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

2024-04-23

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通用4篇)

篇1: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

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

辽中县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沈阳的西部辽中县的南部与辽阳市接壤全镇总人口14700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57000业,没有人为的污染源,是沈阳市政府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几年来,蔬菜专业合作社一直为农村怎么建设、农业怎么发展、农民怎么增收、怎么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整合在一起形成拳头闯市场出谋划策。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全国颁布实施。辽宁省委、沈阳农委、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省供销合作社、市供销合作社、县供销合作社在我社举行了揭牌仪式,建立了辽宁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即:辽中县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注册号:期吸收农民入社112户,带动周边多人。由于专业社为入社的社员提供种子、化肥、农膜及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等深受社员的支持。到社的社员522户,带动周边全镇的各个村。周边乡镇有:六间房镇、朱家房镇、冷子卜镇、肖寨门镇等,为加大对社会团体沟通管理,在立了专业社社员联络点,对组织看不见、社员受不了的问题

“210122NA00001200多户,就业1

建立初80年入个村建亩,在浑河蒲河交汇处。没有重工

”。多户,解决就业2010500100多人,分布7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每年,组织专业社的社员参加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如:种植、田间管理、加工等)。几年来,培训社员1000多人,农民工“阳光工程”转移220人。

对新型的、宠大的新农村、新组织怎样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菜园子、城市的菜篮子、城乡的纽带和桥梁。怎样使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怎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党组织每时每刻都发挥着最积极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原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党务工作由供销合作社兼管。从实际看,不利于党员与社员的沟通、不利于发挥党员的作用。2010年11月15日与老观坨镇党委协商,经镇党委请示县委组织部准备成立辽中县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从运作以来,多次组织党员到外地学习考察(如:大连、辽阳等地),学习了外地党支部的成功经验,加强了党的领导。

蔬菜专业合作社在7个村建立了文化娱乐广场,建立了7支农民秧歌队,使专业社的社员茶余饭后有了避署纳凉的去处,并占领了农村的文化阵地。

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9名党员,对困难的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实行了一帮

一、心连心、结对子帮扶,并制定了五年脱贫计划。如社员:盛宝财,2008年因扒房不慎造成重大失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党员送去了新科技、新品种、垫付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

并制定了双扶方法,对走出困境提供了保障。

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图书室、维权室、专家办公室、庄稼医院、化肥配送中心等,利所能及的为专业社的社员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从北京引进了菜甜玉米:秦龙1号、上海金飞878、马铃薯荷兰7号、泰国豇豆秀。特聘请辽宁省农科院专家史书强、万惠民、张华为专业社的社员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了解社员的实际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共计人民币8万元,在老观坨村侯家岗小组修建了一条长1.5公里的沙石路,改变了原来泥土路在雨天道路湿滑泥泞的情况,为社员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此,社员们为这条路取名为:连心路。

几年来,已发展入社社员522户,带动周边600多户,就业100多人。从建立初期年销售额100万元、利润10万元到如今上升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固定资产300多万元。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几年来不断的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建立了3000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其中种植菜超甜玉米1000亩、普甜玉米1000亩、马铃薯300亩、豇豆200亩、架豆王500亩。在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均为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化肥

均为有机化肥、农家肥,无残留、无污染。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农民、农业中正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深受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的支持。

法人代表李凤宽同志被沈阳市市委评为“百名廉洁奉公干部”出书于:“党旗飘飘”。被沈阳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

蔬菜专业合作社被沈阳市政府评为“AA”级专业合作社、被辽宁省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单位”、被辽宁工商局评为“守合同守信用单位“、被辽宁省合作社评为“示范合作社”,被沈阳市委评为“重点龙头企业”、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辽中县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一年五月

篇2:老观坨蔬菜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

一、学校自然情况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2007年,学校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34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5人,18个教学班,603名学生。

成立短短八年时间,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沈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市卫生先进单位,被沈阳市教育局评为“平安校园”,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科技发展项目学校”和“沈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试点学校。还是“全国暨辽宁省首批‘七巧科技’系列活动《校本课程》示范学校”,以及中国教育学会 “十二五” 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学校。2012年9月,我校被省教育厅、省科协评为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去年三月初,我校被省市科协推荐为“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重点学校。

学校建有装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科技活动室、风筝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七巧板活动室……所有教室配齐班班通,建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视系统。先进的教育设施,使学生享受着优质的教育服务,健康愉快成长。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成情况:

依据《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材料 发展督导评估细则》,逐项自查,满分80分,自评得分:中小学均为75.25分。

(一)学校管理

建立校务委员会,实施教代会制度,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与管理;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清晰;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制定学校《校长接待日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

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将吴家岗烈士陵园、老观坨棚菜基地、蒲河湿地公园等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坚持每年开展“老观实践之旅”扫墓、农业实践、游园等社会实践活动。

学籍管理实现电子化。按照国家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从一年级开始普及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学生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会话;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将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建听评课等教研制度,开展推门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围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践影响。组织编写了《扇子舞》、《机器人》等校本教材。有校本研训制度,开展“和谐德育研究”、“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农村科技教育”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教学设备分类登记入册,摆放科学。

规范后勤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对于大额资金的使用,经集体讨论、上报审批后执行,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材料 定期公布审计结果。

有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定期对师生进行防溺水、防雷、防震等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演练。先后获得辽中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沈阳市平安校园。

此项不足:初中小学均无。

(二)队伍管理

学校班子成员均本科以上学历,小学高级以上职称,均具备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岗位培训合格。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比例95%;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85%以上,专任教师100%胜任;专任教师计算机水平100%达到省级标准;专任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100%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任课教师100%达到国家二级乙等以上; 100%持证上岗,师德规范达到100%。教师严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纪现象。

此项不足:未达到35岁以下教师占1/3,初中小学各扣1分。

(三)教育质量

认真执行“入学通知制度”,保证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完成率100%,毕业生合格率100%;年辍学率为0。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健康达标率90.38%。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聘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材料 我校以“科技特色”为特色教育主线,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科技发展项目学校”和“沈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试点学校。还是“全国暨辽宁省首批‘七巧科技’系列活动《校本课程》示范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科协评为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此项不足:初中小学均无。

(四)办学条件

按照《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学校配有图书馆、舞蹈教室、合唱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容纳120人的多媒体演播厅、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等专用教室;跑道200米;生均占地面积57.6㎡;校舍楼房化生均建筑面积21㎡;生均生活用房6㎡。

按照省统一要求完成装备管理信息数据输入,并纳入“辽宁省教育技术装备网络化管理系统”。

此项不足:中小学部分别为多媒体录播教室无设施设备,扣1分;语言教室缺装备,扣0.75分;体育活动场所、器械设施不达标,扣0.5分;卫星接收室功能不完备扣0.5分;生活用房无浴池扣0.5分;教育技术装备尚未完全达标扣0.5分。中小学分别计扣3.75分。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办学条件不够完善,专用教室设备设施不够齐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需增加。创建基础教育强县工作材料 2.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与水平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3.校园环境设施还应逐步完善。4.学校的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二)整改措施

1.制定规划,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政府部门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与条件。

2.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努力办好适合农村实际、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的教育

今天的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办学理念,不断的拓展和延伸“科技老观、人文老观”内涵,从农村标准化学校到沈阳市综合活动实践基地再到辽宁省科技示范校,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在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篇3:辽宁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1 辽宁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辽宁省的设施农业从之前的重视种植规模转变为重视产品质量、产品效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逐渐提高,蔬菜品种不断进行优化,蔬菜质量逐渐提升。但是设施蔬菜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前期的设施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个体菜农来说,其种植能力有限,资金有限,所以村里能人、村领导干部等有能力者便积极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此来达到形成规模经济,缓解资金短缺,获得技术支持等目的,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1.1 合作社创立时间与注册资金

从调研数据中发现,从2007~2012年,成立于2007~2009年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总数占总体的2/3,说明自《农民合作社法》颁布以后,蔬菜专业合作社才开始大量出现,以前只是分散经营。平均社员数由成立时的53户发展到现在的176户,社员数逐年增加,说明蔬菜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受菜农们的认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注册资金从3万元到600万元不等,注册资金来源大部分是理事会(主要是理事长)成员和普通社员共同出资,少部分是由社员全部承担。出资形式主要是现金,而社员出资较多时是以实物作抵押贷款或以土地作价出资。

1.2 合作社创办主体

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办主体主要是村组领导和村里能人,小部分由农民自发形成,极少部分是由企业代表及其他主体带头成立的,分别占37.5%、34.1%、18.2%、6.8%、3.4%,由此可见,辽宁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主体呈现多元化。

