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法期末复习题

2023-05-26

第一篇:最新经济法期末复习题

经济法期末复习笔记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学习并全面掌握经济法学,应以其绪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地位、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我国经济法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等有一个初步的、基本的的认识。必须明确的是,在学习绪论时,仍应以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为重点和主线,在搞清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探讨经济法学,为以后本论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内容] 绪论内容有: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 经济法学的学科地位

(三)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

(四)经济法学的体系和经济法学教程的体系

[本章重点及难点] 绪论部分的学习,应以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为重点;对学界就此问题存在的分歧做全面介绍并作出评价和分析。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对此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层次加以阐述:

经济法学作为法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同其他法学学科一样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特定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经济法学的研究内容、方向和体系安排。因此,探讨和研究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法学的首要任务。

对于什么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大体上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这两种观点都不足以概括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全部。

我们认为,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经济法律、法规现象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

二、经济法学的学科地位

经济法学的学科地位,是由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所发挥的调整作用决定的。

经济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将其定位于法学的十四门二级学科之一。

三、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的发展与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研究经济法学必须重视其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全新的、蒙发未久的法学学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法学学科是前所未有的。正因为如此,在发展中便暴露出了诸多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研究方法的落后。因此,我们在建立我国经济法学体系时,必须对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寻求一种有利于建立符合我国经济体制要求的经济法学体系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阐述时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方法。阐述时,应简要引述马克思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论述和评价我国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和实务,积积引导学生对经济法学的研究方向等重大原则性问题进行思考。

(二)大胆吸收西方法学流派中科学的法学研究方法。讲解时,即要全面、准确介绍西方各主

要法学流派的相关研究方法,还应对此分别给予简要地、客观地评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即不偏执于崇尚西方法学流派的研究方法,又不盲目否定或轻视我们很多传统但却必须的法学研究方法。

(三)把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引进法学研究领域。应简要阐明系统工程学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原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扩展其研讨视野。

(四)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实证性与假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简要阐述适合性与移植性、实证性与假设性等概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于冲破法学禁区,积极置身于经济法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之中。

四、经济法学教程的体系

对此问题,仅从以下方面简要作以说明: 经济法学的体系通常是指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组成部分依其内在的规律性所进行的排到 与组合。经济法学教程的体系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以易教和易学为目的,对经济法学体系所作的融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践。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旨在使学生对经济法产生直观的认识。教学中应通过对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介绍,以及对经济法概念诸说的分析介绍,阐明经济法概念应有的含义。结合时代背景阐明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诸方面原因,并总结出有规律性结论。

学习本章时,应了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情况,熟悉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以后的新诸说,主要了解和掌握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各因素分析。

[主要内容] 本章共分二节。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一般规律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教学中应侧重于突出经济法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依此分析和总结经济法作为法的一个部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由来

(一)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初提出

1755年,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他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个概念。这是“经济法”最早的语源。

摩莱里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产品分配上的弊端,提出运用“经济法”(也称分配法)来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摩莱里所谓的“经济法”仅限于分配领域,但已经含有国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思想主张。

(二)德萨米对经济法概念的使用

1843年,法国的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他的《公有法典》一书中再次使用了“ 经济法”的概念。

德萨米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摩莱里的经济法律思想,并有自己的创见。德萨米主张的“经济法”也主要是对社会分配关系的调整。与摩莱里一样,他的“经济法 ” 主张包含了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思想,但这也仅仅是个人的法律设想,当时并没有这类立法实践。

(三)蒲鲁东关于经济法概念的认识

蒲鲁东在他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说“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 ”。 蒲鲁东提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他列举的十大经济范围所表现的社会关系,并非政治法和民法所能全部调整的,这就是经济法的调整范畴。

(四)赫德曼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

赫德曼于1916年的《经济学字典》中使用过“经济法”概念。他认为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他将有关保护、监督卡特尔的法律称为经济法。赫德曼关于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尚不具有严格的科学的含义,但已经是对现实经济法律制度制的概括。这时,现代意义上经济法概念基本形成。

二、经济法概念发展及有关经济法流派的界说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学说

简要介绍德国、日本经济法概念发展及其不同的主张。

1、德国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学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恢复时期,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法令,引起了德国法学家们的注意,他们在对经济法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法概念认识,主要包括:(1)集成说;(2)对象说;(3)机能说;(4)世界观说;(5)方法论说。

2、日本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学说

日本与德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其经济法研究深受德国影响。二战前有三种观点:(1)对象说;(2)否定说;(3)经济统制法说。

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法概念界定比较多:(1)规制垄断为中心的经济从属关系法说(正田彬);(2)规范市场支配法说(丹宗);(3)维护经济体制说(今村);(4)适应社会协调性要求法说(金泽);(5)经济统制法说(高田)等等。

(二)前苏联关于经济法概念的学说

简要介绍这几种观点:(1)两成分法;(2)战前经济法;(3)战后经济法;(4)综合部门法;(5) 经济—行政法。

(三)中国经济法概念学说

侧重于介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新诸说。

1、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已前的经济法旧学说。结合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注重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流派关于经济法概念的认识:(1) 纵横经济法说;(2)综合经济法说;(3)经济行政法说;(4)纵向经济法说;(5)学科经济法说。

一九八九年以后,又出现了管理协作关系说和密切联系关系说。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新诸说。主要有:(1) 新经济行政法说;(2)经济协调关系说;(3)平衡、协调结合说;(4)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关系说;(5)国家需要干预说;(6)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说;(7) 行政隶属经济关系说。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和一般规律

