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文学价值

2024-05-07

古诗的文学价值(精选7篇)

篇1:古诗的文学价值

1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词句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重庆、湖北两省市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白话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

2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词语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白话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3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注释

①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②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怜惜。③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④小叩――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解读

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4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著作。这首古诗表面上是写游春观感,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芳」花草。春游踏青的意思。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④等闲:随便,到处都可以。⑤东风:春风。

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5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词语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④遁:逃走。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⑦逐:追赶。⑧满:沾满。[2]

白话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3]

6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7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还是唐朝教坊曲名。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解说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8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

⑴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篇2:文学误读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1 影响古诗词翻译的因素

古典诗词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界的瑰宝, 含蓄、简约、微妙、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随着跨文化焦炉的扩展, 怎么样用另一种语言把这种艺术表现出来, 就这了一个很多人探讨的问题。

在这一表现过程中, 译者本身的翻译能力和技巧以及对原创作的理解和领悟程度就对翻译后的创作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 受体文化本身的特点、翻译所处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原作内容的表达, 都会对翻译本身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一系列的因素中, 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领悟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正是在这个环节, 文学误读就产生和存在了。

2 文学误读存在的必然性

所谓文学误读, 主要是在翻译的过程中, 尤其是跨越文化、跨越民族和国家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化的损耗或者变异的现象。从本质上理解, 文学误读可以归结为读者对作品所融入的具有自己特点的和主观心态的评价和认知。它可以看作是文化过滤的一种结果, 既可能是人为的、有意识的造成的, 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作用的结果。但是, 鉴于创作者和阅读者各个方面的差异性, 文学误读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不但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即使文化背景相同, 文学误读也是一种必然。同时, 文化误读的主体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读者群体, 从专业的研究人员到念书期间的学生, 再到消遣生活的读者, 这样文学误读产生的直接结果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对于文学界来讲, 如果理解的方向不一样, 文化误读就可能产生截然不断的影响。如果从正面来理解的话, 文化误读可能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给文化本身注入一种新元素;而从消极的方向来理解的话, 文化误读是对原作的一种扭曲化的理解, 很容易产生并造成文化错位和文化畸形以及文化变异。对于翻译领域来讲, 这也是翻译结果的最终体现。

3 文学误读对于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对于古诗词的翻译, 既可以理解中古汉语文化和现代话语文化之间的一个交错融会;也可以理解成中华文化和欧美文化或者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一个对接。

正如上文所陈述的那样, 文化误读对于翻译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就是人为的、有意识的调整, 也就是文学误读的产生是一种人为的、积极的作用的结果。比如《诗经》中的雎鸠, 雎鸠原本是一种凶猛的鸟, 《关雎》的本意就是用雎鸠求鱼来象征男子对女子求爱的。而到了汉代, 相关的文学家或者诗人把雎鸠定性为了一种贞鸟, 用“关关雎鸠”来比喻和形容雌雄和鸣、夫妻之间的和谐美满幸福生活。这样的翻译肯定不是因为学者对原文的不理解、对雎鸠的认识不够所造成的, 应该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上的文化误读, 这是人们文化认识上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的结果一直持续并留在中华文化之中, 其本身也是对文化的一个促进和发展。

除了雎鸠这个例子, 在我国的古诗词发展史上, 还有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例证, 那就是《枫桥夜泊》, 张继在这首诗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考证, “乌啼”是一座山的名字, “月落乌啼”是需要放在一起来理解的, 也就是作者表述的一个意境是“月亮落到乌啼山下”, ;而“江枫”则指的是附近的一个村庄的名字, “江枫渔火”指的就是“江枫村里渔船上的灯火”。而本诗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 早已经被大家理解成了另外的意境, 那就是“落山的月亮”、“啼叫的乌鸦”、“江边的枫树”、“缥缈的渔火”、“城外的群山”、“山上的寺庙”、“寺庙的钟声”、“江中的客船”。如果抛弃后者这么美丽而又凄凉的意境的表述, 转而选择前者那毫无情趣的注解, 可以说整首诗歌真的是一点的韵致都没有了。

上述两个例子揭示了文化误读所能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和意义。再来看其的消极影响, 所谓文学误读的消极影响, 主要的就是产生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也就是将我国的古诗词翻译成外文的过程中, 曾经有人将王之涣的《出塞》予以了这样的翻译:

The yellow sand uprises as white cloud,

The lonely Great Wall lost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

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s grow?