1.3 理事长受教育程度

因为村里能人和村组领导是领办合作社的主要人员,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普通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受教育程度是初中水平,少部分是高中水平,极少数是大专水平,还有极少一部分是小学水平,分别占比53.8%、23.1%、15.4%、7.7%。

1.4 设施类型

所有蔬菜合作社都种植设施蔬菜,设施类型主要是普通塑料大棚,少数是普通日光温室,极少数是节能日光温室,分别占比58.3%、33.3%、8.4%,另外还有将近半数的蔬菜合作社兼种裸地蔬菜。由此可见,辽宁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

2 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运行机制方面

健全组织制度建设。健全的组织制度建设是蔬菜专业合作社良好运行的基础,所以蔬菜专业合作社应该把其作为各项工作中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持续运营起到保障作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蔬菜专业合作社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比例,同时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这部分资金来应对突然灾害和风险较大项目的投入,在年终盈余中提取了以上基金后,应按照本社规定的盈余分配方式,进行二次分配,为保证社员利益的最大化,要按交易量(额)分配方式为主,以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2.2 经营管理方面

篇4: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喜与忧

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地,一个小小的丝瓜如何逆袭成为绿色健康、致富增收的“大金瓜”?逆袭路上又遇到怎样“成长的烦恼”?近日,笔者探访了山东省首家富硒丝瓜生产基地一宁阳县沣达蔬菜专业合作社。

小丝瓜里蕴商机

2011年,在网络上偶然接触到“富硒食品”概念后,祖祖辈辈种丝瓜的张曾良看到了“硒”望:既然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红柿,为啥不能种富硒丝瓜呢?

刚开始时,张曾良找了泰安一家公司进行代育种,但因为缺乏经验,并不成功。育苗的不成功,直接影响了丝瓜的产量和上市时间,仅种子一项,一个棚就损失了近2000元。

不服输的张曾良没有退缩,他信誓旦旦地说:“靠人不如靠己,咱自己研发!”经过两年多的不懈探索,最终自主培育出“曾金”牌富硒丝瓜,同比缩短了1/4的生长周期,亩产却能增收600余斤。更重要的是,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硒含量达到46.8微克/千克,比普通丝瓜高出5倍多。“咱的富硒丝瓜严格实行绿色生产,因而炒菜、做汤口感极佳,并且抗癌、抗氧化,很符合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理念。”张曾良介绍。

独辟“硒”径增效益

技术有了,如何摆脱资金、土地限制,实现大规模种植?张曾良告诉笔者,他的做法是“借地种瓜,抱团致富”,即向周边村镇及新泰、肥城等地的农户提供种苗及有机肥,农户严格按要求进行种植,丝瓜成熟后,他再回购。“为保证质量,俺丝毫不敢马虎:前期,会对农户集中培训;种植期间,经常到他们那儿进行技术指导。”他介绍说。去年,160万粒丝瓜种苗在200家农户田中茁壮成长,由于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富硒丝瓜一经上市,每斤售价就在8元左右,张曾良和农户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今年,又有60户种植能手慕名前来,要求种植富硒丝瓜。

走进包装仓库,新鲜的丝瓜被有序装箱、整齐码放,它们将直销各大超市。箱体正面都贴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笔者扫了扫上面的二维码,农事操作、施肥、加工、包装、检测等的具体流程、负责人、时间一应俱全。“有了这个追溯标签,消费者吃得放心,对我们也是一种监督。”张曾良一语中的。

此外,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趋势,去年10月份,宁阳县沣达蔬菜专业合作社网站正式创建。“点击进入后,你可以动态了解合作社的主营产品和相关资讯。网站首页有我们的联系方式,来自广州的第一份订单,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达成的。”张曾良高兴地说。

直面挑战变动力

作为新生事物,张曾良坦言,自己的富硒丝瓜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老百姓对富硒食品还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农村,膳食结构多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有的地区硒摄入量每天只有26微克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每天50微克的最低标准,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食用富硒食品是当前最好的补硒方式。另一方面,富硒丝瓜种植标准和成本较高,以专用硒肥为例,一袋大约40斤,售价在280元,一个生产周期每亩就需要3袋左右,生产成本高直接导致市场售价偏高。

面对挑战,张曾良说这是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俺想着在淘宝上开一家专卖店,让更多的人了解富硒丝瓜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打开市场。同时,俺会继续钻研相关种植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让富硒丝瓜真正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

上一篇:如何做好政策研究下一篇:大学生个人实习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