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前准备

2024-05-24

公开课前准备(共10篇)

篇1:公开课前准备

行规训练之二

——课前准备

反思: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会做课前准备了吗?习惯于课前把下一节课的东西准备好,整齐的放到桌角等待老师上课的学生又有多少?现在的学生不习惯于做课前准备。当上课的音乐声响起,教室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有的学生还往厕所里跑,有的学生则在教室里嬉闹着,有的学生在位置上慢腾腾地拿着书本、铅笔等,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坐得笔直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光去责骂,批评他们是没有作用的。他们年龄都还很小,都很爱玩,只有以班级为单位,对此做一个专项训练,让他们去比一比,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的做好课前准备。

一、课前准备要求

1、如果要去卫生间或喝水的应在下课后首先完成。

2、学生在上课前应看课表安排,按老师要求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文具、学具等与教学有

关的学习用品。

3、书本应摆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文具盒应压在书本上方。教室的整个摆放要整齐而规范。

值日生应该将黑板擦干净,收拾好讲台桌面,提醒同学安静下来。

4、上课铃响后,学生应快速进教室,静息等老师来上课,不在教室或走廊里追打、喧闹。

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课代表或班干部应组织学生唱歌或进行口算训练、经典诵读。

5、教师走进教室后,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提醒,帮助做得不好的学生。

6、如体育课等应在上课前穿好运动鞋、运动衣裤,将口袋里的金属或硬物取出来放在教室

里,不穿裙子和皮鞋上体育课。到专用教室去上课,应该及时集合站队前往,在途中不能随便讲话、打闹或者随意离队。

7、学校大队干部加强课前准备检查,在第一道音乐铃声响后,检查学生书本的摆放,巡视

是否有人在讲话、追打,对表现不好的同学作好记载。

二、训练要点

在具体管理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比如每节下课都要亲自或指派一名负责任的同学提醒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我们也可以借助小组长的力量,让他下课的时候瞄一眼整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忘记多次的同学还可以结合班级争章等活动进行激励。

杭垓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处

2011年9月17日

篇2:公开课前准备

五年一班姜绍余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之后,有的学生还迟迟没有拿出书来;美术课上,因为没按老师要求准备必要的绘画用具,而不能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所以,作为班主任,使学生养成做好课前准备好习惯尤为重要。

课前准备虽小,但却可看出一个人当天的学习状态,再者,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所以,我反复训练,每一节课都要先检查学生的课桌。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班级中有部分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强,能很快地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课前准备做得很到位,我就发挥这一些同学的榜样作用,经常表扬他们,使其他同学找到具体学习的榜样。我经常会说:课前准备最快,课前准备摆放最整齐,哪个小组的课前准备最整齐等等。

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对班级大中小队干部作出要求,班委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保证做好课前准备,若发现多次课前准备不及时,将严肃批评。班级班级还有个别学生爱表现,喜欢当“官”,平时在课前准备这部分做得比较好的就选为小组长,专门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督促其他同学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发现表现优秀的小组,对小组长及成员给予表扬。

3、落实行动,持之以恒。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虽然学生已经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能够做好,还必须依赖于行为强化训练。从我接班时,学生的书本都摆放在书桌的右上角,铅笔盒摆中间。所以,我把这个习惯继续加强训练,使之做得更整齐。每一科的书本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数学课,书放下面,练习本放上面;语文课则预习本在下面,书在上面;科学课是实验手册放下面,科学书放上面等等,这样看起来更整齐些。另外,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经常没带用具的,首先是组内解决,互相帮助,组内解决不了的找老师想办法。课前准备不仅就限于书桌上,书桌里面也要求整齐,通常是要求按照课表整理书目,书本放左边,用具放右边,可以定时抽查,平时同桌互相检查。学生离开座位也要做三件事:凳子插进去、桌子摆整齐、地面捡干净。起立后要离开座位,就要把凳子插进去,桌子按方砖线摆整齐,要把地面的纸屑捡干净。这样,教室里就会显得更整齐一些。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就要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它的形成都是多次重复的结果。只要事事用心,就能养成良好习惯。

