《内部维修安全风险控制》, 主要规范企业内部维修部门, 针对其涉及的维修项目, 从操作工具、劳防用品、操作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训, 培养良好作业行为, 避免安全隐患。

《委外维修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委外施工承包方和企业现场管理人员, 突出施工过程中企业特有施工要求和环境场所影响, 明确双方权责, 适用于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培训和企业安全监管部门日常培训[6]。

《设备设施和场所环境安全风险控制》, 重点针对企业作业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设施和不同的作业场所环境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既有设备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和故障处理等内容, 也有场所环境中能量意外释放和能量隔离的要求。

《流体输送工艺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是企业特有工艺的培训, 针对性强, 操作复杂, 危险性高。目标群体为专业技术人员, 在工艺改进和工艺评价中具有一定安全防范作用。

考虑到参训人员受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 为增加参训积极性和趣味性, 以上课程均配有专人讲解、视频、漫画、正误操作图片和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7]。

2.3 试题数据库

针对以上安全培训课程内容, 选取主要知识点编成试题, 分别以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生成数据库, 并分配试题难易程度。试题库实施动态管理, 内容定时更新, 保证随机选取后形成的试卷兼具知识广度与深度。

3 安全培训考试信息化

3.1 在线培训

员工凭工号和密码登陆后便可见培训主界面, 由于培训系统已嵌入原有办公系统中, 所以员工在本部门即可随时完成。员工选择本部门下分属的自己岗位, 针对分配的课程学习, 系统自动记录接受培训时间, 达到培训课时要求方可参加考试, 避免了安全教育培训课时不达标的问题。

3.2 在线考试

安全管理部门提前安排考试科目并配置试卷, 确定考试时间、题目难易度、合格分数等内容, 并在考试过程中拥有重新配置试卷和强制交卷等权限。员工凭工号登陆考试界面开始答题, 试卷题目具有标记和提示功能, 易于修改并防止参考人员漏答。答题完成后可自主交卷, 或考试时间倒计时结束后自动交卷, 交卷后系统同步显示成绩。

4 结论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化手段, 实现安全培训的精细化管理, 得到以下结论:

①生产作业的针对性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安全风险的识别, 覆盖企业全面生产作业环节, 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②制作安全培训课程。根据企业员工自身需求与安全专业需求所设计的安全培训课件, 能够为每个岗位提供足够的安全知识, 员工可以从中学到基本操作、安全风险、危险因素及每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措施, 被强调的典型风险与安全操作对员工有良好的警示提醒作用, 这是目前一般企业所使用的安全培训教材及外聘安全专家讲座都很难达到的针对性效果。

③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系统。线上接受培训, 时间地点更为灵活。对应结课考试, 试题不重复, 不易造成抄袭, 保证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培训考试系统既为员工提供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 又有效地减少了集体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8,9]。

参考文献

[1]杨振宏, 潘成林, 惠雄鹏, 等.国内外企业安全培训调查及模式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报, 2009, 19 (5) :61-66.

[2]于洪军.国有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煤炭, 2009, 35 (1) :26-29.

[3]陈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4]陈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与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

[5]蒋畅和, 赵云胜.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存在问题及控制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8 (3) :41-44.

[6]李欣, 苏国胜.基于岗位安全能力的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培训[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 39 (5) :94-96.

[7]潘广锋.基于Power Point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在安全培训中的开发技巧[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8 (12) :87-88.

[8]颜伟文, 张文海, 王磊.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及其培训的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0) :51-55.

篇9: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关键词:“双微”模式;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4-0059-03

一、问题提出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新的目标,“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1]

文件指出,要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笔者结合自己在“国培计划2013”——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前期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比较缺乏,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三是操作动手能力弱。根据实际调研情况,结合国家文件的新要求,笔者对信息技术培训模式进行了新探究,从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出发,大胆地对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提出了“双微模式”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中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获得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双微”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1.“双微”模式的概念

“双微”模式是以微信及公众平台为载体,以微课程为手段,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中的关键知识点,特别是操作技能进行分解,录制成微视频,或图文信息的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员推送,解决学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学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高效率知识点学习,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升培训绩效的模式。

2.“双微”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用户群体庞大,运行成本低廉

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之后,截止到2013年底,微信用户突破了5亿,有着广大的用户群。据调查所有的培训教师都拥有了智能手机,而绝大多数受训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微信的使用,只有极小部分教师未掌握,可以通过短简的培训迅速解决用户群的问题。