本节介绍经济法作为部门法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以及未来趋势分析。主要对经济法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有规律性的结论。

一、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阐述时,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环境描述入手,介绍资本主义发展中各阶段的经济立法特点,特别是经济法的立法情况。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出现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助于学生对经济法产生直观的认识。

二、我国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介绍我国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并分析不同阶段经济法立法的特点。

三、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各因素分析

应主要从几下方面予以阐述和分析:

(一)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原因

从经济角度考察,可以认为,社会大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法的产生。

(二)经济发展产生与发展的政治原因

从政治角度去考察,国家出面干预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导致了经济法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三)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法律文化原因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们渴望以法治化国家为其生存空间的心理,促进了经济法的兴起。

(四)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法学原因

从部门法作用的角度去考察,行政法和民法难以解决现实经济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为经济法的兴起提供了可能。

(五)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原因

从理论角度去考察,经济学和法学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产生并占主导地位,加速了经济法的兴起。

四、经济法发展的前景展望

对经济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非常重视对市场秩序的规制,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出现了二者并重的趋势。

(二)中国经济法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已形成共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界研讨的方向、重点,研讨的理论问题等都有向更高层级转化的趋势。简要向学生作以介绍。

第二篇:经济法概论 期末复习最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本质是()

A.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2.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转让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最高人数为()

A.10人B.20人

C.30人D.50人

4.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专利并授予专利权的是()

A.一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法

B.一项对某种型号的汽车发电机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

C. 一项天文科学发现

D. 一项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

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应按照()

A.企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B.董事会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C.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D.企业合同的约定进行分配

7.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认购公司股份的()

A.全部B.总数的一半

C.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D.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8. 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

A. 权力机关B.政府财政机关

C. 审计机关D.司法机关

9.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一倍B.二倍

C.三倍D.四倍

10.诉讼的证据是指 ()

A.原告陈述的事实B.被告陈述的事实

C.证人陈述的事实D.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

A.国家经济管理关系B.经营协调关系

C.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D.涉外经济关系

2.法人具有的特征为独立的()

A.组织B.财产

C.经费D.责任

3.法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由以下层次构成()

A.法律规范B.法律部门

C.法律体系D.法律文件

4.对商标侵权人,工商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

A.立即停止侵权行为B.罚款

C.以后不得经营同类商品D. 销毁现存商品上的伪造商标标识

5.下列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

6.“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D.同时验收

7.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共同出资建立的公司,股东人数的最低限额与最高限额为()

A.1B.2C.50D.30

8.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集中统一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

C.责任制原则D.独立性原则

9.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中的混淆行为?()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姓名D.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

10、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B. 无偿性

C. 时效性D.固定性

三、判断题

1.凡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属商业秘密。()

2.仲裁委员会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但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各自不能独立从事仲裁业务。()

3.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

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最低人数限制,也有最高人数限制。()

5. 无权代理行为经本人追认后,本人一般不能反悔。()

四、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

3不正当竞争与不平等竞争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

1小刘接受某公司的聘请,与其妻子小王一同调入A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工作1年后,小刘觉得在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个人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此时,另一家同行业B公司表示能为小刘提供比较充分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小刘在没有同公司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离开A公司。A公司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多次劝说他回来,但始终没有结果。A公司领导迁怒于小王身上,只给她发基本工资,并限期她3个月辞职。

(1)小刘擅自离开A公司的做法合不合法?为什么?

(2)A公司领导对小王的做法是不是合法,为什么?

(3)A公司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小刘的离职问题?

(4)B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

(5)如果双方约定了违约金,小刘是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2某商厦与某鞋厂签订了冬季棉鞋购销合同,规定10月交货。双方在签定合同后又补签了一份仲裁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就合同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提请仲裁。但协议未具体选定仲裁委员会,合同生效后,鞋厂于9月交货,商厦验收并开始在柜台上销售,由于冬季变暖,销售不理想,为此商厦以鞋厂违反合同提前交货为由,要求退货并拒付款项。鞋厂因此向人民法院起诉。开庭前,商厦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请求法院驳回鞋厂起诉。

请问:法院应否驳回鞋厂的起诉?为什么?

1 C2 A3 D4 B5 A6 C7 D8 C9 A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 ABD3 ABC4 ABD5 AC

6 ABC7 AC8 AB9 ABCD10 ABD

三、判断题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四、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缺少其中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就无法建立,只要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就随之变更或消灭。其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2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5) 向人民法院起诉

3 区别在于:

(1)不平等竞争是由经营者的外部条件不平等、不公平造成的,而不是由行为者主观违法、违背商业道德造成的

(2)不平等竞争一般不是违法行为,而不正当竞争则必然是违法行为

(3)社会后果和法律后果不同。

五、案例分析题

1 (1)小刘擅自离开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 位

(2)A公司领导对小王的做法不合法。因为小王与A公司的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

(3)A公司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4)B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不可以,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在本案中不可以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2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

因为本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补充鉴定的,且采取了书面的形式,因此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仲裁法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因此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

但本仲裁协议缺少一项即当事人双方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因此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渊源指的是()

A.作为法律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C.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关系

D.各种法律法规的相互联系性

2.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A.债权B.所有权

C.胜诉权D.起诉权

3.我国商标法规定,自核准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A.20年B.15年

C.10年D.8年

4.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

A.14周岁B.15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5.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D.试用期条款

6.我国实行()终审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专门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两审B.一审

C.三审D.公开

7. 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转让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8.合同生效后,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 ()

A.返还定金B.双倍返还定金

C.返还定金并赔偿损失D.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

9. 下列属于不当低价销售行为是()

