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论文模板

2024-05-17

西工大论文模板(精选4篇)

篇1:西工大论文模板

解读“西工大现象”

来源:顾振芳的日志

西工大新闻网6月27日电(记者 李小聪 吴秀青 陆佩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遍布海陆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

“西工大现象”值得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总结

据中航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三大所(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三大厂(西飞、成飞、沈飞)担任总师(副总师)、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特级专家、党政领导及国家三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60%以上。从民机到军机的升级换代,西工大人为重点型号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参与大型飞机“运10”研制,到再度承担国家重大专项“C919”等大飞机的关键技术研发任务;在国家众多新型飞机型号研制中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担任总设计师,如“枭龙”总设计师杨伟、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虹等;在“歼10工程”30多位受表彰的功臣当中,西工大校友占13位(包括总设计师、双座总设计师、试飞总机、总工程师等);2011年4月,“中航工业”隆重表彰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西工大校友占到6位(杨伟、樊会涛、唐长虹、何胜强、尹泽勇、江和甫),其中杨伟同时被中航工业授予唯一“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任职空军某研究所的李航航,几乎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代名词,27岁就担任总设计师,领衔攻克某重点飞机型号难关,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在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集体亮相、举世瞩目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西工大研制生产。因在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中取得突出成绩,西工大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

在中国航天领域,一批西工大校友成为领军人物。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其中的两帅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再到“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掌门人”谭永华„„一大批西工大的杰出校友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为例,其重大型号总师中西工大校友占44%,国家两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45%。同时,西工大也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表彰的“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在中国的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的领军人物队列中,同样活跃着一批西工大的精英校友。从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声纳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原所长和总工程师刘孟庵,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办公厅主任刘郑国„„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同时,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担任总师成功研制两型吊放声纳,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担任总师的某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水下航行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提供了重要保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在所属厂所进行了两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估,西工大均名列第一;九十年代初,中宣部、国家教委在260万大学生中评选出215名优秀毕业生,西工大有5名学生榜上有名,位居全国高校之首;6位国防战线领军人物校友(张庆伟、黄强、雷凡培、荣毅超、李鸿、刘郑国)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二位„„一代代西工大人当仁不让地扛起“航空报国”、“科技强军”的大旗,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用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撑起富国强军的脊梁,谱写了一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献身航空献身国防的壮丽凯歌!“西工大现象”似乎是一个不能按惯常逻辑去理解的现象,其深层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情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而专精覃思?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西工大现象”值得深入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好好总结。——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请听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对“西工大现象”的现场解读——

“公诚勇毅”引领立德树人“三实一新”造就领军人物

是什么凝聚了西工大人?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是什么令西工大人执著坚持航空报国、执著坚守国防事业?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还是源自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这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姜澄宇:文化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一所大学的文化能世代相传、内化于心,为学子们奠基一生;一所大学的精神能穿越时空、辉映未来,塑造学子的灵魂。正是西工大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在这一点上,西工大是值得骄傲的。中国材料学界泰斗、战略科学家、两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便是西工大杰出校友的代表。

西北工业大学是由战火淬砺而成的著名高校,它也是承载和见证新中国强国梦想的高等学府。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振兴中华、科学救国、科技强军和人才强国的崇高使命。西北工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三脉簇峰、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海纳百川成就了西工大之大。汉唐盛地悠久的文化滋养,老西工、华航和哈军工的优异资质与优良传统赋予西工大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老西工抗日烽火中的坚守,建国之初“华航”自南京西迁的果决,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整建制并入,融通汇聚中、探索追求下,孕育了“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形成了“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献身国防”的西工大精神。根据新形势下国防科技人才的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根据地处西部的实际,又在师生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工大精神充实和丰富了校训校风的内涵和特质,它们深深植入西工大人的血脉,共同建构了西工大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理念的内核,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并为学校赢得“学在西工大”的美誉。

西工大的“公诚勇毅”校训,即“公为天下、报效祖国,诚实守信、襟怀坦荡,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毅然果决、坚忍不拔”,其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就是要有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将一切献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幸福的伟业作为自己的责任,要以诚信和坦荡的胸襟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要以非常的胆识和毅力去改变社会、实践人生。它是责任、使命与奉献的高度凝聚,更是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响升华。“公诚勇毅”校训深深植入西工大的文化,激励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西工大人世世代代为祖国创造辉煌。“公诚勇毅”是西工大之魂,也是国家之魂、中华民族之魂!