篇3:公开课前准备

一、教学设计宜简不宜繁

教学中, 课前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熟悉教学环境有利于公开课的顺利进行。针对隔夜抽签决定教材的“借班上课”, 教学设计要更多地考虑特定的“学情”, 教学目标不宜太高, 技能教学不宜太难, 运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为主, 开放性的、探究性的方法为辅;在教学目标的撰写上适当保留一定弹性, 可以用“初步掌握”等措辞, 重点难点也应围绕一个技能教学点设置。此外, 课前最好向上课学校的同行了解该班级学生的运动技能情况, 以便确保教材和学生相匹配, 达到科学的预设;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宜过多, 避免过多的队伍调动和集合, 确保环节之间自然、快速的过渡, 保证技能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练习密度;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亮点。

二、与学生见面机智有效

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借班上课”一般会有30分钟时间与学生见面, 如何巧妙地利用这段时间与学生拉近距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向高低非常关键。

(一) 几种打破常规的开场白

1. 期待法

例:“老师满怀期待地走进你们教室, 我期待着王小强 (体育委员, 化名) 能一如既往地当好老师的小助手;我期待周小红 (运动能力较差) 今天能勇敢地挑战自己, 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我期待全体同学能尽情享受老师带给大家的欢乐!”

2. 设疑法

例:“老师特意到你们老师那里了解了情况, 老师们都说你们的运动能力很强, 我有点怀疑;老师们还反映有些同学, 比如王小强虽然运动能力很强但是上课时容易开小差, 对此我也不信, 我相信运动能力强的同学自控能力也会很强, 对不对?所有的疑问都要在今天的课上找到答案。”

3. 激趣法

例:“今天老师不仅是来上一节体育课, 更重要的是要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快乐体验, 有的练习充满挑战, 有的练习要靠合作完成, 而且老师还准备了神秘小礼物, 等着你们通过努力来获得, 怎么样, 你们准备好了吗?”

4. 低调法

例:“老师现在很紧张, 能到你们学校来上课是我的荣幸, 我非常珍惜和你们一起学习的机会, 老师相信你们会用最优异的表现消除我的紧张, 并向所有的听课老师证明你们是最棒的!”

(二) 必要的讲解示范

与学生见面时说什么、怎么说、说到何种程度是需要提前设计的, 在开场白后即可开门见山地进行。可以采用图示法, 边讲解边画图来阐述教学流程, 一些技术要点必须示范, 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讲解应遵循“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提纲挈领地交代步骤, 一些精彩的设计要保留到课堂上展现;要格外强调练习的安全, 对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教学内容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 尤其涉及到投掷内容, 必须严格要求;如需运用非常规的器材或教具, 应提前使学生初步了解, 对器材的多功能应用教师可以稍作提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与学生见面时教师还可以规定一些口令或手势, 比如“123, 站站好!”“我是木头人!”“说停就停!”等, 以便上课过程中能及时集合队伍和集中学生注意力。

(三) 确定队列队形和分组

与学生见面要安排时间利用走廊或其他场地整队, 调整队形使之符合教学设计。如有特别的分组和人员组合可以适当提示和进行预习。

三、场地器材布置务实安全

(一) 场地布置的要点

1. 最大化利用场地

场地布置要大气, 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利用场地, 为了便于教学可在场地上做醒目而安全的标记, 尤其是针对投掷、短跑等教材内容, 要考虑安全距离和缓冲距离, 要坚决避免迎面投掷。最大化利用场地可以保证练习量,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 讲解示范的方位

在布置场地时应考虑日照、风向、评委席等因素,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看示范、听讲解。

3. 调动队伍的效率

要预先设计好队伍调动的最佳路线, 调动次数尽量要少, 距离不应太大, 怎么走, 走到哪里课前都要准备充分, 以保证合理地运用场地、器材。

(二) 器材应用的原则

1. 安全原则

安全是应用器材首要考虑的因素。如用到跳高架、跨栏架、“山羊”等要检查其稳固性, 其他硬质器材要预防练习中误伤学生;在轻器械投掷等教学中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一般器材的应用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可遵循“避重就轻”、“避硬就软”原则, 确保练习安全。