A.销售鲜活商品

B.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C.季节性降价

D.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

10.在仲裁与诉讼之间我国实行 ()

A.先仲裁后诉讼B.先诉讼后仲裁

C.或诉讼或仲裁D.既诉讼又仲裁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D.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B.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商场D. 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3.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涉及()

A.和解B.调解

C.仲裁D.诉讼

4.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

A.经济性B.创造性

C.实用性D.新颖性

5.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是指()

A.保险人B.被保险人

C.投保人D.受益人

6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

C.内部组织D.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和公民(自然人)

7以下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召集股东大会B.成员为5——19人

C.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D.董事长由股东大会选举

8. 下列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

9.对商标侵权人,工商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

A.立即停止侵权行为B.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C.以后不得经营同类商品D. 销毁现存商品上的伪造商标标识

10.垄断行为包括()

A.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B.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C.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D.企业并购

三、判断题

1.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调整所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凡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属商业秘密。()

3.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其行为能力的范围是一致的。()

5. 注册会计师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可由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给予暂停其执行业或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简答题

1要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2民事诉讼的管辖

3专利申请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1.2001年3月初甲公司与乙粮油公司签订定了购销100吨大豆的合同,单价每吨2400元,总价款24万元,交货款为当年11月30日,交货地点为天津港码头。合同签定后,甲公司于2001年4月预付货款24万元。乙粮油公司为了向甲公司供货于3月底与某粮库签定大豆购销合同,约定由该粮库提供乙粮油公司100吨大豆.单价每吨2000元,总价款20万元。11月28日在天津港交货,并于4月底预付了部分贷款,某粮库必须依质按期交货。2001年10月,某粮库向乙粮油公司提出,由于国家调整农产品价格,每吨须涨价200元方能供货,乙粮油公司立即通知甲公司是否同意涨价,甲公司不同意。乙粮油公司即电复某粮库不同意涨价,并于10月15日派人赴某粮库商谈。乙粮油公司考虑其与该粮库的业务关系,同意涨价100元,但粮库坚持200元。甲公司在交货无望的情况下,诉诸法院,要求乙粮油公司、某粮库履约,否则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请问:(1)甲公司、乙粮油公司、粮库之间签定的合同是什么合同?是否有效?

(2)甲公司要求粮库作为第三人履约有法律根据吗?

(3)如逾期不履约,违约金由谁支付?如何支付?

(4)本案诉讼费由谁支付?

2.甲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乙公司为甲公司独资举办的子公司。2001年,甲公司出资100万元,乙公司出资50万元,共同设立了丙公司,甲公司经理李某担任丙公司董事长。

请问:(1)若乙公司欠丁公司80万元,该笔债务是在甲公司指示下以乙公司名义造成的,甲公司是否需要向丁公司承担责任?

(2)设李某代表丙公司做出一项投资决策,导致丙公司损失50万元,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1B2 C3 C4 C5 D6 A7 A8 B9 B10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2 ABCD3 ABCD4 BCD5 BD

6 ABCD7 ABC8 AC9 AD10 ABC

三、判断题

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四、简答题

1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该意思表示的人为要约人,接受该意思表示的人为受要约人。作为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2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人们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开和权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德规定,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3专利申请的原则有

(1)书面申请原则

(2)先申请原则

(3)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1(1)三方签定的是购销合同,意思真实,内容合法,为有效合同。

(2)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原则。甲公司不能要求粮库承担合同不履行的责任。

(3)如不履约,三方合同终止。乙粮油公司退甲公司贷款24万元,井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粮库退还乙粮油公司的预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

(4)案件诉讼费由粮库支付。

2 (1)甲公司不需要向丁公司承担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乙公司应以自己的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李某是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代表丙公司做出投资决策的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后果应由法人承担,故该损失应由丙公司承担。

第三篇: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1、本试卷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

A.玉米

B.粟

C.水稻

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

A.黄帝陵

B.炎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秦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四川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秦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建立军功

B.通过联姻

C.努力生产粮食

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古代著名的战争(

)

A.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1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

B.外族入侵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主要应该是(

)

A. 项羽和陈胜

B. 勾践和秦始皇

C. 项羽和勾践

D. 陈胜和秦始皇

15、董必武《谒昭君墓》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我国北方哪一古老的少数民族(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羌族

16、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的“仲景”商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他写了哪部书?(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7、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18、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9、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2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21、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2、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其中原因可以从以下孝文帝改革内容中哪一条找到(

)

A.迁都洛阳

B.学说汉话

C.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23、小明要了解我国古代河流的走向,以及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应查找(

)

A

B

C

D

24、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 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C.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D.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3 卷Ⅱ(非选择题,共49分) 姓名: 得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2011年 9月27日晚,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主题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大型原创舞剧《大哉孔子》首度亮相开幕式。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答出一点即可,2分)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4分)

(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4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什么变法的主要内容?材料中所列主要变法措施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2分)

(3)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__________”。它是以图中①___________为起点的。_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4分)

材料三:西汉疆域图

(3)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机构名称)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5 设置归属中央的。(2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2分)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3分)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及其建立者。(3分)

A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 。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2分)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的哪次战争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第四篇:大学专科经济法期末复习资料

法人:是指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是依法律创设的民事主体。

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事件:是指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如人的死亡、自然灾害、战争等。行为:是指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的行为。事件;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行为:合法行为——代理、违法行为、事实行为。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进行民事行为;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进行意思表示;3.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入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加入合伙企业,从而取得合伙人资格。