“三实一新”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也是西工大教育的骄傲。西工大自创办起,目标就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这就必然要求办学理念要做到“求实创新”。“三实一新”,即“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其本质就是强调“求实”、“求真”和“求新”——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学问,那就是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扎实求索中追求真理。“三实一新”代表着西工大73年来对人才培养“高标准”的追求,这就是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这种追求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要求,完全“融入血脉”,为西工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公诚勇毅”与“三实一新”相得益彰,构成西工大文化的精髓。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使西工大能够坚守大学之道,坚持育人为本,不被“浮名”所绊。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内化积淀与杰出大师的代代传承,形成了西工大“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及“爱国爱校爱学,诚信责任奉献”的优良学风;催生一大批校友献身航空、献身国防事业,且不为外界的虚华与浮躁所惑,“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从而在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形成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战略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坚守三航特色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是西工大肩负的战略任务,造就国防科技工业领军人才是西工大的光荣使命。”姜澄宇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西工大已将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提到空前的高度。”

“育人为本,创新是魂。” 西工大发展的历史就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历史,创新贯穿了西工大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与时俱进、与辉煌同行的73年办学历程中,西工大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坚守三航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新世纪,西工大拉开了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序幕,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实践国际化发展战略,同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积极借鉴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将精英性、专业性、素质性和创新性的本质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尤其是培养国防科技复合型人才、创新卓越人才和高端领袖人才。

姜澄宇:西工大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家都在说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创新力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提高的?为此,西工大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进入新世纪,西工大启动实施了本科教育“六大体系、十大工程”,研究生教育“九大体系、六大工程”建设,构建了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方面,西工大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气力建设学生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我认为,这非常值得!也非常必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双管齐下、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兼容互通”的西工大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这也正是西工大人能够在国家重大专项的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且占据行业领军人物的一个重要内因。

——科学培养体系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西工大从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入手,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本科生的培养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教育,坚持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专业教育和素质(通识)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对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培养力求体现“实践、探索、研究”的特色,着重提升其创新能力,给他们更多自由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西工大日趋完善的科学培养体系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西工大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创新活动。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搭建科研与

教学高度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基地的优势资源,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支持学生“标新立异”,激发学生进行自由大胆的探索。

姜澄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倾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学机制,实现拔尖人才向顶尖人才的转变。一流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西工大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4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西工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加速提高西工大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因校制宜,实施现有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提前选留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公派研究生及时补充师资队伍,为西工大可持续发展储备一批未来的新大师。

“五大举措”多管齐下彰显西工大人才培养特色

姜澄宇:西工大为什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领军人物、栋梁之才?这与西工大的悠久历史、良好校风及一整套既传统又创新的人才培养举措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工大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解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题。西工大的“五大举措”就是着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整个研究的方法、过程的严格训练。

举措一: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培养科技英才,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王牌”,也是西工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以来,西工大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预研计划、国家863计划、自然基金,以及各类行业基金在内的国家各类纵向计划。西工大在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前期论证及科研攻关。西工大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西工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选题83%以上(其中航空、航天和航海三学院达到95%以上)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西工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真刀实枪”的实践中,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西工大人的工程能力强、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见长的优势也愈加突出。

举措二:以强大学科为支撑,构建创新实践平台。西工大已经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三M(材料、力学、机械)、三C(计算机、控制、通信)为主干的学科群、理科群和“管文经法教”人文社科学科群的集群模式。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下,学校建成了18个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校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学习和参加国际、国内学科竞赛。西工大的“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以“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为方针,构建了“全天开放、即时申请、及时审批、专家指导”的运行机制,实施了“自主管理、过程监控、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管理模式,创建了“创新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运行网络。——这里是西工大的学子们实现奇思妙想的乐园。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基地每年投入36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还有特别专项的额外经费。此外,西工大还设立了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等,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荣获2009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举措三: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培养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西工大依托“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水中兵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航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复合型航宇材料人才培养实验区”等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动和促进了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化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强有力地支持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树立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新人才观,促进了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与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并有效实践了激励创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举措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着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西工大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自主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截至目前,西工大已获准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40余项,获准教育部资助金额160余万元。

举措五:以科技竞赛拉动创新人才培养。近五年来,西工大每年都有10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学科竞赛也成果斐然。“十五”以来,西工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028项,其中国际一、二等奖81项,全国一、二等奖232项。