Beyond?the Pass?of Jade no vernal wind will blow.

我不知道大家在读完这首英文作品之后有什么感受, 但是对于笔者自己, 真的是已经找不到了原作那种广漠宽阔的意境、那种幽怨回肠的气氛了, 感觉就像是把一根新鲜的甘蔗榨完汁水之后留下的那些渣子, 那样的没有意境, 没有内涵。这样的翻译, 一方面是两种语言互相对接的时候所产生的表象的误读;另外一种原因也是译者本身对这首诗歌的把握。

不难看出, 无论是消极的影响还是积极的影响, 文学误读都是这个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 是不能够从文学发展史上予以剔除的, 人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运用客观的态度予以评判、予以改善。

4 结语

综上可知, 文学的误读对文化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能一言以蔽之, 人们需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角度予以评价和对待, 争取做到在吸取前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结晶的同时, 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文学发展本身应有的途径, 也是文学人士阅读他人作品最应有的目的。

摘要:古诗词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丰碑, 其语言凝练、思想深邃、情景描述雅致, 可以说其情、其景、其意境都非常美, 怎样把这些美在翻译过程中逐一表现出来呢?可以说很多的因素都对这样的翻译产生深远而较大的影响, 本文的重点放在了文学误读这一现象对我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上。

关键词:文学误读,古诗词,翻译

参考文献

[1]李美阳.浅议影响古诗词翻译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

[2]梁昭.从文化语境角度看宋词的翻译[J].重庆大学, 2005.

[3]唐培.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9) :1.

篇3:基于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方法

关健词:中职 古诗 积累 策略

一.重新确定诗歌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这种表述中,我们发现它为我们诗歌教学的目标的重新确定指引了方向。传统的诗歌教学总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意味,教师也总是在诗歌或者诗人的经历中来寻找对学生进行说教的素材。可以说这是脱离了诗歌教学的本质的。而我们现今的诗歌教学应回归到其文学性方面,回归到其审美鉴赏性上来。我们诗歌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审美教育。

二.构建诗歌教学的新体系

1.重组诗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选择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的选择所要教的内容。同时,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可采取交互阅读的方式,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扩展性阅读的方式来重组。并且,教学内容不必局限与教科书,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的文本材料的掌握下,来自如的形成一套自己的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一文的“前言”就开宗明义,批评以书本为中心,以强制学习和记忆背诵为手段,以获取书本知识为目的的狭义的教学方法。同时,他积极提倡实行以社会生活为中心,以扩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手段,以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良好习惯、态度和生活能力为目的的广义教学方法。对于诗歌教学,我们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合理的、科学的。就像克伯屈所言,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教师一人主导的“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体感受。让他们在和谐、轻松、民主的氛围下学习。

3.合理编排教材。按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按学生心理、经验和能力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使教材心理化综合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尽量使使用的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录取各个流派,各个思潮,各个时期的作品。在学生在整体感知下,对诗歌的发展以及诗歌的价值有总体的认识。

4.延伸诗歌教学组织方式。在课外,组织读诗兴趣小组、朗诵会、诗社等。兴趣是学习的最大的助手。教师可以把课堂的诗歌教学扩展到课外,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实际中能真正的创作诗歌,欣赏诗歌。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运用这样的形式,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积极探索诗歌教学范式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复杂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理解或基本看法.对于教学范式的分类,陈晓端总结如下:艺术范式,科学范式,技能范式,反思范式和系统范式。面对这多元化的教学范式,我们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又该积极地去探索怎样的适合我们诗歌教学现状的范式呢?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而我们积极探索诗歌教学的范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诗歌教学也需要有着可以模仿的范本,需要科学的规范和原则。

诗歌教学是一种多元复合范式的活动,我们不可能运用单一的观点来解决诗歌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应该坚持用多种视角对教学进行整体把握,以便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情感和美感,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有规律的教学活动过程,从反思的角度去检讨教学理论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能力的角度去理解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教授是从整个教学系统来谈教学范式的,而非从诗歌具体的范式研究来剖析的。但是,他的观点则是给我们一个大的方向,来引导我们进行诗歌教学范式的探索。正如贝塞特所说:“教学范式的作用就好像一系列教学透镜或教学信仰,它可以用来过滤或支配人们的主观意向和实际行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策略研究》(GS[2016]GHB1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4:古诗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古诗,情感,影响,习作,真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根据《课标》编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育。