2. 少而精原则

器材越多, 用于发放和收集的时间就越多, 管理难度也越大。因此, “借班上课”不宜使用太多的器材, 要在确保练习量的基础上做到器材少而精。

3. 便于摆放原则

如需学生通过摆放器材来完成练习, 设计不宜太难, 器材要便于摆放;教学过程中如需改变器材的位置则应组织学生摆放, 避免出现教师自己动手、学生在一旁观看的情况。

四、其他教学细节问题

隔夜备课并“借班上课”要集中面对的挑战较多, 准备越充分, 关注的细节越全面对上课教师越有利。在教案准备完毕、场地器材布置设计周全后上课教师应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细节进行梳理。

1.重点部分的语言设计

体育教师的语言要生动精练, 公开课教学更应在语言上有所凸显。在主题的导入部分、板块与板块的过渡部分、重要讲解部分, 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语言。尤其是在情景教学中, 上课教师更要精心创设情景语言。

2.表扬与批评的方式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名字不熟悉, 所以要尽量配合使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扬, 离得近的可以走近学生, 离得远的可以用手势。表扬要真实, 避免用“很好”、“不错”等空洞的词汇。利用表扬达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如:王小强同学练习很投入, 他不是跳得最远的, 但是他的摆臂方法非常正确, 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很多教师上公开课时, 对学生更多的是表扬, 极少进行批评, 对一些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也不会较真儿。其实, 批评也是一种评价方法, “借班上课”过程中的批评更需要技巧和艺术, 能敢于批评也说明教师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 能坚持课堂原则。例如:王小强同学正在议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谁给他一个认真听课的示范?王小强同学刚才和同学打闹, 我们给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请他当纪律监督员, 监督其他同学能否令行禁止。

3.对生成性问题的解决预案

篇4:课前准备好习惯的养成

咋办呢?快教了一辈子书的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好方法,我试着挺好用,也请大家再试试看。

首先是大准备:开学初就把学习内容(课本内容和自编内容)、学具准备、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都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并要求作相应记录,并请他们积极准备用具材料和相应的图片、资料。其次是小准备:在每一次下课前都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分准备好用具材料或提前练习制作,为在课堂上发言、提问、演示、当小老师做好准备。

我想如果你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宝贝一样的话,你会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进行交流。通过简单的谈话,问问他们下次上课的所需物品准备的如何,实际上是督促和提醒一下。还有本节课还有空闲时间的话,会提议学生先试着做做,提前体验一下看看还有啥困难,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美术百宝箱,里面有自己搜集的各种小物件,啥时间用都顺手不误事。

在上课前就用赞赏的目光送给准备充分的学生,上课中再及时表扬那些乐于帮助人的小老师,久而久之课堂上就不会因为没有用具和材料而“熄火”了。

正确的课堂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1.教学具的摆放、使用。本子皮的书写(铅笔一笔一划写名字,右上角写组号,用数字写画圈表示)、本子的摆放、垫板的使用。彩笔摆在桌前方,笔头冲自己。分出深浅或冷暖两色系为画画打下用色基础。2. 教学生会站、会坐、会听、会看、会说、会想、会画、会写。A听见预备铃后,学具摆放好,班长起头背诵三字歌或者古诗文,稳定学生情绪。B学生凳子摆正、腰挺直、右手臂压在左手臂上、眼睛看着老师。C老师讲课或听学生发言时,学生的眼睛要看着发言者,注意倾听。D老师在示范时要求学生的眼睛明亮,看老师的手从哪里起笔,主要的画多大,背景怎么添画,做到会学。E教学生会发言,先想好再回答,声音要洪亮,语言要完整。F 教学生会画画,从勾线的深色笔到涂色的浅色笔,都要有明确的要求。G教学生写(说)出这幅画的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并随时展评学生的作业进行表扬。