新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从而丧失合伙人资格。

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业主承担无限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业主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破产的法律特征:1.破产必须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前提;2.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债权人;3.破产以公平清偿债权为宗旨;4.按诉讼程序处理。

破产界限:也称破产原因,是指适用破产程序所依据的特定的法律条件或法律事实,也就是受理破产案件的实质条件。

企业法人的破产界限的三种情形:1.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2.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3.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重整:三种已具破产界限或有破产界限之虞而又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法律程序。其目的不在于公平分配债务人财产,因而有别于破产程序。

破产清偿顺序:1.有财产担保的债权(物权优先于债权);2.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3.职工债权;4.国家债权;5.普通债权。

企业的法人性:公司的法人属性使公司财产与公司成员的个人财产完全区别开来,公司是以自己的名义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参与各种法律活动的。而公司的股东只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这一属性是公司与非法人企业的最大区别。

公司的设立方式:1.发起人设立(有限公司、非上市股份公司)2.募集设立(上市股份公司)。发起人责任:无限连带责任

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 股东的出资形式:劳务和信誉

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的主要地位:日常经营的决策机构。 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1 、股东人数的广泛性; 2 、股东出资的股份性; 3 、股东责任的有限性; 4 、股份发行和转让的公开性、自由性; 5 、公司经营状况的公开性; 6 、公司信用基础的资合性。

工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公司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1、弥补亏损;

2、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积金10%、任意公积金;

3、股东分配。

公积金:是公司根据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提留备用,不作为股利分配的部分所得或收益。公司应当提取税后利润的百分之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公司合并的形式:吸收合并(A+B=A或B);新设合并(A+B=C) 公司分立的形式:派生分立(A分立为AB);新设分立(A分立为BC)。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原则。

合同订立的过程包括:要约和承诺

要约:即订约提议,是一方当事人向他人提出的希望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 要约应具备的条件:1.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的意思表示;2.要约是向特定的相对人提出的意思表示;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4.要约应当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要约约束。

撤回要约的条件:1. 撤回要约的通知先于到达要约;2. 撤回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

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只是部分接受,或作出实质性变更的,则不构成承诺,而是成为一个新的要约。

合同法中的提示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口头形式、其他形式(公证形式、推定形式)。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成立的合同符合法律要求则生效。

合同绝对无效的具体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形: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3.部分无效的其他法律部分是无效的。

可撤销合同的法定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欺诈、胁迫的合同;4.乘人之危的合同。(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时才构成可撤销合同,否则为无效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3.无权处分行为。

合同履行的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1.协议补充;2.达不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3.如果仍不确定的,依法律规定确定的内容履行。

合同履行涉及第三人时的规则:1.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利他合同);2.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违约责任由当事人承担)。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成立条件:1.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是双务合同,第当事人相互向对方负有合同债务;2.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一方负有先履行的债务,并且已到债

务履行期;3.后履行债务一方有丧失或可能履行丧失履行义务能力的情形;4. 后履行债务一方当事人未提供适当担保。

合同的保全方式: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的撤销权。

合同担保的主要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情形:1.国家机关;2.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

保证方式: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两者的区别在于债务人的程序不同。 抵押和质押的区别在于担保物的占有不同。

留置方式:折价、变卖、拍卖。适用留置合同:条款合同、货物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

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的百分之20。

定金的效力:1.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2.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3.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变更分为:协议变更、法定变更。

合同变更的条件:1.原已存在着合同关系;2.合同内容发生变化;3.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的规定变更;4.须遵守法律要求的方式。

合同变更后的损失赔偿,有过错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合同的转让分为:债权转让、债务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移。

合同终止的情形:清偿、合同解除、抵消、提存、债务免除、混同、其他。 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违约责任的形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 欺骗性交易行为的表现: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的行为;3.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4.在商品上使用质量虚假标志,以使品质混同。

不属于倾销行为的:鲜活商品,处理品,季节性降价,清偿债务、转产、歇业商品。

不正当有奖销售情形:1.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谎称有奖、让内定人员中奖、故意、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2.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行为;3.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

串通招投标行为情形:1.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的行为;2.投标者和招标者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产品计量与标准化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

对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要求: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4.限期使用的产品;5.使用不当。

销售者的责任与义务:1.进货检查验收制度;2.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3.符合标识的要求;4.销售者不得违反禁止性、限制性规定。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该缺陷的存在的。

第五篇: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复习思考重点

1、经济主体:厂商,居民户,政府

2、微观经济学奠基人:马歇尔

著作:《经济学原理》

3、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4、资源的稀缺性:我们的欲望超过了可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

资源:土地(可广义地理解为是自然资源);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

稀缺是经济学对客观存在的基本概括,是一个最高的抽象。稀缺的存在性只能列举而无法证明。

5、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1)选择

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假设所有社会

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该社

会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表示社会

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3)机会成本

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那么,这

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

的机会成本。是作出某种经济选择时所付出的代价。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

重点:

1、需求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2、商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

1)该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相关产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预期

3、供给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和提供的服务。

4、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的自身价格

2)生产商品的成本

3)生产者的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价格

5)生产者的未来预期

6)其它因素

5、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2)、需求的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例如: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6、供给量变动供给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例如: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

7、均衡价格含义及其形成过程(市场背后自发形成无外力形成)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严格来讲,应该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

8、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呈同方向的。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动与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与均衡数量变动呈正方向。

(3)、供求同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Q随之同时增加和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幅度。出现上升、下降和持平。

(4)、供求反向变动时对均衡的影响

供求反向变动时,P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Q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有增加、减少、不变三种情况。

讨论一

制造彩电行业的工人工资普遍提高,而其他因素没有变化,那么,彩电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如何变化?