——在2011年国际数模竞赛中,西工大问鼎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5年西工大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成为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全国第三所同时拥有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高教社杯”的高校。

——在2011年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西工大学生获得了专业组共计5项一等奖中的4项;业余组7项一等奖中的2项,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专业组和业余组一等奖的高校,相继荣登全国一等奖获奖数和团体获奖总数榜首。

——在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西工大获得团体赛冠军。„„

大学生科技创新在西工大早已成为热点和亮点,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2011年6月25日至27日于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行的“陕西教育暨大学生创造发明成果博览会”上,西工大展台前足球机器人、智能车、扑翼飞行器„„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和交口称赞。

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西工大英才辈出未来可期

西工大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73年来,西工大已为国家输送了15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300多人,硕士228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和中国第一批硕士试飞员。校友中已经诞生30多位两院院士和30多位将军。一大批杰出校友相继成为党政军企领导、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重点型号的领军人物、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栋梁之才及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工大致力于三航科技与教育。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型水下智能航行器,中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众多的中国第一诞生在西工大,光荣的历史激励着西工大师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中国国防事业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西工大一直受到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西工大历届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褒扬。

“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西工大辉煌的今天必将辉映光明的未来!

篇2:西工大论文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从事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的过程,应当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指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言规范。这加强各项工作的指导,严格把关,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的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所从事及相关领域的有关现象进行科学、全面、系统 地分析,巩固和扩大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能力,使之成为完成学业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环节。

2、论文要求主题突出,论据确切,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字数本科一般为12000字左 右(包括图、表)。

3、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论据要翔 实、论证要严密。注:建筑学专业需图纸

二、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论文包括标题、目录、摘要、索引关键词、摘要英文版、索引关键词英文版、正文、后记、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部分。

1、论文标题(小二号字,宋体)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报告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文缩写词。

2、目录(小三号字,宋体)内容(小四号字宋体)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报告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3、内容摘要(小四号字,宋体)内容摘要应扼在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的结论性意见,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

4、索引关键词(小四号字,宋体)

索引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5、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题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首页开始。

6、后记(小四号字,宋体)

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工作、报告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7、参考文献(小四号字,宋体)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设计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以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0篇。

8、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报告却有作用的材料(如外文文献的复印件和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过程、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制成报告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记入论文达到的文字数量。

三、特殊说明

1、提交的完稿论文包括打印终稿论文一本(电子版论文一份,论文电子版内容与 打印内容完全一致)。

2、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需要翻译成英文。

3、论文要求有页眉、页脚。

4、毕业论文(设计)须装订成册,装订顺序为: 毕业论文 <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后记(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毕业论文题目调查表)),二 论文书写规范及打印要求 论文书写要求:

1、论文题目:小二号字宋体

2、目录:“目录”二字采用小三号字宋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内容小四号字宋体,(标明页码)。

3、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宋体,顶格书写,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2倍行距)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照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体;

5、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包括节标题);第三层次标题与第二层次同(包括条标题);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倍行距)

6、页眉:西北工业大学(小五号宋体)页脚:居中为页码数,(小五号宋体)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

7、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内容宋体小四号字)

8、a4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行间距取2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9、专科论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本科论文字数:10000---12000字 ②封面:如下(要求统一封面)(封面不需设页眉、页脚)西北工业大学

(用小初字、楷体)毕 业 论 文

(用初号字、宋体)论文题目:(用小二号宋体)院(系)、部: 西北工业大学 姓 名: 专 业: 层 次班 级: 2009级指导老师:(用小三号宋体字)2011年月日篇二:西北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要求:

1、上边距:天头至眉头25 mm,下边距:页脚至地脚25 mm,页眉至页脚:

不大于245 mm;左、右边距为:30 mm,左右版心不大于145 mm,居中,不留装订线。

2、论文的页眉设置应从目录页开始到论文的致谢页,页眉的内容按章的变 化来设置。

3、中英文摘要、目录要单独用“i、ii、ii、iv”码编制页码。就按照此顺 序进行。

4、论文的页码一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 作为第一页。

5、目录是由论文的章、节、小节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章、节、小 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6、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的内容及书写要求论文的主体部

分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7、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 述一致。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8、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9、图、表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一律采用阿拉伯数 字分别依序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如:图2-5,表3-2,公式(5-1)等。

10、论文段落及行间距要求。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按“固定行间距20 pt设 置”;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大 标 题 30-36 pt;一级标题18-24 pt;二级标题12-15 pt。