篇5: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课堂效率

——欣荣小学校本培训材料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前准备,从广义上讲,是上课之前,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所有工作,如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从狭义上说,课前准备专指上课前,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根据教案为上课进行的有关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主要包括:

1、物质准备,如电教设施(硬件、软件)的调试待机、准备教具等。

2、学生要做的准备,如预习、教材、作业本的待用、准备学具等。

3、教师要做的准备,如温习教案、教学的主要教学流程、调整自己的心绪等。

一、做好课前准备的意义。

1、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因此,做好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将更为流畅、简洁、紧凑,对教学时间的调控安排将更加科学合理,不再无谓地浪费时间。因此,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前准备至关重要。

其次,学生的任何一项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建立在学生或多或少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准备往往是从“无意识”预习、复习开始的。教师要使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课前准备活动,转变为“有意识”的、主动的课前准备,从根本上提高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水乎,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才能更加专注高效,因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必将得到提高。

2、做好课前准备,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强化训练,逐渐形成。而且在形成的初期会经历多次反复,然后才能逐步形成习惯,并伴随终身。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习惯成自然。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使学生明确学习新知前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就会形成学习“定势”,由被动的进行课前准备转变为主动进行,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

诸多名特教师成功的秘诀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课前准备看似多余、平常,其实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能使我们每节课都从容淡定,对每节课都谨慎专注,牢牢确立课堂教学的效益观。长期坚持,水滴石穿,就会帮助我们自己的成长,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课前准备中必须完善的工作

1、教材分析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原有认知状况如何等。

三、当前课前准备中的误区

1、“空”——没有进行课前准备。

在很多教师的心中,认为备课就等于课前准备,因此,备好课就是做好了课前准备,除此之外,不需要再为上课做其他准备工作。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中,需要播放课件,再去开电脑及投影;需要做习题,再去发作业本或练习册„„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这种狭隘的课前准备观念,就会导致他们课堂的杂乱、松散、效率低下,无谓地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2、“伪”——课前准备缺乏目的性。

有的教师课前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课前准备缺乏目的性。他们是为准备而准备,而并非是根据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如他们可能会准备教材中配套的音像资料等,在上课的适当时间播放给学生看。这样看来,似乎是做了课前准备,殊不知,教学资料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教学设计来灵活使用。而教学资料和教学设计分属不同的体系,在目标预设、呈现顺序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步设计,由于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在使用时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时,都必须事先了解资料内容,根据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取舍,重新组合制作,才能真正为教学所用。而单纯的“拿来主义”,不仅收不到教学资料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3、“泛”——课前准备缺乏针对性。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教师对课前准备十分重视。他们认真细致、规范严格的进行课前准备。但是,他们的课前准备缺乏针对性,从而导致课前准备不能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抄写生字卡片或课文重点段落。有的教师只是追求书写的工整,完全没有考虑到这项课前准备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将生字或重点段落呈现出来?是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牢固的掌握他们。如果我们只是书写的公整清楚,那么让学生看课本,岂不一样?所以这样的课前准备,其效果可想而知。

四、如何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1、课前准备宜“早”。

课前准备,顾名思义,应是在上课前完成的。因此,课前准备应特别强调时效性。资料早搜集,过程早设计,课件早制作、作业簿本早发放、设备早调试„„在上课铃声响前,做好所有准备,那么课堂40分钟就能毫无保留的用于教学任务的实施。如果课前准备不能及时到位,这势必就会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前准备宜“实”。

课前准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不是为应付检查、装样子、充门面的。应此,课前准备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来准备。课前准备和教案的同步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的课前准备才是扎扎实实,富有实效,真正为教学服务的。课前准备不必追求时尚潮流,也不一定非要多媒体,关键在于能不能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3、课前准备宜“细”。