讨论二

在水果市场上只有苹果和梨两种水果,假定政府对梨征收营业税,那么,苹果均衡价格和销量有何变化?

课后题:

3.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12-2P,供给函数为Qs=2P。

(1)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2)如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个单位,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3)如市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个单位,均衡产量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5.画图说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6.发生下列情况时蘑菇的需求曲线价格怎样变化?为什么?

(1)卫生组织报告,这种蘑菇可以致癌。(向左)

(2)另一种蘑菇涨价了。(向右)

(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资增加了。(不变)

7.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向右)

(2)在产品X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了。(向左)

8.已知某市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方程是:P=2400-2Qd,供给方程是:P=600+10Qs。

求:1、这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如果政府向生产者征收120元税后,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多少?

3、政府征税额是由谁承担的,各承担多少?

解:1、联立需求曲线方程和供给曲线方程:得,P=2100,Q=150

2、征税后,供给曲线移动,供给减少。

新的供给曲线方程为:2100+120=a+10×150

a=720,P=720+10Qs(或P-120=

600+10Qs)

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为

P=2120,Q=140

3、生产者支付100

消费者支付20。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知识

(一)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产品的需求量对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

或者说:产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产品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1、商品的性质

需求程度大

必需品

Ed小

粮食

需求程度小

奢侈品

Ed大

旅游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可替代程度大

Ed大

飞机

可替代程度小

Ed小

胰岛素

3、商品用途广泛性

用途广泛,使用的机会大,EP大

电力

用途小,使用的机会小,EP小

小麦

4、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

所占的比例大,Ep大,汽车

所占的比例小,Ep小

,香烟

5、时间因素

由于寻找和适应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愈长,价格的需求弹性愈大。

(二)

★恩格尔定律内容:

1)食物消费在家庭消费开支的比重,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2)衣着和住房开支在家庭消费开支中所占的比重,相对稳定。

3)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消费开支的比重,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迅速上升。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家庭总支出

(三)

★供给的价格弹性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百分之几。

★供给的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1、供给时间的长短

2、生产成本增加

产量增加成本变大,供给弹性就小;反之就大。

3、生产规模与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大,供给弹性小;

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小,供给弹性大。

4、调整产品的难易程度,供给弹性同调整的难易程度成反方向变动

产量容易调整的产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小。例如:农业受自然影响大,产量不易调整,缺乏供给弹性;工业受自然力影响小,供给弹性也就大。

5、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生产要素准备充分或生产要素价格低,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要素准备不充分或生产要素价格高,供给弹性就小。

★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例1:X公司与Y公司上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需求曲线为:

公司X:PX=1000-5QX,公司Y:

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求:(1)、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2)、假定Y降价后,使Y的销量增加到300个单位,同时导致X销量下降到个75单位,那么产品X的交叉弹性是多少?

(3)、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最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例2:甲公司生产电脑桌,现价每张60美元,2004年销量每月大约10000张,2004年1月其竞争者乙公司把电脑桌价格从每张65美元降到55美元,甲公司2月份销量跌倒8000张。问1)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交叉弹性为多少?2)若甲公司电脑桌的价格弧弹性

是-2,乙公司把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公司想把销量恢复到每月10000张的水平,问每张电脑桌的价格要降低到多少?

解:(1)由公式EXY=(ΔQX/ΔPY)

X

(PY1+

PY2)/

(Q

X1+

Q

X2)

EXY=4/3

(2)Ed=(ΔQ/Q)/(ΔP/P)=

(ΔQ

/ΔP

)X

P1+

P2

)/

(Q

1+

Q

2)

P2=53.7

(四)

★两种商品之间关系

如果两种商品存在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化。Eyx>0

如果两种商品存在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动。Eyx<0

如果两种商品没有关系。Eyx=0

(五)

★重点讨论:“谷贱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要点:

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即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意味着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政府可采取保护价收购,丰收时保护价收购,使农户获得较高收入;另外政府可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用直接补贴的形式对农民进行财政补贴,保证农民生产积极性。

课后题:

10.假定某国消费者对新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指数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y=3.0,求:

(1)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3%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收入提高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计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11.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Q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QA=50,QB=100.求:(1)A、B两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其竞争者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极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降价是否合理?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1、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用边际分析法)

就是表示商品的效用时可以用基数数字1、2、3…计算其数值或加总求和。

效用可以计量,可以相加。

(2)、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就是表示商品的效用时可以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仅表示第二大于第一,第三大于第二…。第一、第二、第三…本身数量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

效用不可以相加,可以排序。只表示顺序或等级。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含义:为了保持同等的满足程度,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另一种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在水平距离相同时,垂直距离越来越短。在几何意义上讲,MRS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曲线凸向原点的特性

。)

3、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是已知的,花掉全部收入。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I

表示消费者的收入

表示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上式表示收入全花完,是限制条件。下式表示花掉最后1元钱所购买的任意一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区别和联系:

1)假设不同:前者假设效用可以用基数计量,并加总求和,消费者可以说出获得的效用值。后者认为效用是主观感受只能排序,不能加总求和。2)分析方法不同:前者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且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后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均衡条件不同:前者MU/P=λ,后者MRSXY=MUX/MUY=PX/PY。两者都是从市场需求着手,推导出符合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并且说明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另外二者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

5、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课后题:

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只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却可以得到大量其他商品。”请用效用论解释这一悖论。

答:价格(交换价值)由它们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而不是由它们的全部效用(使用价值)决定。因为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因而水的价格很便宜;而钻石是极端稀缺的,获得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因而钻石的价格是昂贵的。

6.