11、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出 版 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篇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西北工业大学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

学位论文是作者作为提出申请相应学位评审和答辩时用的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的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和 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模仿和抄袭。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 性成果。能够表明作者确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能够表明作者确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撰写,由作者用计算机输入、编排及打印完成。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内封面,(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正文,(7)参考文献,(8)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9)致谢,(10)附录,(11)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第一部分内容及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用a4标准的复印纸编排、正反两面打印(一份)。论文成品尺寸为:207mm×290mm。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

上边距:天头至眉头25 mm,下边距:页脚至地脚25 mm,页眉至页脚:不大于245 mm; 左、右边距为:30 mm,左右版心不大于145 mm,居中,不留装订线。论文的页眉设置应从目录页开始到论文的致谢页,页眉的内容按章的变化来设置,用宋体五号字书写。论文的页码一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一页,并为右页另页。中英文摘要、目录要单独用“i、ii、ii、iv”码编制页码。页码必须统一标注在每页下方居中。

1.论文封面。包括:学校代码、分类号、密级、学号、论文题目、作者、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申请学位日期

(1)外封面要求及内容。封面用中文书写,一律采用“西北工业大学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和统一制作的学位论文封面格式模板。论文封面字体和字号由模板设定,只需将封面内容输入模板内即可生成并打印出来。封面分为三种: a.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b.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分 类 号:按图书分类目录填写,精确到二级。学校代码:10699(已设定)

密 级:包括绝密、机密、秘密,没有密级此项则为空。学 号:(如实填写)

论文题目: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学位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目所用的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目字数应严格控制在20个字以内。作 者:(盲评不填写)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外聘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盲评不填写)

(2)内封面要求及内容:中、英文封面,采用对照方式,依次列示如下:(样例)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三号 宋体,居中)论文题目:(××××××××××××二号宋体,居中)作 者:(×××三号宋体)学科专业:(××××××××××××三号宋体)指导教师:(×××三号宋体)申请学位日期:(××××××××三号宋体)

2.中英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中文摘要一般为800汉字(硕士学位论文)或1500汉字(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出规范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以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3.目录(目次页):目录是由论文的章、节、小节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二、论文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的内容及书写要求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1.引言(绪论):引言(或绪论)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语言应言简意赅,不与摘要雷同,不成为摘要的注释。

学位论文在对有关历史的回顾和对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单独成章。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数据资料、实验结果分析、研究成果、结论和意义。书写要求如下:(1)语言表述

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合乎逻辑、立论正确、简练可读、重点突出。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c.论文中引用他人文章的段落、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2)标题和层次

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b.层次代号(章、节、小节等)的格式要规范。(3)图、表、公式、算式等

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a.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按“固定行间距20 pt设置”; b.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大 标 题30-36 pt 一级标题18-24 pt 二级标题12-15 pt 3.结论: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三、论文第三部分内容及要求

1.参考文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出 版 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 术 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2.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指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 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获奖、鉴定等)和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等。(盲评论文不要出现学生或导师姓名)3.致谢: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还应感谢对论文研究工作提供资助、调研条件、资料等的基金会或单位或人士。(限一页)(盲评论文不要出现有关人员姓名)4.附录: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5.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和《西 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中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盲评不填写)。篇四:西工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_写作范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3号黑体

专业名称 4号宋体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 2008.7 毕业任务书

一、题目 小4号宋体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三、主要技术指标

四、进度和要求

(进度:以周为时间单位,要求:应当明确具体)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请按照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打印)学生 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系主任 ___________(均须本人手书签名)正文模板(空一行,小二)目 录

(空1行,小四)第1章 前言.................................................................................................................1 1.1可听化技术概述..................................................................................................1 1.2 双耳听觉虚拟及其关键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 双耳模型和听觉虚拟.................................错误!未定义书签。2.1人的双耳听音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听觉虚拟的原理与实现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2.1 听觉虚拟的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2.2 实现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内容按1.5倍行距)„„ „„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4 毕业设计小结.......................................................5 附 录..............................................................6(空1.5行,三号)摘 要

(空一行,小四)

听觉虚拟又可称为可听化,是近年来随着声学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概念,即通过对包含单个(或多个)声源的声场进行物理或数学建模,以达到模拟空间听音效果的目的。若考虑双耳效应,则可称为双耳听觉虚拟(binaural modeling)。„„