《课标》指出:“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6年)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 (小学6年)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 《暮江吟》和《枫桥夜泊》就是其中的两首。这两首诗歌都是描写秋天江上景色的唐代诗歌, 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 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完全不同。宋人张戒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人们写文章, 对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都要持一定的态度, 并伴随着某种情感体验渗透到文章中去。

《暮江吟》是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所作。当时白居易为避免朝廷的党派之争, 请求外任, 获得准许。他在赴杭州刺史任上, 一路登山临水, 尽情游玩, 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 心情格外舒畅。当他到长江时, 看到快要落山的太阳余辉反射在江面上, 使碧绿的江水改变了颜色, 成了“半江瑟瑟半江红”了, 豪情大发, 引起了美的体验, 于是一个“铺水中”的“铺”字, 十分形象地把夕阳余辉平展展地照在水面上的景象写了出来,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就连带有凉意的露珠和一轮新月也是“露似珍珠月似弓”, 把在新月的清辉下闪着光泽的露珠写得那么可爱, 而用“弓”来比喻“新月”, 纤巧精美, 非常形象, 此情此景, 于是从内心发出了“可怜九月初三夜”的赞叹。诗人的心境与客观世界是那么的契合, 情景交融, 物我一体, 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艺术境界, 抒发了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 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

中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了。唐代中期, 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 国势衰退, 人民流离失所。诗人路过苏州、停船枫桥、客舟长夜, 寂清冷落, 愁思萦绕, 难以入睡, 看到月亮已经落下去了, 听到栖息的乌鸦又在啼叫, 感到霜更浓、天更冷, 连迷迷茫茫的江枫, 闪闪烁烁的渔火, 也是显得那么毫无生气, “喜者见之则喜, 忧者见之则忧”。于是诗人发出了“月落乌啼霜满江,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叹息。随着萧瑟的秋风, 寒山寺那沉闷的钟声又远远传来, 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愁思。诗人在诗里, 声色并茂, 一个“愁”字贯穿于文章首尾, 抒发了作者孤独愁闷的情思。

明朝李贽在《杂说》里提出:“世之真能文者, 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 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 蓄极积久, 势不可遏。一旦见之生情, 触目兴叹, 夺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之垒块, 诉心中之不平, 感数奇于千载。”现代著名作家夏衍说过:“别的可以做假, 可以伪装, 可以虚矫, 而做为感情之艺术的作品, 是永远也不能用伪装来增补它的价值的。”充满情感基调的作品所描写的具体环境与人物的身份和心境统一起来,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以求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暮江吟》和《枫桥夜泊》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正如王维所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

我们在教学这些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时, 在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一定要让学生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熟读成诵是对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 但只会读、背是远远不够的, 那只能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当然, 要让小学生深刻理解诗作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也不太现实, 小学生只要能够初步理解诗作所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我们说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 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对小学生来说, 理解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 但对高中生和成年人来说就远远不够了。诗人真是“抒发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吗?“整个诗歌给人一种愉快向上的感觉”?其实未必, 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含义在, 古人多有评论, 兹不赘述。

篇5:古诗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汉末文学观 士人心态 古诗十九首 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十九首》(下简称《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从其创作内容来看,主要是游子和思妇两类作品。对《十九首》主题的研究,从唐至清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臣不得于君”、“忠人被逐”、“士不遇知己”,强调诗歌的寄托、比兴、美刺的作用。这种传统的说诗观念一直延续到20世纪,研究者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美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多元化、多视角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如梁启超认为《十九首》主要是表现厌世思想和现实享乐主义;马茂元认为它反映的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思妇的复杂心态,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但当我们把《十九首》放在汉末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结合汉末士人心态和汉末文学观的变化,从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对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关注,而这种关注背后正是士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自觉涵咏的表现,是“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一 汉末社会变化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自东汉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继续奉行并发展了西汉武帝刘彻以来的养士政策,在首都洛阳建立了太学。到了质帝刘缵时代,太学生一项,就已经发展到三万多人。这些士人抱着极大的对功名富贵的渴求来到这里,开始他们奔竞逐鹿的生活,他们都希望通过当时采用的察举制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样东汉的游学和宦游风气之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十九首》中具体地名的出现只有三处,如《青青陵上柏》中写到:“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东城高且长》中写到:“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凛凛岁云暮》中写到:“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引诗句中分别出现“宛”、“洛”、“洛浦”,指的是洛阳。“东城”,从上下文的渲染应该是帝都的豪华景象,也大致可以确定指的就是洛阳城东三门的总称。可见《十九首》的作者们是以洛阳为活动中心的,而他们来到洛阳的目的,则不言而喻,为的是在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求得功名富贵。但由于入仕之途竞争的激烈和举荐制度的日趋腐朽,汉末士人“或身段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载独之思,思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文人们进身的通路已没有了秩序,他们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陷入到对未来的焦虑之中,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种的精神体验,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在《十九首》中读到的士人们的精神体验。