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他会在X和Y商品上分配收入?

7.(类似题型)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两种商品X、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且PX=2元,PY=3元。求:(1)效用极大时,他购买X、Y的数量各为多少?(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是多少?(3)假如X价格提高44%,

Y的价格不变,为使其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需增加多少?

PX=2+2x44%=2.88,由均衡条件得:Y/2.88=X/3,另依题意知XY=600,联合得出:X=25,Y=24

将X=25,Y=24代入:

M=PXX+PYY=2.88x25+3x24=144

ΔM=144-120=24

11.用图说明叙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例题1:已知某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TU=X1/3Y1/3,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推出消费者对X和Y的需求函数。

解: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对效用函数分别对X和Y求导,

整理得出:PXX=PYY带入到:

PXX+PYY=M,得到2PXX=M,则X=M/2PX,Y=M/2PY

例题2:设某人的效用函数TU=2X+2Y+XY+8,预算约束为5X+10Y=50,求X、Y的均衡值;货币的边际效用;最大效用。

解:对效用函数求导代入均衡条件公式:(2+Y)/5=

(2+X)/10和5X+10Y=50联立求解:X=6

Y=2货币边际效用=

(2+Y)/5=

(2+X)/10=0.8总效用=36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1、MP与TP关系(MP是TP曲线的斜率,

MP最高点是TP曲线的拐点

2、AP与TP的关系(AP是TP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连线与TP曲线相切时,AP产量达最大

3、MP与AP关系

MP>AP时,AP上升,MP<AP时,AP下降,MP=AP时,AP极大。

课后题:

讨论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答:更关心边际产量;因为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最大,企业可以实现最大效益。

讨论2: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为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答:1)第一阶段AP处于递增状态,MP大于AP,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可变要素的AP提高;第三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会使总产量减少,

MP为负。所以理性的选择应在第二阶段。

讨论3: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一命题是否正确?

答:命题是错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的产量的变化,后者讨论的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厂商经营规模较大,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5.如果总产量曲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并作出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这样的总产量曲线是否有可能出现?

答:前者涉及的是一厂商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厂商根据经营规模(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后者讨论的是该厂商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1)、该企业的AP和MP函数。

(2)、如果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否合理?该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范围是多少?

解:1、AP=21+9L-L2,MP=21+18L-3L2

2、令AP=MP,解得:L=4.5(0舍去)

MP=0,解得:L=7(负值舍去)

合理区域应该是:4.5≤L

≤7

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不合理。

7.(类似题型)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Q=L3/8K5/8,且PL=3,PK=5。求:1、Q=10时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K和L的数量。2、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L、K值。

8.画图说明短期短期生产函数Q=f(L)的TP,AP,MP的相互关系。

9.画图说明厂商在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

10.画图说明厂商在产量既定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短期成本函数

1、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

2、短期总成本曲线

3、短期成本分类

总不变成本:

(FC

)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它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

总可变成本:

(VC)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短期总成本:

(STC)

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成本总额,是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STC=FC+VC

平均不变成本:

(AF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AFC=TFC/Q

平均可变成本:

(AVC)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TVC/Q

平均总成本:

(AC)

是企业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AC=AFC+AVC

边际成本:

(MC)

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4、短期成本变动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就的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二、各短期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总成本曲线TFC、TVC、TC,用几何方法推导AFC、AVC、AC和MC曲线。

2、由TVC曲线推导AVC曲线

3、由TC曲线推导AC曲线

4、由TC曲线和TVC曲线推导MC曲线

三、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镜像)

第二,当总产量曲线TP下凸时,总成本曲线TC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反之亦然。当TP存在一个拐点时,TC和TVC也存在一个拐点。

图示

四、长期总成本函数和曲线

1、长期总成本:LTC

是指厂商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形式:

LTC=LTC(Q)

2、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五、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

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的函数形式: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由上图可知:长期平均成本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一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的。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规模不经济。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

长期平均移动由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因素引起的。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企业以外的因素变化。

课后题:

★讨论题: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企业领导认为应该选择二,理由是不用支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他的决策是不有道理?

答:他的话没有道理。做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本题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也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不分轻重。

★举例1:假设某产业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为TC=100+Q,而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1000。1)这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2)从长期来看,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为什么?3)有人认为企业产量水平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解:1)占有40%市场的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因为占有40%市场的企业产量为400,总成本为500,平均成本为1.25;而占有20%市场的企业产量为200,总成本为300,平均成本为1.

5。可见前者比后者平均成本低0.25。

2)由TC=100+Q得,AC=100/Q+1,随着产量的增加,AC会越来越低,所以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

3)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即便是产量再多,而市场需求不确定时,总收益也就不确定,进而无法确定利润的多少。

★举例2:已知某企业的总成本函数是: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是多少?