(摘要字数控制在400~800字以内,1.25倍行距)(空1行,小四)

篇3:变革西北工大IT管理

用户概况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大学。作为服务内部网络和对外连接的核心部门, 网络中心负责管理所有业务主机和网络设备, 保证学校的各个业务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这就要求网络中心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IT管理体系, 以提供安全, 可靠的网络服务。

管理目标

面对网络传输系统24小时不间断的高质量要求, 仅仅依靠工程师的经验, 使用telnet、ping、以及各设备厂家自己的调试工具和网络上开源的免费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网络管理的需求。为了保证整个业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西北工业大学对网络管理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学院内网络中心的网络运维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网络环境中各设备线路的运行状态;快速定位故障, 确定网络故障对生产业系统的影响范围, 智能分析故障的原因;分析网络中各条线路的实时流量, 预测网络容量的发展趋势, 为网络规划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 为了确定网络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满足业务的需求, 需要详细的网络运行报表, 确定每周每月的网络运行状态, 以量化评估网络服务质量。

解决方案

针对当前网络现状以及网络管理目标, 西北工业大学选择使用卓豪Op Manager网络管理软件为基础平台, 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全面主动的故障以及性能监控预警, 并且根据实际需要, 定制网络运行报表, 以量化分析网络运行质量。

Op Manager主要用于全面监控和管理构成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各种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设备、线路、服务器等, 从而实现将各被管对象纳入一个统一平台上, 进行远程集中式管理。得益于支持各品牌、各类型和各型号的设备、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监测, 监控能力的广度和深度确保了对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平台的全面、深入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项目效果

西北工业大学自从全面实施了卓豪Op Manager后, 整个IT系统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该系统, 可以将网络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在第一时间直观的展现在网络管理员的面前。将网络管理员被动的接受投诉后再去解决问题, 变为了在故障未发生之前主动的发现网络中的潜在危险, 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防患于未然。以此为依托, 逐步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故障预警机制。

二、以往网络出现问题时, 网络工程师很难找到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 需要对设备逐个进行排查, 这种维护模式既浪费时间又消耗人力, 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通过Op Manager网管系统, 可以帮助网络工程师准确的定位网络故障发生的详细位置, 现在网络出现问题后。工程师只需打开卓豪Op Manager系统, 查看物理拓扑图, 网络中的故障点便会一目了然。由此工程师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维护工作。并且可以直接从软件中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关的操作, 无需亲自跑到机房或再使用其它软件, 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三、借助系统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 可帮助网络中心工程师对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彻底找出网络故障的根本原因。让工程师对自己网络中的弱点成竹于胸, 当再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 便可直接进行处理, 从而提高了解决故障的效率。

四、通过系统预置报表和自定义报表, 分析整个网络的设备的运行状况, 得到改造、改进网络的第一手技术资料, 为西北工业大学进一步的网络规划、IT投资以及管理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客户评价

篇4:日本军工大揭秘

近年来,发展日趋缓慢的“日出之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越来越活跃。普天间基地问题迈出重要一步,TPP谈判从暧昧到首肯,继续巩固日美同盟,日本在为重回舞台中央不懈地努力。

尤其在军事方面,日本已重新调整其军事重点,将对北防御修改为以西线为重点。进行自卫队大型联合军事演习,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金色眼镜蛇”军演,打破长期以来的对外武器禁售框架,动工建造两艘新型航母,高新武器频频登台亮相,日本武器在全球军工市场上初露锋芒,印度便成为首位买家。

日本自卫队,这支“二战”后“基于防御和救援的军队”,如今正渐渐地站在风云突变的亚太舞台的前沿。而在这支不断扩张的军队背后,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支撑的庞大的军工产业。三菱、川崎、新明和、日本制钢所、小松、美弥……这些各有所长、相互竞争的日本军工企业,在世界军火大兼并大融合的时代,在开放对外军售之后,其保有的独特军工力量是否会出现新的转变?日本军工产业诸强争霸的局面会否因此打破,诞生出几个超级军工大鳄呢?

日本军工谁最牛?