课堂教学是有很多细节构成的,因此课前准备一定不能是粗放型的、笼统模糊的。他的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的,它的内容应该是具体详细的。课堂中任何细小的环节我们都应尽可能的考虑到,并作出相应的准备。比如,上文提到的抄写生字,可以将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书写,引起学生注意;还比如,在准备课堂作业时,不必统一要求,习题的数量可以有一些弹性。这样可以视课堂教学的进程灵活调整。教学比较顺利,学生掌握的较理想,就可以适当多做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做几道。总之,课前准备越“细”,课堂中我们才能越从容。

4、课前准备宜“贯”。

课前准备讲究“贯”,就是课前准备要有一贯的、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而且要有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频繁改变。这样,学生就清楚课前自己应该准备什么,老师会怎样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就会少了很多无谓的消耗。教师坚持这样做好课前准备,学生课前的准备就习惯成自然。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课前准备讲究“贯”,还要求教师要将课前准备当作教学的一部分看待,不能将课前准备孤立与教学的其他环节之外。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前准备作为教学的一个因素当然与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准备的一些要求与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彼此呼应铺垫,或与课后作业紧密关联。如果仅仅是为准备而准备,不将课前准备的要求与课堂教学过程或课后复习密切关联,那么,课前准备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

5、课前准备宜“恒”。

课前准备讲究“恒”,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不屑地做好课前准备。世界上的事,怕就怕坚持二字。的确,做好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容易,但每节课都做好课前准备,难!但是,只有坚持做好课前准备,我们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自身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好这项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进行课前准备不必也不可能像公开课教学一样精益求精,只要从从实际出发,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篇6: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

这几天,我一连听了几节课,感受颇多,在我听课的教师当中有今年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尽管我从听课中感受到了她们的不同风格的个人魅力,新教师的清新、青春与活力,阅历丰富教师的沉稳、厚重与广博,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的感动,我看着她们我仿佛回到了刚参加工作的年代,激昂的青春,火热的激情,激荡着我的心田。但我最想对这些充满朝气的教师说一句话: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才能上好课。

我们知道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课前准备的充分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它能有效的理清我们的上课思路,提高课堂效率,更能帮助我们的教与学都更上一层楼,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

首先,上课前要广泛地查阅资料,写出精当的教学设计。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编写的,是现成的教学经验,对备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我们应该熟悉教案和教材,架起教案和教材与课堂的桥梁。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文本教案是提前一周写出来的,课前对教材和教案的再次熟悉,把教案准备的内容在自己脑子中过过电影,能使我们心中有教材,这样上起课来就能得心应手、活泼自如了。

第三,准备好充分的教具,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我们小学教师接触的是小孩子,课堂上有许多内容需要直观展示,作为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录音机、简笔画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能使学生学习来就劲头十足。如果准备不当,教师会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

第四,做到课前候课。候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提前候课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

篇7:语文说课前的准备

1. 熟悉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法律。考生 要熟悉课标,甚至将课标背下来,掌握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相关学段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等,这样才能使说课符合课标的规范,不偏离学 段的教学目标,不出现不符合学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的情况。

2. 研读教材

教材是说课最重要的文本依据。新课标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都体现了“循环反复”“螺旋 上升”的特点,许多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前后联系相当紧密。所以说课之前应进一步熟悉整册教材,准确把握全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深入了解相关知 识、能力训练的上下承接和前后延续关系,对全册教材中语文知识延伸和能力训练的内在联系做到牢固掌握、心中有数,

同时熟悉各个单元重点课文在本册教材中所 处的地位和作用,联系教学要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3. 了解学情

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活动指向的目标,又是教学活动中最活 跃的参与者、检验者,所以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方,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也是说课中考官的关注点,中公讲师程鑫提醒广大考生,在考前,考生要了解自 己将面临的是什么学段的学生,事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年龄特点。对学情的分析,也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确立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等等。

4. 夯实理论

试讲的实践性相对较强,而说课的理论性较强。说课是从理论层面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 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将达到的效果进行阐述,用“以理服人”的方式让自己的教学设想赢得别人的赞同和认可。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不可能 将课说好,也不可能在面试中取得高分。所以,掌握一些常用的、实战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是必要的。