解:因为:AVC=

0.04Q2-0.8Q+10

求其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Q=10

当Q=10时,AVC=6

举例3:假设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数;2)求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平均产量极大)时的产量?3)假如工人的工资为360,产品价格为30,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数。

解:1)AP=TP/Q=-0.1L2+6L+12,对平均产量求导数得-0.2L+6=0

,求其极大时L=30

对生产函数求边际产量=-0.3L2+12L+12

,对其求导数得-0.6L+12=0,极大时L=20

2)AVC极小时,也就是AP级大时,此时L=30

,代入生产函数得Q=3060

3)利润=收益-成本=PQ-TC=PQ

–(VC+FC)=30(-0.1L3+6L2+12L)

-360L-FC=-3L3+

180L2-FC

对利润函数求导数=-9L2+360L=0,

利润极大时L=40

★举例4:已知生产函数是:Q=6KL,PK和PL为已知的常数。求总成本函数。

解:总成本方程C=PKK+PLL

由生产函数得:MPL=6K,MPK=6L,代入均衡条件得:K=LPL/PK,代入生产函数得:

4.(类似题型)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

STC(Q)=Q3-8Q2+10Q+50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

答:

5.假定某企业用两个车间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TC=2Q12+Q22-Q1Q2,其中,Q1为第一车间生产产量,Q2为第二车间的生产产量。求:当企业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最小的两个车间的产量组合。

6.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当资本的投入量K=50时,资本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求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函数;3)当产品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解:1)PK·K=500,

PK·50=500,PK=10,根据要素组合条件:

MPL/PL=MPK/PK得,L=K,代入Q=0.5L1/3K2/3,得劳动的投入函数L(Q)=2Q

2)将L(Q)=2Q代入成本等式TC=5L+10K,

TC=5·2Q+10K=10Q+500,AC=10+500/Q,MC=10

3)由1

)知

L=K,而K=50,代入Q=0.5L1/3K2/3,得到Q=25,

π=TR-TC=100·25-(5L+10K)=2500-(5·25+500)=1750

8.画图说明SMC曲线与AVC、AC曲线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含义: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同质无差别;进入和退出自由;

3、资源完全流动、价格完全一致。

4、市场信息完全可知。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此时厂商亏损最小,还要不要生产,还要看AVC的大小,如果收益大于AVC,可以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AR=AVC,厂商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结果都是一样的。

此时,厂商的AR<AVC,厂商停止生产。

厂商停止生产,或者退出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均衡条件:MC=MR,且MR=AR=P,在短期,厂商利润可以是大于零,等于零,也可以小于零。

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课后题:

★举例:在一个完全竞争成本不变行业中有几百个企业,他们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1q3-1.2q2+11.1q。Q是单个企业的年产量,市场对该行业的需求曲线是:Q=6000-200P,Q是行业的年产量。

求:(1)、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

(2)、均衡时行业有多少家企业。

解:(1)、由已知长期LTC得:

LAC=0.1q2-1.2q+11.1

LMC=0.3q2-2.4q+11.1

LAC=LMC得:q=6,LAC=P=7.5

(2)、因为Qd=6000-200P=6000-200×7.5=4500=Qs

企业的个数=4500÷6=750

1.

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TC=Q3-6Q2+30Q+40,假定产品价格为66元。

求(1)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与利润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退出该行业?

解:1)由已知得:MC=3Q2-12Q+30,P=66,则P=MC时,求得:Q=6。

利润=TR-TC=PQ-TC=176元

2)根据P=MC,30=3Q2-12Q+30Q=4,此时,利润=TR-TC=-8元

3)厂商退出该行业的条件是P<AVC的最小值。

因为TC=Q3-6Q2+30Q+40,所以,

VC=

Q3-6Q2+30Q,AVC=

Q2-6Q+30,求AVC的最低点,2Q=6,

Q=3当Q=3时,AVC=21,可见,P<21时,厂商就停产(退出该行业)。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的数量。

3.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1Q2+Q+10。

求:(1)、市场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解:(1)、已知成本函数为:STC=0.1Q2+Q+10。所以AVC=0.1Q+1,MC=0.2Q+1,可见,MC>AVC。所以厂商的供给函数是:P=MC即:P=

0.2Q+1,或者Q=5P-5则行业100个厂商构成市场供给:QS=500P-500

(2)、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QD=QS解得:Q=2000,P=5

4.

假设完全竞争行业中有许多相同的厂商,代表性厂商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值是6美元,产量为500单位;当最优工厂规模为每阶段生产550单位产品时,各厂商的SAC为5美元,还知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为:

Q=80000-5000P,Q=35000+2500P,1)市场均衡价格,并判断该行业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2)在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家厂商?3)如果市场需求函数变为Q=95000-5000P,求行业和厂商的新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厂商在新的均衡点盈亏状况如何?

解:1)市场均衡时QD=QS,P=6,与代表性厂商LAC曲线最低点值6相等,则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

2)长期均衡时价格P=6,均衡产量行业的产量Q=50000,每个厂商的产量为500,则厂商数量为50000/500=100

3)新均衡时QD,=QS,则P=8,为行业短期均衡价格,行业短期均衡产量为55000。短期100家厂商数量不变,每家厂商产量为55000/100=550,此时厂商SAC=5,而短期价格大于SAC,厂商盈利,

Π=(8-5)X550=1650

7.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不愿意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

答: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做广告。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能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不愿意做广告。

8.“最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答:同意。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的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12.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是否可以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价格不会改变?