全线通吃,三菱重工是“日本最牛军工企业”

从去年12月27日起,日本的军工产业迎来了改变,将放开武器出口。而此前,日本的军工产业只有一位顾客,这就是日本自卫队;武器装备是为了自己国家的防卫,日本的武器并不能出口,不得给其他国家带来杀伤危机,需要执行“禁止出口武器的三条原则”。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报道,在日本军费中,将近一半被用于发工资、解决伙食问题;另一部分用来购买武器弹药、战斗机及军舰等等,这个费用为2.5万亿日元(约300亿美元)。

为自卫队提供主要装备的企业,均为日本代表性的公司。像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企业,自己就能独立完成战斗机及军舰的建造。

但大多数企业只能制造武器装备中的一部分,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整体工作。如果是一辆坦克的话,需要1300家企业合作,而军舰更需要有2500家左右的公司参与。虽然它们大多为中小企业,但很多企业有着自己独到的技术。

在日本财政趋紧的时候,国防预算出现收缩,军工企业也开始受到了影响。而其产品在民用方面不能找到销路的话,企业自身也难以维持。

战斗机

军民两用,水陆两栖

代表企业:新明和工业、川崎重工

为日本自卫队提供飞机的厂家主要有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及新明和工业,后两者是这一领域的主力。

新明和工业受到世界50多个国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为海上自卫队制造的救难飞行艇“US—2”,水陆两用,滑行距离短,可以做超低空飞行。

军用飞机制造,有包括川崎重工、岛津制作所在内的1500家企业参与,三菱重工制造飞机外翼,而新明和工业负责飞机主要部分的制造及总装。

新明和的前身是“川西飞机厂”。二战前,该公司生产的“二式大艇”,至今在航空爱好者之间依旧人气不衰,那些技术如今被用在了US—2上。

1996年,日本开始构想US—2飞机,要求“在日本外洋内,尽可能远地飞行,在海浪巨高的地方也能在水上降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飞机能超低空飞行。这个重约40吨的机体,飞行时速只能控制在90~100公里,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救难搜索及海上监视等任务。

这种飞机的引擎做了特殊设计,其最大飞行距离为1900公里,搜索时间为2小时,中途加油后可以续航4500公里。

目前,全世界能够制造水陆两用飞机的仅有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三国,在军民两用的救助用飞机方面,人们对日本期待很大。

川崎重工为自卫队制造飞机、直升机等。自卫队的主力战斗机为200架F15,这主要由三菱重工制造。军用运输机则由川崎重工生产,现在,川崎重工正在生产P3C的后续机型C2。

军舰

没有订单,何以为继

代表企业:三菱重工、川崎重工

日本造船业过去曾经建造过大和战舰及武藏战舰等巨型军舰,但二战以后,则出现了10年空白,此后,日本只能建造一些供海上自卫队使用的护卫舰或者是供海上保安厅使用的巡逻艇。不过,军舰的建造技术还是传承了下来。

目前,建造军舰的企业主要是能够同时制造军用飞机的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以及IHI、住友重机械工业、日立造船、日本钢管等企业。建造护卫舰的主要是三菱重工,建造潜水艇的企业主要是三菱和川崎两家。

目前,海上自卫队拥有的最强悍军舰为“日向”和“伊势”,这两艘军舰能够搭载直升机,因为其体型巨大,很多时候会被错认为航空母舰。“日向”的建造时间只花了4年。虽然创下最短建造时间的纪录,但其在研发等方面用了20多年时间。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建造了准航母“藏前”,因为日本当时想在这艘军舰上配备战斗机。然而,由于距离上次建造航空母舰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最新技术主要在国外,日本只得调整战略。2000年,防卫省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直升机的配备上。

三菱重工有上百年的军舰建造历史,不仅能生产护卫舰,也能建造其他水上舰艇及潜水艇。2009年,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建造驱逐舰(21DD),成为继海上自卫队“秋月”(19DD)、“照月”(20DD)之后,“DD”家族的新成员。

今后的战舰除了要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外,还需要在战斗中让对方不能发现自己,“隐形化”变得特别重要。三菱重工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护卫舰、潜艇等,哪艘都有数百亿日元的造价,船厂通常接到这样的订单,一下子就有300亿日元的销售额。但是一张订单完成后,下张订单何时能到,则很难知晓,企业在维持正常运营方面有不少困难。

坦克、装甲车

三菱重工垄断坦克制造

代表企业:三菱重工、日本制钢所、小松公司

陆地战的主要武器是坦克。日本的第三代 “90式”坦克在2011年3月停止生产,现在开始制造第四代“10式”坦克。

日本坦克制造向来追求高科技,第四代“10式”坦克导入了最新科技成果“C4I”,将指挥、统率、通讯、电脑、信息集中到了每辆坦克中,让坦克与坦克之间能够信息共享,像步兵一样能够通过野外电脑网络系统连接成一体,更能让坦克与步兵很好地配合作战。