5. 写说课稿

篇8:英语教师课前准备探讨

一、注意整体把握教材, 备出教学大纲的目的

1.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分别提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弄清各个年级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去领悟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 通读和浏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了解全部初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重点阅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 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做到心中有数。

以牛津8A教材为例, 本册教材由两大板块组成:Teenagelife与Nature and environment。第一板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在这三个单元感觉有话可说, 而且还能学到许多日常用语, 所以我在这几个单元分别围绕话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讨论话题:My best friend, My ideal school, An interestingtrip。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不仅学会自己动口动手, 而且还在情感上得到了提升——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校和我们身边的朋友。在这一模块,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还要求学生在学完这几个单元后能自由谈论朋友和学校方面的话题, 同时要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策略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第二板块也有三个单元, 这三个单元都是关于自然与环境方面的。在这几个板块的学习中可以设计“我为社会做些什么”的话题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并让他们积极去做。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 要让学生具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注意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1. 仔细阅读教材, 熟悉教材的内容, 弄清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分析本单元与其它单元之间的联系, 理清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 阅读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进一步理清单元教材的结构, 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 阅读相关背景材料, 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 根据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单元教学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方案等。在重难点的选择中, 一是要做到具体, 应该具体到像词汇、短语、句子这样的层面;二是要做到全面, 力争不要遗漏任何重难点;三是要切合实际, 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难度与教学的重点。

4. 准备好配套的媒体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 提前准备好幻灯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材料。

5. 准备好配套的单元练习、单元测试与单元课外活动。下面以牛津8A第一单元为例分析单元备课要注意的方面。本单元的话题是Friends, 中心任务是写一篇关于朋友的文章。所以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围绕这一话题来准备。本单元中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好朋友的品质方面的形容词,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 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朋友具有哪些品质最重要。

Vocabulary部分是谈论人的外貌特征。这两部分都是为以后的话题作铺垫的。Reading是以阅读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围绕话题写作的范例, 同时学习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Grammar部分是对已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介绍并围绕话题进行运用。Main task是一个单元的最终成果, 前面的各项活动作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都与实现这一目标有关。Check out部分比较简单, 它体现本单元的基本要求。所以, 本单元的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注意确立课时内容编写教案

1.分析教学对象, 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分析, 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与本课新知识有联系的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握好学习的起点, 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2. 分析教学内容, 从教材实际出发。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时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讲好难点, 说明疑点。这一步骤是教师编写教案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量, 重点突出, 难点要适当分散。

3.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的选用与设计。教师应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 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之间的协调统一。

4. 设计教学步骤, 编写课时教案的具体内容。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 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 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编写出具体而详细的教学步骤。在编写的过程中, 一定要兼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把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每一个教学步骤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篇9:快乐的课前准备之旅

正因为自由和体验,课前准备这个学习环节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特别是对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创新性和独立性学习能力、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做好美术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获得上新课的主动权,学习才会轻松起来,并最终让自己养成勤于动脑动手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对学生课前准备的效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检查的内容很多,除了检查规定内容是否完成外,还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态度、预习方式、预习方法等等,有效地检查干预,可以强化学生课前准备习惯的养成。

一、科学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真正完成好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课外求知欲,教师在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上,必须力求内容具有明确性、层次性与生活性。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积极地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要做课前准备,在内容上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内容设计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掌握。故教师在设计课前准备时,应该紧紧围绕课标,抓住教材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好适合学生的课前准备内容。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内容的设计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小学生主要依靠直接观察所获的知识和经验为美术创作的题材。在绘画或艺术创作中,生活中的物象是它们表现最多最常见的题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探究和表现身边的美,再将学习的成果和创作回归生活,用来美化生活、启发灵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生活的质量,改变学习的方式,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研究式学习。

二、重视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美术活动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决定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技能。在人的一生中,美术活动是我们接触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大多数人在童年就开始进行画画和塑造活动,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获得了一种初步的工具意识,如:纸艺中剪刀的使用,泥塑中泥刀的使用,以及画纸、颜料、画笔、油画棒等的使用,这些工具材料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良好品质。