东汉商品经济对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诗歌表现面的扩大和表现内容的世俗化。同样的题材,先秦诗中多体现出政治伦理色彩,而汉诗则重在其生活内容,特别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现。仅以饮酒这类题材为例,《诗经》中多为宴饮,以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但汉末的宴会所描写的场景往往是世俗的、享乐的,并且表现个人触兴而发的酒醉欢哀之情。如《今日良宴会》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在美酒佳宴、吹曲舞裳的欢乐热闹的宴会上听曲,还难解心中之孤独,引发对人生的苦苦思索,表达出坎坷失意寒士对人生的忧郁与激愤。“人生寄一世,奄忽若奴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柯长苦辛。”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否则只能落得“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的境地。由此可见,汉末经济的发展,使得士人的心态脱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士人由政治、集体的道德思想规范中解脱出来,他们真正开始从言集体之“志”转向抒发一己之“志”。

二 汉末士人心态对《古诗十九首》主题的影响

汉末士人心态的内传,对于自身生活的关注,让他们将注意力开始从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文人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属于自己的真性情,这在《十九首》的内容和思想方面有明显体现。

《十九首》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功名不就的苦闷

在汉末黑暗的社会体制之下,士人原本抱有的热切理想变成了冰冷的现实。“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怀才不遇,内心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他们虽然属于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阶层,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流浪者的一部分。”对于功名的热切渴望与现实的残酷,把他们推向了绝望的边缘,功不成,名不就,可以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加之游宦的生涯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一种失意和迷茫,精神上的苦闷困扰着他们。如《明月皎夜光》,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夜深人静,诗人难以入眠;皎洁月光,诗人幽幽独步,这正是心情郁闷、精神苦闷的表现。诗人由外在的“白露”忽然意识到时节的推移,这种时间的流逝为什么在诗人那里变得那样的敏感呢?在后面“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两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以前同门的好友,如今已经飞黄腾达,顺利踏上了仕途,而相形之下,自己却一事无成。时间的流逝,伴随的是青春的远逝,这样的念头在诗人心头不停地回转,让他如何安歇?诗人寄希望于同门好友,希望好友能够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援引自己,但结局却是“弃我如遗迹”。好友的冷酷让诗人彻底绝望了,于是悲愤之下唱出“虚名复何益”的诗句,表面上看诗人似乎于此得以解脱,实际上这还是牢骚之语,诗人的苦闷非但没有因此消解,反而更加无奈与绝望。悲愤之余,仰首望去,那几个“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徒有其名,既不能颠扬、斟酌,也不能拉车,为此,诗人顿生无名怨气:“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心中苦闷和悲愤之情,只能在指斥中加以宣泄。

再如《今日良宴会》,诗人面对残酷现实时所造成的精神苦闷选择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求得解脱,精神上的失意同样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仕途上的不顺和功业无成让他们不禁吟出:“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他们的内心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理想的实现又谈何容易,只能对酒当歌,借此来消遣自己的愁闷。

2 生命无常的忧患意识

《十九首》的诗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体现出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生存价值的关注。在对于外在功业追求开始绝望的同时,他们开始注意到自身的生命存在,尽管这种关注还是与外在理想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一方面由于功业未成,而引发了一种对于时间的敏感;另一方面开始思考个体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为生命的短暂哀叹,他们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在诗歌中关注到了人必须重视的死亡。