“10式”坦克同样来自于三菱重工。在坦克制造方面,三菱重工处于垄断地位。三菱从1929年开始开发坦克,在二战结束后中断了生产,开始转产建筑机械,成立了特种车事业本部。二战期间,为日本陆军生产坦克的企业为三菱和日立,但日本七成左右的坦克为三菱制造。战后,三菱重工在坦克生产方面有一段空白时期,但该公司很快就揽到了为美军修理坦克的机会,因此得以延续坦克生产技术。

三菱设计及生产据点在神奈川相模原市的泛用机械、特种车事业本部。本部主要生产小型及大中型引擎、叉车、汽车方面的重要零部件及车辆。在工厂的一角,有一条100米长的生产线,这里专门生产坦克。1961年以来,三菱先后为日本设计生产了“61式”、“74式”、“90式”等型号的坦克。2012年1—3月,这里将组装13辆最新锐的“10式”坦克。

单从坦克的总装技术水平上看,三菱重工业无疑在日本排名第一。而坦克上炮塔的制造者主要是日本制钢所,该企业在强固、准确攻击等方面的技术堪称日本最佳。

从机动性及军事战略变化的角度看,装甲车的需求非常旺盛。担负这方面任务的是日本建筑机械领域的重要企业——小松公司。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时候,装甲车在救援、支援活动中发挥了威力,而这些车辆均为小松公司的产品。

坦克的生产与飞机一样,组装一辆坦克需要数月时间,需要相当多的协作企业。最紧密的企业有300家左右,加上其他企业,最终要由1300家一起合作。

武器弹药

神秘的弹药制造商

代表企业:美弥齿轮、日本制钢所

美弥齿轮是世界最重要的齿轮厂家,同时也是HDD(硬盘驱动)方面零部件及手机LED(发光二极管)方面的重要制造者。

另一方面,美弥齿轮还有一个更擅长的领域:空对地投弹器及精确瞄准器的制造,火工品(使用火药的特殊零部件)、火器制造。美弥齿轮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过260人,他们的产品在公司总销售中仅仅占有1.2%的比例,但产品数量达到1200~2000个左右,而且主要是飞机、鱼雷等方面的零部件。

“我们是在二战空袭中遗留下来的厂房从事生产的,以后一点点扩大,有了现在这个规模。”该公司的员工说。所有零部件均在拿到订单后生产,没有生产线,靠工人们一个一个手工制作。

公司还有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修理、保养自家生产的各种火器。工厂里有个专用的场地,专业工人会在这里将送回的火器拆开修理。培养这样一名工人通常要用10年时间。

美弥齿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产品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能100%用上。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不管存放了多少年”。为此,每件产品都需要进行震动、高温、高湿等环境测试,通过这些试验后,保证产品质量绝对能经受考验。

如果是民用品的话,试验、打包等工作可以委托外部去做,但军工特制品受《武器等制造法》和《火药类取缔法》等法律的约束,一切都需要自家企业的人亲自负责。很多时候,防卫省的军官会亲自来这里和技术人员一起观看试验过程,分析结果。

此外,日本制钢所则是大炮的主要制造厂家。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上使用的各种大型单装速射炮,主要由这家公司制作。

日本军工采购内幕

国内难以为继,只得面向海外。

2011年底,日本开始做2012年的军费预算。日本总算决定采购1架170亿日元的舰载直升机、4架新一代战斗机F35A(关联费用为600亿日元)。另外,在军费中还加入了抗震救灾及美军方面的费用。有了这些费用,军费预算总算比上一年增加了1.1%,但如果除去这些“特殊经费”,日本2012年的总预算为46453亿日元,比上一年少了0.37%。

军费预算主要看国家财政状况及对威胁的感受程度。连续三年,日本军费每年减少0.3%~0.4%。从数据上看,截至2012年,日本的军费增长率连续10年为负数。从2002年开始削减军费后,这种削减就没有停顿下来,日本财政愈发困难。

财源有限,防卫省特别头痛。过去一辆“74式”坦克为3.9亿日元,但“90式”坦克已经上升到了8.3亿日元。F4每架38亿日元,但到了F15就涨到了122亿日元。

而坦克、战斗机费用的上涨,却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实惠。防卫省能购买的武器少了,企业维持现有的生产研发体制便很困难。如此一来,通过出口打开市场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全球军火迎来买方市场