微信的使用免费,各种功能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由网络运营商收取比较低廉的流量费,且微信采用特殊的通讯协议,上网产生的数据流量相当的少,运行成本低廉。以较少的数据流量费用,换取较多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2)系统跨平台,操作零起点

微信是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目前推出了Android版、iPhone版、Symbian版,在这几种主流操作系统的手机中,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沟通联络。微信的注册、开通、使用都比较简单,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基本上一看就懂,操作几乎零难度,对技术要求也几乎为零,解决了教师对技术要求的担忧。

(3)信息推送率高,传播方式多元

微信公众平台以推送通知的方式发送信息,所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会送达订阅的用户手中,到达率可以达到100%,传播到达率高于微博。对于用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把不同的用户放在不同的分类下面,在信息发送的时候,可针对用户的特点与类型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

微信对于信息支持更加多元化,支持文本、语音、图文、视频等,还支持专题形式的图文信息。尤其是语音和视频,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培训更生动、更有趣、更高效。推送的信息用户可以许可式选择和接受,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推送既可以主动推送,也可以把接收信息的权力交给用户,让用户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回复某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使得培训更加的人性化。[2]

(4)微课程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微课程相对于常规课而言,突出微小的特点,以单一知识点或某个教学问题为突破点,化整为零,利用微视频及配套资源作为素材,可用课前预习,也可用于课后跟踪辅导,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员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求,逐一击破各个知识点,适合于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能较好地适应当前教师的实际工作与生活的情境,其便捷性带来了良好的培训学习效果。[3]

三、“双微”模式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1.注重课程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学习支架[4]

课程教学设计是培训成功的关键所在,突破常规的讲座式授课,提倡参与式培训设计,信息技术培训理念及前沿动态浸入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学员的手机资源,实现双向多层次的师生互动。在课程中体现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教学设计理念。

而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学习活动与实际生活与工作相结合,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与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微课程体现以学员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学员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身份多重化,是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教师对学习的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

2.内容突出课程特色,呈现形式直观多元

不管是培训课程内容还是微课程的内容,都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特色,它不同于教育理论课,有其自身的技术特色。培训课程由于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对操作技巧详细讲解并演示,但技术的要求一定讲清、讲透,先明白其原理,呈现操作后的优秀作品,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期待。由于培训课程的信息量大,要求学员不要抄记PPT中的文字内容,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记住感兴趣或不明白的关键词,课后可以通过微信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也可通过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信息,提升信息搜索的技能与素养,潜移默化延伸培训的应用,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特色。

课程内容的呈现直观且多元化,培训课件要体现PPT的设计原则,字少图多,高清图片与视频呈现,色彩搭配和谐,让学员观看有美的享受,明白有技术与无技术的境界就是不一样。对于微课程内容的呈现,主要以两种可视化的形式通过微信或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一是高清视频,主要针对复杂操作,学员容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知识点,以操作实录加语音讲解的形式呈现;二是专题形式的图文信息,这是直观化的另一种选择,以操作截图+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示操作过程,比较容易让基础比较差的学员较快地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3.课前简短技术培训,课后长期追踪辅导

采用“双微”模式应用于教师培训中,为了保证培训的长期绩效,在培训课前用十分钟的时间完成微信操作技术培训,如微信的下载、注册、添加好友、关注订阅号等操作利用实物投影仪现场演示,学员跟随进行操作,熟悉并掌握微信的基本操作技巧,利用手机进行短简的互动交流,培训气氛相当活动。

课前暖身微信操作技巧培训,一是为让教师接触新的技术,了解其用途,同时可以发挥已经会用微信的学员的作用,以老带新,刚学微信的学员有新鲜感,而会用微信的学员有成就感;二是培训中微课程的推送服务,让每位学员知道如何关注订阅号,利用微信进行自主学习,有益于提高培训的绩效,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把培训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分解成微视频课程或专题图文信息,推送到学员的手机端,且可以反复不断的播放,直到掌握为止;三是为培训后的长期跟踪辅导服务,掌握基本的微信操作技巧,以后在工作中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联系,获得技术上的指导,关键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定时向学员推送一些实用性的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常用软件的小技巧、常见问题的专题解答等。虽然培训结束,但学习才刚刚开始,有益于培训学员的终身学习观念,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手机的便捷性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4.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员学习热情

培训中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从课程开始一直延伸到培训结束后,只要学员有需要随时可以进行互动,因为手机是随身物品,利用微信即时聊天功能与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与关键字回复等功能,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师生的互动交流。