如《生年不满百》和《驱车上东门》,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游子们本来就由于功业不就而意识到了生命的一种虚无之感,但是让他们更加不能忍受的是生命的短暂。当他们看到北邙山萧萧坟墓时,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就更加萦绕心头。坟墓是死亡的象征,是生命的结束。游子们看到坟墓,想到了“下有陈死人”,想到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功业未就的他们来说,坟墓无疑是一个无情的嘲讽者,他们开始在这种精神苦闷中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前自己一直是在儒家给他们建立的价值体系下,为了功名而奔竞奋斗,但是现实的社会把他们这一切理想都化为了灰烬,在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中,他们开始思考,既然生命如此短暂,理想的实现又遥遥无期,那为什么不抓住有限的时间享受造物主赐给的生命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让自己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中来弥补精神生活的不足。这样的一种决定体现出来的是对于自身生命的一种重视,这也就和儒家“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汉末士人从儒家的价值体系中逐渐挣脱出来的表现,也是汉末“人的觉醒”后的必然结果。

3 独处他乡的孤独感

这里所说的孤独感,实际上包括了思妇的孤独与游子的孤独。东汉社会的游学风气盛行,造成了大量的士子远走他乡,涌入当时的都城洛阳。徐干曾在《中论·谴交》中描述道:“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怯怯,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缓,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夙驾,送往迎来,亭传长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阍寺不闭。”当时的游学风气之盛可见一般。游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远离故乡,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思妇对于游子的思念。但是《十九首》作为文人诗,不大可能是在家的思妇们的作品,因此,即使是描写思妇的作品,恐怕也是游子由自己的孤独想到的思妇孤独,是游子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所写出的代言体诗歌,所以,二者在思想情感上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把《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些描写游子和思妇的诗歌正好相互引发,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如《庭中有奇树》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开出了茂密的花朵,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然“路远莫致之”,青春独卧,情思难寄,忧伤的女子似乎只有在孤独的伤痛中把红颜老去,孤独悲凉之情跃然纸上。《青青河畔草》写思妇的孤独和寂寞,表现了一个青春女子在春意盎然之际的一种生命需要。然“荡子行不归”,辜负了她岁月年华,更勾起了思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涉江采芙蓉》写远方游子的思乡苦闷之情。可见,在汉末两地分离的生活,让无论是游子还是思妇都备受煎熬,何以寄托他们的思念?“攀条折其荣”“涉江采芙蓉”,并将采来的这些荣木、香草“将以遗所思”。他们心中无比地思念自己的恋人,“同心而离居”的生活让他们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他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以及恋人“忧伤以终老”的悲惨命运。这种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使得他们倍感生存的痛苦,只有借助外在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哀思,那个远在故乡的女子又何尝不是辛酸备尝,她每每独上高楼,凭窗远望,就会为自己的身世感怀自伤。自己有着“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的美丽姿容,却在这里空房独守,任凭时光的流逝,进而发出了一丝埋怨,她称自己的恋人为“荡子”,“荡子行不归”,让她深感自己身世的凄凉。我们将游子和思妇诗歌对读,恐怕更加能够体会《十九首》这种对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从以上是笔者对《十九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的简单归纳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游子功名不就的苦闷不满,还是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相思之情的倾诉,他们开始将文学关注的中心转移到了个人生活上来——有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也有对个体情感的体验,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源于汉末社会转型期文人们心态的转变所引发的文学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逯钦立:《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汉)徐干,徐霈林校注:《中论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

[3]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篇6:古诗的文学价值

翻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说:“罗马人从公元前三世纪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这个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带有明显的文学性质”,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翻译作品是被译为拉丁文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西方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分别始于对佛经及圣经的翻译, 宗教典籍毫无争议地具有优秀文学作品的特质, 由此可见, 翻译乃至翻译理论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说文艺学派, 古罗马时期的翻译理论第一人西塞罗除了提出意译代替直译以外, 还主张译作超过原作、译者高于作者, 他认为“翻译也是文学创作”。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语言学家多雷提出了翻译的五个原则, 其中之一是要求译文在风格上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并且要讲究自然流畅, 给读者美的享受, 多雷在欧洲第一次真正提出了翻译艺术的理论。到了近代, 翻译理论开始百花齐放, 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桂冠诗人德莱顿, 他认为译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鉴赏力和表现力, 并明确提出了“翻译是艺术”的观点, “这在英国翻译史上还是第一次”。俄国作家兼翻译家丘科夫斯基更是提出了“翻译是一种崇高的艺术”的观点。

与文艺学派相对应的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当然崇尚把翻译用语言学的理论规范化, 把翻译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 但其中不乏有人承认翻译的艺术性, 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指出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之后强调说明“那些认为翻译非艺术的人并未透彻地研究它, 他们无法欣赏任何一流的文学翻译作品中那不可或缺的艺术感”。