答: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完全无差别。所以单个或某部分厂商是否提供产品,或是提供多少,对整个市场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但并不表示这个价格不会变动,这个价格是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市场供求发生变化,会有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出现。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数学表达式

★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相同,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内侧。

二、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关系

三、寡头市场的特征

1、含义:是指少数几家大型厂商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厂商规模很大,其它厂商不容易进入该行业。

2、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生产资源供给控制和政府支持和扶持等。

3、寡头行业分类:

纯粹和差别的(产品性质分);双头,三头,多头(厂商数量分);勾结和非勾结(厂商关系分)。

4、寡头厂商价格和产量决定的复杂性

1)猜测竞争对手反应,价格产量难确定

2)价格产量确定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3)厂商间相互依存,相互勾结,暂时合作

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厂商的行为只能用不同的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般有传统模型,现代博弈论模型。

四、寡头厂商间的博弈

1、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报酬

在每一个博弈中至少有两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

作为博弈的结局,每个参与者都得到自己的报酬。

每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的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支付矩阵(报酬矩阵)

3、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

在以上的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中,双方最后博弈的结局是什么呢?(不合作)

(1)占优策略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状态。

(2)纳什均衡:

在给定他的竞争者的策略后,各参与者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策略。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它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4、寡头厂商的共谋及特征

(1)囚徒困境

说明寡头厂商共谋的不稳定性。

从个人角度所选择的是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2)重复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动态博弈是一种反复进行的博弈。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一个结构相同的博弈被重复多次。

假定:在结成合作同盟的寡头厂商之间都采取一种“以牙还牙”策略。

这一假设对无限重复博弈的解是(合作,合作)。对于有限重复博弈的均衡解是(不合作,不合作。)

6、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1)不可信的威胁

(2)可信的威胁

课后题:

1.在一个有支配厂商的价格领袖模型中,除支配厂商外,其他厂商行为是否与完全竞争厂商的行为一样?为什么这些厂商都愿意跟着支配厂商定价?

答:是。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各厂商决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MC=P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袖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非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其行为和

完全竞争者一样。

其他厂商之所以愿意跟着支配型厂商定价,是因为如果不跟着降价,会失去顾客,如果不跟着涨价,实际上就相当于降价,很可能引起价格战。同时,一般来说,其他厂商规模较小,预测能力较差,如果跟着定价和变动价格,可以避免独自定价的风险。

3.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的说法对否?

4.垄断厂商一定能获得垄断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他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长期内他又会怎样?

答:不能。获取超额利润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大于AC的价格,则能获取超额利润,否则会亏损。但亏损后短期内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停产,只要产品价格大于AVC的最低点,就可以继续生产。

长期内,垄断厂商可以建立适当的工厂规模生产最好的长期产量,可以做广告,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扩大产品需求量,当然也会增加成本,厂商会综合考虑,如果仍然会亏损,长期就会停产。

9.比较完全竞争厂商和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均衡条件不同:前者P=MR=AR=SMC=LMC=SAC=LAC,后者MR=LMC=SMC;均衡点位置不同:前者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后者在最低点左侧;利润不同:前者获取正常利润,后者获得超额利润。

10.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比实行一级价格歧视要容易?

答:一级价格歧视只有在垄断者面临少数消费者以及当垄断者发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时,才能实行。而二级价格歧视面临的是许多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二级价格歧视比一级价格歧视容易

11.用有关经济理论分析:为什么有的旅游景点的国外游客入场券价格比国内游客入场券价格高

答:因为外国游客收入比国内游客收入高,采取差别价格歧视政策能使旅游景点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对国内和国外游客收取同样价格,景点收入会减少。

14.某垄断厂商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1)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总额。2)假设垄断厂商按照完全竞争法则,那么厂商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是多少?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1)由需求曲线知MR=100-8Q,根据MR=MC,Q=10,代入P=100-4Q,P=60π=TR-TC=350

2)按照完全竞争法则,根据P=MC,100-4Q=20,Q=20,代入P=100-4Q,P=20,

π=TR-TC=-50

3)完全垄断情况下,可以获得超额利润350,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垄断者亏损50.说明完全竞争比完全垄断资源配置优,效率高。

15.已知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分别在两个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TC=Q2+40Q,两个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120-Q1,

P2=50-2.5Q2,求:1)当该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两个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和利润。2)当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两个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和利润。与1)的结果进行比较。

解:1)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分别为:MR1=120-20Q1,MR2=50-2.5Q2,市场边际成本MC=2Q+40,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1=MC,MR2=MC,

有120-20Q1=2(Q1+Q2)+40和

50-2.5Q2

=

2(Q1+Q2)+40,整理分别得出:22Q1+

2Q2

=80和2Q1+

7Q2

=10,得Q1=3.6

,Q2

=

0.4

代入需求函数得P1=84,P2=49

总利润π=TR1+

TR2

–TC=146

2)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要先求出整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即Q=Q1+Q2,进而求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一级边际收益函数,然后在根据MR=MC求解。

由原反需求函数可分别得到:Q1=12-0.1P和Q2=20-0.4P,则Q=Q1+Q2=32-0.5P,反需求函数P=64-2Q,MR=64-4Q,

64-4Q=2Q+40,Q=4,代入P=64-2Q=56

总利润π=TR-TC=48

16.设垄断厂商产品的需求函数P=12-0.4Q,成本函数TC=0.6Q2+4Q+5。求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2)该厂商收益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3)产量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并且利润大于等于10,并求与此相应的价格、收益及利润

解:1)利润最大时MC=MR,1.2Q+4=120.8Q,Q=4,代入P=12-0.4Q,P=10.4,TR=PQ=41.6π=TR-TC=11

2)收益最大时TR=PQ=12Q-0.4Q2,求导得:

12-0.8Q=0,Q=15,代入P=12-0.4Q,

P=12-0.4Q,P=6,π=TR-TC=-110

π=TR-TC=12Q-0.4Q2-(0.6Q2+4Q+5)=-Q2+8Q-5

依题意π≥

10,-Q2+8Q-5≥10得Q1=3,Q2=5,,则TR1=P1Q1=32.4,TR2=P2Q2=50,所以Q=5时总收益

TR=50,并且π=TR-TC=50-(0.6X52+4X5+5)=10

上一篇:执行力企业管理部内训下一篇:最新国资委领导讲话稿

本站热搜