作为美术课教学备课的一个方面,仍要对必需的物质条件做课前的检查和准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准备,需要学生自备的工具、材料等,教师必须在课前打招呼,严加督促,这样,上课时才能有保证。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工作。

每个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同学之间要互相协助、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获得的东西在他们的脑海中印象才更深刻。每当学生完成一件任务时,教师都会很真诚地赞扬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从思想上唤醒学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了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做不好课前准备,就会出现“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窘境。

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材料的“精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获得更好的作品效果上,过于注重作品效果,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这样的课甚至不喜欢上美术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导致不少学生无奈之下只好找家长或其他人帮助,导致学生准备困难等等。新课程实施后,更强调综合材料的使用和创作。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提倡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准备一些材料,因为许多材料在每一个家庭都随手可得,为成功地进行美术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体验,通过观察、查询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做好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预习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查阅相关的文献等完成课前准备。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网上学习的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教育领域。网上的信息量很大,内容很丰富,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乐等等,并且形象生动、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可以说这是课前准备的主要方法之一。网上的内容很多,学生受年龄的限制,鉴别能力较弱,可能不易找到想要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网址、网站等供学生参考。

篇10:公开课前准备

黄堡小学

谢尚秀

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教学只能是低效的。做好课前的有效准备工作,将使课堂的教学过程更为顺利,也会使更多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则可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混乱的状况,并导致学生不知该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布置。其实学生课前也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有效的教师准备

足够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换一届又一届,知识一天天更新,教师不能用昨天的知识应对今天的学生,即使教授同一课程,任需认真备课,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教师准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对各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以及可采用的教学模式都颇具建设性的建议。研读课程标标,对各阶段的教学有一个宏观地把握,才能制定教学的长远计划,确定各单元各课时的具体目标。例如我们常说的要落实双基,这是老课标的表述,新课标已变为四基了,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内容。再如在学习方式的表述上老课标表述的,“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新课标则表述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此外,还有很多的地方做了修改,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准确把握要求,指导教学。

2、认真研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内容依据。为了保证教学的序列性、连续性、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必要研读整套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弄懂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册教材的衔接情况,把握重点难点和进度。弄清各阶段、各单元的培养目标。吃透每小节内容,确定每一小节、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力求做到目标单一,一课一得,避免打盲目仗才能在讲解教材的时候拿准尺度,讲解练习和新课的时候更加熟练。

3、认真研究教法

所谓教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向学生发送信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方式方法。虽然课标对教法的选择有宏观导向,具体的教法选择却又依赖于老师。因此,在备课时,要针对每一堂课知识的传授和操练、问题的解决、学习策略的训练、活动的安排、能力的培养等设计具体的操作方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条件等合理地进行优化。

4、认真研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保证学生积极足够的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风格等。只有对这些有明确地了解,教学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象以往那样从备教材出发,这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即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这是学生掌握新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其次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①了解到学生在认知上已经知道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已建立了1米、1分米、1厘米的表象,知道它们间的进率,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②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上达到:知道面积的意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知道长度和面积的区别。

二、有效的学生准备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课前根本没有做好准备,老师已进了教室,有的学生桌上什么都没有拿出来,这样不仅影响老师的心情也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准备也至关重要。

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自信心准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自信的开口;消除紧张的心理,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学具准备,知识基础的准备等。

有些数学内容学生课前预习也非常重要,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而且能更好的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还能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件事情先要准备好、思考好,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是重要。”学生通过预习,能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同时还能产生新的一些疑惑。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学能解决一些新问题的同时还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认为“我能行“,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自己也能独立掌握新知识,从而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我让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我让学生汇报“你学懂了点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我学懂了四个零换一个万字、八个零换一个亿字”。他们说的多么形象易懂啊,简单的一句话让那些差生也很容易的学会了这个内容。

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降低了,而更有效的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加深了钻研的深度,把知识有效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疑惑,学生就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就有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使得自己这堂课的目的更明确,即要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能更好的掌握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难点。这就说明了课前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上一篇:关于暑假生活心得作文下一篇:最有诗意的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