相较西方, 中国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开始, 虽然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实践家, 但理论的发展却相对较晚, 从古代玄奘的“既须求实, 又须喻俗”, 到现代严复的“信达雅”, 大多都是对翻译标准或技巧的阐释, 而鲜有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揭示翻译。张今在其理论著作《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从哲学的视角讨论了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再次证明“文学翻译是艺术”。许钧也提到了翻译的创造性, “在翻译界流行的`翻译是艺术'之说, 所强调的正是翻译的创造性”。

无论是坚持把翻译当作艺术的文艺学派, 还是主张翻译研究应该更科学化的语言学派, 或是国内由长期的翻译实践而总结出理论精髓的实践派, 尽管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各有差异, 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文学翻译无可争辩是一门艺术, 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部艺术品, 那么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 原作、译作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艺术体验都为文学翻译深深刻上了艺术的烙印。

二、诗歌翻译与翻译美学

诗歌用最精炼的文字、最精妙的语言向人们展示着文学的美、艺术的美, 正是因其不容拖沓的特质, 对它的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所以曾一度出现了“诗歌不可译”的论调, 但是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一文对诗歌的可译性提供了支持, 她说“译诗者的任务是拆散诗人原始的语言材料, 然后在新的语言中重组符号。译诗者的任务不是复制原作, 而是创作一个相似的文本

无论是以诗译诗, 还是以散文译诗, 译诗都是一种艺术创作, 译作也被期待拥有和原诗一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译作应达到和原诗同等的美。许钧根据皮埃尔的符号学将翻译分为三个层次, 即“思维层次”、“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 他说“一首诗之所以称得上诗, 是因为它有`诗意', 而这种诗意指的正是`诗给人的强烈美感'……审美层次构成了文学翻译的最高且关键的一个层次”, 因此诗歌翻译便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译作是否传达了原诗的各项美的指标即成为评判其优劣的有效标准, 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特点使翻译与美学的联姻成为必然, 于是便产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翻译美学。

“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 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 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这是一些学者对翻译美学的解读。有人曾说“德国人发现美学, 中国人创造美学, 法国人欣赏美学”, 尽管西方早期译论也有美学渊源, “但从总体上、从历史渊源上来说, 美学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对中国译论影响之深则是世所罕见的, 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文化无法比拟的”。提到我国当代翻译美学理论, 两位学者的名字首当其冲。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导论》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翻译美学, 在理论上给人以启发;毛荣贵先生的《翻译美学》则用更深入浅出的语言给人以实践上的指引。

文学翻译的实践促成了翻译与美学的理论结合, 反过来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使得文学翻译尤其是译诗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刘重德先生提到“译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原诗思想的传达, 而应该争取再现原诗的美”, 更有研究者大胆地提出了“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这一观点, 可见“译诗”与“翻译美学”已成为一双连理枝, 二者彼此依存共生共长。

三、汉语古诗词英译与许渊冲翻译理论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古诗词无疑是这灿烂文化中一块最厚重的瑰宝, 从诗经的“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到楚辞的“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唐诗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到宋词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诸多千古名句被国人世代传诵这块文化瑰宝在陶冶国人的同时, 也先后被国内外学者译成各种语言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汉语古诗词的翻译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中国古诗英译的最早作品是1871年英国传教士里雅各翻译的TheChineseClassics”, 海外译者对我国古诗的英译作品中尤以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华夏集》最为著名。为了将祖国的灿烂文化介绍给世界, 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各个时期的翻译家们也创作了相当丰富的汉语古诗词译作。随着汉语古诗词英译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质量的不断提高, 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并有所突破, 其中有一人不能不提, 即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他的译作中有汉英互译、汉法互译, 已经累计出版书籍60多本, 汉语古诗词英译作品数千首, 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 诗译英法惟一人”, 他的译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属上乘, 他总结出的翻译理论更是被许多诗词翻译爱好者奉为圭臬。“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这十字箴言是他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总结出的文学翻译理论, 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他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解释说“我把鲁迅、林语堂、茅盾提到的`美'字, 钱钟书提到的`化'字, 胡适赞成的`乐之'中的`之'字, 朱光潜`艺术论'中的`艺术'二字, 合成`美化之艺术'五个字, 作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小结, 又加上郭沫若主张的`创作论'中的`创'字, 我自己提出的`优化论'中的`优'字, 傅雷`神似说'中的`似'字, 再把叶君健说的`竞争'升华为`竞赛', 又合成为`创优似竞赛'五个字, 作为补充”。由此可见, 许老这简简单单十个字, 却包含了千万句语言!从此十字我们也能够斗胆管中窥豹, 他的翻译观是以“美”字为先导为指引的, 这也就与前文中所阐述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及其衍生出的翻译美学视角不谋而合。许渊冲所指的“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美”, 即“意美, 音美, 形美”, 许渊冲用他的“三美”论指导其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实践, 使其诗歌翻译作品为广大中外读者接受并欣赏, 他的“三美”论为诗词翻译爱好者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也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 在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要: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使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成为必然, 诗歌作为文学的精髓, 要求其译作具有美感, 汉语古诗词的诸多特性更使得翻译美学成为指导其英译实践的理论支柱。