当课前的微信培训技巧结束后,学员可以向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自己即刻的感想,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语音、照片等。教师打开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后台网页,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将所有的人想法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让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见证,而且这些文字、语音等都可以保留在后台,便于教师后期查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或信息推送。

培训的中场休息时间,还可以用微信做有奖答题。教师事先在平台放置好相关的问题,利用关键字回复的功能玩有奖答题的游戏,因为只有答对一道题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道题,只有所有题目全部答对,微信才会提示:“恭喜你,通过考核,请带着手机冲上讲台。获得前三名者可得加多宝凉茶一盒!”此互动环节寓学于乐,让每个人都玩起来,而且可以把培训中的重点知识点游戏化,通过互动学习进行巩固。

培训结束时,学员一定会向教师索要课件,这依然可以通过互动来完成。让学员用微信玩到底,HIGH到家。教师事先把培训课件做成专题图文信息置于微信公众平台,里面还可以推荐一些扩展阅读的资料,或者小调查之类的题目。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说:“如果你想要培训的课件,请不要带U盘,也不要云存储,只需要你的手机,请你通过微信,向课程的关注号回复‘课件’,课件会直接发送到每位学员的手机,快快行动吧!”

5.借助平台推送资源,积累形成学习资源库

培训中的重要知识点均以微视频或专题图文信息的形式存储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利用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以编号+清单的形式推送到学员的微信端,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回复关键字,系统会自动推送对应的微课程内容到手机端,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关键是可以不断的重复学习,只要微信号存在,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可以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互动信息反馈,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整理成常见问题集,每天可以推送一条包含微视频或图文专题的信息,而推送的信息又存储在后台,慢慢地可以积累成为学习资源库。而每天推送的信息通过编辑处理后,又可以通过关键字回复查看,也可以通过“历史消息”查看,方便学员随时随地的学习,真正实现移动学习。

让培训不仅仅是集中的面授培训,更重要的是面授后的自主学习,利用微信与微课程加以整合形成的“双微”模式,在培训中应用已经产生了较好培训绩效,在互动的过程,提高的不仅仅是学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也得到较大的提升,体现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zdt/2013-11/06/content_2522685.htm.

[2]百度文库.微信公众平台的好处[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EkGNvKBAnDEgeJr6WpYu0YZOqdlY-uEYb6i7v_ypvpC2iwkp5M7U0eavB7UXteuHs3PoXmUjDtc7HopUZThXG8n-Hl9bLpUlL17sz5VSz7.

[3]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4]微课程有哪些优势[EB/OL]. http://www.medu.org.cn/course/2013/0408/71.html.

[5]微信,让培训全面升级[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e4ff90101cuof.html.

[6]唐进.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3):126-129.

[7]黄晓兰,宋继华.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0(5):54-57.

篇10: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

教师们要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回去之后再认真梳理、学习、提高,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已的实际工作中,并且要发挥骨干作用,发挥自己的培训作用,培训、引领我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并且能尽力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从20xx年x月x日起,我参加了合山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不是面对面教学,但我依然觉得很充实。因为在这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好的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中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时代的教师,深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更进一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1.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在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多媒体软件的相关技术,如图片处理,视频音频加工等等,更加了解到现在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而不再是以前的只是与学科整合,我们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中去创新。在与各位教师的研讨中,提出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尤其是课堂导入的问题。教师们认为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2.通过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使我更加提高了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次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各位专家讲座的视频,积极和辅导教师的互动交流,并且和同伴在网上互相讨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观摩了名师风采后,我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还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

3.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在研修活动中,我收获了大量同仁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交流了彼此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在交流中,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通过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应注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我们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查阅到大量图片资料、动画资料等;利用网络的下载功能,教师、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今天的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新的理念,那就是: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的场所,也是自我发展的场所;只有在教学中持续发展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5.教学行为的改进等

在学习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成为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通过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化为我们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近两个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现以接近尾声。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着,并且改变着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此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了更全新的更新。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观念新颖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的自我更新、自我补充、从根本上提升才能和专业素质。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有力提升专业知识

通过远程网络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专题报告和案例分析”的学习。让自己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孩子们的领导者,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应用处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深刻认识到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教授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交流视野的开阔

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平台,与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美术、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受益匪浅!与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更新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农村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本次培训让我在技术答疑篇模块中收获颇多:一是教学PPT设计入门;二是Flash教学动画应用基础;三是小学美术课堂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四是对小学美术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策略。这将对我的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美术活动创造条件。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次培训我感觉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教学方法,才能上出好课。上好一节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使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6天的在郑州科技中专举行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本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听了王磊老师的讲解后,本次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让我对微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学习和王磊老师的指导以及观看视频,我也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教师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2、通过培训,对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等)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王磊老师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等,边讲边操作,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平时只用了03版的一些办公软件,经过王磊老师的讲解,使我知道了10版软件的优越性,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本次培训让我对多种软件都有了新的认识,并能轻松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培训后的打算:

1、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为巩固并扩大培训成果,我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结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培训相关要求,我校继XX年语数学科“浙江省XX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之后,又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参加了“浙江省XX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三个月的研修学习,所有参训教师按要求完成了“网培”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我校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1、成立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培训工作。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许永清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参与培训管理与考核,指导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教科室全面负责培训工作,各教研组负责对教师研修的督促。因此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领导小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认真宣传、全员参与、高效落实、定期通报。

2、结合校情制定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发挥年轻教师在对新技术的快速适应和接受能力上的优势,发动年轻教师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的学习流程进行摸索进而推广经验,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学习和研修,让年轻教师帮助、辅导老教师进行学习和研修。经过我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我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准备,方案明确

从接到通知,学校就着手准备培训工作,从培训内容、培训材料、培训时间等等,对培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并且将相关材料如《参训学员操作指南》、XX年上半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阶段任务安排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日程安排及注意事项》、《信息技术技术平台操作讲解》等内容传到学校网站和各年级办公室的电脑上,供老师了解和学习。

按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组和区培训中心的日程安排,我校把培训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训前准备、组建管理团队()。组织学员报名,确定参训名单;安排技术支持人员及各参训学科负责人,保障研修顺利进行。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科坊主参加省级集中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区域统筹规划能力,制定方案,启动提升工程。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把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上传到学校QQ群、各年级办公室电脑桌面,传达给老师,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明确自己的责任,应该完成的任务。做到明明确确学习,认认真真对待,切切实实提高。同时,要求每位参训教师加入到本期培训区级层面的QQ群,有疑问可以及时咨询,相互交流。

(二)参与诊断测评,制定研修计划()。主要任务是一步摸清学员信息,分学段学科进行编班,安排管理人员和坊主,组织老师对照专业标准进行自测自评,形成自评能力简述和等次结论。教师们对照自评信息和能力等次,制定个人研修计划,有针对性的选课看课,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技术指导教学,提交教学设计()。

1.督促学员学习,反馈和处理本校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遇到的难点问题;

2.组织本校参训教师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设计研磨活动。

(四)实践课堂教学,录制教学视频()。

1.组织本校参训教师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开展听评课活动;

2.对本校参训教师的课堂实践及视频录制工作,予以支持指导。

3.制作并提交1份简报,宣传展示本校的校本研修成果。

(五)评价教学成果,改进教学内容()。

1.督促学员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2.组织本校参训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优秀课例评选活动;

3.将优秀教学视频连同配套的教学设计、课件打包发给项目组,作为本校学科优秀资源提交。

(六)成果总结评优,迎接发展测评()。

1.完成本校培训交费工作;

2.提交项目总结,迎接培训抽查;

3.等待通知,组织本校培训成绩合格学员参与发展性测评。

三、积极参与,高效落实

通过宣传发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参训老师都能在规定的时期内完成注册和自评,进行学习研修,并积极参加话题研讨、专家答疑等活动,提交研修作业,上传教学资源。在研修期间,我们做了三次学情通报,对学习进度快、成绩突出的进行了表扬,对学习进度慢、成绩较低的教师进行了督促。学校在开教师例会时,将学习情况进行现场通报,让老师们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针对性进行学习。这就使我镇教师研修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学习进度加快,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上升明显。

我校本期现有12人参加培训,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师都按时参加了学习研修,参训率达到100%,研修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100%,圆满地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所有人员都积极参加线下研修活动,书写研修日志、学习心得。同时,教师们在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提高,研修学习的效果已经初露端倪。

四、转变观念,勇于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同时我们学习了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微课、翻转课堂的使用暂时还很难,但信息时代的变革是相当快的,所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识它,技能上掌握它的制作,适当的加以尝试,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应用它,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将结合本次的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思想,进一步熟悉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投身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实践,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做贡献。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的培训,全体老师都会对信息技术能力有新的认识,并且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能力为教学服务。

五、几点困惑和建议

1、农村教师普遍年龄结构偏大,虽然经过培训大部分教师能运用教学资源、操作电子白板、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但远达不到培训的要求。

上一篇:粤版初中物理目录下一篇:产品性能A级认证简介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