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倒闭造成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国家的财政状况都在恶化。美国第一个大幅度削减军费,美国国防部对外表示,今后10年将减少4500亿美元的军费支出,但最新消息称,美国的军费很可能最终要减少1万亿美元。国防部长不得不出来警告说,照这样下去,美国的F35战斗机、弹道导弹(ICBM)将会面临巨大的打击。

英国也在2010年8月宣布,今后4年将减少8%的军费,到2015年削减海陆空军人4.2万人。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重要国家也纷纷仿效。意大利最大的航空宇宙方面的军工企业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集团开始寻找“卖身”的地方,希望能卖出10亿欧元。欧美等军工企业今后步芬梅卡尼卡后尘的恐怕会有不少。军工产业现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嬗变。

军火“跳蚤市场”渐成规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火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世界市场开始统一。过去东西方各有各的阵营,各有各的市场,彼此并不交流。比如在中东,前苏联的武器不会流入沙特阿拉伯,也不会进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但现在,不仅俄罗斯军火在向那里出口,保加利亚等国的武器同样开始进入这些国家。

其次是市场的加入者在不断增加。过去,乌克兰、阿塞拜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南非等国纷纷开始出口武器,更有韩国、新加坡、土耳其、约旦、沙特等军火“消费国”也变身武器出口国。国际市场上,武器设计制造人才也开始流通。法国的远红外线夜视装备早已突破西方阵营,成为很多国家的标准装备。发展中国家寻求这方面的人才,现在已经十分容易。

第三,二手货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军火市场上,不仅能够买到发达国家淘汰的武器,而且随着武器的电子化,稍加改进,这些淘汰武器立即能变成最新锐的军事力量。德国陆军去年开始大幅度削减坦克数量,上千辆坦克整编制地对外转让,购买这些坦克完全可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

买方说了算

如今要采购军火,通常先调取文件资料,然后找几家企业谈价格,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武器进行采购。如果对买方略有微词,下次就别想成为询价单位。

这样一来,各国要想把武器卖出去,就不得不公开其特点,以便在竞价中获胜。此外,武器购买方往往还要求卖方将一部分技术转让给自己,或者提出“我买你的武器,你必须买我的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品”。

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不得不去兼并,或者将事业统合起来。军工企业必须做大做强,自己没有的部门,它们需要通过兼并中小企业来完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波音公司等均为大型飞机制造企业,但它们下面有众多的公司,包括生产装甲车辆、火器、电子系统、软件、无人飞机、代用燃料等等企业。

日本军工:新崛起的卖家

日本与美国等国家都面临着财政紧缩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后,洛克希德公司只好在发射卫星、IT、循环使用能源上寻找出路——不能总是靠战斗机来维持企业的经营。

但日本却处在另一个极端。洛克希德公司的销售额中,99%是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军火订单,其中55%~60%来自美国国防部。但是日本没有这样的军工企业,军工是在民用产品中顺带制造的。

美国的军工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那里,但日本却拥有很多家大致相同的企业,各家企业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日本的军工企业往往采取大分工的方式进行,各有各的技术,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在电子方面,同一个领域有东芝、NEC、冲电气、三菱电机、富士通等众多企业,各公司都有一定程度的工作量,又因为采购时期很长,它们的产品往往在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老化了。各公司无信息沟通,同一个课题可能有几家企业同时在进行研究,购买的研究设备很多,但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在全球军工产业大兼并大融合的时代,日本军工产业仍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进着。如今,日本已经开放武器出口,其军工企业将何去何从,将直接影响日本政治、经济、军事的走向。

去年12月27日,日本甫一宣布放开武器出口,印度便立马表态愿意成为其首家客户。据日印两国媒体的报道,印度感兴趣的恰恰是水上飞机US—2。这型飞机自2007年交付以来,总共只在国内卖出4架。而在军火方面一向财大气粗的印度,无疑可以成为这一项目的“救世主”。

对外出口武器的口子一旦撕开,日本在工业制造及技术研发领域的优势可即刻转化为武器产能,这样不仅会盘活军事工业、抢占国际军火市场,甚至能带动出口,改善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日本和美国在武器研发领域早有合作,日本放宽武器出口还能直接帮助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而出口的武器应该多为前文提到的日本拥有独家技术的飞机、战舰等。

上一篇:公司组织拓展训练意义下一篇:历届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