关键词:文学翻译,诗歌翻译,翻译美学,汉语古诗词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宓庆.关于中国翻译理论的美学思考[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1) .

[3]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篇7:注重古诗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一、激情邀趣:我想读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动机成正比例。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学生强烈的阅读需要,唤起学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我想读”、“我要读”式的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名家配乐朗诵激趣法、教师朗诵示范法和与之相关的图片展示法、音乐欣赏法、影视片断播映法、舞蹈艺术欣赏法、故事导引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起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作用。

教学北朝民歌《木兰诗》前,笔者将从网络下载的制作精美的《木兰诗》音画朗读视频插入课件前面。上课伊始,就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当视频中不断幻化着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画面和传送出朗诵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诵读之声时,学生阅读、探究、品鉴《木兰诗》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出来,随之,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学生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当然,教学《木兰诗》这样故事性非常强的古代叙事诗,采用《木兰诗》故事导入法,或者采用《木兰从军》影视片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也可以收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何时读

古典诗词课堂阅读必须把握最佳阅读时机,方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呢?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个时段可以算是比较好的时机。

1新课伊始时

要探究古典诗词文本的丰富意蕴与“庐山真面目”,学生必须从认知、诵读文本的外在形态——文字符号开始,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学生面对形式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精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形象美丽、情感美好、风格独特的古典诗词文本,本身就有一种高声朗读或者浅吟低唱的强烈欲望。教学时,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黑板上尚未把课题书写完毕,教室里已经响起了学生主动朗读古典诗词新文本的朗朗读书声。所以,这个时候是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2学生理解有障碍时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生命阅历的浓缩,是情感精神的凝聚,是道德情操的呈现,是生命价值的再现,是生活理念的表现,其表达方式往往含蓄委婉,有的甚至借用典故婉转表达其情怀与志向。

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别用西晋向秀闻听笛声而思念故友、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终了而斧炳朽乱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已故的变革同党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表现了作者有感于世事沧桑、人事全非和暮年返乡恍如隔世之心情。此等用典,往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顺利解读。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一边反复诵读文本,一边运用课文下面的注释、已有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古文化知识积淀等,读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读出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

3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精力与耐力等均不如已经成年的教师。所以,课堂教学到了后半段时间,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眉飞色舞地讲解课文或者满怀期望地提出问题,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迷离的眼神或者死寂一般的沉默。这是因为在长时间与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感到疲倦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缘故。这时,教师应该果断地调整教学程序,迅速中断教学话题,当机立断地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古典诗词文本,或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如此,既顾及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又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对学生的直接批评,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授之以渔:怎么读

1回归文本,精细阅读

回归古典诗词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就是在忠实于古典诗词文本原意的前提下,将精读和细读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着手,精心研读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巧妙的用典、颔联与颈联工整的对偶、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与慨叹、作者体现在在文本中开朗豁达的胸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咀嚼玩味文本,将阅读、探究文本的探针逐渐深入到文本深处,与作者远逝的魂灵进行近距离的对话,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主旨,使作者的人文情感与自己的审美体验发生强烈共振。

2超越文本,拓展阅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鉴于此,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以教材为本,在回归文本精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超越文本的拓展式阅读,以期学生既扩大古典诗词阅读视野,又习得比较阅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技能。

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可以以其作者为基点,将之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这两首诗的具体内容与艺术风格,探究前述诸多不同因素的深层原因;也可以以《使至塞上》之题材为基点,将之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比较阅读,探究其描写边塞风光时各具其妙的艺术手法。同理,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可以将之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二者主题、艺术风格的异同及不同艺术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上一篇:项目投资课堂练习下一篇:以精彩为话题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